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体育服务方案策划书
社区体育服务方案策划书 要做好社区体育服务的推广,首先我们必须的成立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应包含的部门有:
1、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全公司协调,包括制度、接待、会议等,属于公司中心决策部门
2、计划营销部:市场营销、市场推广、经营、客户服务、赞助等;
3、培训部门:专门负责各项体育项目培训的部门
4、财务部:专门负责场馆经营的部门,包括负责公司的记帐、做帐、成本控制、资金的管理、财务报表管理、工商税务等;
5、宣传部:专门负责各项体育表演以达到宣传的目的的部门
6、组织部:主要是负责组织一些体育赛事或社区体育活动等
7、行政部:主要负责公司的人事、后勤、考勤、制度管理
8、销售部:主要是负责各种体育产品的流通
每个部门应该互相配合,社区营销之体验营销通过看、听、用、参与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重新定义、设计的一种思考方式的营销方法。
企业可通过中新网信社区体育市场营销策划机构,通过体育营销、社区营销、社区活动,走进社区,把社区营销模式变为现实,通过体育运动健身赛事活动,塑造企业品牌价值,通过社区营销受众对产品的体验营销,树立成功的口碑营销。
中新网信以社区全民体育运动健身为对象,倡导你运动,我赞助;你运动,我帮助的服务口号,促使每个社区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到体育运动健身行列,通过各种兴趣活动,带领全民健康绿色生活。
北京中新网信体育市场营销策划机构,是体育局重点扶持社区体育市场营销策划项目,推广全民体育运动健身服务,也是企业唯一走进社区的社区营销平台,健身公益与社区营销、体育营销高度整合,通过社区体育营销,带动各种模式的大中小型体育运动健身活动赛事,带动全民体育运动健身服务。
第二篇:1体育社区志愿服务
赤峰市“体育进社区”志愿服务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体育法》,进一步加强、改进和提升城市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打造城区15分钟健身圈。根据体育局的工作职能并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体育进社区志愿服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部署,以建设“和谐社区”及创建“文明城区”为目标,以社区体育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体育进社区工作健康开展,市体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社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社区体育工作。
组长:侯东辉
市体育局局长
副组长:高悦文
市体育局机关党委书记、副局长 成员:杨若松
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
张海军
红山区体育局局长
李国君
松山区文体广电局局长
隋子祥
元宝山区文体局局长
铁
柱
阿鲁科尔沁旗文体局局长
伊文豪
克什克腾旗体育事业局局长
赵国庆
林西县文体局局长
高文成巴林左旗文体局局长
张志勇
巴林右旗文体局局长
刘增军
翁牛特旗文体局局长
黄子志
宁城县文体局局长
高希川
喀喇沁旗文体局局长
葛学文
敖汉旗文体局局长
三、活动内容
(一)科学健身进社区
1、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科学健身系列讲座,每个社区年内举办1—2次主题为“科学的健身方法”、“科学健身与运动处方”等内容的专题讲座,为社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学习科学健身方法。
2、加大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有计划地组织体育骨干参加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到年底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比率为社区常驻人口的万分之十以上,每个辖区内固定的体育活动场所和晨晚练点配备1-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3、为社区义务进行体质监测工作。邀请一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身专家进社区,开展现场咨询活动,针对社区居民关心的问题现场解答,教授科学的锻炼方法。
(二)健身活动进社区
1、广泛开展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社区内建立健身站点,站点开展活动内容、活动时间、站点负责人等信息向社区居民公布。依托健身站点开展太极拳、太极剑、广场舞、健身秧歌、乒乓球等小型多样、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引导更多的社区居民参加健身活动。
2、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和业余时间,举办社区趣味运动会、社区健身活动展演等系列活动,扩大体育活动对社区居民的影响,激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促进社区健身队伍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健身器材进社区
各旗县区文体局要积极创造条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的建设和管理。建设篮球场、健身路径和室内乒乓球室为主的全民健身活动站(点)的城市社区达到社区总数的40%以上。
四、活动时间和步骤
1、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工作职责(2015年4月)。市体育局制定“体育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全面推动“体育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15年4月—10月)。体育进社区活动要把集中活动和经常性活动结合起来,保持常态,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高潮,全年不断线。
3、总结经验、整改提高(2015年11月—12月)。针对活动开展情况做好“体育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总结工作,对表现突出的志愿服务组织、先进个人表彰进行表彰。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将此次工作作为体育工作的重点,加强领导,确定专人、狠抓落实,整合各方资源,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组建队伍,常抓不懈。为确保“体育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要建立以体育工作者、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体育志愿服务队伍,定期深入社区开展宣传、指导、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
3、及时存档,定期上报。“体育进社区活动”开展后要及时将开展工作的安排部署文件、信息简报、活动照片、总结材料及报纸、网络截图等活动材料整理归档,定期上报市文明办,以备创城测评检查。
联系人:张徳刚 电 话:5881305 邮 箱:cftyjqtk@163.com
2015年5月5日
第三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其中公共服务方面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最为紧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直接导致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需求的提高,同时也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转变公共服务的理念和思想,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公共服务项目。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告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体育作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在国家发展和人民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体育服务就是公共组织为满足人民群众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这也正是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所在。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根据功能性质的不同和服务种类的区别,一般被分为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商业体育,而群众体育作为公共需求的主要形式,也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公共产品(Public good)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的重要特点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产品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一定竞争性或排他性,此类被称为混合物品。从政府干预体育的特点来看,体育类的公共物品主要包括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以及公共体育设施、体育技术标准、体育知识传播等等。
社区体育是指(王凯珍),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承担着政府的各项体育职能,呈现着群众体育各项公共服务功能,保障着社区成员各项体育需求。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在社区范围内,公共体育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居民健身、社区体育组织的指导与活动开展、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的提供和社区居民体质健康监测等,几乎涵盖社区体育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社区体育的服务内容就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内容。近一段时间,国家将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内容逐渐转移到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方面,社区建设和服务已经成分社会工作的重点。社区居民健康的保持与提高是社区服务的重点内容之一,全民健身意识的普及与提高是社区体育的重要任务,社区居民体育生活化是社区体育的更高要求和目标。社区体育既切合国家和政府的工作要求,又满足社区居民的自身健康需求与生活需要,功能强大,作用明显,意义深远。
一、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
社区公共服务主要满足社区成员生存的各项需求,提供生活的物质精神保障,从而真正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属于社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充分发挥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各项功能,不仅能有效满足社区公共服务的多样要求,也能弥补公共服务的不足,更能提高公共服务的服务质量。切实了解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特点,真正掌握社区公共体育发展方向和重点,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是广大群众真正受益。
1、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范围不断扩展,服务项目层出不穷
后奥运时代是群众体育加快发展的良好时机,在良好人文环境和社会舆论的推动下,近年来,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得到显著增强。儿童身心教育、老年人健康需求和居民情感交流等方面的现实需求,要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发挥自身优势特点,扩展服务范围,提供多样服务。在全民健身思潮的引领下,为了满足群众多样的体育需求,社区各种组织或个人因地制宜,根据各社区自身特点,不断开展各式各样的群众体育活动或竞赛,繁荣社区文化,(北京体育活动数量情况);不同地区社区在体育健身场地、器材的布置方面,大胆创新,力求实效,如(健身路径)等;在体育健身指导方面,个别地区推陈出新,推行(吉林)模式,有效拓展了服务范围。
2、服务理念不断增强,质量不断提升
2、内容解释
2、特点分析
3、作用意义
4、现状(服务范围、服务质量、服务效果)
5、公共体育服务主体需求明显、要求紧迫
二、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原因
1、政府公共体育服务内容混杂、界限不清
公共体育服务资金项目独立性不显著、透明度不高、执行力不强、2、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缺乏职业岗位对接
3、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工作内容不明确、工作任务不具体、工作目标不确定
4、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人才流失
三、结论及建议
第四篇:体育文化节策划书方案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已步入略带寒意的十一月,寒冷冬天即将到来。而此时同学们更需要加强锻炼,强身健体。同时组建不足一个月的20XX届路桥学院学生会急需一些集体活动来加强交流,使新一届路桥学院学生会干事更适应大学生活,融入路桥学生会这个集体,增强集体荣誉感。故举办20XX届体育文化节。
活动主题:
展现路桥新生风采,共建美丽和谐校园。
活动时间:11月28日——12月28日
活动目的:为了加强路桥学院学生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
强各部门之间的友谊,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增强各部门内部的凝聚力。同时在寒冷冬季到来之际,鼓励同学们多参加体育锻炼,让同学们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来应对忙碌的工作和繁重的学业。因此以学生会成员起带头积极参加锻炼,浓厚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为开展下一步校园活动做铺垫,更是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活动组织:
1、组织部门:路桥学院体育部
2、裁判人员:体育部干事
3、参与对象:路桥学院学生会成员
活动前期宣传工作:
1、于11月28日晚由体育部部长向各部门负责人宣传“体育文化节”的积极意义,活动内容和要求。并分发策划书
2、于11月30日在宣传栏处张贴海报,并在学校网站发出公告。
具体活动流程
20XX年11月28号前报名结束。
20XX年11月28号晚上进行抽签,排好比赛赛程。
自20XX年11月30日星期三开始。活动结束后由体育部统计好各队得分并进行排名。择日公布结果并将奖品发于各部门部长处
参赛人员安排:
1.裁判:
设裁判一人,依据比赛规则与大会竞赛规程,全权管理比赛,并注意比赛规则与大会规程之执行。裁判有权按实际需要指派裁判员,并指示其应负之职责。裁判对规则未详之处,有权裁定。带队队长确认参赛人员就位后告知裁判,裁判发出比赛开始指令。裁决比赛进行中之争议,和警告比赛中不良行为的运动员。对行为表现不当的运动员有权驱逐出场,不准参加比赛。任何情况下,为确保跳绳比赛规则得以遵行,有权干涉比赛。若认为任何项目的比赛经查明有失公平,应令重行比赛,有权宣布某项比赛结果无效。
2.主任裁判:
每一比赛场地,设主任裁判一人。
(1)分配裁判员的工作位置及职务;给予运动员评分;会场管理。(2)比赛场地设会场管理一人。
3.会场干事:
(1)会场干事为协助会场管理办理设备、器材、表格等事务性工作。
(2)每一比赛场地设记录员兼计时员一人。
(3)依据主任裁判员发出开始信号计时。
(4)登记各裁判员之判定成绩。
(5)依规定计算运动员成绩。
(6)在每项比赛前应集合运动员准备,并检查其资格。
(7)负责场地、清洁、事务性等工作。维持场内秩序。
比赛方式 :按在单位时间内记录所跳个数进行排名(如果个数相同时再赛),第一名8分,第二名7分,第三名6分,第四名5分,第五名4分,第六名4分,第七名2分,第八名1分
活动奖品发放及经费预算
奖品发放:
经费预算:
第五篇:社区志愿服务方案
社区志愿服务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现就社区志愿服务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的思路
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区治理结合起来,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为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工作流程
1、采集需求、设计项目。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楼组长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志愿服务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设计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为社区居民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
2、发布信息、招募注册。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确定后,社区及时发布招募信息,明确志愿服务所需的条件和要求,吸纳社区居民报名参加。依托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等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为有意愿、能胜任的居民进行登记注册。登记注册时,由居民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服务技能、服务时间和联系方式。由社区审核后予以登记注册,并发放《志愿者证》。
3、组织培训、加强管理。坚持培训与服务并重的原则,由社区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工作要定期进行,特别要重视志愿者骨干的培养。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志愿服务站点,跟踪掌握志愿者接受培训、参加服务的情况,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和服务任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
4、开展活动、提供服务。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力争覆盖困难群众所需的各种服务。采取社会工作者带志愿者的活动方式,组织志愿者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和安排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推动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等成立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服务,引导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5、做好记录、建立台帐。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社区按照民政部《志愿服务记录办法》确定的内容、格式和记录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为表彰激励提供依据。服务记录要记录在《志愿者证》上,注明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等。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台帐,把志愿者的服务记录汇总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并做到互联互通,使服务记录能够异地转移和接续。
6、激励嘉许、适度回馈。建立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根据民政部确定的认定标准,志愿服务累计达到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和1500小时的志愿者,可依次认定为一至五星级志愿者。建立志愿者嘉许制度,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褒扬和嘉奖,授予荣誉称号。建立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志愿者可以利用参加志愿服务的工时,适度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同时在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享受优惠或优待。
三、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融入城乡社区治理,作为文明社区创建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社区的主导作用,加强协调指导和制度设计,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发展。
2、突出思想道德内涵。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动全过程和各方面,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3、吸引居民积极参与。要立足群众乐于参与、便与参与,精心设计接地气的项目,广泛开展顺民意的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扩大活动的覆盖面,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推动志愿服务活动进社区、进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