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朱王堡镇食葵种植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朱王堡镇食葵种植情况的调查报告
朱王堡镇农业中心主任刘兴业
2011年4月20日
为了准确掌握食葵品种的生产现状,近期我们对镇域范围内的食葵生产种植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具体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食葵生产情况
2010年全镇食葵种植面积为26000亩,单产300㎏,总产780万公斤。种子价格为先瑞696:300元/㎏、先瑞9号:300元/㎏、LD5009:360元/㎏、LD9091:360元/㎏。商品价格为先瑞696:
6.8元/㎏、先瑞9号:6.8元/㎏、LD5009:7.2元/㎏、LD9091:
7.2元/㎏。由于市场价格影响,与2010年相比,2011年我镇食葵生产有所变化,种植面积达到35200亩,主打品种为LD5009。种子价格为种子价格为先瑞696:400元/㎏、先瑞9号:400元/㎏、LD5009:460元/㎏、LD9091:460元/㎏。
(二)食葵种植品种和技术
我镇以食葵种植为主,生产中使用的种子主要来源于外调,当地没有生产公司,只有8家销售网点,2011年全镇需各类食葵-1-
种子63360公斤,其中LD5009种子45600公斤,当地经销网点能够解决70%,30%的农户自行从外地购买。我镇种植的食葵品种主要有:LD5009、LD9091、先瑞696、先瑞9号等品种。主要种植形式是单种,主要技术是大小行种植、覆膜点播、化学锄草等。
二、在食葵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物资涨价,生产成本增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限性逐步显现,土地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竞争力弱的问题相当突出。据统计,去冬今春以来我镇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资价格不同程度涨价,地租也从原来650元/亩上涨到现在的950元/亩,造成食葵种植成本每亩增加280元。
(二)品种混乱,农户选种困难。目前清河地区市场上销售的食葵品种多达7个,品种良莠不齐,部分商贩贪图眼前利益,利用假冒伪劣种子冒名顶替LD5009,严重挫伤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影响了LD5009食葵品种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
(三)地多种少,供种不及时。农户从种到收都有购买种子的意向,但种子销售企业一般是在春种前才开始供种,期间一些不法商贩乘虚而入,致使农户不能及时购买优良品种。
(四)群众管理农田意识不强。食葵从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的小规模生产,病虫害的发生种类、程度由少、轻发展到现在的多和重,严重影响食葵的产量和品质。对于食葵的标准化栽培模
式,包括间作、套种模式以及在品种的选择、耕作、施肥、栽培管理、收获、晾晒等环节,没有实行一整套标准化的管理措施。
(五)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较低。食葵生产以出售原料为主,商品率低,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零碎分散的小生产很难与开放的大市场对接起来,产业化发展还没有形成企业+技术环节+基地农户良性循环的格局,产业化水平较低,影响了农民的持续增收。
三、对食葵生产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种子是农业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载体,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因此,必须重视食葵新品种的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不断引进、试验、研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食葵新品种的不断更新和换代,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二)加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标准化栽培模式是农户丰产丰收的基础。制种企业在品种的选择、耕作、施肥、栽培管理、收获、晾晒等环节,推广一整套的标准化管理措施。在每个环节中严格执行,生产出优质、高产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永远处于优势地位。同时要引导广大农民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食葵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加强科技培训和示范指导。加大对种子经销商的培训力度,为广大农民发展葵花产业提供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同时要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农户作为示范户,通过示范引导让更多的农户掌握一整套标准化管理措施,为丰产丰收奠定基础。特别是在新品种推广上,要想方设法让农民了解各种新品种的特性,避免盲目种植,因地制宜进行选种。
(四)发展食葵深加工,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我镇生产的食葵多数销往县外,本地加工的数量很少。因此,要积极引进食葵加工龙头企业,实行订单农业,走产业化道路,使食葵生产步入产、供、销、加一体化的良性循环,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种植食葵的经济效益,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
第二篇:朱王堡镇水利设施建设情况报告
朱王堡镇人民政府 关于水利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
为充分了解掌握我镇水利设施建设情况,更好地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助推我镇水利发展和改革步伐,促进全镇水利事业健康发展。近期,组织人力对全镇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朱王堡镇位于金川区、凉州区、民勤县、永昌县四县(区)交界处,地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全镇辖13个村,137个社,总人口30267人,镇域总面积407.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4万亩。境域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471米,属于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年降水量121--1320毫米,加之降雨时空差异大和年际变化大,又无天然湖泊调节,为典型的干旱地区。原有乌牛坝水库、小少坝、梅杞坝、泉水河流、蔡家沟、梅下清小水坝等六条水系,20世纪80年代以先后已干涸,原河灌面积均变为井灌区。到2010年底,全镇配备机井498眼,灌溉区修建渠道工程523条433.6公里,管灌工程89条74.4公里。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全镇水利建设快速发展,呈现出“投入加大、步伐加快、管理加强、服务提升”的良好态势。2011年,我镇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投资663万元,在全镇13个村落实渠灌工程141.52公里,目前已建成22.6公里,夏收后继续完成建设任务,为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
障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高度重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坚持定期召开会议,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及时调整充实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按照县政府下发的新农村建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对确定的重点工程,明确行政领导、施工管理、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四大责任人”,推行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三包”责任制,形成了领导挂帅、一包到底、责任到人的组织领导体系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合力兴水的工作机制。
(二)科学统筹谋划,严格建设程序。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规范建设”的原则,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先后编制完成了《朱王堡镇“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朱王堡镇“十二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朱王堡镇农村水利综合规划》等总体规划和农村饮水安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等规划。对县上确定的水利重点建设工程,由项目业主委托设计单位详实编制工程建设方案,报县水利部门审查批准后,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
(三)强化建设管理,规范项目实施。一是出台管理办法。我镇先后制定印发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推行项目计划、材料供应、工程施工三项招标规范建设管理;严把规划设计、施工质量、检查验收三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采取财政扶持、群众自筹、社会引资三方筹资保障资金投入;落实经营担保、计量水价、营运管
护三项制度严格建后管理的“四个三”的建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严格工程“五制”管理。即严格执行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廉政责任制,规范建设程序,切实保证工程质量。三是严格质量标准。对实施的重点水利工程,我们分项目详实制定施工技术规程和型材、施工质量标准,建立以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法人单位检查、主管部门监督为核心的四级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对主要由农民自行施工的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由乡镇水利技术人员负责搞好规划设计,做好施工指导,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四是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坚持资金随着项目走,按工程进度拔款,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工程竣工后,业主单位及时出具工程结算报告,并委托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了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
(四)建立激励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针对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投入不足的实际,我们大力运用“政府引导扶持、政策激励推动”的民办公助机制,进一步激活、调动了基层和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大干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研究农村水利以奖代补管理办法,提出资金投向、建设内容、补助标准、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资金的扶持、引导和带动作用。按照“财政补助、镇村配套;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农民投工、受益分担”的原则,对重点农村水利建设工程,分别按不同标准给予了资金和物资补助。二是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通过采
取“一事一议、民主协商”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投资,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以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引导经营者加大投入。
(五)加大舆论宣传,强化检查督办。以各类新闻媒体、舆论工具为载体,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送政务下乡活动为平台,广泛宣传水利产业和扶持政策,使各项农村水利政策深入人心。通过“政策调动、机制促动、科技驱动、典型带动、利益连动”的办法,动员、引导、激励农民群众重视、支持、参与水利建设,营造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采取领导督办、专班督办、舆论督办等方式,开展检查督办。对工程建设管理采取抓试点、建样板、树典型、召开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干部群众现场学习交流,通过样板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全县农村水利建设的平衡发展。
(六)突出重点项目,加强工程建设。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机遇,建设了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高度重视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全镇先后累计建成集中供水站2处,高位水塔2座,分散供水站50处,简易水塔50座,共解决人口吃水28761人,牲畜吃水53542头,解困率82%以上。
三、存在问题
(一)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我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真正把水利作为发展现代
农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基础条件。大部分干支渠道配套不全、渗漏严重,供水效率差,不能发挥应有的灌溉效益。
(二)“重建轻管”问题比较普遍,综合效益发挥不充分。管理体制不顺,管理经费无保障,管理不规范,不能按要求进行巡视检查,降雨和渗流等观测资料不健全甚至没有,管理简单粗放,很多工程得不到正常维修养护。
(三)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严重不足。缺乏适应水利发展需求的投入机制,投资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推进,建设工期延长,建设成本增加,工程不能及时发挥效益。
(四)专业人才紧缺,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现有的人员数量、人员结构和专业知识很难适应水利事业工作的需要。基层水管单位水利专业技术设备老化,办公条件差,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四、意见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一要把水利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充分认识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忧患意识,切实把解决好水的问题作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迅速兴起水利建设新高潮。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发展责任。要把水利建设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政领导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领导责任和部门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
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协调配合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三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尤其是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研究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参与治水的政策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水利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坚持规划先行,抓实前期工作。科学规划是水利建设的基础。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加快水利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深化对镇情、水情的认识,深入研究,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一要努力提高水利发展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行性。水利规划要适度超前,不仅要着眼“十二五”发展的现实要求,也要为“十三五”乃至“十四五”规划打好基础。要把水利发展规划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远期和近期,流域与区域,山区与坝区,重点与一般,全局与局部,需要与可能等关系。要注重做好与上级部门水利发展规划的衔接。二要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前期工作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要切实加大前期工作经费的投入,保证前期工作的质量、深度和进度。
(三)坚持建管并重,发挥综合效益。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管护责任体系。把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衔接、有效统一起来,做到工程管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建立完善的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二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快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调动农民群众建管热情。三要坚持依法管水,加大水利综合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案件,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四)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建设活力。要积极稳妥,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务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及水价改革,以改革为动力,激发活力。实行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供水,实施水资源有偿服务。要建立有利于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保障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水价形成机制。要进一步理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完善水利工程良好运行机制,增强水管单位自我发展能力。要在保证水利工程防洪抗旱灌溉职能不变的情况下,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五)注重开源节流,做好节水文章。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一方面要下大力气建设水源工程,不断提高供水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好节水文章,不断提高使用效益。要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综合运用科技、经济、行政等手段,多管齐下,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加强节水宣传,培育节水文化,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强化节水措施。
(六)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完善“业主负责、施工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的质量控制体系,做到精心设计、科学施工、严格管理。相关部门要定期对在建重点工程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帮助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重点工程建设的
进度和质量。
(七)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稳定现有水利技术人员,多给水利技术人员关心和支持,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适当增加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三要整合力量,统筹调配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才支持水利建设。四要强化现有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履职能力及综合素质。同时,要高度重视基层水管单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努力改善水利部门的办公条件。
第三篇:朱王堡镇森林防火工作情况汇报
朱王堡镇森林防火工作情况汇报
今天,县领导一行莅临我镇督查指导森林防火工作,帮助我们查漏补缺。在此,谨让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朱王堡镇年初以来的森林防火工作作简要汇报,并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近年来我镇林业强势发展,森林覆盖率不断增长,因而护
林、育林显得尤为重要,而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更是森林护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镇专门成立了镇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
一、宣传开路,强化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森林防火工
作是全社会的重要工作,也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工作,在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群众的防火意识差是导致森林火灾、火警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始终把加强宣传教育作为森防火的重要手段来抓,坚持正面宣传与反面教育结合,坚持常年宣传与重点时期宣传相结合。同时,我镇还召开了森林防火专题会议,向全镇干部以及各村委会村干部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使群众掌握了森林扑火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还组织镇干部进村入户召开村组户主会宣传森林防火重要性和防火扑救知识。
二、措施先行,强化森林防火的责任感,森林防火重在防。为确保森林防火工作做到万无一失,我们狠抓防火制度落实,责任细化,分解到户和个人。
1、健全防火制度。为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上级要求,我们制订了《森林防火预案》、《森林防火制度》、《林区火源监测制度》、《森林防火巡护管理制度》、《森林防火日报制度》和《防火期间值班制度》等制度,用制度进行规范管理。
2、落实防火责任。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为将防火责任落实到人,我们层层签订责任状,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单位到个人,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齐心协力防林火”。比如,我们与各村、各村与各社签订了《森林防火工作责任书》,责任书明确规定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范围以及奖惩制度。用责任书的形式使群众懂得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3、加大防火巡查力度,在重点防火期,要求镇干部包村包社,农业中心、各村防火小组每天都要上路巡查森林防火,镇防火办安排了专人专职上路巡查防火,各村要每天安排人员巡林防火。
三、机构健全,优化森林防火的应急处理。
1、加强领导。我们成立了以主管镇长为组长的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由指挥部负责森林防火的日常指导工作和火灾火警应急处理工作。
2、建立森林火灾扑救队伍。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并安排专门领导带班。在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重视下,我镇共有村级林业“三防”协会13个,组级分会137个,积极发挥协会职能,协会成员每人配备了一些必要的防火器具如砍柴刀、二号工具、安全帽、手电筒等。我镇还要求每个行政村提高日常防火意识,以便应对紧急突发状况。
3、加强与周边地区、林业站、林业派出所联系,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共同预防,共同扑救森林火灾。
森林防火是事关国计民生的一项长期工作,我镇防止森
林火警、火灾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坚决遏制“灾上加灾”的势头,为切实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森林防火的重要指示,我们坚决实行“四个禁止”、落实“三个加强”、做到“两个确保”。我们一定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各项保障措施,把森林防火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
第四篇:朱王堡中心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朱王堡中心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依法亮证经营,不超出许可范围经营,不超出供餐能力承接聚餐活动。
二、未经监管部门审核,不擅自变更加工布局及场所用途;新建、改建、扩建加工场所或变更许可内容,经监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再进行。
三、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小组,法人代表是本单位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履行食品安全责任,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四、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状况实施内部检查管理,督促检查食品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落实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和要求。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各岗位负责人每天开展自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积极整改发现的问题,不断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六、依法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关注社会食品安全预警提示,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五篇:朱王堡明德小学办学章程
朱王堡明德小学办学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我校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其他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搞好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学校办成规范并具有特色的学校。
校 训: 明理 乐学 尚美 创新
校 风: 文明 勤奋 善思 实践
教 风: 博学修涵养 乐教启智慧 学 风: 书香蕴雅趣 乐学成良习
第三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第四条:明确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集体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生动活泼的精神风貌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我管理,分辨是非的能力。
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具有初步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合理锻炼、养护身体的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初步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第五条:全校师生应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和书写规范字。
第六条:组织服务区域内的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学生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庭状况,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第七条:我校为农村小学,要结合农村实际,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第八条:我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第九条:学校按照国家有关制度聘任教师,全校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爱生、奉献、创新。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坚持正面教育,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得讽刺挖苦、粗暴压制,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第十条: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全校教师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把学校办出特色。
第十一条:地方财政拨款是我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章 学生及学籍管理
第十二条:凡属于我校辖区自然村的适龄儿童,在家长带领下,持户口本和入学通知书,按时到校办理注册手续,方能取得学籍。第十三条:全校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本校的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要制定相应措施,防止学生辍学。第三章 教育教学管理
第十五条: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工作,要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设课程,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要充分发挥学科课和活动课的整体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校的其他各项工作均应以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原则。
第十六条:将德育摆在重要的位置,校长全面负责,全校教职工全员参与,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根据德育工作总目标,坚持以“五爱”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品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第十七条:学校在每个教学班设置班主任教师,负责管理、指导班级工作。班主任教师要同各科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密切联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协调配合对学生实施教育。班主任每学期要根据学生的操行表现,写出鼓励性的评语。
第十八条: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十九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颁布的校历安排全校工作,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演出活动,不得随意停课,遇特殊情况必须停课的,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学生每日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日不得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0.5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第二十一条: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实行等级制(一般分为优秀、良好、较好、待进步四个等级)。由单一的评价体系逐步向多元的评价体系过渡,不得以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
第二十二条:通过体育课和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要发挥场地器材的作用,组织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体育课进行愉快教学尝试,每天要坚持课间操、眼保健操、校园集体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快乐大课间活动时间。
第二十三条:加强学特色建设,以红领巾广播站为推普窗口,以板报、壁报、书法小组为主阵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为课题的学校特色建设。第四章 人事行政组织管理
第二十四条:我校设校长1人、副校长1人、教导主任1人、政教主任1人、总务主任1人、少先大队辅导员1人。
第二十五条:校长应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聘用,主任等人员由校长提名,按有关规定权限程序聘任。校长要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管理水平,依法对学校实施管理。
第二十六条:校长应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虚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教职工应服从校长的领导,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第二十七条:教师应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享受和履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遵守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十八条:我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建立健全业务考核档案。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择优录用,竞争上岗。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敬业精神。
第二十九条:坚持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原则,抓好全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倡终身学习,逐步实现教师学历专科化,要求教师教态自然、和蔼、大方,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三字(粉笔、钢笔、毛笔)工整。要练好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本功,努力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
第三十条:学校成立教职工代表大会,研究决定学校重大事项。
第三十一条:学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课题实验,业务档案,财务管理,科室管理,设备管理,安全工作,学习、会议等制度。
第三十二条:学校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建立工作人员名册、学生名册和其他统计表册,定期向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工作,反映情况。重大问题应随时上报。第五章 校产、经费管理 第三十三条:学校努力使校舍、场地、设施和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四条:学校遵照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校舍、场地等,未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改变其用途。要定期对校舍进行维修和维护,发现危房立即停止使用,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对侵占校舍、场地的行为,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要做好规划,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净化、绿化和美化校园,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三十五条:学校要加强对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和卫生设施的管理。建立、健全制度,提高使用效率。
第三十六条:我校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严禁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坚决制止乱收费。
第三十七条:学校要合理使用经费,提高使用效益。要健全经费管理制度,经费预算和决算提交学校民主理财小组审议,并接受上级财务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六章 卫生保健安全管理
第三十八条:要认真执行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法规、政策。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工作制度,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第三十九条:学校的环境、校舍、设施、图书、设备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环境卫生和教学卫生条件。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常见病及食物中毒。第四十条:学校要加强安全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社会实践、郊游、劳动等均应采取妥善预防措施,保障师生安全。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本章程由学校校委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本章程经永昌县教育局核准后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