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时间:2019-05-14 15:1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第一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了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而这无疑为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现实的手段。各地区各部门在社会服务与管理中应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实现依法决策、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权益,依法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法治建设?怎样以法治来保障社会管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强化法治观念,夯实服务社会管理的思想基础

(一)突出法治的人民性。法治的价值在于满足和发展人的需要。

新形势下,社会思想意识多元、价值取向多异、社会分工多样、利益构成多重,导致人的观念变化快、追求变化广、定位变化大、诉求变化杂,这就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为此,我们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始终,着力在普法中提升人的素质,在用法中规范人的行为,在执法中维护人的权益。

(二)突出法治的基础性。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培养人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我们把应把法治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绩效考核中来,并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来明确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主题,在全市上下形成知法守法、办事依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三)突出法治的方向性。法治和德治是有效管理社会的两种手段,结合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在全市端正方向、明确取向。在法治方面,着力在学法上抓深入、在用法上抓服务、在执法上抓监督;在德治方面,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文明市民”、“文化社区文明做主”、“五星家庭”等创建活动,切实将人本理念、民生至上贯穿于法治全过程。

二、在进行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精神

(一)依法进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需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提高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水平。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不仅需要党委政府领导、社会协同,还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只有公众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原则。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社会建设,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和

政法机关发扬民主精神,依法组织公众进行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社会管理,是一种公共管理。作为公共管理,不仅要公开,而且公共管理的重大决策,必须实行公众参与决策原则,实行公众有序参与关乎切身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使得“官方”决策与民意相吻合,形成良性互动、和谐管理。公开最终与参与有关,或者说,公开的最终目的就是人民参与行政决策。要想真正实现人民能够参与行政决策,我们就必须从制度上进行保障,必须建立一套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决策的机制和程序。例如,在行政机关的立法和重大事项决策上,建立征求公众意见制度,广泛收集和听取公众的意见,尤其是不同利益人群和利益集团的意见。对于公众提出的不同意见、建议等,行政机关应当作出相应的回应,即征求意见的回应机制。对于目前实行的听证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听证意见的地位和作用,使得听证真正成为决策的基础和重要根据,而不是一个“过场”。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是推进依法行政发展的动力。我们的政府推动型依法行政要想实现向社会推动型依法行政转变,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是不可能的。人民群众参与的有效性和积极性,总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只有在机制和制度上解决了参与的有效性问题,才能够真正达到参与的积极性目标。

三、利用法治手段,增强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社会利益协调”。这些要求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平衡主体利益,合理调整好各方利益。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应当使社会公共利益受益,而且,还应当使个人利益主体也能够直接受益,实现公私利益两兼顾和双赢。平衡公私利益,才会减少纠纷和增强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充分利用法治手段来破解社会管理中的难题。

(一)致力长效常态,管好流动人口。一手抓服务和保障,一手抓管理和管控。一是建立信息采集长效机制,展开经常性的信息和轨迹再读查询;二是完善派出所、社区(驻村)民警、社区、用人单位、流动人口协管员“五位一体”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全面建立推广旅馆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三是建立社会公共信息资源、警务信息资源、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信息资源等协同共享机制,把管理、利用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二)注重标本兼治,维护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公开执法程序、执法进度和执法结果,努力使公平正义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尝试在全市建立数字化科技法庭,方便群众通过网络观看庭审现场,着力以公开促进公正。对在案件查办和审判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的工作缺陷,及时向相关单位写出司法和检察建议书,监督到位。

(三)突出阳光和谐,推进征地拆迁。征地拆迁,这是城市建设发展中一个敏感性强、关注度高的问题,也是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难题。要解决拆迁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坚持依法、阳光、和谐。我们可以在重点项目现场设立巡回合议庭,成立非诉执行局,采取案前介入、诉中调解、善后执行等办法来解决征地拆迁这一难题。

(四)实行个性保障,满足特困需求。特困群众是社会管理的难点,也是社会救助的重点。我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应保尽保的总体要求,对享受社会保障政策之后生活仍然困难的群众,可以实行设卡建档、义工扶助、设立扶贫救助基金等多样方式来实现对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

法治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实现公平正义的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的抓手。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只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篇:建设民主法治社会如何从我做起

建设民主法治社会如何从我做起

建设民主法治社会不但是决策者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那么我们普通民众要做什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我做起:

一是不再将出人头地作为人生的目标。在我们中国可以说相当一部分人给自己制定的人生目标就是出人头地。这个目标的前提就是认定人是分等级的,希望自己臵于等级中较高的位臵。它也与中国2000多年的金字塔统治结构相一致,是中国这一社会架构下自然形成的。在这种社会结构下,达到出人头地的目标不仅意味着比别人生活得好一点,更意味着对别人的统治力和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既然目标就是凌驾于他人之上,对他人的利益就没有必要顾及太多,因此为达到这一目标而不择手段也具有了理所当然的合理性。出人头地的观念与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人生而平等是背道而驰的。民主法治社会同样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且较之金字塔结构的社会更加强调个体的差异,并承认这种差异会使人的收入水平、社会分工产生巨大的差别,但这些差别不影响社会中公民平等的基本权利,同时又不给任何公民凌驾于其他公民之上的特权。人人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但它与出人头地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另一个角度讲,追求出人头地也会让自己永远觉得是一个失败者。我们都知道,组成一个社会绝大多数的成员是普

通民众,而能够出人头地者只能是社会的极少数,何况在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下,最顶端也许只有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目标的只能是凤毛麟角。以此为人生目标的话,绝大多数民众必然成为生活中的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生活于社会之中,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必然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应该以人人平等的公民的心态将追求美好生活作为人生的目标,这种追求不以他人为参照系,不以凌驾于他人之上为成功。既然是人人平等,在追求自己目标的同时就不应该损害他人的利益。

二是改变望子成龙的观念。意义其实与前者相同,前者是让自己建立公民基本权利人人平等的心态,后者是应该教育我们的子女学会平等待人,同时将自己作为社会的普通一员,以平和的心态溶入社会。

改变了以上两点,一个人就会以自己的本来面目立于社会,真正将自己作为社会的主人,而不是哪一个组织或群体的主人或仆人。既然生命的舞台是社会,就希望得到社会普遍价值观的承认,就需要自尊、自爱、自强,要达到这一点,自然在工作中就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努力工作,而不需要在领导面前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这种自尊、自爱、自强只是与社会的普遍价值观驱同,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实现,而不需要在哪个领导面前才要表现出来,不会在当领导时对下属趾高气昂、颐指气使,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不会做下属

时迷失自我,一切以领导意志为行为准则。应该说中国目前公务员或国企管理者中贪污犯罪高发与人们的不平等心态关系极大。下属对领导的惟命是从,甚至为虎作伥,促使了在领导岗位上的普通人以为自己了不起,可以有无限的特权,可以无法无天,迷失了自我,最后违法犯罪,走向了人生目标的反面。

三是改变对境遇差于自己的人的歧视和对强于自己的人的羡媚态度。这一点可能许多人嘴上不承认自己是这样的人,但事实上相当多的中国人都存在这样的心态,过去上海人对自己看不起的人常称其为“江北人”,而不论此人是否来自苏北地区。现在许多人在说他人做傻事的时候,张嘴便是“农民”。这些实质都是从心底里将自己放在高于另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岐视。还有中国人做为黄种人对白种人的心态和对黑种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区别,对白种人就准备高看一眼,对黑种人就将其与贫穷、愚昧产生联想。这些心态实质就是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是金字塔架构下形成的一种人生观的体现。

四是改变日常的以下行为习惯:写汇报不再写在XX的正确领导下之类的废话;写总结不再将成绩归于领导。我是在我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做自己的工作,哪个领导来我都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因此自己工作的好坏与领导不必有绝对的因果关系。我做的工作就是我做的,凭什么要违心

地归于领导?领导有领导的职责和权限,拥有比下属多得多的资源,他自然会在他的工作中创造出远高于下属的业绩,凭什么一定还要用下属的业绩抬高自己?

自己多年的工作中或者说不懂世事、或者说从心里不情愿,记忆中在自己的汇报总结中已经有多年没用过这一类的语言了,但感觉上自己并没有因此受到什么刁难和排挤,(也许一直当不成什么官原因就在于此,却不自知,哈哈)照样有自己的工作好做。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就可以改变这样的风气。

简单地说建立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是公民的平等心态,从我做起就是要做我自己,它已经成为许多年青的时髦语言,但要真正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我们要改变的还有很多。

第三篇: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满分: 100.0分 得分:67.5分

一.判断(每题10.0分)得分:30.0

1.计划经济时代强调效率,社会成员工作充满了积极性。正确

A.正确 B.错误

2.文化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正确

A.正确 B.错误

3.十八大以后的工作重点:将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的,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确

A.正确 B.错误

4.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支撑。错误 正确答案: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每题10.0分)得分:30.0

1.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方法是()。正确

A.妥善协调 C.统筹兼顾 B.动态协调 D.动态平衡

2.协调()关系,必须要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相平衡,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相协调的原则。正确

A.个人与集体 C.城市与农村

B.中央和地方 D.局部与整体 3.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将经济发展格局由四位一体变为五位一体,其中增加了()。正确

A.生态文明 C.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D.文化建设

三.多选(每题10.0分)得分:7.5

1.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需要重点把握()等方面的内容。错误 正确答案:ABC

A.理论观点 C.工作部署 B.战略思想 D.意识形态

2.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关于均等化的问题具体包括()。错误 正确答案:ABC

A.近十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显著提高

C.加快改革财税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B.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D.今后十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成为工作重点

3.在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阶层关系和阶层矛盾,其中最需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错误 正确答案:ABCD

A.贫者和富者的关系 C.雇工和雇主的关系

B.农民和市民的关系 D.民和官的关系

第四篇: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向春玲

2013年第3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改善民生并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两个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同时,报告对社会建设的目标、出发点、具体路径和措施作了明确而深刻的论述,为今后我国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近些年来,民生问题特别是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和住房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十八大报告顺应人民期待,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因此,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实际上是讲教育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从国际竞争来看,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人才的竞争。从理论上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以受过高等教育劳动力的大量增加和非技术岗位的减少为特征的。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推动现代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而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方式,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竞争也已经演化为教育的竞争。发展教育,培养掌握现代技术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个人通过高等教育,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和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实现人生价值,所以,教育是国家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解决群众发展需求的重大民生问题。因此,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要与时俱进,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当前,面对我国存在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特别是在城乡教育设施不足、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共同解决上学难问题。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第一,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来讲,劳动、就业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对个人来讲,就业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就业就不可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同时,人们通过参加劳动,建立各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融入社会,满足人的归宿感、成就感,甚至获得社会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还是人融入社会的基本方式。所以就业是民生之本。第二,我国的就业形势总体来讲是严峻的。我国的劳动供给总量很大,加上因为产业升级调整、企业转制引发的工人下岗,还有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劳动力转移等,就业问题仍然很突出。十八大报告强调,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落实中央这一决策,需要改变地方发展过程中一味强调做大做强的思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是促进就业的主要渠道。同时,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

进创业带动就业。第三,为了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当前需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第四,面对市场条件下劳动者社会流动加快的新形势,要健全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第五,面对当前企业里逐渐增多的劳资矛盾、劳资纠纷,要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针对近些年来经济快速增长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所下滑、劳动者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比例下降的现象,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同时,报告指出,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激发社会的活力。面对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报告提出要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为了解决“劳有所得”的问题,报告提出要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应得收入。政府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需要创造条件让老百姓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让更多的人进入中产阶层的行列,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政府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事关人民幸福安康的一项民生工程。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顺应群众在社会保障上的新需求,继续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第一,以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为依据,针对我国市场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第二,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第三,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第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第五,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第六,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第七,面对我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趋势,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同时,要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确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当前我国的医疗状况之一是看病难。我国总体的医疗资源投入不足,服务水平低,导致群众看病难。二是看病贵。因病返贫现象突出。当前我国医改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深化医改,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当前要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第二,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第三,针对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坚持公共医疗公益性,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进一步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同时,解放思想,鼓励社会办医,缓解我国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第四,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切实为民做好医疗服务。第五,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不少问题。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此,十八大报告将原来社会管理格局的提法改为社会管理体制,并把“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同时,还提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由此可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由过去重经济建设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过去“严管整治”向“寓管理于服务”转变;由传统的“政府包揽一切”向党委政府主导下发挥社会协同作用转变;由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由硬性行政命令向运用法律、思想道德建设、做群众思想工作、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综合方式转变。具体来讲就是要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做好社会管理工作。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服务为先导。经过30多年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管得过多过死的状况已有较大改变,但仍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当前,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设服务型政府。

1、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要由经济主体型和投资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由单一的、不全面的发展观向科学的发展观转变;由以GDP衡量政府政绩向将公共服务水平置于重要位置的政绩考核观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是我们的头等重要任务,我国政府基本上是“经济建设型”政府,主要精力用在了参与或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不是公共服务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中央提出政府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然而原来的惯性依然存在,有些地方和部门的政府职能还没有转到公共服务上来。针对这个问题,中央强调,各级政府抓经济发展,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不能包办企业投资决策,不能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确保政府将更多精力和财力用到公共服务上来。

2、树立服务的理念。要正确看待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通过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满足老百姓各种合理的需要,老百姓对政府的工作满意,这就实现了社会管理的目标。

3、科学定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和社会组织都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但是,它们在社会管理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供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第二,提供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第三,提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基础服务。第四,提供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此外,政府还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服务,并对社会其他主体提供的公共服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4、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在现代社会,公共财政是公共体系运行的血液,是政府提供有效公共服务的基础。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格局还带有比较浓厚的“建设财政”特点,经济建设支出过高,公共服务支出偏低。因此,要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比重;进

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5、积极推进公共服务方式的创新。第一,这种创新体现在公共服务对市场机制的利用,通过招投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等市场机制来调节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以解决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不足、经营不善、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第二,公共服务方式的创新还体现在调动社会力量改善公共服务、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满足社会成员多元化的社会需求等方面上。第三,公共服务方式的创新还包括公共服务均等化,即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公共服务的结果大体相等,尊重社会成员是否享受公共服务的选择权。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基层为重点。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从基层做好社会服务管理,实现基层的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全社会稳定的基础。

1、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当前,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人们多元化的社会性需求也要在社区中得到满足,社区成为对居民进行社会整合与社会管理的新载体。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开发社区资源,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其一,加强社区建设要做好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社区建设也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满足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因此,社区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卫生、治安等要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制定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并将其列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避免社区建设的盲目性和无序化,实现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二,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组织建设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社区党建只有围绕社区建设来进行才能得到社区居民群众的认同,才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从而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基层政权。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组织的建设,能够有效实行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加强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整合社区资源,协调社区关系,培养居民参与意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其三,加强社区服务建设。社区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市场服务、社会保障、社会互助和慈善事业的交织延伸,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市场提供的商业服务、社区民间中介组织提供的慈善公益服务共同构成社区服务的网络体系。让社区成员在社区服务中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从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睦相处。其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社区生活。同时,是要在社区成员中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使全体社区成员发扬参与精神和互助精神,增进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共同建设新家园。其五,加强社区经济建设。社区经济是一个新兴的且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领域,是社区建设的物质保障。通过经济建设,不仅能发展第三产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繁荣、和谐和进步,同时,也为社区筹集服务资金、增加社区公益资产、壮大社区资本创造条件。

2、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现代社会,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分化和利益主体多样化的格局已经出现。政府应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加快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同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自治水平。因此,要大力培育发展包括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志愿团体等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他们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首先,要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社会组织在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有四项职能:服务社会、规范行为、表达诉求、社会监督,其中最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要。第二,加大培育社会组织的力度,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组织其业务和类型涉及到方方面面,其活动方式也是复杂多样的,无论是学术性、公益性,还是行业性、专业性的组织,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组织制定出不同的政策,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目前,要加快行业组织、公益类组织、服务类社会组织和城乡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第三,深化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双重管理体制。第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依法保护社会组织的权益,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第五,加强社会组织的自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公信力。社会组织要靠提高自身的公信力赢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可,靠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提高知名度,扩大自己的影响。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制度为保障。党的十八大对社会管理提出了“三个建设”的新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即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和能力建设;加强信息建设。

1、从根本上做好社会管理,要加强法治建设。法治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社会管理中可以起到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等作用。当前,为了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需要加强社会领域的立法工作,做到社会管理有法可依;需要增强司法的权威性,做到社会管理有法必依;需要规范执法行为,坚持执法的公平性,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需要加强全民法制教育,提高全民遵纪守法的意识。

2、从根本上做好社会管理,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如果政府在维护群众权益上不作为,将会失去民众的信任。同时,如果政府对群众利益不作为,也会给其他地下组织提供拉拢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可乘之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才能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谐稳定的社会不是杜绝矛盾和冲突,而是拥有各种能够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的体制和机制。

3、从根本上做好社会管理,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引导公众参与社会服务和管理。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最大化,没有公民参与和监督制定的政策存在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很可能导致公共利益的部门化、部门利益的私有化,出现执政的合法性危机。因此,在当前,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保证民意能够进入到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去,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另外,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增强政治责任感。公民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才能真正广泛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服务。

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开放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培养了大量的经济建设人才,提高了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才有了现在的经济建设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了温饱的人民群众民生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的社会性需求上升,这需要加强社会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的信息手段进行社会服务和管理,这也就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问题。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需要好好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正面地运用网络,正面地引导社会,利用互联网做好服务和管理。■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五篇: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促进就业,加快发展教育、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解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中央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大实现和举措,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项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紧迫性、基础性的艰巨任务,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体现了我国的民本文化及执政传统

民生思想在也与中国自古有之的民本思想有关。早在东周时期,诸子百家便纷纷提出了早期的民本观点。孔子主张的“仁”的思想就被孟子发扬光大,提出“民贵君轻”等影响后世的理论,而管仲也曾说过“政之所兴,在于顺民生”。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仁政的思想开始成为后

世统治者的重要执政原则。这样的民本思想底蕴也造成了中国对民生问题的特别关注。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转.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大意为: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辛勤劳作,财务才不会匱乏。古语还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不禁让我想起战国时的一个故事,故事梗概食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赵国赵太后问齐国使者:“贵国人民生活可好?”对曰好,赵太后再问:“贵国今年可是大丰收?”对曰是,赵太后最后才问:“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故如此问。”齐国使者听后颇是服气。这实际上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原文如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得乎天下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直到中国近代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民生思想的关键就是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思想明确了,只有完成国家统一、推翻帝国主义,才有可能发展生产,进而发展民生。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把满足人民需求、为人民带来物质利益作为民生的根本目的,以及发展民生要以人民为主体。改善民生、发展生产力,不仅在历史上被确认是完全正确的,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民生思想中意识到了发展生产力是发展民生的重要前提,共同富裕是发展民生的重要手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民生的最终目的。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即是经济建设,并把生产力的提高看作是衡量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其精髓也是民生。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改善民生就是改善人民的生活。

民生即人民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社会权益的诉求。不断认识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有利于我党长期执政的稳定性,是我党执政的理论基础之一,更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护人民基本利益的重要方法。

(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三)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四)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五)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社会建设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2007年,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10年来,我国的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2002-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提高到21810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提高到6977元;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明显优化,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显著下降,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2年的37.7%下降到2011年的3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2年的46.2%下降到2011年的40.4%。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大幅度上升。随着我国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以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施行,特别是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10

年和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10年来,生活的巨变为我国人民向着更高的小康水平迈进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劳动者权益保障更加完善

拥有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10年来,我国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就业水平,不断完善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成功地解决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采取积极的措施,稳定了就业岗位。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大学生毕业半年以后的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2006-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000万人,其中2011年新增就业1221万人。

10年来,我国加快完善了各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2007年,国家颁布了《就业促进法》,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国大力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加强对企业职工的人文关怀,努力打破人力资源市场的城乡分割、身份分割和地区分割等问题,形成了更加平等的城乡劳动者就业制度。

(三)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国民素质显著提高

10年来,我国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特别是在加强义务教育和农村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我国已经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农村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普遍减轻了农村1亿多中小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使家庭贫困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还重点

解决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的问题。2002-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5%提高到26.5%,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国民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国正从人口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大众教育的新成长阶段已经到来。

(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10年来,我国努力实现在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均等化目标,其中,社会保障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

2006年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提出了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截至2011年底,我国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已经基本覆盖全部农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总覆盖面约为60%,试点参保人数达到3.26亿人。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已经形成。如果说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农民2600多年来种粮纳税的制度,那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则将结束中国数千年来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状况。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我国充分发挥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中的作用,以提高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建立法制健全、管理规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

10年来,我国重点解决了一批突出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生产安全监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和改进了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妥善处理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等人民内部矛盾,加大对非法、违法、违纪社会组织的查处力度,打击邪教组织、黑社会、非法传销组织和社会敌对组织,保证了我国在快速发展中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我国还建立了全国应急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应急管理能力。在非典、南方冰冻雪灾、汶川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显示了我国较强的应急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

(六)城乡统筹成为发展新主题,城市化引领成长新阶段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这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成长新阶段。这种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继工业化之后,城市化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在全国各地,城乡统筹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发展的新主题,城市化的继续推进涉及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社会体制的全面改革。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农村,我们现在要做并正在做的,就是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极大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七)社会心态总体积极向上,公众对未来充满信心来充满信心

10年来,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主法治、和谐正义、共同富裕等方面的价值建设,维护道德秩序、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基本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的传统道德、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和互助友爱的家庭美德,发挥道德规范和道德舆论在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欺骗欺诈、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行为方面的作用,形成了鼓励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乐于奉献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和机制。

2011年,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总体平稳并略有上升,公众对反腐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和改善社会风气的信心度有所增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6年、2008年和2011年进行的全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城乡居民认为与5年前相比生活水平“略有上升”和“上升很多”的人占全部被访者的比重,分别为63.4%、69.4%和75.3%;认为5年后生活水平将会 “略有上升”和“上升很多”的分别为53.9%、58.3%和67.6%。由此看来,城乡居民总体上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并持乐观态度。

三、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3年2月1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联合推出的两会热点问题调查,有87万网民参与。在最受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会保障”“反腐倡廉”和“收入分配”。可见,民生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为何如其关注?原因是在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迫切解决。

1、教育问题

(1)国家投入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政性投入较低)

(2)高校收费过高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高校收费标准,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我国高校的学费(含住宿费)已接近人均GDP的80%左右。近几年,大学的学费与1989年相比,增加了25-50倍。

2、就业方面

首先,从理论的角度看,有三种局面同时出现,就是农村既面临转移就业,有面临劳动力转轨就业,还面临着青年就业。其次,从现实看,每年都会有1300万劳动力不能就业,我国的城镇化率在2040年将提高到75%,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30年,我国的城镇还要增加4.5亿的人口,就业结构矛盾会更加突出

3、收入差距问题

城乡差距、行业差距、群体差距等。

4、社会保障问题 政府财政投入低 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5、医疗问题

看病贵、看病难、过度医疗等

6、住房问题 四、十八大对社会管理目标有新的定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一个大

社会概念,一般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社会建设没有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领域进行建设。我国对社会建设的认识,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深化的结果。

早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再次提出,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再次重申了“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管理的新论述,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社会建设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思路和重点,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建设已经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补充走向必须,从局部走向全面全面系统建设,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清楚地标明了社会建设的两个重点内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

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价值定位: 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建设的地位。最令人关注的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十八大报告则明确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第一要义”的内涵从一般的“发展”具体到“经济社会发展”,显然有利于破除把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发展的错误认识,使我们更接近社会主义的真谛。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其整个理论体系,大都与社会建设密切相关,是我们党新世纪新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突出的贡献。毫无疑问,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旗帜目标上进一步加重了社会建设的色彩。十八大报告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增加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表述中,把“社会体制”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新表述中,把“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等列入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基本要求”。论及全面小康目标,十七大报告只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十八大报告则增

加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等目标,这是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直接相关的历史性进步。谈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十八大报告也增加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等目标。

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清楚地标明了社会建设的两个重点内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

重要保障: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总部署: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五大任务: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用较大篇幅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重大任务。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

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综上所述,加强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教育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居民居住质量和完善社会管理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推进。

五、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要解决好入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缩少城乡差别,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大力发展基本民生,切实保障底线民生,将社会建设转化为全国人民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现实幸福。当前最关键、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

1、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地区倾斜、群体倾斜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力争年内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加快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好学前一年教育和三年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认真组织实施二中、三中改迁建等20个项目的续建和新建工程。

2、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

重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增强就业稳定性。

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进一步加强培训,力争转移输出劳动力12.75万人(次)以上,培训城乡劳动力5500人(次)以上,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80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和五保供养、优抚安置等政策,加大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3、3、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两个同步”、“两个提高”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完善和健全“两个机制” ——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推进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

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方针: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重点: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

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

针对在职人员、城乡居民、各类特殊人群等不同情况,体现全覆盖、公平性。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目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内容:

①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②巩固基本药物制度

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④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⑤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医改“回头看”工作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完善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成投资146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急救住院综合楼项目和投资1070万元的巴州、中川等10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6、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下载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主法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民主法制的演变进程: 1、民主革命时期: ①中共一大召开——中共诞生 ②中共七大,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反对国民党***,主张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

    前进中的民主法治建设

    前进中的民主法治建设 ---记心得体会兼庭审纪实 2005年4月26号,当我从仪征市前任市委书记卜宇书记手中接过那意义非凡的聘书的那一刻开始,我知道我将和其他24位陪审员一起背负......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五篇范文)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满分: 100.0分 得分:100.0分 一 .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40.0 1.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稳定低生育水平。 正确 A.正确 B.错误 2. 多......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五篇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报告表述:“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民主法治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最终定稿]

    加强民主法治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镇坚持“依法治镇”战略,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进程,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法治化水平和加强农村、社区基层组织、防控体系......

    农村民主法治建设

    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我国虽然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5%以上。因此,强化农村基层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民主法治村建设

    坚持依法治村、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记xx镇xx村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 一、村情基本概况 xx村地处xx镇西部山区,村委会所在地海拔1800米,为典型的半山区。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辖区......

    如何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如何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按照苏州市吴中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2009年度法治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今年3月至5月期间,我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先后几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