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容隐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时间:2019-05-15 04:4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容隐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容隐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第一篇:论容隐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论容隐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陈增玲

摘要:我国容隐制度从春秋战国时期萌芽,到清朝末年落幕,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是维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后却将容隐制度作为封建糟粕剔除,至今游离于我国法律之外。借鉴国外的立法,在立法中确立和健全容隐制度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历史合理性,并且对于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容隐制度;和谐社会;价值;构建

Concerning Let Hidden System Values in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Chen Zengling Abstract: Our country let hidden system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bud and to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ended, in 2000 years of the feudal society, is maintaining the family harmony, social stability of the ideological basis.After the new China was founded but will let hidden system as feudal dross eliminate, yet drifting on our country law beyond.Use for reference foreign legislation, in the legislation in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let hidden system has the reality and the necessity of historical rationality, and for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socialist legal system,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 Let hidden system;Harmonious society;Value;Construction 论容隐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陈增玲

面对亲属犯罪是该“容隐”还是该“大义灭亲”?这自古就是一个难题。古人选择了维系家庭和谐的“容隐”制度,如今我国选择了极端维护社会公权力的“灭亲”制度。这是私情与公法,道德与法律的较量。这两种分量无论侧重于哪一方面,都会引起社会的不和谐。因此找到一个情与法的平衡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状况出发,对容隐制度的沿革与变迁作以阐述。从容隐制度的目的和无视社会正义方面对其缺陷与不合理进行指示,另外对容隐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与合理性进行论证,并且对如何恰当利用容隐制度帮助构建和谐社会提出几点建议。

一、容隐制度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容隐制度的萌芽、形成、兴盛及衰落历程

容隐制度,是我国古代维持封建统治的一项重要立法,主要指一定范围亲属之间对犯罪可以相互隐瞒,不应告发或作证,若对法律规定应当隐匿的亲属犯罪进行告发,则告发者将被处以一定刑法的制度。[1]这一思想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论语·子路》篇第十章: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伍党之直者异于是:‘吾党之直者异于此: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2]孔子主张是从家族伦理的角度出发的,把父亲为子隐看做“仁”的表现,子为父隐看作是“孝”的表现。这是体现容隐思想的第一个文本。《孟子·尽心上》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桃应间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何之?”孟子主张说:“舜视弃天下犹弃鄙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訢然,乐而忘天下。”[3]孟子从自然亲情方面考虑,立足于仁爱思想,认为应“窃负而逃”,享受父子间的天伦之乐,这是体现容隐思想的第二个文本。二者都体现了顺应自然亲情的儒家“仁爱”思想,也是容隐思想萌芽且形成时期。

将容隐思想法律化是从秦朝开始的。秦墓竹简记载:“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而行告,告者罪。”这一时期的容隐制度只规定了晚辈为长辈单方面的容隐义务,在规定上也不够完善。在容隐制度发展史上,标志着容隐制度的基本形成,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汉宣帝发布的一道“亲亲得相首匿”的诏书:“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4]显然,这条诏令允许在一定的亲属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受惩罚或减轻处罚,从而较为全面的开创了中国法律制度中的亲属容隐传统。

唐代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鼎盛时期,容隐制度在此时也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规范体系。《唐律疏议》在总则中规定了“同居相为隐”原则,统治者首次以正律的方式肯定了双向容隐。另外对分则规定予以细化,做出了比较严密的规定,其中还规定:“谋叛以上国事重罪不得相隐”。总则与分则互相配合、彼此补充,形成了完整的容隐制度体系。

唐朝以后的各朝代基本上沿袭了唐朝对于容隐制度的规定,只是在容隐范围上有所扩大,同时容隐的义务也逐渐增强[5]。如元英宗时,驸马许纳之子速怯诉曰:“臣父谋叛,臣母私从人。”帝曰:“人子事亲,有隐无犯,今有过不谏,乃复告讦。”命诛之,[6]由此可知,连谋反这种国事重罪都要容隐。另外,容隐制度的亲属范围也进一步扩展。如明清时,容隐亲属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妻亲,即岳父母和女婿等都列入了容隐的范围之内。近代的法制变仍然保留了容隐制度。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刑法》及民刑诉讼法,均有亲属拒绝作证权及不得令亲属作证等容隐规定。内容包括:关于藏匿人犯及毁灭证据之规定,关于放纵或便利逃脱之内容,关于伪证及诬告,关于顶替自首或顶替受刑,关于亲属拒绝作证及不得强迫亲属作证,等等。[7]但新中国成立后,容隐制度被作为封建糟粕剔除,取而代之的是“大义灭亲”,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容隐制度就这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

(二)国外容隐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西方最早出现容隐观念是在古希腊时期,至古罗马时期时,容隐制度已作为公民的一项义务在法律中有了明确规定。例如:如古罗马法规定,亲属之间不得相互告发,对于未经特别许可而控告父亲或保护人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对他提起“刑事诉讼”,亲属之间相互告发将丧失继承权。在经历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法律体系混乱的中世纪时期后,近现代的国外诸国中,大都有关于容隐制度的规定。

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都规定了配偶有拒绝作证的权利。1989年《英国刑事证据法》规定:“在普通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的亲属可以作证,但只能当辩护证人,不得强迫作证。” 在美国的证据规范中拒绝作证制度被称为特权制度,享有特权者可以拒绝提供证言或者他人对同一事项提供证明。在欧洲的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在限定范围内都规定亲属有拒绝作证的权利,另外还有:某些明知亲属犯罪,却包庇藏匿、帮助脱逃、作伪证等行为“不罚或减轻处罚”的规定。如德国刑法第257条规定:“正犯或共犯之亲属为使正反或共犯免受处罚而予以庇护隐匿者不罚。”另外在现今的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刑事诉讼中都有相关的规定。

在亚洲大陆法系国家关于容隐制度规定的近亲属范围要比英美法系的规定范围广泛。在《日本刑法典》在142条规定了容隐制度的亲属范围:包括配偶、三代以内的血亲或二代以内的姻亲,或曾与自己有过此等亲属关系的人。我国台湾地区的“刑法”更是明确规定,对配偶、五亲等内之血亲或三亲等内之姻亲有拒证权。

二、古代容隐制度的缺陷

我国古代,容隐制度备受统治者推崇,主要是它对维护封建家庭伦理秩序和封建宗法统治有巨大的作用。翟同祖先生曾精辟的指出:“古代法律可以说全为儒家伦理观念和礼教所支配。”[8]新中国成立后。立法者将容隐制度排除于法律之外,自然有其理由:一是从容隐制度的目的方面看,容隐制度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容隐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得以长存,并不是从人性自然的角度出发来维护人伦亲情。它只是恰巧适应和满足了统治者维护家族内部封建伦理秩序和封建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的需要,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9]容隐制度带有明显的阶级性,是封建等级社会的鲜活反应。在追求平等自由的现代社会,其缺陷被逐渐凸现出来。二是从容隐制度对社会正义无视方面看,容隐制度不利于社会的公正。容隐制度是维护了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近亲属的权利,但其忽略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被害人及近亲属的权利受到了莫大的轻视。对受害人而言,本来已受到了侵害,而容隐制度一味的包庇或是犯罪脱逃,这更是一种法律上的打击,法律并没有起到为受害人声张正义的作用。显然这种制度对受害人而言是极大的不公平。对罪犯而言,容隐制度可能会使他们逃脱法律制裁,以至于他们不会认识到做错事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由此看来,容隐制度可能会动摇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普遍价值观。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设立容隐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容隐制度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之久,国外的大多数国家在现行立法中也作了相应的保留,这足以证明容隐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国却将其作为封建糟粕摒弃,这是有待论证的。唯物辩证论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尽管容隐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和不合理,但不能否认其整体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容隐制度合理优秀部分予以借鉴和吸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从伦理价值上考虑

容隐制度之所以在古今中外的立法中出现,主要是因为“全人类在道德伦理进而法律上的某些共性,即西方人所谓‘自然法’或中国人所谓‘天则’‘天理’的存在,大概是不能不正视的。”[10]家庭是一个人感情生活的港湾,如亲人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和情感纽带都断绝,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温暖可言,人与人之间都是冷漠冰冷的,这样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我国法学家桂裕先生说:“人如能灭亲。也就无大义可言了。”这正是对人伦亲情与法律关系的最好注解。在满文军妻子李莉容留吸毒案中,满文军作证其妻吸食k粉,他的这种“大义灭亲”的举动,并没有获得社会的赞赏,而是使人们感到了寒冷和恐惧。其妻也被深刻的伤害,在庭上要求记者直呼其名,不要再说是满文军的妻子。此事必会使夫妻两人心存芥蒂,失去维持这份婚姻、这个家庭纽带。作为社会小单位的家庭不稳定,直接会影响大社会的和谐。

在新时期,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都强调“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人的各项权益。只有尊重人性的发展规律才能称得上是“善法”,是有正义基础的法律。容隐制度从法律的角度有效的维系了亲情,避免了国家法律和伦理亲情直接的、正面的冲突,使人们不会陷入守法与重情的两难境地。容隐制度充分考虑了人之常情,体现了人道主义关怀和对人基本权利的尊重。

(二)从法律价值上考虑

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法律时效性,维护法律权威。“法律不强人所难”这是一句古老的法律谚语,它要求我们在制定法律时要考虑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秩序,唯有这样,法律才能被人接受并遵守。当法律要求过高时,就不符合的“期待可能性”理论,法律不能期待人们将证明自己的亲属有罪。在我们这样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了两千多年的民族中,维护家庭亲情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大部分人宁愿违背法律,这样必然会出现法律虚设的现象,损害了“法律具有获得社会服从力量”的权威性。

另一方面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益。我国在1996年修改了刑事诉讼法,由原来的职权主义庭审方式改为现在的兼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特征的混合庭审方式,这种庭审方式强调双方的举证责任,同时证人出庭作证程序性环节的依赖性大大增强。而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需要经过当庭询问,控辩双方的质证等程序。一方面,亲属证人的出庭率不高,另一方面,“证人的可信度随着他与罪犯之间存在的仇恨、友谊和其他亲密关系而降低。”[11]还就得为认定亲属证言的可信度而大耗功夫。这势必会影响审判的顺利进行,浪费司法资源,增加诉讼成本。

(三)从社会价值上考虑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稳定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法律在强迫人们“大义灭亲”时,无非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过于苛刻的法律制度没有人去遵守;二是人们为“大 义”而去“灭亲”,导致社会伦理体系的分崩离析。这种结果在经济学角度看是不经济的,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容隐制度可能会使少数受害者得不公平待遇,却能维持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孰利大孰利小便可知了。同样从法律角度看也不符合谦抑原则。谦抑指立法者应用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法,而获取最大的社会利益——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犯罪。如果以刑罚的方式对待容隐者,则以破坏社会的亲情伦理,甚至社会的稳定为代价,这种方式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而所取得的利益又太小。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并非一味的去惩罚犯罪,它主要是预防和制止犯罪,维持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益。如果罪犯是因自己的亲人作证被送进监狱,他对自己的过错也就看轻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亲人对社会的仇恨。出狱后能说他对社会的危害性小了吗?我想那时,他就会更疯狂的来报复这个冷酷的社会了吧!这无疑更近一步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消除犯罪最好的方式并不是用严刑峻法使人恐惧,而是对犯罪的预防,对人的感化,及对社会矛盾的化解。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建国以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仍然演习民族革命时期的许多做法,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其结果是社会总处于不很稳定的状态之中,而且人人自危,社会关系比较紧张。作为执政党,应当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安排好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最大限度的调节大家的积极性。”[12]因此,赋予公民容隐权,不仅是法律上赋予非公民一种自由的权利,也是稳定社会的必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和谐共存,真正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人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容隐制度的设立与完善

容隐制度是儒家传统留给我们的宝贵的道德和法律资源,也是封建社会立法中的一朵法律奇葩。[13]容隐制度的自身特征与现代法律价值相吻合,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的法律思想,对社会正义、人权等基本价值都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法理念。“我们应追问理性和良心,[14]从我们最内在的天性中发现正义的根本基础”,在现行立法中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法律成果。本人就如何设立和完善容隐制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将亲属间容隐设置为公民的一项权利

在我国古代一直将“亲亲相隐”规定为一项义务。如在《唐律疏议》中规定:控告亲属,要按亲属的尊卑亲属关系而处以不同的刑罚。告尊亲属,越是近亲刑越重,如告祖父母、父母者,则绞。在现今的容隐制度设立中,应排斥封建等级因素,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应将容隐制度规定为所有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即应以“容隐权”对待。[15]国家司法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应尽量避免损害公民的容隐权利,不能使公民陷入两难境地。这样既利于提高法律的威信,又利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对具体法条的修改,有以下几点:首先应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修改为:“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亲属外,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其次,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5条第三款,在“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后增加一款“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亲属关系的除外”。最后,应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妨害司法罪的305、307条的规定,应在原法条后增加一款“犯人或脱逃人的近亲属,为了犯人或脱逃人的利益,而犯前款规定之罪的,可以免除刑罚。”在规定窝藏、包庇罪的310、312条后增加一款“犯人或脱逃人的近亲属,为了犯人或脱逃人的利益,而犯前款规定之罪的,可以免除刑罚”。

(二)限定容隐制度的主体范围

古今中外对容隐制度的主体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主体范围的规定过于狭小,则对人伦亲情有所损害,会与保护亲情保障人权的目的相违背;主体范围的规定过大,则不利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考虑到我国的传统并且参照一些国外立法,容隐制度的范围应规定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近亲属为宜,即包括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三)限制容隐制度的适用范围

考虑到近亲属间对犯罪的包庇所涉及的范围广且罪名多样,如果在立法中统一对待,难免会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多种问题。在立法中规定其具体的适用范围,并对特殊情况予以规定,这样就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针对个案灵活应用了。一般的案件都可使用容隐制度,但以下几种情况例外。

一是容隐制度不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及国家根本利益的犯罪。这是由于国事犯罪和一般的犯罪不同,它涉及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有必要对容隐权作出限制。对于此类犯罪,公民不享有免证权,对窝藏包庇罪犯者应按刑法有关条款予以处罚。

二是容隐制度不适用于对亲属间的犯罪。对亲属间的犯罪从根本上就违背了亲情伦理,如对亲属间的身体伤害、虐待、遗弃等,和立法目的相违背。因此,不允许知晓亲属间犯罪的人隐瞒真相,拒不作证。

三是容隐制度不适用于职务犯罪。鉴于当前腐败现象严重,甚至出现了“丈夫用权,妻儿收钱”的现象。亲属间利用职务之便窝藏赃物,包庇罪犯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职务犯罪的近亲属不享有容隐权。

(四)对容隐制度行为的规定 容隐行为既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行为,也可以是积极的作为行为。消极的不作为行为包括:一是在犯罪发生或发生后的知情不举,二是拒绝作证。积极的作为行为有:为帮助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脱逃法律惩罚而作伪证;窝藏赃物或销赃;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脱逃财物,提供窝藏点等。但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这些行为只能在立案前进行,立案后进行就表明公然对抗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不能为了近亲属而故意诬告、陷害第三人,否则也应受到法律处罚。

综上所述,将容隐制度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规定,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法律的人性化关怀,维护法律的权威,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如边沁所说:“温和的法律能使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会在公民中间得到尊重”。参考文献:

[1]王桂芳.亲亲相隐及在我国现代刑事法律中之活化[ J ].南京师大学报,2004.[2]论语.子路篇.[3]孟子.尽心上.[4]郭超.四库全书精华(史部第一卷)[ Z].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8.[5]王芳.亲亲相隐原则的刑事立法化探析[ J ],载于内蒙古大学学报.[6]范忠信.―亲亲尊尊‖与亲属相犯:中西刑法的暗合[ J ].法学研究, 1997,(3): 117 – 137.[7]范忠信.亲亲为相隐:中外法律的共同传统[ J ].比较研究, 1997,(2): 112 – 116.[8]瞿同祖.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M ].台湾:中华书局, 1981.[9]吴中豪.亲亲相隐制度的批判与借鉴[ J ].法制与社会.[10]范忠信.中国亲属容隐制度的历程、规律及启示[ J ].政法论坛, 1997,(4): 120 – 124.[11] [美]贝卡称亚.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2]沈国明.关于法制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点认识载http://www.xiexiebang.com/yid/web/article/showarticle.asp.[13]司惠颖.论容隐制度及其现实意义[ J ].经济研究导刊.[14] [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5]唐磊,汪启和.容隐权,从和睦家庭到和谐社会[ J ].社会科学战线,2006.致谢

本篇论文从选题到写作自始自终是在导师张玉国老师及杨春黎老师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特别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从选题到立意、从资料收集到形成论文提纲到撰写。张老师和杨老师都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文章凝聚了老师的大量心血。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论文完成地比较顺利,内心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语言加以表达的。

此外,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本宿舍同学给我提供的热情指导和帮助,借此机会向她们表示衷心感谢。以及感谢我所参考文献的作者们,他们的文章给予我写作很大的帮助。

在此,我谨向你们表示深深的谢意。我一定努力学习,不断探索,以优异的成果来回报大家的厚爱。由于我的所学有限,研究不深,文中的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陈增玲

2011年4月15日

第二篇:论调解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精选)

论调解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面对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的形势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起各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这其中就包括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人民调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有重大的作用,包括维护基层社会秩序、实现民间自治、淳化社会风气、实现实体正义等,正是因为具有这些重大的作用,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当前我们国家人民调解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民调解范围的扩大化,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置范围、人民调解主持人、人民调解受理纠纷的范围、人民调解所承担的任务都超出了原有人民调解制度的设计初衷。这些问题的存在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不仅不利于各种调解制度的发展,也违背了我国法治建设的理念和实践。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新时期人,我国社会中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这些矛盾纠纷方面难以胜任。与此同时,大量的新型调解方式纷纷涌现,它们在找不到自己在法律上的存在依据的情况下,纷纷钻进了人民调解的阵营。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受法治主义思潮的影响,我们对人民调解一直存在着误读和偏见,对人民调解的性质一直没有认清,导致对这一制度的规范化设计严重缺失。因此,为了完善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首先就必须要对人民调解的概念进行澄清,明确将人民调解的性质界定为村委员会下设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此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完善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包括加强人民调解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加大基层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支持力度、建立人民调解与法院诉讼的衔接机制等。因此,客观的了解调解制度的内涵,了解新形势下调解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实事求是的提出完善措施,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关键词:调解制度和谐社会改革创新弊端改革完善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关于“司法审判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已经成为一些法律界代表们热议的话题。面对新形势的要求,掌握建设和谐社会与调解制度的辩证关系,并进一步创新调解制度,对于定纷止争、息诉止纷,促进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很有必要。

一、和谐社会与调解制度的内涵及分析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

胡锦涛同志已经对和谐社会进行了充分完整的描绘:“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和根本目标。从内涵讲,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行、互相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要想达到社会的和谐一致,达到普遍有机的统一,要求各方面配合得当、协调一致、融洽和睦,社会的发展才能建立在和谐基础之上。我们应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基础,因为社会和谐应该是: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居民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这就形成社会和谐。要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有必要运用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手段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化干戈为玉帛,化冤家为朋友。

(二)调解制度的内涵

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促使其就民事争议自愿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从民事审判“十六字”方针的“调解为主”到《民事诉讼法(试行)》中“着重调解”再到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自愿、合法调解”的立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在审判实务中,调解保持着较高的调解结案率,在基层法院的实务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法院调解制度的优势表现在:第一、调解的自愿性突显了当事人在解决纠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是通过协商所取得的纠纷解决结果能够符合双方当事人在解决纠纷过程中的意愿;第二、调解目的的和解性有利于消解当事人因纠纷和诉讼引起的人际关系的紧张,调解若获得成功,不仅可以使纠纷得到彻底的解决,而且避免双方当事人之间关系破裂或者受到重大的损害,不像黑白分明的判决反倒加剧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并又可能让暂时平息的纠纷在将来或者某处爆发。第三、调解内容的开放性可以使法官不拘泥于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本案的事实,不限于简单地就事论事,使法官能够深入到纠纷的内部找出潜藏在表面争议后的深层次的矛盾,从整体上、根本上解决纠纷。第四、调解中的信息的保密性满足了一些当事人不愿意将那些纯粹私人事务、私人信息公之于众的需求,避免了因审判公开将私事外扬而可能陷入的尴尬和带来的伤害。第五、当前我国正在处于社会转型期,法律修订滞后,因此对某些民事纠纷如果严格依法审判可能会出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冲突,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可以使法官一定程度上调和两种冲突,避免了判决可能造成的不良社会效果。

二、调解制度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分析

(一)调解制度的合理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现代社会中,诉讼的激增和程序的日趋复杂化使有限的司法资源不堪重负,而诉讼中迟延、高成本等固有的弊端使普通百姓难以接近正义,降低了司法在民众中的威信。传统中国社会的调解机制在某种程度上,至少从形式上契合了社会转型时期对秩序和安定的强烈需求,可以为当事人节约纠纷解决的成本,对缓和社会矛盾和对抗、消除滥讼现象、减少人际交往及社会诸种交易行为的成本、维护社会的基本价值伦理、达成社会的整体和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几年来,在许多国家,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调解制度予以了借鉴,作为“审判外纠纷解决方式”或“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法院外纠纷解决方式”的ADR模式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据统计,现在美国95%的民事案件经过和解在法院内附设的强制仲裁或调解等所谓代替诉讼解决纠纷程序得到解决,只有不到5%的案件才进入法庭审理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体制、利益的调整及各种思想的碰撞导致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不断涌现,同样也遇到了西方社会在法治化进程中遇到的诉讼激增、司法资源压力过重,司法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应充分发掘传统法文化中的调解本土资源,完善并进一步发挥现有的调解制度的作用,以有效地解决社会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二)调解结案的社会效果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有序发展

调解之于当事人最重要的便利是“有利于双方当事人团结”,这也是大部分法律学人的共识,如果上述的分析都是从调解的外部进行考察,那此方面则是源于当事人的内心考虑和感受。在对通过当事人之间的协议来解决纠纷有着一般期待且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解决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很多情况下是感情上的对立已经达到无法化解的程度,作为最后的手段才把纠纷提交法院解决。审判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对簿公堂”,“势不两立”,“剑拔弩张”,而调解意向的达成首先可使当事人在情绪上有所缓和,在此基础上对话解决问题显然要比法官在双方竭尽全力为自己辩护时查清事实,认清是非后再做判决容易。判决大多是“一刀两断式的”,在司法程序上可以结案,但两方当事人原有的联系已遭到破坏,损害了社区中原来存在的尽管有纠纷但仍能互助的社会关系,损害了社区中长期存在的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人们仍将依赖的看不见的社会网络,以后很少来往。即所谓的“一代官司百代仇”。而调解本身是一个修复和缓和当事人关系的一个努力。它给当事人所带来的创伤和振动比较小,结案后的结果很多是“和好如初”,原有的联系依然保有,而且很可能因为矛盾的解除,关系更好一些,自然助于社会和谐。同时,由于司法调解的结果是双方当事人自愿(尽管这种自愿不乏法官说服的因素)达成的和解协议,没有胜诉败诉的问题,恰合了中国人这种受传统的“和为贵”思想的影响,调解使双方当事人面上都过得去,可谓“双赢”。

由此,当一个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时,采用调解还是审判方式,法官所考虑的不仅是否符合法律的逻辑推理,而更主要的是关心问题的解决是否妥当,是否可行,是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是否有利于纠纷当事人日后的和睦相处。它不是用一纸判决书判给当事人永远无法兑现的权利,而是给于当事人实实在在的利益。它不仅仅要求案件要按照法律得以正确的解决,还要谋求最优解决。一般调解遵循“是否有理,是否有利”,少强调权利义务,多谈伦理人情,而法律为纳入司法程序的调解提供了规范性契机,给当事人提供了平等对话的机会,其社会效果要比审判或其他私力救济方式好的多。

三、调解制度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

调解制度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巨大相关及其社会治理功能并非表明它是一个“绝代佳人”,完美无撼。我们积极肯定它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超常发挥,但也不能对其弊病视而不见。当然,一种制度无论设计的如何精美,却总是“有懈可击”,所谓正义,不过是一种相对的正义而已。但是倘若能客观地认识这些问题,并能改善,使调解这种不太正式的审判制度走向规范化,善莫大焉。调解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将“查清事实、分清是非”作为调解的原则不恰当

《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因此在事实未查清楚的情况下,即使当事人之间已经达成了调解协议也不能结案。此原则带来以下弊端:

1、它混淆了判决和调解的界限。“调解的含义本身就包括对某些界限不清的事实、责任含糊不究,互谅互让,以达到既解决纠纷又不伤和气的目的”。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是判决的前提条件,调解和判决二者手段不同、程序不同、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范围不同,其前提条件也应有所区别。

2、不利于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诉讼成本。当事人接受调解的目的就是为了缩短诉讼时间,减少诉讼成本,而如果调解必须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的话,则当事人被迫继续举证,法院被迫继续组织质证、认证,从而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占用有限的司法资源。

3、与民事诉讼法其它规定相矛盾,违反了民事权利合法自由处分原则。《民事诉讼法》

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它肯定了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而在没有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情况下,当事人即达成调解协议,正是当事人行使自己处分权的一种表现。因此法院强令当事人不得放弃这一诉讼权利实际上是剥夺了当事人的处分权,同时也是对当事人法律权利的一种侵害。

(二)调解程序设置单一,限制了调解制度的功能发挥

根据现行民诉法的规定,调解虽然可以在诉讼的任何阶段进行,但并没有根据不同的诉讼阶段作出不同的程序性规定。审判方式改革开始后,随着法院“大立案”、统一送达、排期开庭、强化庭审功能、强调当庭宣判率和结案率、狠抓审限等措施的实行,调解主要被局限在庭审过程中进行(有的法院在立案庭设置调解组或调解人员,可以在审前用调解方式解决一部分案件,但大部分的法院却并未设置这样的机构),由于庭审的激烈对抗性特点和时间的限制,庭审中当事人一般很难达成调解协议。对于那些当庭没有宣判的案件,由于审限的限制,法官一般也不主动建议和主持当事人进行庭后调解,这无疑限制了诉讼调解制度功能的发挥,直接导致了调解率的下降。

(三)变相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限制了上一级法院的司法监督功能

法院调解与判决在对待案件结果的正当性原理的态度上截然不同,调解解决的正当性,并非来源于解决方案严格基于法律形成,而是来源于当事人双方对解决方案的认同。我国《民事诉讼法》

第89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协议一经生效,即表明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已经解决,产生与生效判决同等的效果,除个别特殊案件(如调解和好的离婚、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外,不得再行起诉、上诉,因而审判监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同时,由于调解协议或送达回证上的签字属于自愿,当事人尽管可能无奈,但也只好忍气吞声。而且正是由于这种“自愿”,除严重违反程序外,使当事人无法提出充分证据,从而导致再审的机会几乎为零。

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创新调解制度

基于上述不和谐的因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要求,需要创新调解制度。

(一)在思想意识上创新

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道必要程序不容质疑,因为这种程序不仅适合我国国情、民情和民事审判的性质和特点,而且也符合国际上纠纷解决方式的发展趋势。民事诉讼矛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个人意志特定形式的作用,而这种矛盾的解决也同样可以通过个人的自主行动而得到实现。所以法院调解可以为当事人自由意志的发挥提供可能和动力。而且,随着当代世界人权观念的发展,当代司法越来越重视和强调涉诉公民个人对诉讼发展和结局的影响,让当事人被动地、毫无选择地接受一种外来的强加给他的判决,这种传统的诉讼价值观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所以调解结案是社会效果最好的结案方式,是统一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最佳途径。在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后,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对调解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树立“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思想理念,切实解决重判决、轻调解导致的不愿调、不会调的问题。

(二)在制度上创新

1、设置多元化的调解程序。对现有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非诉讼调解制度进行改良,建立对

非诉讼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制度,对于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程序达成的调解协议,经人民法院司法审查确认的,即具有法律效力。还可以设立审前调解程序。对于可以调解的民事案件,基于当事人申请或者同意,受理后先进入调解程序,调解不成再移送裁判,规范审判调解程序。在进入审判阶段后,对于当事人要求调解的申请,一般应当允许,但应对申请的次数进行限制(可规定为一般不得超过两次),以防止诉讼的过分迟延。此外,二审、再审程序中,在当事人自由处分的权限范围内,基于当事人的申请,一般也应当允许调解。

2、明确规定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和阶段(公示催告等特殊案件除外)。设立这一程序的目的在于发挥调解结案方式本身具备的优点,同时,也使民诉法规定的当事人自由处分原则有可能落到实处。当事人在此阶段,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可以自愿协商,如能达成协议,则结束诉讼;否则,则转入下一诉讼阶段。

3、严格掌握对调解结案案件的再审。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当事人对调解书可以申请再审。审判实践中,因对调解结案案件的再审条件掌握过宽,导致对此类案件的再审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为了维护调解书的审判效益,对此类案件的再审条件应严格掌握。

4、确立当事人意思自治为主、国家干预为辅的调解制度。建议最高法院尽快修改和通过有关调解的司法解释,对调解的适用范围、调解的程序和调解的方式等予以明确规定。司法解释应当明确规定哪类案件可以适用调解前置程序,哪类案件由当事人决定是否进行调解;司法解释应当明确规定调解应当公开进行,即从调解开始到达成调解协议都必须是双方当事人或代理人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方为有效。

(三)在操作层面上创新

1、设置简便化的调解程序。实践证明,调解结案的案件,大都与法官灵活的传唤及方便简洁的开庭有很大的关系,如能充分发挥调解程序灵活性与简洁性,减少当事人开庭的对立性,无疑会有利于调解协议的达成。如可以采取现场调解、设置调解室通过圆桌方式进行座谈式调解,以缓解当事人双方对立情绪,使调解在一种相对融洽和缓的气氛中进行;简化调解笔录,笔录仅就可能发生重要法律效果的行为或场面予以记录,而对大部分过程可予以省略。

2、以提高诉讼效率为目标,加强审前调解,并强调法官的调解义务。对于一审普通程序而言,应当注重审前准备阶段的调解,即调解主要在审前进行。促进纠纷的合意解决,是审前准备程序的一个重要功能。随着审前准备程序的改革,审前准备阶段将成为一个独立的阶段,在此阶段,当事人完成了起诉与答辩,甚至完成了证据交换,双方各自对对方的观点及争执点有了基本的认识,逐渐能够比较理智地对待纠纷,从而增加了调解达成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开庭审理阶段,当事人愿意调解的,法院可以帮助当事人进行调解;同时,把审判中的最后试行调解时机调整到法官认证之后,正式宣判之前。在二审阶段、再审阶段,也都可以进行调解。

3、采取激励调解机制。在现有矛盾冲突日益突出、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的现实条件下,实行鼓励性的调解机制,可以实现司法与当事人双赢的局面。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可规定在审前调解结案和当事人自行和解的,减半收取诉讼费用;在审中、审后程序中调解结案的,减收诉讼费用的三分之一,以此来鼓励当事人选择通过调解、和解方式解决纠纷。

五、结语

总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制度,目的在于降低成本,适应司法民主化的发展趋势,以重视当事人的合意来弥补审判中的“一刀切”的缺憾,它更多地强调案件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尊重当事人的自由选择权,对审判基本上不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在中国特定

国情下,法院调解已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中国的衡平法”。因此,正确认识调解的作用,并对其进行创新,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注释:

[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 高军:《略论中国传统无讼法律文化对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启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3]赵胜营:《试论传统法治意识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消极影响及其消除方法》,《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4]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李克宁:《完善民事调解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社会》,《太原日报》。

[6] 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三篇:论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文章标题:论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地方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方政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发挥引导、协调和支持的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整好

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深化各项改革,形成一个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关键词]和谐社会地方政府主导作用

党的十六届四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方向。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它需要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研究和把握。《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决定》还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自从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后,各级地方政府已纷纷从自身实际出发,践行这一新理念。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课题

和谐首先是公平与公正。和谐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友好相处和和平共处,它的基础就是公平与公正,包括文化公平、经济公平、政治平等和社会公正。如何实现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我认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总体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而公平和公正应当成为是否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评判标准。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实现社会公平,和平相处,友好相邻。首先,公平是一个价值判断。在国际上,公平(Equity)可以通过不同的变量来进行判断,包括收入(Incomes)、财富(Wealth)、公用设施(Utilities)、资源和基本物品(Resourcesandprimarygoods)、自由(Liberties)、权力(Rights)、生活质量(Qualitiesiflife)、能力(Capabilities),等等。平等具有时空特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存在中国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人们生活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优于其它环境,这也就造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不同的社会和社区提供不同的机会。还有,个人自身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如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和心理能力,等等,也是人们在相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表现不同,造成不平等。

其次,必须高度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配的公平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然,社会公平又具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它是社会广大成员普遍能够接受的价值目标,能够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道义动力,是一个政权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地方政府一定要把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制定各项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再次,地方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切实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我们在分配领域中的基本方针,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在看,这样一个口号对公平的重视存在明显不足。“兼顾”给人一种“顾得上就顾,顾不上就不顾”、“可以顾也可以不顾”的感觉,因此,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进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但对那种认为我国社会之所以出现不公的现象,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着直接关系,进而主张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颠倒过来,主张把公平摆到最重要地位的观点,却不免又失之片面。社会公平决不是也不应该牺牲市场中的效率原则,更不能改变20多年的市场取向改革的方向。但同时,政府过多承担经济职能的现象则应当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意味着要建立一个具有超越性的、以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政府。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将促进社会公平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职能。

最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较多,任务紧迫。经过20多年的改

第四篇:论物业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目录

一、物业服务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关系................2

(一)加强社区环境文化的建设的意义....................2

(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的作用....................2

二、现代城市中缺乏和谐的现象................3

三、发挥物业管理作用、创造和谐社会....................3

(一)重视对业主个人的人文关怀....................3

(二)重视对社区群体的人文关怀....................4

(三)关注公司员工的人文关怀.................4

(四)引导塑造城市文化....................5论物业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物业管理吴丽指导教师桂凯

摘要

近代意义上的物业管理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当时英国正值工业革命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工业城市,城市原有的各种住房及其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城市居住环境相当恶劣,为服务公众生活的物业管理便应运而生。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更是我们的目标,所以物业管理这一服务行业在我国更有着现实的发展意义,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关键词

物业管理;人文关怀; 社区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党中央在我国社会发展领域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而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为物业管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物业管理由过去的纯物质管理逐渐向业主的精神需求深入,服务由简单的日常生活服务转向精神服务。社区文化的提出,使物业管理公司将新型的居住理念贯穿于物业服务之中,真正做到了物与人的和谐统一。

一、物业服务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关系

物业服务不仅是一种物质服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服务。社区文化是物业服务的有效扩展和延伸,而物业服务中也体现着文化的内涵;良好的社区文化可以促进物业管理和服务,而良好的管理和服务也需要文化的内涵和氛围,这就是现代高尚文明社区的体现。例如笔者所在的建银物业就将“亲情服务,艺术管理”这种文化理念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中,将员工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业主,使业主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感到愉悦,从而树立了公司良好的服务形象。

作为社区的服务管理者,物业管理公司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社区居住者提供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为大家创造沟通的机会,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为社区营造一个安全、优美、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从物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大力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其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一)加强社区环境文化的建设的意义

加强社区环境文化的建设,可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提高社区文化理念的深度和广度。物业管理的过程中,蕴含着很大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社区文化作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延伸,是现代物业管理企业独有的外延补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社区文化与物业管理企业文化之间具有相互渗透和促进的作用。一方面,社区文化通过物业管理企业的提倡和推行,促进培育和发展了人们高素质的思想境界和环保意识,从而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呼唤现代文明,而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化内涵。

(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的作用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既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又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和荣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个人财产占有量增大以及社会生活趋向复杂化等因素制约下,社区居民从个人家庭安全、避免矛盾等角度出发,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不愿与他人交往沟通的戒备心理,社区人际关系淡漠、沟通交流缺失。

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使社区居民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增加了社区居民的互相交流、沟通,带来了生活情趣,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从而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社区的凝聚力,也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促使物业管理水平和小区文化质量普遍提高。

二、现代城市中缺乏和谐的现象

在城市中,市民在一个急速运转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充当一个螺丝钉般的功能性角色,他们越来越失去自律自主性,变成孤立、被动,彼此之间没有稳定认同感,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显得无奈或者冷漠。这就是现代西方城市生活中的“社区失落”或“社区消失”。人们既喜欢享受大都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又希冀保持自己个人的隐私权;既要独居清静,同时却又渴望广交朋友,享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当代社会之所以重视社区的重建,就是出于一种人类心灵深处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就是一种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缺憾的补救。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文明发达的社会,农业社会结构自然具有村社组织的各种特征。“人情”被视为与“王法”、“天理”并列的规范人们行为的三大原则。“不近人情”、“不懂人情世故”,要被社会批评,“合情”、“通情”,就会赢得赞赏。中国“人伦”关系的核心是家庭,由家庭再扩展出去,就是亲属、同乡、朋友,以至朋友的亲属、同乡与朋友,伦理关系的圈子就这样由此推而广之。中国传统社会是重关系、有人情味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富有社区色彩的社会。但这种社区色彩并不同于西方社会建立在自由、独立人格基础上的现代社区的性质。因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改革深化,这种重关系、有人情味的“社区”色彩在目前城市社会中就越来越淡薄,难怪有许多人兴起“人情淡薄”的感慨。

三、发挥物业管理作用、创造和谐社会

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别是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要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也越来越被人们知道,认识,了解和接受。它的作用也日益突出,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但是现代物业管理如何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创造和谐社会,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重视对业主个人的人文关怀

物业管理要达到优质管理、精品服务的要求,裁判是业主、用户,因此要明确业主在物业管理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业主“朋友”的位置,急业主所急,想业主所想,千方百计为业主排忧解难,在服务中体现一个“贴心”,广大业主的贴心朋友。以合肥信达建银物业管理为例:公司首先以“业主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为服务方针,执行维修回访、上门走访等向业主广泛征询意见的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不同业主的需求与期望,从反馈意见中找到差距,解决业主潜在的不满意项目,让服务真正贴近每一位业主。

作为企业管理层人员要主动跟业主沟通,不能流于形式,应该通过与业主的零距离接触,和业主成为朋友,切实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如每天进出大门,都有相熟的业主热情招呼,遇到问题,也乐意互相交谈。如去年有业主反映,苍蝇、蚊子非常多时,物管领导极为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购买优质药水,对特产城进行全方位的卫生大清理,赢得了所有业主的认可和评价。

为弘扬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公司还充分利用节假日为业主举办各种活动。如拔河、猜灯谜等活动,既给业主之间提供了一个认识、了解、沟通的平台,又加深了物管企业与业主的友谊。此外,从所管理项目的特点出发,在创新上动脑筋。在管理与服务中拓展视野,真正做到“贴心”。

(二)重视对社区群体的人文关怀

一个良好的组织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能够满足社区成员的共同生活需要,而社区成员通过参与志愿性的社区服务,增强市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前,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较弱,需要继承法社区管理者及组织者引导和动员,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使社区文化建设真正满足广大居民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使社区文化更为丰富多彩,目前社区有名目繁多的各类文体活动,如摄影组、书法组、国画组、时装表演组、腰鼓队、戏曲组、茶室等,满足群众的不同爱好和追求,引导了居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进而以社区文化架起小区文明的“桥梁”。物业管理应以优质服务、文明家庭、文明居住区等系列社区活动,架起居民的实际利益、思想归属与住宅小区文明的“桥梁”,使小区内各种职业、性格的住户和社会团体,形成一条以居住区为依托、共同为居民服务、发挥各自功能的纽带,这样既建立了良好的社区秩序,也促进了居民身心健康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形成奉献爱心、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广大居民提高对社区归属和凝聚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很多,比如,物业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起宝贵的人才资源,定期邀请区内知名的专家或资深业主组织开展一些专题知识讲座,业主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加强邻里关系的同时最终的目的也是达到业主互助的良好局面。为业主交流提供了场所和机会,为业主和物业服务公司的沟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缩短了相互之间的距离,扩展了邻里交往的空间,提高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品位,建立起城市大家庭的理念,这些活动为社区的文化和谐活动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物业公司对广大社区群体的人文关怀。

(三)关注公司员工的人文关怀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家庭,如果说一个领导者要将自己的满腔热情都投入在物业管理事业上,那么更需要把更多的爱奉献给与你并肩奋战的全体员工。作为“家长”的管理者,不仅管理上要事无巨细,更要用一个“爱”字来换得员工的尊敬、爱戴。

关爱员工既要落到实处,又要细致入微。以仁爱之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价值取向,让他们感到自己在企业的地位。如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让他们体会领导、集体的温暖。物业管理企业的保安等人员,工作十分辛苦,为了小区的和谐、安宁,风里雨里24小时轮流值班,节假日也要坚守岗位,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作为领导,要多过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尤其是节假日,对值班人员进行慰问,让他们感受到领导没有忘记自己,从而将领导的关怀化作力量,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夏季天气炎热,为防员工中暑,提供解暑汤、药物,充分体现了对员工人性化关怀。

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行业之一,服务行业强调的就是一种服务意识,员工和是否拥有服务意识并不是单纯的依靠制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只有心怀大爱的领导才能做好物业,员工才能心甘情愿的为公司服务,认真负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的为公司某利益。那怎样才能抓住员工的心呢?需要上层领导者注重人文关怀,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情味”,基层员工渴望得到尊重和关爱,当员工感受到浓浓的关爱的同时,也会将这种关怀延续,用感恩的心去对待我们的业主.心态好了,平时工作中许多看似十分棘手的事情也变的简单明朗起来。我现所在的单位信达建银物业管理公司就十分重视对广大基层员工的人文关怀,经常性的鼓励员工,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员工都会第一时间给以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即非常重视模范员工的带动和影响力。尊重广大一线员工,公司上层领导班子能经常召开相关“提意见大会”,及时听取员工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采纳比较好的提议付诸实践,公司整体风气很好,公司上下团结民主,积极上进,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

4大的发展潜力。例如:建银物业公司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其中每年一次的阵容模宏大的“春节联欢会”就是企业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组成表现形式。我作为建银的一名新员工在亲身体验了春节年会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企业文化的大爱和魅力,加强了我和其他员工的沟通,缩短了相互之间的距离。企业要十分重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因为只有爱和包容蔡会更持久,让员工对公司有主人翁的意识,积极主动的为公司服务。

(四)引导塑造城市文化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关注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不断培植和发展内心的价值需求,并且努力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实践这种价值需求。在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与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探索,这种属于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过程中,物业管理能做什么呢?因为物业管理最直接面对的就是人,所以物业管理在这个方面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引入或组织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定期开展便民咨询、定期组织社区培训,以多种形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社区应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作为物业管理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物业服务合同,实行阳光服务,公开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同时,物业管理企业要积极支持社区建设,注重与开发商、居委会、公安部等机关政府部门的携手合作,利用与业主联系紧密的优势,开展一些社区文化活动,促进邻里交流,加强邻里团结,全面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营造社会稳定、安全、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明霞.发挥物业管理作用创建文明和谐社区.现代物业杂志,2005.7

[2] 于显洋.社区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3] 蔡晓红.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月刊,2006(1)

第五篇:论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论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治国理政目标,是新时期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将长期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对于和谐社会的内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

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当以促进和谐社会建立作为各项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充分履行职能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做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助推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是法治的追求,法治是民主的保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与依法治国是保障国家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本身的职能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密切相关。检察机关通过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通过诉讼监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通过检察建议和司法解释,促进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通过进行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通过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落实。所以,检察机关的每一项职权,都能体现民主与法制。检察机关要认真全面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检察工作,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器。

二、强化诉讼监督,做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守护神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在人民群众心目中,腐败和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是典型的社会不公平,是正义和邪恶的颠倒。公职人员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行为严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毒化社会风气,妨碍经济发展,诱发不稳定因素,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大危害。因此,惩治和彻底消除腐败,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所以,检察机关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查办职务犯罪的职能作用,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严肃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案件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的犯罪案件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让侵害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者得到惩处,让正义得到伸张。在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的同时,加强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研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腐败体系,实现在社会各阶层消除特权,平等共享社会利益。另一方面,要强化诉讼监督工作力度,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执法、司法不公作为打击重点,紧紧围绕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四项刑事诉讼监督,坚决纠正有案不立、漏捕漏诉、以罚代刑、量刑畸重畸轻、违法减刑假释等明显不公的案件,不断拓宽监督领域,更加注重监督效果,努力维护司法公正。在监督过程中,要追根求源,严查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问题,对于涉嫌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司法人员要严厉查处。对于判决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案件要依法提起抗诉,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正确的判决,要耐心做好服判息诉工作,维护司法权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永恒的主题。通过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要让人民看到客观公正的过程,得到体现公平正义的结果。检察机关要成为维护司法公正的坚强防线,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

三、正确处理化解矛盾,做维护社会稳定的消防兵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康、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全团结。刑事司法系统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也即是保障社会生活的和谐。检察机关作为刑事司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效打击犯罪,及时遏制犯罪,努力改造罪犯,尽量减少社会中不良人群的数量,是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整个刑事司法系统乃至全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检察机关要从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的高度出发,对于破坏社会秩序的一切犯罪要从严从快打击,坚持“严打”方针,保持对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爆炸、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盗窃、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毒品犯罪,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的社会治安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要严惩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金融诈骗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秩序。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防

范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的发生。

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求检察机关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来信来访,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真心实意地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妥善地化解矛盾、排除纠纷,让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得到解决,确保不出现群体上访、越级上访,努力维护发展稳定大局。

四、严格依法办案,做诚信社会的领头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又一基本特征。诚信是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运用法律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职能能够对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等产生影响的检察机关更要讲诚信,以司法诚信带动整个社会诚实信用准则的确立,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在办案中,坚持实事求是,对于证据的收集采信,要客观真实,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绝不能搞刑讯逼供、打击报复,既要收集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也要收集被告人无罪、罪轻的证据。既要查明对被告人从重、加重处罚的情节,又要落实兑现对被告人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律政策规定。坚持文明办案,以人为本,要做到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相结合,维护法律尊严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要把案件质量视为案件的生命,把每一件案子都办成铁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法律的权威,树立司法机关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谐是社会发展的至高境界,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只有社会中的每个系统,每个组成部分,每一项工作都在规范有序地进行,整个社会才能实现和谐。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立足本身职能,找准自身位置,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整个社会的和谐运行发挥应有的作用。

下载论容隐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容隐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地方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方政府必须调......

    论律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论律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的保障、规范和引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律师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契机。律师应当切实肩负起历......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当好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当好“八大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当好“八大员”。一......

    论老年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大全)

    论老年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010.7.30 襄阳老年大学是社会发展进入到老龄化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社会进步的客观反映。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老年大学是构建终......

    论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论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从社会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发展过程,内涵丰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内容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大力拓展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警察文化建设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警察文化建设 摘 要:警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警察文化能够创造和谐、上进的组织氛围,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对组织管理和警务发展起到巨大......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山东财经大学 题目: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学 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行政管理 班 级行政管理一班 学 号20140934203 姓 名 陈福勇 指导教师于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