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庄镇社区教育中心三年发展规划
陈堡镇社区教育中心三年发展规划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江苏省教育厅制定的《江苏省省级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方案》的要求,为构建我镇学习型社区,实施科教兴镇的战略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我镇各项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深化社区教育改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型乡镇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不断推进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的结合,努力提升社区教育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的职能作用,提高我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全镇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教育服务,开创我镇社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总目标
二○○九年,完善体系建立社区教育中心
二○一○年,提高档次申报并创建市级社区教育中心
二○一一年,提升品位构建学习型社区
具体目标
1、在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融合社区教育资源,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阵地的功能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使之成为社区教育的研究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咨询服务中心。
2、构建形式多样的文化、技能、知识教育培训体系。主要包括: —以文明、公德为重点的政治常识,法律知识的教育。
—以知识更新为重点的广泛适应各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性教育。—以活跃文化、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的文化生活教育。—以提供各类信息、经营服务知识为重点的创业知识教育。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新技术推广教育。力争实现年培训万人(次)以上。
—以 “123”工程为载体,普及学习型家庭。力争在各单位和居委会(村)等组织中学习型组织占30%。
3、通过选聘、兼课、培训等方式,建立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不断适应和满足社区教育的发展需求,确保教育培训事业健康发展。
4、努力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在今后的五年内使学龄人口和社会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由现在的十年上升到十二年。各单位持证上岗率和科技人员实施继续教育率均达到90%以上。
5、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的职能,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再就业培训、镇内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和致富技能的培训,努力为建设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和科技基础;
①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年8000人次以上,新居民,新
农民培训面积达70%。
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达80%
③农村“两后双百”培训率达100%
④实用技术培训年20次以上,致富骨干培训,年15次以上,其他技能培训,年10次以上。
6、将社区教育中心的办学向镇直属学校和村民学校延伸,保证社区内成员的教育培训率达到50%以上,全年接受教育的比例达到
50%以上,农民培训和下岗(失业)职工培训率达到50%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外来人口按受教育的比例达到60%,外来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在95%以上,0-3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接受教育的比例达50%以上。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在三年内将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充分整合,并有序向社会开放,完善健身房、活动室、艺术室、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实训基地等设施,使之更科学合理化。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引导和培育社区内成员提升学习理念,确定“学习是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做到“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生学习”,并通过“学习改变观点,改变作为,改变前途”的理念引导和教育社区内成员把学习变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社区文化,倡导积极向上的氛围,为社会发展提供内聚民心、外塑形象的动力和保证,大力推进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进程。
2、健全组织网络,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一是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由镇党委分管教育的副书记任主任,其他领导、成员由组织科、团委、妇联、科协、民政科、司法科、派出所、劳保所、企管站、计生站、农科站、财政所、社区教育中心校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由社区教育中心(原成教中心)开展常务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组建以镇社区教育中心校为龙头的各村文化技术学校,各相关企业职工文化技校,有效负责各辖区内的各类教育活动。
三是营造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为了有效开展具有各类特色的专业培训教育,一方面本镇中学“聘”“引”“借”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一方面通过自愿者的方式建立社区自愿者人才库,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时随时与之联系,确保社区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3、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构建社区教育平台
第一对照标准,高质完善陈堡镇社区教育中心创设条件。保证具有完整的教育基地。
第二做到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社区教育中心内将镇党校、人口学校、关工委、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家长学校和文化站等机构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做到机构完整,人员确定,制度健全,措施恰当,活动有序、资料齐全、档案完整。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
①建立陈堡镇社区教育中心网络系统。
②将辖区内的所有企业、村委会的所有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汇总,加载在网络上,对辖区内的农产品特色品牌,优异产品放到网络上,向网上发布,向社会推广。同时将辖区内的主要活动,招商、招工信息,各项中心工作在网上向社会宣传。
4、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继续强化阵地建设
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管理,建立社区教育的跟踪检查、考核、奖惩制度,注重对相关部门、村、单位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成绩、贡献进行量化,评比,对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细化阵地文化布置,显露社区教育鲜明特色,争创优良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阵地资源的效能。
5、深入进行研究调查,培训教育有的方矢
各村、各街道对辖区内男55岁,女50岁以下人员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他们文化层次,从事职业,特点特长,进行系统登记,对他们的发展要求,经营取向,培训期望进行系统掌握,从而有的方矢
地开展培训教育。每年七、八月认真做好“两后”人员(即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回乡人员)进行调查登记,而后有组织,分批次集中组织培训和推荐就业。
6、加强横向嫁接联系,稳步实施培训工程。
①加强与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和外地高级技术学院联系与合作,利用其师资和设备资源,对辖区内需要取得相应技术等级证书的相关人员进行对口培训,满足就业者技能需求,为社区居民和村民的就业,创业开辟新渠道。
②与企管站、劳保所等单位实切配合,为企业招工,为职工上岗,为职工提高技能,提供便利学习条件和培训服务。
③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做法和良好经验,结合本辖区实际,创造我镇不锈钢精密铸造业品牌,努力使之成为陈堡镇新兴产业和重要经济支柱。
7、积极筹措教育经费,确保社区教育正常运转。
首先按照省市相关规定,将按年人均1元的成人教育经费安排到位。各村按照镇政府要求,及时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经费,为社区教育提供基础保障。其次坚持多渠道筹措经费。①镇政府将社区教育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②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资助社区办学,从而使社区教育有序开展和健康发展。
第二篇:陶庄镇社区基本情况
陶庄镇社区基本情况
陶庄镇设有社区管委会,配有社区管委会书记1名,主任1名,工作人员7名,办公场所及办公设备配套齐全。下辖尚马社区、院山社区两个社区。总人口约3万人。尚马社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有8个居民小区,5643户,20760人,办公场所400平方,建有综合服务大厅一处,办公设施配备齐全。有社区支部书记、主任、副书记、会计、计生专职、两委委员等7名人员。
远山社区:主要是山家林矿职工宿舍,户数3100余户,9800余人,有社区支部书记、会计、计生专职3名人员。
第三篇:社区三年发展规划
社区三年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全市城市社区建设,构建和谐晋城,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抓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进一步整合社区规模,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扩大民主,社区自治。科学合理划分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三)资源整合,共驻共建。整合社区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四)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健全社区组织,明确职责和权利,依法加强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培育特色,树立典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三、主要目标
今后三年的主要目标是:
(一)适应“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需要,进一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市城镇现有社区规模作合理调整,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构建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完善新的社区管理体制。
(二)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搞好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务用房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力争在3年内使全市80%以上的城市社区有建筑面积不低于300m2的办公和公益性服务用房,使80%以上的城镇社区有不低于150m2的办公和公益性服务用房。
(三)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发展社区服务项目100个,建立社区服务网点200个,使社区更多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个,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100个;建立100个社区图书室;使90%以上的社区有居民文
化体育活动场所;90%以上的社区达到绿化美化的要求;积极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社区治安,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四)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管理关系为突破口,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办、中介组织运作、社区居民参与、有关部门指导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
(五)坚持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整个社区文明程度。
(六)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支持社区建设,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力争把晋城建设成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城”。
四、基本任务
(一)健全社区组织体系。
1、完成新型社区的构建。按照“便于管理与服务,便于开发和整合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在2005年底以前全面完成所有城镇居委会的规模调整,实行“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体制。
2、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确立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组织和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所有社区都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社区党员在居民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联席会议和社区单位党组织共建制度,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建立健全社区党员学习和参加社区活动制度,逐步把企业离退休党员、社区失业人员中的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移到社区,探索建立起一套社区党员管理的新机制。
3、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体系。规范和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特征的社区基本管理制度,健全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强化社区依法自治功能。
4、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性组织。大力培育和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使其逐步承接从政府部门中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承办各类社区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
(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1、规范用人机制。加强教育,严格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居委会干部依法进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以适应社区工作者队伍向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社区居委会成员交叉兼职,到2007年使交叉兼职的比例达到50%以上。
2、树立先进典型。积极开展争做“优秀社区工作者”活动,营造“热爱岗位、情系社区、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3、搞好业务培训。将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各县(市、区)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学习座谈、工作研讨、经验交流、授课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4、建立社区建设财力投入保障机制。将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和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含社区专职工作者津贴)纳入市和县(市、区)财政预算,并使社区专职工作者享受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待遇,确保其工资福利待遇达到当地城镇人均生活水平和最低职工工资标准;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达到省里规定的标准,并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给予提高。
(三)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1、深化改革,健全体系,规范管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建立和完善面向失业人员的社区就业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应。到2007年,全市至少组织15000名就业困难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区服务管理和作业相分离。大力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行业,积极引导医疗、金融、保险、邮政单位和大型商业、服务业企业进社区设点,鼓励辖区单位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面向社会开放,促进社区服务向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3、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计生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干部职工与志愿者参加相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促进社区服务的党员参与率、居民参与率和辖区单位参与率明显提高。
4、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在2006年以前,将晋城城区和高平市区所有社区的电脑配置到位,初步实现市、区、街、社区“四级联网”;在软件开发上,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立即着手开发晋城市社区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软件。在政府领导下,有效整合社区信息资源,力争在2007年建立起全市社区信息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认真按照《山西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方案》的要求,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政府要把社区基础设施包括“五室三站一场所”(社区居委会和党组织办公室、社区警务室、党员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劳动保障服务站、卫生计生服务站、社区服务站和居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作为城市改造建设的内容之一,搞好规划,分步实施,限期落实。晋城城区和高平市政府所在地的社区配套服务用房按每150户25M2标准配置;阳城、沁水、陵川等县政府所在地按每100户20M2配置;其它乡镇按每个社区不低于100M2配置。改建和新建小区的配套服务用房采取政府出一点、开发商按规定提供一点、税费减一点、单位和住户支持一点的办法,按集中、实用、方便居民的原则,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落实到位。到2007年,全市80%的社区的配套服务用房达到规定的标准,并有较为完备的配套设施。
2、抓住和利用第二批“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和全省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机遇,全面拉动社区配套设施建设。
3、广泛集聚本地区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捐赠,积极吸引外资,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对于部分因客观原因造成无法配齐管理服务用房的社区,各县(市、区)应通过购买、置换、承租、改造等方式予以解决。
4、整合现有资源。调剂、利用驻区单位现有各项设施,实现资源共享。
(五)繁荣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
1、结合城市建设,积极创办市民学校,不断完善社区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形成包括舆论阵地、文化场站、体育场馆、休闲场所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室等在内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网点,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学习、娱乐和健身活动的需要。
2、以社区党校、市民学校、家长学校为阵地,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教育,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稳定教育,不断提高居民思想政治素质和文明程度。
3、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发展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利用社区和社区内单位的图书室、影剧院、文化馆、俱乐部等各类活动场所,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深入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增强社区辖区单位、社区各类组织和社区全体成员的地缘意识、参与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5、深入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组织群众开展争做“文明市民”、争创“五好文明家庭”和“文明楼院”等活动,引导居民热爱自己的城市、社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自觉维护城市和社区的良好形象,推动文明社区、文明街道、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
(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搞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1、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调整、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实行行业管理。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结构调整和功能转型,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投资者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城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新体系。到2007年,晋城城区、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基本建成以街道(镇)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努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2、健全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县(市、区)、街道(镇)、社区三级计划生育工作网络,配备好社区专(兼)职计生干部,落实好计生工作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计划生
育和生殖保健咨询服务。建立健全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和协会小组,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加强社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七)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
1、规范社区警务运作机制,健全专群结合的社区安全防范体系。加大社区警务改革力度,按照“一区(社区)一警(警务室)”的要求设立社区警务室,结合实际调整民警责任区,实行“一区(责任区)一警(警察)”、“一区两警”或“一区多警”,实现警务前移,警民携手,共创安全社区。加强以治保会为主体的群防群治工作,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管理、服务,切实预防和减少案件的发生。
2、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创建水平。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落实普法措施,建立流动普法站,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法制教育,有条件的基层法律服务组织要在所辖社区设立接待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3、积极开展“美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活动,培养社区成员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和无害化处理,广泛发动群众治理“脏、乱、差”,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4、加强市容、环境治理。落实社区环境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扩大公共绿地面积,优化美化社区环境。
(八)深入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
按照《山西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确立创建目标,落实创建措施,积极开展创建社区建设示范城和示范街道、示范社区活动,促进社区建设向高标准、规范化方向发展。城区要在推进民主自治、深化社区建设上狠下功夫,推动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争取在2005年底建成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在2007年前将晋城市建成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其余各县(市)也要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市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态势。3年内,争创1-2个“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2-3个“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城”。通过典型示范,推动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提高全市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凡被命名为全国、全省和全市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由市政府分别给予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规划精神,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定期召开会议,不断总结经验,促进本规划的全面落实。各县(市、区)也要尽快建立健全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在社区建设中统揽全局、宏观管理的领导职责,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本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城区政府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把社区建设作为今后几年城市工作的重点,统筹安排,统一实施,务求实效。
(二)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充分利用社区这个工作平台,把各项工作落实到社区,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群众。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合力推进社区建设的良好局面。市社区建
设工作领导小组各领导成员及其成员单位实行定点联系社区制度,做到“帮扶有目标,活动有计划,内容有落实,成果有体现”。
(三)完善有关法规,制定相关政策。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各项优惠政策,推动社区服务向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失业人员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实体,努力实现失业人员的自谋职业和再就业。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实现社区建设制度规范化、管理法制化,把政策引导、行政监督、指导管理落到实处。
(四)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经费的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各县(市、区)政府要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及工作人员工资(补贴)等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力的增长和社区工作的需要逐年有所增加。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和有奖募捐资金的投入,为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和物质保障。
第四篇:**职业教育中心学生会2018-2020三年发展规划
**职业教育中心学生会2018-2020三年发展规划
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心学生会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经过一代又一代学生干部的拼搏和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和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随着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壮大,这些已无法适应现有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建设,改革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道路,优化发展环境,把我校学生会建立成为一支素质过硬的优秀团体。我们要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为前提,以发展为动力,力争在2--3个学年内把**职业教育中心学生会打造成为具有“精英型”、“学习型”、“服务型”、“引导型”的学生组织,为我校学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学生会的发展需要“脚踏实地改革创新”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探究。现提出发展规划如下:
一、加强改革建设,凝聚“核心力量”。
我校学生会在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取得了相当优异成绩。但是,在建设一流学生会的目标面前,我们需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开展工作。想要突破,只有学生会本身的建设到达必须的水平,才能展现出更好的成绩。此刻问题的关键就是我校学生会的自身建设问题,改革和优化刻不容缓。在新的时期,结合我校正在建立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的实际状况,以一种行之有效、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必要。
1、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会制度》《学生会内部考核评价制度》,以此来规范学生会管理,使学生会管理和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以《学生会章程》为依据,施行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虽然各部门工作职责不一,但有一些是共有的,例如新成员的招收、培养、管理,各学部内活动的开展等,部门管理可依据考核制度,实行具体负责人问责制,个人考评可与评奖评优、推优入党(团)等关联;
3、全面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1)、认真做好学生会整体的学生干部培训工作,包括学生干部基本素质培训,礼貌礼仪培训,学长学姐经验传授,素质潜力拓展等方面。到达各学部各部门互相熟识、互相交流的目的。培养工作潜力的同时,能够增进学生会成员间的感情,促进“大家庭”文化的构成。
(2)、在群众性培训之余,各部门可根据具体工作特点,开展科学合理的技能培训,迅速加强学生会内部的凝聚力。在此之外,可开展各部门间交流学习,根据实际状况,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会培养中坚力量。这需要在工作上帮忙她们,在生活中关心她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问题。以避免学生会组织人才的流失。
(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构成思想上的互相碰撞和启发,从而构成统一认识,以便到达在学习中领会思想,紧密团结同学的目的。
(4)、养成工作前用心探索新方法,工作后认真总结成果教训的好习惯。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交流经验,发现问题,为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4、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拓宽视野。学生会工作和活动创新的根本性要求,就是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方向,重新梳理各部门工作职责。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工作思路,寻求新的突破口,每个部门的发展建设需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各部门要逐渐地构成既要有优秀品质又要有创新精神。
6、打造全新的学生会成员信息交流平台。在以往会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博、QQ、微信等网络资源,建立新型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会内部交流和资源整合。
7、学生会主要领导干部应有独立自主的工作思路,以先进的方法为指导,在我校领导的帮忙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协助校领导工作,减轻学校的压力负担。
二、加强学生会组织形象与塑造。
学生会的成功与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它不仅仅要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要求,而且要竭力对环境施加影响。因此,正确定位并塑造良好的学生会组织形象,对凸显学生会组织在普通学生当中的地位,提高学生会干部在普通学生当中的认知感具有重要好处。
1、认真贯彻落实学生会“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
2、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争取学校领导更多的指导和支持,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的沟通,力争能够真正做到学生与学校间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为学生多做好事,多做实事。
3、学生干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要求学生干部在和普通学生的接触中,态度和善,语言礼貌得体。注意持续学生干部的自身形象,加强自身素质要求。
4、树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形象意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与校内各学生组织的交流配合,加强与学校其他学生组织的沟通联系。扩大与社会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针对新时期中职生特点、兴趣爱好,不断创新资料和方式方法,提高活动的覆盖影响力和参与的广泛性。办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由学生会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从模式化走向生活化,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让更多的普通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也可在各项活动的筹备和开展过程中召集部分学生志愿者参与工作。
6、在文艺类竞技类活动中,邀请更大比例的大众评审,在评判过程中非大众评委需充分思考到校园文化活动的非专业性、娱乐性的特质。
7、开展“一日学生会”活动,让普通同学亲身参与到学生会的工作中来,切实了解真实学生会工作。
8、透过适宜的途径宣传自己。
总而言之学生会组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的过程。只有在管理中不断引入先进理念,不断创新模式,拓展活动领域,才能不断增强学生会组织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才能保证学生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校园新媒体的宣传工作。
1、尝试建设学生会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信息平台,让信息宣传工作扩散到一个更大的范围,每个平台上需打造特色板块,使之新颖搞笑,引人入胜,到达让更多的普通学生来了解我们。关注我们的目的。也为学生会的服务工作更进一步。
2、能够创办《学生刊物》,由宣传部打造一个报刊类信息平台,每月或每个季度出一期,各级学生组织免费发放,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宣传主流思想,到达学校与学生会,与普通同学间增进了解、引领思潮的目的。
3、学生会大型活动的宣传海报制作规范化,艺术化,特色化。
4、有计划的开展内部宣传教育活动,可由主席牵头,办公室、宣传部与学习部实际承办。以增进部门间的了解,引导学生干部正确的思想方向。
四、规范管理工作,不流于形式。
由于学生会进行社团活动的统一规划和协调性,同时又持续必须的独立性,这样不仅仅能够使所有学生会成员连接一体,资源共享,提高效率。
1、规定各部门工作职责,以管理和服务为主。
2、严格规范各部门成员的入会退会,对所有会员登记造册,以条例的形式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及义务。
五、妥善处理学生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以“双赢”为目标。明确组织关系,潜移默化,不激进,不急于求成。
1、明确组织关系,要求各部门学生会以《**职业教育中心学生会制度》为基础,让我校学生会在带领各部门学生会共同工作时到达有据可依。
2、学生会需带着各部门学生会一齐工作,例如,各部门学生会与各班级接触更直接。
3、各部门的副主席要定期参加校里的主席会及扩大会议。
4、可组织学生会系统的内部交流活动,加强认知。
5、学生会成员需严格自身要求,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不骄傲,不卑不亢。坚持原则,团结伙伴,与各部门学生干部在长时间的工作、交流中循序渐进的发挥影响。让各学部学生会的成员逐渐理解以基层学生会的身份求发展,能够参与到更大舞台的合作双赢的局面
6、办公室需继续加强工作建设,落实考评评优工作。
7、与其他学生组织间交流时,在坚持自身组织原则的基础上,谦虚有礼,平等待人。工作中互相帮忙,生活中团结友爱。
8、与其他学生组织应走“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第五篇:丁庄镇尚道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丁庄镇尚道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2012——2014)
一、现状分析:
我园座落在尚道村北边,创办于2005年10月,我园占地2368平方米,建筑面积501平方米,绿化面积305平方米。目前拥有三个班级(小、中、大),全园幼儿总人数54名,教师4名,都是持证上岗,学历达标率100%。
幼儿园于创办之初便提出了“我们用爱心细心耐心,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的办园宗旨。这一个多月以来,我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坚持依法办园,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依并严格执行,办园质量不断提高。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家长忙于工作,很难对孩子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很难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2、我园教师整体年龄偏大,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自身提高速度较慢。
3、由于底子太薄,再加上初建园的还款压力(目前还欠6万余元),导致了幼儿园基本设施配备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指导思想:
以宿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为指导,坚持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完善机构,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三、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一)、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教师培训:加强师德修养学习,提高全体教师思想素质;开展外出取经、课堂教学交流及研讨等活动;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订两份教育报刊书籍,开展优秀书籍的园内推荐、交流、阅读活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 的氛围,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
2、条件改善:(1)创设拥有现代化设备又具有与幼儿产生互动的教育教学环境,添置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电视、一套音响;(2)充分利用绿化带、外墙、室内、楼梯等地方,安全、美化、处处蕴涵文化气息的良好的活动环境;(3)加强资金投入,对园舍门窗进行维修,修建幼儿盥洗池,改善办园环境;(4)更换教师办公桌,更换一部分学生桌椅,改变过去一人一桌椅的传统模式(如果埇桥区第二幼儿园资助的话,有可能更换全部)。(5)粉刷楼后墙面,并画上卡通趣味图案。
3、教育教学:我们将注重幼儿的启蒙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形成开放、温暖、宽松的活动氛围。传授知识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知识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的过程。
(二)2013年1月-2013年12月
1、教师培训:继续加强师德修养学习,提高全体教师思想素质;组织教师外出取经、并坚持我园课堂教学交流及研讨等活动;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引导教师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某一显现优势,提出明确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和学年目标,并按目标努力,形成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教学风格,争当有特色的教师;这一年,又有一名教师退休,将再招聘一位年轻教师,通过牵手、聘请领导专家和来园指导、新教师公开汇报活动等,为青年教师创设学习、提高和实践锻炼的机会,鼓励新教师迅速成长、不断超越自我。
2、条件改善:(1)添置两台电视、一套多媒体投影仪;添置一部分幼儿图书;(2)更新绿化带、外墙、室内、楼梯等处的活动环境;(3)为各班级购置一个档案橱,以存放玩具,图书等;(4)办公室地面贴上防滑瓷砖。
3、教育教学:定期开放幼儿园,欢迎家长、孩子来园活动;开展园内示范课,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借助特殊节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讲故事、歌唱、绘画、舞蹈比赛等活动,教育幼儿做一个有爱心、孝心、懂礼貌,有创意的好孩子。建设好家长学校。
(三)2014年1月-2014年12月
1、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学习先进教师、师德标兵典型事迹、优秀论文和科研成果集、教学活动实例和分析、各种好教材、教育杂志,包括向网络学习等,鼓励教师学会按需学习,撰写学习心得。
2、条件改善:(1)大班、中班将再开设一个班级,根据需要为班级添置电视、档案橱、桌椅等;(2)加强资金投入,对厕所进行维修改建;(3)逐步添置、更新幼儿教玩具;(4)利用暑期对校园的生活、游戏、学习环境进行改造。
3、教育教学:开发农村教育资源,开展特色教育。组织教师自创教具、学具、玩具,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评比。
总之,因为我园年轻教师不多,教师年龄偏大。新教师存在教育教学经验和对家长工作经验的缺乏,对幼儿年龄特点不够了解,对班级纪律掌控不稳定的情况。老教师对新的理念接受速度教师在学习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教材的认识和运用有困难,主动学习研讨的氛围不够。
另外,目前我园制度不够齐全,平时做的不少具体工作没有留下应有的轨迹。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对家园联系栏的内容不太关注,对幼儿园的各项宣传、通知等不重视。应该加大向家长宣传的力度,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发展规划,根据家长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面向未来,我们满怀豪情,信心百倍,我们深知责任的重大,我们更知意义深远。我们一定会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全员上下齐心努力,将规划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