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味书屋工作计划.doc(精选)
阳光工作室
三味书屋工作室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的一学年,三味书屋工作室将以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为工作核心,指导教师创作优秀作品,丰富校园文化,活跃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创作优秀论文、教案、课题的竞争平台,发挥三味书屋工作室的宣传阵地作用,立争使文学社真正成为教师们向往的习作殿堂。
二、工作室口号
魅力阅读,精彩无限
三、具体工作按排:
九月份
召开本学期第一次社干、社员会议,向社员公布本学期文学社即将开展的活动,鼓励社员积极参与,上交作品。
十月份:
全体成员学习文章“生命因读书而精彩” 并把这本书中最精华的内容讲解给大家,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
十一月份:
学习文章“如何写游记类”文章。
十二月份:
总结表彰,对本学期积极参与文学社活动的社员、老师进行表彰。
2013、1
第二篇:13年三味书屋工作计划.doc
阳光工作室
12年第二学期三味书屋工作室计划
为了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积累教师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力求把《三味书屋》文学社办成能真正培养教师能力的社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决定本学期的工作按以下计划开展:
三月份:
1、召开文学社编委会议,商讨招收新社员一事,分工着手海报宣传工作。海报宣传,招收新社员。
2、社员面试,选取新编委;文学社博客申请。召开第一次全体社员会议,介绍指导老师及各编委,宣布团成立,宣布《三味书屋》文学社的有关规章制度;文学社网页创立。
四月份:举办全体社员放风筝比赛,取前5名给予奖励,参与者分发小礼物。五月份:蒋佩芬老师讲座,第一届“三味书屋”杯社员现场作文大赛,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六月份:
1、邀请各兄弟学校文学社来校联谊,并着手开展有关工作。
2、做好学期结束汇报工作。
2013、3
第三篇: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设计
美句欣赏: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学习目标:
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4、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
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难点:
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学法导航:
童年像一支动听的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童年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学习本文是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童年时的自己对美丽的自然景物的爱,对动人的民间传说的爱,对绘画的爱,对读书学习的爱,对学识渊博的人的爱,对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爱真切动人的表现出来的写法。
二、课前预习·导学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段序,借助工具书清理生字、词。)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掌握: 确凿()菜畦()桑椹()轻捷()油蛉()斑蝥()缠络()攒()珊瑚()高枕而卧()豁()敛()脑髓()陌生()鉴()人迹罕至()觅食()竹筛()秕谷()系上()传授()书塾()渊博()蝉蜕()拗过去()盔甲()东方朔()倜傥()
2、解释下列词语:
确凿——攒——敛 ——
人迹罕至——鼎沸——方正——
3、收集资料,简介作者:
鲁迅(1881—1936),本名_______,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第一部白话小说__________。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4、用小组内最喜欢的方式美读课文。
三、课堂学习·交流研讨:
1、整体感知:
全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朗读全文后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并从文章中找出你的理由。
2、探究交流,研读赏析:(跳读课文,体会感情。)
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段落,并说出理由。
温馨提示:用我认为 ——————最精彩,因为——————————。(并有感情的把最精彩的部分朗读出来)
3、文中传递了鲁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4、文章插入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5、三味书屋先生是怎样的人?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6、作者写在三味书屋上学时,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画画等的目的是什么?
7、概括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
四、佳句积累,提升品味:
背诵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2、7段)(小组间开展竞赛)
五、学以致用、延伸提高:
1.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造句,可描绘景物,亦可写场景。
2.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
六、相关链接:
1.关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大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6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2、关于私塾。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在使学童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
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七、推荐阅读:
欣赏品味童趣——《母亲的童年趣事》。
童年是什么?是树上的蝉,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是伙伴的迷藏„„总之,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幸福美好的。每当母亲绘声绘色地讲述起她童年时代的趣事时,脸上总泛着红润的光彩,毕竟,那往事就像潺潺的流水在她心中萦绕,一旦进发应是那么滔滔不绝„„
母亲小时候很顽皮。在外婆家附近,曾堆放着一摞又一摞厚实的稻草,放学归来的母亲耐不住寂寞,一头扎进草里摸爬滚打,嬉戏玩耍。从此,稻草堆就成了周围孩子们温暖舒适的“安乐窝”。不久,邻家的小孩掀起了玩“跳伞”的热潮。所谓“跳伞”,顾名思义就是撑开伞从楼上往稻草堆里跳。每天,都有一把把五颜六色的小“降落伞”从楼上“降落”到草堆里,使得四周“烟雾”缭绕。母亲见状,立刻心血来潮,加之别人怂恿,更是义无反顾地冲回家,翻箱倒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出一把灰溜溜的破伞。母亲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飞奔至二楼,撑开伞,刚想迈步,一股莫名其妙的紧张感猛地侵袭而来。她的心忐忑不安,双腿瑟瑟发抖,脸“刷”地白了。地下的一群好事之徒忙冷嘲热讽:“胆小鬼!窝囊废!”母亲火冒三丈,但双脚沉得像灌满了铅,动弹不得。这时,邻家好友就给母亲打气:“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母亲不负众望,一鼓作气,紧闭双眼,撑住伞把,纵身一跳。“嘣!”只听一声沉重的巨响,稻草堆四周草絮飘飞,轻烟腾起。母亲缓缓地爬起来,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一阵眩晕,边走路,还边打踉跄。但那惊险、刺激的一瞬却使她刻骨铭心。这种极具危险性的游戏最后被外公遏止了,母亲自然少不了一阵狗血淋头的痛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那堆稻草也“玉石俱焚”了。每当母亲回忆起这些,总是“咯咯”地笑,笑得那么甜蜜,那么灿烂。仿佛一切令人魂牵梦萦的往事历历重现。母亲继续讲着年少时如诗的岁月,梦幻的季节„„我想。童年就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永不消失。
读后感:
第四篇:三味书屋导游词
三味书屋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味书屋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味书屋导游词1三味书屋位于鲁迅故里景区内,鲁迅少年时代曾在此学习了5年。游人来到这里,总难免要回味一番儿时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字句,以及鲁迅在书桌右下角“刻下一个小小的‘早’字”的故事。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相距不远,你可循着鲁迅的足迹,从百草园一路走过来。出百草园往东走几百米,再过一座石板桥,就到了。进了三味书屋,旧时私塾映入眼帘。虽然后来有过重修,但里面的陈设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貌,和课文中的描述相差无几。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匾额下挂着一副《松鹿图》,旁边摆的是寿镜吾先生的`像。以往学生上课要先对着匾额和图行礼,才开始读书。
书屋中间一张八仙桌,后面的高背椅是先生坐的,四周是学生的课桌,由于是学生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各式各样。鲁迅刻过“早”字的那张课桌躲在左边墙角,旁边有标识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这张有两只抽屉的硬木书桌是当年鲁迅用过的原物,可惜有围栏挡住了,只能远看,上面的“早”字几乎很难看清楚。
三味书屋导游词2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
台门斗
第一进,即台门斗,隐门上方悬挂着一块“文魁”匾,此匾是为鲁迅的塾师寿镜吾的兄长寿子持所悬挂的,他在光绪二年(1876年)中丙子科举人,此匾用来光耀门楣,并表示着寿家人曾经出过举人,是一户书香人家。在第一进台门斗的西边,穿过天井,有一小方竹园,“三余书屋”的摆放仿照“三味书屋”,游客可以在这仿真的书屋里坐一坐,体验一下私塾生活,或者拍照留影。
大堂前第二进称为大堂前,每逢祖宗忌日,红白喜事,贵宾到来的聚会之地。额枋悬挂着“思仁堂”匾一块。厅堂柱子挂一浅绿色木板刻制的对联,联云:“品节泰山乔岳,襟怀流水行云”。后边金柱上挂着对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德行、言论的赞颂抱对一副:“道义嘉谟见风骨,箴言懿德泽桑梓。”
座楼穿过天井,即第三进--座楼,这里分别是小堂前、书房和寿镜吾先生卧室的原状陈列。
小堂前小堂前是用来接待亲朋好友的地方。在退堂屏额上悬挂着一块“重游泮水”匾,这块匾是寿镜吾中秀才(入泮)的第六十年,即1928年他过世前的一年,他的侄儿寿孝天送来祝贺的。鲁迅对寿镜吾先生充满了真挚的爱戴和敬意,离开绍兴之后,与寿镜吾先生一直有书信往来。1906年鲁迅曾回绍兴,又去看望这位老师,给他讲外面的所见所闻,当时寿镜吾先生就是在这里接待他的。
卧室
在寿镜吾先生的卧室里放置着架子床、衣柜、箱柜、木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由于寿镜吾先生教学很严谨,他每年只收八个学生,认为多收了教不过来,所以他的教学收入很有限。
从第三进往东,就是寿家台门的东厢房,分南、北两部分。南边的厢房现陈列着介绍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古代教育史,分“越中府县学、越中书院和越中学塾”三大块内容。北边的厢房即为鲁迅先生的读书处——三味书屋。
鲁迅在文章中写过屋后有个园子,院子里有许多腊梅。所以,进了书屋就会闻到一股清香。(冬日)
书房
寿镜吾先生的书房是典型的塾师之家的书房布置,设有《二十四史》专用书柜、普通书柜、文房用具等。房内额枋上悬挂着“三余斋”匾,“三余”取义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即魏人董遇所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人们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发奋学习。
三味书屋导游词3绍兴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位于都昌坊口11号。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
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匾额下方是一张松鹿图,两旁屋柱上有“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一幅抱对,匾中抱对皆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手笔。
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桌面右边有一个鲁迅亲手刻下的“早”字。一次鲁迅上课迟到,受到先生的严厉责备,他就在自己课桌的右边桌沿上刻了这个“早”字,时时提醒自己,此后果然就没有迟到过。
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其中腊梅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寿命。
第五篇:三味书屋导游词
三味书屋导游词
三味书屋导游词1
三味书屋位于鲁迅故里景区内,鲁迅少年时代曾在此学习了5年。游人来到这里,总难免要回味一番儿时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字句,以及鲁迅在书桌右下角“刻下一个小小的‘早’字”的故事。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相距不远,你可循着鲁迅的足迹,从百草园一路走过来。出百草园往东走几百米,再过一座石板桥,就到了。进了三味书屋,旧时私塾映入眼帘。虽然后来有过重修,但里面的陈设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貌,和课文中的描述相差无几。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匾额下挂着一副《松鹿图》,旁边摆的是寿镜吾先生的像。以往学生上课要先对着匾额和图行礼,才开始读书。
书屋中间一张八仙桌,后面的高背椅是先生坐的,四周是学生的课桌,由于是学生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各式各样。鲁迅刻过“早”字的那张课桌躲在左边墙角,旁边有标识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这张有两只抽屉的硬木书桌是当年鲁迅用过的原物,可惜有围栏挡住了,只能远看,上面的“早”字几乎很难看清楚。
三味书屋导游词2
绍兴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位于都昌坊口11号。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
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匾额下方是一张松鹿图,两旁屋柱上有“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一幅抱对,匾中抱对皆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手笔。
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桌面右边有一个鲁迅亲手刻下的“早”字。一次鲁迅上课迟到,受到先生的严厉责备,他就在自己课桌的右边桌沿上刻了这个“早”字,时时提醒自己,此后果然就没有迟到过。
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其中腊梅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寿命。
三味书屋导游词3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
台门斗
第一进,即台门斗,隐门上方悬挂着一块“文魁”匾,此匾是为鲁迅的塾师寿镜吾的兄长寿子持所悬挂的,他在光绪二年(1876年)中丙子科举人,此匾用来光耀门楣,并表示着寿家人曾经出过举人,是一户书香人家。在第一进台门斗的西边,穿过天井,有一小方竹园,“三余书屋”的摆放仿照“三味书屋”,游客可以在这仿真的书屋里坐一坐,体验一下私塾生活,或者拍照留影。
大堂前第二进称为大堂前,每逢祖宗忌日,红白喜事,贵宾到来的聚会之地。额枋悬挂着“思仁堂”匾一块。厅堂柱子挂一浅绿色木板刻制的对联,联云:“品节泰山乔岳,襟怀流水行云”。后边金柱上挂着对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德行、言论的赞颂抱对一副:“道义嘉谟见风骨,箴言懿德泽桑梓。”
座楼穿过天井,即第三进——座楼,这里分别是小堂前、书房和寿镜吾先生卧室的原状陈列。
小堂前小堂前是用来接待亲朋好友的地方。在退堂屏额上悬挂着一块“重游泮水”匾,这块匾是寿
三味书屋介绍镜吾中秀才(入泮)的第六十年,即1928年他过世前的一年,他的侄儿寿孝天送来祝贺的。鲁迅对寿镜吾先生充满了真挚的爱戴和敬意,离开绍兴之后,与寿镜吾先生一直有书信往来。19鲁迅曾回绍兴,又去看望这位老师,给他讲外面的所见所闻,当时寿镜吾先生就是在这里接待他的。
卧室
在寿镜吾先生的卧室里放置着架子床、衣柜、箱柜、木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由于寿镜吾先生教学很严谨,他每年只收八个学生,认为多收了教不过来,所以他的教学收入很有限。
从第三进往东,就是寿家台门的东厢房,分南、北两部分。南边的厢房现陈列着介绍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古代教育史,分“越中府县学、越中书院和越中学塾”三大块内容。北边的厢房即为鲁迅先生的读书处——三味书屋。
鲁迅在文章中写过屋后有个园子,院子里有许多腊梅。所以,进了书屋就会闻到一股清香。(冬日)
书房
寿镜吾先生的书房是典型的塾师之家的书房布置,设有《二十四史》专用书柜、普通书柜、文房用具等。房内额枋上悬挂着“三余斋”匾,“三余”取义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即魏人董遇所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人们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发奋学习。
三味书屋导游词4
自从学了《早》这篇课文,三味书屋便成了我一直向往的地方。今年暑期,我就去了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不大,只有三间屋子。左边一间用来储存杂物,右边一间是先生的房间,而中间一间便是用来教学的。中间这间门朝正南,屋子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有一只梅花鹿正趴在大树下小憩。画前放了一张八仙桌,桌上放有笔、墨、纸、砚和一把先生用来惩罚学生用的戒尺。学生的座位分列在两边,鲁迅的位子在屋子东北角。我凝视着那张桌子,仿佛看到了少年的鲁迅正端坐在那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
参观完正厅,我移步来到后园。后园不大,最显眼的是几棵高大的蜡梅树,其中有一棵据说已有200多年的树龄了。它的'树干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只是我去的不是时候,没能观赏到那满树的蜡梅花。立在后园,我脑海里浮现出了鲁迅和学生们,在课间跑到后园来玩捉迷藏、做游戏的有趣场景。
参观完三味书屋回到酒店,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它。想起后园的那棵蜡梅树,恍惚间觉得它就像鲁迅。鲁迅先生的一生致力于革命、拯救人民,充满了艰难险阻。而蜡梅树能活下来,肯定也饱受了岁月的洗礼。他们俩是那么的像,都是为了自己的目标理想坚持不懈。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幅对联就是对鲁迅先生高尚品格的赞美。作为学生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向鲁迅先生学习呢?
三味书屋导游词5
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位于都昌坊口十一号。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各信游客,听完这些,你们想去三味书屋看看吗?那就跟我来吧!
游客们,请看。寿家台门此边的厢房就是鲁迅先生的读书处——三味书屋。游客们,你们知道吗?三味书屋的一切都保存得完好无损。三味书屋有11套桌椅,都是学生当年自己从家里搬来的。鲁迅先生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课桌,课桌后面放着一张低些的椅子,桌子上刻着一个简单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还有一段来历:鲁迅小时候,家里十分穷,他的爸爸又长年生病,于是,小鲁迅就要干好多活,上学就总是迟到。有一次,他又迟到了,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于是,他便在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来提醒自己不要迟到。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听完了故事,你们想去鲁迅小时玩的地方——百草园看看吗?那就请排好队,跟我来吧!现在,我们来到了百草园,请大家自己快乐游玩吧。
时间到这里,已经不早了。快乐的旅行快要结束了,欢迎大家再次来参加我们的旅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