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公德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15:2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社会公德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社会公德的思考》。

第一篇:对社会公德的思考

从老人乘车无人让座引发对社会公德的思考

一、课题提出

“面对着整车人,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冷漠。”身患癌症的老人朱祥林用颤抖的嘴唇回忆了心碎的一幕。十多分钟的时间内,朱祥林老人手持癌症病历苦苦哀求有人能让出一个座位,换来的均是冷漠的双眼。

人流拥挤,从中门挤进时已没有了座位。停留片刻无人主动让座,呼吸困难的老朱不得不趁着女售票员售票间隙,坐在她的座位上休息。“大伯,我要掌控中门开关,您坐在这里我不能工作。”话音未落,售票员胡晓东开始向全车人喊道,“哪位乘客能给这位体弱的老先生让个座?”原本喧闹的车厢安静了下来,但无人应答。“哪位乘客能给这位体弱的老先生让个座?”胡晓东提高了嗓门,但车厢依旧静悄悄。“哪位先生、女士能给这位体弱的老先生让个座?”胡晓东环视着拥挤的车厢,依旧没能换来任何回音。“哪位先生、女士能给这位体弱的老先生让个座?”四次动员乘客让座无果,为了不影响售票员的正常工作,朱祥林离开了售票员座位,不能持久站立,他坐在了中门附近的台阶上。地势低矮,人群拥挤,坐过两站后,朱祥林呼吸急促,面色发青。然而就坐在他旁边的青年乘客们,依旧似乎没有看见。朱祥林试图爬起来缓和呼吸,但终因体弱多次努力均未成功,最后还是在一位同样没有座位的女士帮助下,才最终站立起来。为了减轻疼痛,朱祥林用颤抖的双手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癌症病历,用虚弱的声音央求全车的乘客:“我一个肺癌病人,真的撑不住了,谁能给我让个座?”车内再次陷入了沉寂。看不下去的售票员再次动员乘客让座,然而,话音还是石沉大海,就这样,车辆已经过五站路,两公里。

目睹这个场景,人们忍不住要问,给老人让一个座位到底能有多难?2005年3月,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相当一部分不愿意主动让座的人,所提出的原因是“别人不让,我也不让”。面对需要帮助的老人,每一个人都把眼睛盯在别人的身上,把希望寄托于别人的自觉与自律,这样的结果是希望变成了失望,失望变成了绝望。公交车上的乘客们再次一同见证了这种转变。

图略

身患肺癌的七旬老人朱祥林述说自己在公交车遭遇的无人让座的经过

图略

一位老人乘坐一辆公交车,尽管车上广播不停地发出“请给老弱病残孕让个座”,但这位老人周围的乘客要么“睡着了”,要么视而不见。

二、调查目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就是以礼仪著称,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提出“以德治国”这么说来“德”不仅对一个国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对一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社会公德是衡量一个国家全民素质水准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奠基工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社会公德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所以衡量一个人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不是看其偶然出现的行为,更不是听其口若悬河地演讲,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但是习惯养成的过程是漫长而又艰巨的,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一定数量的道德实践不可能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但随着人们跨入一个崭新的世纪,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较过去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人们生活与社会这个大家庭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接踵而至,而且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社会公德已被大多数人所淡忘,因此引发了我们对社会公德的思考与质疑,以礼仪著称的中国今天究竟变成了什么样?是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提高反映出的正常现

象?还是道德的沦丧?还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就没有养成?

三、调查过程

为了能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学生对社会公德这个社会的焦点话题的看法,我们在陈经纶中学分校的初一和初二的同学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1、乘坐公交车时,您看到过什么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最多选4项)

(1)上车争抢座位(2)逃票

(3)抽烟(4)从车内向车外扔杂物

(5)大声喧哗(6)带宠物

(7)破坏车内环境(8)不给老幼病残孕让座

2、您认为目前北京市哪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较严重;(最多选择4项)

(1)乘车时不给老幼病残孕让座(2)随便占用公共场所

(3)出言不逊,污言秽语(4)破坏环境

(5)毁坏公物(6)没有人情味

(7)浪费资源(8)在公共场所喧哗、怪叫、争吵

(9)将公物占为己有

3、您认为目前存在违反社会公德现象的原因是;(可最多选择3项)

(1)管理制度不完善(2)舆论监督不够

(3)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差(4)忽视思想教育的结果

(5)社会风气不好

4、您认为改善目前社会公德问题的最有效办法是:(请只选2项)

(l)加强舆论监督(2)制定和宣传各类文明公约

(3)实行严厉的罚款制度(4)从小进行普及教育及治理

第一题

从以上两个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选第一项、第五项和第八项的人数较多,共占了总人数的57%,说明上车抢座位、在公交车内大声喧哗和不给老幼病残孕让座的行为很常见,同时也可以看出大多数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这说明大多数违反社会公德的人都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毫不顾及他人感受,缺乏责任意识,所以抓好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

第二题

从以上两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选第一项、第三项和第八项的人数较多,共占了总人数的45%,说明乘车时不给老幼病残孕让座已经成为同学心中一个很严重的社会公德的问题了,而出言不逊和浪费资源的问题已经成为北京市民根深蒂固的问题了,尽管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但生活在北京的市民的文明程度还有待提高,否则,将会有损于首都北京的形象。第三题

从以上两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选第一题和第三题的人数较多,共占了总人数的54%说明很多人认为管理制度不完善、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差成为了现在存在违反社会公德现象的主要原因。如果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普遍较差,就会造成社会风气不正。所以要消除这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首先要从这两点做起。

第四题

从以上两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选第三题和第四题的人数较多,共占了总人数的61%。说明人们认为实行严厉的罚款制度和从小进行普及教育及治理的方法对提高公民社会公德比较有效!!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提高全民社会公德已经到了靠实行严厉的罚款制度来解决的地步。

四、调查结果

我国宪法把遵守社会公德作为公民的义务,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我国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被调查者在调查问卷上胡乱填写,使很多调查问卷都因无效而作废,对我们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比如:在填写性别时,有人把“男”“女”的选项都划上了“√”;有人把一道题的每一个选项都划上了“√”;在其他一栏中,有些人不按要求,随便填写……

经过我们咨询老师,询问请教同学,分析出以下被调查者胡乱填写的原由及心理:1 敷衍了事,为了应付调查故意捣乱,存心制造障碍寻求乐趣,发泄不满,把自己的坏心情施加到他人身上张扬个性,为了显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同时,我们针对老人乘车让座问题在大街上还作了随机访问,让我们共同来看一看大家的观点。

一位老年人:以老迈之躯登上拥挤的公车却无人让座,如此冷漠的风气使人心寒。

年轻人甲:在一天繁忙工作之后,公交车上的老年人仅为坐几个站去买菜或运动就凭着年龄优势而堂而皇之地享受公交资源是一种不体谅他人辛劳的行为。

年轻人乙:人都会老,每个人都要学会尊老爱幼,年轻人有体力,有精神,站站没啥.当自己变老时,也就会享受到如此待遇,我想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一位上班族:很多老年人很喜欢倚老卖老,好象什么都是应该的欠他似的,让人很反感,要得到别人尊重,就得自重,老年人也该自重,年轻人站一会无所谓啦。

一位大学生: 毋容置疑,不可争辩,给老人让座是一种基本道德!

一位中学生: 我觉得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给老人让座是一种平常得再平常的事情,因为我每次坐公交车,都会有人给他们让座,当然也包括我在内.老年人更应该得到关心,爱护,因为他们是一个弱势群体,身体比不上年轻人,年轻人站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关系,可是老年人就不一样了.一位中年妇女:人都有老的一天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一位中年妇女:该不该给老人让座,在我看来要看情况看地势,大家可以想想自己一个人加班到深夜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有一个位置坐上去后那种感觉,同时又有一个老人在你旁边,你发挥传统美德让座后,老人坐得心安理得,认为这是应该的,是天经地意的事情,而不告诉你一句“谢谢”,或者说我还站得动,不需要,此刻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子,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多少就不说了,只是举一种情景来说明,没有谁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尊敬每一个位老人,但是该不该让座,想清楚在去行动吧!

综合调查过程及访问结果,我们总结出如下几条:

1、部分市民生活习惯不良,缺乏社会责任感,虽然这些人在市民和来京人员务工人员中并不占多数,但给首都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

2、市民对宣传不太关心,参与率低,缺乏积极性。宣传教育形式单一乏味、内容浅显、与百姓生活脱节导致实际效果差等问题。

3、政府主管部门在城市管理上存在问题。目前存在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并且执行不力度不够。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往往需要多部门参与综合执法,而这恰恰是欠缺的。

4、某些公共服务设施不具备或不完善,让市民感到不方便。

五、改进措施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 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恩格斯说过,社会公德是人们用来调节人对人的关系的简单原则。列宁也认为,所谓社会公德,就是“公共生活规则”。在列宁看来,这种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要求。对于现在社会上种种不文明的行为,经本小组研究,找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大社会公德的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内容(可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为此,要积极宣传公民道德,广泛开展社会公德教育,把市民喜闻乐见的社会公德宣传活动逐步深入到社区中,让市民参与其中,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并普及公共文明礼仪知识。新闻媒体要开辟专版、专栏和专题节目,集中宣传公共生活领域文明礼仪知识。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促进公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2、重视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社会公德养成的基础。古语说:“德教为先。”德教即是道德教育。教育部门应该重视道德教育,首先从幼儿园开始就对未成年人其进行道德教育,在心中就种下一个文明的种子,深化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把社会公德教育带到课堂中,成为一门学科来学习。使其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为祖国未来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可以利用假期等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一个公德小监督员,提醒违反社会公德的市民,我想,面对一个孩子善意的提醒,大人们不会不有所动容。

3、家长、家庭承担起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责任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环境对社会公德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使孩子从小受到一个文明的环境的熏陶,耳濡目染,才能逐步培养起良好的社会习惯。

4、加强舆论监督

对破坏社会公德的不道德行为,开辟访谈节目,对市公安局、市城建局、市行政执法管理局等与公共设施联系密切的单位领导进行专访,介绍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影响,关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德话题,动员全市人民积极参与监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5、加强城市管理,健全公共服务设施

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进行管理,德治和法治两手抓,政府主管部门在城市管理上也应加大执法力度。对于严重违法乱纪者应惩之以法,晓之以理,比如加入宣传队伍,以实际行动进行改正,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警戒和教育的作用。另外我们还需要健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注重照顾老弱病残的生活和出行方便,同时张贴宣传标语,倡导人人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如此一来,人人互相监督提醒,文明和谐逐渐形成。

6、取西方文明之精华,扬中华民族之国光

我们在创建和谐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和进行社会公共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报以谦虚地心态,主动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避免盲目,取其精华,避免弯路。要保留和弘扬东方文明,同时借鉴和学习西方文明,加快发展脚步,让中华民族这一礼仪之邦永远绽放美德之光。

良好的社会公德,必然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生活环境,没有污染,没有喧闹,置身于这样一个整洁优美、轻松和谐的氛围里,你说你的心情能不愉快吗?

这就是本小组调查、分析并创新的结果。正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无数个体的行为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基石。每个个体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整体社会风气的形成。所以把人生看作一场考试,社会公德就是每个人必须回答好的一个问题;把社会公德看作一场考试,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试题。面对社会公德这场考试,不知正在看论文的您又能得几分呢?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这个问题,从我做起,提高整体的国民素质。

第二篇: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的思考

摘要: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如何,直接反映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作为高学历的群体,当代大学生理应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然而现实中大学生存在的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与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传奇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社会公德即公共生活准则,它是一个社会全体公民所公认的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与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社会成员为了调节社会公共生活关系所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形象,而且事关国家发展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他们的社会公德状况如何,可以说直接反映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作为高学历的群体,当代大学生理应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然而现实中大学生中存在的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社会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基础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社会公德意识和道德整体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公德观念、公德意识、公共这游戏这一点真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能在行为层面上有所实现。绝大多数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认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大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缺点和弱点。比如:公共卫生习惯差,随地吐痰,乱丢杂物,在课桌椅上乱涂和乱画现象比较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就餐时任意插队,不满者吐脏话打架斗殴、偷窃等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诚信意识淡薄,助学贷款久拖不还基础文明行为失范,不能尊老爱幼,乘坐公共汽车抢占座位、见到老师和长辈不予理睬,公共场合男女生谈恋爱时行为有失分寸集体主义观念不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差,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不讲节俭,互相攀比,时有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浪费资源不注意节水节电肆意践踏草坪、破坏绿化不能爱护公共财产,图书失窃,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公共场所财物损毁严重等。上述行为虽然不是大学生的主流,但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令人忧虑,因为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新收稿日期2008一0229f作者简介余爱华(1977一),女,江苏东台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74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而紧迫。

二、导致大学生社会道德失范的主要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不断变化。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处在尚未最后形成阶段,较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但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观念,如个人利益至上、金钱万能、损人利己、惟利是图等,严重影响大学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使得大学生价值取向向世俗化、功利化发展,社会公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大学生行为的约束力弱化。2.学校教育因素。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反映,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去网游中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

但传统的学校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多数学校往往过多地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和得失,以此来评判学生素质的好坏以及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等重视不够,特别是对社会公德教育缺乏计划性、长期性,即使重视和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多数学校也存在公德教育目标空泛、理想化,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公德教育过程抽象、空洞,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能力不强,进而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3.学生自身因素。作为当代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积极向上、富于想像力、勇于创新的特点,另一方面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思想上活跃与混乱、单纯与复杂、自强与脆弱、理性与盲目等相互矛盾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一些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得不到老师同学赏识等,加上对社会的某些弊端和不良风气不能够正确认识,使人生价值发生倾斜,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逐渐突出,厌倦、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也随之产生,很容易沾染打牌、抽烟、破坏公物等不良恶习,生活中消极处世、冷漠待人,造成道德观念淡漠。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矛盾、生活挫折、贫困等出现了多种心理问题,孤独、沉默、消极、冷漠,甚至性格扭曲,这也影响到了他们正确地待人处世,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公德行为。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1.并q用“思政课”教学阵地,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思政课”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是自发实现的,需要“思政课”教师做大量的教育工作。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加以剖析并给与正面引导。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和强化社会公德意识,自觉抵制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

高校要重视社会公德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把社会公德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在教学的内容上,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待人礼貌、宽厚、诚实、守信、谦逊、恭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克己自制等优良传统。同时要努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

在教育方式上,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说教。促使他们利用认识到的社会公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有意识地不断实践,使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受到抑制,高尚的思想、行为得到强化。2.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者本身的道德形象如何,不仅影响学生,而且对教育起着强化或弱化作用。要求学生如何去做,自己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做好。教师的身教作用,表现在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榜样。

因此游戏,教师在平时必须注意自我修养,完善自我韵人格,加强身教意识,言谈举止做到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并在爱校爱班,关心集体、遵纪守法、遵守秩序、爱护公物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这样,教师的身教就可以在学生心目中得到确立和认同,最终达到示范教育的目的。3.重视实践环节,加强社会公德日常行为的训练。

社会实践是学生以自己的知识服务社会、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大课堂,也是学生了解社情民意、增强责任感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节假日与平常相结合,科技75社团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相结合,勤工俭学与公益劳动相结合,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渠道,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学校可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咨询、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增强他们得到的需要,使学生在社会活动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育人功能。社会公德重在日常养成,道德修养必须以具体的、有形的载体为依托。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能培养人的集体意识,调节个人的行为新开传奇,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活力。因此,应当把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努力发掘校园文化底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结合社会公德教育要求,利用现代化设施、手段、校园传播媒体,加大社会公德教育宣传力度。一是要花大力气抓好校园、教室、宿舍、食堂的秩序管理和环境卫生,这些地方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道德养成实践的主要环境,养成教育只有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二是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以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作为社会公德日常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比如开展“告别陋习,做文明大学生”活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等,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对学生公德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作用。5.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生活中许多丑恶现象的大量存在和蔓延,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无疑会产生各种示范效应,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可见,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水准得以提升。首先,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76体的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正气,为社会公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其次,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扬善惩恶的社会伦理机制,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是无形的然而又是非常有力量的,在人人讲道德讲礼貌的氛围中,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第三,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以此促进和保障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如把社会公德劝戒、约束难以奏效的严重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缺德”行为,纳入法律法规调整范围,予以强制执行。6.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设,坚持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齐抓共管、重在落实。

要求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还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纪律条例是高校社会公德教育的保障,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传奇时,一定要把相关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写进《大学生守则》、《宿舍管理条例》、《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里,使学生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各个场所都时刻注意文明礼貌的习惯养成,一旦失范,也应根据相关条款进行相应的处理。社会公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充满矛盾的过程。我们应坚持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规范。另一方面,对违反社会公德规范者,应视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批评和处分。如果对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言行持放任自流的态度,学生就会觉得所犯错误并不严重,反而会助长错误思想行为的滋长。学校对德育工作在组织上有庞大的德育工作网络,如“思政课”主渠道、党政工团系统、班主任队伍等在内容上,有抓思想、抓纪律、抓文明规范等在形式上,有正面灌输、制度约束、奖惩结合、多管齐下。社会公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次成功和一劳永逸。而且,社会公德建设过程又具有反复性,只有反复不断地抓,才能长久地树立起学校的文明新风。

第三篇:[新时期社会公德的特性现状]对大学生社会公德一点思考

新时期社会公德的特性现状

——对大学生社会公德一点思考

【摘要】社会公德是在公共领域,反映和调整以“陌生人”为主的社会利益关系,体现公共生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公德认识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篇论文旨在了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识的特点,并提出相关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公德认识 特点 教育对策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它规范和调节公共场所人们的相互关系,反映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求。

一、社会公德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我们今天所讨论的社会公德,就其本意而言,有别于私人道德,而是社会的公共道德。公共性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特征。社会公德的公共性则又可从四个方面去理解①:道德发生场所的公共性、道德对象的公共性、道德要求公共性和道德评价的公共性。由此看来,社会公德是公共生活领域里的社会道德。

关于社会公德的价值涵义,学术界长期存在着多种界定。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社会公德,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它是在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拓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且社会公德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新的公德的要求不断补充进来。比如,重视环保、保护野生动植物、节约资源、网络公德等等就是过去的社会生活中所没有的。

二、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其建设意义

从社会公德普遍性特征及其多方面的功能来看,每个社会公民,包括在校的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都应自觉遵行社会公德。新时期的大学生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使其遵行社会公德的主体条件日益成熟。大学生遵行社会公德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上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而实现其全面和自由发展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社会公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大学生是社会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从其身心发展和承担的社会责任看,社会公德水平应该比同龄人更高。但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完全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社会期望相背离。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 18-25 岁之间,这一时期人的生理特点是,骨化逐渐完成,身体形态日趋定型,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日益完善,正是人体机能十分旺盛,生机蓬勃地进入成人阶段的前夜。他们精力充沛,在各种活动中独立自主能力增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频率不断提高。大学校园处处可见他们活跃的身影,在公共活动场所也不乏他们忙碌的步伐。活跃在各种公共场所的大学生,不得不随时扮演着社会公德行为主体的角色。总之,生理的发展使大学生具备了充足的生理活动功能。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形成是以其生理成熟为前提的。生理的发展先于心理的发展,并创造了心理发展的条件。而心理的发展又先于道德发展,也创造了道德发展的条件。大学生社会公德认识水平的高低,主要反映在社会公德认识的各个维度上,即社会公德表象,社会公德概念,社会

公德判断及它们的关系上。部分大学生们虽然能意识到这些精神的存在及指导作用,但并未将这些现代的观念用作社会公德判断的依据,他们习惯于利用传统道德标准分析社会公德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日趋成熟,使大学生具备了社会公德行为主体所具有的自然生理活动能力,意识活动功能和社会活动能力。也就具有了道德行为主体特有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见,大学生已具备了优于其他社会群体的遵行社会公德的主体条件,这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遵行社会公德是大学生社会化得以完成的首要条件。首先,只有遵行社会公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观念和社会规范。无论在一个班级里,还是在校园生活中,自觉遵行社会公德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规范的认可水平和程度;在实践中自觉养成遵守社会法则和规范的习惯,提升道德境界,达到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交往沟通能力、专业学习和专业创新能力,在选择和培养独立人格上,达到社会发展对优秀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其次,遵行社会公德也是上述社会化过程的第二方面内容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要求。因为遵行社会公德就是要求人们自觉遵守和践行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共生活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只有遵行社会公德,才能使大学生懂得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个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使每个人智力、品德、情感、体格各部分达到和谐状态,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最终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遵行社会公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三、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启示

社会公德本身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的,它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现代社会的大背景,它的建设也受现代社会物质、文化、制度体制的约束。同时,公民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受到“情境定义”和“社会场”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与社会公德的要求不尽一致。社会公德的这些特性,使得我们在大学生包括全体青少年的公德教育上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厘清。

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保障体系。它是“校园文化主体在交往过程中所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它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教学、科研、管理、生产和生活方式,群体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时尚习俗、交际交往方式等方面。”制度文化以强制和非强制性的影响力,规范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行为,使其处于一种认同形式下的他律状态。为了强化制度文化的约束作用,学校应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将一些基本道德要求的具体表现通过制度具体化、明确化、系统化,将“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使大学生“有章可依”,“有矩可循”。例如,对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行为,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认真监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记录在案,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敦促其改正。并在每学期的学生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活动中把学生的社会公德表现作为一个基本指标,以确保评比质量,树好典型,也为老师写综合评语提供现实依据。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鲜明的导向性、内在的凝聚性、广泛的参与性等特征,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以加强校园软环境建设。如学术讲座、文化沙龙、有关社会公德的专题辩论会、演讲比赛、公益广告设计(征文)、音乐美术鉴赏、礼仪大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不仅使其主体意识得到了增强,而且促进了其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主体目标的实现。同时寓教于乐的健康、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以削弱各种负面因素的消极影响,有利于实现道德教育“不教而教”的理想目标。

创办网上道德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理论灌输,就是利用网络优势的一大体现。网上道德学校是传统课堂教育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补充。网校应与“两课”教学相结合,形成互补,在教育内容上,应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对新生应重点进行基本社会公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教育,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对毕业生则应侧重于与就业相关的公关礼仪常识教育、诚信教育及文明离校教育等。另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荣辱观、法律、审美等有利于增强社会公德行为的内容也应成为网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与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荣”指荣誉或光荣,是人们对高尚的道德行为所作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感受。客观评价指社会或集体对这种行为的肯定、赞扬和褒奖。主观感受指个人或集体对这种客观评价产生尊严感和自豪感。“辱”指耻辱,是社会、集体或他人对违背公共利益的不道德行为的否定和贬斥,以及个人因自己行为过失而形成的羞愧体验。加强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对高尚的社会公德行为产生正确的客观评价,以形成正确的舆论监督,而且还能从主观上督促自己遵行社会公德。

【参考文献】

1.卢玉春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

2.杨薇 《大学生社会公德认识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3.王伟 《大学生社会公德有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4.商秀秀 《论中国优秀传统社会公德对当代社会公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第四篇:市民社会公德现状及思考调查问卷

市民社会公德现状及思考调查问卷

您好!万分感谢您在白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忙填写调查问卷。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公德现状”的课题研究,希望借此分析社会现状,了解现代社会公德现状。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本次调查问卷只单纯用于学术研究,请放心填写。

1.您的性别:B

A男B女

2.您的年龄:B

A 15岁以下B15岁至35岁C35岁以上

3.您所受的教育程度:C

A初中及初中以下B高中C大专及大专以上

4.在公交车上你会给老人、妇女、小孩或残障人士让座么? A

A会B偶尔会C不会

5.在别人都在插队的时候您会插队么?C

A 会B偶尔会C不会

6.您会为公益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么,例如献血等?A

A会B没想过C没做过,但会依照情况会尽力而为D不会

7.您会有意识的在需要安静的公共场合把手机调位震动么?A

A会B偶尔会C不会

8.在路边,您看到一个人把垃圾随手扔到路上,您会?A

A让他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B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C视而不见

9.对待学校及社会举行的爱心募捐您采取的态度是?C

A应该积极响应,帮助他人B这是别人的事情C中立

10.在过马路时遇到绿灯变黄灯时您一般会怎么做?C

A赶在红灯之前过去B停下等绿灯C不一定,视情况而定

11.当看见有人破坏公共财物时,您的态度是?A或B,视人而定

A阻止B抱怨C视而不见

12.如果您看到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个人的钱包,您会?C

A装作没看见B挺身而出抓小偷C用眼神或动作示意被偷的人

13.当您发现他人遭受不法侵害时,您会?A

A马上进行现场录像,并迅速拨打110报警

B事不关己

C量力而行,尽量帮助他人将犯罪分子制服,并在必要之时拨打110报警

14.您在急需要钱的情况下,捡到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财,您会怎么做? B

A自己先用,过后再找失主说明并归还B坚决不用,及时归还失主或交给警察 C捡到就是自己的15.对于马路上乱贴广告的现象,您怎样看待?C

A无所谓B表示理解C有损社会形象,应当限制。

16.您是否经常阅读关于一些时事政治和国家大事?B

A非常喜欢B偶尔C没有兴趣

17.您对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等行为的看法 A

A不赞同,影响市容B无所谓C很正常,有时自己也做过

18.你认为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现象在?B

A大多数人身上B少数人身上C极个别人身上

19.您认为决定公民社会公德意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C

A社会环境B家庭陶冶C学校教育D舆论向导E其他

20.您认为改善社会公德现状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可多选)AA加强监督管理、宣传各类文明公约,并制定相应措施用以改善现状 B开展大型社会德类活动,推广社会道德意识

C公民加强自身社会道德意识

D其他 有必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手段如立法

21.您认为目前存在违反社会公德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可多选)ABCA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B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

C有关社会公德方面的思想教育不被重视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您认为当前社会存在哪些最主要的不道德现象?

盗窃,欺诈,各种走后门托关系以权谋私,考试作弊等等

第五篇: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刍议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本文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建设这三个方面道德的意义、建议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具体地说,就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有时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境界。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和虚伪等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而发生作用。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维持社会生活而产生的,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道德以其非强制手段的方式,与社会、政治、法律和纪律等强制手段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和要求,它继承了劳动人民的优良道德传统,并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形成人类历史上最高水平的道德。其基本特征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决议》提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所要反对的,是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以权谋私、欺诈勒索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批判封建道德的残余,清除资产阶级道德的影响。发扬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和公民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也称公德、公共道德,它是相对于个人私德而言,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所谓私德,一般指个人私生活中的行为及个人的品德表现、生活习惯和作风等。而社会公德指的是个人的行为同集体、阶级、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涉及到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等,需要用公共生活准则去调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公德的基本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决议》明确指出,“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其中,“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是对每个社会成员在与人交往时的要求,“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是与物打交道时的要求,“遵纪守法”是综合性要求。社会公德的这五个方面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而言的,是总的要求,是一般性、广泛性要求,包含着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它的产生,是在长期的人类公共生活实践中,被人们公认的,并且通过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甚至法律保证而形成的。我国宪法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也就是说,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维护和修养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公德产生重大影响。《决议》提出,“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其中,“爱岗敬业”是对每个在岗者自身的要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对在岗者上岗的要求,“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最终的和总的要求。“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引导人们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严格防止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经过人生长期的修养和锻炼,而职业生活占据大多数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可以说,职业生活的实践是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每个人来说,一生中能否对人民、对社会作出贡献,能否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和情操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在职业生活中学习、锻炼和勤奋工作的程度,取决于科学文化、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程度。职业道德结合职业活动,把人们的道德行为的锻炼具体化,并经过长期反复的熏陶和修养,使人们把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变成内心信念,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许多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风尚,主要是在各种职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各行各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其行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如医务道德与医务人员的医务生活密切相联,它的职业要求是以救死扶伤为其主要规范;教师道德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密切相联,它的职业要求突出表现为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商业道德与商品交换生活相联,它的职业要求强调公平买卖、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等等。但是,各行各业对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五点要求是相同的,是条条块块、方方面面都要共同遵守的。在我们的社会里,不论何种岗位,不论能力大小,不论职位高低,都能够而且应当实践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遍,并非高不可攀。它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同志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也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助残扶残,更是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开展竞争,又不能投机钻营;既要敢于言行,又不能唯利是图;既要提倡无私奉献,又不能忽视个性价值;既要理想完美,又不能脱离现实。同时,要把广泛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结合起来,党员干部要树立先进性思想道德。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首先是党和国家机关的干部,要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还要加强那些直接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服务的部门的职业道德建设,反对和纠正带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我们社会对人的关心,社会的安宁和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同各个岗位上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

家庭美德就是家庭每个成员都应遵守的美好的品质道德。《决议》指出,“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邻里是社会基层的一种自然组织形式。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勤俭持家”是代代相传的传家宝,是兴家创业前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就能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就能为社会稳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以上五种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家庭美德,就为他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打下了基础。

倡导和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还应从青少年时代抓起。《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对于他们长大成人后的思想道德有很大的影响。“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政治理论课程,把传授知识同陶治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材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培养青少年的优良品德,是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重要一环,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其中,“勤奋好学”既是智育要求,也是德育要求;“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和“团结互助、遵纪守法”是德育要求。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家庭不仅是一个社会单位,而且也是一个教育单位。家庭教育是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在家庭里,父母既是家长,也是老师,要做表率,言传身教。家长对子女既要亲情和爱抚,又要进行科学而严格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不能替代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影响特别大。社会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自觉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礼貌行为去影响青少年,真正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

思想道德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它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决议》已经明确指出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初步形成了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框架,重点部署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工作。我们每一个人,不仅要培养社会公德,而且要培养职业道德,还要注意培养家庭美德,从而形成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的时代风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有理想,首先是有共同理想。有共同理想,才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才有共同理想的基础。因此,我们不仅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加强每一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且还要当作全体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

下载对社会公德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社会公德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一)文明礼......

    社会公德

    爱护公物遵守公德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长期积淀的传统美德形成了我们特有的道德观念。“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目前正在学校学习......

    社会公德

    谈谈社会公德(2)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须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它一般指影响着社会公共生活的行为规范,例......

    对社会公德的认识与感想

    对社会公德的认识与感想 通过对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的学习,我对社会公德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共生活日益成为我们当代生活的重......

    关于社会公德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社会公德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伴随着毒奶粉、地沟油,南京彭宇案等一系列社问题的出现,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的争论就从未停止。从天津许云鹤案,江苏司机案,到10月13日两岁女......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五篇范文)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社会公德的状况直接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京申奥成功,如何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摆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社会公德演讲稿

    社会公德演讲稿社会公德演讲稿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演讲的主题是公德在我心,公德伴我行曾有这样一段广告,一位青年早上晨跑,沿路有许多矿泉水瓶被扔在地上,他一路跑,一路捡,将许......

    社会公德问卷调查

    社会公德问卷调查 对于道德,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经历有各自的见解。独特的你将有你与众不同的认识,我们将对你的看法做一下简单统计。谢谢你的支持。 性别学历 1.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