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务五制汇报
龙宿社区“四务公开五制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龙宿社区共有5个自然村,服务面积11050亩。主要服务龙宿村、小东岭村、乔家庄子村、齐家庄子村、闸河崖村5个自然村,社区902户,3277口人,耕地面积5839亩。党员172人,下设服务型党支部5个。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工作人员3名。
今年6月份以来,我社区把“四务公开、五制管理”作为工作的内容和管理的措施,每月的9日为民主公开日,既在社区公开栏内公开又在社区服务网上公开,切实维护了社区村民对社区四务公开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
社区党务公开事项有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经常性党务工作情况、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情况、联系帮扶贫困党员群众情况、为党员群众办实事情况。如最近的10月20日,社区推荐了两名同志发展党员,并及时进行了公示。10月22日,社区172名党员上交了党费,各支部开具了党费收据给党员个人,并及时进行了公示。
社区财务公开事项有享受固定补贴、误工补贴的社区工作人员及经济联合社工作人员补贴情况、土地承包经营方案及土地流转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项收缴情况、电费收缴情况、种粮直接补贴落实、购置农机具补助落实及国家其他补贴农民落实情况;农村转移支付落实情况;社区集体经济所得收入及使用情况。
社区自治事务公开事项有社区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社区村民自治章程、社区村民公约;社区内村民申请临时性救助金、发放优抚金、办理五保等需要公示的内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及情况;农村社区聚合居住建设情况。
如今年9月,我市进行能繁母猪补贴,为了切实保证群众的利益,我社区从能繁补助的统计、调查、上报等各项工作都进行了公开、公示,确保了能繁母猪补贴工作的顺利进行,消除了社区居民的疑虑。
社区服务公开事项有社区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办理、代理的各类服务事项、各类服务项目的服务办事流程等情况、8大类的服务事项、文体活动、志愿者服务、物业服务活动记录等。
自实施“四务公开、五制管理”以来,社区严格按照“议事”程序开展工作,及时公开所办理的各项事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社区党委总支初议工作制度:上级决策部署安排、社区经济事业发展、社区困难救助、社会保障、社区党员发展等问题都要经过社区党委初议讨论通过。社区联席议事工作制度:社区党总支、村委会、监委会成员本着一事一议的原则,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对策。
社区事务决策听证工作制度:遵照严格的程序,对涉及社区村民重大利益的社区发展规划、较大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确立、土地等集体资产的处置、基础设施及聚集融合区建设、救济救助对象及救助标准等问题进行决策听证会议。
社区事务公开办理工作制度:对于群众关心地热点问题,制定办理方案,明确办理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办理结束后通过社区事务公开栏、社区综合服务网等形式全面公开。
社区民主评议工作制度:定期、专项对社区领导班子进行评议,督促他们公平、公正的处理好各项事务。
自“四务公开五制管理”工作以来,给了干部一个清白,百姓一个明白,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第二篇:皇庄社区四务公开、五制管理情况汇报
皇庄社区四务公开、五制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健全社区四务公开、五制管理制度,根据市委、镇委关于加强四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五制管理的部署要求,皇庄社区坚持把四务公开、五制管理工作纳入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来抓,建立健全了社区四务公开、五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和落实四务公开的各项职责要求及五项制度的实施,切实将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交给群众,使公开让民知,社情事务让民管,社区工作让民审,重大事项让民议,真正把社区四务公开落到实处,现将本社区的四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宣传发动,形成工作合力。
1、开展四务公开、五制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在社区醒目位置设立四务公开栏,将与居民关心的财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均在公开栏上公开。同时,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指导社区成员增强民主理念,激发居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社区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
2、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作用。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党委初议制的基础上,发挥社区事监督委员会作用,承担社区事务的商议决策功能和监督评价功能,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党委初议制召开两次会议,通报社区重大事件和民主管理措施,并通过社区网站,构建多形式、经常性的民主通道,使各项决策公开、公正、透明。同时,将有关规章制度、服务标准、操 1
作规范、监督电话等制成展板在社区进行展示居民小组长等听取意见,自觉接受居民和社会监督。
二、抓机制建设,规范管理社区人、财、物。
1、社区以居民会议为桥梁,明确四务公开、五制管理工作重点、原则、要求,规范四务公开程序,制定《社区居民会议制度》、《五制管理制度》、《四务公开实施意见》,我社区在依据制度,加强四务公开民主管理。
2、实行月度四务公开、五制管理工作汇报制。每月初将四务公开、五制管理工作计划在公开栏上刊登,在每月小组长会议上汇报计划完成情况,让居民代表来监督计划完成情况,真正实现民主自治。
三、抓公开实效,确保内容真实、具体、可信。
1、加强自查自纠,既让居民了解社区发展状况及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又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四务公开、五制管理,查找薄弱环节。
2、坚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开程序、进行五制管理决策,将群众最关心、最担心的热点按时公开,如财务工作、招投标工作、计划生育工作,让居民进行提议,参与决策和听证,确保公开的内容真实、具体、可信。
几个月来,我们通过坚持四务公开、五制管理,大大提高了社区办事透明度,增强了居民参政议政意识,赢得社区居民群众依赖和认同。同时,群众主动参与民主管理,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有利于在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寻求解决办法,及时给予纠正和处理,提高了社区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虽然 2
我们四务公开、五制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与镇委、镇政府的要求,与先进社区相比还存在不足的差距。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社区有效作法和经验,尤其要运用好四务公开、五制管理这长效机制,促进社区“两委”班子依法治理,廉洁自律,实现居民自治、管理有序,以四务公开管好社区人、财、物,切实为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提高社区民主决策水平和决策可行性、科学性,让居民安民乐业,爱在社区、美在社区、乐在社区、安在社区、和在社区。
第三篇:五务合一汇报材料
“五务合一”党建检查发言稿
青山镇现辖25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设有党委1个,党支部(总支)32个,党员1204人。2010年以来,镇党委多方筹集资金600余万元,对全镇25个行政村的办公阵地进行了改扩建,按照省委关于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基本”、“七个体系”、“二十个一”的要求,努力完善功能,打造五大中心,建设党员群众综合服务平台,涌现出南林村这样的全县党建工作红旗村。一是强化党务,打造党员活动中心。充分依托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党内会议等党务活动。镇党委建立激励机制,定期检查,奖励先进,鞭策后进。
二是规范村务,打造决策议事中心。将村级阵地为民主议事平台,定期召开支部会、村“两委”会、党员和群众代表会,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共谋发展大计。今年来,全镇共组织开展党员群众会议和活动260多次,收集建议意见200多条。进一步提升了村务管理水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优化服务,打造便民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代办服务和干部值班等制度,在阵地内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由村干部轮流值班,为党员群众提供相应服务。突出抓好村级卫生室建设,加强镇卫生院与各村卫生室的业务联系和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大力抓好农家书屋、娱乐室和户外健身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我镇磨刀村利用村阵地篮球场利用大型节日组织农民篮球赛,广受欢迎。
四是拓展商务,打造商贸购物中心。通过整合村级综合服务社等政策项目,兴办百货超市、农资店。全镇共整合农村综合服务社25家,开办农家超市3家,其中塘桥村综合服务社年销售额达100万余元,服务人口达2万余人,成为华陂畈的商贸中心。五是协调事务,打造综治维稳中心。建立说事谈心、村干部值班等制度,引导群众“有困难找干部,要上访找支书”,通过村党组织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实行信访接待日制度,住村干部定期到所联系的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接访,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急事不过夜,矛盾不上交,维护农村稳定。
第四篇:五务合一汇报材料(修改)
“五务合一”党建检查发言稿
青山镇现辖25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设有党委1个,党支部(总支)32个,党员1204人。2010年以来,镇党委多方筹集资金600余万元,对全镇25个行政村的办公阵地进行了改扩建,按照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基本”、“七个体系”、“二十个一”的要求,努力完善功能,着力培植典型,涌现出南林村这样的全县党建工作红旗村。下一步,镇党委和各村支部将立足于将村级阵地打造成五大中心,建设党员群众综合服务平台。
一是强化党务,打造党员活动中心。充分依托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三会一课”、党内会议等党务活动。
二是规范村务,打造决策议事中心。将村级阵地为民主议事平台,定期召开支部会、村“两委”会、党员和群众代表会,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共谋发展大计。
三是优化服务,打造便民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代办服务和干部值班等制度,在阵地内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突出抓好村级卫生室建设和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大力抓好文体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四是拓展商务,打造商贸购物中心。通过整合村级综合服务社等政策项目,兴办百货超市、农资店,为群众购买生产生活资料提供便利,凝聚人气。
五是协调事务,打造综治维稳中心。进一步落实说事谈心、村干部值班等制度,引导群众“有困难找干部,要上访找支书”,通过村党组织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第五篇:食品加工、销售卫生五、四制
食品加工、销售卫生五、四制
1、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 ⑴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 ⑵保管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
⑶加工人员(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
⑷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不用手直接接触食品。
2、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 ⑴生与熟隔离; ⑵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⑶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 ⑷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3、用(食)具实行“五过关”
⑴一洗;⑵二刷;⑶三冲;⑷四消毒;⑸五保洁。
4、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办法
⑴定人;⑵定物;⑶定时间;⑷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5、个人卫生做到“四勤” ⑴勤洗手剪指甲; ⑵勤洗澡理发; ⑶勤洗衣服、被褥; ⑷勤换工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