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
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
摘要:实现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保证。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公平正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公平正义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凸显。
关键词: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bstract:It is the human eternal pursuit to realize fairness and justice, there are closely linked between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fairness and justice i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 important part and guarantee as well.At present, fairness and justice issues more prominent during our country'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 lack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caused adverse impac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o some extent, realize and maintain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ha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Key word: Fairness and justic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人们衡量理想社会的标准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根本基石和本质要求。没有公平正义,社会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等也都无法实现。因此,高扬公平正义的旗帜,在我国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和推进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公平正义的内涵
(一)公平正义的含义和表现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我国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着力推进的公平正义主要体现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
1、权利公平。权利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它是指公民的权利不因职业和职位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其合法的生存、教育、就业等权利得到同等的保障与尊重。
2、机会公平。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前提基础,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机会公平即机会均等,它是指公民能普遍地参与社会发展并分享由此而带来的成果。
3、规则公平。规则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环节,社会和谐的必要保障。规则公平即形式公平,它是指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区别对待。
4、分配公平。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目标,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它是指在分配上兼顾全体公民的利益,防止过于悬殊的两极分化,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
(二)公平正义的历史性
公平正义是一个发展着的历史范畴,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内涵,没有适用于一切社会制度的统一的、亘古不变的公平正义的尺度。公平正义的历史性体现在其具体性、相对性和实现的长期性。
1、公平正义是具体性的。公平正义是一个具体的范畴,在不同领域其内涵也不相同。如在政治领域它是指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要充分尊重法律赋予公民的 2 各项权利,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他们的利益诉求;而在经济领域它指的是政府应以更为有效的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业已存在的贫富差距,并使这一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逐步缩小。
2、公平正义是相对的。绝对的、无条件的公平正义是不存在的。实践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公平正义的实现受具体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那种绝对完美的公正是绝对没有的,它只存在于观念和幻想之中。在实际中只能实现大致公平、相对公平,我们不能把科学的公平正义观与平均主义等同,不能把科学的公平正义观与绝对正义划等号。
3、公平正义实现的长期性。公平正义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它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制约,是个长期艰巨的发展过程,历史只能提出和解决它能够解决的问题,公平正义的解决和实现程度,不完全取决于人们的意志和意愿,它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完善的程度。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牢牢把握这一基本要求,对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优势、道义优势、制度优势,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1、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追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2、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构建的和谐应当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不之间同利益阶层之间的整体的全面的和谐,而如果没有公平正义,经济不能协调发展,成员关系紧张,会引发激烈的矛盾冲突,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3、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还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体系,而公平正义就是其中的一个核心价值。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1、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作为生产 3 力的创造主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发挥又取决于其利益的满足和实现程度。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可以使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不断得到满足和实现,使劳动者的积极性、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邓小平指出中国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而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稳定有序的前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只有坚持公平正义,才能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才能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使人们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稳定。
3、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社会和谐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它的性质和地位充分说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表现,是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只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的各方面利益得到保障,实现社会和谐,才能使党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三、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一)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处的社会。此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并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由此可见,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大的潜在动荡因素是来自社会内部各个阶层之间的不信任、抵触和冲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特别是经济利益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用科学的方式加以调节,矛盾就有激化的可能,甚至导致社会动荡。公平正义是协调、消弭社会各方面矛盾的思想基础和锐利武器,惟有维护公平正义,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进步。
(三)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的局面,它可以激发各行业的创造活力和人的潜能,促使人们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社会公平的实现就是保障全体劳动者平等充分地享受社会的进步所带来的成果,从而表现出劳动者自身的价值,使每个人的主人翁的地位得以体现,它很好的协调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
(四)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党的十六大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从整体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五个方面之一提了出来,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式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内容。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是党最重要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四、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平正义的缺失
公平正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越性。目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特别是我国进入社会全面转型的过程中,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的态势,公平正义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它主要表现在以下领域:
(一)经济领域公平正义的缺失
经济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领域的公平正义对社会的发展起着 根源作用,直接影响着社会其它领域的公平正义。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方面、某些领域的不公平、非正义现象,它主要表现在:
1、就业机会不均等。主要表现在:性别就业机会不均等,女性在就业选择和升迁上对比男性处于弱势;由户籍限制造成的就业机会不均等,行业只对城市户口的居民开放,成农民工就业难;就业条件设置的不公平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不均等,比如对学历、年龄、长相等要求等。
2、市场主体之间权利义务不对等。比如,某些国有企业在某些行业处在垄断地位,并实施了一定的垄断政策,不允许其它资本进入,甚至出现某些霸王条款,严重损害其它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利益;民营企业在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不公平对待,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3、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平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我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日益扩大,收入差距不平等现象也日益严峻。它表现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的一些基础性制度缺失等。
(二)社会保障的缺失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目前,总体上看,我国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各种保障体系,基本涵盖了城乡全体社会成员,但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相比,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社会保障范围的狭窄性。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主要面向国有企业,对于私营企业、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尤其广大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
2、社会保险的非健全性。目前,我国许多老人,尤其农村的老人缺乏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也还未完全覆盖社会成员中的每一个人。此外,我国还未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
3、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不完善。我国的社会救济不够及时有效,对于老人、儿童、残疾人的福利待遇还处于低级阶段,安置的对象范围狭窄,对于一些特殊工作者还缺乏一定的优抚安置。
(三)教育领域的不公平性
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而且教育发展的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社会公平正义的程度。虽然我国的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已建立覆盖全国各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教育体系。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教育不公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进而导致教育资源在各地区分配不合理。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与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就区域之间而言,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相差巨大。
2、由不同群体和性别歧视所带来的教育不公平。由不同群体所带来的教育不公平主要是指由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他们在供养学生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困难。由性别歧视所带来的教育不公平主要指女性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与男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对待。
五、当前社会公平正义缺失的原因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它主要表现为:
(一)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完善。为了保障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确保我 6 国社会主义建设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中央国务院确立了我国的调控政策即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无形手和有形手相结合的经济政策,由于我国的传统经济思想和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限制,特别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不够完善拉大了地区、行业、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备。它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的自由没有得到充分尊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受到一定的束缚;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市场竞争不充分,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使得价格这个分配手段产生扭曲;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竞争机制受到破坏,部分企业或行业利用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
(三)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缺位。实现社会公平是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但是我国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还没有完全到位。如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弱化,各级政府对自身的职能并不是十分清晰, 使得政府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指挥。此外,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利用权力,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谋取私利,直接造成了社会成员收入的悬殊,影响社会公平。
(四)公民权利没有得到尊重。从政务公开来看,我国强调以“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四种权利为着眼点和着力点,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事实上,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开放度还远不够。没有做到凡是有关公共务事的决策、政策和措施都予以公开,公众知晓并接受公众监督。
(五)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要求。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供给不足、社会保障基金的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法制的供给不足、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供给不足四个方面。
(六)法制体制不够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加强,社会逐步走上依法管理轨道。虽然十一五时期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无论是从质还是从来量来看,我国法制体制还有待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成员的法制意识逐步形成,但还比较淡薄。此外,法律的不完善、不配套也是我国法制体制不健全的表现之一。
六、实现公平正义的路径选择
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性的伟大而艰巨的工程。我们应该立足中国实际,考虑各种情况,综合各种意见,选择最佳方案,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 7 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主要措施包括: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二)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三)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
(五)加强政府和国家的调控作用。尽快建立健全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秩序,以保障相对公平的竞争结果的出现。市场经济决不会自发地导致社会公平,政府的干预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手段,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则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保障。党和政府要在制度、政策、法律上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破除人为的行业垄断、资源独享等不公平现象,推进社会公正的原则。
(六)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比如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等。
(七)深化教育领域和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 8 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七、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介绍公平正义的含义及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公平正义的特点,接着分析了公平正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然后阐述了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进程中公平正义的缺失对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以及教育的影响以及其存在的原因。最后从七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方法。通过本文希望我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能更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实现成果共享,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赵志杰.社会公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04 [2] 王移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大意义[J].黄山学院学报,2009-08 [3] 张子政.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 2009-11 [4] 朱文兴.论维护公平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D].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03 [5] 李坤明.浅析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对外经贸,2012-06 [6] 柏耀斐.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7] 姜怀忠.论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意义[D].中共南昌 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8] 王宝林.实现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J].湖南社会科学,2005-04 [9] 魏金玲.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6
第二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维护社会公正、平等是人民群众普遍的追求和共同的愿望。因此,建立以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和平等为目标的行政伦理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行为主体的基本要求。
第三篇:雏议人民法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而司法公正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最在限度地实现社会公正。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道义源泉。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公平正义,就根本谈不上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主体和利益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不可避免地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如果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和解决,就会在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造成对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和动荡的根源。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在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法规,确定利益主体、界定利益范围、指导利益分配、协调利益关系,并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救助,就能维护社会公正。当社会成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恢复和修补;当社会主体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根据法律规定自行调节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端,从而将社会矛盾和冲突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总之,只有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法治,才能避免社会利益之争的激化,才能使各个阶层实现共赢共荣,公平合理地分享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由此可见,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而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承担着打击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范文大全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范文大全
帮您找文章]
在此,笔者仅仅结合个旧市的实际,探讨人民法院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提出几点浅见。
一、法院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要任务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中,要充分发挥司法机关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司法功能。人民法院作为社会矛盾最终的裁判者应当享有充分的裁判权。凡是可以诉诸司法解决或应当诉诸司法解决的案件,人民法院就要切实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审判功能,解决人民群众告状难的问题,这是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法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中,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法院工作,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为个旧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平安个旧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切实加强法院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法院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首先,要在全院干警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一是要树立现代司法理念,这种理念应该是以正确的政治观,坚持党领导司法的原则,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制度为前提的。每一位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如此才能自觉把握审判工作和法院改革的正确方向;二是要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法官的职业道德认识,确立法官职业道德信念。正确的思想是正确行为的先导,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信念,就不会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因此,我们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提高法官的职业道德认识,确立法官忠于法律、刚正不阿、廉洁自律、修身奉法、服务人民的道德信念。
其次,切实抓好队伍建设。以班子建设为龙头,以廉政建设为重点,以能力建设为根本,以法官遴选为手段,以道德建设为先行,以行为规范为载体,以形象建设为要务,进一步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尤其要值得重视的是:在班子建设上注意加强党组领导班子、审委会班子二位一体的建设;在廉政建设上,仍然以强化内部监督为主,自律加他律,积极探索健全“四不为”和廉政保证金的长效机制;在教育和预防上把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党章作为主要内容;在机制上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在能力建设上要实施对法官的系统培训;在提拔任用中层干部的遴选上,要提升中层干部遴选的竞争性,同时推进大学生考试入法院的工作;在行为规范上,严格执行《法官职业道德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在法院机构建制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进人调入,健全配齐法庭人员的各项工作。
第三,扎实加强审判业务建设。以提高司法质效为核心,以专题调研为途经,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要务。要对法院内部审判业务中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确定重点课题,合理部署,采用集中与分散,点面结合,集体与个人结合等形式,有针对性、有重点组织开展专题分析研讨,力争对审判业务中一些突出问题统一认识,统一适用法律的尺度。
第四,进一步加强本院建设。首先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制定本院改革的具体发展规划,落实五年改革纲要,全面推进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机制、审判机构、管理体制深层次改革,努力提高全院干警的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其次是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力度,在办公条件和法院建设上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实现新审判楼的开工建设,并做好对大屯、鸡街和卡房三个基层人民法庭的建设,积极加强法院互联网建设,提高法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第五,认真加强管理机制建设。要以完善规章制度为基础,以约束激励为主导,以监督考核责任追究为手段。制度以审判、队伍、司法行政分类管理而设定,新增的制度要以自身管理能力而定,完善制度以明晰岗位责任、个人业绩评估和强化激励为目标,狠抓落实,注重实效。要把制度建设和落实列为法院今后构建和诣社会的重点内容。
第六,积极加强法院三个文明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切实加强组织建设,把法院系统的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开创全院系统各项工作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三是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抓载体,抓具体,抓实事,抓落实,切实把各项基础工作做细做实,进一步推进全院系统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四要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活动,更新全院干警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增强干警的学习积极性,加速知识更新,加速素质提高,培养和造就大批各类法院人才,从而全面推进法院的各项工作;五是继续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要以精神文化为主导,以行为文化为要务,以制度文化为重点,以物质文化为载体,开展好“六个一”活动,努力建设“公正、严谨、拼搏、关怀”的法院文化,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人文环境,推动法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六是继续坚持调研兴院活动,充分体现出两贴近,即:贴近主题,按调研题目撰写论文。贴近实践,寻找审判工作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去调研。
(二)充分发挥法院审判职能,依法推进个旧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严打”方针,维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严厉打击各种严重暴力犯罪和利用***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全力维护国家安全;提高处置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全市和谐;依法严惩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特别是要统一执法思想,投身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去,加大打击力度,狠狠打击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并力求做到除恶务尽;认真总结办理案件的经验,准确、科学确定刑罚,并坚决贯彻落实好“无罪推定,疑罪从无,有罪判刑,无罪放人”的刑法原则。
二是促进诚信有序的交易秩序,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在审理各类民事案件时,首先要坚持鼓励交易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其次要坚持平等、中立的原则,无论是国有、集体企业,还是民营、私有企业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无论是本市的法人、自然人、还是市外的法人、自然人,只要其遵守法律、重合同,守信用,诚实交易,都要依法公平保护,依法促进全市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再就是要突出
“实体公正,效率优先”的原则,为个旧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卓有成效的司法保障。
三是认真把握法律与政策之间的关系,依法促进全市社会经济结构的稳步改革调整,继续推进全市金融、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注意维护法律统一性的同时,注意结合个旧国有、集体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经济社会特殊性和个旧国有企业较多的特殊性,在严格执行法律,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政策导向,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在审理企业与职工,村集体组织与社员群众纠纷等案件时,要认真做好法律宣传工作,做好庭前调解和庭外调解工作,既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引导企业和村集体组织的工作不要陷入被动境地,还要为企业、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切实推动全市城市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三)充分发挥法院职能作用,依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平安个旧
第一,慎重把握敏感类纠纷的立案和审理。一是慎重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注意把住立案关,扩展处理此类案件的社会救济渠道。对因企业改制而引发的拖欠工人工资,欠交保险费的案件,要在市委的领导下慎重处理。注意保护来个旧市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二是在审理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案件时,要注意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谐、相互扶助、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传统美德和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爱护环境、举止文明的社会公德。三是在审理涉农案件时,注意保护社员承包土地的合法受益权。要严厉惩处假冒伪劣、坑农、骗农、害农的违法犯罪行为。要认真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为建设“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司法保障。四是在审理企业破产、改制案件时要注意立案审查,凡是对下岗职工没有安排方案和不能落实的,一律不予受理。要充分用好国家政策性破产的规定,用活国家的政策,使其为构建和谐个旧,打造平安个旧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五、审理好行政案件,推进官民和谐。我们不能因为目前全市的行政案件不多,类型也比较单一而忽视这项工作。要把案子办好办精,以适应个旧市行政职能不断完善,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发展需要。
第二,加大执行工作的力度。全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政法委员会发出《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借专项整改活动的
东风,迅速行动起来,抓出实效。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制定集中清理执行历年来积案的实施方案,确定执行的重点、措施和目标并向市政法委汇报,积极争取市委的领导,取得有关部门的配合,形成党委领导、政法委支持、各界配合、法院主办的执行工作新格局,真正建立起个旧在执行工作方面的社会威慑机制;配合政法委,开展好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专项检查活动,协助政法委清理、撤销单位、部门制定的与法律相悖、给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造成障碍的规定和文件;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系,主动争取他们支持与配合,执行中遇有部门保护主义的严重干扰或者非法干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甚至煽动群众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的,及时报告纪检监察部门,协助纪检监察部门及时严肃查处,并选择典型案例予以通报;加强与公安、检察院的联系,密切配合,严厉打击暴力抗拒执行、非法处置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违法犯罪行为;要规范执行行为,加强执行监督,切实依法、文明执行。第三,继续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措施。除了继续落实最高人民法院23条、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30条司法为民的亲民、便民、利民措施和及时提供诉讼指南外,一是要在审判各个环节上体现公正与效率,规范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耐心听取诉讼人的诉说,从程序上显示公正。二是进一步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特别是“本院认为”的说理部分,有条件地推行判后答疑的做法,做好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三是积极实施司法救助,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四是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助困活动。法官要坚守“司法为民”的宗旨,以规范的言行体现审判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把严格公正高效文明司法落实到审判和执行工作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第四,加强涉诉信访工作。法院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切实做好在院内庭堂审案的同时,还要把法庭开到农村乡镇、矿山去,开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开到广大的中小学生中去,以案释法,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扩大法治宣传效果。加强涉诉信访工作,为企业,为老百姓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解决司法难题,尤其是认真抓好挂钩单位的涉诉信访、依法行政以及社会治安等工作的指导服务工作;还要进一步完善大信访格局和信访联动机制,实行信访工作关口前移,着力提高一审和再审案件质量,减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深入开展创建“零上访”单位活动。同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和改进涉诉信访接待工作,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第五,积极参与和谐社会与平安个旧建设。法院要严格把握好法律与政策之间的关系,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除充分发挥法律手段惩罚犯罪,定纷止争,还要结合审判职能,运用以案说法、司法建议、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法制宣传,积极参与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认真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拓展化解社会矛盾的渠道。法院要切实落实“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依法公正有效地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要坚持把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着眼于矛盾纠纷的全面、妥
善解决处理,防止就案办案,切实做到文明司法,防止激化矛盾。要坚持依法调解,支持人民调解,加强对调解协议的司法监督和审查,切实加强和改进诉讼调解工作。各级法院要规范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积极参与和谐社会与平安个旧建设,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法律与政策之间的关系,寻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采取的措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法院必须紧紧围绕“抓班子、强素质、重基础、看实效、思创新、谋发展”的工作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认真落实市委经济发展思路,以全市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依法促进个旧市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推行“八项”方针。注重自身学习,政治统领建院;强化内部监督,公正效率塑院;牢记党的宗旨,司法为民创院;常怀律己之心,廉洁自律振院;身教重于言教,强化素质促院;大胆挖掘潜力,重现人才兴院;推行评价体系,创新制度治院;认准时代潮流,现代科技强院。
(二)建设学习型法院和学习型法官,创造性开展一个以凸现党的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司法宣传工作和提高审判质量、审判效率等为主要内容的三个文明建设创建活动。
(三)力求创新“六个”局面。一是开拓未来,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二是强化素质,取得队伍建设的新进步;三是严格执法,促进案件质量的新提高;四是恪尽职守,完善廉洁自律的新机制;五是转变观念,树立改进作风的新形象;六是以人为本,营造管理保障的新环境。
(四)贯彻落实“二五”纲要。根据最高院“二五”改革纲要精神,在体制改革方面,一定要坚持按照严格依法,从上而下,积极稳妥,健康有序的原则进行。在机制改革方面,结合法院实际,求真务实,选准切入点,使法院改革拥有坚实的基础,收到良好的实效;在队伍建设上,以法官待遇从优为趋向,以岗位目标责任制为措施,积极探索法官职业化为主线的法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要继续健全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制度的功能;?在司法行政上,探索新的法院经费保障的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
高审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加大信息化手段在司法行政管理上的运用;在组织问题的改革上,按上级法院有关精神确定本院改革的重点,采用抓点带面的方法,整体推进全院系统的改革。
(五)实现“四个一流”目标。全院要本着
“抓班子、强素质、重基础、看实效、思创新、谋发展”的工作思路,提高全院干警团结协作能力,密切各部门和全院干警之间的关系。切实转变法官的审判作风,增强广大法官和其他法院工作人员执法意识,切实提高法院办案质量效率,努力实现“一流审判质量,一流办案效率,一流法院队伍,一流办公条件”的奋斗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代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和作用
一、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是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到今天,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又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而且一些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解决。有人说,改革开放近30年,成绩那么大,为什么问题和矛盾又会那么多呢?这就要辩证地看问题。邓小平90年代初就讲过,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了的问题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发展起来,问题反而多了,这就是辩证法。这叫做“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矛盾”。比如,贫富差距和贫困问题。改革开放至今,贫困率从31%下降到1.8%,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达到了小康,贫困人数大规模减少,贫困人口绝对数很少了,但贫富差距拉开了,贫困问题相对突出了。
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旧的问题和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也只有靠更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和矛盾归咎于改革和发展,存在这些问题和矛盾,恰恰是因为改革和发展不够深入。因此,只有深化改革,加大发展力度,才能解决好发展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解决好发展问题。而要进一步发展,必须破除阻碍发展的种种障碍和弊端,这就要深化改革。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这就必须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积极推进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发展,只有发展,才能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和谐与矛盾。
今天,虽然我国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人民积极性发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还有不适合的方面,这些方面仍然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所以,一定要针对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继续深化改革,使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解决好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一方面是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另一方面又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面对有限的、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社会生产,就使人民内部矛盾在物质利益分配上更加突出。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根本问题是正确处理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当前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这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矛盾的解决
1、首要的是处理好阶级、阶层的关系
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是有差别的,有时还是有悬殊的。差别不大是正常的,悬殊过大是危险的。高低悬殊必然带来不安宁、不和谐。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阶层利益的整合机制。
根据现代阶层理论,阶层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或经济标准,或政治标准,或职业标准。根据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研究目的,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
首先,经济体制的变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人阶级逐渐在分化。就连纯粹的产业工人,也因从事不同产业,如夕阳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的工人,老工业基地与新兴产业基地的工人,劳动密集型产业下岗职工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工人等,因职业性质的明显差异,其阶级归属感和阶级意识也有明显差异。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么变,工人总归是工人。孙中山先生曾高呼“劳工神圣”,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工人的地位呢?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农民进入了刚刚兴起的乡镇企业,转化为企业职工。还有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后,由于没有稳定职业,形成了流民性质的群体。第三,知识阶层在崛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造就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新形象与新地位,知识经济的出现又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第四,私营个体阶层在发展壮大。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个体私营阶层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参与政治的愿望与兴趣越来越大。第五,企业经营管理阶层逐渐凸现出来。在计划经济社会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一直属于党政干部系列。但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使得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对于阶层差异的调整中,中国政府与人民应该致力于将社会阶层结构,从现在的“洋葱头形”,即底层很大但中间阶层发育不起来,演变成为“扁平化”的理想状态,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这种健康的社会阶层结构才可以用力的促成现代化发展。
2、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入手优化社会结构
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存在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存在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不合理的分布,从根本上影响着阶层间的协调和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
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因此,不断完善社会结构便是社会持久和谐的有力保证。中国的社会结构存在两种独立体系,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则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社会,而判断处于哪种结构的依据在于持有户口的类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这是由身份壁垒、不平等交换、城市化滞后乃至包括户口、粮食供应、住宅等组成的不平等现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在户口迁移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割开来。这使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就业和粮油供应方面存在极大差异,更为严格的还是户籍制度方面的管理。这一制度限制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等同的机会,他们的就业,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因为,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和市民一直处于冲突和对立,突出表现为市民对农民的歧视,以及农民对市民的厌恶。而这种归属的不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又会导致农民很难在城市空间场域中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纳入市民的关系网络中去,从而很难在城市中积累自身的社会资本,也更无法利用社会资本来寻求更好的工作。于是,他们只能利用他们在家乡长期建构起来的社会资本——同乡关系、亲缘关系,在城市中求生存。这样,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存在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存在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潜在结构的存在就是阶层关系的分布问题。这种不合理的分布,从根本上影响着阶层间的协调和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
故,只有解决了城乡二元化的矛盾,打破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壁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的社会结构的矛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好基础。
四、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大学生如何参与其中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素质及建立和谐社会的意识。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实施者,也是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较高素质的建设者之一。我们就因该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好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勇气,在建设中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建设社会。
1、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利用自己的专业水平在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
2、培养自己所应有的和谐社会意识。作为当代和谐社会的大学生,应具有:民本意识,努力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民主法制意识,培养依法办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素质;公平正义意识,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公道正直地为人处世,维护社会公义;生态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念,形成正确的生态责任感和义务感,关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生态后果;还要有正直、善良、朴素、坚强及进取意识,在社会与学习生活中发展自己。
3、培养自己很好的建设与适应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扎实的教育与培养,使大学生树立和谐意识、宽容精神、民主作风。
(二)通过一切可进行的途径,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建设,并在建设中发展自己。
我们应该在学习中注意各种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可以通过学校的途径,社会的途径及自己组织、创造有益的活动区促进建设。
在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的建立过程之中,大学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只要我们肯于投入其中,就一定会在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上起到巨大而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王伟光《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几点认识》
朱旭 赵佳琪《浅谈构建和谐社会》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江传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研究》
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
陈文江/周亚平《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
朱文兴《论维护公平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
李翔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
吴鹏森《公平:和谐社会的柱石》
湖北省社科院“和谐湖北”研究中心《论公平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五篇:论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论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溧阳市民政局姜建才朱亚洪
摘要:本文试图从构建和谐社会民政的职责和定位出发,从构建和谐社会民政的职能出发,就如何进一步强化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地位作出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民政职责思路和对策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对民政工作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民政工作的作用和地位在构建的过程中更显突出,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也更为严峻和繁重。因此,认真探讨和谐社会和民政工作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构建和谐社会是民政部门的基本职能
《民政词典》在“民政”条目中阐释:民政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民政的涵义颇为广泛,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往往有特定的内容。广义地说,民政是泛指政府机关以人民群众为对象,与人民群众切身权益有关的一些社会性、政治性的国内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民政工作的内容,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不同,但其共同之点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有关,都是以人民群众为对象而为民施政的工作。民政部长李学举最近在一次讲话中,对民政工作有过精辟简练的概括,指出:“民政“的含义就是主理民众的事务,涉及民生、民权、民利。国家机关的行政序列和编制中明确规定:民政部门是国务院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基本职能定位是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具体负责救灾救济,最低生活保障,优抚安置,福利服务与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管理,民间组织管理,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建设,婚姻登记管理,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服务等多项工作。承担了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四大部分中,除“社会保险”以外的所有部分,其工作范围和服务是典型的“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与社会福利事业”,集中体现了现代“服务政府”的职能定位和民政部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传统职业道德。
“和谐”一词在中国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现代汉语词典》对“和谐”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体现了中国古代哲人在理解“和谐”上的辩证思维;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则成为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由此可见,“和谐”既有协调、融洽、合作的意义,同时,又不是指无差别的、完全的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和谐社会”简单来说就是建立在全体成员和谐相处基础上的社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总结人类社会思想史关于和谐社会认识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的新概念,其基本要素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其基本特征包括了六个方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学术理论界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社会,并且认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的基本原则。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也是民族和睦,家庭和睦,以社区和睦为基础的各阶层、各单位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民政部门的职能定位,决定了民政部门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同时也明确地展示,构建和谐社会是民政部门的基本职能。
2、构建和谐社会民政部门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极为艰巨繁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民政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具体到我市是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群体上:
一是生存困难群体。这主要指是缺乏或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需要社会予以关心和帮扶。此类型对象在我市有16000人左右,虽然大部分已经得到救助,但救助和保障水平还不高,覆盖面也需进一步扩大。
二是老年人群体。目前我市老年人逐渐增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2.24万,占全市人口的15.5%,其生活主要靠退休金或家人保障,大部分生活质量不高,其中独居或无自理能力的老人更是明显。
三是残疾人群体。残疾人群体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目前我市约有残疾人25000人,占全市人口的3.1%,其中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劳动能力,只能依靠国家救济或家人抚养,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靠政府救济。
四是下岗失业群体。全市现有在册城镇失业职工为4091人,他们因年龄偏大、职业技能较低、就业竞争能力弱等原因,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双失业家庭,多数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沉重,极易陷入贫困境地。
五是增收困难群体。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31.21万人,其中纯粹以务农为生的人口为10.82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66%。这部分人群及其家庭主要依赖于传统农业收入来维持其基本生活,文化水平低、收入来源单
一、生活质量差、思想观念陈旧,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向贫困的群体。
六是外来务工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市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群体的大部分人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环境差、收入水平低,由于户籍身份关系,其生存、居住、教育和劳动等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七是其他类型群体。是指因偶然因素而造成贫困的弱势群体。据调查,我市弱势群体中,因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发生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致贫的约占弱势群体总数的8%左右。
根据上述分析,以上群体从需求分类看,有衣食需求、住房需求、教育需求、医疗需求、就业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社会参与需求和信息需求九大类型。其中,应当优先保障其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求,在此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应当注意保障其就业需求、医疗需求,然后逐步保障其他需求,促进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最终改变其弱势地位。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和利益维护人,应把为民解困工作当作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要加大对贫困群体的救助力度,不断完善创新社会救助工作,逐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为困难群体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保障他们的生活、医疗、教育以及全面参与社会的合法权益,以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求得社会的和谐发展。
3、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和对策
3.1、树立“民政意识”,强化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笔者认为,李学举部长关于“民政的含义就是主理民众的事务,涉及民生、民权、民利”的提法,说的既是民政部门的职责,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是“民政意识”,即作为民政工作者应该有这么一种意识,即民政工作就是从民生、民权、民利的角度出发,去主理民众的事务,去履行民政部门的职责,履行“执政为民”的理念。由于民政职能的规定性,决定了民政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不可或缺和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基础性的兜底式的作用。因此民政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民政意识”,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强化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去肩负越来越重的历史责任。
3.2、深入调查研究,把握构建过程中的新情况、新特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一个主动创造和具体实施的过程。“和谐社会”是一种动态的和谐,是一种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创造新的平衡,从而达至新的和谐的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发展,螺旋式的上升。这就要求民政工作者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把握构建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密切关注弱势群体的困难状况、不同利益主体的各种利益诉求,积极参与消除来自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风险源。不但要着力解决已经出现的属于民政职能范围内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也要通过调查、研究、预测、预警等手段,将一些可能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同各职能部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公正的现象,消除和化解障碍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3.3、积极推进民政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民政政策法规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四个方面,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作为民政部门来说,主要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二项。社会管理,对于民政部门来说就是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受各种权利。在政策法规配套上,要优先健全包括城乡居民最低保活保障、灾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一系列社会救助法规,基层社区自治组织法规,民间组织管理法规等,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完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系,保证民政社会事务的高效和有序运作。
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要根据不同群体不同的需求和社区逐渐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扩充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改善公共设施,美化社区环境,在关注居民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及时提供居民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特别在关注弱势困难群体和推出更加人性化的养老服务模式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和完善。
3.4、努力提高民政工作队伍素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服务对象众多,服务工作量大。因此,民政工作队伍的建设应该是广义的,它包括三个层次,即民政机关的公务员,专职的社会工作者,义务的志愿者。国外有资料证明,要真正有效地开展社区服务,其服务队伍的人员结构是1:10:100,即一个公务员,10个专职社工,100个义务志愿者。公务员主要是掌握政策法规,配置社会资源;专职的社会工作者,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是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包括医生、护士、心理社工等;义务志愿者是一个伟大的群体,由于他们的广泛参与和细心服务,使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友爱的氛围,服务对象得到了细致的服务,志愿者们也从中陶冶了精神,得到了奉献的快乐。从根本上说,和谐社会得以可能,需要相应的物质、制度保障,更需要特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来维系。因为人最需要的就是人。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民政工作队伍的建设必须是广义的,同时也是规范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综上所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厚民”,民政部门要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好“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宗旨的各项民政工作,自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更大责任,为维护社会安定和发展做“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