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建设基础知识
社区建设基础知识百题问答
1、社区的基本概念?
社区是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区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2、社区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包括区位的地域性、组织的系统性、管理的自治性、管辖的区域性、参与的全员性、主体的认同性、功能的综合性、机制的协调性,其核心是民主自治。
3、社区有哪些基本类型?
目前,新构建的社区分为四种类型:
单位型社区、小区型社区、板块型社区、功能型社区。
4、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有六要素:地域要素、人口要素、区位要素、组织结构要素、生活方式要素、社会心理要素。
5、城市社区的范围是指什么?
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出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6、社区设立的依据是什么?
社区设立的依据是:以地缘为基础;以适度的管辖人口和半径为条件;以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前提;按照有利于管理、自治、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划分社区。
7、社区的设立、撤销和调整由哪级政府决定?
由县区(市)人民政府决定。
8、如何命名社区的名称? 应根据国家有关地名管理的规定和社区成员的意愿与习惯确定,一般不得以数字方式命名。
9、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重点)
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以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发展社区事业,把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秩序井然、人际关系和谐、政府民主的区域性文明小社会的过程。
10、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形成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11、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重点)以人为本原则、区域发展原则、主体参与原则、资源共享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党政推动原则、民主自治原则、渐进创新原则。
12、城市社区建设包括哪些主要内容?(重点)社区组织建设、社区队伍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卫生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治安建设。
13、加强社区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重点)
加强社区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推进“依法治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际步骤。
14、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有哪些主要作用?(重点)规划作用、指导作用、扶持作用。
15、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社区建设的实际,以加强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不断扩大党在社会和基层工作中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中的思想导向、重要决策、组织保证和行为表率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进一步推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16、构成社区组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规范、组织权威、组织设备。
17、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重点)社区成员大会是社区自治的最高权力机构。为方便自治,社区可成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代行社区成员大会的职能。
18、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由哪些人组成?(重点)由社区全体18周岁以上有选举权的居民和社区单位的代表组成。
19、社区成员代表如何产生,任期多久?(重点)由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推选产生,每届任期3年。
20、社区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重点)是社区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1、社区居委会实行自治的原则是什么?(重点)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原则。
22、社区委员会选举的原则是什么?
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3、
第二篇:第一部分 社区建设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社区建设基础知识
1、什么是社区?
答: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地域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
(2)社区具有多重功能。一是具有经济功能,二是具有政治功能,三是具有文化功能,四是具有社会管理和社会整合的功能。
(3)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4)社区是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的。(5)社区是发展变化的。
3、什么是群众自治?
答:是指群众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形式。1982年颁布的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推进,群众自治已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4、什么是居民委员会?
答:中国城镇中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叫居民委员会。目前我国的居民委员会经过社区体制改革,正在调整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下设若干居民小组。居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直接选举或罢免。居民委员会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普及法律教育,移风易俗,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发展福利事业等。
5、什么是居民小组?
答:居民委员会下设的居民活动的基本单位叫居民小组。一般以二十户至四十户单位设立。组长由居民小组会议推选。任务是协助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办理有关事项。
6、什么是社区建设?
答: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7、社区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答:社区建设的内容,各地区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1)社区服务,包括面向社区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其他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屑地单位的社区化服务。
(2)社区卫生,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等。(3)社区治安,包括社区内的治安保卫、民事调解、帮教失足青少年、防火防盗和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4)社区环境,包括绿化、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
(5)社区文化,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普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6)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各地区在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现有工作基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自己的社区建设的内容。
8、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着眼于社区里的居民。既要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又要最力限度地让他们参与,把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优良品德全部发挥出来,这就是“以人为本”。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第二部分
社区工作守则
一、社区干部“十不准”廉政守则
1、不准利用职务之便,在招聘、入学、参军、就业、计划生育、办理低保、入党等方面吃、拿、卡、要;
2、不准利用职务之便,在便民市场管理、房屋出租、城市拆迁、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为自己或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
3、不准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
4、不准搞贿选、弄虚作假或用其他非法手段骗取荣誉;
5、不准借婚丧喜庆等事宜,大操大办,聚敛钱财;
6、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禁止工作日午间饮酒;
7、不准挪用、侵占、私分、截留、骗取扶贫、救灾、社保、低保、综治、城管、计生等下拨专项资金、实物和奖励经费;
8、不准私设小金库,禁止滥发滥用集体公款;
9、不准乱收费、乱摊派;
10、不准参与聚众赌博活动。
二、社区工作者行为准则
1、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民主理念、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
2、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善于科学思维、民主决策、开拓创新、组织协调和依法办事。
3、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善于合作,有较熟练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方法。
4、作风实务,廉洁自律,乐于奉献,精于公关,亲和力强,熟悉社区的社情民意,热心为居民服务。
5、及时报告工作,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团结同事,乐于帮助他人,维护集体荣誉。
三、社区居委会服务承诺
1、坚持依法自治。积极推进社区民主与法制建设,切实做到依法自治、民主管理。
2、推进居务公开。通过会议、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开居务、财务,接受居民监督。
3、加强民主管理。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社区重大事项,落实民主决策。
4、提供优质服务。做到文明接待、热情服务、耐心解答、认真办事、群众满意。
5、促进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勤政廉洁,服务社会,服务居民。
四、社区工作者服务承诺
1、文明接待、礼貌待人。由所问的第一办事人员负责接待,对询问事项负责办理、或引导告知、或协助办理。
2、耐心解答、热情服务。做到态度和蔼、又问必答、耐心解释,不得敷衍塞责,更不得冷漠、刁难、辱骂群众。
3、认真办事、定期办结。认真办理每一件事,如果当天不能办结的事项,必须告知当事人办结时间。
4、廉洁自律、干净做人。自觉遵守《社区干部“十不准”廉政守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
第三部分
廉政制度建设
一、社区“三会一课”制度
定期召开社区党员大会,党委会,党小组会议。党委会、党支部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一般两个月一次。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党的先进性教育,引导党员严格遵守党章、党纪,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社区“两委”民主生活会制度
社区“两委”每年组织12次民主生活会,由社区党委书记主持,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和“惩前必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促使“两委”干部提高思想认识,纠正错误缺点,达到新的团结。
三、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一般每年开展一次,相对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由社区党委组织实施,采取党员自查汇报、党小组组织评议的形式进行。社区党委在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和基础上,准确掌握党员的有关情况和主要问题,由党委会集体讨论作出民主评议意见,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四、社区“三制一评”制度
为引导社区居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提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谢家湾街道在社区普遍推行“三制一评”工作,即社区重大事项听证制、重大决策票决制、社区党务居务公开制、对社区“两委”工作进行民主评议,不断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
五、社区“两委”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
街道党工委、纪工委对新任职的社区“两委”干部进行任前谈话。谈话以贯彻民主集中制、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等方面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
六、社区“两委”干部诫勉谈话制度
街道党工委、纪工委发现社区基层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有关诫勉要求和该干部的认识表态,应做好书面记录,经本人核实后,由街道纪工委留存。
七、社区“两委”负责人述职述廉制度
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每年在规定范围述职述廉一次。述职述廉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政治理论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坚持民主集中制情况,履行岗位职责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改正措施,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等。
八、社区“两委”成员勤廉双述制度
社区“两委”成员在党员和居民代表大会上汇报自身履行职责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参会的党员代表、居民代表针对汇报情况现场进行询问和质询,并开展民主测评;社区干部对代表提出的问题现场答复,能解决的当场承诺,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说明情况。
九、社区纪检督察制度
社区建立纪检小组,主要负责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协助社区党委推进社区惩防体系建设,监督社区“两委”依法履行职责,监督社区工作者履行《“十不准”廉政守则》,规范人、财、物管理,协助上级纪检组织查处信访举报案件和办理其他相关事宜。
十、社区居委会廉政制度
1、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廉洁奉公,以身作则,自觉接受上级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2、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实行民主理财,每月公开,并定期将收支情况向居民代表会议报告,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3、凡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如创卫、计划生育、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发放等,必须集体讨论。
4、不搞特殊化,不徇私舞弊,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5、不行贿受贿,不贪不占,对上级发放的救济钱物和群众献爱心济困的钱、物,要如数发给困难户,不得以任何借口截留、挪用、私分和侵占。
6、上级来人接待从简,不得铺张浪费。
7、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第四部分
社区重大决策
一、社区党委领导体制
社区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二、社区重大决策原则
社区“两委”重大决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社区党委会议决策
社区党委会议决策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16字原则。
四、党内重大决策形式
社区党内重大决策必须召开党员大会,应有三分之二的党员参加会议,所作的决定应当经到党员过半数通过。
五、居务重大决策形式
召开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的社区成员代表参加,所作的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过半数通过。
六、社区党委重大决策范围
1、讨论贯彻执行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等;
2、审议“两委”的发展规划、总结报告及社区重大问题决策的有关事项;
3、讨论“两委”自身建设,社区党的建设,宣传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组织人事管理、群团统战工作等有关事宜;
4、讨论决定党委成员分工、下属机构组织设立、党员发展计划、党员志愿者活动等事项;
5、审定以社区党委名义向街道党工委提出的重要请示、报告;
6、审定以社区党委名义向居委会、下属党组织以及驻辖区“两委”党组织签发的意见、方案、通知、告示以及其它工作文件;
7、指导居委会决定社区专职工作者分工,以及对社区“两委”干部进行民主评议、考核、奖惩等事宜;
8、指导居委会决定社区专职工作者外出培训、参观考察等学习事宜,并上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审批。
9、指导社区居委会制定工作经费预算,财务报告等需要提交居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相关事宜。
10、党内重大决策:召开党员大会讨论通过社区“两委”工作规划、总结报告,讨论党员发展、转正和纪律处分等重大事项。
七、社区居民重大决策范围
1、就社区重大问题提出建议,提交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审议决定;
2、一次性支出300元—500元的需经社区居委会集体讨论(会议记录)通过后方可开支;一次性支出500元以上的需经街道社区建设科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开支(含办公用品、培训费、餐费、值班、加班补贴、临工工资等)
3、审议社区服务的重大项目,涉及对外交往中重大活动项目、授权恰谈事项、内容及签署协议,最后交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讨论,表决决定。社区签署协议合同的有效时间不得超过任期。
4、审议并交社区成员代表会议通过社区发展规划、计划、以及社会保障、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城市管理以及社区建设等政策规定执行的重大问题。
5、审定社区居委会请示或报告的重大问题;
6、审定社区居委会的其他重大问题。
八、居务重大决策议事步骤
1、提出问题:有关人员提出需要决策的重大事项;
2、恳谈听证:召开恳谈会或听证会进行恳谈听证;
3、拟定方案:由“两委”议事会拟定出解决方案;
4、吸收意见:公告社区,广泛吸收党员群众意见;
5、表决通过:召开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讨论表决。
第八部分
社区相关制度汇编
社区党委职责
一、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完成本社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
二、加强党委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五好”社区党支部的创建活动,落实党内各项制度,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抓好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讨论、决定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认真听取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报告,加强对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众性组织的领导和指导,支持和保证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组织居民代表对社区居委会工作进行民主评议。
四、在街(镇)党(工)委领导下,做好对社区居委会成员和社区党员的教育、考核和监督工作;辖区内的在职党员干部在考核、评优时,应根据该同志在社区的表现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社区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协调、化解社区内的各类矛盾,切实做好群众工作。
六、坚持“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原则,整合社区资源,不断壮大以党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在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中积极开展党的活动。
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符合社区实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社区居民遵纪守法,努力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维护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并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社区政治稳定。
八、配合街(镇)党(工)委做好社区内新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的党建工作,认真做好在新社会阶层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努力扩大党的基层工作覆盖面。
九、紧密结合社区实际,按照与时俱进要求,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方式、新方法,探索社区不同类型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拓展社区党支部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及时总结、推广社区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
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居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爱护公共财产。
二、协助政府部门在社区开展民事调解、社会治安、劳动就业、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低保办理、青少年教育、外来人口管理等工作,协助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维护本社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市政公共设施。
三、向社区居民会议和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负责,并定期汇报工作,努力完成其提出的各项任务。
四、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开展共驻共建,筹措本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管理和维护集体资产。
五、发展社区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六、开展便民便利的社区服务,兴办有关的社会福利事业,指导、管理社区安老、助残等社区服务机构。
七、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内的的失业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工作。
八、加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与政府部门及其他社区进行合作。
九、向政府部门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要求并提出建议。
十、组织社区居民对政府部门的各项政务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
十一、依法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的指导与帮助。
十二、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自主决定社区各项事务。
社区居务公开制度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为:
(一)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决定;
(二)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费情况;
(三)财务收支情况;
(四)捐赠款物与使用情况;
(五)计划生育指标落实情况;
(六)社区居委会干部民主测评情况;
(七)居民关心的其他重大事项。
二、社区居务公开的内容应当提交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并在公开栏予以公布,接受居民监督。
三、公开的时限,一般每季度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公开。
四、设立社区居务公开接待日,并备有《社区居务公开群众来访登记簿》,对群众反映属实的问题给予立即纠正。
五、群众对公开的事项和内容不满意的,应及时进行核查整改,并再次公开,直至群众满意为止。
社区居民会议制度
一、社区居民会议是社区自治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本社区全体年满18周岁的居民,过半数户代表或者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组成。
二、社区居民会议的职责:
(一)讨论决定本居住区公益事业发展项目及实施方案;
(二)实施社区居委会成员的选举、撤换或补选;
(三)讨论制定居规民约;
(四)撤销社区居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五)讨论涉及本社区全体居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三、社区居民会议由社区居委会召集并主持,有1/5以上的18周岁以上的居民、1/5以上的户或者1/3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应当召集社区居委会必须提请社区居民会议决定。
四、社区居民会议必须有过半数的人出席方可举行,社区居委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社区居民会议的决定应由出席人的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社区居民会议的决定,全体居民必须执行。
社区党委书记职责
社区党委书记负责党委全面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召集党委委员和党员大会,认真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贯彻实施意见;研究安排党委工作。
二、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了解掌握辖区内党员、居民群众的思想和家庭情况,做好思想工作,搞好服务。
三、检查党委的工作计划、决意执行情况,及时向党委委员会、党员大会和街道党工委报告工作。
四、与居委会干部交流情况,支持他们的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五、抓好党委委员的学习,按照召开支委民主生活会,搞好党委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委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
社区居委会主任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搞好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负责主持社区居委会全面工作,履行《组织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三、组织制定社区居委会的规章制度、居民公约,健全管理网络、维护社区政治稳定。
四、抓好社区居委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整体效能,协调社区居委会内部的各种关系,调动各居民组长的积极性,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五、抓好社区建设,促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
六、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七、组织完成街(镇)和上级部门布置的属于社区居委会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
社区党委副书记工作职责
一、在党委领导下,协助党委书记完成自己分管的工作;
二、认真做好党员、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
三、抓好社区内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创建“安全文明小区”;
四、加强与驻辖区单位党组织的“共建共联建”工作,做好召开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的各项工作,协助开展社区党建活动。
五、协助支部书记做好社区党员、在职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
六、积极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发展经济,兴办社区服务网点,推进社区建设。
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工作职责
一、配合社区居委会主任带领居民群从拥护党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配合社区居委会主任制定年、季、月季度工作计划和完成各项工作的措施。
三、接受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委托,召集主持有关会议。
四、协调分管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处理存在的矛盾,组织有关人员完成分管工作任务,并负责总结分管的工作情况。
五、及时向社区居委会主任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及社区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社区居委会委员工作职责
一、配合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领居民群众拥护党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加强与对口联系的社区居工组长的沟通。
三、协助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开展工作,积极完成社区居委会安排的工作任务。
四、执行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形成的有关决议。
五、听取并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社区文体科教工作职责
一、认真学习宣传执行文化教育、体育工作有关法规和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利用多种载体,对社区成员进行社会美德、家庭美德、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文明向上的社区精神风貌。
二、积极搞好社会主义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配合学校、家长抓好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工作。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五、走访社区成员,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成员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广大社区成员的文化素质,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温馨祥和的社区氛围。
六、深入扎实地组织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市民和文明社区居民的创建评比活动,不断提高社区文明程度。
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指导居民自觉抵制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
社区卫生环保工作职责
一、宣传爱国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教育社区成员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普及卫生科普知识,提高社区成员环境意识,减少环境污染,树立文明向上的社区精神风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积极开展本辖区的爱国卫生、防病、防疫工作,做好疫情报告,教育社区居民群众,严格执行市、区政府制定的各项规定。
三、配合协调驻社区医疗保健场所为社区居民提供就医服务,做到小病不出社区。
四、督促辖区住户搞好环境卫生,发动群众采取措施,消灭“四害”。
五、搞好社区内公益性设施的维护工作,保持其清洁美观,并协助专业部门整治社区环境,及时举报违章建筑和市场扰民等问题。
六、督促物业管理部门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卫生死角,保持楼院内外的环境整洁,积极推行垃圾袋装化,带领社区成员植树养花,绿化美化社区环境。
七、加强与物业公司的沟通联系,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辖区居民对环境卫生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注:第六、七条的制定可结合本社区居委会的实际。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计划生育政策,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工作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认真落实“三为主”不断提高计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在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中广泛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和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定期组织育龄人员学习计生基础知识,为育龄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三、严格做好生育指标审批工作,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工作、租赁户计划生育责任书的签订工作和避孕药具发放工作,保持计划生育率在98%以上。
四、发现计划外怀孕的,要采取补救措施,切实做到防范于未然。
五、认真做好各种记录和统计报表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社区治保调解工作职责
一、认真学习和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活动,对社区居工进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使居民知法、懂法、守法。
二、维护社会稳定,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防范工作,落实守护人员,坚持夜间巡逻喊话。
三、加强违青帮教工作,落实帮教人员,详细了解、掌握违青的情况,经常开展帮教活动。
四、搞好社区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管理工作,做到情况明、数目准、无漏登,控制案件发生率,促进社区安全。
五、以防为主,调防结合,结邻里纠纷及进进行调解,调解率要达95%以上,调解成功率要达90%以上。
六、做好调解笔录和调解反馈信息,按时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篇: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基础知识
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基础知识
一、“五五” 普法工作
自1986年起我国已顺利实施了四个全民普法的五年规划。从2006年起开始实施“五五”普法规划。
“五五”普法总体目标:实现三个“进一步增强”,达到三个“显著提高”。即: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中的基础主导作用显著提高,公职人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增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改革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推进“法治亭湖”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和能力显著提高。
“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主题——“提高居民法律素质,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四个一”要求:设一个法制宣传专栏,每季度讲一次法制课,配备一套法律图书,建立一支普法骨干队伍。
二、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1989年5月5日国务院第十四次常务会议通过。
1.人民调解的性质。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项群众自治活动。
2、人民调解的任务。⑴积极调解民间纠纷。⑵深入开展防激化工作。⑶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⑷努力与基层各项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相结合,深化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效果。
3、人民调解工作的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合法合理原则、不得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
4.调解的主要步骤。①告知权利义务。②双方当事人陈述。③进行调解。④达成调解协议。
5.人民调解协议的形式及性质。人民调解协议有两种形式:一是口头协议。二是书面协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
6.人民调解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①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②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③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④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⑤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调解主持人签名或盖章,人民调解委员会加盖印章。调解协议制作完成后,由纠纷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
三、社区矫正工作
相关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2003年7月)、司法部《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2004年5月)、《江苏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意见》(2004年1月)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我省社区矫正主要是用于下列5种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裁定假释的。(4)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5)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社区矫正工作内容。根据矫正对象的需求,结合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进行心理咨询引导,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根据矫正对象的身
体、技能状况,安排一定时间的社区公益劳动,增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
四、法律援助工作
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援助条例》(2003年7月16日国务院第385号令)、《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2001年8月24日通过)
法律援助是国家为解决经济困难公民“打官司难”问题而设立的一项法律救济制度,主要通过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帮助他们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最大化地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申请获得法律援助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经济困难:公民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申请事项在《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援助范围之内。
3、有合理的请求及事实依据。对农民工因工资问题申请法律援助的,一律获准。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公民可以向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申请。申请法律援助要提供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和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并填写《经济状况申报表》和《法律援助申请表》等。
法律援助的范围。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请求支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因劳动关系请求经济补偿、赔偿的;因身体遭受严重
损害请求赔偿的;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要求变更或解除收养、监护关系的;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对方重婚或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受害方要求离婚的;因被刑事立案侦查、提起公诉而请求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的;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事项。
五、公证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2006年3月1日施行)
一般公证事项。(1)国内经济公证。(2)国内民事公证。(3)涉外经济公证。(4)涉外民事公证。公证的效力。(1)公证的证据效力。(2)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3)法律行为成立、生效要件的效力。
第四篇:社区基础知识
1、社区的基本概念
社区就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联系,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独立的社会生活同休。
2、社区基本构成的要素
社区作为一定的地缘群体和区域社会,基本构成要素有四个方面,限地域区位、人口、结构和社会心理。
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文区位意义上的地域。
一定规模和具有同质性的人口。
以横向颁布和联系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结构。
有一定程度共同性的文化心理和方式。
3、社区基本特征
社区作为一个地域性社会同体,具有以下几个总体特征:
社区是人类社会活动高度聚集的社会空间,这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 社区是具有相对完整意义和相对独立意义的社会单位;
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有限制的地域社会共同体;
社区是社区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其社会性质较为突出,社区是包括人口、地域及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社区是一种社会组织单位;一个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社区是一种社会组织单位;一个社区是一个社会体系;社区是一个心理文化单位。
4、社区基本类型
按照社区基本定义可以氢社区划分为地缘型社区、单元型社区、功能型社区等类型。
按综合标准可把社区划分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
5、社区与社会关系
坐范围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组织部分。社区是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们的人口是社会总人口的一部分,它们的地域和各种设施是社会条件的一部分,它们的管理机构属于整个社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整个社会是由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社区所构成。
从内容上来看,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社会实体。与社会某一部门、某一行业不同,社区反映的并非社会一个侧面,而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社区是一定的人口、一定的地域、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一定的管理机构和文化现象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所构成的,具备社会的主要因素。不仅如此,一个社区还包含人们的多种社会关系,多种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多种社会活动,是一个“小社会”
6、城市社区工作的对象
现阶段的中国城市社区工作,由于具有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重叠交叉的特点,加上承担了企业改革、行政改革转移出来的职能任务,因而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不同部门、不同方式传递过来的事务,需要面对不同种类、不同标准的工作对象。
o 狭义的对象:狭义的社区社会工行对象主要是指在社区生活因某些原因而陷入困境的贫弱者。这些人由于受到生理、心理、天灾人祸等各种不幸因素的影响,成为肢体残缺,或者智能缺损、久病无业、游离失所的人。他们正常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导致他们在教育、就业、婚姻、医疗、娱乐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出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往往凭着个人有限的能力是难以克服的,必须靠着社会的力量给予扶持和资助。这一部贫弱人士是社区工作者的重点服务和帮助对象。
o 广义的对象:广义的对象包括社区全体成员。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变迁的影响加深,人人对社会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大。人们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方面,能力有强有弱,不同程度地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关系之间的失调都有可能给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造成困扰。在现代化社会条件下,即使普通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区服务,如生活设施网点、家庭劳务、安全防范等,同进也要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如社区教育、文化娱乐、社区环境卫生等等,这些方面均和大多数居民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工作不可能全部由社区工作者包揽。但是毫无疑问,社区工作在这面可能起到协调、组织、管理、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需要接受社区工作者的帮助和指导。
o 以不同标准划分的对象。以实际开展社区工作的要求出发,不可将社区工作的对象按不同的标准加以划分。
①按年龄标准划分的社区工作对象,可以有儿童、青少年、老人等几种特殊工作对象。
②按职业标准划分的社区工作对象,可以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工程师等几种特殊工作对象。③以工作方法为划分社区工作对象,可以分为上人或家庭、团体或单位、整个社区。
7、社区建设内涵
所谓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
8、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伴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形成“单位体制”逐渐衰落,从而要求基层社区进一步发挥整合、服务和管理功能。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类型的多元化以及人口老龄化,游离于单位以外的居民增多,客观上要求基层社区进一步发挥管理、服务乃至教育、培训功能。
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给我国城市基层社区带来了一系列的压力,从而要求全方位强化社区功能。
我国城镇“小康型”生活方式的来临,客观上要求基层社区全面改善居住环境,全面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迫切要求开展基层社区建设活动。
9、社区建设特点
综合性:社区建设涉及到社区内的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因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就建设内容而言,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而就建设条件而言,则既涉及到自然地理因素,也涉及到经济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尤其是社区建设的后果不仅会影响社区本身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城市和社会的发展。所以,社区建设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
独特性:社区建设必须根据各个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纹、社会历史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突出社区的独特风貌,体现社区的个性和特点,避免于千篇一律的模式。
长期性:社区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需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才能把社区建设好。所以,社区建设既要讲效率,又要尊重客观规律,而绝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贻害无穷。
群众性:社区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需要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投身到社区建设中去,为搞好社区建设献计献策,将社区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情,贡献自己后份力量。同时,社区组织也要注意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积性,充分发挥广大居民的聪明才智,在社区建设中,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10、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区建设涉及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方方面面,是城市基层工作的永恒主题。搞好社区建设对于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实现城市社区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促进社区的发展。
它有利于发挥城市的功能,提高城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的发展。
它有利于整修社会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
11、社区建设应理顺三个关系。一是理顺政府指导和社区自治的关系。二是理顺依法办事和社区居民的自治关系。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社区组织内部关系。
12、社区建设应明确四项权利
一是社区自治权。是指民主选举权和罢免权、社会事务决策权、日常管理权、财务自主权、内部事务监督权。
二是不合理摊派拒绝权。是指对末经政府统一安排的非正常性工作,或有关部门和单位向社会进行的不合理摊派。社区组织气绝。
三是主义监督权。是指对政府及其派出所机关和工作人员进行评议监督的权力,社区有向有关部门举报和反映问题,并要求作出答复的权力。
四是相关工作协管权。是批对公安、劳动、环保、房管、计划生育、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履行行政职责能提供协助权力。
13、社区组织基本概念
社区组织是社区建设的核心。主要是指社区党的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中介组织。
14、社区服务基本概念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依托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发动和组织社区内各方面的力量,为社区成员提供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所必须的各种福利保障和服务。
15、社区服务功能
社区服务的核心功能在于联系着一定的组织群体。民众也正是通过一组织形式的参与(给予)或将得到(被给予)满足的服务而融洽于社区生活,所以社区服务在社区生活中发挥着独特而又丰富的功能。
o 满足生活需求的功能。依托各类别专业化分工的社区服务组织和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各成员日常衣食住行以及文化生活等需求。
o 社会协调和融合的功能。社区以及一系列的规范制度,循序与管理机构调适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既确定相互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也确定越轨者宽窄和限度。
o 社会参与功能。社区的组织结构有助于领导和鼓励人们参与广泛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形成主意识和家园归属感。
o 社会互助功能。社区中大量存在着以社会公益性和福利性事业为目标的工作,依托这一互助体系,使社区内的人们互相帮肋、互相支援,以形成文明高尚的人际关系。
o 稳定社会安定功能。企业结构调整,造成一批人员待岗,发挥社区服务作用为国家和企业分忧,想方设法为他们解难,缓解社会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16、社区服务特征
社区服务宏观上讲与其他各类的社区服务一起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整体,社区服务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上看,社区服务又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服务行业。社区服务又是社区服务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社区服务的公益性; 二是社区服务的广泛性; 三是社区服务的互助性; 四是社区服务经营管理的复杂性。
17、社区服务意义
有利于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进程,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有利于密切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稳定;
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18、社区志愿者服务特点
政府搭台,民政牵头,各方参与,居民互助;
志愿者服务与社区服务相结合;
精心组织志愿者服务网络,使志愿者服务长期化。
19、社区服务主要内容
城市社区服务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居民的“婚、生、幼、教、孤、残、抚、贫、难、老、病、丧”等各方面,可以说,居民生活全部历程都能得到社区服务的照顾。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服务开始由零散的、自发型的服务向相对固定的、有组织的、自觉型的服务转变;由只为常住人口提供单一服务向为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提供提供多层次服务转变;由单纯的民政服务和范围较窄的便民服务向适应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面向全社会全方位的转变;由无偿的福利性服务向低偿、有偿的经营性服务转变;由政府民政部门单独包办向政府办、社会办、个人办、合资办、股分合作办等多样化转变。具体说,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区养老服务; 二是社区助残服务; 三是社区家政服务; 四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五是社区就业服务;
第五篇:社区基础知识
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大家总结了《基础知识概念汇总》,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以人为本的原则;
(2)区域发展原则;
(3)主体参与原则;
(4)资源共享原则;
(5)协调发展原则;
(6)党政推动原则;
(7)民主自治原则;
(8)渐进创新原则。
2.城市社区建设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社区组织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卫生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治安建设。
3.加强社区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加强社区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推进“依法治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际步骤。
4.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有哪些主要作用?
规划作用、指导作用、扶持作用。
5.社区单位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职责、原则、权利及义务?
社区单位是平等参加社区自治活动的主体。应当遵守所在社区的自治章程和各项制度,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社区单位应当本着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支持社区工作,向社区无偿、低偿或有偿提供服务资源。社区单位有权对社区的工作进行监督。
6.今后五到十年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
(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7.社区有哪些基本权利?
一是社区自治权。
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权、社务决策权、日常管理权、财务自主权、摊派拒绝权、内部监督权。
二是社区协管权。
具有协助城建、城管、房产、卫生、公安、劳动、民政、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管理与社区有关事务的权力。
三是社区监督权。
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代表社区成员对煤气、环卫、供水、供电、供暖等公用事
业单位的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对物业公司的工作进行监督,组织业主对物业公司进行评议。
8.社区有哪些工作任务?
(1)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社区成员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组织开展面向社区成员的各种社区服务活动,积极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事业,完善对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和弱势群体的服务网络,开展群众性的互助、互济活动,帮助失业人员就业;
(3)协助政府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退休、失业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维护本地区的社会治安和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开展对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帮教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征兵、计划生育等与社区成员有关的各项工作;
(4)搞好社区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协助有关部门发展社区卫生事业,开展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
(5)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对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社区的工作情况,对社区内的煤气、环卫、供水、供电、供暖等公共服务和物业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议。负责联系社区内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派出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9.社区承担的基本职责?
(1)负责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协助政府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退休、失业人员管理,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美化、卫生保健、计划生育等项工作。
(2)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居民的社会服务工作,发展志愿者队伍,开展群众性的互助、互济活动。
(3)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教育居民增强社区意识、参与意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代表居民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监督评议,对物业公司的管理和服务进行监督,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建议。
10.社区一般设置了哪些组织机构?
一是社区主体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大会、社区委员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
二是社区专组织:
(1)社区委员会内设保障服务、治保调解、环保卫生、文化教育、计划生育、监督协调等工作岗位;下设综合治理协会、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业主委员会、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站、经常性捐赠站等组织。
(2)社区内按照人群分类,成立老年协会、青少年协会、妇女协会、残疾人协会、社区志愿者协会、文体爱好者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等群众组织。
(3)建立大院院长、楼长、单元组长以及居民代表工作网络。
11.构成社区组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规范、组织权威、组织设备。
12.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社区建设的实际,以加强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不断扩大党在社会和基层工作中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中的思想导向、重要决策、组织保证和行为表率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进一步推动我市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13.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和主要职责?
社区党组织在社区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在保证社区发展方向,讨论、决策社区重大问题,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社区经济、搞好社区服务等涉及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方面工作负全面责任。
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社区所属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完成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负责做好群众工作,保证社区群众自治的正确方向。社区内的各种服务机构、物业管理公司、小型民办企业、各种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党组织和离退休党员、下岗超过6个月的职工党员以及尚未就业的退伍和转业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等,可由社区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党的关系不在社区的居民,应在社区登记,并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活动,社区党组织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考核。
14.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
社区成员大会是社区自治的最高权力机构。为方便自治,社区可成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代行社区成员大会的职能。
15.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由哪些人组成?
社区成员大会由社区全体18周岁以上有选举权的居民和社区单位(指驻在社区的机关、部队、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代表组成。
16.社区成员代表如何产生?任期多久?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代表由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推选产生,每届任期3年。
17.社区成员代表应尽哪些义务?
(1)宣传、贯彻、落实社区成员大会及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委员会的各项决定决议;
(2)密切联系选区成员,征求意见,并及时向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反映,维护社区成员正当利益;
(3)积极与驻社区各单位沟通协调,取得共建方面的支持;
(4)自觉响应社区组织的号召,动员和带动社区成员认真完成社区委员会布置的工作任务,在社区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18.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一般包括哪几项程序?
(1)推选大会主席主持会议;
(2)确认、清点并报告代表出席会议;
(3)宣布开会;
(4)宣布本次大会的主要议程;
(5)依次进行大会的各项议程;
(6)对大会有关议题进行分组讨论和审议;
(7)由各组代表将讨论、审议情况向大会报告;
(8)对需要通过的会议事项进行表决;
(9)宣布大会闭幕。
19.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主要议事范围有哪些?
(1)听取并审议社区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收支情况的报告;
(2)听取并审议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的报告;
(3)讨论决定本社区的社区建设规划和涉及全体社区成员利益的重大事项;
(4)制定或修改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
(5)变更或撤销社区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6)对社区委员会成员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
(7)补选或罢免社区委员会成员;
(8)讨论和答复社区代表提案。
20.什么情况下才能举行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什么情况下通过会议决定?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有半数以上的代表参加才能举行,会议的决定由出席会议的代表半数以上通过。
31.什么情况下形成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议案?议案如何提交社区委员会?
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或10名以上社区代表联名,可以形成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议案。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议案,必须于会议召开前7天提交社区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对社区代表大会的议案,必须列入会议议程。
32.如何公布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和有关事项?
社区委员会应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和有关事项,在社区公示板或社区显著位置张榜公布,同时报所在街道办事处备案。
33.如何复议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
有五分之一以上的社区居民或户代表提议,可以召开社区成员大会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决议或决定进行复议。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决定为最终决定。34.社区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
是社区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5.社区委员会实行自治的原则是什么?
社区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原则。
36.社区委员会一般设立哪些工作岗位?
一般可设立法律咨询、保障服务、治安调节、环境卫生、文化教育、计划生育和妇女等工作岗位。
37.社区委员会设置哪些职位?一般如何配备社区干部?
一般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3-9人组成。具体人数由区县市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确定。
38.目前社区委员会专职成员的配备比例是如何确定?
一般每200-300户配备一人,多民族的社区,应当有适当的少数民族成员组成。
39.社区委员会选举的原则是什么?
社区委员会选举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40.社区选举委员会如何产生?其条件是什么?
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从办事认真,有群众威望,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社区成员中推选产生,其中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委员会成员不得超过总人数的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