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时间:2019-05-14 15:1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和

谐社会中的意义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期:2009—2010第二学期分院:基础学院学生姓名:王超

专业班级:09国际经济与贸易13班学号:091351331任课教师:王功名

二〇一〇年六月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

一。其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其能够在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非理性与理性之间保持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既立足现实又指向未来,从而实现其作为信仰的科学性,成为迄今为止我们最佳的信仰选择。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内的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追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和崇高理想,并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实现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目标而进行不懈奋斗。无论从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还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看,我们党领导人民所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社会,实际上也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和谐社会,我们经过了逐步神话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汇率的认识和总结;即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当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的成功探索;即使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也对构建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创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队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二.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①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一些制度性的不合理因素往往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比如在传统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公共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向城镇的过度倾斜造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垄断行业

和部门的收入相对于其他部门增长过快;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一些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收入。因此,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非法收入取缔就成为关乎社会长治久安、经济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

② 社会利益矛盾日益突显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同阶层,不同社会成员的收入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因能力的差异、劳动贡献和要素投入的不同而形成一定的收入差距是正常的,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是,如果收入差距超出合理的范围,不但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因此要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配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③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利益和谐共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致使部分社会成员生活相对比较困难。社会保障制度秉持社会公平和正义理念,具有社会再分配功能,能够弥补市场失灵和缺陷,为困难群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使全体社会城影院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证社会结构和谐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步伐加快,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我国人口结构也出现重要变化,老龄化社会迅速到来。这些情况导致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利益矛盾增多。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协调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缓解社会结构转型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结构的和谐。

④ 能源形势严峻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

重要的支撑。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国政府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和谐社会。

三. 以社会管理机制为例

在任何国家,一个稳定、和谐与发展的社会都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机制是社会管理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是社会管理所遵循的一整套规范和模式。通常情况下,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即政府社会管理)。政府社会管理是政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为增进公共利益,依法对社会事务实施的组织化活动。二类是社会(即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社会和自身的行为,即社会自治管理和社会自我管理。现代社会管理是政府干预与协调、非营利组织为辅助、基层自治为基础、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目前,我国的社会管理机制虽然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主体单一且权力过度集中、管理的方式手段与社会的变化不相适应、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机构日益膨胀、政事不分等。这些突出的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

一)社会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1)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政府自身的改革往往落后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一些部门政事部分,职责不清,管办合一,效率不高;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尚不健全,预测报警、快速处置和应急保障的能力有待提高。

2)思想认识上仍存在误区。一方面,一些人囿于传统思想的束缚,不肯正视我国

社会组织机构、经济机构、阶层机构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事实;另一方面,有一些人又过分强调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似乎忘记了只有政

府才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而一味地提倡以市场规则、商业运作来改革公共服务。

3)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总体布局尚不明确。各个部门改革的综合协调、整体推进

仍待加强。

二)对策及建议

① 健全社会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社会组织广泛参加社会化社会管理组织网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明确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基本权限,按照受益区域的大小和服务层次的高低,确定地方政府提供的服务级次;克服征服权力利益化的倾向。依法执政;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

②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分类改革,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社会事业管理单位分类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的运作效率;建立竞争性的劳动人事制度;变更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将教育、卫生等关键问题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

③ 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

政府要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和改善对公共信息、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的管理和应用。

④ 建立社会管理的科学决策机制。

加快管理部门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建设,减少公共决策失误;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民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提高社会

政策制定水平;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

⑤ 完善社会督与制约机制建设。

努力建立有权必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以及各类社会事务信息的公开;加强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建立新闻媒体的监督机制。

⑥ 优化群众工作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努力掌握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依法规范社会行为,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

参考文献

1.方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探 人民出版社 20006-10

2.王守常、陈岸英、张翼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3.文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瑞干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解读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7

第二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当好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当好“八大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当好“八大员”。

一是当好和谐文化的传播员。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是六中全会一个十分重要而充满新意的论断。建设和谐文化的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文化具有先导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党中央向全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我们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我们的党员自然应该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共产党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首先就要成为和谐文化的传播员。要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意义、内涵和要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改革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二是当好带头发展的战斗员。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发展、慢发展,老百姓难以安居乐业,和谐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要树立强烈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意识,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展现党员的先进性。每一个党员,不论职位高低,其所做的工作其实都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都应当立足本岗,成为促进发展、带头发展的战斗员。比如,农村党员要成为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的模范;企业党员要努力成为岗位能手、生产模范;下岗职工党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要敢于成为创业和再创业的模范……一句话,共产党员就是要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先锋战士。

三是当好文明风尚的示范员。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讲文明、讲科学、讲诚信、守纪律、风气正的社会。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形象,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他们的言行及其体现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风气的好坏。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当好文明风尚的示范员。要带头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用自己良好的“党德”和“官德”,带动民风,引导民风。要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家庭,用自己的文明言行教育子女、影响群众、带动社区。要带头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为树立文明新风尚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是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提高也很快。但由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限制、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加之人群中自身能力有强有弱,因此造成一部分人群生活困难。对于他们,我们没有理由成为旁观者。关心群众疾苦,为百姓分忧解难,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是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要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每一个党员都大有可为。比如,农村党员、企业党员可以通过开展联系困难户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城镇社区党员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各类义务服务组织,为居民群众生活提供各种方便;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用爱心为低收入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五是当好利益关系的协调员。按照“公平正义”原则处理好各方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各种利益打交道。利益关系协调得好,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单位,和谐就能成为现实。反之,就会矛盾四起,和谐可望而不可即。要协调好利益关系,党员的作用不可少,需要党员当好利益的协调员——带头协调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利益关系,为其他社会成员树立榜样。在处理物质利益关系时,要树

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处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时,要有宽阔的胸怀,要用真心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是当好矛盾的化解员。任何社会都有矛盾,有了矛盾并不可怕,怕的是得不到及时的化解。矛盾如果不能化解,势必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党员当好矛盾的化解员,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其意义显而易见。党员要当好矛盾的化解员,首先要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要积极配合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意应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和风细雨地做好工作,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准确判断形势和事态发展趋势,关键时刻还要挺身而出,自觉为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

七是当好反映社情民意的情报员。党员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员大多身在基层,与群众打交道多,了解的社情民意自然也多。因此,党员有义务也有条件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情报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畅通利益诉求渠道,以便及时沟通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党员应当成为这个渠道的一个重要“部件”,或者说重要一环。这就需要广大党员要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经常联系群众,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并将群众的呼声及时传达给党组织,为党和政府做好群众工作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情况。在当前,党员尤其要多与困难群众交朋友,并将他们的困难及时反映给党组织或有关部门。

八是当好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挥员。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挥员,其作用发挥得如何,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和谐构建的成败。要当好指挥员,必须做到“三个改进”:一是改进领导方式,善于集中精力抓好全局性、规律性的工作;二是改进群众工作方式,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三是改进决策和执行方式,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共产党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当好“八大员”,还有两个基础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好。

一个是根本意识问题。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宗旨意识和先进性意识。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这是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宗旨意识强,先进性意识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动力就强,反之则不然。因此,要当好“八大员”,首先要把这个根本问题解决好。当前,的确有一些党员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影响,脑子里滋生了一些不健康甚至是错误的东西,比如只讲实惠而不讲奉献,重个人利益而轻集体、国家利益,甚至个别党员贪赃枉法、腐化堕落……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党员若丢弃了理想信念,就如同人丢失了灵魂,或为行尸走肉,或为人民所唾弃的硕鼠。因此,每一名党员都必须时刻牢记入党时的誓言,努力践行对党的承诺,真正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模范。

另一个是素质能力问题。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本领。对于广大党员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况且,我们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来进行这项伟业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各种本领。我们很难设想,一个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党员,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共产党员必须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熟练掌握胜任本职工作的过硬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尽展先进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维护社会公正、平等是人民群众普遍的追求和共同的愿望。因此,建立以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和平等为目标的行政伦理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行为主体的基本要求。

第四篇:浅谈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

浅谈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宏大工程中,其地位和职能作用是什么呢?笔者就此作一粗浅探讨。

一、运用检察职能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是维护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

憧憬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一个主观愿望或者社会理想,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来奋斗不止、追求不懈的社会发展目标。怎样描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轮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经验总结以及新世纪现阶段我国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情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这样概述,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根据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象表述和基本特征,笔者认为,人民检察院在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大工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其他机关和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人民检察院,通过履行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权,依法 调整涉及国家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法律关系,特别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财产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行使法律监督角度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建立社会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与人民检察院担负的任务是统一的,即: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监督法律实施,惩罚犯罪活动,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他应主要在三个方面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一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作用。我国实现和追求的民主法治,是要社会主义的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为了保护社会主义民主,我国刑法将侵犯民主权利列为犯罪,规定了一系列具体罪名,如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在选举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等等。对上述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民 2 检察院都要依法行使审查逮捕权和提起公诉权,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二是通过检察执法活动,在维护包括司法公正在内的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作用。维护公平和正义,是当代国际司法活动的主旋律。从我国几十年来的司法实践活动发展史看,尽管党中央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增强,执法水准不断提高,但由于封建传统思想残余的影响,司法体制弊端的存在,执法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受利益、利欲关系的驱动,司法活动中的办人情案、办关系案、办金钱案,甚至司法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中的徇私枉法、徇情枉法、枉法追诉、枉法裁判、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渎职行为屡屡被暴光。总的看,我国目前司法和行政执法队伍的公正执法水平仍然比较低,存在问题比较多。媒体经常披露,在一些地方时而出现正义者、正义力量受压抑、压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对包括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在内的国家工作人员中的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活动依法进行侦查、提起公诉,通过国家审判,惩治邪恶,保护善良,维护司法公正,进而维护和实现整个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通过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安定有序中发挥作用。我国正进入一个经济全新高速发展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离不开一个稳定的发展大环境,离不开一个建立在有序运转大机器之上的社会和谐整体。人 民检察院正是通过依法履行法律监督权,通过行使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抗诉、执行监督等具体监督手段,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秩序、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活动,保护人权和国家、集体、公民个人的财产;通过行使法律赋予的立案权、侦查权,严厉惩治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等国家工作人员中的职务犯罪案件;通过认真做好出庭公诉,发表公诉词,向有关发案单位发送检察建议、征求办案工作反馈意见,结合案例宣传和在重点单位、部门,重点环节深入调研,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教育公民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操、守纪律的新型社会主义公民。可以说,检察机关的每一项职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环环相扣,检察职能履行的是否到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质量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宏大社会工程,人民检察院任重道远,人民检察官责无旁贷。

二、运用检察职能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人民检察院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过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检察职能,通过依法使用各种监督手段来进行的,即通过做好每一项具体的检察执法活动,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台大机器助动。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务和现阶段我国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和状况,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应重点把握好三个问题:

(一)要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保障人权角度,不断强化和提升法律监督能力,维护司法公正,弘扬正义。要在长期坚持严打方针,突出打击重点的基础上,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大监督力度。

1、加大抗诉工作力度。审判环节是案件诉讼的终端,是司法实体审理的归宿,是评判和衡量司法是否公平公正的检测点,也始终是检察机关审判监督的重点。要认真注意审查两类案件的判决:一是重罪轻判即依法应该判重刑甚至极刑的案件而从轻判处。如应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判处死缓,应该依法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却判处无期以下徒刑。在司法实践中,确有一些经济条件好,或者有这样那样“关系”、“门子”的犯罪者家庭到处奔走,意图动摇法官意志,不惜“花钱保人头”或者“花钱买轻刑”,也确有一些地方的审判机关,在个别案子上片面强调某些证据认定分歧和从轻减轻情节,滥用“自由裁量权”,以“慎重”为由,该依法重判的案件作了轻判,使法律天平倾斜,亵渎了法律的公正性,导致受害人家属随着案件流程上上下下疲惫上访,奔走呼吁,在社会上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不少案件由于错误判决,经检察机关直至最高检向最高法院提出抗诉后,被撤销原判改判死刑立即执行就是最好的例证。不可否认,重罪轻判案件中也确有不少对案件事实、证据、情节和法律条文的不同认识问题,但并不是所有判轻判错的案件都是认识问题,案外的因素不可忽视。在司法实践活动中,除了重罪轻判的司法不公情况外,还有一个需要值得注意的司法不公倾向,即依法应判处实刑的案件却作了缓刑判决,这在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职务犯罪案件的判处上比较普遍。很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方面国家工作人员中的职务犯罪案件发案居高不下,腐败犯罪势头得不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普遍认为司法机关打击不力,反映呼声很大;另一方面我们的一些司法机关却出现片面“轻刑化”,对公职人员犯罪大量适用缓刑,导致出现“前面查(案),后面放(人)”的现象,社会上的“说法”颇多。所以笔者认为,当前需要司法机关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应该统一执法思想,统一把握执法尺度,而仅靠检察机关“本系统统一”、“一家统一”是远远不行的。同时对于适用缓刑明显畸轻的职务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应依法行使抗诉权,而不应自身禁锢和缠缚于“追求抗诉成功率”。

2、加大对刑事立案监督的力度。尽管刑诉法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有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和通知立案的监督权,但是受案件信息来源渠道的限制,一些应该立案的案件不立,应该请捕的案件却作了治安或者劳教处罚的现象,这是多年来我国刑事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对这些应该“法办”的案件没有法办,人民检察院受刑诉法职能分工管辖中有关规定限制,案件情况往往掌握不了,如果受害蒙冤的当事人“忍声吞气”不到检察机关或有关部门控告,或者通过以足够赔偿的方式“违法调解”处理,案件就“销声隐匿”了。客观上讲,公安侦查机关特别是基层办案部门,如派出所、刑警、治安、交警、巡警等警种都处于第一线(包括检察机关反贪、渎 检部门),与人民群众与违法犯罪分子直接打交道,这些执法岗位和环节都是最容易出现权钱交易、人情交易的岗位。腐蚀和反腐蚀,拉拢与“下水”情况很复杂。在这个“是非区域”,是否公平正义,是否稳定有序,都是通过大量的一件件具体案件的如何处理来体现,这中间既有大量的“人民卫士”的赞誉声,同时也有相当“处理不公”、“花钱走门子”的抱怨甚至谴责声。所以检察机关应该切实从人民群众身边大量发生的、人民群众最关注的、违法犯罪分子最容易侵害的刑事案件抓起,把刑事立案监督做为检察监督的一个重点,在不断加大监督工作力度的同时,要搞好有关检察立案监督工作的社会宣传,努力扩大案源渠道。要主动与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加强工作沟通与联系,了解有关情况,努力将刑事案件中的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现象遏制和降低到最低程度,不断化解基层治安矛盾纠纷。

(二)要从大力查处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加强和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维护执政党权威高度弘扬社会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有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是要靠依法治国,二是要靠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即社会各级管理层。人民政府应该在社会公众中有高度权威和公信度,管理层中的公职人员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是奉公守法、爱岗敬业、清正廉洁的真正的“人民公仆”,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阶层和谐、群体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 时期,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易发多发,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在众多社会矛盾、利益冲突中间,大多数公众对社会腐败问题最敏感,反映最强烈,而腐败问题的直接话题往往指向“官员腐败”。正是由于少数政府官员及其他公职人员包括农村企业基层组织管理人员的贪污贿赂、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从而不断导致和引发了大量基层农村村民、企业职工的集体控告上访事件,有的甚至导致刑事案件,妨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社会管理秩序,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稳定,危害了经济建设发展。因此说,严重的腐败问题是当今最大的社会不和谐,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稳定有序,而政治稳定首先必须下大力气从铲除腐败抓起,从政府廉洁高效、官员勤政廉政做起。人民检察院作为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查处渎职侵权犯罪的重要职能部门,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任。要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果,昭示社会告慰民众。这是取信于民,争取民望,避免阶层间、群体间矛盾对立,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消除和减少阶层与群体之间,最终人与人之间最大不和谐的渠道,同时也是检验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能力高低,工作是否有作为,作为大小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当今腐败现象还未有效遏制,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岗位职务犯罪发案率较高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应该坚持“二个突出”,即突出大案要案的查处,突出重点部门重点案件的查处,特别是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审批、不依法行政案件和司法机关有罪不究、重罪轻判背后的贿赂案件。在抓紧大案要案和重点 部门案件查处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和搞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路子,以各种形式加大反腐宣传,以案释法,充分震慑犯罪,教育群众,提高公民依法治国观念,以扎扎实实的查处职务犯罪的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厦添砖加瓦。

(三)从依法处理好涉检、涉法上访案件角度,努力消除和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实现社会稳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一个混乱秩序、动荡不已的社会,与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作为检察机关,要坚定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结合检察职能和各地工作实际,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当前发生在农村基层乡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就目前讲,一个不争的基层矛盾现实是:不少农村村务财务不公开或者是半公开,假公开,公款吃喝,假公济私,少数乡村干部非法致富,或者靠钻政策和体制漏洞而暴得大利。一些行将倒闭或半倒闭,工人领不到工资的企业,往往是“穷庙富方丈”,以此引发出较多的社会矛盾,产生大量的群体性上访。所以依法处理好属于检察机关管辖涉法上访和其他控告申诉案件,是当前检察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针对上访群众普遍不懂或少懂法律知识的情况,坚持“苦口婆心”做工作,想方设法息诉、罢访。同时检察机关应实事求是正确认识所办案件质量,对确实办错的案子,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痛 痛快快该依法退款的退款,该赔偿的赔偿,避免当事人缠诉不止,导致工作被动。同时要加强与政府和其他司法机关的工作联系沟通,把检察机关处理好人民群众控告申诉、涉法上访工作纳入党委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总体工作格局。

第五篇: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固然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做好很多工作,但重视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正确把握,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正确把握,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法律来调整,需要法治来保障,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因此,为了顺利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强化法律监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从检察机关的职能看,法律监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监督纠正诉讼活动中的严重违法现象,有效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保障、促进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履行侦查(对部分案件的侦查和补充侦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等职能和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成员的利益差别在逐渐加大,利益摩擦突出,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突出表现为xx大量增加,刑事犯罪高发,同时,随着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的变化,我国也正处于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因此,维护社会稳定和~的任务非常艰巨。就检察机关来说,必须着眼于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创新监督思路,深化监督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改进监督的方式方法,全面加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督,既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防止打击不力,又要依法保护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同时要积极参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立足检察职能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对一个时期内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检察机关要在党委的领导下,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密切配合,适时开展集中打击行动,坚决防止犯罪活动的发展蔓延。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推进立法,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和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的监督,防止和纠正打击不力。在此基础上,要善于分析研究产生违法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促进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的形成。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近来发现的个别错案,检察机关和其他执法、司法机关要高度重视,历史地具体地分析错案发生的原因,检讨执法、司法理念和工作中的问题,吸取教训,完善制度,但也不能因此束缚工作的手脚,使执法思想和理念走向另一个极端,影响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在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的同时,要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加强对失足者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对未成年犯、从犯、过失犯和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区分不同情况依法从宽处理。对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xx,造成严重后果涉嫌犯罪的,更要严格掌握刑事政策,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尽量缩小打击面,避免激化社会矛盾,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二、通过依法惩治和预防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促进依法执政和严格执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按照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行为进行监督,即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和滥用职权实施的犯罪依法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是~现象最严重的表现,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根源。对这种犯罪决不能姑息,必须依法严厉惩治。我国法律之所以将查处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权力赋予检察机关,首先是因为检察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下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在国家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权力制约的原理看,由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检察机关行使这项权力,更有利于加强对国家机关和所有公职人员行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其次是因为绝大多数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实质上都是执法行为,为落实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对这种执法行为的监督,理所当然地应该纳入法律监督的范畴。多年来,检察机关不辱使命,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反~的部署,依法积极履行查办职务犯罪的监督职能,还结合办案卓有成效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促进了反~斗争的深入开展。事实充分证明,由检察机关行使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侦查权,是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正确选择和科学的制度安排。当前,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改革发展的大力推进,~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渗透到各个领域,有的还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勾结、交织在一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对检察机关来说,必须在坚持中央确定的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前提下,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着力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正确履行侦查职能,依法惩治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加强惩治是反腐倡廉的一个根本性措施。惩治有力,不仅能够及时终止一些公职人员正在进行的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行为,而且还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带动反腐倡廉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对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依法惩治这一

手任何时候都不能软。要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重点查办发生在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犯罪案件,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犯罪的案件,严肃查处利用职权侵犯公民权利和利益的犯罪案件。同时,对那些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拉拢腐蚀干部、危害严重的行贿犯罪,也要坚决依法查处。当前,查处职务犯罪工作,要特别强调认真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人犯了法都不能逍遥法外”的指示,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职务犯罪行为,都必须依法严肃处理。二是要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社会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体制的完善和教育工作、制度建设以及社会管理和监督工作的全面加强,需要全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就承担法律监督任务的检察机关来讲,就是要结合查办案件工作,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加强对职务犯罪发案原因、特点和规律的研究,特别是要注意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积极提出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行业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逐步铲除~现象滋生蔓延的条件和土壤。要配合有关部门,针对公共投资和公共建设项目以及案件易发多发的行业和领域,深入开展专项预防和系统预防。同时,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和宣传,提高广大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抵制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行为,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通过对诉讼活动特别是司法工作的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司法是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成员间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是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底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公正的司法作保障。保证司法公正,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建立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广大人~志、科学公正的司法制度;二是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执法,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按照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在履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职责的同时,还担负着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职责。对诉讼活动的监督,实质上就是对司法工作的监督,这种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就是防止司法权的滥用、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多年来,检察机关充分履行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能,认真纠正侦查工作和审判工作中的违法现象,为维护司法公正作出了不懈努力。但总的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较少。受这种因素影响,当前司法工作中还有不少问题,特权思想和司法不公现象还大量存在,人民群众对打官司难的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因此,检察机关必须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法律监督的要求和法律规定,充分发挥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司法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从当前司法不公的现状看,要加强检察机关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主要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尽快修改完善有关立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程序、手段,完善对犯罪嫌疑人羁押工作的监督和对刑罚执行工作的监督制度等,为检察机关强化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二是检察机关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尽职尽责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侦查、批捕、公诉等各项具体工作中,都要大力强化法律监督意识,敢于纠正司法不公现象,坚决依法查处司法领域的~案件,确保司法公正。三是加强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监督制约。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同时也担负着重要的司法职能,其自身的执法活动是否公正,对整个司法公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加强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以保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依法正确行使。

四、通过对侵犯~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督查处,依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和所要实现的目标。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的保护,特别是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更为~保护提供了宪法依据,使我国的~保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检察机关在保护~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一是通过打击犯罪,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免受犯罪行为侵害的权利;二是依法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对非法拘禁、非法搜查、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虐待被监管人、破坏选举,以及严重渎职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犯罪依法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三是依法保护诉讼当事人和所有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正当利益;四是依法保护公民的控告权和申诉权;五是通过加强对看守所工作和刑罚执行工作的监督,依法保护在押犯罪嫌疑人和服刑罪犯的合法权益。近几年,在加强对~的司法保护方面,检察机关不断更新监督观念,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特别是2003年以来连续开展的清理纠正超期羁押专项监督工作、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犯罪专项工作,以及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上访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治理刑讯逼供这一司法工作中的历史顽症,最近最高人民检察院又部署开展了刑讯逼供专项监督工作,这必将在~司法保护方面迈出崭新的一步。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检察机关的~保护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必须高举“尊重和保障~”的旗帜,把这项工作深入进行下去。综上所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固然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做好很多工作,但重视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下载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 一、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

    影视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影视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我党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 为文化意识形态之一,在......

    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老干部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工会之浅谈

    文章标题: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工会之浅谈 在经济结构得到战略性调整后,非公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工人阶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工会工作的领域、重点、对象、方式等也发生了......

    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性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战......

    浅论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内容摘要】法治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赖以建立的必要手段和途径。政法机关是社会主义法治重要实践者和推动力量。本文从维护稳定......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公安机关如何廉政(最终版)

    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推动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之举,也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既是构建和谐社会......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近300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汇聚一堂,接受党和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