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畜牧兽医社区化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畜牧兽医社区化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们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畜牧部门实际,不断完善措施,以社区为中心直接面向广大农民开展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促进了社区畜牧兽医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现代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一、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服务职能。08年,我市推行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将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牧新技术推广等服务职能摆在改革目标首位,并开展了畜牧系统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教育,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08年,通过改革,新组建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将乡镇兽医站和动检所合并,成立了14处乡镇畜牧兽医管理站。同时,在社区建立了畜牧兽医服务站(点),以社区为依托开展系列、有效的疫病防控、诊疗、技术推广和科技咨询等服务活动。各级不断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监管,年底考核,形成了办事制度化、工作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考核具体化的管理机制,确保畜牧兽医社区化服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建立服务队伍。08年10月份,通过技能考核和畜牧兽医知识考试,市里为全市208个社区配备了216名社区专职防疫员,由市乡两级财政按6:4比例负担工资,专职承担所在社区畜牧兽医服务职责。
四是落实物资保障。各乡镇为社区专职防疫员落实了办公场所,用于开展畜牧兽医服务和防疫物资存放。市里先后拨出专款用于冷链设施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为社区专职防疫员队伍配备了冷藏箱和防疫器械等工作设备,确保了畜牧兽医社区化服务工作需要。
二、服务内容
一是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服务。根据《动物防疫法》要求,由社区专职防疫员直接进村入户,组织开展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疫病强制性免疫,实行常年防疫、常年督导,提高免疫密度,确保免疫效果。
二是动物疫病诊疗服务。在社区设立动物疫病诊疗机构,社区服务人员为农户上门进行动物疫病诊疗服务,降低动物疫病发病死亡率,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去年,全市共诊治各类畜禽3.5万头(只),为农民挽回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三是品种改良服务。在社区设立人工授精点,落实上级良种改良补贴,并由社区服务人员直接到场(户)开展人工授精业务,加快我市动物品种改良步伐,增加养殖效益。去年,我市享受补贴能繁母猪7.5万头,补贴资金300万元。养殖户不仅节省300万的配种费用,而且生产品质优良生猪112.5万头,增加收入6750万元。
四是畜牧兽医行政许可项目代办服务。对农户依法应当取得的动物防疫合格证等行政许可项目,由社区工作人员帮助整理材料,帮助农户办理手续。目前,共办理各类行政许可项目50多次。
五是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服务。我们建立了诸城市畜牧兽医网站,设立了网络咨询栏目,在网上为群众解答技术问题。社区配备电脑,免费为农民上网查询畜牧兽医科技信息,订阅畜牧兽医科技书刊,供农民免费阅读,及时高效的为农民提供畜牧科技信息。设立专业技术人员畜牧科技咨询服务电话。5名中高级职称和14处乡镇站站
长为科技咨询服务员。
六是农民科技培训和推广服务。定期在社区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技能,宣传推广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养殖效益。去年,市乡共136人巡回到社区服务,举办培训班31期,培训养殖户15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8000多份。
三、下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当前,虽然畜牧兽医社区化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距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社区为依托,进一步完善措施,不断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牧新技术推广、畜禽品种改良等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畜牧兽医社区化服务,采用多种途径,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注重提高社区群众对兽医服务社区化服务工作的认识,帮助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以社区为中心、以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为目标,定期组织乡镇兽医站工作人员和社区服务人员参加学习培训,不断加强服务人员专业知识和社区服务规范的培训,重点强化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以切实为广大农民做好科技推广服务。
三是健全社区服务网络。目前,还有较多社区未解决专职防疫员办公场所问题,没有动物疫病诊疗场所,防疫物资、防疫设备和各类档案资料也无处存放,不能够形成社区畜牧兽医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希望市里予以协调解决该问题,以便为社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畜牧兽医服务,推动我市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四是充实设施设备。目前,社区畜牧兽医服务设施比较陈旧,很多社区没有配备显微镜、化验器械、消毒器械等基本的兽医工作
设备,不能够满足常年防疫工作的需要。希望市里增加投入,为社区服务站(点)购买兽医工作设备,完善社区畜牧兽医服务功能,以更好的为广大社区群众服务,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二00九年四月十日
第二篇:畜牧兽医工作汇报
***畜牧兽医工作汇报
***畜牧兽医局
(2011年10月)
一、单位基本情况
***畜牧兽医局(挂“***人民政府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牌子)为县人民政府承担畜牧兽医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畜牧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股、动物产品安全监督股、兽医医政药政股5个职能股室,下属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畜牧技术推广站3个副科级事业单位。
二、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畜牧、草地、兽医、饲料行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质量标准;
2、拟订和组织实施畜牧、草地、兽医、饲料行业地方性法规、规章、发展规划、标准、产业政策、重大科技技术攻关措施;
3、制定和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扑灭计划;
4、负责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动物寄生虫病防治管理工作;
5、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饲料行业的管理工作;
6、负责动物产品安全和畜禽产品加工产业化发展的管理工作;
7、负责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8、负责种畜禽管理、保护和利用畜禽遗传资源;
9、负责草地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
10、负责提出畜牧兽医行业投资计划建议、项目建设方案、组织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畜牧兽医项目经费和专项经费的落实与使用;
11、负责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科技教育、科技攻关和职业技术鉴定的管理;
12、负责畜牧兽医行业的政务、经济、技术、市场信息管理和统计、宣传工作;
13、负责对全县畜牧兽医行业的指导和监督;
14、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当前主要工作情况
1、推进规模养殖。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由过去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方向转变。近年来,重点推广了山羊“1235”、生猪“150”、黄牛“165”模式为主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到今年10月底,全县规模养殖户(场)达1500余户,带动了全县畜禽生产快速发展。
2、夯实疫病防控基础。时刻抓紧动物防疫这根主弦,制定和完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加强物资储备,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制度;推行重大动物疫病“季防月补”以及动物免疫标识制度,不断强化基础免疫,免疫密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全力开展动物检疫工作,县城区定点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乡镇集镇市场检疫率达到80%以上,经营户执证率达到70%以上。
3、抓好畜产品安全监管。监督、指导养殖户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做好免疫、用药等生产记录;对定点屠宰场实行检疫员驻场检疫,严格按照检疫程序和标准进行检验;对大型超市的畜产品不定期的进行样品抽检,送省、市专业机构检测,购臵检测设备,对“瘦肉精”进行专项检测。从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全
方位开展畜产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4、着力打造畜牧品牌。参入制定《马头山羊品种国家标准》和《马头山羊饲养与疫病防治规范》,实施“郧西马头山羊”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注册,开展郧西马头山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马头山羊产品精深加工。通过谋体宣传和品牌战略的实施,“郧西马头山羊”特色畜牧品牌正在形成,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5、积极探索畜产品加工。改造升级 “***天源名特畜产品开发中心”,探索牛羊肉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已开发涮羊肉、羊珍、羊肉串、火锅羊肉、羊肉馅、火锅牛肉、红烧牛肉等系列产品,直销武汉、十堰、襄樊等地,填补了省内羊肉加工空白,成为我县牛羊肉加工转化大户。产品注册了 “源元”商标,制订了产品加工技术标准,通过了国家无公害畜禽产地认证。
截止10月底,全县生猪、山羊、黄牛、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2万头、47.8万只、6.17万头、340万只,出栏量分别达到14.8万头、11.6万只、0.256万头、75万只;完成招商引资850万元,占总任务的(1200万元)70.8%;新培植规模养殖户139户,占总任务的(150户)92.6%;培训养殖从业人员1056人次,全部完成任务;其他工作正全力推进,年底可实现既定目标。
我县畜牧业发展较快,已初具规模,但受多种因素制约,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动物防疫压力大,保障能力不高。我县畜牧业大多沿袭传统饲养方式,饲养管理粗放,环境卫生差,农民防疫意识不强,极易引发各种动物疫病,造成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二是繁育体系建设迟缓,良种供应程度不高。生猪良种繁育
体系不健全,而猪价持续走高,农民积极性高,仔猪供应紧张。马头山羊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提纯复壮工作进展不快,近亲繁殖严重,品质退化,马头山羊虽“名”而不“优”。三是基地规模小,有效供给能力不高。我县畜牧产业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大户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大批量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对外提供有效供给的能力较差。四是畜产品加工滞后,产品附加值不高。全县只有“***天源名特畜产品开发中心”一家企业从事畜产品的开发与加工。由于企业加工转化能力弱,畜产品附加值得不到体现,无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由此带来品种改良滞后、基地扩张缓慢、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难以配套等问题出现。五是技术力量薄弱,服务水平不高。畜牧系统技术人才严重断档、青黄不接。由于结构失衡、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由此造成服务产业的能力不强、手段不多,一些新模式、新技术、新科技难以较快推广和应用,科技贡献率较低。
意见与建议:一是建立山羊产业发展基金。郧西是马头山羊原产地和主产区,“郧西马头山羊”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郧西马头山羊已成为我县、乃至十堰市畜牧业中的一个知名品牌。由于受资金、技术因素的制约,山羊产业还未形成规模,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议县政府加大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和科技开发力度,每年筹资100万元建立山羊产业发展基金,保证山羊产业发展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以发展壮大山羊产业,繁荣农村经济。二是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特别是今年的“瘦肉精”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
和社会各界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关注。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养殖场(大户)为牟取私利,违法使用、添加违禁物品的现象不可排除,加之外省、外县畜禽及其产品的频繁调入,给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如不加强安全检测,及时消除隐患,将对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我县至今没有预算这项经费,致使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难以全面开展。根据省、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要求,我县年检测费用需要25万元。建议县政府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保障此项工作正常开展,确保人们吃上“放心肉”。
第三篇:畜牧兽医工作汇报
xx镇畜牧兽医站工作汇报
(2018年8月)
一、主要职责
1、负责动物免疫标识及有关证章的领取、发放、使用的监督管理;
2、严格控制8家生猪规模场的限养量及动物疫病排查情况;
3、动物春秋计划免疫、强制免疫的组织实施,动物疫情普查、调查、监测、疫情报告和畜禽圈舍环境的消毒;
4、实施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相关车辆、场所等消毒,死亡动物、染疫动物及动物产品、污染物等无害化处理的实施、指导、监督;
5、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适于简易程序现场处罚的实施;
6、动物屠宰,动物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运输,动物产品加工、储存等场所、活动的防疫监督;
7、动物诊疗活动的监督管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培训、指导、监督管理;
8、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种畜禽等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
9、指导、督促畜禽养殖(场)户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等防控措施,做好养殖备案、养殖和免疫档案的建立;
10、承办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当前主要工作情况
1、推进规模养殖。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由过去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方向转变。Xx镇已有8家生猪规模养殖场,1家规模奶牛场,1家规模蛋鸭场,1家规模蛋鸡场。
2、夯实疫病防控基础。时刻抓紧动物防疫这根主弦,加强物资储备,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免疫密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全力开展动物检疫工作,镇定点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乡镇集镇市场检疫率达到80%以上,经营户执证率达到70%以上。
3、抓好畜产品安全监管。监督、指导养殖户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做好免疫、用药等生产记录;对定点屠宰场实行检疫员驻场检疫,严格按照检疫程序和标准进行检验;对超市的畜产品不定期的进行样品抽检,对“瘦肉精”进行专项检测。从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全方位开展畜产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4、着力打造畜牧品牌。通过xx镇的本土优势,积极引导企业正规化,以xxx生态养殖有限公司、xxx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标杆引导其他企业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截止8月底,全镇生猪、山羊、黄牛、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41420头、1450只、1220头、153700只,出栏量分别达到25663头、500只、70头、37800只。
我镇畜牧业发展较快,已初具规模,但受多种因素制约,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动物防疫压力大,保障能力不高。我镇畜牧 2 业大多沿袭传统饲养方式,饲养管理粗放,环境卫生差,农民防疫意识不强,极易引发各种动物疫病,造成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二是繁育体系建设迟缓,良种供应程度不高。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而猪价不稳定,农民积极性不高,仔猪供应紧张。三是基地规模小,有效供给能力不高。我镇畜牧产业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大户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大批量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对外提供有效供给的能力较差。三是技术力量薄弱,服务水平不高。畜牧系统技术人才严重断档、青黄不接。由于结构失衡、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由此造成服务产业的能力不强、手段不多,一些新模式、新技术、新科技难以较快推广和应用,科技贡献率较低。
第四篇:乡镇畜牧兽医工作汇报
乡镇畜牧兽医工作汇报
一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的大力支持、关心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乡各部门及畜牧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乡畜牧兽医工作已经基本圆满结束,完成了各级领导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使我乡2008年没有发生重大的动物传染病,确保了我乡畜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现我将全年畜牧兽医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落实各项目标责任,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年初,我乡人民政府和乡农业工作站就畜牧兽医制定了全年的工作计划,并且一一得到了落实和实施,2008年,我乡畜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大牲畜存栏7128头,出栏261头,比上年增长311和72头,同比增长4.5%和3.8%;猪存栏13570头,出栏6850头,比上年增长780和530头,同比增长6%和8.3%;鸡存栏55463只,出栏43256只,比上年增长4206只和4306只,同比增长8.2%和11%;猪累计死亡256头,死亡率为2%;牛累计死亡43头,死亡率0.33%;鸡死亡2850只,死亡率5.5%;其他各项工作具体的实施情况大致如下:
(一)防疫情况
2008年,我乡动物防疫工作开展顺利,严格按照“一畜一标一证一针一帐”五个一的要求,坚持做到“四不漏”(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乡镇畜牧兽医工作汇报。
1、春防完成情况:口蹄疫牛6817头,猪12790头,羊16,免疫率达应免数的100%;猪蓝耳病注射12790头,完成应免疫数的100%;猪瘟完成12790头,完成应免疫数的100%;禽流感完成51257只,鸡新城疫完成51257只,完成应免疫数的100%。
2、秋防完成情况:口蹄疫口蹄疫牛7128头,猪13570头,羊16,免疫率达应免数的100%;猪蓝耳病注射13570头,完成应免疫数的100%;猪瘟完成13570头,完成应免疫数的100%;禽流感完成52966只,鸡新城疫完成52757只,完成应免疫数的100%。
在强制免疫的基础上,我乡2008年结合本乡实际情况,根据各村多发的疾病,我乡还对个别自然寨进行了牛气肿疽,出败等预注射,累计完成防疫注射1245头。
(二)检疫情况。
我乡地处偏远,没有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开展十分困难,为了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检疫人员认真进行检疫,2008年,累计进行猪肉品检疫2560头,检出病害肉品3头,牛肉检疫60头,没有检出病害肉品,工作汇报《乡镇畜牧兽医工作汇报》。累计开展场地检疫牛734头、猪892头。
(三)疾病治疗、品种改良及大牲畜阉割工作情况。
1、疾病治疗,我乡属于高寒山区,季节多变,动物容易发生各种疾病,2008年多发的疾病主要有:仔猪伤寒、气肿疽、鸡流感、出败等,2008年我乡累计治疗各种动物疾病6000多头次。
2、品种改良,我乡没有专门的品种改良站,品种改良都是去文东和上允进行购买,一年来,累计进行猪人工受精619头。
3、我乡采用人工和注射的方法进行猪、牛的阉割工作,一年来累计阉割猪986头、牛165头。
(四)兽医业务咨询、科技培训情况
我乡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街上开了一个门面进行业务咨询服务,这样既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又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近年来,政府扶持畜牧业的力度在加大,2008年,结合政府的整村扶贫项目,我站积极配合政府,进行畜牧科技推广培训,在各个扶贫村寨进行了相关的养殖、疾病治疗等技术培训,一年来,累计进行了10多期培训,参加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
二、加强自身的业务技能水平、解决畜牧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乡地处偏远、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低,生产生活方式相对落后,畜牧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当前的畜牧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畜牧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低,对市场和价格信息变化反应滞后,养殖管理落后,标准化生产制度不够健全。
2、畜禽品种老化,新型品种缺乏,目前急需进行品种改良,以便于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和质量。
3、站里技术人员技术有限,参加的技能培训少,难以解决有的技术问题,希望能有机会接触更多新的技术和参加有关的业务学习。
4、业务设备缺少,开展工作起来不十分顺利。由于我乡地处偏远,人口分布十分稀疏,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疫苗运输、保管困难,现在全乡8个村已全部通电,请求上级给予考虑保管疫苗的设备。
5、兽医技术人员少,仅仅有一男一女,男的年事已高,女的年轻,经验技术有限,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吃力,请求上级给予人员上的帮助。
第五篇:社区网格化服务治理工作汇报
社区网格化服务治理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区以推进网格化服务治理为切入点,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治理措施,全力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服务“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面对面”的转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群众满意度取得显著提升。
一、聚焦“三个突出”,夯实基层基础,激活网格服务“红细胞”。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进社会治理资源下沉网格,推动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两网融合”。一是科学划分网格,突出精细化。按照常住居民150—200户、商户100—150户为单元,重新划分城区基础网格1504个、专属网格312个,乡镇基础网格723个、专属网格146个。二是强化党建筑基,突出引领力。把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把网格内党员编入楼栋党小组,把党员中心户设在单元中,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目前,全区共建立423个网格党支部、235个楼栋党小组。三是探索网格服务站建设,突出实效性。依托居民小区红旗驿站、物业服务用房等资源,在新区街道探索建立社区网格服务站,打造集网格党建、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延伸平台。二、聚焦“三网融合”,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网格服务“硬内核”。
进一步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突出协调联动,强化优势互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一是推动网格化与智慧**建设相融合。整合智慧东昌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资源,建立区综治中心,搭建区—镇街—村居三级贯通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提升网格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二是推动网格化与法治**建设相融合。对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立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矛盾调解中心相融合,推动矛盾在线化解,群众难题在线解决。三是推动网格化与网格员服务终端相融合。
网格员依托网格服务终端对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等基础信息进行动态管理,通过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服务终端上报事件38万余件。三、聚焦“三化一体”,优化队伍结构,增强网格服务“原动力”。
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优势,促使网格治理更高效、更便捷。一是推进网格队伍职业化。从退役军人公益岗、劳务派遣、警务助理等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人员中选优配强专兼职网格员2227名,其中本科学历138人、研究生学历3人、具有社工专业资格65人。二是推进下沉力量专业化。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推动150名区直机关干部、98名镇街干部下沉网格担任网格员,形成“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吹哨、党员报到”服务机制。三是推进网格团队规范化。按照“1+1+N+X”模式(即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多名兼职网格员和若干执法队伍),组建网格服务团队423个,吸纳91名人民调解员、104名法律工作者、107名“两代表一委员”、1203名物业人员等参与网格工作。四、聚焦“三制联动”,注重高效运转,贯通网格服务“内循环”。
坚持以“格”为工作基础,以“网”为依托,建立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问题的网格工作机制。一是在运行机制上“出实招”。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平台和APP服务终端,建立“前端发现报告—网上分级分流—部门限时办理—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闭环运行机制。二是在议事机制上“下功夫”。以社区网格服务站为载体,搭建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健全由网格服务站、红旗驿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参与的议事协调协商机制,实现“社区一张网,小事不出格”。三是在保障机制上“提动力”。
将网格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2500余万元用于网格员基础绩效工资,投入180余万元用于奖励优秀网格员。关心关爱网格员成长,对表现优异网格员优先纳入党员发展计划,优先推荐为社区工作者。同时,每年分批次对网格员进行业务轮训,提升网格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