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个文明的人1
【双击滚屏】
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
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了解礼貌的基本含义和讲礼貌的重要意义,自觉做到讲礼貌。
教育重点:
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
教育方法:
1、课堂讲授:30′
2、分组讨论:30′
讨论题:
怎样才能做到有礼貌?
教育内容:
讲礼貌、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军《内务条令》专门撰写了“礼节”和“军容风纪”两章,严格地规定了军人的仪态和军人相互间称呼及礼节,从而使每一个军人的仪表美、举止美与心灵美达到和谐统一。
一、礼貌的阐释
什么是礼貌?就礼貌外在的表现来说,它是表示尊敬、友好的态度、语言和动作;就内在的蕴含来说,它是一种尊重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心态。礼貌既是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又是一种职业的专门要求,它与粗俗、野蛮相对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礼貌主要体现在一整套具体的礼节、礼仪之中,这些具体的规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1、礼貌是沿袭古人对友好的一种表示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礼节的变化也越来越朝着更加文明的程度发展。如握手这一礼节表示的就是友好的态度。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为生,手里经常拿着石头、棍棒、弓驽等武器,在语言还不相同的情况下,当两个部落的陌生人相遇时,双方先是在远处站下来,相互打量揣摩,如果双方都有善意,就必须放下手中的武器,举起右臂,张开手掌,表示没有恶意。当双方走近时,相互摸摸手,使对方确信没有武器。后来,这种举手、摸手表示友好的习惯便沿袭下来,成了今天的敬礼、握手的礼节。
2、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具体区分
礼貌在用语上有称谓之分,在次序上有先后之分,在动作上有亲疏之分,这些区别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区别。如人伦上有血缘之分、辈分之分;职务上有上下之分、部属之别。根据这些分别,在礼节的规定上,在语言的称谓上都有相应的规范。如儿子见到了父亲,应先问候;部属见了首长、士兵见了军官,要先敬礼。如儿子见了父亲,要有尊称,不能用“哎”、“喂”
等字眼;士兵见了首长通常称职务,或者姓加职务,或者职务加同志,不能用“老张”、“老李”、“大哥”等俗称。又如,男同志见了女同志,从称呼到动作都要得体庄重,称呼要姓加名字,或者按辈份称,不能直呼名字,更不能只呼其中的一个字;握手不能握满把,时间不能过长,用力不能过猛。
3、礼貌是一种文明习惯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场合,都有一套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礼貌习俗。这种习俗是在人们的长期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违背了就要受到指责。因此礼貌与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礼貌受着习俗的制约。从语言上来说,外国人称先生、小姐,而我们中国则称领导、同志;从礼节上来说,外国人见面可以拥抱、接吻,而我们中国的传统习惯是鞠躬、作揖、握手。在公众场合还有一些特殊的礼节,如婚礼上要说恭喜的话,葬礼上要说节哀的话等。
礼貌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封建社会的礼貌则是以“三纲、五常”为基础,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还有掉脑袋的危险。资本主义社会的礼貌,虽然比封建社会的礼貌进了一步,但它以金钱为基础,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钱就受尊重,无钱就遭鄙视。资产阶级的礼貌尽管表面上彬彬有礼,但内心却想把对方口袋里的钱全部掏光。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的礼貌是以人格平等为基础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从而使礼貌真正成为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交往方式,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要求和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
二、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
我认为讲文明礼貌有以下几个理由:
1、文明礼貌是建立正常社会秩序的需要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礼貌程度,是这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野蛮时代,人类对自己的相互关系缺乏认识,存在着群婚乱伦现象,导致社会秩序紊乱,亲属之间互相残杀,生活很不稳定。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类开始正视自己的相互关系,作出相应的道德规定,来维持家族、社会的稳定。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现代文明,懂得了维护社会稳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懂得了用礼仪礼貌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国泰民安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人们把礼貌程度看作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看作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必要手段。如我国“文革”期间,极“左”思潮泛滥,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家庭中有派系相斗,社会上有派系相打,严重破坏了社会和家庭秩序,留下的伤痕至今没有完全愈合。由此可见,礼貌不单单是一种说好话、多鞠躬,而是一种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安全阀”,平衡人际关系的“调节器”。
2、文明礼貌是我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需要
早在红军时期,我军就制订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说话和气”、“不打人骂人”、“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等等,都是对革命军人在处理内外关系时所提出的礼貌要求,正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东西,使我军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成为一支举世闻名的文明之师、仁义之师。今天,我军正在向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迈进,而高度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具有高度的文明礼貌,这正是今天我军提倡文明礼貌的实质所在。
3、文明礼貌是社会对个人修养的客观要求
一个人有无道德修养,从礼貌上看是最直观的。因此,礼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常用尺子。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有的人尽管本质不坏,但由于没有礼貌也令人讨厌。而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都十分重视礼节、礼貌。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个敬老尊贤的典范。1957年他回韶山老家邀请亲友吃饭,席间举杯向一些老人敬酒,老人们同时站起来连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毛泽东一生很俭朴,衣服袜子经常补丁摞补丁,但接见外宾时他总要换一件好一点的衣服,以示对外宾的尊重。领袖尚且如此,对普通人来说更要注意礼貌修养。可见礼貌绝不仅仅是一种给人看的姿态,而是实实在在的自身修养。
4、文明礼貌是与人交往的需要
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与他人接触、交往,有没有礼貌,结果大不一样。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之所以能请得出来,除心意诚恳外,礼貌周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怎样才能做到有礼貌
人人都知道讲礼貌好,为什么有的人做得好,有的人做不到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对讲礼貌的模糊认识
不少人对礼貌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是认为讲礼貌虚伪,似乎很做作,是故意整景。二是认为讲礼貌多余,感到礼貌是套没用的东西,挺束缚人的。三是认为讲礼貌麻烦,点头哈腰,罗哩罗嗦。四是认为讲礼貌是小节,讲不讲无关大局,更不算个什么罪。其实,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仅举个小例子,看看讲礼貌的重要性。在上海市曾经发生一起因为在公共汽车上争座位而用尼龙伞戳死人的惨案。当被告被判处十年徒刑后,他痛苦他说了这样的话:“我与被害人前世无冤,今生无仇,在事情发生前的两分钟还不认识。只因为不讲礼貌抢座位发生争吵,我竟造成了他的死亡。我对不起死者,对不起他的家属。”试想,如果双方讲点礼貌,互相谦让,这个悲剧还会发生吗?
2、懂得礼貌的内容和形式
一个人的文明礼貌主要表现在他的语言、行为和态度上。我们以礼貌语言为例,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表现了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和语言艺术。礼貌语言要求说话和气,不要强词夺理,冷言恶语伤人;要求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虚,尊重对方,多用商量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从日常礼貌用语的种类来说,大致可分为五种:见面语、感谢语、致谦语、告别语、招呼语。如早晨或晚间见面时,问“早晨好”或“晚上好”。平时见面互问“您好”。初次见面认识,主要一方可用“您好”,“很高兴和您认识”,被介绍的一方可用“请多帮助”,“请多指教”。分别时说“再见”,“请再来”,“欢迎您下次再来”。特定情况的告别可用“祝您晚安”,“祝您健康”,“祝您一路顺风”。得到别人帮助以后应该及时说“谢谢”,“费心了”,“多亏您帮助”,“实在过意不去”。有求于别人时说“麻烦您”,“劳驾”,“请帮忙”,“拜托了”。打扰别人时说“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多包涵”。接受对方道谢或道歉时回答“别客气”,“不用谢”,“请不用放在心上”,等等。总之,要根据时间、地点、对方身份(年龄、性别、职业等)以及和自己的关系,恰当地选择礼貌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礼貌语言是一股和煦的春风,它驱走冷酷的寒冬,带来滋润禾苗的春雨,浇开心中的友谊花朵。而说话粗俗、态度蛮横,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紧张,甚至酿成悲剧。要真正养成语言礼貌、说话文雅的习惯,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从三个方面来努力:一是杜绝脏话、粗话、骂人话。这不难做到,一方面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另一方面,请周围的同志提醒自己,监督自己,坚持不懈,坏习惯是可以改掉的。二是掌握基本的文明礼貌语言。除按照《内务条令》规定的去做之外,还应重视对“您、请、谢谢”等这些基本用语的使用,长期坚持必有好处。三是克服个人情绪对自己的干扰。如高兴时说礼貌语言,不高兴时也要坚持。称呼他人,关系好时与有了磨擦一个样,更不能恶语伤人,不要让自己的情绪为不文明的语言开绿灯。四是当领导面和当同志面一个样,在私下和公开场合一个样。不能对领导彬彬有礼,对同志两眼一翻,不能在公众场合讲话文明,在私下交谈中满口脏话,低级下流。在注意礼貌语言修养的同时,还要注意礼貌行为的修养。如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经允许再进入;外出乘车时,要排队买票,排队上车,不要插队加塞;在公共场所中,不要大声喧哗和乱扔果皮等脏物;买东西按价付钱,不贪小便宜;不讥笑别人的生理缺陷,不给战友起绰号等等。
3、从点滴做起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要养成礼貌习惯,必须时时
处处注意。长期坚持下去,必定会养成习惯。到那时,你就会给人以一种文明感、一种高雅感、一种美感。
第二篇:做一个文明人
做一个文明人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征文大赛
2013级6班封真雪指导老师:王红英松苏内吉先生说过: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可见文明礼仪有多重要,现代社会,被
许多不文明的现象代替,我也一样。现在回想起那件事,仍然心有愧疚。周末,我像往常一样,早上8点出门,睡眼惺忪的我不禁打了个哈欠,这么早,“还要去补课什么意思嘛难道就不能晚点吗?太阳还没出来呢。”被愤怒包围的我,大脑已经“不清醒了”所以看见公交车来了,也不管是哪一路的,胡乱就上了,好在目的地还是我要去的地方,望着窗外移动的景色,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这时我回过头,瞥见了从后门上来的一位爷爷,顺着后门望去,车上的座位已经没有了,我正捉摸着谁来让座位呢,就见这位爷爷往前面走来了,还偏偏站在我旁边,我纠结了,让吧,我还有好长一段路才下车呢;不让吧,又说不过去。我纠结来纠结去,当我回过神的时候,车已经快要到站了,而那位老爷爷还站在我旁边,我一时愧疚,心想还有两站了,让了吧。我站起来,很愧疚的对爷爷说,爷爷我让你吧。爷爷无比感激的说了声好,这不说还好,一说我心里瞬间五味杂粮,那种复杂的感情在我心里翻滚着,愧疚,自责,后悔,折磨着我的心,直到现在我依然没
有忘记。也许你们会认为不过是没让座,至于吗?不,这不只是让座,是一个文明礼仪的道德问题,我是一个中学生,明白文明的重要,当我看见老人就在我旁你站着,我却因为不想站着,就违背良心,违背道德,眼睁睁的看着老人站了10分钟或者还不止十分钟,心里确实很过意不去,也很后悔,但当时我确实这么做了,我不知道当时车上的其他乘客是怎么想的,可能会觉得我很没良心吧。中国素有“文明礼仪之邦之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做一个文明人。我国古代的军事家,诸葛亮就说过一静以修身,养德俭以。从现在开始,不要像我这样,眼睁睁的 看着老人僵硬的腿在不平稳的公交车上微微发抖。
文明美德,从现在做起。
第三篇:做一个文明人演讲稿
演
讲
稿
在开始今天的演讲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有没有骑过共享单车,好!谢谢大家。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公交站、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地,提供的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新形态。
随着国家经济、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近几年全国都在大力开展治理环境的措施。共享单车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一经面世就得到了广大民众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因为那些肆意破坏,据为已有的不文明行为与日俱增才有了我今天演讲的主题: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顾名思义,就是大家共享便利,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但共享经济要想运转流畅,需要公众具备较高的公共意识和契约精神,说白了就是替他人着想。随着共享单车的大力推广和普及,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标题“ofo共享单车被破坏 北京朝阳区某维修点日送修600辆”。文章的开头是这么说的:“共享单车逐渐流行,在带给市民方便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恶意破坏,记者探访发现仅朝阳区某维修点就有近3000辆被破坏的共享单车,近10位修车师傅每天要修数百辆。”看到这么庞大的数据,真是细思极恐。
今天我不再去罗列那些如何被破坏的例子,但有一点我必须要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网上看到过一张图片:一根针别在共享单车的车座上。这也许是那些喜欢恶作剧的人的恶搞,但与此同时也体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因为不是自己的物品,所以就肆意去破坏,甚至不顾他人的人身安全。在这里我想说“朋友这么做,你的道德在哪里?”借用一句网络上的话“共享单车这面国民照妖镜显然是照出了妖的样子,但是没有办法收了妖怪。”
共享经济依附于公共文明,公共文明是什么,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当然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以便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无论是平时生活或工作中的举手之劳都能养成文明的好习惯:捡起一张毫不起眼的纸屑、用完东西及时归还、下班的时候随手关灯、看看门窗是否关好、外出时不践踏草地、遵守交通规则。见到长辈,熟人说声好或给个甜甜的微笑„„都是文明礼仪的表现。我们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语,在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加个“请”字,事后说声“谢谢”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相信,我们的家园会因此变得天更蓝,草更绿,花更香,人更美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第四篇:做一个文明人演讲稿
曾经从报刊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记者采访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您认为您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从哪儿学到的?”人们都认为这位科学家会说是在大学或其他高等院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但这位科学家却出乎意料的说:“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生受益的东西。比如:有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做人要懂得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教授的话一说出口,全场的人都愣住了,随即人群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其实这位教授所说的是人们在刚入学时所学到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它虽然不起眼,但却对我们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当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要做到心中时时有“文明”二字。
汉时,有一青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做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室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事,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其实,要做到讲文明,懂礼仪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习惯成自然。
公交车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上车,而此时又没有空座位的话,你会主动让座吗?往垃圾桶里扔垃圾时,看见地面上有废弃的纸片,你会弯腰拾起放入垃圾桶吗?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时节,你会随手折断桂花树树枝吗?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只要我们做好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就是做到了讲文明懂礼仪。
朋友,让我们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吧,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为一个文明的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做一个文明人演讲稿
《做一个文明之人》
演讲稿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同学们,一头牛饿了,它会在本能驱使下寻找食物,无论遇上什么,只要可口,都会照吃不误,大嚼一通。而人就不同了。我们饥肠辘辘时,尽管看到商店橱窗里的美味近在咫尺,但如果囊中羞涩,也不敢有非分之想。为什么?因为道德观念时时提醒我们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看到师长时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整洁、得体身份的的衣着,是落落大方的举止,是将垃圾自觉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敬重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做一个文明的人,要语言文明。澳大利亚一位总理霍克与一位老人就一问题争执时,他冲动的骂了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后来霍克就自己不文明的言语向老人道了歉,但却给澳洲国人留下一个不文明的印象。平日里,你公共场合高声叫嚷,你脱口而出的一句粗话不也会让你的形象大打折扣,不也会让你所在的班集体和学校名誉受损吗?
做一个文明的人,要行为文明。当你输卡就餐取水时遵守秩序;当你小跑两步把果皮纸屑包送入垃圾桶;当你用完爱心伞小心收好挂好;当你打完篮球不任它在操场“流浪”……那么,这时候,你离演讲开头所说的“牛”越来越远,离文明越来越近。
做一个文明的人,还要特别注意尊重、欣赏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欣赏他人就是勉励自己。他人发言时,我耐心倾听;他人提出建议时,我虚心接受;他人难堪困窘时,我善意微笑;他人成功时,我衷心祝贺;他人有精彩表现时,我不吝赞美。尊重欣赏别人,不会放大你的失败,反而能彰显你的素质,体现你的文明。
然而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做一个文明的人,最重要的是学会读书,认真读书。哲人说:“不读书的人生是浅层次和不完美的”。是的,当你徜徉在厚厚薄薄的书籍中,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你的思想和心态,你开始明辨是非,知晓善恶,温文尔雅。古诗云:“腹有诗书气自毕。”当你修养精湛,表现在外的是从容的气度,出俗的谈吐,脸上洋溢的是自信、灼人的光华。有句玩笑话如此说: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长得丑,还不读书,可就是你的错了。在人生最美丽的年华不勤奋读书,你不知道终有一天你会有怎样的后悔。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当你把讲文明守纪律这种气质恰当地集于一身时,你,就是最可爱的人。就是守社会规范、校纪校规的人。
希望,做一个文明之人,成为我们永远的呼唤!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