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新老社区治安管理对比及解决对策(写写帮推荐)
浅析新老社区治安管理对比及解决对策
--以鞍山地区为例
xxx
(xxxxx,社会发展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摘要】: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是以预防犯罪、减少犯罪、保障社区治安为目标而展开的各种社区治安工作总称。加强社区治安工作,努力为居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治安环境,更是社区建设的一项要务。近几年,各地新老社区居委会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但仍然存在问题。
【关键词】:新老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治理对策;
一、社区治安管理的重要性
社区治安管理是维护社区正常社会生活秩序、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的日常社会管理活动,良好的社区治安是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社区发展的前提条件。社区治安管理是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而社区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直是中国城市化建设首要的难题,我们在正确处理这一首要难题的时候,必须从城市化建设的微小细胞——社区建设入手,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做到城市社区治安防范四个结合,从而保障城市社区健康发展,国家长治久安。我们不仅让人民在经济上得到保障还要使得公共治安环境得到保障。
二、与新社区相比社会治安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置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战略位置。因此,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全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抓好这项工作,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的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实。
1.社会治安管理的运行机制的不完善。由于老旧社区居民收入普遍不高,承担不起或不愿交纳物业管理费用,致使多年来旧社区的物业管理一直不能像新社区一样,有比较严格正规物业缴费规章制度,居民严格遵守小区的规章制度,也使得社区居民自身的权利得到保障。使小区的物业、治安、环境等等的管理得以正常运行。虽然各老社区大力推行成立业主委员会,但均因居民怕承担物业费,无人响应。物业管理事务均由居委会承担,而居委会只能象征性收取每月几元垃圾清理费,遇到其他问题由于没有相应资金不能及时解决,邻居间易起纠纷。
2.安保工作的不足。与新社区不同,老社区不仅没有固定的定点监控和固定警卫进行轮流值班观察,更不能实现了数字化、专业化和封闭化的管理。由于没有安全的围墙护栏,使得小区的入口很多,给社区治安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负责小区的安保人员不仅严重[3][3][3][2][1]
缺少而且大多只是一些普通的打工者或者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因此安保能力受到限制,小区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3.机动车车辆管理问题。现代的新型社区,对车辆进行严格管理。自建立之日便会设置一些地下停车室或划定车位。使得小区从整体上看环境十分整洁气氛十分和谐。同时新社区设有专门的车辆管理部门对每户的车辆进行逐一登记对车主的驾驶证进行注册登记便于管理。而老社区由于历史原因,一般社区过道宽度在4米左右,停放一辆私家车就要占掉一半宽度,加上老社区未对小区划分固定的停车位和设置停车场所,也没有规范住户车辆与外来车辆的管理,这就会使得一系列的连带问题的产生,如影响居民出行和朋友、邻里之间发生矛盾带来不良的社区治安影响。
4.对外来流动人员的管理问题。一方面老社去没有新社区那样的安全围栏,进出都有专门的安保人员严格把关,致使外来人员的流动量增加。另一方面,老社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廉致使居住价格降低,居民只为盈利而把房屋直接出兑给外来人员,这样根本无法确定外来人员的身份。同时老社区管理部门监督弱化,只能是对当地住户进行散沙式管理,并不真正了解住户的情况,这就可能产生社区治安的混乱。
5.社区公共环境的治安管理情况。新社区治安管理实行封闭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非法人员一旦进入小区公共区域或楼内进行小广告的粘贴时会及时受到社区管理人员的清理。在老社区经常会听到小商小贩在社区小路上叫卖,社区内有的一楼住户也会利用空间的方便开门市店,这些经营者甚至根本没有当地的经营许可证,卫生安全许可证,这样无证无照经营严重影响社区秩序。在老社区的楼内也会经常看到一些非法小招贴、小广告严重影响社区卫生影响居民居住质量。
6.社区居民安全意识的培养。新社区与老社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具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区,在这些文化告示栏和安全警示栏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有关安全知识信息。例如在火灾中如何逃生、遇到意外危险巧脱险、遇到非法传销人员我们应如何做。而老社区中安全警示栏较少,一些灾害出现就会凸显出社区治安管理的纰漏。由于缺少安全知识,一旦遇到火灾,居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逃生意识进行逃生而根本没有科学的自救和逃生方法,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惨剧。同时在遇到火灾时由于老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备,可能不存在一些灭火设施。
三、完善社区治安管理措施
近几年,我国在社区治安管理方面出台了大量的管理条例。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发展社区治安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治理策略:
1.着力推动社区硬件设施配套整治。结合社区自身的实际,全力推进旧社区内部整治与周边环境整治工程。通过筹集资金或是政府出资对老旧小区进行安全围栏的建造和楼口安全门的修缮及更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小区的公共区域安装电子监控设备,使得小区的治安得到一定程度保障。[4]
2.逐步建立居住小区综合管理长效机制。(1)建议由政府出资,组建公益性物业管理公司,从而推动各社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提高管理服务水平。(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暂住人口经常性的登记,积极协助公安部门办证验证,坚持做到治安联防、四防检查、调解纠纷、收集信息四位一体。(3)加强社区巡逻队伍建设,确保社区内的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在力度、时间和空间上有绝对的优势,减少、预防社区内的犯罪。(4)加强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消除社区居民矛盾,改善人际关系,维护社区安定团结。(5)不断加大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使居民正确了解自己在小区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监督并支持物业公司和业委会履行职责,推进文明、和谐社区的创建。(6)积极开展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开展青少年社区工作的矫正,充分发挥青少年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强化青少年法制观念,以有效防范与遏制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发生。
3.工作中体现公开性、公平性、严格性和规范性。旧社区综合整治必须严格依照政策推进落实,规范资金筹措,规范实施程序,严格执法制度,严格监管措施。[6] [5]
社会治安问题防治是一个系统,因此我们在进行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时候,要注重系统效应,从各个方面入手,从小事做起,搞好老社区建设正体现了这一点。我们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政策,才能将社区治安搞好,从而保障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下去!
指导教师:赵廷彦
【参考文献】
[1]肖建国.现代社会治安防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2] 夏国志.社区简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3]李晓萍.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犯罪防控战略[J].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4] 张庆, 王平.浅谈新时期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1.[5] 冯殿美,韩建祥.社区矫正:刑事政策学的诠释—兼论对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反思
[J].犯罪研究,2004.[6] 廖斌,何显兵.社区建设与犯罪防控[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7] 金其高.中国 社会治安防控[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xxx(1991-),女,辽宁xx人 社会发展学院xx级学生 [7]
第二篇:中西文化对比及感悟
中西文化的对比与感悟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班
学号:╳╳╳
姓名:祁锦怀
中西文化的对比与感悟
——祁锦怀 摘要:中国文化,泱泱五千余年,一直传承至今未曾像其他文明古国一样被异族入侵而有断章。正是这种传延与发展,让中国在唐宋时达到一个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高峰。中国的贸易几乎通便亚欧大陆各个国家,长安、洛阳、汴京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来来往往的外国商人。可是,转眼千年已过,昔时那种为世界中心的感觉在华夏儿女心中早已荡然无存,反而,我们很多人已经在仰望着西方的文化。自清开始,中国文化便以各种形式与西方文化交融渗透。西方文化伴随其发达的工业与先进的文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势进入中国,以至于中国很长时间处于一种文化纠结之中,各方学者对其褒贬不一。
关键词:中西文化传统文化美国文化
很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一直站在世界文化的最顶端,中国传延的文化一直为世界各国所推崇。中国哲学、儒家思想、算术、医学、四大发明哪一样不是震古烁今的伟大文化,令各个国家竞相效仿!但是,现在看来,中国的文化已经完全沦为中国人自己标榜吹嘘、自我沉溺的资本。现在的外国人看来,中国的传统辉煌已然只是存在于扉黄纸页上的一行行墨迹,没有太多可以想象的空间,也没有太多人愿意去想象。西方先进的文明带给了他们发达的科技,舒适的生活,除了那些专注于考古研究、文化探寻的专家学者外,谁还愿意去在意这些。
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中国的现代文化延传自两千多年积淀下来的各个时代文化的综合,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以先师孔子为形象代言人,以政府权威
保证其延续性,以民众传扬为其主要流传形式。中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文明。春秋战国及先秦时期,在中原这片土地上产生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各国的谋士学者为统一征战不息的局面奔走献策,希望获得哪个国君的赏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一展自己的雄才大略。在这期间,百家争鸣,著作迭起。老子引青牛著《道德经》,孔子编撰“六经”,孙子著兵法,韩非传法家。当时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思想盛宴。而这种种思想也得以流传下来,供后世研习治国之用。自汉武帝起,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的文化便在孔夫子的谆谆教导下保持着颇为平稳的发展。中国文化到了宋朝,经过儒学大师朱熹,程颐、程灏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封建性达到高峰,儒家思想开始偏离孔子倡导的以人为本、学以致用、出世治人,而向着尊天诏、灭人欲、独善其身不与是非的方向发展。三纲五常成为人们行为之准则,女要裹脚,男要束头。在生活关系上,女的在家从父,嫁夫从夫,夫死从子,一生就是男人的陪衬。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念直到现在还未完全消除。在政治关系上,君为臣纲,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父为子纲,父叫子亡子不亡不孝。女人在政治上更是没有地位,连被提起的资格都不具备。而千古一帝武则天则被那些忠君之士骂了千年。在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依然是帝王安邦帝国的根本所在,是统治中国人民思想的最有力的武器,直到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西方文化蜂拥而至,这一地位才开始受到质疑,并于五四运动时公然摒弃。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周边大小国家竞相效仿。据史料记载,中国
传统文化,像中国的儒释道思想、文字、绘画、建筑等,汉唐之后便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诸国,如今的韩国更是被西方国家称为儒教国家的活化石。中国的四大发明也先后传到西方,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起源助力。中国的思想文化也极其受到西方思想家笛卡尔、卢梭、霍尔巴赫等人的推崇。
西方文化
我们今天一直强调的西方的文化,即西方现代文明,是工业革命之后才逐渐发展成体系的。之前的西方文化,主要是指希腊、巴比伦、古埃及创造的灿烂无比的文明,但是它们几经战争摧毁,以致文化断层,损失惨重。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金字塔依旧辉煌,狮身人头像依旧雄伟,可是那些创造这些的人,那些灿烂的思想都已不复存在。不过,一些伟大的思想还是以其无法掩盖无法磨灭的光辉保留下来,发展并创造了后来的西方文明。现在的西方文明植根于发达的工业文明,以科学的生产力创新和技术研发为基础,带动整个西方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重视个人主义,重视宗教思想,以基督教思想为本。他们主张及时享乐,主张超前消费。他们主张张扬个性,凸显自我,重视自我奋斗,注重创新和自由。西方文化现如今以美国为代表,经过近百年的扩张与侵入,已经为各国所接受并在各国迅速发展。可以说,美国在文化这个软实力上已经统治了大半世界。
中西文化差异
余秋雨说,文化就是人活动的痕迹。以此看来,中西方人民生活的背景环境不同,自然差异也就在所难免。中国人重视人文修养,主张仁者爱人,道德至上。中国人信奉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中国人最注重集体观念,总是以集体利益为重,国家事大个人事小,牺牲个人而保全集体利益。西方人崇尚自由,个人英雄主义。记得看过的一部电影《空军一号》,里面总统孤身范险,击败劫持空军一号的歹徒,拯救了机上几乎所有的人。而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一定是保镖们誓死护卫着领导人先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再对歹徒进行清洗。这就是美国与中国的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主张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他们认为认为做了好事就应该受到表扬,而且会毫不扭捏的接受。他们讲究利益至上,一切事都围绕能给我带来什么展开。而中国人则不同,中国人讲道德伦理,讲美德。他们做了好事从不留名,认为这是侠义之风,受到表扬却不敢坦然接受,认为这不足挂齿。中国人最不爱出风头,因为枪打出头鸟,谁也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一点与美国人勇于创新,事事争先的风格是迥然不同的。中西方人的思想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中国人习惯以经验和感觉判断,总是说古人云怎样怎样,凭我几十年的经验,依常理推断等等。而西方人比较理性,总是先分析事情的细节,然后提出假设再去证实,好像在做实验。中西方的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中国人喜欢好名声。为了声誉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中国人主张淡雅处事顺其自然,不喜争斗。而西方人则最大程度的最求利益,他们同自然作斗争,改造自然并从中谋利。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人喜欢靠关系取得一些便
利,把人脉当做一条非常重要的事来做。西方则不同,他们注重个人的奋斗,不喜欢投机取巧,投亲靠友。这种文化我们确实应该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是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分,无论什么文化,都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创造并发展起来的。用一句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各种文化本质上都是殊途同归,为人民服务的。
第三篇:新旧《消防法》对比及浅析
新旧《消防法》对比及浅析
来源:奔驰发表网 [2010-06-23 21:32 ] 作者:在水一方
新旧《消防法》对比及浅析
摘要:本文对新旧《消防法》进行对比,简要分析《消防法》重新修订的原因和依据,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为大家学习新《消防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防法;对比;浅析
消防安全关系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消防工作十分重要。国务院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同时,消防工作又是一项地方性很强的政府行政工作,许多具体工作,必须由地方政府负责。新《消防法》在宏观规划、火灾预防、农村消防工作、消防组织建设、灭火救援、执法监督等方面,对政府具体消防工作责任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09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正式实施,相比1998年9月1日起实施的《消防法》,新《消防法》的变化值得我们关注:
一、健全社会化网络
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明确消防工作原则。旧《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工作原则: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新《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工作原则: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格局。消防安全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对消防工作齐抓共管,这是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属性决定的。
二、加强完善了应急救援工作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公安消防队伍在抢救受灾群众生命和财产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据统计,目前公安消防队伍实际承担的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任务量,已超过了火灾扑救的任务量。为此,新《消防法》吸取抗震救灾的成功经验,增加了相关法律规定。
新《消防法》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在总则第一条就增加了“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内容,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彰显出应急救援、拯救生命成为消防队伍的法定职责。
三、构筑消防安全,强化农村消防工作
考虑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只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设立,而公安派出所管区覆盖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新消防法赋予了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职责,规定:公安派出所可以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的消防工作的难题。这个新规定授权,公安派出所也成为了消防监督的执法主体,这对于基层消防工作,尤其是广大农村的消防工作的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消防建审、验收的许可调整
旧《消防法》规定,需要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批同意后才能施工。修订后的新《消防法》改变审核范围:建设工程消防审核、验收实行备案抽查制度。新《消防法》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其他建设工程应当报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减少行政许可事项,适应便民利民要求,新《消防法》改革了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改变了审核范围,建设工程实行消防审核、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这样修改,有利于将公安消防机构从技术性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人力、精力加强消防安全监督。
五、处罚力度加大:消防违法行为将面临重罚
新《消防法》加强了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执法工作,简化了执法程序,加大对消防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新《消防法》单独设立监督检查一章,集中规定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特别是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管理责任。完善了应予行政处罚的违反消防法规行为条文,调整了处罚种类,明确了罚款数额,对一些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设定了拘留处罚,增强了法律威慑力。还更具有操作性的是:新《消防法》不仅取消了“限期整改”的处罚前置条件,还明确了罚款幅度,罚款幅度最低为500元,最高为30万元,较旧《消防法》增加了15类消防违法行为。
六、加强对执法者监督
新《消防法》专门增加了“监督检查”一章,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体现了我国的消防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不断健全,越来越符合社会消防实践的需要,它是多年来消防工作的总结,有的条文是以若干次重特大火灾,若干人员生命财产为代价作为根据,来之不易。
七、源头消除隐患:消防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
新《消防法》规定: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和使用。
消防产品属于安全类产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后消防产品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进一步明确了消防产品强制认证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
八、明确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
新《消防法》明确规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消防法》的修订和重新颁布实施,有利于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有利于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有利于加强和改革消防工作制度,有效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有利于推进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防范火灾风险,切实发挥市场主体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推进消防力量建设,提升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有利于完善消防执法监督工作机制,促进公正、严格、文明、高效执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施行.[2]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3]《新<消防法>带来五大变化》作者:黄庆畅,来源:《人民日报》.[4]《李世雄:修订后的<消防法>明确了消防工作的社会主体责任》来源:《法制日报》.[5]《19个关键词解读新<消防法>》来源:《法制日报》.
第四篇:解决对策
解决对策
(2)明确并完善考核指标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公开公证的考核指标体系,是每一个员工都知道和明确自己的考核标准,把每个考核的指标细分化,并将指标落实到纸上,制定细分的指标说明书发放到每个员工的手上,另外,企业部门较多,不能每一个部门的考核标准都一样,我们应该考虑不同职务、不同岗位的差别,根据不同的级别的岗位设置不同的关键指标,例如:销售人员我们应该抓住市场的铺货率,市场的占有率等指标,对于研发人员我们应抓住新产品的的完成率、产品技术的稳定性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针对不同级别的人员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职位越 高承担的的指标就越接近最终目标.(3)采取自我和考评者评价相结合对于只把自己的上级作为考核主体,这种上下级进行单项的考核容易出现主观因素使考核出现误差,不能真正的反映员工的表现,我们可以采用先让员工进行自我评价,根据自己的平时的表现在工作上突出的能力对自己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你的上级在对员工进行一个评价,我们在这是还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对考评的结果进行整理和监督,把两者的评价结果的权重员工自我评价占20%、考核者占80%,经过相关部门整理后自我评价和上级评分有较大差距时,偏离我们考核的范围,考核部门应对其考核结果进行调查,必要时要对其进行复核,调查的结果给予公正的评估,这样也可以了解员工的真事意见,也能增进员工和上级领导的沟通,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在有员工与考核者人情化的因素,为了能够使之更加公平和公正我们应该采取强制分布法,所谓“强制分布法”亦称强迫分配法、硬性分布法,是指企业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时,按照“两头大,中间少”的正态分布规律,根据事先确定好的比例将员工归到其中等级的做法,把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的完成情况都以分数的形式落实到纸上,都成为硬性的考核指标由大家监督,这样人情化的因素就无法在考核中产生作用,我们把绩效考核定位100分,根据成绩不同划分不同的级别,9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分之间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对于60到70之间我们给予培训,在60分以下淘汰或是转岗。
(4)加强绩效沟通、公开考核结果
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而是为了通过考核得出相应的问题、解决问题,在考核之后我们应该对每一个员工进行考核后的绩效面谈,为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创造好的沟通渠道,也是反馈环节中的重要方式,通过面谈,使员工充分了解自己的表现,使员工进行及时的总结自己的不足,并积极的去改进是自己更加完善,使员工与上级的隔阂减少,并应用到其他职能中员工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面谈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将考核的结果进行公示,放在公司的公示板上,并且需要每一个员工进行签字,使每个员工都能看到其他人的不足和优点,是每个员工潜意识的学习其他人的优点,避开不足,这样使考核更具本身的意义,使每个员工都能够认识自己不足并改进,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五篇:论社区治安管理研究
论社区治安管理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保障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的实现,维护社区秩序,促进社会稳定,为社区居民生活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保证。为了更好地找出社区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完善我国社区治安管理的具体措施,达到保证社区健康发展的目的。
2、研究意义:
创造良好的社区治安和秩序环境,是维护社区居民利益的基本要求,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本任务。加强社区治安管理,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需要,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手段。维护社区正常社会生活秩序,保障社区安定团结,可以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概况:
青年志愿者社区活动从青年志愿者活动中独立开来成为一个特殊领域,事实上又与其他领域的志愿活动紧密联系。可以说,社区志愿者活动也包括一部分环境保护、扶贫支教、抢险救灾等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种类在内。自1993年以来,我过各部门志愿者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和社会公益事业开展的特色志愿服务。如共青团维权部门开展的为进城务工青年志愿服务、“保护明天”青年志愿者文化市场监督活动,学校战线开展的大中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行动,青工战线开展的为下岗青年再就业服务,青农战线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植绿护绿”活动,科技部开展的科技扶贫青年知识分子促进活动,以及北京的“为老科学家、老教育家、老干部献爱心”活动,浙江的“天天青年志愿者行动”、吉林为受灾群众搭建临时房屋的“温暖工程”,湖北的为三峡工程综合志愿服务,河南的为见义勇为英雄及其家属志愿服务,江苏江阴、福建漳州的青年志愿者“110联动”,青岛的“周日志愿者行动”,铁道系统的青年职员者“清除白色垃圾”行动等等,都是从战线、地方和行业实际出发,选择党政关注、群众急需、青年能为的项目,持之以恒,创造性的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
今后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是:以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为统揽,努力在主要城市城区50%的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居(家)委会中创建规范的服务站,初步构建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组织网络;“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力争涵盖城区中50%的孤老病残等重点困难群众,初步形成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项目体系;以注册志愿者为骨干,建设一支多层次、大规模、相对稳定的青年志愿大军。
2、国外概况:
当前,国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志愿服务正以其突出的社会效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许多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步早、规模大、社会效益好。他们在国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渐渐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志愿服务活动几乎家喻户晓,志愿服务意识为大多数公民所接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行动。如:1998年,美国约有1.09亿成年人参
与了志愿者活动,56%-62%的妇女每周奉献3.4个小时、49%的男人每周奉献3.6个小时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目前国外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是:
(1)与公民的成才和就业全面挂钩。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公民的成才与就业问题是各国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之一。只有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公民的成才就业等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得到社会民众的全面响应,才能确立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
(2)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切入点。相对于过去那种以满足少数受服务者的生活需求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模式,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寻找服务课题的志愿服务模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目前国外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有:专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工作、社区性的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国外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法制化方向发展;二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政府化方向发展;三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机制化方向发展;四是志愿服务活动向全民化方向发展;五是志愿服务活动向社区化方向发展。
3、本人的观点:目前我国的社区治安管理还是存在着各种弊端,如硬件设施不够过硬,场地窄、资金部足;软件设施上:缺乏制度上的保障、缺乏系统的工作流程、缺乏有效的管理规范、调解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所以应该创建安全小区活动;建立社区治安联防队;加强社区治安巡逻;完善综合治理网络。
三、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社区稳定,人民生活健康愉快,社区文化大大提高,社区垃圾、车辆、设施井然有序,社区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
2、研究方法:治安管理工作要以实有人口管理为重点、以信息采集维护为主要任务、以依靠群众落实各项管理防范措施为主要方法,努力在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强化治安整体防控、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1)、要处理好社区综治组织机构与社区党委关系,加强综治组织机构建设。(2)、要处理好社区综治宏观控制和重点防范的关系,加强法制宣传,提高预警能力。(3)、要处理好社区综治工作的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加强社区综治工作的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3、研究思路: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协助公安机关、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2)做好社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 3)积极开展人们调解工作 4)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5)做好失足少年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6)做好居民的治安防范工作 7)做好社区消防工作 8)做好社区交通安全管理
四、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
1、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社区的治安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增多,综合反映的治安热点与难点比较突出,有的治安问题还比较严重。分析和研究社区治安问题,并将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伟大工程。
2、目录: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1)、国内概况(2)、国外概况
3、本人的观点(三)、研究方案(1)、研究目标(2)、研究方法(3)、研究思路(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结语:社区治安管理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关乎社区居民身心财产安全,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繁荣稳定。创造良好的社区治安和秩序环境是保障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的实现,是社区居民生活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五、参考文献:
1、娄成武,萍主编:《社区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第9次印刷,第243—273页。
黄泽林,王兴民,强化我国社区治安的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
2、学版),2004年02期。
3、莫德升,论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中的群众工作[J],政法学刊,2005年02期。
4、厉以贤;社区发展 社区服务 社区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黄翘云.和谐社区长效机制的探讨[J].武汉学刊 , 2006,(01)。
6、张芝霞.我对社区调解工作的几点体会[J].社区 , 2007,(05)。
7、姜振华.社区参与:对社区居民与居委会互动关系的透视[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07,(03)。
8、罗淳.社区问题探讨[J].理论与改革 , 1999,(02)。
9、姜良栋.建立治安调解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公安研究 , 2002,(07)。
10、王冶英,卢浪秋,任以顺:《社区治安与社区稳定》,4—5页,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11、21世纪社区治安管理——社区警务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
12、美国的社区治安管理 人民公安 1998/17。
13、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研究 中南大学 2006。
14、康宇;;试论当代中国社区矫正制度[J];林区教学;2006年09期。
15、郝英兵;社区治安防控战略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6、王均平;社区治安群论[J];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7、张昭端;;中外社区警务的思想基础、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8、韩诚刚;我国社区警务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9、李雪冰;治安防控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0、董玉刚;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1、刘成彬;城市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践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