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委书记学习四项监督制度离任检查办法心得体会
我做为一名县委书记,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也知道县委书记一职在领导班子内部和全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这对本级党委管理的干部选拔任用有很大的影响力。为了促进市县委书记认真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提高选人用人质量,近日,中央组织部颁布了《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规定市县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时,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我认为,这是对市县委书记任职期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次总审计,也是一次总把关。
市县委书记既是被监督检查的对象,也是对下级党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的主要执行者,要带头学习,准确把握,严格执行,切实正确履职尽责,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一、准确把握《办法》规定,增强执行的自觉性
《离任检查办法》详细规定了检查的内容、检查的程序、参加民主评议的范围,明确了市县委书记的选人用人主体责任。离任检查既要检查本级党委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开展情况,又要检查选拔任用的干部的情况,还要检查任职期间本地用人风气的情况,这就要求市县委书记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开展工作,正确履行职责;要明确责任范围,树立正确全面的职能观,自觉履职尽责;要清楚失责后果,审慎选人用人;要坚持干部任用记实制度,为离任检查奠定基础。《离任检查办法》同时规定对民主评议中,干部群众对即将离任的市县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或者用人风气总体评价“好”、“较好”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的,经组织考核认定,要对即将离任的市县委书记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应当取消其资格。这就为市县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画了一条警戒线。市县委书记要深刻认识到这既是惩戒措施,也是关心爱护干部的措施,从而在工作中时刻把是否符合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主动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自觉规范用人行为,防止在选人用人上犯错误。
二、对照《办法》经常检查,体现制度的针对性
选择在市县委书记离任时进行检查,客观上消除了干部群众反映问题的思想顾虑,能了解更多的真实情况,能听到更真实的声音,检查结果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市县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职责的情况。离任检查,检查的是离任者,制约的是在任者,教育的是继任者,看似亡羊补牢,实则是促使市县党委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市县委书记要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检查,就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制度,及时查找差距弥补不足,研究提出完善履职尽责方式、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的具体办法,为自己今后的工作、也为继任者提供借鉴。
作为市县委书记,要开展经常性的对照检查,对照检查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对照检查遵守干部任用工作“十不准”纪律的情况,对照检查群众的认可程度。通过对照检查,反思是否存在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原则、条件、程序的问题;是否有以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情况;是否有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的情况;是否有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改变党委(党组)会集体做出的干部任免决定的情况;是否有拒不执行上级调动、交流领导干部的决定的情况;是否有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的情况;是否有在机构变动和主要领导成员工作调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或者干部在调离后,干预原任职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的情况;是否有在选举中进行违反党的纪律、法律规定和有关章程的活动的情况;是否有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泄露酝酿、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是否有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营私舞弊,搞团团伙伙,或者打击报复的情况,以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同时,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普通群众中听取对本地用人风气的反映,查找问题和不足,及时予以纠正。
放大《办法》边际效应,发挥制度的导向性。实施好市县委书记离任检查办法,对于发挥由事后惩戒向事前追溯的倒逼作用,充分发挥离任检查的边际效应,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制度的全面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发挥离任检查对平时监督的牵动作用。把平时的检查作为离任检查的基础,加强任前监督、群众监督和结果监督,把干部选拔任用的提名、考察、酝酿、决定、公示等各个环节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建立和落实责任制,把干部选拔任用和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满意度作为考核党委(党组)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督促主要负责人带头接受监督、带头抓好监督、带头支持监督。
二要发挥离任检查对违纪违规行为的惩戒作用。对存在严重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问
第二篇:学习四项监督制度心得体会
学习四项监督制度心得体会
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其相互间有效衔接、合为用力,构筑起一个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对干部的选拔任用的有关规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慎重。细细阅读后,感受良多,现泛谈几点。
一是更具科学性。据报道,在近年来相继落马的政府官员中,大多数人都是“带病提拔”上来的,暴露出之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些弊端。“四项监督”制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立在对党风廉政和干部队伍建设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后制定出来的,体现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和要求,具有强烈的科学性,能够指导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在干部选拔任用动议、初始提名、民主推荐、考察等各环节,落实“四项监督”制度,杜绝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还探索实行干部任用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扩大群众公认在干部决定任用环节的作用,有效提高了选人用人的科学性。
二是更具规范性。“四项监督”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干部的选拔任用,是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和查处的违规用人问题中发现,由于缺少具体的“规范动作”,不少地方对应报告的事项不报告,导致提拔干部把关不严、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选人用人质量。为此,《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了两类报告事项:一类是应当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复同意方可进行的5种事项,如机构变动或者主要领导成员已经明确即将离任时确因工作需要提拔、调整干部等;另一类是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意见的7种事项,如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亲属和秘书等身边人员、被问责领导干部影响期满重新任用的等。《办法》明确了报告事项,完善了审核程序,进一步将关口前移,把好了选人用人关,看似亡羊补牢,实则防患于未然。
三是更具操作性。针对当前选人用人上存在的种种不正之风,“四项监督”制度能抓住问题的要害,触及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其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规定到位、方法具体,改变了以往在选人用人上实施责任追究方面模糊不清、不知从何下手的尴尬局面。今后,依据“四项监督”制度,就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选人用人上各种违规违法的行为。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着眼于惩戒与教育警示相结合,抓住了目前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可操作性非常强,可以说新意迭出,对于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是更具系统性。“四项监督”制度直接依据党内法规制定的,并与相关规定协调一致,构成了党的组织工作方面制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体现逻辑的严密性,改变了过去制度存在缺漏的环节,从整体布局到每一条具体条文,都相互联系、细致周全。“四项监督”制度相互配套衔接,互为支撑,形成了一个紧密衔接的监督链条,构成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四项监督”制度还集中体现了扩大民主、尊重民意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覆盖到县一级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指标体系,扩大群众参与范围,推进干部民主决策,切实有效地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
任贤使能,去冗官,用良吏,乃天下之公义。“四项监督”制度是一个严格吏治的有力武器,中央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各级各部门党组织“一把手”这个关键岗位,在重点部位和核心地带,动真格,下猛力,可以说是要求越来越严格,决策越来越慎重,将会有效地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官的坚强决心。随着“四项监督”制度的深入贯彻落实,必将会使我们的干部队伍更加纯洁、更加富有战斗力。
第三篇:学习四项监督制度心得体会
学习四项监督制度心得体会
近期,通过领导辅导、自学读本、网上学习、同事交流,我深感通过对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必将有力强化过程监督,加大约束力度,改进监督方式,增强监督效果,有利于我们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强化监督,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下面,浅谈一下自己学后认识以及组工干部如何抓好落实的一点思考。
对四项监督制度重大意义的认识
四项监督制度是对选人用人权力监督的重要举措。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整治力度虽然取得和大成绩,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依然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重要的制度创新;四项监督制度是根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制度依据。现实中,用人上的违规行为和失察失误现象时有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干部选拔任用责任主体不清、责权关系不明,致使出了问题往往难以追究到位;还使一些地方和部门该执行的制度没有严格执行,该履行的职责没有认真履行,该查处的问题没有切实查处,损害了干部工作的严肃性。依据这四个监督制度,就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选人用人上各种违规违纪的行为。
组工干部如何贯彻四项监督制度
一是要扮好角色,做严于抓落实的表率。对于我们组织部门、组工干部来说,既是制度的执行者,又是制度执行的监督者,同时也是被监督者。落实好四项制度,我们要扮好三种角色:作为执行者,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大局意识,严格执行四项制度,作好表率,树好组织部门、组工干部公道正派新形象。作为监督者,要做到监督到位不缺位,加强督查预防,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违纪违规事件不宽容不姑息,一查到底。作为被监督者,我们要牢牢记住四项制度的规定,应该做的绝不疏漏,不能做的绝不越雷池一步,需要改进的及时整改到位,努力做到干部选拔任用的每个环节都能摆得上桌面、经得起检查、承得住舆论。
二是要树立正气,做敢于抓落实的表率。首先要有勇气。李源潮部长明确提出了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同用人上不正之风进行战斗。用“战斗”两个字,可见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这要求我们应
具有不畏挑战、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否则,制度落实就会成为空话。其次要能顶住压力。在制度执行,特别是在违纪行为查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打招呼的、说情的,甚至还会有威胁。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勇于坚持真理,敢于动真碰硬,自觉地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干拢。再次要能守得住底线。对于我们组工干部来说,底线就是执行制度不走样、不打折。
三是要突出重点,做善于抓落实的表率。我们要在学深、学透的基础,根据工作需要学习重点内容、重点环节,主动找不足、找差距,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做到在检查中加深理解,在整改中加强落实。要结合实际推进创新。四项监督制度也给我们留下很多的创新空间,我们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实际,细化具体操作办法,创造性抓好落实。要进一步提升组工干部综合素质。众所周知,制度是靠人来执行的。执行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制度执行效果的好与差。我们组工干部一定要不断加强修养、提升能力,为高效落实制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四篇:四项监督制度学习心得体会
根据《关于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集中学习宣传工作的通知》(渡区组发[2011])86号)文件精神,我在认真参加全局党员干部职工集中学习、讨论和测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学,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四项监督制度,真正做到了学深学透,并获得以下心得。
一、对四项监督制度重大意义的几点体会
1、四项监督制度是对选人用人权力监督的重要举措
干部选拔任用问题历来是社会的焦点。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整治力度虽然取得和大成绩,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依然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四项监督制度,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重要的制度创新,显示了我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坚强决心。
2、四项监督制度是根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制度依据
现实中,用人上的违规行为和失察失误现象时有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干部选拔任用责任主体不清、责权关系不明,致使出了问题往往难以追究到位。四项监督制度以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为利器,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对违规失责者应该受到怎样的查处都有明确规定,改变了以往在选人用人上实施责任追究方面模糊不清、不知从何下手的尴尬局面。依据这四个监督制度,就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选人用人上各种违规违纪的行为。
3、四项监督制度是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组合拳”
四项监督制度,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过程监督和效果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为干部选拔任用形成系统的“防控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责任追究促正确履职,坚持有规必严守、违规要查处,有权必有责、失责要追究的原则,列出了五大类责任主体和39种责任情形,并规定了责任追究措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着眼于事前把关和事前预防,规定了五种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应当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部门,规定了七种干部选拔情况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强化了“事后”监督,规定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将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与其提拔交流直接挂起钩来,详细规定了检查的内容、检查的程序、参加民主评议的范围,同时规定了检查结果的运用。
二、对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的几点建议
1、要认真学习,拓展广度和深度
积极参与专题辅导讲座、大会交流、典型案例剖析、知识问答测试等方式的学习,使四项监督制度入心入脑,真正的熟知。要将学习贯彻实施四项监督制度,列入日常学习、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全面的分析检查,整改提高扩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2、要全面推行,抓住重点
严格执行这四项党内监督制度,必将对本单位及中心系统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认真抓好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要关键是抓住重点。推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突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倒查”机制;推行干部选拔任用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重点是要加强事前防范和监督指导,前移监督关口;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重点是全面覆盖;推行离任检查制度,要重点是离任必须检查,检查必须动真格不搞例外。
3、要督促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度建设的效用,不仅在于制度的制定,更在于制度的执行,而制度的执行力则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所以一定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严格遵照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回应干部群众的关切和期待,以更加严格的制度监督选人用人行为,约束选人用人权力,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第五篇:学习“四项监督制度”心得体会
学习“四项监督制度”心得体会
最近,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以及《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简称“四项监督制度”),共同构成了 “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日前,我街道党工委对此组织了专题学习。通过学习,我深切地认识到“四项监督制度”的颁布,是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举措,学好用好“四项监督制度”,是必要也必须的。
一、“四项监督制度”体现了惩教结合,注重预防的方针。《责任追究办法》使各类责任主体都清楚地知道,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哪些行为会受到追究,从而树起“警示牌”、架起“高压线”,以责任追究促正确履职。《“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虽然实施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事后”,但它会激励、约束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不断加强和改进日常选人用人工作。《离任检查办法》将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与其提拔交流直接挂起钩来,促使他们慎始慎终,正确行使用人权。《有关事项报告办法》本身就是一项事前把关和预防制度。“四项监督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筑起了一道防范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防火墙”。
二、“四项监督制度”细化了责任主体,明确了追究措施。《责任追究办法》规定的责任主体和责任情形都比较具体,用人上出了问题,有没有违规失责情形,应当追究谁的责任和怎样追究责任,规定得比较清楚,通过细化政策界限、规范操作程序、明确追究措施,初步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主体界定不清、责任情形划分不明、责任追究不到位的难题,使责任追究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四项监督制度”突出了监督重点,强化了关键环节。“四项监督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对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及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突出了监督重点。同时强化了责任调查处理这个重要环节,规定组织人事部门对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必须进行调查处理,也可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处理,对应当进行调查处理而不进行调查处理的,要追究责任,从而增强了监督效力。
四、“四项监督制度”改进了监督视角,完善了监督方法。《“一报告两评议”办法》将全委(扩大)会议民主评议结果作为考核评价地方党委常委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依据,以此为有力杠杆,促使地方党委和组织部门不断加强和改进选人用人工作,规范选人用人全过程,这对有效解决选人用人上“表面走程序、背后搞不正之风”的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四项监督制度”通过细化政策界限、规范操作程序、明确追究措施,初步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主体界定不清、责任情形划分不明、责任追究不到位的难题,使责任追究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