第一篇:关于辖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社会管理的思考
关于桥头铺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社会管理的思考
桥头铺镇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最北部,素有“江华北大门”之称,镇政府驻地距县城沱江11公里。全镇辖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4万人。行政总面积120.1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3万亩,其中水田1.7万亩,旱地0.6万亩。我镇地处三县七镇交界之要塞,东接界牌乡,南界沱江镇,西与江永县黄甲岭乡、上江圩镇毗邻,北与道县祥林铺镇、审章塘乡接壤;境内207国道、洛湛铁路贯穿南北,是道贺高速公路经过江华县的唯一一个乡镇。桥头铺镇边界线绵长,地处五岭山脉萌渚岭山系,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约400米。西部主要为山地丘陵区,东北部以水田为主,潇水河流贯穿北境,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水量约1500毫米。铜山岭一带大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铜、铅、锌、银、锰富集,花岗岩也具有一定的蕴藏开采储量。由于地域和人文原因,多年以来,桥头铺镇各项工作一直发展较慢,特别是经济发展、社会维稳、计划生育等工作起色不大,针对以上情况,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打造坚强的领导班子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加快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领导班子是关键。我镇始终坚持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把强化“五种意
识”始终贯穿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之中。一是强化大局意识。强调领导班子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正确处理大局和小局的关系,所做的工作首先要服从和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确保县委、县政府政令畅通。例如对我镇的高速路建设、瑶都大道扩改、古芝江大桥修建等几项重点工程建设,做到全镇上下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做好重点工程建设的配合、协调和服务工作,为重点工程建设做好土地征收、矛盾协调等工作,保证了我镇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二是强化发展意识。发展是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各种问题的根本方法。我镇始终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客观地对本镇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在比较中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创新举措,在比较中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紧迫感,在比较中抓住发展不放松,培育发展后劲不动摇;三是强化落实意识。重视把干部作风建设摆在首位来抓,严格执行干部工作限时制、群众监督制、定期调度制、督促督查制、责任追究制、评先奖励制,激发干部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做到重履职、重亲为、重效率、重碰硬,确保各项工作有布置、有安排、有落实、不落空;四是强化服务意识。把打造“亲民、为民、富民”领导班子作为班子建设的主旋律,把为民、便民、利民服务作为体现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调动全镇上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五是强化廉洁意识。做到以纪谋事、民主议事和阳光办事,努力打造廉洁、透明、阳光的领导班子,提升领导班子抓发展的操作力和执行力,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在镇域经济建设中的率先垂范作用。
二、实施科学的发展思路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做到紧紧围绕上情、紧贴本镇镇情,虚心借助他山之石,认真进行横向比较,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和实施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努力寻求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一是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先后提出了“基础农业稳镇、特色农业旺镇、工业园区兴镇”和 “上大项目好项目为经济发展支撑、优化环境确保社会稳定”的发展思路,从而确保镇域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一项突出特点就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村干部作为一方带头人和推动者,这一群体的执行力以及方方面面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一方的发展与稳定,只有加大对村干部群体的思想、执行力等方面教育培训,才能切实保障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的完全贯彻。三是大力提升辖区党员群众教育培训。桥头铺作为不发达地区,大量的党员群众视野拓宽视野狭窄,对许多发展的大局观认识不清,且观念狭隘,这严重的阻碍了地方的发展与稳定。通过兴建村级团支部、开展科学知识、文艺文化下乡、成人班政
策法规学习活动,扩展干部、党员、群众视野势在必行。四是勇当镇域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我镇是全县“北大门”,必须致力加快自身发展,树立榜样,充当旗帜,力求真正成为江华经济发展的强镇,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排头兵”。为此,我镇在抓发展过程中,不断自加压力,自鼓勇气,树立起敢想、敢试、敢干、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思想,脚踏实地、创造性地促发展。
三、强抓项目建设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只有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才能求得大发展。我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来谋划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视为载体、财源和后劲。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着力把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作为做大镇域经济总量的“一号工程”来抓,作为培育新财源和增强发展后劲的重中之重;在工作责任上,做到招商引资项目、任务、责任和措施年初到位,常抓不懈;在工作机制上,实施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个领导机构、一支专职小分队、一个重奖机制、一次年度考评、一套服务措施”的“五个一”工作法,开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新局面;在巩固提高上,积极主动对原有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对新招商引资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优良的环境。
四、创造优良的环境确保镇域经济发展。我镇始终牢固
树立“社会稳则经济长”的理念,把社会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一是提升班子建设水平。大力营造“人心齐、泰上移、团结就是力量、人齐就是动力”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齐抓共管和维护县城的社会稳定,实现“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承诺;二是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和实施信访稳定问责制。充分发挥镇政法办、司法所的平台作用,积极主动调处各种纠纷,真正使群众反映问题有门,解决问题有路,切实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及时消除影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从领导上、力量上、措施上、工作落实上强化信访稳定工作,坚持信访常年包案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三是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森林防火、渡口安全、校车安全等工作,确保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四是加大对宗族势力打击力度。桥头铺镇历史以来宗族势力猖獗,非法上访、群体性械斗及各种刑事犯罪较大量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地方的稳定与发展,加大对宗族势力的打击,对我镇的社会管理工作极为重要。五是注重为民谋福祉。做到务实亲民、发展惠民。坚持立足本镇实际,切实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免费组织群众参与各种技能培训,尽力为他们寻求和提供就业岗位;及时为困难户、受灾户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抓好涉及全镇千家万户的环境卫生,开展环境整治,优化城镇卫生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
力实现村道硬化、村庄亮化和绿化的目标;抓好以水利、道路、环境等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六是坚持干部也是一种环境的理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干部学习、考勤、请销假、工作、纪律、奖励、廉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并在现有基础上破除以往“点对点”,即镇干部只面对村干部、党员的工作模式,逐步完善“点对面”,即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开展工作的模式,促进干部提高行政效能、工作效率和增强服务意识,全力创造一个安定优良的发展环境,实现镇域经济创新赶超发展和社会管理更上新台阶。
桥头铺镇 奉前石
第二篇: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对嘉陵区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余培发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 扶贫开发在我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按照国家现行的1196元的扶贫标准,我国目前还有3597万贫困人口,如果按照温总理在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会上的说法,中国还有1.5亿人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标准之下。而我国的贫困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大多数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集中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山区。在全国的贫困人口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超过62%,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西部地区占了60%多。可见,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对我国的整体发展具有多么大的作用。为总结西部丘陵地区扶贫开发经验、探索丘陵地区扶贫开发新路,笔者近期对地处川东北丘陵地区的南充市嘉陵区近三年来的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嘉陵区扶贫开发已取得的成效
2008年10月以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力实施了产业扶贫、信贷扶贫、社会扶贫等项目,共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6525.6万元,有效改善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培育了一批特色增收产业,大大加快了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一)抓基础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嘉陵区始终坚持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工作来抓,三年共修建村道扶贫公路69公里,整修渠道30公里,便民路45公里,石河堰6处,蓄水池105口,提灌站10处,打机井200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公顷,解决了2.04万人2.55万头牲畜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二)抓产业培育,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围绕“育龙头,建基地,兴产业”的思
路,扶持发展了四川省天兆集团,建立了凤木路沿线十公里优质伏季水果基地,河西乡万亩蔬菜基地、国道212线、318线肉兔、生猪养殖基地,成南高速公路沿线万亩柑桔示范基地。
三是抓技能培训,提高了贫困农民素质。三年来,依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共培训贫困农民1025人,主要向上海、广东、北京、成都等地输出,解决了805个家庭、2456名贫困人口的温饱和收入问题。
四是抓“定点帮扶”,拓展了社会帮扶渠道。紧紧抓住国家工信部定点帮扶嘉陵区的大好机遇,争取国家工信部直接投资300万元,完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人畜饮水、基础灌溉、清洁能源建设、果蔬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等民生领域扶贫项目12个,同时还成功申报了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资金项目及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项目5个,共计批复项目资金1918万元。
五是抓“对口帮扶”,打造了浙川特色扶贫新村。三年共争取浙江对口帮扶资金380万元,分别在大通镇梓潼庙村、龙池院村、三洞桥村、大沟头村和石楼乡李家观村、小观子村重点打造了6个浙川扶贫新村,实施了村道公路建设、产业便民路建设,培育了蔬菜、生猪、肉兔、柠檬等支柱产业。
六是抓外资扶贫试点,探索了融入儿童视角的综合扶贫。于2009年争取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开展的综合扶贫试点项目,项目共涉及13个贫困村,总投资2700万元。其中,融入儿童视角的综合扶贫项目投资43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项目村基础设施、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而且大大提高了村民对儿童贫困现状的重视程度,促进了贫困儿童健康发展。
七是抓群众互助,夯实了贫困农民创业基础。三年来,省、市、区三级财政共投入扶贫互助资金190万元,农民自筹31.5万元,分别在李渡镇张家桥村,双店乡杜家嘴村,龙岭镇芭蕉桥村,大通镇梓潼庙村、三木桥村、大沟头村,天星乡圈角湾村,安平镇依阳桥村、仁广村,世阳镇碑垭村、杨家寺村、鲜家寺村,龙蟠镇新学堂村、苦楝垭村,木老乡河家村等16个村实施该项目,以项目村的传
统产业为基准,养殖等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通过互助社的平台,将互助资金提供给入社村民发展生猪、小家禽,并为村民提供养殖技术、市场需求等相关信息,发挥出了资金的最大效益,达到了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项目规模化程度不高。在实施整村推进过程中,由于部分村民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上乡镇财政困难,致使部分产业项目无法规模化发展,经济效益难于集中体现。
二是配套资金落实较为困难。由于嘉陵区财政较穷,国、省、市要求的区级财政配套资金无法按时到位,致使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尽管嘉陵区在扶贫开发中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喜人成效,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截至2010年底,嘉陵区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10.25万人。一旦遇上大的自然灾害,返贫人数还会增加。为推进该区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1、始终坚持把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国家扶持和自力更生相结合、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现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有效衔接,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有机结合,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互促进,把尽快解决部分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将扶贫标准以下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作为扶贫开发对象,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资源进行整合,支持贫困村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和就业能力。继续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挂帮包”活动,不断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2、大力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战略。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集中成片、竞争立项、整体推进”的要求,坚持“渠道不乱,性质不变,优势互补,集中使用”的原则,以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为平台,以产业扶贫、技能培训为重点,把优质生猪养殖和柑桔种植产业等作为项目区支柱产业,将涉农资金、业主及农户投入资金进行有效整合,统筹用于项目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需求,推进主导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不断加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步伐。
3、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扶贫办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培训会议”精神,嘉陵区3个先期试点村采取“半距起点、等距抽样”选点方法已经确定。“先期试点实施方案”已上报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批准。试点工作完成后,应继续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监测管理机制、分类帮扶机制,实现两项制度的对象衔接、政策衔接、管理衔接,为全区开展下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参数、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4、严格扶贫资金管理坚决做到专款专用。实行扶贫项目资金封闭运行,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不断完善扶贫项目资金县级报帐制。要把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列为政务、村务公开的一项内容,实行群众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确保扶贫资金用到最该用的地方。
5、继续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济困。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强大的扶贫攻坚合力。切实做好中央国家机关及省级机关在嘉陵挂钩帮扶的协调配合和服务工作,加强与杭州“四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进一步拓宽协作领域,搞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扩大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扶
贫援助项目和资金用于嘉陵扶贫开发,不断提高全区扶贫开发的总体水平和整体效益。
第三篇:关于加快扶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扶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县域经济,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衔接处,也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县委、县政府在新形势下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
作为宝鸡市“东大门”的扶风县,要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推进现代化、建设新扶风”这一总目标,积极引导全县各级增强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的意识,既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又要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有力有效的达到促进扶风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的目的。
一、紧紧围绕“五个扶风”建设,切实加强县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资源,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切实加强县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扶风,作为资源大县,就必须紧紧围绕实力扶风、人文扶风、富裕扶风、宜居扶风、幸福扶风“五个扶风”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作用。
一是积极发掘资源。扶风县,位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关天规划发展核心区,毗邻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全县总面积720平方公里,辖8镇169个行政村1137个村民小组,共11.89万户、44.59万人,是陕西省农业和旅游大县、教育名县。扶风县,属黄河流域,处暖温带。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跌落,依次为北部乔山山脉、低山丘陵、中部黄土台塬、南部川道。全县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越,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陇海电气化铁路、西(安)—宝(鸡)高速公路、法(门寺)—汤(峪)二级旅游公路、法(门寺)—乾(县)二级旅游公路、关中环线、西宝公路中线、北线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扶风县,以“辅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久以“青铜器之乡”而著称,佛教圣地法门寺在世界享有盛名。是炎帝姜氏部落的故里,是中外闻名的周原文化宝库,文明昌盛,历史悠久,可谓地灵人杰之乡。名垂青史的汉史学家班彪、班固两代三人著成《汉书》,外交家班超出使西域,为实现民族团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东汉名将名儒马援、马超、马融和机械发明家马钧等等,都是叱咤风云的天下名士,蔚为周原地域文化的独特霞光。近代以来,扶风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仅近年来活跃在党政军界正厅、师级以上的高级干部34名,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40名,其中大多数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天南地北的扶风知名人士多达2181名。
现实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同志抱怨本地基础薄弱、条件落后、资源匮乏。诚然,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分布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自然资源的缺乏并不意味着其他资源的缺乏;某种资源一时的缺乏也不意味着将永远缺乏。是不是真的缺乏资源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地认识资源和有效地开发资源。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没能正确地认识和开发资源。事实上,一些所谓的“劣势”资源,换个角度看可能就是优势资源,关键是发掘和利用。
二是充分利用资源。善于利用资源,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善于寻找市场。资源只有投入市场转化为产品才能带来经济效益。现实中,那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内陆地区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就是因为与市场联系不紧密、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其次,要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最后,要厉行节约,减少资源浪费。
三是科学整合资源。资源整合的目的就是要使现有和潜在的各种资源能够相互配合与协调运用,使之达到整体最优和效用最大化。实践证明,整合不仅能出生产力,而且能够出效益。就一个县域来看,其内部总是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发挥这些资源的整体优势,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资源整合意识和能力。
四是全力保护资源。从长远利益出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保护好自然和生态环境。从表面上看,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资源似乎是矛盾的,但这一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只要统筹兼顾,处理得当,完全可以做到“双赢”:既能不断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区域竞争力,又可以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质量。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二、紧紧围绕“五个扶风”建设,切实加强县域实力的培育和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软实力是比硬实力更为重要的一种竞争力。提升县域的软实力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利用好文化遗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乎每个县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和人文景观等,这种县域所独有的特色资源富含浓厚的文化底蕴,是祖先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一笔珍贵的无形资产,其垄断性、独特性及可持续性是其他类型的资源所无法比拟的。只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就会带动一个地区的旅游、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打造好特色品牌。县域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拼特色。特色出精品、特色出效益。有了特色也就有了比较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特色经济之路。纵观那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几乎没有一个地区不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为了做大、做强、做精、做美特色产业,我们不仅要全力提倡“一县一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而且还必须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培育和创新产品,力争让一个产业、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经济的代名词。
三是做好宣传和推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县域影响力、提高县域知名度,必须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认真在各种产品的包装、推介和造势上下工夫,采取与众不同、创意新奇的方式吸引外界眼球。任何一种新产品和新项目,在初级阶段都需要通过造势为其鸣锣开道,以造势提高知名度。善不善于造势效果大不相同。没有势,外界可能视而不见;有了势,就会因先声夺人而产生强大轰动效应。
四是优化各种环境。环境既是软实力,也是竞争力。有了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就可以产生三方面的效应。一是“洼地效应”。这种效应可以使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汇流和聚集,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爆发力,促使县域经济跃上新台阶。二是“亲和效应”。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能够使人们心情愉悦、安居乐业,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连锁效应”。好的环境还能使受益者成为宣传者,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生活和创业,收到“一花引来满园春”的效果。
三、紧紧围绕“五个扶风”建设,切实加强县域关系的处理和协调
县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城市经济、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商贸经济、财政税收、生态保护等方方面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协调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一是“质”与“量”的关系。发展县域经济,既注重量的扩张,更要追求质的提高。诚然,没有一定的速度就不可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如果不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不会有实实在在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增长的背后常常伴随着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要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是“大”与“小”的关系。大企业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强县富民的有力支撑;小企业是增加就业、活跃市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源泉。两者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大小并重、多业并举的原则,努力促进大中小企业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那些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要通过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将它们培育成规模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财政支撑作用大的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火车头”,财政收入的“台柱子”。但与此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通过延伸产业链条,细化分工协作,着力培育中小企业梯队,促使它们由“小”向“大”进行转变。
三是“内”与“外”的关系。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一方面,我们要跳出县域、放眼全球,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扩大开放,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的突破口。当前,尤其要紧紧抓住目前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好时机,加强与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吸引大公司、大财团和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来本地落户。另一方面,也要努力调动县域内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活力。
四是 “远”与“近”的关系。既要立足于当前,也要着眼于长远。立足当前,就是要认真解决目前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着眼长远,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把目光仅仅局限于GDP的多少、基础设施规模的大小上,而应该站在时代前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在科学、民主决策的基础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第四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范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20日上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说,胡锦涛总书记在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重点工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第一责任,切实抓紧抓好。
***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让群众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社会管理合力。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及时发现矛盾问题。注重从源头加以解决,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正确反映和协调各种利益诉求,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尽可能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教育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社会风尚,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同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
***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绝不能全盘否定过去,另搞一套。要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借鉴国外有益成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各级党委要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谋利益的战斗堡垒,让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体现先进性。各级政府要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形成与党委、政府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要动员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指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创造了不少社会管理新经验。比如,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身上,使他们进入城镇社会管理工作范畴;对特殊人群实行特殊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培育综合性社会组织,努力把各类社会组织纳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体系;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在征地拆迁中充分保护群众利益,努力实现征地拆迁一片、安定和谐一片;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整合基层资源和力量,形成社会管理合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学习推广好这些成功经验,及时转化为社会管理的政策措施、长效机制、制度规范。
***强调,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要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高对实有人口的管理服务水平;在经济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在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管理方面,要建立联合管理机制,保护正当交往合作,依法加强管理;在互联网管理方面,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综合管理格局,促进健康发展;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要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社会治安方面,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加大对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的防范打击力度,又着力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要建立社会诚信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在精神卫生方面,要建立预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公正,更加注重宣传教育,为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造条件,努力走出一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之路。
第五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辽宁省公安系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力促进了科学发展和社会稳定。
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公安机关的重大责任,也给公安机关服务大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公安工作的新使命。我们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公安工作全过程,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省、市、县三级机关逐级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多次召开大型企业领导座谈会、服务企业推进会,并聘请省社科院专家学者对公安机关的“大服务”项目进行定性、定向论证;在全省聘请了106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企法人代表、律师等,作为警风警纪监督员,对公安机关的执法、管理和服务进行全程监督。同时,我们在广大民警中牢固树立一切警务活动为了发展、一切警务活动为了振兴、一切警务活动为了服务的“大服务”警务新理念,让“大服务”警务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二是把打造平安稳定环境作为公安工作的主战场。我们坚持做到经济发展到哪里,服务警务活动的触角就拓展、延伸到哪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整治治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范网络,最大限度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三是把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作为公安工作的着力点。几年来,我们坚持从企业最期盼的事进入,从企业最头痛的事解困,从企业最燃眉的事帮扶,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工作时限,广泛推行了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热情周到的“保姆式”服务和问企所需的“跟进式”服务,在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全部派驻了警企联络员,与9293家企业建立了联系制度,并先后向社会集中推出了38条便民利民措施、22条服务经济发展举措和4项配套服务事项,以同振共兴的新作为,保障和服务辽宁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围绕提高维稳能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防范和消除社会风险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我们把提升维稳能力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一是以维稳理念的更新丰富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我们进一步强化维稳是公安工作主业的思想,坚持系统治理,力求全面稳定;坚持矛盾调和,力促动态稳定;坚持人本为先,力求民心稳定;坚持强基固本,力保持续稳定。着力在后勤保障上抓持续求突破,在警务战略上抓持续求突破,在能力建设上抓持续求突破,实现了由维稳理念的更新带动维稳能力的全面提升。二是以构建维稳的格局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我们将服务体系延伸到街道、乡镇、村屯、社区及厂矿、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建立起由政府牵头,维稳、公安、信访、司法、调解、综治、民政、劳动等多部门齐管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大格局。2010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东北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实行情报信息互通共享、大型安保互帮共助、跨区域犯罪互查共破、重点人员互报共控、特情装备互换共遣、社会动态互研共判、突发事件互通共处、优势资源互联共用,以东北区域的稳定促进了全国的稳定。三是以维稳的实战提高社会管理创新的效能。我们坚持以信息化主导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成了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实战型“大指挥中心”,初步形成了指挥调度扁平化、打防管控精细化的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坚持以专业化引领应急处突力量建设,在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全部建立了巡特警队伍、应急救援队伍、消防灭火攻坚组和特警突击队等专门队伍,并构建应急处突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和战略预备队,有力提升了公安队伍的攻坚作战能力。
围绕提升管理工作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原有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提升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迫在眉睫。一是坚持管理的精细度。我们坚持以公安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建成了国内一流的省厅指挥中心;深入实施农村和社区两大警务战略,“一区一车多警”巡逻模式迅速普及,街面、社区、单位等防控力量全面建立;逐级建立了网上舆论引导员队伍,实现了“虚拟警察”公开上岗执法,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网上网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与此同时,我们科学调整公安考核指标体系,网上办案、网上监督、网上训练、阳光执法等网络平台全面开通,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在基层、落实到末端。二是突出管理的灵活性。我们在特殊时段和敏感节点的安全保卫工作中,实行“内紧外松”的管理策略,坚持打整体战、情报战、科技战、攻坚战和持久战;在复杂敏感区域的控制上,采取公密结合的动态管控方式,既确保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在人口管理上,综合采取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邻管人的措施,着力将新增重点人员纳入管理视线,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实现管理的常态化。我们重点建立和全面运行实有人口动态管理、社会矛盾源头化解、社会组织常态监管、虚拟社会综合管控、社会治安打防管控“五大机制”;大力推进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等“六大网络”建设,在全省形成了立体化、全时空、高效率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
围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公安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要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工作重点。一是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我们从公安机关自身做起,时时都以“群众在我心中”来要求自己,以“我在群众眼中”来警醒自己,始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真心诚意为群众伸张正义、排忧解难,把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为群众做的每一件实事、好事,作为是“在替党和政府工作”,让人民群众把对公安机关的感激转化为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坚定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坚持感情上贴近群众。近年来,我们把“大走访”活动作为开展各项公安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采取公安民警走出机关、走进村屯、走进百姓家中的方式,强化矛盾问题排查化解,定期开展涉访案件攻坚,把群众诉求前移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解决,实现了信访积案的“清仓见底”,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困难问题,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三是坚持工作上依靠群众。人民群众不仅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在工作中,我们依靠群众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积极发展基层联防力量,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自我防控能力。在工作机制上,借助外力对公安工作进行监督,依托政府网站、110报警平台和手机短信等搭建议警平台,深入开展“开门评警”活动,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不断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时代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