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对校外青少年进行禁毒防艾知识宣传教育的实施方案 万能(推荐)
加强对校外青少年进行禁毒防艾知识宣传教
育的实施方案
根据团县委《关于加强对校外青少年进行禁毒防艾知识宣传教育的实施方案》(#团发[2012]10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校外青少年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自觉抵制毒品和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县2012年艾滋病防治项目工作方案》,为我镇“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结合#镇团委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镇党委、政府和镇禁毒委及镇防艾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动员全镇团员青年及其家庭成员的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广覆盖地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以强大的宣传教育攻势营造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推进禁毒防艾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保护校外青少年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1—
根据镇党委、政府对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的安排部署,坚持把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纳入宣传思想工作抓实抓好,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校外青少年进一步认清毒品(含新型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牢固树立起“远离毒品,防治艾滋”的意识,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全镇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为确保校外青少年禁毒防艾工作全面完成,真正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优势,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镇团委决定成立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
。。。
。。。
工作职责:负责开展好共青团对《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负责制定共青团禁毒防艾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效果评价,组织项目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宣传覆盖率达95%,知晓率达90%以上;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艾滋病性病知识普及教育工程的实施;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爱、救助活动。
(二)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2—
坚持面向校外青少年经常性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有特色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培训,倡导青少年积极乐观和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对社会歧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紧紧依托镇基层团支部,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媒体,认真开展“面对面”宣讲服务,通过入户发放宣传材料、讲解禁毒防艾知识、开展调查问卷、张贴宣传画、文艺演出等形式,不断提高广大校外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引导服务,积极探索艾滋病防治新经验和新模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由于心理和生理原因,校外闲散青少年吸食毒品感染艾滋病,特别是受新型毒品危害的几率相对要比其他青年高,故而成为了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共青团要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生力军作用,认真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把禁毒防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实加强对“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宣传教育活动的领导,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要积极引导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广大企事业单位和众多志愿者,投入到宣传教育活动中来,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到禁毒防艾工作中来,进一步探索出符合共青团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实际的新经验、新模式,推动禁毒防艾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四)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多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3—
全镇团支部要加强同司法、教育、卫生、公安、妇联、工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探索宣传教育工作新举措,研究解决宣传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建立起多部门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要充分利用“3·5”青年志愿者服务日、“5·4”青年节、“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节日,进一步创新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手段,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真正形成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关心、支持禁毒防艾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方法步骤
按照县防艾委实施省级第二轮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活动总体安排和镇团委工作实际,加强对校外青少年进行禁毒防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安排部署,组织培训
镇团委组织召开专门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共青团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编印宣传手册和调查问卷,对宣传教育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举办一期禁毒防艾知识培训班,邀请相关领导讲授禁毒防艾知识,通过培训,使同伴教育骨干能够对目标人群开展宣传干预活动。
时限:2012年7月30日前
(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培训结束后,每名团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入户培训至少10名校外青少年,加强对毒品(含新型毒品)、性行为、性关系—4—
与性观念教育的宣传,调查清楚目标人员家庭基本情况,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切实加强痕迹资料管理,真正做到有图片、有文字。镇团委要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入户宣传教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通过扎实推进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广大校外青少年自觉抵制毒品和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所面临的艾滋病危险行为。
时限: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
(三)统筹协调,全面落实
镇团委支部要紧紧围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对青少年,特别是校外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按照贴近实践、贴近生活的原则,密切配合其他工作部门,组织开展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青春红丝带面对面”和“学雷锋”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努力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
时限: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
(四)认真总结,完善机制
项目活动结束后,镇团委要及时进行总结回顾,认真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和上报各项工作,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做好展示成果、系统总结、效果评价和完善机制等四个环节的工作。
时限:2013年3月1日至31日
—5—
—6—
第二篇: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资料
香樟小学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多年来,我国政府以 “禁绝毒品 ”为根本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防范毒品危害、遏制毒品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对禁毒工作涉及的禁毒宣传教育、毒品管制、戒毒措施、禁毒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彰显了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1、什么是毒品, 《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 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 ,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3、毒品的危害, 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4、吸毒者易染上哪些疾病, ,1,、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2,、呼吸道疾病。,3,、各种传染性肝炎。,4,、爱滋病与性病。,5,、感染性疾病。,6,、血管损害。,7,、神经系统损害、性功能障碍。,8,、精神病症状。,9,、肾脏疾患、皮肤损害。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
5、联合国禁毒宣传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6、发现吸毒、贩毒要怎样做, 报告学校或拨打110报警。
7、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 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8、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哪四点, 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 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 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 四是远离毒品。
9、国际禁毒日,每年的6月26日。
10、要真正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哪“四个意识”,构筑哪“三道防线”,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二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道防线”,一是心里防线,二是行为防线,三是思想防线。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文根据英文全称(Acquired l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字头缩写“AIDS”,音译为“艾滋病”。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可以了解艾滋病三个明确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征,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有何不同,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内起,人体就开始了同它的斗争。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生多种疾病,一般被称为机会性感染,如严重的腹泻、肺炎或某些癌症等,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以上。
3、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当健康人的皮肤和黏膜出现了伤口,而这些伤口又恰好接触到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4、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自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世界蔓延。虽然人类同艾滋病的斗争已有20多年,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发明有效的疫苗和治愈该疾病的方法。
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会有哪些表现, 艾滋病的潜伏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5年,亦有长达10余年者,艾滋病的窗口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形成抗体所需时间,一般为5周左右。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症状,可分为四个时期,(1)急性感染期。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2)无症状感染期。常无任何症状及体征。但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
(3)全身性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4)艾滋病期。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一个月。慢性腹泻超过 4,5次,日,3个月内体重下降,10%。患者有突发的咳嗽、气短、血氧分压下降等肺功能衰竭症状,常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体虫病,隐球菌脑膜炎,以及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粘膜的Kaposi肉瘤,淋巴瘤等。
6、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 ?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接受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
7、吸毒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如果其中有一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注射器就会被污染,那么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针具传染给其他吸毒者。
8、输血时怎样预防艾滋病, 如果输入了带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接受血液的人几乎无一幸免,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所以,保证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是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过血液传播的重要屏障。个人安全用血要做到,(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2)如果必须输血,有权利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3)不要为了所谓“增加抵抗力”盲目使用血液制品。
9、怎样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 首先是要保护妇女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这样孕妇就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仍想要生育孩子,那么应该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的产前指导。生孩子时,可采用腹剖产。孩子出生后,要避免母乳喂养。
10、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一般的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进餐,(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咳嗽、打喷嚏、谈话。
11、怎样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
12、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第三篇:禁毒防艾知识
教案:禁毒防艾知识 李国芝
一.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知道艾滋病的传染途径,艾滋病的危害。2 让同学们知道毒品的危害以及吸毒的不良后果。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危害,传染途径,预防等。毒品的危害等。三教学过程 1概况
据了解现全球约有3950万人感染艾滋病,每年都会增加430万人,也就是说世界上每隔8秒钟就会有11万人被感染艾滋病,而全球每天都有8000名感染者丧命。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那么,艾滋病是怎样传染的呢?是血液、不洁性交、吸毒或静脉注射和母婴传播而引起的。有人问艾滋病是不是很严重?这是当然的,因为艾滋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病,它的死亡率在所有的病中排名第2。艾滋病就像一股突如其来的风,“唰——”一下子在你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降临并迅速蔓延。
2我国的情况
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又是怎样呢?从1985年开始,每年只有几例感染者,多数是国外来华的人士,或者是我们出国的人士。这样大概持续了四、五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了第一个流行期:在云南边境,中国开始了艾滋病的流行。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快速增长期,其特点就是以很快的速度波及全国。从1994年到现在,将近10年的时间,一直都是在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
3哪些是艾滋病的易感染者呢?
人们经过分析,已清楚地发现了哪些人易患艾滋病,并把易患艾滋病的这些人统称为艾滋病易感染高危人群。艾滋病的易感染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患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的人等。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因此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4为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健康、幸福,我们应该怎么去预防艾滋病呢?(1).普及艾滋病知识,使人们了解它的病因、传播途径等。(2)避免不洁性交,尤其是避免与艾滋病人发生性接触。(3)对供血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查,抗体阳性者禁止供血。(4).不共享针头和注射器及牙刷等可被血液污染的物品。(5).患艾滋病感染者的妇女禁止妊。(6)加强国境检疫,防止艾滋病的传入。快加入到预防艾滋病的队伍中来吧!为了让世界永远充满微笑,为了家庭不再受沉重打击……行动起来,严防艾滋病!让世界不再为之哭泣,让艾滋病永远消失。
5毒品的概况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禁形式,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的危害,6认识毒品
在人生中,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善与恶包围着,我们必须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当坏人千方百计诱惑你时,不要被一时的假象蒙骗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840年,鸦片和大麻首先来到了中国。鸦片战争从此爆发。鸦片是由提炼缨素而成,可作药用,但含有大量麻醉性毒素,一抽上瘾,人就变得瘦柴如骨,精神萎缩。中国人吃了鸦片后,屡战屡败,使鸦片成为了洋鬼子一大功”。毒品害处多,吸毒就等于自毁前程。1985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勇夺两金一银的健将阿惠因吸毒变得骨瘦如柴,形如„老妪‟。硕士研究生江涛因吸毒倾家荡产,变成了社会上的一个废物……许多例子告诉我们毒品是可怕的,是一个害人的坏蛋。新中国成立后,海洛因又到来了,弄得走私案一桩又一桩,中国人民痛苦不堪。尽管中国建立了许多座戒毒所,但是吸毒者和贩毒分子就更聪明了,更隐秘了。
在这些信息中我们知道:吸毒是不好的,有些人也想戒毒,可沾染容易戒时难啊,大家都在电视里看过,只要毒瘾一来,如果没有在吸毒品,那种痛苦将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多少意志坚强的人都忍受不了。我在各种禁毒宣传画上看到,甚至有的人用各种方法来分散注意力,有的用刀割自己的,有用头撞墙的,有把牙刷望鼻孔里塞的等等。难道他们不痛吗?他们也是没办法的,有的人就索性不去忍受,去向父母或亲戚骗钱。骗不到了就去偷、抢、去杀人。有些人吸毒不是故意的而是在毒品贩子的煽风点火下,或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你就试一下而已,再说你意志力不是很强吗?没事的。”这样就会有人也这么想结果就去试一试。就是因为这么一试出大事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杜绝毒品。
第四篇:开展青少年禁毒防艾
共青团施甸县委
开展青少年禁毒防艾宣传活动工作小结
为全面贯彻省、市、县关于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有关要求,加强青少年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禁毒防艾意识和对禁毒人民战争参与意识,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施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工作在各乡镇和机关开展禁毒防艾知识培训、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等多形式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团县委开展青少年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作如下小结: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施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动员组织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参与禁毒防艾工作中来,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毒品、了解艾滋病,提高青少年拒毒、防毒、防艾意识和能力,自觉远离毒品、预防艾滋。同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觉悟意识
为全面提高各级团干对禁毒、艾滋病认识,积极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参与禁毒人民战争中来,提高团员青年拒绝毒品、预防艾滋思想意识。2010年2月15至17日,勐海团县委组织了全县13个乡镇团委书记在团县委办公室举办禁毒、防艾知识学习培训。邀请了专业人员为团干讲授毒品种类、危害、识别及艾滋病来源、病理、流行态势、预防等基本知识和国家禁毒防艾相关政策。培训得到了团县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团县委书记王冰凌亲自给团干们讲解禁毒工作的历史背景,社会客观因素和当前严峻的禁毒工作形势。加深了团干对毒品、艾滋病及其危害的认识,提高团干部禁毒防艾意识和能力。培训中还对团干部进行了计生防艾知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及时掌握了团干对防艾、计生知识及相关政策了解程度。培训中共发放禁毒、防艾、计生等宣传光碟100本,宣传画册、单、卡共500份。通过艾滋病、毒品、防拐知识学习和角色扮演、技巧等培训,更加加深了团干们对毒品及其危害性认识了解,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禁毒斗争形势,进一步明确了团干禁毒防艾防拐宣传工作任务,增强禁毒防艾防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今后深入到青少年中开展禁毒防艾防拐宣传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掀起禁毒防艾新高潮 团县委结合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设和谐施甸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禁毒防艾宣传活动。各级团组织还采取发放禁毒防艾宣传画册,播放禁毒防艾影片等方式加强对青少年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的教育,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青少年禁毒、防艾意识。6月24日—25日,团县委借助“6〃26”禁毒宣传日活动,积极配合公安局在甸阳镇、太平镇等开展了以禁毒防艾防拐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走上街头、深入农村发放禁毒防艾防拐知识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等。真正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多种宣传活动,使禁毒防艾防拐知识深入人心,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6月底,团县委结合上级团委精神要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施甸建设积极在全县13个乡镇组织开展2006暑期“百名中学生宣传禁毒防艾科技进村”社会实践活动。在各乡镇中学和暑假返乡的高校大中专学生中招募志愿者,中学生志愿者将充分利用暑期回家度假的有利时机,按照每名志愿者宣传不少于10户的要求进村入户开展为期1个半月的禁毒防艾科技知识宣传活动。为扩大“百中学生志愿者宣传禁毒防艾科技进村”活动参与面,树立典型,团县委结合全县禁毒工作实际,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一次“中学生宣传禁毒防艾科技进村”社会实践活动集中宣传咨询,活动展出卫生、防艾展版19块,禁毒防艾挂图26张,悬挂布标2幅,发放《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了解艾滋病》、《云南科技报》、《艾滋病预防知识问答》、《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21种宣传单和宣传折页1000份,健康书籍600本,安全套500只,避孕药具300(板、盒),义诊50余人,接受法律咨询100余人,受教育达1000余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由于团县委工作经费不足,致使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范围受限,效果也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
(二)各级团干、志愿者培训工作还有待于深化思考,对团员青年、学校教师及学生禁毒防艾培训教育力度有待于加强。
共青团施甸县委 2010年11月20日
第五篇:2011年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总结
江川县江城镇江城中心小学2011年 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学生的禁毒意识及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我校把禁毒防艾教育纳入法制教育体系,而法制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公民道德纲要工作中的艰巨任务。一年来,我校在既往工作基础上 , 抓住机遇 , 采取切实有力措施 , 大力抓好师生禁毒防艾教育,做了一定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德育领导机构,我校建立健全了禁毒防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担当,副组长由副校长和德育主任、法制教育副校长担任,组员由各完小校长、少先队总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分工到人,做到齐抓共管,把学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工作来抓。
二、明确工作思路
确定了以禁毒防艾为核心,法制教育为龙头,心理教育、常规管理相配合的工作思路。由于我校地处小集镇,周边人员较复杂,给我们学校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另外,家庭教育力量较为薄弱,也给学校带来了较大阻力。
学生现状:我校学生大部分是农转非进城及附近农村的孩子,有一小部分来自外地工的子女,生源可谓五湖四海。从学生家长文化层 1
次上来说,大部分家长初中及小学毕业。很多家庭的家长都出外打工,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家长很少。面对这样的家长队伍,学生的家庭教育势必影响着学生教育,家庭中一些不良影响势必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
周边环境:由于我校处于城乡结合处,有许多外来工在附近工作,因此人员较复杂。受周边环境影响,给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更为严重的是校外人员对学生的心理威胁,才是学生心理伤害的祸首,使学生不能安心学习。
基于上述情况,我校领导下决心,把禁毒防艾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纳入了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从法制教育入手,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掌握法律知识,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三、发掘宣传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学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受到教育,没有一个让学生安心学习的氛围,学生的教育就无从谈起。我校注意在校内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普及法制知识,向学生讲解法律的意义等内容。与此同时与江城派出所配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清除校园门口闲杂人员,打击干扰校园不良分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校园干扰问题得到解决,校内一些不良现象也有了一定的改观,使学生上学有较安全的心理保障,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也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四、形式多样的禁毒防艾教育活动
1、组织禁毒防艾骨干队伍培训。新学期初,学校集中各完小校长、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进行禁止毒品、预防艾滋的专题知识培训。禁毒防艾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提出相关要求、措施办法。
2、一年来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预防毒品、禁止毒品入侵的宣传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教育课,通过法制副校长向学生上好“禁毒知识”专题课,把禁毒预防知识灌输给每一个学生。
3、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班会课、思品课及队活动课、校会、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禁毒防艾知识;我校还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禁毒系列丛书,各类宣传教育报刊、杂志等,用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宣传挂画、《法制日报》、《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教育挂图、《中国拒绝毒品》VCD等,举办了校内的图片、展览,通过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给学生敲起警钟,使学生大大地增强了拒毒防毒的意识。
4、学校以每年的“6·26”禁毒日为契机,在学校掀起毒品预防教育的高潮,组织学生开展了听一场毒品预防教育专题报告,写一篇禁毒感想的文章,从而提高广大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防毒、拒毒的良好氛围。
5、一年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主题为“为了孩子的明天”健康教育法律咨询活动。先后三次由江城镇妇联为我校师生进行了健康教育宣传,法律知识培训和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6、结合“世界艾滋病日”开展了一序列宣传教育活动,(1)组织全体学生观看禁毒、防艾影片,“远离毒品,抵制诱惑”图片展。(2)开展“爱生命,不吸毒”的禁毒知识讲座。(3)通过班队会向学生讲解艾滋病的有关知识等。
五、多方协调多方配合延伸禁毒防艾
1、建立学校与派出所、司法所等各部门的组织联系,推进警校挂钩活动,互通情报,共商对策,发现苗头,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燃,而且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每期举办一次家长会,向家长讲授毒品危害和预防学生吸毒等知识,让学生与家长联系起来。家长认识到这一活动的必要性,于是自发地与学校一起,共同努力,构筑禁毒防艾的钢铁长城。
2、在校内适当地方设置毒品预防教育标语、警句、毒品预防教育宣传牌,开设禁毒宣传活动展览,广播站也经常讲禁毒知识。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校形成了一个禁毒、拒毒的良好风气。
3、注意教育合力的形式,与社区、家长一道,共同对学生进行“禁毒防艾”教育,明确家长责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另外,学校还积极配合社区工作,积极参与“无毒区”的建设。
六、存在问题
1、禁毒防艾宣常抓不懈,但苦于环境条件的影响,工作中尚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2、国际禁毒形势还未能完全了解和把握,导致对形势的分析缺
乏敢于超前的意识,使教育工作相对有些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总体教育的发展。
七、努力方向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校在“禁毒防艾”工作中积累了许多有效的经验,同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禁毒、防艾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继续不懈探索,不断努力,充分发挥学校禁毒、防艾重要阵地的作用,为学生、社会的禁毒、防艾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
江城镇江城中心小学
2011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