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教育现代化方案
涟水县义兴镇社区
创建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县教育局职社科的相关指示精神,对照县教育现代化社会教育主要指标,结合本社区实际,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工作思路
按照县教育现代化标准,对标找差,对所有涉及社区教育创建的工作进行再次梳理,查漏补缺,完善提高。按照局职社科统一部署和要求,一手抓创建,一手抓常规,坚持“两手抓、两不误”,针对创建的各项指标,充分发挥主动性、自觉性,做到提前谋划,提前制定方案,提前组织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找到、找准存在问题和症结。在硬件建设、设备添置方面力求达到标准,达到“四有”。在尽力高标准配置硬件设施的同时,突出管理和使用,提高利用率,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应用价值最大化。围绕规范办学行为,突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
二、创建工作目标
1、群策群力,确保2012年底顺利通过省级社区教育现代化验收;
2、完善“社区培训学院”挂牌工作;
3、完成成人教育中心校转轨拓展为社区教育中心工作;
4、具有适应需要的社会教育资源并得到充分利用,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从业人员培训率达50%以上;
5、按标准拨付上年度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社区教育中心建设达省有关指标要求。
三、创建工作要求
做好创建工作,需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员参与,真抓实干,树立创必成的信念;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发展视野,创新工作思路,增强机遇意识,在创新中寻求创造新的发展机遇,需进一步增强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大局意识,围绕确定的目标任务,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敢打硬仗的精神,负重拼搏,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营造奋发有为、进位争先、和谐发展的浓厚创建氛围。
四、创建工作重点
对照《江苏省县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结合我社区教育中心发展现状,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重点是:
1、规范办学行为;
2、加强阵地建设;
3、强化各种培训;
4、完善创建资料。
五、创建工作序时进度
第一阶段(2011年11月~12月)
1、调查摸底,对标找差;
2、完善方案,申请设备添置;
3、精心组织,全面动员。
第二阶段(2012年元月~4月)
1、拟定创建工作旬行事历,有序推进工作;
2、协助局职社科为社区教育学院挂牌;
3、完成“成人教育中心校”转轨拓展为“社区教育中心”;
4、制定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方案;
5、充实、完善2009年、2010年培训班资料;
6、收集、整理、完善2009年、2010年资料;
7、撰写社区教育论文;
8、学习外地创建经验。
第三阶段(2012年5月~7月)
1、充实、完善2011年培训班资料;
2、充实、完善2012年上半年培训班资料;
3、整理、完善2011年、2012年上半年资料;
4、学习外地典型做法。
第四阶段(2012年8月~10月)
1、整理、装订2009年、2010年、2011年资料;
2、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力争达省标;
3、整理社区教育论文;
4、做好上年度镇财政用于社区教育经费投入的统计工作;
5、整理社区教育《宣传册》。
第五阶段(2012年11月~12月)
1、完善2012年所有资料;
2、装订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资料,备评。
六、创建工作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强化意识
认真学习、充分理解建设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充分认识推进教育现代化不仅是硬件设施的现代化,也是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当前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的一项具体工作,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社区教育事业的又一契机和平台。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确保推进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县教育局职社科的领导下,我镇成立了社区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小教助理朱永生同志任组长,成教辅导员任副组长,社区教育中心教师和各村小校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分析前阶段工作,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3、严格管理,注重细节
以创建的评估标准为准则,实施各项有效管理,达到管理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
涟水县义兴镇社区教育中心
二○一二年元月八日
第二篇:创新思路--社区教育现代化
创新思路,大力推进共和镇社区教育现代化
共和社区本着“党委领导、教育指导、村居为主、单位配合、资源共享”的社区教育20字工作方针,在阵地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一套共和特色的实践做法,赢得了上级领导高度赞誉。
开拓创新,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科技大棚车宣传到田头,文化理论培训在村头,实用技术办班在地头,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共和社区教育培训点浸泡出一个个高素养、懂技术的适用新农民,以科技大棚车,宣传到田块为特色,寓教于乐,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培训形式。除为成年人提供学习项目外,还开设了校外辅导站,帮助没有能力、没有时间的新农民家庭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小小“辅导站”管出浓浓关爱情。
以资源建设为抓手提高活动实效。早在九十年代初,共和镇党委就明确提出“社区办教育、教育促文明”的工作思路。通过长期努力,逐步形成不断巩固的社区教育阵地,实现了社区教育工作满覆盖,通过灵活多样,不拘形式入村到户宣讲,使每个村农民都能结合自身家庭情况选择了所学课程,大大方便了社区农民参与学习活动,提高社区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据统计,近二年有近万余人次农民参与了各类社区教育课程学习,将社区农民的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激活参与细胞。悠扬的音乐,欢快的节拍,只要晚间来到共和,文化中心广场前时刻传来和谐音符,涟湘舞、现代舞、中老年文化队、青春靓丽表演队,一支支自发的充满欢笑的队伍激活了农民的每一个细胞。通过各个文艺团队,不但丰富了农民朋友的业余文化生活,对提高社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共和的涟湘舞被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在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项目建设,共和社区教育在基础工作扎实,基本建设规范的基础上,提升发展水平,推进社区教育特色化发展。
第三篇:学校现代化教育工程方案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教育的现代化。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制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核心就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带入21世纪。
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队伍、内容、体系、手段、方法等全面实现现代化。这是一项宏大艰巨的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之所在,是跨世纪教育的前途和命运之所在,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之所在。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重点中学,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打基础的重任。为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不负培养高素质人才之使命,争创全国百强中学,学校领导决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率先在全省全面启动现代化教育工程。这项工程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省市教委领导的关心、支持与赞赏。
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为突破口,力争在XX年前,学校工作达到“四个一流”,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设备和办学条件,一流的教学内容、体系、手段和方法,一流的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现现代化。
一、突破口 现代教育技术工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其实质是教学形态中的手段进步,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促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现代化的突破口。
1、构建四网合一的现代教学系统。四网合一的系统工程,包括十室四系统,十室:多功能电教室、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语言实验室、视听阅览室、软件开发室、电子备课室、教学观摩评估室、播导控制室、音像教材演播编辑室,四系统:双向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观摩评估系统,广播通讯系统,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
四网合一的系统工程,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控制平台,主机通过串行总线与各教室终端实现数据通讯。上、下行图像和声音采用有线电视共缆方式传输,从而保证了数据通讯的可靠和图像声音的质量。可同时向全校播放八套以上(根据具体要求)教学电视、广播和教学资料。可实现主控室或演播室向一个教室、多个教室、全校进行实况转播,以利于全校性的示范课、公开课、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和评估工作。在系统程序的管理下,可通过计算机控制各教室内电视机的各项操作,并可对教室内的电源、摄像机、对讲机等设备进行控制。在各教室内,使用遥控器可控制机房内各种播出设备的播放、停止、暂停、快进、快退、调换节目等操作;或是控制计算机鼠标操作,乃至外接键盘以实现与计算机远程教学网互联和操作计算机节目源,真正实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
2、成立安庆一中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指导中心,负责:⑴计算机全员培训。确保教师100%会上机操作,会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基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60%会自己动手制作教育教学课件,会运用电子备课。⑵cai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指导中心与第一线教师合作,开发适合我校需要的、带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课件,并指导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力求形成具有我校风格的“积件”库。⑶开展电化教学科研活动。如组织电化教学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举行自制课件比赛,申报确立我校电教课题,指导撰写电教论文。⑷联网收集有关教育教学信息,为学校决策、教师备课查找资料、开展电化教学提供材料。
3、XX年前,建成电教大楼、体育馆、艺术馆、天体馆、生物园等大型建筑,扩建图书馆、卫生室,按省颁标准配齐各类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卫生器材和劳技课专用教室设备,充实图书馆藏书,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流的教学条件。
二、指南针 现代教育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惩罚、管束和家长式的管教为手段的教育思想,已经无法指导现代教育教学实践了。只有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才能认清并革除目前教育工作中的弊端,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
4、深入学习邓小平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要深入领会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指导方针的“三个面向”、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发展教育的关键靠教师等观点,树立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思想。
学习邓小平现代教育理论要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结合起来,同贯彻党的xx大精神结合起来,同总结实践经验和我校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我校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现代化工程指明方向。
5、读现代教育教学著作,树现代教育教学观点。学校推行“133”工程和“126”工程,其中要求教师每年读一本现代教育学或教学论方面的权威著作,自费订阅两种以上本学科教学业务刊物,知道本学科最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最新成就、发展趋势。推行“133”工程和“126”工程,目的是为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人才观、价值观等等,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6、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现代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使我校永远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全体教师在教学中,都要与学生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成为智能型的、创造型的现代化人才,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要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开展多媒体组合教学,重视启发式、讨论法和直观、实验教学,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最快的发展。
7、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上升为理论,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使现代教育思想真正在教师心中扎根。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篇论文,写一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写一篇说课详案,参加教研会议要写汇报,每节课要写一则教学反馈。学校编印校报校刊、论文集、教案选,为教职工练笔提供机会。
三、主旋律 素质教育
实现教育现代化,其目的是为了搞好素质教育。教育现代化,不只是推动教育从旧模式向新模式演变,更重要的是确保教育能面向每个学生,能面向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能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现代化人才。
8、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德育工作的大课堂。
--组建文学社和记者站,创办校报校刊校电视台,为文学和新闻爱好者提供发展机会。
12、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推动素质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研有较大的依赖性。教育科研是站在理性的高度,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观点激发内部活力,开发师生潜力,优化育人模式,使学校沿着高效、有序、科学的轨道发展。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素质教育必然的选择,是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必由之路。学校教研活动要做到四到位四结合四进入,四到位:时间到位、计划到位、课题到位、考评到位,四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主课题与子课题相结合、全员参与与培养骨干相结合,四进入:教研要进头脑、进课堂、进活动、进管理,让科研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出队伍。
四、动力 现代化的师资队伍
学校实现现代化,设备条件是重要的,但不是关键的,关键是人,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点与教育技术修养,是人的现代化。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名师辈出、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是教育现代化化的先导与动力。
13、巩固和完善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教育现代化呼唤具有远见卓识、创新精神和科学化、现代化领导艺术与管理技能的名校长,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高学校声誉。
14、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学校领导班子要加强自身建设,班子成员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勤政廉政,率先垂范。要做到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
全体教职工要大兴敬业、奉献、科学、民主、合作之风,要以高尚的人品、先进的思想、文明的行为、渊博的学识做学生的楷模,做邻里的楷模,做市民的楷模,做全市教师的楷模。
在全校开展“五讲”活动,即讲师德,为人师表;讲奉献,不计报酬;讲教学,精益求精;讲作风,率先垂范;讲纪律,令行禁止。
坚持每周五的政治学习制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有关的教育政策法规,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终身献身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学校,以身作则,团结协作,严谨治学,无私奉献。
15、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我校实际,近几年要从北师大、华师大、安师大以及一些综合性名校进入一批品学兼优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充实我校青年教师队伍,解决我校青年教师断层问题。同时,提供条件,向校外公开招聘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一定理论建树的名师来我校任教。
16、提高在职教师学历,鼓励教职工在岗进修。争取三年内,所有在职教师均达到本科水平,获硕士学位者达到一定比例。
17、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培养青年教师是关系学校发展后劲的一件大事。应通过多种形式,如座谈会、新老教师结对传帮带、组织听课说课评课、开展教学练兵等活动,给他们指路子、压担子、让位子,促使他们尽快成长,脱颖而出。
18、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基本功达标的前提下,开展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着重培训十项能力:①掌握学科知识、大纲、体系的能力;②课堂教学能力;③说课、评课及命题、分析试卷的能力;④课外活动能力;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实验能力;⑥班级管理能力;⑦德育渗透能力;⑧教改、教研能力;⑨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计划、经验总结能力;⑩自学及指导自学能力。注意培训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专业学科的区别对待。
19、实施“名师工程”。在全体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前提下,造就“四个一批”名师。一是一批复合型的教师,即能教一门课,能科学有效地管理学生,能开一门受欢迎的选修课或带好一个课外兴趣小组或指导一项课外活动。二是一批特长教师,包括各科奥林匹克教练员和各级竞赛获奖者的辅导教师。二是一批科研型的教师,能出一批科研成果,获一批奖。四是一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有先进教育思想与较强治班能力的名班主任。
五、保证 一流的管理水平
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备,如果没有一流的管理水平,势必成为“一盘散沙”。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现代化的管理,能使学校的各方面要素发挥最佳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20、深化“四制”(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改革。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校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同校党委及各支部的保证监督,教工的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为实现党校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
建立岗位责任制,修定完善安庆一中岗位职责试行“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增强教职工的危机感,激发进取意识。
实行全员聘任制。在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以择优上岗、公平竞争、双向选择、合理组合的原则,对教职工实行全员聘任制。
为保护和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质优多得,责重多得。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工作量津贴及奖金分配方法。
21、建立教职工考核评估制度,定期开展资格认定、考核、学段考核、民主评议活动;制定并完善年级组、各处室目标考核评估条例;制定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评选条例;制定各科课堂教学优质课评估条例;完善教职工教研论文教研成果评选标准。
22、建立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健康、艺术审美、劳动技能、个性心理、社会实践,逐步做到以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代替学生成绩手册。
23、、关心并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医疗保障和生活待遇,坚持每年为教职工办一件实事,保证教职工安心教育,乐于敬业,岗位成才。
第四篇:教育现代化迎检方案
教育现代化迎检方案
为了保证省教育现代化验收,在前期基本工作已就绪的前提下,拟在迎检前两天上午对迎检工作作如下布置落实(具体迎检时间等通知):
一、线路安排:
从乡政府 社区教育中心
二、点上安排:
(一)袁北村:张林、杨国和、诸广贵负责,袁北居民学校的布置到位,即:要有居民学校门牌、图书室、阅览室(要有桌椅)、门牌制度、棋牌、健身活动室,包含环境等方面全面到位。迎检日安排袁北村组干部及部分群众不少于20人在袁北村相关活动室进行活动,行成人气,并注重回答问题。
(二)桂塘村同袁北村要求:干建伟、王亚红、崔琴、漆海跃、蔡洪洋负责,桂塘村居民学校的布置到位,即:要有居民学校门牌、图书室、阅览室(要有桌椅)、门牌制度、棋牌、健身活动室,包含环境等方面全面到位。迎检日安排桂塘(部分群众)、辣树、干庄等村村组干部及部分群众不少于20人在桂塘村相关活动室进行活动,行成人气,并注重回答问题。
(三)袁集村乡社区教育中心:郭维功、杨凤兵、朱学峰、赵如鹏、张春尧、崔绪华、周建波负责,主要做到集镇及村部周围整理到位。迎检日安排袁集、双庄、农科、袁东、草庙、李庄等村村组干部30人以上到乡社区活动中心活动。
(四)、张林、杜希军、周绍春、吴良成、李鹏负责,保证迎检软硬件资料全面合格。
三、城管队曹乃云、刘少年负责保证道路畅通、街道整洁有序。
四、领导等候地点:乡政府
第五篇: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定义: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内涵:
1.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
2.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转化。3.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教育整体转换运动。4.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目标:
(1)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的普及化要求有较高的教育普及率和较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2)教育的终生化:教育的终身化要求具有终生教育的体制和条件。(3)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的个性化强调要培养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长的创造型人才。
(4)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要求加强与各国的教育交流,具有教育国际交流的能力。
(5)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要求在教育领域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保证扩大教育规模,为教育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提供保证。指标:
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 基本特征
(一)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用自然经济的传统教育观来看,教育并不是社会再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内在环节,而不过是“文化人”的社会点缀。自然经济的非经济核算的通病,与传统教育耻于经济效益分析及自命清高的痼疾相辅相成。现代化教育打破“教育是非生产部门”的陈腐观念,从教育--专门劳动力的投入--产出这一关系的角度来把握,把教育纳入社会再生产体系的内容结构之中。现代化的教育观认为,教育能生产出人的劳动能力,教育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因此,现代化教育无论在数量上--发展规模和速度上,还是在质量上--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上,都要和现代生产的要求相适应。
(二)现代化教育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只有开放系统才可能走向有序(进化),封闭系统只可能走向无序(退化)。一个社会系统只有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得到进步与发展。现代化教育的开放性表现在:①教育向全体劳动者开放,打破小学--中学--大学这种单一纵向的学校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更多地向企业、向社会招生,更多地通过纵横交织的渠道来扩大教育场。②对受教育者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向实践效益开放,向社会经济效益开放。③教育经费来源从围家财政单一渠道向多渠道开放。除义务教育阶段外,国家无偿性的财政拨款,将逐步改为有偿的价值补偿。学校是智力资源密集的场所,应该是信息吞吐量最大和流动频率最高的地方。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就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实行开放办学。开放式办学就是在信息上与外界交流,有吸收也有输出。怎样实现:
1.更新教育观念
要真正实施个性化教育,我们首先要辩证地去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树立竞争、开拓、创新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家长和教师才能在活动中自觉地鼓励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个性张扬与发展的环境,这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其二,正确地看待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种种现实原因,人们对个性发展存在着一些偏见,担心由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出乱子。因此,须解除这种疑虑,认清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懂得鼓励人的个性发展虽有一定的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关键是怎样引导,怎样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其三,认清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诱发人的创造力,不断完善教育对象的人格。2.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学校是否具备办学特色,能否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个性化教育的课程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优化课程体系须做到:一要突破传统的单
一、平面的课程结构为多维、立体式的课程结构。对各课程之间重复、交叉的内容进行归并,陈旧的内容删除。二要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体现学以致用。充实活动课,加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三要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增加适合不同学生需要的选修课。四要加强课程的“校本开发”。目前,中小学已实施新的课程计划,新课程计划把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针对各地差异和实际情况,课程管理体制重心必须下移,学校课程开发亟待解决。3.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过程是体现个性化教育的中心环节,实施个性化教育必须改革课堂教学,逐步建立学校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体系。探索最优化的个性化教育的课堂教育模式,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引导学生生疑、质疑,以激活思维,善于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创设各种新颖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二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需要,如采用问题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满足学生求新求奇的心理,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探索世界,发现真理。三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转变角色,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合作者,应实施民主化教学,确保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8] 4.完善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是完善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为此,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个性化教育需要一大批有个性的教师,“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因此教师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教育过程,学生的个性往往或多或少地带有教师的个性的痕迹。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国家应建立起适应与当今时代发展的教师管理体制,严格教师聘任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以确保教师队伍的质量。二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资,把钱用在刀刃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先进的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等。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9]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是一只无形的手,对生活于其中的成员的个性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国际的例子
最典型的要数美国的个性化教育。它的个性化主要特征是在教育中重视个体的独立意识、自信心、反抗精神以及多种能力的培养。强调家庭、学校、社区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发展这些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造就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个体。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非常注意平等地对待孩子,经常与孩子讨论他们成长中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家长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替孩子作决定,因而孩子从小就不完全依赖父母。家长很注意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肯定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反抗行为。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鼓励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多疑、多思、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