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广州市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的通知穗财综〔2002〕1072号
关于印发《广州市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的通知
颁布单位: 广州市财政局
颁布文号: 穗财综〔2002〕1072号
颁发日期: 2002年08月25日
实施日期: 2002年09月01日
现将《广州市财政票据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增城市、从化市、花都区、番禺区财政局接到本通知后,应立即停止财政票据的印制,并封存印章、印版。
二、自2002年9月1日起统一使用由广州市财政局印制的财政票据,原自行印制的财政票据一律停止使用。对库存和回收的票据要认真清点核对、登记封存,并填制《财政票据核销表》和核销报告报广州市财政局国库支付分局,由该分局负责组织销毁。
三、市财政局以前年度印制的日期为“199年”的票据,从2002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请各单位于2002年10月1日前到市财政局国库支付分局办理票据核销手续。
广州市财政票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财政票据的管理,规范财政票据的印制、发放、购领、使用、保管及核销,制止乱收费、乱罚款现象,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财物票据管理办法》、《广东省罚没财物管理条例》和《广州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票据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主管部门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收费单位”),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进行行政处罚和预算外资金收缴及各种往来结算款项时,向被收取单位或个人开具的收款凭证。财政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检查监督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广州市财政票据的印制、发放、购领、使用、保管及核销,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财政部门是财政票据管理的主管机关。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财政票据的印制、发放、使用、核销、稽查及其他监督管理工作。未经财政部门批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自行印制、发放、出售、销毁和承印财政票据。
收费单位使用财政票据需凭财政部门核发的《财政票据购领资格证》,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购领和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第二章财政票据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第五条财政票据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罚没票据和收款专用收据等。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含政府性基金票据,以下简称收费票据)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主管部门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收取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及其附加时开具的收款凭证。
(二)罚没票据是执法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经济处罚(包括没收财产、赃物)措施时,向被处罚对象开具的收款凭证。
(三)收款专用收据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除行政事业性收费外,在收取非经营、服务性款项时,向付款人开具的收款凭证。
第六条财政票据分为通用票据和专用票据两类,通用票据是指满足一般收费特点,具有通用性质的票据,适用于普通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票据是指为适应特殊需要,具有特定式样的专用性票据,适用于特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财物。专用票据分为定额专用票据和非定额专用票据两种。
第七条通用票据和专用票据一般设置三至五联,有特殊需要的财政票据,由省财政部门批准可增加联次。
第八条经政府批准募捐、无偿集资和接受赞助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规定使用“广州市赞助捐赠筹资收据”。
第九条通用票据和各种专用票据不得互相串用,也不得转让、转借、代开。
第三章财政票据的监(印)制
第十条财政票据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监制,分级管理。除上级财政部门另有规定外,广州市财政局负责本市行政管辖范围内使用的财政票据按省财政厅统一制定的格式印发。
第十一条财政票据的印制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确定由有资格的企业印制,并套印“广州市财政局收费票据专用章”、“广州市罚没票据专用章”或“广州市财政局票据监制章”。票据监(印)制章的形状、规格和印色,由省财政厅统一确定。未经广州市财政局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财政票据。财政票据及票据监(印)制章实行不定期换版制度。
第十二条财政票据印制企业,凭市财政局开具的“财政票据承印合同”印制财政票据,保证财政票据的质量、安全和及时供应。并按照市财政局的要求,建立财政票据印制、运输和保管制度,保证财政票据印制、运输及保管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财政票据印制企业应当对票据监(印)制章的使用和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度。市财政局定期对财政票据印制企业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印制企业,取消其印制财政票据的资格。
第四章财政票据的购领和核销
第十三条财政票据的购领、发放实行计划管理。各区、县级市财政部门、市属单位由主管部门在年终负责汇总编报下一年度用票计划。各区、县级市财政部门向广州市财政局按计划购领本行政区域内收费单位所需使用的财政票据。收费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购领和使用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票据。
第十四条财政票据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发放和核销。经财政部门批准,部分票据可实行委托有关部门发放。
第十五条收费单位首次购领财政票据,必须经主管部门同意并加具意见后,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提交有关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征收政府性基金、罚没财物规定和涉及行政处罚内容的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复印件,广州市物价局核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财政部门核发的《罚没许可证》。申领财政票据的单位,应属于财务独立核算单位,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查符合购领条件的,由财政部门核发“财政票据购领资格证”、“财政票据领购手册”方可购领财政票据。
收费单位购领财政票据时,均须凭“财政票据购领资格证”和“财政票据领购手册”,“申请购领财政票据审批表”(附件一)购领。
(一)领购使用“验旧供新”的票据,包括收款专用收据、赞助捐赠筹资收据等,还须填制“财政票据核销表”(附件二),由财政部门对前次使用的票据进行审核,并确定其是否按照财政票据规定范围使用票据。
(二)收费单位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或应纳入财政管理的预算外资金,须上报 “财政票据半年度使用情况报表”(附件三),确定所收取的资金已按规定上缴同级金库或财政专户后,方可继续购领票据。验讫的财政票据需加盖“XXX财政局票据核销专用章”。
第十六条财政票据实行定期监督检查和核销制度,每年上半年核销上一年度领购和使用的财政票据。
(一)收费单位已开具的财政票据存根,应妥善保管,年终由票管员填写“XXXX年度财政票据核销表”一式两份,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按规定进行核销,并加具审核意见。
(二)经财政部门核销后的票据,由用票的部门(单位)保存五年。个别用票量较大,财政票据存放五年确有困难,而且票据的内部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的收费单位,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可缩短为保存三年。
(三)保存期满需要销毁的票据,由有关部门(单位)提出申请销毁的报告并附经财政部门审核确认的“XXXX年度财政票据核销表”报同级财政部门监督销毁。票据销毁后由财政部门开具《票据销毁证明》给各单位备案。
笫十七条撤销、改组、合并以及改变隶属关系的收费单位和己被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应按规定办理“财政票据购领手册”的变更或注销手续。尚未使用的财政票据,由部门(单位)负责填写“财政票据核销表”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销毁。收费单位不得私自转让、销毁财政票据和“财政票据购领手册”。
第五章财政票据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八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和健全财政票据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票据的购领、保管、发放等事项。设置票据管理台账,按票据种类和领购使用票据的单位如实记录入库、发出、结存、核销等情况。第十九条收费单位应建立财政票据使用登记制度,负责对其下属单位财政票据的发放管理,并设置财政票据发放登记簿,每半年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财政票据半年度使用情况报表”。
(一)财政票据在启用前,应当检查票据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号等情况,一经发现,应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报告。
(二)财政票据使用时,票据填写必须内容完整,字迹工整,印章齐全。如填写错误,应另行填开。填错的票据应加盖作废戳记,保存其各联备查,不得涂改、挖补、撕毁。每本票据用完后,按规定必须在封面上填写票据起讫号码,开出的票据金额合计,经办人盖章等。
(三)如发生财政票据丢失,应及时登报声明作废,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于事发后十五日内报同级财政部门处理。
第二十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建立财政票据稽查制度。财政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财政票据的印制、购领、使用、保管等情况进行检查。被查单位应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接受监督和检查,不得拒绝核查,隐瞒情况或弄虚作假。
财政部门对收费单位进行票据稽查时,稽查人员应出示《行政执法证》。
第二十一条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收费单位一律按本办法使用财政部门监(印)制的财政票据。凡不按本办法使用财政票据的,财务部门不得作为报销凭证,缴费单位或个人有权拒绝付款。
第六章罚则
第二十二条下列行为属于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
(一)未经批准、擅自印制和使用财政票据的;
(二)私自刻制、使用和伪造票据监(印)制章的;
(三)伪造、制贩假财政票据的;
(四)未按规定使用财政票据及故意隐满,不及时向财政部门报告的;
(五)擅自转借、转让、代开、买卖、销毁、涂改财政票据的;
(六)利用财政票据乱收费或收取超出规定范围和标准的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款的;
(七)互相串用各种票据的;
(八)不按规定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或不按规定提供有关资料的;
(九)管理不善,丢失毁损财政票据的;
(十)其他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对具有上述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有违法所得的,由财政部门依法予以没收,并可处以警告或罚款。对非经营性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金额3倍以下不超过30,000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对违反财政票据管理的行为,应当按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处罚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罚。行政机关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被处罚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乡统筹费票据、保证金收据,以及其他各类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使用的票据或收据(不包括经营性收费)的管理,除省财政厅另有规定外,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广州市财政局负责解释。各区、县级市财政局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并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执行。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有关财政票据管理的规定,一律以本办法规定为准。
第二篇:广东省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粤财综[2003]59号
广东省财政票据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 广东省财政厅
颁布文号: 粤财综[2003]59号
颁发日期: 2003年05月06日
实施日期: 2003年08月01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性资金的管理,进一步规范财政票据的印制、发放、购领、使用、保管及核销工作,制止乱收费、乱罚款现象,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据财政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广东省罚没财物管理条例》和《广东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财政票据”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部门(单位)”),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政策措施,在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行政罚没款和其他非税收入,向被收取单位或个人开具的财政部门印制的收据。财政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审计等单位进行检查监督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除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广东省财政票据的印制、发放、购领、使用、保管、核销和稽查,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广东省财政厅(以下简称省财政厅)是我省财政票据管理的主管机关,负责制定财政票据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省财政厅委托广东省财政厅票据监管中心(以下简称“省票据中心”)负责全省财政票据的印刷、发放、核销和稽查的具体实施工作。各级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设立的票据监管机构(以下简称“财政票据监管机构”)负责本地区财政票据的发放、核销和稽查的具体实施工作。未经省财政厅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印制、发放、出售、核销和销毁财政票据。
第五条 财政票据的购领对象必须是符合使用财政票据规定的具有独立核算、会计制度和专职财会人员健全的部门(单位),其所属非独立核算的单位或派出机构使用的财政票据,一律由主管单位财务部门统一购领、保管和分发。
第六条 实行委托银行代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等,所使用的财政票据由各级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向承办银行发放。
第二章 财政票据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第七条 财政票据分为通用票据、专用票据两类。
通用票据是指满足一般收费特点,具有通用性质的票据,适用于收取普通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资金)以及其他非税收入;
专用票据是指为适应某一种收费或基金的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特定式样的专用票据;专用票据又分为定额和非定额票据两种。
通用票据和专用票据一般设置为三至五联,根据工作需要,财政票据可印制为手写票和电脑票。手写票据
和定额票据适用于经批准的现场执收的部门(单位)使用,电脑票据一般适用于委托银行代收或有条件的经批准的直接执收的部门(单位)使用。
第八条 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部门(单位)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财物以及收取其他非税收入,一律按本办法使用省财政厅印制的财政票据。凡不按本办法使用票据的,被收费、处罚的单位或个人有权拒绝付款,财务部门不得作为报销凭证。
第九条 各类财政票据之间不得相互串用、混用,也不得转让、转借、代开。
第三章 财政票据的印制
第十条 省财政厅负责制定财政票据的种类、式样、规格、联次、内容和财政票据印制章的形状、规格和印色等,并实行不定期换版制度。
第十一条 省票据中心根据省财政厅的要求,负责印制全省的财政票据。
第十二条 财政票据的印刷企业应进行公开招标确定,每个标书印刷期限一般为两年,最长不超过三年。对参与招标的印刷企业,由省票据中心进行严格审查,对符合要求的报省财政厅审核后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并由省财政厅发给财政票据准印资格证书。
财政票据的印刷应由省票据中心与印刷企业签订印刷合同,印刷企业应确保财政票据在印刷、运输、保管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并妥善保管好票据印制章和防伪设施。
省票据中心应当按照印刷合同的约定对财政票据印制企业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合同义务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其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应当及时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直至取消其印制财政票据的资格,并收回发给的财政票据准印资格证书。
未经省财政厅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财政票据。禁止在境外印制财政票据。
第四章 财政票据的购领和核销
第十三条 符合使用财政票据的部门(单位),应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购领省票据中心负责发放全省的财政票据。省级单位和各地级以上市财政票据监管机构以及驻粤的中央单位(除财政部有专门规定外)和驻各市、县的省级单位统一到省票据中心购领;地级市的部门(单位)和所属县(市、区)财政部门统一到地级市财政票据监管机构购领;县(市、区)部门(单位)和乡镇财政所到县(市、区)财政票据监管机构购领。
第十四条 符合使用财政票据的部门(单位),首次购领财政票据,除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编委批复的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定编文件(或经政府批准成立的有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单位法人资格证、单位介绍信外,还应分别不同情况按下列要求提交有关文件和资料,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根据所使用的票据种类,到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所注册项目、标准调整变更时,应重新办理批文、注册登记或注销手续。
(一)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或教育、医疗收费)的,还需提交国务院或省以上物价、财政部门批准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文件复印件、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
(二)属于行政处罚的,还需提交涉及行政处罚内容的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等复印件。
(三)属于征收政府性基金的,还需提交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设立政府性基金的文件复印件。
(四)属于教育收费的,还需提交教育部门核发的《办学许可证》、物价部门核发的《教育收费许可证》(属学历教育的《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
(五)属于医疗收费的,还需提交卫生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收费许可证》、《广东省医疗机构诊疗科目核定表》。
第十五条 委托银行代收费的部门(单位)应根据财政部门批准的委托银行代收批文到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办理《使用财政票据注册登记证》,并购领《收费缴款通知书》。财政票据监管机构根据财政部门批准的委托银行代收批文和单位办理的《使用财政票据注册登记证》,通知委托的代收银行办理相关购领和核销财政票据衔接手续。代收费的银行不得擅自将财政票据交由第三者使用。
第十六条 经财政部门批准尚未实行委托银行代收费项目和水上、边远地区等需现场执收的部门(单位),财政票据实行分次“限量购领”和“验旧换新”的制度。
(一)经同级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审查符合规定后,发给《使用财政票据注册登记证》和《财政票据购领手册》。单位凭证购领财政票据。
(二)再次购领财政票据时,除保留上次购领的少量票据备用外,应按照“验旧换新”的原则,出示《财政票据领购手册》和填写《财政票据核销表》一式三联(第一联用票单位留存,第二联票据监管机构核票,第三联财政主管处、科、室备查),内容包括已使用的票据名称、领购时间、册数、起止号码、收取资金的数额和已划缴财政金额、未缴财政金额等,并附已上划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银行入库凭证复印件,经同级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审核,原则上须确定其所收取的资金与已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资金相符后,方可继续购领票据。如票款不符或资金未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财政票据监管机构有权停止供应票据。第十七条 使用财政票据的部门(包括委托银行代收),已开具的财政票据存根,应妥善保管,保管期一般五年。个别用量大的财政票据存放五年确有困难的,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可适当缩短保存期限。保存期满需要销毁的票据,经有关部门(单位)登记造册报同级财政票据监管机构核准,省级单位的由省财政票据监管中心销毁,省以下单位的由各地级以上市财政票据监管机构负责汇总造册其本地区应销毁的财政票据,报省财政票据监管中心批准后进行销毁,核销委托银行代收的财政票据时须与财政专户进行核对帐目。
第十八条 使用财政票据的部门(单位)撤消、改组、合并、以及改变隶属关系的和收费、基金、罚没项目已被明令取消的,部门(单位)应在十五日内,向原登记购领财政票据的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办理《使用财政票据注册登记证》和《财政票据领购手册》的变更或注销手续,同时对已使用的和尚未使用的财政票据,由部门(单位)登记造册报同级财政票据监管机构批准后核销。任何部门(单位)不得私自转让、销毁财政票据和《财政票据领购手册》。
第五章 财政票据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加强票据管理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做到专人、专责、专帐、专库管理,严格领、用、存和核销手续。同级财政部门应加强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条 使用财政票据的部门(单位)应建立财政票据使用登记制度,设置财政票据登记薄,定期向同级财政票据监管机构报告财政票据的购领、使用、结存情况。
(一)财政票据在起用前,应当检查票据是否有缺号、缺联、重号等情况,一经发现,应及时向财政票据发放机构报告。使用时,票据填写必须内容完整,字迹工整,印章齐全。如填写错误应加盖作废戳记,保存其各联备查,不得以红书填写财政票据和拆本使用财政票据。如发生票据丢失,应及时在地级以上的报刊登载声明作废,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于事发后十五日内报同级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处理。
(二)使用财政票据的部门(单位),在每本票据用完后,必须按规定在封面上填写清楚整本票据开出的金额,票据起讫号码,并由经手人签章后,交单位财务审核,在财政票据监管机构规定的核销票据时间内查验核销,票据存根封存至销毁。
第二十一条 各级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应建立财政票据稽查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对财政票据的购领、使用、核销、保管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被查单位应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接受监督和检查,不得拒绝检查、隐瞒情况或弄虚作假。
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二条 下列行为属于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
(一)未经批准,擅自印制和使用财政票据的;
(二)私自刻制、使用和伪造票据印制章的;
(三)伪造、制贩假财政票据的;
(四)未按规定使用财政票据及故意隐瞒,不及时向财政部门报告的;
(五)擅自转借、转让、代开、买卖、销毁、涂改财政票据的;
(六)利用财政票据乱收费乱罚款或收取超出规定范围和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财物的;
(七)互相串用各种财政票据的;
(八)不按规定接受财政部门及其委托票据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或不按规定提供有关资料的;
(九)管理不善,丢失毁损财政票据的;
(十)其他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对有第二十二条规定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责令改正,并依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广东省罚没财物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规章予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四条 对违反财政票据管理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应当按照《行政处罚法》及其他有关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被处罚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五条 财政票据监管人员在履行财政票据监管职责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财政部门内部管理制度的规定追究其法纪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各地级以上市财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并报省财政厅和省财政票据监管中心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执行。广东省财政厅2001年2月13日印发的《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财物票据管理办法》(粤财综〔2001〕11号)同时废止。
附件:广东省财政票据目录表(略)
第三篇:广州市土地出让金退库管理办法 穗财综〔2003〕2723号[推荐]
广州市土地出让金退库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 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国土房管局 颁布文号: 穗财综〔2003〕2723号 颁发日期: 2003年12月31日 实施日期: 2004年01月01日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土地出让金退库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关于广州市财政预算收入退库管理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实际缴交土地出让金大于出让合同及其补充合同约定金额的退库管理工作。
第三条 土地出让金退库工作由市国土房管局负责审核,并根据市财政局划拨的资金办理退库手续;市财政局负责核对退库资料和划拨资金。
第四条 土地出让金退库应通过银行转账办理,不付现金。
第五条 由于下列事由导致实际缴交金额大于合同约定金额的受让人可申请办理土地出让金退库:
(一)由于非受让人原因造成的规划调整,导致建筑面积减少或规划功能调整;
(二)由于建筑施工误差导致实际测量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
(三)有溯及力的土地出让金下调政策的颁布实施;
(四)由于核准的拆迁面积变化导致土地出让金减少的;
(五)其他合法原因。
第六条 退库办理程序
(一)用地单位凭《广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及已办理缴交土地出让金的项目用地的《广东省政府性基金(预收、退费、结算)通用票据》原件与复印件,向市国土房管局房地产市场管理处(以下简称市国土房管局市场处)或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开发中心)提出退款申请。
(二)市国土房管局市场处或开发中心经办人根据上述资料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评估(第X次)会审意见书》核定需退还的土地出让金金额。
(三)市国土房管局市场处或开发中心经办人用红字填写《市国土房管局土地出让金收款通知》(一式四联),写明退还土地出让金金额及退还原因,经部门领导审核盖章后交用地单位。
(四)用地单位凭市国土房管局市场处或开发中心将红字《市国土房管局土地出让金收款通知》(一式四联)、《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评估(第X次)会审意见书》和《广东省政府性基金(预收、退费、结算)通用票据》原件及复印件交市国土房管局计划财务处办理退库手续。
(五)市国土房管局计财处审核后,退还用地单位多缴交的土地出让金,并在《市国土房管局土地出让金收款通知》上盖专用印章确认,将其中两联(第一、三联)退还市国土房管局市场处或开发中心。
第七条 市国土房管局市场处或开发中心应根据市国土房管局计财处已盖章的《市国土房管局土地出让金收款通知》存根做好电脑记载和归档工作。退库手续在市国土房管部门的办理期限不超过20个工作日。
第八条 市国土房管局计财处每月终了10天内将土地出让金的退还情况登记造册,填写《广州市财政收入退库申请表》一式二联,并附原已缴交国土出让金的《广东省政府性基金(预收、退费、结算)通用票据》复印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变更协议、出让金评估会审意见书等资料送市财政局审核。第九条 为保证及时办理土地出让金退库,由市财政局向市国土房管局预退用于土地出让金退库的专项资金,市国土房管局每月向市财政局据实清算。
第十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和市国土房管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第四篇:广州市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养路费收缴管理办法穗财综〔2003〕80号
广州市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养路费收缴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 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公路局
颁布文号: 穗财综〔2003〕80号
颁发日期: 2003年05月13日
实施日期: 2003年05月09日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养路费的征收管理,根据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交通厅《关于对养路费等交通规费实行委托银行代收款的通知》(粤财综〔2002〕122号)和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养路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财工〔1998〕303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养路费(以下简称“两费”)征收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两费”征收(代征)单位(以下简称收费单位)。
第三条 收费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广东省人民政府1997年第32号令《广东省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征收“两费”。
第四条 “两费”收入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统一使用由财政部门监制的专用票据,由市公路局统一向市财政局购领后,再发放给各公路规费征稽机构使用。
第五条 收费单位收取的“两费”,一律实行委托银行代收款,相关的“两费” 结算工作,由广州市财政局参照省财政厅的做法,委托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及其下属分支机构承办。经市财政局批准后,市公路管理局在农业银行开设市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养路费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以下简称“汇缴专用存款账户”),专门用于办理“两费”收入汇集和划缴市财政业务,不得用于其他支出。
第六条 市公路规费征稽处各所收取“两费”时,委托农业银行各代收网点统一收缴。农业银行各代收网点应将当天代收的款项全额存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并于收到款项之日起3天内全额上缴市财政(收款单位:广州市财政局第一分局开户银行:国家金库广州中心支库账号:255011-4128)。
第七条 各区、县级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收取“两费”时,各级收费单位经市财政局核准后开设汇缴专用存款帐户,并於收到款项之日起3日内将收费收入全额逐级上缴市财政。
第八条 任何单位不得隐瞒、截留、坐支、挪用、扣压“两费”收入。
第九条 “两费”项目的主管部门对收费资金的上缴情况应及时跟踪,并对拒缴、迟缴、欠缴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追缴。
第十条 “两费”的收入退库集中在市公路局征稽处办理。经市财政局批准后,市公路局管理局开设“支出专用存款账户”,专门用于“两费”的退费结算,退费周转金由市财政局核拨。市公路管理局于季度终了后10天内将退款情况列表报送市财政部门(综合规划处),由财政部门定期进行清算,并据此核拨退还“两费”周转金。
第十一条 对违反上述有关规定的收费单位,由市公路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纠正,过期不改正的,按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2000年第281号令)及有关法规、规章实施处罚。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市公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五篇:财政票据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
第 70 号
《财政票据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10月11日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财政部
2012年10月22日
财政票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财政票据行为,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和单位财务监督,维护国家财经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票据的印制、领购、发放、使用、保管、核销、销毁及监督检查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财政票据,是指由财政部门监(印)制、发放、管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具有公共管理或者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以下简称“行政事业单位”)依法收取政府非税收入或者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收取财物时,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具的凭证。
财政票据是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 财政部门是财政票据的主管部门。
财政部负责全国财政票据管理工作,承担中央单位财政票据的印制、发放、核销、销毁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指导地方财政票据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财政票据的印制、发放、核销、销毁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指导下级财政部门财政票据管理工作。省级以下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财政票据的申领、发放、核销、销毁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五条 财政部门应当积极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实行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提高财政票据管理水平。
第二章 财政票据的种类、适用范围和内容
第六条 财政票据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如下:
(一)非税收入类票据
1.非税收入通用票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依法收取政府非税收入时开具的通用凭证。
2.非税收入专用票据,是指特定的行政事业单位依法收取特定的政府非税收入时开具的专用凭证。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政府性基金票据、国有资源(资产)收入票据、罚没票据等。
3.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是指实施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行政事业单位收缴政府非税收入时开具的通用凭证。
(二)结算类票据
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发生暂收、代收和单位内部资金往来结算时开具的凭证。
(三)其他财政票据
1.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是指国家机关、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其他公益性组织依法接受公益性捐赠时开具的凭证。
2.医疗收费票据,是指非营利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服务取得医疗收入时开具的凭证。
3.社会团体会费票据,是指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向会员收取会费时开具的凭证。
4.其他应当由财政部门管理的票据。
第七条 财政票据包括非定额和定额两种形式。
非定额财政票据应当包括票据名称、票据编码、票据监制章、项目、标准、数量、金额、交款人、开票日期、联次及其用途、开票单位、开票人、复核人等内容。
定额财政票据应当包括票据名称、票据编码、票据监制章、金额、开票日期、联次及其用途等内容。
第八条 非定额财政票据一般设置三联,包括存根联、收据联、记账联,各联次采用不同颜色予以区分。定额财政票据一般设置两联,包括存根联、收据联。存根联由开票方留存,收据联由支付方收执,记账联由开票方留做记账凭证。
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属于非定额财政票据,一般设置五联,包括回单联、借方凭证、贷方凭证、收据联、存根联。回单联退执收单位,借方凭证和贷方凭证分别由缴款人、收款人开户银行留存,收据联由缴款人收执,存根联由执收单位留存。
第三章 财政票据的印制
第九条 财政票据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分别监(印)制。
第十条 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确定承印财政票据的企业,并与其签订印制合同。
财政票据印制企业应当按照印制合同和财政部门规定的式样印制票据。
禁止私自印制、伪造、变造财政票据。
第十一条 印制财政票据应当使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确定的防伪专用品。禁止私自生产、使用或者伪造财政票据防伪专用品。
第十二条 财政票据应当套印全国统一式样的财政票据监制章。财政票据监制章的形状、规格和印色由财政部统一规定。
禁止伪造、变造财政票据监制章,禁止在非财政票据上套印财政票据监制章。
第十三条 财政票据应当使用中文印制。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票据,可以加印一种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有实际需要的,可以同时使用中外两种文字印制。
第十四条 财政票据印制企业应当建立票据印制管理制度和保管措施,对财政票据式样模板、财政票据监制章印模、防伪专用品等的使用和管理实行专人负责,不得将承印的财政票据委托其他企业印制,不得向委托印制票据的财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财政票据。
第十五条 印制合同终止后,财政票据印制企业应当将印制票据所需用品、资料交还委托印制票据的财政部门,不得自行保留或者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第十六条 禁止在境外印制财政票据。
第十七条 财政票据实行不定期换版制度。全国统一式样的财政票据换版时间、内容和要求,由财政部确定;非全国统一式样的财政票据换版时间、内容和要求,由财政部和省级财政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分别确定。
财政票据换版时应当进行公告。
第四章 财政票据的领购与发放
第十八条 省级以下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用票需求,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向上一级财政部门报送用票计划,申领财政票据。上级财政部门经审核后发放财政票据。
第十九条 财政票据实行凭证领购、分次限量、核旧领新制度。
领购财政票据,一般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
第二十条 首次领购财政票据,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财政票据领购证》。
办理《财政票据领购证》,应当提交申请函、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填写《财政票据领购证申请表》,并按照领购财政票据的类别提交相关依据。领购非税收入类票据的,应当根据收取非税收入的性质分别提交下列依据:
(一)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提交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文件复印件;
(二)收取政府性基金的,提交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收取政府性基金的文件复印件;
(三)收取国有资源(资产)收入的,提交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批准收取国有资源收入的文件复印件,或者有关部门批准出租、出借、处置国有资产的文件复印件;
(四)收取罚没收入的,提交证明本单位具有罚没处罚权限的法律依据。
领购其他财政票据的,分别提交下列依据:
(一)领购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的,提交本单位符合接受捐赠条件的依据;
(二)领购医疗收费票据的,提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及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收费文件复印件;
(三)领购社会团体会费票据的,提交社会团体章程以及收取会费的依据;
(四)同级财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一条 受理申请的财政部门应当对申请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单位,核发《财政票据领购证》,并发放财政票据。
《财政票据领购证》应当包括单位基本信息、使用的财政票据名称、非税收入项目(含标准)、文件依据、购领票据记录、审核票据记录、作废票据记录、票据检查及违纪处理记录、销毁票据记录等项目。
第二十二条 再次领购财政票据,应当出示《财政票据领购证》,提供前次票据使用情况,包括票据的种类、册(份)数、起止号码、使用份数、作废份数、收取金额及票据存根等内容。受理申请的财政部门审核后,核销财政票据存根,并发放财政票据。
第二十三条 领购未列入《财政票据领购证》内的财政票据,应当向原核发领购证的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依照本办法规定提交相应材料。受理申请的财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财政票据领购证》上补充新增财政票据的相关信息,并发放财政票据。
第二十四条 财政票据一次领购的数量一般不超过本单位六个月的使用量。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门发放财政票据时,对按照规定可以收取工本费的,收取后应当缴入同级国库,纳入预算管理。
第五章 财政票据的使用与保管
第二十六条 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财政票据,建立票据使用登记制度,设置票据管理台账,按照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票据使用情况。
第二十七条 财政票据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做到字迹清楚、内容完整真实、印章齐全、各联次内容和金额一致。填写错误的,应当另行填写。
因填写错误等原因而作废的财政票据,应当加盖作废戳记或者注明“作废”字样,并完整保存各联次,不得擅自销毁。
第二十八条 填写财政票据应当统一使用中文。财政票据以两种文字印制的,可以同时使用另一种文字填写。
第二十九条 财政票据使用单位不得转让、出借、代开、买卖、擅自销毁、涂改财政票据;不得串用财政票据,不得将财政票据与其他票据互相替代。
第三十条 省级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发放使用,但派驻外地的单位在派驻地使用的情形除外。
第三十一条 财政票据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不按规定使用的,付款单位和个人有权拒付款项,财务部门不得报销。
第三十二条 财政票据使用完毕,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填写相关资料,按顺序清理财政票据存根、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财政票据存根的保存期限一般为5年。保存期满需要销毁的,报经原核发票据的财政部门查验后销毁。保存期未满、但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销毁的,应当报原核发票据的财政部门批准。
第三十三条 尚未使用但应予作废销毁的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应当登记造册,报原核发票据的财政部门核准、销毁。
第三十四条 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发生合并、分立、撤销、职权变更,或者收费项目被依法取消或者名称变更的,应当自变动之日起15日内,向原核发票据的财政部门办理《财政票据领购证》的变更或者注销手续;对已使用财政票据的存根和尚未使用的财政票据应当分别登记造册,报财政部门核准、销毁。
第三十五条 财政票据或者《财政票据领购证》灭失的,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应当查明原因,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原核发票据的财政部门,并自发现之日起3日内登报声明作废。第三十六条 财政部门、财政票据印制企业、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应当设置财政票据专用仓库或者专柜,指定专人负责保管,确保财政票据安全。
第六章 监督检查及罚则
第三十七条 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财政票据监督检查制度,对财政票据印制、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十八条 财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得向被检查单位收取费用。
第三十九条 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和财政票据印制企业应当自觉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隐瞒、弄虚作假或者拒绝、阻挠。
第四十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金额3倍以下不超过30000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一)违反规定印制财政票据;
(二)转让、出借、串用、代开财政票据;
(三)伪造、变造、买卖、擅自销毁财政票据;
(四)伪造、使用伪造的财政票据监制章;
(五)未按规定使用财政票据监制章;
(六)违反规定生产、使用、伪造财政票据防伪专用品;
(七)在境外印制财政票据;
(八)其他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对涉及财政收入的财政票据有本条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予以处理、处罚。
第四十一条 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四十二条 单位和个人对处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国家工作人员对处分不服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或者提出申诉。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适用《军队票据管理规定》。第四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财政部备案。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9月21日财政部发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财综字〔1998〕104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