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青年与社会)[范文模版]
中学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
一、作者简介:刘向辉(1991—),男,汉族,河南省上蔡县,教育
硕士,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二、邮寄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建设路46号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二号楼234宿舍。邮编:453007;收件人姓名:刘向辉;联系电话:***;邮箱:819109941@qq.com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学社团建设异军突起,校园社团活动如火如荼。作为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社团不仅是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重要补充,而且对于中学政治教师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中学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学社团是依据中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由中学生自发形成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它具有丰富中学生校园生活,繁荣中学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对中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探究中学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我们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利于使广大中学生形成符合我国社会主义q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
一、中学社团的内涵及分类
(一)中学学生社团的内涵
《教育大辞典》对学生社团的界定是:“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各种群众性文化、艺术、学术团体。不分年级、系科甚至学校的界限,由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组成。在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活动。目的是活跃学校学习空气,提高学生自治能力,丰富课余生活;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互相启迪,增进友谊。”[1]
就中学生来讲,学生社团是在中学校园里依据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
点,按照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建立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其具有组织自发性,内容广泛性,形式多样性,活动创新性等特点。
(二)中学学生社团的分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学生社团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学校园中的社团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按照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
1.理论学习类社团
注重经典理论研究,通过组织学生学习、探讨哲学,政治,历史等知识,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开展演讲、辩论,专题讨论等形式,对某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个最广阔的思想交流平台。例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纵横社就是中学理论学习类社团的典范,其设计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为中学有识之士提供了一个碰撞思想、提高能力的空间。
2.科技创新类社团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如火如荼,新技术,新发明方兴未艾。在基础教育领域科技创新类的社团也异军突起,此类社团倡导思行合一,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有的甚至和市场相结合,还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比如各种航模社,科技社等等。
3.文化艺术类社团
此类社团是参与人数最多的社团,它的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包括各种文学社、音乐社、舞蹈社、话剧社、演讲社、辩论社等等。一般是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成,是中学校园社团构成的主力军,通过这类社团可以很好地提升个人气质和文化修养,在中学阶段接受过良好文化艺术训练的学生一般走向大学后更受欢迎。
4.公益实践类社团
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公益活动,进行社会实践,树立学生的社会公德心,使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此类社团组织形式多为校内公益实践,也有学校或者政府组织的校外实践,是不可多得的锻炼平台。
二、中学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价值观念传播功能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对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介绍,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他们形成爱国爱党,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中学社团活动中特别是理论学习类的社团活动中,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理论研究、讨论,可以培养他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二)创新思维启发功能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2]各式各样的航模社团,发明协会开展的各种科技活动,对于拓展中学生的视野,完善中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启发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获得了科技创新上的成功之后会更加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学生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和更加广阔的天地。
(三)个人全面发展功能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重要理论依据,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在中学各种文化艺术类社团中,很多学生经过文学和艺术的熏陶变得更加有内涵和气质。例如在中学参加美术社的同学就具有很高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欣赏能力,这样的人往往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远远看起来有总高雅、恬淡的气质。
(四)公德意识培养功能
中学思想政治课以公民意识的培养为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3]当前随着经济社会急速发展,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之间的交往,交流也更加频繁,同时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当前出现了“扶不扶”等现象,这就使得社会公德在协调相互关系方面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在中学公益实践类社团举办的活动中,对于培养中学生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以教师课堂灌输为主,常常因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内容呆板而导致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当把握住中学学生社团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利用学生自发组织社团活动的机会,巧妙灵活、不失时机的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完成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内化。
参考文献
[1] 赵瑞情.中学社团生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2008.[2] 薛璐.中学生社团活动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素质作用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01):110-113.[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10).
第二篇:戏剧类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戏剧类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摘要:本文通过从中国早期话剧及话剧社团的历史发展、大学生戏剧类社团亲和力价值研究、戏剧类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用三个方面,全面的阐述了戏剧类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字:戏剧社团 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早期话剧及话剧社团的历史发展
1、话剧的输入和早期话剧运动。
现代话剧的雏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改良戏剧阶段。而文明戏是二十世纪初出现的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最初作比较正规的演出的是留日学生在东京组织的春柳社,主要代表人物有曾孝谷、李叔同、柳亚子、陆镜若等人。他们于1907年在东京排演了《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又正式排演了根据林纾的翻译小说改编而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同年,王钟声在上海组织春阳社,继续在上海演出文明新戏。早期文明戏一开始就显出了强烈的政治宣传色彩,或揭露社会黑暗,或反抗民族压迫。从一定意义上说,文明新戏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到五四前期,文明新戏走上了堕落、衰亡的道路。
2、现代话剧建设期
五四时期,话剧运动再次兴起。主张:一以戏剧为改良人生的工具;二是要求戏剧反映现实生活;三是要求改造传统旧戏,以适应现实发展。1918年8月《新青年》发表“易卜生专号”。1921年前后,现代话剧正式进入建设期。
1921年民众戏剧社成立于上海,他们以提倡艺术新剧为宗旨,强调现代戏剧必须反映时代人生,担负社会教育并推动社会前进的任务,体现出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美学倾向。他们创办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文学刊物《戏剧》,并以此为阵地,批判传统旧戏和文明戏,译介外国戏剧作品和理论,为现代戏剧发展大造舆论。1924年,由洪深根据王尔德《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并导演的《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对话剧的正规化表演提供了第一个范例。
爱美是法文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非职业性的。爱美剧指的是二十年代兴起的中国话剧的改革—业余戏剧。倡导者针对当时商业剧演出的弊病,提出“爱美剧”的口号。他们要求摆脱资本家的控制,进行严肃的艺术创造,提倡开展非职业的小型话剧演出,“非营业性质”的业余演剧方针,以革除商业戏剧之弊端。1921年,陈大悲在《晨报》副刊发表《爱美的戏剧》一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戏剧常识,为人们提供了一把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后经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等的呼吁和推动,提高了早期话剧的艺术品位,对促进我国话剧的正规化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社会问题剧是适应“五四”时代精神的一种话剧形式。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深受我国剧作家的欢迎,形成了我国话剧“社会问题”写实剧的创作潮流。“社会问题剧”一时蔚为风气。除了表现爱情上的新旧思想道德的斗争外,剧作还从其他许多方面触及当时中国的社会弊端。许多剧本都是着眼于提出社会问题。剧本本身艺术性并不十分强,但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因而常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尽到了文学的思想启蒙作用。
3、湖南戏剧活动的历史
早在1916年,袁世凯复辟称帝、汤芗铭横行湖南,湖南学生组织全省学生联合会,各学校成立化装讲演团,奋起抗争、反袁驱汤,拉开了湖南校园戏剧演出的序幕。长沙修业学校化装讲演团、学生少年化装讲演团、青年白话剧团在节假日和群众集会上的演出,观众趋之若鹜、风靡省会。
“五·四”时期,学生爱国运动风起云涌,长沙麓山工校学生演出的《青岛风云》、省立高等工业学校演出的《亡国鉴》、湖南省学生会联合演出团演出的《救国潮》、《有志少年》、《为国牺牲》等话剧,在反帝反封建运动中推波助澜,书写了大学生戏剧的新篇章。
抗日战争前夕,校园戏剧再起风云:冻雨剧社、青春文艺社、逆流剧社等相继成立,话剧名作《名优之死》、《垃圾桶》、《雷雨》、《日出》……搬演上了长沙的舞台,湖南的学生戏剧以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抗日战争爆发,国土沦丧、家破人亡,学生们丢失了课桌,更失去了学堂,爱国的青年学子以话剧为武器,唤起民众,同心抗敌,他们成为了湖南数十个戏剧抗敌演出队的骨干力量。全国解放以后,大学生戏剧在各高校生生不息,除了话剧,京剧、歌剧等戏剧形式也出现在校园舞台。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大学生戏剧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二、大学生戏剧类社团亲和力价值研究
大学生戏剧社团基本上是一种自发性的学生艺术类社团。
社团初创时期,往往是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相邀而结的小团体。以湖南农大虹剧社为例,湖南农大虹剧社在2002年6月结社时,发表了剧社的宣言: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着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来到一个充满憧憬和梦想的地方/组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他们喜欢戏剧,渴望表演,热爱生命/他们热情地对待生活,积极地面对人生/他们一起笑/一起泪/一起醉/他们永远年轻/他们能体会到别人无法经历的多彩人生/他们痛并且快乐着/洒脱并且真诚/他们用一颗颗鲜活跳动着的心/营造着一方纯净的土地/一片美丽的天空——虹剧社。”
剧社之所以取名为“虹剧社”,是因为当时发起成立剧社时是七个人,所以取之为“虹”,意为“七彩”,也希望能预示着剧社能够发出七彩的光芒;剧社的英文名是“Home Theatre”,“Home”是“虹”的音译,也象征着剧社就是一个家。
1、从内容上看,话剧比影视艺术对生活的提炼和典型化的创造更有艺术品质。
纵观今日的校园戏剧,蓬勃发展之势丝毫不逊色于当代正规话剧进程,可以这么说,校园戏剧是与正规戏剧并行的并具有独立风格的一种非正规戏剧形态。它带有正规戏剧所不具备的勇敢的开拓性和单纯的非功利性,这些都是戏剧艺术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学生演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比课堂上、课本里学到的东西更多、更直接。生活在校园中这个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学生们带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他们希望倾诉自我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也希望自己的见解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并认同。于是话剧便应运而出,成为了学子们众多选择中最具诱惑力的一个。富于表现欲的年轻人自然愿意融进话剧,走上舞台。当然,不可避免参与戏剧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目的,为艺术而献身似乎也不能一概而论。然而,也就是这样一群活跃在各大高校中以及高校之外的矢志不悔的青年们,他们用他们的方式赋予了校园戏剧丰富的内涵意义,并让这一“业余”的艺术呈现出比之专业戏剧更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趋势不仅反映在戏剧精神本身,也体现在了校园戏剧整个运作之中。
2、从主体来看,校园话剧以学生为主,特别是非专业话剧,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校园戏剧正因其独特的优势及蓬勃的发展态势为戏剧爱好者们尤其是业余人士所看重,构成推动校园戏剧力量主体的大多是高校中酷爱此道的学生,也有许多已经毕业然而怀恋校园爱好戏剧的年轻人:他们把自己的激情和梦想寄托在戏剧之上,在舞台上挥洒着年轻的心。这些人大多没有进过专业的戏剧院系,有的甚至根本来自于理工科,但正如球迷不分男女老少一样,戏剧也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好者。他们的戏剧可以说是业余的,但正因如此,他们的戏剧也就更“民间化”,各种“学院派”想也想不到的戏剧处理手法及舞台技巧在这些人的手中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也许摆脱了程式及流派的束缚,才能保证新的诞生,这一点正是校园业余戏剧所独到之处,活跃在高校剧坛上的各个剧社之中,来之于各种学科,拥有各种思维方式的年轻人形形色色,他们共同为校园戏剧添砖加瓦,使得它得以极大的丰富。构成校园戏剧中坚力量的还有一些热心于此的艺术家和传媒机构,在一些校园戏剧传统优良的学府之中,校方积极支持剧社活动,也能为之邀请到一些知名导演,老艺术家参与校园演剧活动,例如戏剧界老一辈导演郦子柏、顾威等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曾几度亲身前往高校,与学生演员同甘共苦,排演大戏,校园戏剧的繁荣与他们的无私奉献是紧密相关的。但老导演们的剧作大部分属于严肃题材,与此相比,年轻导演们的构思似乎更新潮,更先锋,当今正红的实验导演孟京辉和中央戏剧学院的一些青年教师也是校园戏剧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风格更能吸引年轻学子,也更易为青年学子所接受。无论是老是少,这些专业导演们均看到了校园戏剧所蕴藏的强大潜力,他们愿意也甘心在这块土壤之上播撒自己的戏剧理念,真正为自己而不是为票房排演话剧,这也正弥补了校园戏剧一些技巧上的不足,令校园戏剧彻底摆脱商业因素的羁绊而前行。学生们接收着各方面的诱惑,有时极轻易地会白白葬送自己的劳动成果,校园戏剧人们需注意此点,以免重走文明新戏的老路。
3、从表现形式来看,戏剧类社团更能表达当代大学生的想法,能够更自由的挥洒自己的情感。
我们以话剧形式为例,在话剧形式中,大学生比较推崇西方现代派戏剧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如贫困戏剧、先锋戏剧和荒诞派戏剧等戏剧样式。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1、现实主义的戏剧对创作有较高的要求,大学生戏剧的创作水平还达不到这一要求;形式的选择能够掩盖自身戏剧艺术和技术的不足。
2、大学生比较崇尚哲理、不喜平庸,而西方现代戏剧能满足大学生的这种创作需求。
3、这种艺术形式对时空的处理较为自由,在条件十分简陋的剧场中照样能够演出,比较符合大学生戏剧社团的经济状况。
对这类话剧形式的喜爱和推崇,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自身情感、自由的无限崇尚。同时,这类话剧形式,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使得大学
生的精神境界在话剧中得到升华。
三、戏剧类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用
高校大学生社团是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营造丰富多彩、自由民主的大学文化,实现大学的培养目标的需要。而戏剧类社团虽小,却能反映出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水平,更是大学生为培养话剧能力,开拓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挖掘潜能,发挥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也是课堂教学在实践中的延伸和补充,补偿并发挥着课堂教学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对实施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大学生服务社会功能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戏剧类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1)思想导向功能
思想导向功能是戏剧类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功能,,依托于戏剧知识快速普及,戏剧的思想导向功能日益彰显。教育者可以在通过戏剧,表演出学生最关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使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具有积极性。同时,教育者还可以将自己欲传授给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等方面的教育观点, 在戏剧上辅以相关教育实例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地教育, 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2)师生交流功能
教育行为的本质行为是师生的交流行为,只有教学双方之间以精神客体为中介不断深入广泛交流才能够切实将教学深入开展。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形成主体人格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师生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但戏剧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了更为亲密、感性的手段。
2、戏剧类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1)促进学生的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话剧的应用可以为学生的协作学习提供必要的交流平台, 在话剧编排、排演中协作小组的同学可以通过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可以发挥社团学生干部自主管理能力强的优势。
2)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观念。
戏剧社团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离不开教育者思想观念的更新, 唯有其观念伴随时代同步发展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戏剧社团,作为新型的大学生组织,不仅仅是大学生培养兴趣的群体组织,而是有不可替代的思想教育功能,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应注重操作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因此,在加强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的同时更应加强对戏剧类社团的管理与提高。通过话剧等形式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姻,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但是,任何精神活动的进步都应该以人们思想观念进步为保障,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担当戏剧类社团管理者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必要而迫切的任务。
第三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2014年8月我来到中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政治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七年一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政治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政治采用“五元”的教法,通过展示教学目标列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泛读课文、分析课文、然后教师进行主要知识小结。这种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
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政治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教师的教学方法。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那里的老师都不喜欢上多媒体,除公开课用一下之外,其他上课都不用。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对多媒体的不熟练,时常上课程序和多媒体的播放对不上。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第五,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政治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政治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也就采取了“因材施教”,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老师没办法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政治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政治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政治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教学模式的转化。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
三、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但对一些背景的解说,我觉得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政治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新知识,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感兴趣。
四、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五、不断提高教师自己的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第四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
2013年我被分到常德市第五中学进行一个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政治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政治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虽然是常德市第五中学,政治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泛读课文、分析课文、例子讲解、问题分析、解题、主要知识小结。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
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政治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老师在讲台上根据固有的模式大谈特谈,学生在讲台下作自己的事,少数认真听课的同学看起来也是抱着某种利益的心态——高分。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客体。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师点评语言单
一、苍白,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恰当的评价,让人感到老师的语言空洞。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滥用表扬,不管问题价值大小,学生回答的价值量有多大,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太棒了”等等。这种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使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随意应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其实是对教学,也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四,教师的教学方法。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那里的老师都不喜欢上多媒体,除公开课用一下之外,其他上课都不用。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对多媒体的不熟练,时常上课程序和多媒体的播放对不上。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第五,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政治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政治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没办法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政治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政治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政治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教学模式的转化。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
三、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但对一些背景的解说,我觉得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政治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新知识,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感兴趣。
四、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五、不断提高教师自己的素质。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材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在教学活动中,党的教育方针能否贯彻,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第五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问题探究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问题探究
思想政治课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实效性。
1.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是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深刻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必须及时地向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经济、政治、法律、精神文明等方面的教育,使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进步,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同时,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转型引发的各种矛盾与丑恶现象也随之迸发,我们要正确估计、科学思考、合理引导,体现国家意志和符合社会要求,教育青少年学生认清方向,避免迷失自我,用高远的视角、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思维来认识社会设计人生。
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是其课程性质、特点及任务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实效性,突出地体现在育人的功能上,只有入情入理、入心入脑的教学,才能体现其德育性质。思想政治课具有理论与实践、知与信、悟与行等有机结合的特点,决定着该学科教学要不断与实践结合,不断研究高中学生思想实际,不断改进教学的方法,不断遵循螺旋式排列的目标要求,从而提高实效性。那么,如何增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思想德育实效性呢?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活动是学校的基本活动。是教育的主导。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则是教育的主体。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
(一)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教师。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素质入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资源。只有政治教师加强自身的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要勇于改革、更新观念,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扎扎实实地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开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①提高思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素质。在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上,以科研带动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已成为普遍共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都树立了科研意识和加大了科研力度,不断推出新的科研成果,并且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改进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②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应注意为人师表,视教育为神圣的职业,敬业乐业。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充满关爱,善于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治学严谨,关注现实、乐观向上,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大学生从教师的教学和日常言行中感悟到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注重言传身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实效意识。
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较低,其原因主要有:思想政治教材的有些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脱离学生所关注的社会政治热点问题,在许多方面要求学生理解连成人甚至学者也难以回答的问题,由此产生了高要求和低效益的矛盾;理论教育与行为训练脱节,偏重学生认识的提高,而忽视行为规范的训练;应试教育倾向的干扰,学校把思想政治中政治理论知识的考核当硬任务,而把思想道德教育当软任务,缺乏对思想道德教育质量和效益方面的评价和考核,不追求教育活动的最终效益;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道理与在实际中看到、听到、得到的现实存在较大反差,致使学生是非界限模糊,价值观念失范。上述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在指导思想上没能牢固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实践中确立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意识。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增强实效意识是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实效的前提条件。有了强烈的实效意识,才有可能进一步追求教育活动的合目的性程度,做到在开展活动之前认真考虑一下,该项活动到底能使学生受到什么教益;在开展活动之后认真总结一下,学生是否受到了这样的教益,从而不做表面文章,不图形式上的轰轰烈烈。有了强烈的实效意识,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科学化水平,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看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它既有显性和隐性之别,又有近期和远期之分。有时候,教育的成效能立即见之于学生的行动;有时候,教育的成效要遇到一定的时期才能显现(如舍己救人);有时候,教育的成效在学生身上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虽受用终身却无明显的行为表现。追求思想教育的效益,不能仅仅满足于即显效益、短期效益,还要重视隐性效益、长远效益。要注意避免和克服急功近利倾向,着眼于长远,从较长的时间跨度和较大的空间范围来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深化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
根据当前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把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确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新的理论说明。在改革教材编写中,要不断吸收理论界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只有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根据当前学生思想发展中认识水平和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性、理论认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协调性的实际,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切实把加强基储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接受基储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切实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有关社会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在考核方法上,要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把检查和促进知识、能力、觉悟的提高和认知与行为的统一作为考核的依据和出发点,切实改变以应付升学为中心的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做法,撰写小论文和写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等结合起来,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1)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关键,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一旦具备自学能力,就能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取新知识,并为探索知识,成为高层次人才,为将来报效祖国创造条件。
(2)“关注差异,人人成材”的评价观注重运用多元、多维、全面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得到他人更多的肯定。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地看、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如果教师抓住了师生交流的最佳契机,适时运用语言、表情等手段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就能使师生互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
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为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外部,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加以重视。家庭对高中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工作,改善家庭教育状况。社区教育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要紧紧依靠社区各方面力量,优化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我们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能完全解决,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很多,包括学生辩论会、专题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
总之,在教学的活动中,通过建立探寻教育新方法,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激活思想政治课,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质量,增强政治课德育实效性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姓名:屈连东
学号:1102014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