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申论:核心价值体系之如何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社会风尚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我们不能幻想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就使社会风尚有一个根本转变,而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加以引导,使其逐步向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方向转化。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节环节:
要加大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着力提升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引导公民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使整个社会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公民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整个社会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贯穿到媒体宣传、文化创作、精神文明创建和思想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素质,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要着力建设廉政文化,在整个社会形成扶正祛邪、公平正义之风。官气正则民风清,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是公民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风向标,直接影响着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要塑造健康的社会心态,养成文明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塑造全体公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之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身心健康、人际和谐、文明环保的良好社会风尚。
要把宣传教育与加强治理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对人们反映强烈的社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尤其要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必须充分运用舆论、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严格治理和严肃查处,以此保证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篇:2014年安徽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之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
【导读】安徽大学生村官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之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欢迎加入安徽大学生村官考试QQ群:242808680。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wuhu.offcn.com
◆ 推荐阅读:
2014年安徽大学生村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2014年安徽大学生村官考试网校1980元 未取得笔试资格全退费 笔试不过退1500 2014年安徽大学生村官考试备考资料
【背景链接】
2014年2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通过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帮助全体公民确立共同理想,为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提供“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从国家发展目标角度概括出来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们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经济上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越来越和谐,即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目标,这个目标代表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也代表了当代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
二是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力量,为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提供“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而且还为实现这些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提供了不竭的思想动力和精神力量。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自由、平等、公平、法治”,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把这些目标写到社会主义旗帜上,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是通过倡导基本道德规范,为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提供“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当然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除了强调上述基本规范外,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但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为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尤其是为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提供了“主旋律”。[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消除不良社会风气、引领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措施] 一是要加大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着力提升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引导公民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使整个社会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公民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二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整个社会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贯穿到媒体宣传、文化创作、精神文明创建和思想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素质,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要着力建设廉政文化,在整个社会形成扶正祛邪、公平正义之风。官气正则民风清,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是公民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风向标,直接影响着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四是要塑造健康的社会心态,养成文明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塑造全体公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之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身心健康、人际和谐、文明环保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是要把宣传教育与加强治理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对人们反映强烈的社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尤其要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必须充分运用舆论、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严格治理和严肃查处,以此保证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内容请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安徽大学生村官网、芜湖人事考试网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分)
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分)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础。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篇:一篇核心价值体系申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宣传倡导和文化滋养,更需要法律政策的刚性约束和有力支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用法律政策为核心价值观建设保障助力,尤为必要和紧迫。请阅读:
核心价值体系申论范文: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良法善策
价值观建设贵在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宣传倡导和文化滋养,更需要法律政策的刚性约束和有力支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用法律政策为核心价值观建设保障助力,尤为必要和紧迫。
“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这句西方谚语所讲的天理人情,就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将主流价值观念入法,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伦理“仁义礼智信”备受推崇,融入历朝法典,高悬家族宗庙,用以规范人们行为和社会秩序。新加坡为倡导 “家庭为根” 的价值观,立法规定子女与年迈父母同住,可享受一定的免税额度;有意和父母就近居住的,政府拨专款资助买房;子女探望父母,可免除部分小区停车费。这些规定将抽象的价值观具体化、生活化,细至如此,足见用心之深、设计之精。当代中国,宪法和一切法律政策的价值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比如民商法体系明确将诚实信用作为基本原则,等等,都是核心价值观在法律中的直接体现。核心价值观倡导什么,反对什么,用法律政策明确边界、划出底线,才能让人们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多措并举,方能药到病除。当前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每天都有许多善行义举让我们感动,但也有一些事情与核心价值观南辕北辙,年轻人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诈,所谓明星用劣迹博取眼球,不法商家生产有毒有害食品,有人欠着农民工的钱自己却高消费……凡此种种,一再冲击着人们的价值底线。表面看是道德价值出了问题,再往深里想一想,与我们的一些法律政策不完善有一定关系。对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现行法律政策有的滞后过时,老办法管不了新问题;有的空白缺位,惩恶扬善于法无据;有的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有的失之于宽,违法成本低;还有一些具体条文内容、司法个案判决与核心价值观不合拍甚至相悖。纠正跑偏的价值观,仅靠教育引导、叩问良心远远不够,强有力的法律政策必须跟上。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怎么体现这个“善”字?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摄,做好法律的立改废释工作,做好各项政策的修订完善工作,通过法律政策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以良法善策导民以善、禁民以非。这两年,我国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子女“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两高”出台打击网络谣言的司法解释,一批网络“大谣”认罪服法;一些地方出台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规定,为好人提供法律保护。这样的法律政策,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正是核心价值观建设所需要的。
法律政策的权威在于执行。“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失信者“黑名单”,那些“老赖”不仅曝了光、丢了脸,还坐不了飞机、贷不了款,纷纷主动还钱,效果立竿见影。有关部门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处罚关闭了一批恶行网站,打出了声威,打出了效果,网络空间逐步清朗。这些措施和行动,彰扬了正气,压制了邪气,百姓拍手称快。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要更多地运用法律的武器、发挥政策的作用,扶正祛邪,激浊扬清,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