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须把握的八大关系(共5篇)

时间:2019-05-14 15:1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社会管理须把握的八大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社会管理须把握的八大关系》。

第一篇:创新社会管理须把握的八大关系

创新社会管理须把握八大领域新特点

徐中振

面对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必须切实把握社会管理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形成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协调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利益关系,疏导和化解多样化的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关系,要求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强调和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对多样化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积极引领与有效整合。

当前,中央强调要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此,我们须对新形势下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形成清醒全面的认识和具体切实的把握。具体来看,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注重把握以下八大领域新特点:

一、社会需求多样化使社会公共事务急剧增长

在广泛复杂的社会生活领域,正在出现大量政府行政职能无法涵盖的领域,出现许多行政化方式不适合处臵的公共事务。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公益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物业管理、居家养老、环境整治、文化娱乐、终身教育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和心理情感需要不断增多,内容不断丰富;二是各类新的社会参与需求正在萌发,人们参与社区自治活动、参与社会慈善公益活动、参与兴趣团体活动的热情高涨,发展势头迅猛等。新时期,社会需求的类型更加丰富,社会需求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个性化、情感化,社会需求的变化更加快速纷繁,呈现出社会公共事务急剧增长和复杂多样的特征。

社会公共事务的急剧增长和复杂多样,使得社会需求的类型、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例如,近年陆续新建的大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社会性公共设施如何发挥其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正成为基层社

会管理中的新问题。由于在产权主体确立、管理机构属性、营运资金保障、人员待遇标准等方面缺乏基本统一的政策指导和操作实施机制,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很难实现这些设施的高效率运作,无法充分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二、社会组织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创新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突破,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模式将被专业化、职业化的多样性组织模式取代,社会组织类型多样化、功能专门化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在我国社会领域中已经产生并不断孕育着许多新型社会化组织,如各类行业协会、志愿者组织等。这些大量兴起的公益性、互益性、自治性、旨趣性的组织,正逐步承担起许多行政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如何有序、有效地引导这些组织健康发展、如何管理好这些组织、发挥好这些组织的作用,成为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当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表明,培育大量新的社会组织和社区组织,发挥它们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整合的功能,是当前我国转型发展进程中不可逆转的新趋势,也是形成“社会协同”共治格局的新要求。当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是解决社会公共管理新旧体制转换中的问题,通过持续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不断推动和形成社会结构转型、管理体制转轨、组织功能分化等社会化发育的良好格局。

三、应对社群阶层分化须提供新的社会联系机制

面对社会群体阶层性分化进一步加深的现状,不仅需要通过财政税收等公共政策的行政调节,还需要通过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来为社会成员提供利益协商、交流合作的新型社会联系和参与方式,为社会成员培育不同利益人群之间互信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多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为构建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协调沟通和促进社会合作机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上海曾在很短时间内进行

了百万市民的迁移安臵,在后“单位照管”年代,正是基层社区承担了动迁矛盾协调工作和日常生活照料;在住房商品化的大规模发展进程中,新出现的业主委员会等维权自治组织,探索了群体利益协商、公共事务参与的治理机制。此外,社区还开展了大量对弱势人群的帮困救助,组织了丰富的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等。在社区公益服务和社区自治管理的参与发展中,形成新的社群交往方式和参与互动的认同基础,方能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珍贵价值,并有助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贯彻落实,真正使经济增长成为人们共享的物质基础。

四、人口流动和人户分离凸显出行政管理局限性

在我国许多大城市都集聚着大量非户籍的被称为“外来流动人口”的庞大人群。这一群体中,既包括高端人才,也包括普通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在这个城市生活工作多年,形成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建立了新的社会交往关系,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实质性领域。但长期以来这个群体仅仅被片面化地作为“经济人”角色看待:他们的一切存在和活动似乎都被简单归结为仅仅与市场组织的经济活动有关,而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领域的意义却往往被忽略和遮蔽了。这一群体难以参与城市的政治生活,难以融入社群的自治生活,与当地政府机构没有直接的行政性关系,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安排无缘,事实上处于行政社会的边缘。如何发挥这一真实存在的社会领域的作用,是我们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此外,城市中居住地和户籍地分离即“人户分离”现象大量存在,多余的住房大多数都被居民自己私下出租,目前的城市管理体制对这一情况尚难实施有效的管理,为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社会管理在人口流动与人户分离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是,主管机构的管理目标与这些特殊人群的各类需求一定程度上脱节,管理功能与解决管理对象的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脱节,因此,难以得到管理对象的支持配合与理解认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使群众需

求得到满足,权益受到保障。

五、老龄化趋势构成社会公共服务的巨大压力

据预测,“十二五”时期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400万,老年人占人口比重接近三成,成为目前我国老龄化社会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老龄化趋势将加重广大市民家庭的经济负担,赡养父母、照料老人将是许多中年群体长期面临的困扰难题。发展并管理好针对老年群体的公共服务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事业。

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不仅有物质生活服务的压力,而且有更多、更复杂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参与愿望、情感慰藉等问题。近年来,上海在为老年人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创办社区食堂解决老人午餐;开展社区心理咨询、法律和健康医疗服务等;发展各类社区文体团队,促使许多退休老人融入社群。在这些新型服务领域中,许多社区老年协会和互助组织尤其是近年兴起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小型草根性公益服务组织,在提供特殊老年群体服务、临终关怀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许多新的社会化机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迫切需要我们尽早制定扶持支持公益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以及创新社会公益服务管理的新机制。

六、国际化的高度开放性带来新的公共安全风险

城市公共安全作为当代社会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已经显现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屡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交通瘫痪事故、水源和空气污染、生产企业和建筑工地伤亡事故以及特大型火灾危害,等等。可见,市场化的高效率、快节奏、流动性,国际化的开放性、多样性等,在给城市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管理的高风险、高隐患。

必须更为全面地理解国际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实际上伴随着更多的全球性问题,包括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核威胁、跨国界的环境资源危机,以及类似于非典、禽流感等高传染

性疾病流行的危害等,这些问题是国际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

上海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际大都市,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课题。准确评估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座城市潜伏的危机和风险有多大,安全系数有多高,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维护社会秩序、应对社会风险、规范社会行为、保持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面对安全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危机,个体之间、家庭之间、地区之间,甚至是国家之间,必须要通过有效的合作机制防范和规避风险。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全面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高效灵活的应急管理体制等。

七、网络虚拟世界和匿名交往引发社会传播新困扰

网络在给社会带来便捷、高效、快速的交流沟通和信息传递的同时,也给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困惑和干扰。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网络世界具有高度开放性、隐蔽性和低约束性的特点,由于引导的不足和监管的缺位,常常会导致诸如社会诚信偏失、价值观念模糊等新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立法,建立法制化的网络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化管理,引导公众参与及行业自律等,已成为当前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在互联网管理方面,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综合管理格局。

同时,创新互联网管理,不仅仅要做到 “堵”与“破”,还要积极探索“疏”与“立”,必须注重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据报道,近年来全国已有47位书记、省长,有超过500位地市级领导及县级领导通过人民网 “地方问政留言板”每年跟网友交流。2010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联合推出的“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和中央机构留言板,让网民声音直接传达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网络问政”体现的理性表达、良性互动的氛围正在形成,频繁的网络互动既畅通了民意表达的渠道,也为执政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民情参考。

八、价值取向多元化带来社会认同与社会整合新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生活方式也日趋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反映到社会活动中,则体现为个体活动的独立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不断增强。这些新情况不仅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面临的新特点,也为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带来了新挑战。在基层社会的日常管理和治理中,常能看到两种不同的方式和相反的效果。一种是,在居民区环境整治、治安维护等工作中,社区居委会通过动员组织小区绿化队、治安巡逻队等方式,组织居民参与自治管理,效果不错。另一种则是,在一些居民小区出现停车难、乱停车现象,违章搭建、违章堆物现象屡禁不止,无法制止这些不良现象的同时还常出现“破窗效应”,使情况蔓延恶化。可见,不闻不问和偏失误导,都难以达成社会共识,处臵上的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则将造成社会整合的失效甚至恶性循环。协调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利益关系,疏导和化解多样化的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关系,要求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强调和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对多样化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积极引领与有效整合。面对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必须切实把握社会管理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形成新思路,提出新举措。要坚持和突出服务群众的理念和立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自治参与的社会机制,切实推进基层民主的治理体制,使管理效益成为群众的生活实惠和社会福祉,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新局面。

注:作者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研处处长、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第二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要把握好六个关系

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要把握好六个关系 中共蓬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于明春

当前,我们已步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新阶段,也是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的第二阶段。全力构建适应当前形势、体现时代要求、富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大力实施人本型、综合型、服务型、和谐型管理,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着力把握好六个关系。

一要把握好高点定位与注重实效的关系。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去谋划和推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充分考虑前瞻性、长远性和科学性。通过创新社会管理这一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互相促进。同时,要立足实际,分类施策,循序渐进破解各类社会管理难题,与公众承受程度、社会发展速度协调运行,注重实际效果,实现保稳定、求和谐、促发展。要围绕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增强群众安全感,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等,健全诉求平台,完善服务体系,办好实事,规范秩序,创建满意,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 1

环境、协调高效的发展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我们针对居民小区、停车场和旅游景点等事关群众利益和社会形象的重点部位管理,进行了专题调研,推出新的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要把握好以人为本与规范管理的关系。以人为本,一方面是要把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体现人性化、亲情化管理;另一方面,是要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对象是对“人”的管理,通过健全体系、规范管理,抓好社会人这个纽带,特别是特殊人群的管理,实现整个社会有序运行。在“人”的管理上,我们大力开展社会管理“3+1”家庭基石工程创建活动。“3”就是在全市村、社区的每个家庭,实行1名镇街机关干部、1名公安民警、1名调解员联系服务,包党政为民服务事项协调、治安防范和案件受理、矛盾调处、人员稳控;“1”就是每个家庭建立一套家庭档案,包括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和书面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平面图,家庭成员情况和现实表现,特殊人群情况,有无涉案情况,矛盾纠纷情况,房屋、大牲畜、农机具、电视电脑等重要物品照片,实现全覆盖、动态化、即时性管理。

三要把握好依法管理与优化服务的关系。要实行管理与服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不能强调管理忽视服务,又不能强调服务弱化管理。要积极推进法治化、规范化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推进执法公开和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透明度和执法规范性,实现依法管理社会。要将管理融入服务之中,在管理的过程中体现服务,建好各类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绿色通道和平台,实现以管理带服务,有服务促管理。

四要把握好完善机制与创新机制的关系。也就是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目前我们很多社会管理,有的是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有的是一些原来已有配套的机制和模式,但是由于监督不力、执行不力,没有落实到位,不能只求创新,而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顺应形势,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比如对两新组织的管理,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对虚拟社会的管理,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创新管理体系、机制和模式,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效应。

五要把握好统筹质量与兼顾效率的关系。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更加注重整合资源、齐抓共管。要突出管理的质量体系建设,包括执法质量体系、综合管理体系、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做到在管理的质量上更加科学、合理、管用、有效。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要着力提升效率。当前,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群众对办事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管理创新要体现时代性,实现信息化管理,各项管理在效率上要更加程序化,更加高效化。

六要把握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围绕公共服务保障、矛盾预防化解、社会治安防控、特殊人群管理、新型城市管理、基层基础建设、依法规范管理、社会力量联动八大体系,要实行项目化管理,全面推进,整体联动,形成综合管理格局。又要坚持因地制宜,不局限于统一的模式,突出重点,抓好难点、热点事项的管理,争创一流,打造亮点,示范带动,发挥好典型效应,带动社会管理工作发展提升。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的八大内容

创新社会管理的八大内容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和管理服务体系。

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

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7、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8、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1、定期排查制度:

社区(村)每半月排查一次确保各种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台账”制度:

⑴排查出影响稳定的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全部登记造册,建立台账。⑵定责任单位、责任人,定处置措施,定处置期限。

⑶问题已经解决的要及时销账,到期未能解决的要限时督办。

3、定期报告制度:

⑴社区(村)每半月向乡综治办报告一次排查处置情况。

⑵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要及时向乡综治办汇报,矛排办组织排查调处,限期解决。⑶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的矛盾纠纷,写出专题报告,随时上报。⑷经排查未发现矛盾纠纷的要施行“零报告”制度。

创新社会管理的六大方面

1、管理观念的创新

2、管理主体的创新

3、管理方式的创新

4、管理环节的创新

5、管理手段的创新

6、管理制度的创新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

1、协调社会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

3、解决社会问题

4、化解社会矛盾

5、促进社会公正

6、应对社会稳定等方面

第四篇:把握六个着力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把握六个着力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从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紧密结合兴业县实际,笔者认为应从六个方面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加快经济发展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点

发展是解决一切社会矛盾并最终实现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保证,要解决兴业县现阶段凸显的社会问题,那只能是一句空话。“十二五”时期,兴业县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社会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仍比较突出,加快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产业优化升级任务艰巨,社会矛盾易发多发,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就必须大力开展“工业发展大会战”,促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开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促进城乡一体化;大力开展“转变作风,提升绩效”干部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分好,才能解决诸多社会问题,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二、改善民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改善民生。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解决好民生民本问题,人民才能幸福安康,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民生民本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二五”时期,兴业县将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惠及民生的社会政策体系,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济上多想办法,多出真招,多办实事。当前,无论是社会保障、司法公正、反腐倡廉、个人收入、房价调控问题,还是医疗改革、物价调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改革问题,都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和幸福指数,关系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兴业将每年实施为民办十件实事工程,确保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学、劳、病、老、居”基本保障、基本权益,过上应有的幸福生活。

三、夯实基础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点在基层。我们要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到基层,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提升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筑牢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的“防火墙”,真正实现一旦出现问题,基层能稳得住、化得了、靠得住、打得赢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十二五”时期,兴业县要把筑牢基层基础,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奠基工程来抓。从增强力量、夯实平台、完善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创先争优,开辟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一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先锋承诺大行动”、“万名干部进农家”等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全面实施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村级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二是坚持人才为先,进一步增强基层工作力量。拓宽警力“入口”关,增加相应编制,加大从高校毕业生中选录基层公务员和基层警力的力度,逐步提升警民比例,确保有人管事,有人服务。三是加强和完善基层单位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社会管理能力。在深入实施“民防工程”、“天网工程”等“五大工程”的基础上,以健全完善镇综治服务中心和村综治服务站为抓手,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基层政法网络、三级综治组织网络等“五个网络”,形成“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中心,夯实社会管理工作平台,集中办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困难群体的帮扶和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四、健全体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支撑点

社会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必须根据新情况新变化,构建社会矛盾的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实行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运行。一是在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零报告”和“月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信息共享、责任分解、情况通报、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置转移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上来,对不稳定隐患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对矛盾纠纷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实现了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镇、疑难纠纷不出县的工作目标;二是注重源头预防工作,积极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加快出台《兴业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从机制层面上规定各级各部门在定政策、作决策、上项目前,必须先行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出台的政策和实施的项目切合实际,符合大多数群众意愿,从源头上防范矛盾纠纷发生;三是健全完善了维稳工作的预警机制。采取向责任部门(乡镇)发放《维稳预警通知书》的形式,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进行预警,督促涉事部门(乡镇)及时进行稳控和化解;四是健全完善预防和处置重大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兴业预防和处置非正常材夜思事件预案》、《兴业县处置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兴业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对各类维稳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任务。

五、“转变作风、提升绩效”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切入点

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保证。从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来看,急需转变干部作风,让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好为社会的服务和管理上来。一是在思想上,要树立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干劲。兴业的发展,需要广大干部勤奋工作,敢闯敢干,奋发有为。要以加快发展、追赶崛起的意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负重前行、克难攻坚的勇气,以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担当,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推动兴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二是在行动上,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韧劲推动工作落实。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能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去落实就是白条。要言必行,行必果,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决策变成措施、把措施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成果。我们要真正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办法在一线产生、矛盾在一线解决,最终在一线创造一流业绩。三是在服务上,要以真心实意、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发展。要增强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客商、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把发展的事、企业的事、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诚心诚意、满腔热情地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消除心中的忧虑,从而促进兴业和谐发展,创新社会管理。

六、党建引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保障点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层党组织要走在前列,发挥应有的作用。紧密结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现实需要。一要结合县乡换届和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后续工作,突出“抓队伍、抓制度”。要严肃换届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对全体村两委干部进行轮训,建立健全村级组织换届后的运行机制等。二要结合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突出“抓活力、抓服务”。深化乡镇党委书记党组织创新项目建设和“三级联动”活动,以“便民、利民、惠民”为落脚点,不断深化和拓展“农事村办”工作,积极开展帮扶困难企业、帮扶困难村、帮扶困难群众和帮扶困难党员“四帮扶”活动,继续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探索更多为基层服务的方式方法。三要结合全面做好各领域党的建设,突出“抓覆盖、抓管理”。努力完善党组织和党的工作领域全覆盖,全面构建机关、企业和行政村等党组织,抓好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四要结合党内民主和党风廉政建设,突出“抓氛围,抓作风”。拓展“阳光党务”的范围,拓展党代表的权利等。

第五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上虞市总工会主席任一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劳动关系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已经成为观测社会矛盾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成为空中楼阁。近年来,上虞市总工会把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作为工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作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工会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既是社会管理的参与者,同时又是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代表者,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工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入点和着力点,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一是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工会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社会支柱,在职工群众心中具有高度的信誉度和公信力,是在社会上有凝聚力、号召力的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二是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工会是我国最大的、最有影响的群众团体,工会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三是有独特的体制优势。我国的工会担负着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社会职能,一方面要组织引导广大职工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代表、反映和维护职工的利益,推动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促进劳资共赢。

二、我市工会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我市各级工会以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园区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已创成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6家,省级和谐园区1家,绍兴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96家,上虞市级172 家,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级122家,全市778家企业参与了创建活动,参与率达到单建工会企业的81%,在稳定职工队伍、融洽

劳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谐上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我市主要通过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提升工作理念。近年来,我市劳动关系总体上和谐稳定,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利益主体的日趋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日益突出。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有利于把劳动关系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企业和基层,促进和谐上虞建设。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化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通知》,对我市的创建工作提出了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市总工会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各种会议广泛宣传,动员鼓励更多企业重视并积极参加,提高全社会对这项工作的认同度、参与度和支持度。同时,分别在百官街道、崧厦镇和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进行了试点,探索富有乡镇、园区特色的创建规划、创建内容、考核验收标准等一系列操作程序,通过培育先进典型,建立示范点,发挥好他们的引领带动作用,并召开现场推进会在全市推开这项工作,确保了创建活动在我市全面开展。

2.完善机制体制。为进一步激发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积极性,我市多次召开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会议,就创建活动激励机制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明确将创建活动列入市委、市政府对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时把企业有否开展创建活动列入综合性先进评比的前置条件。从2009年开始,我市又实施创建达标奖励制度,由市级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对创成国家级和谐企业的奖励1.6万元、省级0.8万元、绍兴市级0.4万元、上虞市级0.3万元;此外,我市还对2009、2010中创建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乡镇(街道)、市级部门和创建企业授予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再进行表彰奖励,两年中对5个乡镇(街道)、3个市级部门以及40家创建企业授予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分别给予1万元和0.5万元的奖励,仅去年市政府就拨出专款奖励资金80余万元。一些乡镇(街道)也设立了相应的奖励资金,较好地调动了创建主体参与热情和内在动力。

3.加强督查指导。我市在实践中将创建活动的主要工作标准归纳为“六查六看”,即:一查依法规范劳动合同,看劳动合同内容是否全面合法、履约执行情况;二查劳动保障情况,看职工工资是否按时发放,“五险”是否到位;三查职工素质和生活后勤保障水平情况,看各项后勤保障措施是否落实;四查安全、环保、计生等情况,看有否存在上述“一票否决”事项;五查工会自身建设情况,看工会作用是否发挥;六查各类资料存档情况,看职代会等有关资料是否齐全完整。为及时化解劳资矛盾,增强创建活动实效,全市各级工会每年五月份开展职工维权服务宣传月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整治非法用工、规范劳动力市场、签订劳动合同等专项检查,仅去年开展日常巡查企业672家,为2610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的工资695.8万元,补发超时加班工资392万元,为劳动者发放经济补偿金1200多万元;查处12家企业补缴社保费28万元,立案调处劳资双方的纠纷1208起,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628.1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409.4万元,有效保护了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

4.夯实基层基础。把改善职工民生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大力实施筹措资金暖职工、提供岗位促就业、互助互济缓压力、后勤保障优环境、服务劳模崇敬业、技能培训提素质、活跃文化聚合力、法律援助保权益等改善职工民生“八件实事”,努力使广大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高标准建设市总职工维权帮扶中心临街窗口,为职工提供法律救助、就业介绍、信访接待等一站式服务,2010年调处职工来信来访158件,参加工亡事故调处25件次,提出了工会组织的主张,维护了职工权益。加强基层工会组建,六月份开展“工会组建宣传月”,发动全市工会干部走访企业、商户,宣传《工会法》、《工会章程》;整合社会资源,与新居民事务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务工流动人员加入工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务工流动人员办理《居住证》的同时源头加入工会组织,与工商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商贸服务业工会组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工会组建力度,进一步夯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组织基础。

全市各级工会把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作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深化了职工维权体系。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职工劳

动保障、企业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规范与落实。全市建会企业全部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530家企业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厂务公开制度,523家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962家企业建立了职工维权服务点、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员和外来员工联络员,及时处理和解决职工提出的问题。二是实现了劳资双方共赢。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一方面,企业善待员工、依靠员工的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与职工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市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率先开展了“职工企业同呼吸,攻坚越坎谋发展”为主题的“共同约定行动”,全市职工共提合理化建议2173条,被采纳848条,小革新76件,小改造138件,小设计97件,小发明24件;检查安全生产558次,摸排出事故隐患1149起,整改975起,尽力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三是促进了平安上虞建设。通过创建,职工最关心的“工资、工时、工伤”和“休息、休假、休养”,职工最需要的“吃、住、行”和“安全、安心、放心”等问题得了有效的解决或改善,从而减少了劳资双方的矛盾,近年年我市未发生过因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上访和重特大伤亡事故,为平安上虞建设作出了贡献,市总工会被市委评为维稳工作先进集体。四是提高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由工会牵头主抓,既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责、展现作为的本质要求,也是工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有效载体和方式,通过创建过程,工会组织的工作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在企业、职工中的号召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在全社会中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工会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建议和思考

工会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必须依据自身的性质及职责,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服务职工与服务企业相结合,畅通向党委政府反社情民意的渠道,搭建政府向企业和职工供社会服务的平台。

1.要突出“民生”这一中心。工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始终坚持以职工为本,把保障和改善职工民生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来抓,在企业加快经济发

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职工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职工。工会要认真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和诉求,切实解决好涉及职工民生的实际问题。

2.要抓住“机制”这一重点。当前劳资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往往是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表达。在创建活动中,必须着眼于职工权益维护机制、企业创建动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权益受到保护,使企业从“要我创”转变为“我要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工会牵头、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3.要加强“基础”这一关键。基层工会组织处于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一线,是工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要以“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为目标,加大工会组建力度,把广大职工加入到工会中来。同时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工作活力,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下载创新社会管理须把握的八大关系(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社会管理须把握的八大关系(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市长黄兴国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点

    天津市长黄兴国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点 2011年04月19日 来源:人民日报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

    把握四个关系创新人大工作

    把握四个关系 创新人大工作嘉鱼县牌洲湾镇人大主席团牌洲湾镇地处武汉市南近郊、咸宁市最北部,三面环江,区位特殊。牌洲湾堤垸属民堤民垸,江堤长度达41.5公里。牌洲湾是一个农......

    把握四个关系创新人大工作

    把握四个关系创新人大工作牌洲湾镇地处武汉市南近郊、咸宁市最北部,三面环江,区位特殊。牌洲湾堤垸属民堤民垸,江堤长度达41.5公里。牌洲湾是一个农业大镇、工业大镇和防汛大镇......

    十八大热点内容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ah.zgjsks.com//) 十八大热点内容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十八大热点内容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社会建设篇里提出了不少新的......

    创新社会管理[范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第一讲为何要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一、社会转型对社会管理的挑战1、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遭遇瓶颈,公信力下降。财政状况;体制机制;管理手段;人员能力;事务繁杂;新事物层......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镇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

    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紧迫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 让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