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山东财经大学
题目: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学 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行政管理 班 级行政管理一班 学 号20140934203 姓 名 陈福勇 指导教师于翠萍
山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二O一七年六月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导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创新与发扬。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社会 价值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向量和根本精神。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但它却可以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提供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参照。
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精神和气质。从字源上来看,“和”就是“谐”,“谐”就是“和”,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协调、合拍,如《左传》中说:“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古人多用单字表意,“和”、“谐”、“中”等字都有“和谐”的意思。“和谐”一词则出现稍晚,如《晋书》上说:“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后来,古人把音乐之“和谐”用于考察整个人类社会是否和谐的问题,从而有了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主张。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6月25日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列举了孔子、墨子等人的有关主张。2008年4月,胡总书记访美期间,在耶鲁大学作演讲时,概括性地介绍了中华文明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并特别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1]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旨在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
二、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反对破坏自然、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提出“钓而不纲”,主张用鱼竿钓鱼, 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以防止鱼资源的枯竭。孟子主张在适宜的季节伐木, 以免妨害树木的正常生长。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更是直接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根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天生平等的,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还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理想的境界,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与快乐。在《荀子·王制》中,荀子也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龟鱼鳖鱿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吁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章句》意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汉《淮南子》的作者明确反对“涸泽而鱼”、“焚林而猎”等等, 这些思想都表达了古人对待自然万物的和善友爱态度, 体现了古人维护生态平衡,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贵品德。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这与西方主张征服自然的指导思想不同,它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挽救人类面临危机,正是中国传统“和”文化化解人与自然冲突、创造和谐社会的体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中国历朝历代,从夏商周起,就对环保有明确法律与禁令。可以说,中国古代在伦理哲学、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社会结构上都深深体现着生态智慧。难能可贵的是,古人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用于“王道政治”的需要。如孟子所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人类源于自然, 理应与自然融合,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复, 不是受制于自然的主宰, 而是因势利导, 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 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为人类造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人和谐。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区别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准则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耗,使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荀子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又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体对于个体来说是前提,无数个体只有结成群体才能战胜自然,求得生存。不仅如此,更进一步就是要“泛爱众”、“兼爱”。墨子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最反对社会冲突,最希望实现社会的和谐。道家代表作《老子》说:“知和曰常。”在老子看来,整个天地是一个和谐。《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言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他主张人要效法天道,通过无争、去奢、知足,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大学》主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养成理想人格的方法在于使人们固有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革除人们的旧习气,达到至善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身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反对放纵欲念。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这种把对生命价值的关怀与对道义价值的弘扬有机结合起来的人生观对和谐社会人的自觉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但是,欲望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需要,不仅无法去除,而且还有益处。荀子认为,欲望是“知所必出也”。老子也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是说,具有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功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斋”等修道方法,通过摒弃内在的心理干扰以及外在功名利禄等利害关系的束缚,以开阔、通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将阻碍和不利于个体达于静极状态的因素驱散、排除,使心灵澄明出一个纯净的天地,使人真正成为自由意志的人,而不是异己力量的奴婢,从而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境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价值和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命,是一个民族保持自性和特性从而成为自己而不是其他民族的本质规定。保持自身的、必要的文化认同是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重新构建起中华传统文化,反对从整体上否定中华文明的民族自虐症与民族虚无主义,同时,应从更为广阔的角度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天人合一”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则“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从而能“为天地立心”。这说明人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这一整体的具体表现。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二者具有同构性,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这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思维范式。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理念。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建立在道德规范上的。我们今天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充分汲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努力形成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蔚然成风。
认真汲取传统和谐思想中所提倡的包容性、平衡性、互补性。传统和谐思想中所提倡的包容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活力具有启迪意义。传统和谐思想所主张的平衡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怎样协调好各阶层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也不无借鉴价值。传统和谐思想所强调的互补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在发扬民主的同时健全法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优化社会秩序的问题,有重要参考作用。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和谐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和谐思想,其核心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实践上就是要以民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继承这些智慧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理念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6-4-23.[2]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6:83.[3] 丁鼎.儒家礼乐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8,(6).[4]陈光谊.中国传统礼文化资源的现代开掘[J].作家,2010,第 12 期.[5]陈军科.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孔子的礼乐观[J].宁夏党校学报,2001,(3).[6]陈水利.以传统礼文化滋养心灵之根:“礼文化教育”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7).[7]陈望衡.儒家礼乐观及其当代价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3).[8]陈望衡.先秦儒家礼乐思想的当代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4).[9]张文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礼”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36).[10]陈赟.先秦礼文化与语言的雅化[J].湖南社会科学,2011,(6).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形式与政策
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和谐社会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向量和根本精神。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但它却可以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提供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参照。
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精神和气质。从字源上来看,“和”就是“谐”,“谐”就是“和”,两字都是指音乐的 协调、合拍,如《左传》中说:“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古人多用单字表意,“和”、“谐”、“中”等字都有“和谐”的意思。“和谐”一词则出现 稍晚,如《晋书》上说:“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后来,古人把音乐之“和谐”用于考察整个人类社会是否和谐的问题,从而有了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主张。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 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 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 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 大事”,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 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6月25日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列举了孔子、墨子等人的有关主张。2008年4月,胡总书记访美期间,在耶鲁大学作演讲时,概括性地介绍了中华文明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并特别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1]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旨在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形式与政策
二、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反对破坏自然、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 提出“钓而不纲”,主张用鱼竿钓鱼, 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以防止鱼资源的枯竭。孟子主张在适宜的季节伐木, 以免妨害树木的正常生长。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更是直接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根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天生平等的,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还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理想的境界,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与快乐。在《荀子·王制》中,荀子也说: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龟鱼鳖鱿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吁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 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 和谐相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章句》意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汉《淮南子》的作者明确反对“涸泽而鱼”、“焚林而猎”等等, 这些思想都表达了古人对待自然万物的和善友爱态度, 体现了古人维护生态平衡,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贵品德。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中国历朝历代,从夏商周起,就对环保有明确法律与禁令。可以说,中国古代在伦理哲学、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社会结构上都深深体现着生态智慧。难能可贵的是,古人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用于“王道政治”的需要。如孟子所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人类源于自然, 理应与自然融合,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复, 不是受制于自然的主宰, 而是因势利导, 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 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为人类造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人和谐。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区别了“和”与“同” 两个概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形式与政策
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准则能有效 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耗,使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荀子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又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体对于个体来说是前提,无数个体只有结成群体才能战胜自然,求得生存。不仅如此,更进一步就是要“泛爱众”、“兼爱”。墨子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最反对社 会冲突,最希望实现社会的和谐。道家代表作《老子》说:“知和曰常。”在老子看来,整个天地是一个和谐。《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的理想社会。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他主张人要效法天道,通过无争、去奢、知 足,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身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反对放纵欲念。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 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但是,欲望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需要,不仅无法去除,而且还有益处。荀子认为,欲望是“知所必出也”。老子也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是说,具有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斋”等修道方法,通过摒弃内在的心理干扰以及外在功名利禄等利害关系的束缚,以开阔、通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将阻碍和不利于个体达于静极状态的因素驱散、排除,使心灵澄明出一个纯净的天地,使人真正成为自由意志的人,而不是异己力量的奴婢,从而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境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形式与政策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价值和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命,是一个民族保持自性和特性从而成为自己而不是其他民族的本质规定。保持自身的、必要的文化认同是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重新构建起中华传统文化,反对从整体上否定中华文明的民族自虐症与民族虚无主义,同时,应从更为广阔的角度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天人合一”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天地以生物为 心”,人则“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从而能“为天地立心”。这说明人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这一整体的具体表现。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之中,而 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二者具有同构性,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这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思维范 式。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理念。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建立在道德规 范上的。我们今天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充分汲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认真汲取传统和谐思想中所提倡的包容性、平衡性、互补性。传统和谐思想中所提倡的包容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 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活力具有启迪意义。传统和谐思想所主张的平衡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怎样协调好各阶层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也不无借鉴价值。传统和谐思想所强调的互补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在发扬民主的同时健全法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优化社会秩序的问题,有重要参考作用。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和谐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和谐思想,其核心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实践上就是要以民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继承这些智慧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理念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06-4-23.[2]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83.
第三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维护社会公正、平等是人民群众普遍的追求和共同的愿望。因此,建立以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和平等为目标的行政伦理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行为主体的基本要求。
第四篇:浅谈精神文明建设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
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邓小平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立足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全面系统,而且辩证统一;不仅立足国情,而且面向世界,一切优秀的民族文明都具有两重性,一是它的民族性,即这种文明的民族特征,二是它的时代性和开放性,这是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活力源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正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一方面,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立足本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既吸收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独特创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成果,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特征,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无私奉献;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等。尤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前进与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因。另一方面,邓小平从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度出发,始终把中华民族的文明放在世界文明的前沿进行总体考察。他总结了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多次强调要在国际格局的变动中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更好地建设本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比资本主义文明更高层次的人类新型文明。这些论述,对于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提高综合国力,迎接新世纪的国际挑战,具有伟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而现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关键时期提出的事关全局性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硬任务,精神文明是软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发挥优势,通过包括思想教育等“软”的手段和方式,积极服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着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从加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着眼,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民主在于使每个人的权利与利益得到充分的实现,法治在于使每个人应有的权利与利益获得切实保障。人的权利与利益得到充分实现和切实保障,人的积极性会得到最大程度地激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和谐,就是社会的每一个公民与主流社会有比较趋同的信仰与追求,公民与执政者有公平对话的机会,公民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与发展方向,对执政者所倡导的政治有着广泛的认同感,并积极拥护、努力参与到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去。所以,提高公民素质、培育公民文化对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公民素质主要包括责任感、效能感、参政的技巧与能力、权利意识和维权能力、义务意识和守法意愿等等,这些需要靠精神文明建设来实现。提高公民素质,有赖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在内容上使其由单纯的意识形态灌输重点转向为培养适应民主政治要求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服务,在形式上除了保持传统的理论宣传优势以外,更要着重从实践入手,正确引导公民的政治参与,增进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程序的了解,传授公民政治知识,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技能;引导公民选择切实可行、与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政治参与形式。因而,着眼于民主法治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发挥培育公民意识和公民文化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只有培育较高的公民素质和建立其上的公民文化,社会主义政治和谐才会有坚实的根基。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正义。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整
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因此,增强在发展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也就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一,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以发展、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暂时的困难,从而形成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合力。其二,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奉献观,用精神利益来协调利益关系。其三,要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帮助国企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退休职工、关停并转和破产企业的职工以及贫困农民等弱势群体。尤其是对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为国家做出贡献,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员,必须给予必要的合理利益补偿,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
二、从倡导诚信友爱、激发活力入手,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着社会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诚信友爱不仅是和谐社会里做人的准则,也是和谐社会里做事的基本准则。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诚信友爱的道德观。其一,倡导、培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诚信友爱的社会观念。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其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外国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其三,要通过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生态文明村镇以及和谐楼院、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等主题鲜明的创建活动,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一个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主体动力,形成社会大合唱。
三、从维护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力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稳定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走向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般来说,社会稳定环境需要两个方面的力量加以保障:一是通过制度、法律和规章的“硬性”制约;二是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等“软”的社会控制方式来加以保障。相比之下,后者的效果没有前者那么直观,但却是长期的可靠的保障。因此,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之一,就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及各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确保稳定大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增强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引导群众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按照法定程序、依据政策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和谐社会要求站在优化人类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资源的高度,着力创造一个适应人类自身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因此,从保证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的高度,人类为了优化生存环境,必须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为了优化延续繁衍,必须负起保护资源的责任。强化这种责任意识,必须匡正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倡人复归自然,融入自然,正是尊重自然界发展的权利,要求人承担起其他物种所无法承担的保护自然的责任。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
第五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是时代赋予公安机关的新的使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质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公安机关在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十分广泛,尤其是基层民警的工作就在群众中间,警民关系直接影响党群关系。为此,各级公安机关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努力营造“四个环境”,为打造平安梅州,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一、一、营造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
良好的治安环境,首先是稳定。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去审视现阶段公安工作,会使我们产生许多更深更新的认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应当定位于消解社会对立,缓解社会的矛盾冲突,尤其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使其发展为对抗性的矛盾。从公安职能来看,维护稳定的工作内容既有对敌斗争,也有处置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严打整治攻势,以解决梅州社会治安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全力维护梅州的社会政治稳定,保稳定树形象,以稳定促和谐。积极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侦破命案、打恶治烂和打击“六合彩”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做到露头就打,绝不让其形成气候。消解社会对立和推进社会和谐是时代赋予公安机关的历史使命。尽管公安机关处于社会对立的漩涡中心,其职能、职责和职权的价值取向仍然要定位于建设和谐社会。公安机关要坚持在党 1 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开展经常性的矛盾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要坚持“三慎”原则,在处置群体性不安定事件中,把握用警时机,在坚决防止因举措失当而激化矛盾的同时,严厉打击挑头者、幕后者、操纵者。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质量考核制度,细化执法考核内容,制定执法质量应达到的目标和计划,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定期组织执法大检查,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文明的执法环境,把其当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首要任务,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二、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各级公安机关乃至全体民警要进一步规范行为,心系群众,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想方设法寻求各种途径,多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各级公安机关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原有市公安局制定的公开服务承诺的基础上,近期内要结合各自部门的业务实际,开通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开通便民利民、方便快捷的快车通道,开通宾至如归优质服务的便民通道。通过开设上述“三条通道”,推动各项便民措施的完善和落实,言之有信,兑现承诺,让群众感受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实在效果。以贯彻新《信访条例》为契机,努力做好“大接访”工作。认真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近期应精心组织开展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活动,坚持每月1日、15日局长接访日制度,面对群 2 众,敞开大门,确保群众上访、信访渠道畅通。切实改变信访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民警下访,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加大督查督办力度,要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通过富有成效的信访工作,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三、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十六大提出的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公安机关据此要积极实施人文警务,倡导道德治安。要改变以往存在于一些人身上的冷硬横作风,严禁刑讯逼供,要更多地将人文精神注入警务活动和警务行为之中,更多地发挥道德的力量去开展治安工作,率先实现公安工作与社会的和谐。
近期我们要以深入开展“千警连千户”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和充实活动内容,即要求:每位联系民警帮扶一户困难户,如期实现脱贫;每位联系民警要物建一名治安情报信息员,及时掌握治安动态,并以此作为全市情报信息网络构成的要素之一;每位联系民警要帮助当地组建一支义务巡逻队、护村队或调解小组,做到社区警民共建,确保一方平安;每位联系民警年内要帮助当地解决一个突出治安问题,使群众直接感受到警民共建带来的社会效果;每位联系民警要建立一本工作联系记事簿,接受群众监督和意见建议,拓宽渠道加强沟通。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整改工作,对征求收集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分析研究,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成 3 效。通过教育学习,使广大民警充分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观念。同时,要全面推动大练兵活动的巩固、规范、深化和提高,全面落实“三个必训”,组织开展评“八个十佳”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民警克敌制胜、服务人民的本领。
四、营造浓厚的沟通和宣传环境。
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最直接、最客观、最公正的评判者,对公安民警执法形象、服务态度十分关注,在服务形式上是否更加亲民、爱民,在管理方式上是否更加规范、便民,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要注重沟通和宣传的效能作用。通过沟通,使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和群众能够互相了解,消除隔阂,建立积极有效的互动关系,使民警可以了解群众的情感和需要,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同时,要充分发挥公安宣传的积极作用,借助外力宣传自我,弘扬新时期的警察精神,不仅使群众了解公安,调动群众的力量,使社会和群众产生对公安公正的评价,更好地支持公安工作的开展,也使警民之间增进了解,互相鞭策。如市公安局开展“警察开放日”等活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良性互动的新型和谐警民关系不断改善就是成功一例。为此,我们要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营造浓厚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平安梅州的氛围,开展“我为警徽添光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辟电视和公安专版宣传专栏,要努力做到每周有宣传活动内容,电视上有画面,报纸上有文字,社会有识之士有建言献策。要树立全警公关意识,推动和促进 4 公安机关警察形象战略的有效开展,警民互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总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平安梅州,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推进公安工作不断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各级公安机关要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