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坑新农村建设服务站简介
【太华镇温坑村】
温坑村新农村建设服务站简介
温坑村新农村建设服务站成立于2007年10月份,共选聘农村“六大员”8人,其中农民技术员2人(动物防疫员1名、林技员1名)、计划生育管理员1名、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1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1名、文化协管员1名,在村部一楼统一集中办公,为农民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制定了值班制度,实行村干部、“六大员”每天八小时2名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实行联动,如遇到非本职工作范围外,负责及时转告有关人员及时办理。村干部、“六大员”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发挥自身的特长,围绕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事业建设等方面开展服务,重点做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协调解决新村建设用地和规划相关问题、计划生育和卫生保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农村稳定、推进乡风文明等方面工作,新农村建设服务站成了助民致富新平台、服务群众的新窗口。去年来,新农村建设服务站共为村民服务达450人次,全村有210户以上农户受益。
温坑村党群致富链——蘑菇基地简介
温坑村地处省道306线,全村共有党员24人。在开展“党群致富链”建设活动中,广大党员以服务和带领群众致富为己任,努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2007年9月,村党支部书记从莆田市引进林国勇先生在温坑村投资,统一规划,建立蘑菇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党员群众改变种植结构,积极动员村党员带头种植蘑菇,定期请专家对菇农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蘑菇种植效益。党员种植户也与菇农结成帮扶链体,主动帮助协调解决地块归整、生产管理、市场拓展等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促进基地蘑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连加益等3户党员种植户共带动农户36户进行蘑菇种植,现种植基地面积达40亩,每年每亩产值在5万元以上,每亩利润在3万元以上,菇农每户种植收入稳定在3万元以上。
第二篇:汤坑镇梅溪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丰顺县整村推进“幸福安居工程”梅溪示范村简介
梅溪村位于丰顺县汤坑镇的北部,距县城18公里。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379户1793人,全村共有水口、梅子坝、枷榄塯、赤溜凹4个自然村。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以种植水稻、甘薯、蜜柚、养牛、养鸡、养猪、养鱼、养兔等为主。在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街道办的大力帮扶下,发展规模种植红蜜柚、养殖新西兰兔、竹器粗加工产厂,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入,带动全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到目前为止,全村已有63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占贫困户总户数的75%;村集体经济年收入0.96万元。
今年以来,梅溪村按照“政府引导、村民自治、产业发展”的思路,逐步推进幸福安居工程示范点各项工作任务。针对梅溪村住房破旧,规划凌乱的特点,确实以住房改造为突破口,并“以点为主,点面结合”逐步推进,全村计划改造330户,办示范点2个,即
1、赤溜凹示范点101户。
2、梅子坝示范点229户。预计总投资1000多万元,其中政府补助450万元。
做法上:
1、由农户个人提供桁桷木材等材料,其余材料由镇政府派出施工队负责并由施工队统一施工,保证工程质量。面向全村的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整体水平。
2、逐步改变村庄建设用地粗放使用的模式,整合村庄建设,提高村庄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有重点、有步骤的组织开展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等“五改”工作。立足实际,探索适宜梅溪中心村的整治模式,避免大拆大整,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保持和体现梅溪自然地域特征、人文特征与时代特色。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简介
XX镇新农村建设简介
XX镇2012年确定新农村建设重点村2个,分别为XX村委和东索基村委。今年,我镇在财力及其有限的情况下,先后投入近100万元对2个新农村实施了产业基础强化、基础设施改善和环境综合整治等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
XX村委是我镇2012年确定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之一,该村委下辖XX、塬上2个自然村,全村委共72户,227口人,总劳动力162人,总耕地面积2450亩。现将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如下:
一、强化产业优势,向科技要效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该村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苹果作为产业发展的龙头,努力加强苹果产业的发展和品牌建设,首先,该村今年新栽植苹果树150亩,4250株,使该村苹果树保有量超过1.8万株;其次,加强宣传,创立品牌,提高产品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再次,加大科技管护力度,对农民进行集中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特色产业中的科技贡献率。
二、发展绿色经济,大搞经济林建设和绿化,创优人居环境。
今年,我镇借助坡桑线绿化工程契机,大搞道路、村庄绿化和经济林建设,现已实现道路、村中全绿化。新发展核桃和苹果经济林200亩,基本实现了经济林建设“全覆盖”。
三、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方便农民出行。
目前,该村已经实现街巷硬化全覆盖;便民连锁商店已经正常营业;我镇今年,投资27万余元,为该村新建了占地面积652平方米的农村休闲广场1处,并为党员活动室加装了彩钢屋顶,同时对活动室主体进行了相应的加固修缮;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田间路改造3公里,改善了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简介
XXX乡XX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XX村位于XXX乡西北,距县城9公里。全村总户数372户,人口1265人,无矿产资源,有耕地3060亩,其中水浇地2500亩,是全县比较典型的纯农业村。近年来,XXX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规划,立足比较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吸引民间资金发展二、三产业,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十二五”期末力争建成“三区”,实现“三化”。
一、建成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实现农村工业化 XX村把农村工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最有利的措施,积极招商引资,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现在已建成黄芪深加工厂、皮毛加工厂、万寿菊加工厂、面粉加工厂等企业,投资额已达亿元,销售收入已达6000多万元。XX村还在浑河南北两岸沿线建设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近期规划面积100公顷,远期规划面积300公顷,已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全县优先发展的重点工业园区,园区现入住企业两家,还有两家企业待建,正在办理用地手续。“十二五”末,园区投产企业力争达到30家以上,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
二、建成生态园林型住宅小区,实现农民居民化 XX村把农村城镇化作为改变农村面貌最根本的途径,通过吸引民间资金,按城镇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村传统住房,建设城镇型新农村。现在已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2800平方米的标准室内游泳馆、面积1200平方米的综合性封闭式球馆;建成1600平方米的影剧院以及村委会、洗浴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诊所、学校;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商业一条街;村内主要街道及公共设施都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还重新修建了两座宗教场所;建成有100多个床位的农庄式宾馆;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滑冰场并投入使用;洗浴中心正在建设;县纪委建设的廉政教育基地已投入使用;一个面积1500平方米的标准跑道体育场正在建设;投资1700万元建成156套二层居民小楼,已有150户村民乔迁新居;投资1.05亿元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的居民小区正在建设,将有更多的村民迁入。同时可为工业园区务工的农民工提供新居。“十二五”末,将形成万人村镇万人厂,并打造成XX村的副中心。
三、建成特色农业区,实现农业现代化
XX村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业增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一是发展特色种植。全村种植万寿菊1000多亩,每亩增收1000多元;二是发展特色栽培。投资1000万元新建XX村玻璃钢花卉大棚;三是发展特色养殖。投资700多万元,建成年出栏1000只黄芪羊的养殖小区;四是发展观光农业。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黄芪产业示范园区。现在地道药材区大部分品种已种植,其他三区先已种下黄芪,今年进行园林艺术加工;黄芪深加工厂完成职工宿舍楼、办公楼、餐饮楼建设,动力设施、供热设施也已完成,厂区绿化、环境整治初见成效,项目产品的毒理病理检验、功效检验已完成,第二次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批准文号,文号批下后即可生产。
“十二五”期末,XX村将成为一个产业支撑强劲,基础设施齐全,人口数量众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的转型跨越发展典型村,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新农村样板村。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新厝镇棉亭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棉亭村位于324国道左侧,全村共20个村民小组,567户,总人口1936人,党员66人。村内土地总面积5365亩,其中耕地面积1503亩。村财政年收入4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9325元,该村以农业种植、水产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
棉亭村2008年被确定为福清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9年又被定为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层次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提升。一是成立了棉亭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对全村土地资源进行重新盘整盘活,规划设立了六个功能区,分别是优质果园区300亩,村庄建成区400亩,特色农业区300亩,休闲观光区1000亩,水产养殖区300亩,出口加工区2000亩,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狠抓“20字方针”落实,推动棉亭村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二是按照建设规划,棉亭村目前已投入资金588万元,其中市镇拨补190万元,村集体投入310万元,群众自筹88万元,建成“文化长廊”工程,完成总长500米的主干渠道清淤护坡工程,完成全村通自来水工程,完成进村牌坊重建工程,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工程,完成村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成两个总面积9亩的村口小公园,完成村口候车亭建设,完成主干道路灯改造和路沿石以及绿化建设。
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把我村打造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