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最新商务交往中的称呼礼仪
商务交往中的称呼礼仪
称呼是交际大门的通行证,是沟通人际关系的第一座桥梁,2012最新商务交往中的称呼礼仪。所以,称谓语使用得当与否,对商务交际有直接影响。称呼是指当面招呼对方,以表明彼此关系的名称。称呼语是交际语言中的先锋官。一声充满感情而得体的称呼,不仅体现出一个人待人礼貌诚恳的美德,而且使对方感到愉快、亲切,易于交融双方情感,为深层交际打下基础。
称呼的原则
在商务交际中,人际称呼很有讲究,须慎重对待。人际称呼的格调有文野雅俗高下之分,它不仅反映人的身份、性别、社会地位和婚姻状况,而且反映对对方的态度及其亲疏关系,不同的称呼内容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态。在交际开始时,只有使用高格调的称呼,才会使交际对象产生交往的欲望,因此,使用称呼语时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① 礼貌原则。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合乎礼节的称呼,正是
表达对他人尊重和表现自己有礼貌修养的一种方式。交际时,称呼对方要用尊称。现在常用的有:“您”--您好,请您… … ;“贵”--贵姓、贵公司、贵方、贵校;“大”尊姓大名、大作(文章、著作);“老”张老、郭老、您老辛苦了;“高”高寿、高见;“芳”芳名、芳龄等。在交际场合对任何交际对象都忌用浑号、绰号。
② 尊崇原则。一般来说,汉族人有崇大崇老崇高的心态,如对同龄人,可称呼对方为哥、姐;对既可称“叔叔”又可称“伯伯”的长者,以称“伯伯”为宜;对副科长、副处长、副厂长等,也可在姓后直接以正职相称。
③ 适度原则。许多青年人往往对人喜欢称师傅,虽然亲热有余,但文雅不足且普适性较差。对理发师、厨师、企业工人称师傅恰如其分,但对医生、教师、军人、干部、商务工作者称师傅就不合适了,如把小姑娘称为“师傅”(与对尼姑的称呼“师父”同音)则要挨骂了!所以,要视交际对象、场合、双方关系等选择恰当的称呼。在与众多的人打招呼时,还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以先长后幼、先高后低、先女后男、先亲后疏为宜。
称呼的方式
称呼的方式有多种:姓名称呼——— 如“张三”、“李四”、“王娟”等。姓名称呼一般适用于年龄、职务相仿,或是同学、好友之间,否则,就应将姓名、职务、职业等并称才合适,如“张三老师”、“李四处长”、“王娟小姐”等。职务称呼——— 如“王经理”、“汪局长”等。职业称呼——— 如“老师”、“空姐”、“乘务员”、“医生”、“律师”、“营业员”等。拟亲称呼——— 如“唐爷爷”、“汪叔叔”、“胡阿姨”等。一般称呼——— 如“先生”、“夫人”、“太太”、“小姐”、“同志”等,这是最普遍、最常用的称呼。在涉外活动中,按照国际通行的称呼惯例,对成年男子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太太,对未婚女子称小姐,对年长但不明婚姻状况的女子或职业女性称女士。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衔称等。如“布莱克先生”、“上校先生”、“护士小姐”、“怀特夫人”等。对部长以上的官方人士,一般可称“阁下”、职衔或先生。如“部长阁下”、“总统阁下”、“总理先生阁下”等,范文《2012最新商务交往中的称呼礼仪》。但美国、墨西哥、德国等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因此对这些国家的人士可以“先生”相称。对日本妇女一般不称“小姐”、“女士”而称“先生”。君主制国家,按习惯称国王、皇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为“殿下”,对其他有爵位的人,可以其爵位相称,也可称“阁下”或“先生”。对有学衔、军衔、技术职称的人士,可以称他们的头衔,如某某教授、某某博士、某某将军、某某工程师等。外国人一般不用行政职务称呼别人,不称“某某局长”、“某某校长”、“某某经理”等。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可以称职务或同志。在美国,人们常把直呼其名视为亲切的表示,只是对长者、有身份地位的人例外。
了解姓名特点,记住对方姓名
美国交际学家戴尔·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姓名是他自己最熟悉、最甜美、最妙不可言的声音。在交际中,最明显、最简单、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人家的名字。”记住并准确地呼叫对方的姓名,会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一见如故。否则,即使有过交往的朋友也会生疏起来。要记住人家的名字,首先要了解中外人名、特别是外国人姓名的特点。在中国,姓氏有单姓、复姓之分;在港、澳、台地区,女性结婚后,其姓氏往往是双重的,即在自己的姓之前加上丈夫的姓。中国人姓名的一般特点是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人的姓名就有所不同。外国人的姓名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姓在前名在后的,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匈牙利人等,只是日本人的姓大多是两个字,如福田、岗村、田中、山口,他们的姓名与地名有关。对日本人一般可只称姓,对男士为表示尊敬、文雅,可在姓后加上“君”,如岗村君、福田君等。二是名在前姓在后的,如欧美人(除匈牙利以外)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人、阿拉伯人及泰国人,都是名在前姓在后。英美人士姓名,第一节是本人的名字(教名),最后一节为姓,中间一节是母亲的姓或与家庭关系密切者的名字,也有的是尊敬的好友或名人的名字。如约翰· 斯图尔特· 史密斯,即姓史密斯,名约翰。俄罗斯人的姓名一般由三节组成,其排列顺序是本人名、父名、家族姓。如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 乌里扬诺夫(列宁),第一节是本人名,第二节是父名,第三节是姓。对于这些国家的人士来说,最主要的是记住第一节本人的名字和最后一节的姓。西班牙人姓名由三四节组成,第一、二节是本人名,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简称时,多用第一节本人名和倒数第二节的父姓。缅甸人则只有名而无姓。三是西方女性未婚前用父姓,婚后改为夫姓,如一个叫玛丽· 琼斯的姑娘,嫁给了约翰·史密斯先生,那么,她便被称为玛丽· 史密斯太太;但女演员和女作家,多用艺名或笔名,很少改随夫姓。四是英美人常有父子、祖孙同名,人们为了加以区别,常常在称呼他们的后辈时冠一个“小”字。
在正式场合,对英语国家的人士要称呼其姓名的全称,一般情况下,可称其姓氏,关系十分密切时,可称其名字,唯有家人与至亲好友,方可使用其爱称。
要记住人家的名字,除了了解和掌握中外人名的特点以外,还可采用以下方法:第一,对需要记住的姓名,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初次见面被告知姓名时,最好自己重复一遍,并请对方把名字一字一字地分别解析一次来加深印象。第二,把姓名脸谱化或将其身材形象化,将对方特征与姓名一起输入大脑,如有个青年叫聂品,他的名字是“三个耳朵三张口”这样就容易记了。第三,把对方的名字与某些事物(如熟悉的地名、物名、人名等)关连起来。第四,通过交谈,相互了解熟悉,并在交谈中尽量多地使用对方的名字。第五,借助交换名片,并将名片分类整理,或把新结识的人的姓名及时记在通讯录上,经常翻阅。这样,对结识的朋友就不容易忘记了。
第二篇:交往礼仪——称呼
第一章
交往礼仪
交往礼仪,是指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学习中注意:一是要积极参加,及时总结经验;二是学习基本的交往礼仪,在实践中正确地加以运用。第一节 称呼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所彩的称谓语,用以指代人或引起某人注意,是表达人的不同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并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根据社交礼仪的规范,选择正确性、适当的称呼,务必注意以下三点:一要合乎规范;二要照顾习惯;三要入乡随俗。
一、生活中的称呼
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
(一)对亲属的称呼
对亲属朋友的称呼要亲切得体,表达出亲情和友情。不论是自己的亲属还是他人的亲属,都应亲切、得体地称呼。
1、常规(对自己亲属的称呼)
亲属,就是与本人有直接或间接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亲属的称呼是约定俗成、人所共知的。
2、特例
(1)对本人亲属,应采用谦称
与外人交谈时,对自己的亲属,应采用谦称。比如,称辈分比自己高的亲属,可在称呼前加“家”字,如“家父”、“家母”、“家兄”;称辈分比自己低的亲属,可在称呼前加“舍”字,如“舍弟”、“舍妹”;称自己的子女,可在称呼前加“小”字,如“小女”、“小儿”。(2)对他人的亲属的称呼,应采用敬称
对长辈,应在称呼前加“尊”字,如“尊母”、“尊兄”;对平辈,应在称呼前加“贤”字,如“贤妹”、“贤弟”;在亲属的称呼前加“令”字,一般可不分辈分与长幼,如“令堂”、“令尊”、“令爱”、“令郎”。
对待比自己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可直呼其名,使用其爱称、小名,或是在其名字之前加上“小”字相称,如“阿勇”、“文文”、“小伟”等等。
(二)对朋友、熟人的称呼
对朋友、熟人的称呼,既要亲切、友好,又要不失敬意。对朋友、熟人的称呼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敬称
对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人称代词“你”、“您”相称。对长辈、平辈,可称其为“您”。对待晚辈,则可称为“你”。以“您”称呼他人,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
对于有身份者、年纪长者,可以“先生”相称。其前还可以冠以姓氏,如“尚先生”、“何先生”。
对文艺界、教育界人士,以及有成就者、有身份者,均可称之为“老师”。在其前,也可加上姓氏,如“高老师”。
对德高望重的年长者、资深者,可称之为“公”或“老”。其具体做法是:将姓氏冠以“公”之前,如“谢公”。将姓氏冠以“老”之前,如“周老”。若被尊称者名字为双音,则还可将其双名中的头一个字加在“老”之前,如可称沈雁冰先生为“雁老”。
2、姓名类的称呼
平辈的朋友、熟人,均可彼此之间以姓名相称。例如,“宋刚”,“李梅”、“张大明”。长辈对晚辈也可以这么做,但晚辈对长辈却不可如此这般。
为了表示亲切,可以在被称呼者的姓前分别加上“老”、“大”或“小”字相称,而免称其名。例如,对年长于己者,可称“老刘”、“大赵”;对年幼于己者,可称“小郝”。
对同性的朋友、熟人,若关系极为亲密,可以不称其姓,而直呼其名,如“光复”、“志成”。对于异性,则一般不可这样做。要是称“胡雅芹”、“赵娟”为“雅芹”、“娟”,不是其家人,便是恋人或配偶了。
3、亲密性称呼
对于邻居、至交,有时可采用“大爷”、“大娘”、“大妈”、“大伯”、“大叔”、“大婶”、“伯伯”、“叔叔”、“爷爷”、“奶奶”、“阿姨”等类似血缘关系的称呼,这种称呼,会令人感到信任、亲切。
在这类称呼前,也可以加上姓氏。例如:“余大哥”、“朱大姐”、“刘大妈”、“丁阿姨”,等等。
(三)普通人的称呼
另外对一面之交、关系普通的交往对象,可酌情采取下列称呼。一是以“同志”相称。二是以“先生”、“女士”、“小姐”、“夫人”、“太太”相称。三是以其职务、职称相称。四是人乡随俗,采用对方理解并接受的称呼相称。
二、工作中的称呼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它的总的要求,是庄重、正式、规范。
(一)职务性称呼
职称性称呼、学衔性称呼、行业性称呼、姓名性称呼
称呼“小姐”、“女士”、“先生”
对于商界、服务业从业人员,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为“小姐”、“女士”或“先生”。其中,“小姐”、“女士”二者的区别在于:未婚者称“小姐”,已婚者或不明确其婚否者则称“女士”。在公司、外企、宾馆、商店、餐馆、歌厅、酒吧、寻呼台、交通行业,此种称呼极其通行。
在此种称呼前,可加姓氏或姓名。也可以在此前以职务在先、姓名在后的顺序,再加上其他称呼。
(五)常见的错误与禁忌
在社交活动中要避免称呼中常见的错误,禁用不恰当的称呼。这样才能使交往有礼,顺畅进行。
称呼错误
常见的错误称呼有以下两种:
误读
一般表现为念错被称呼者的姓名。比如“仇(qiú)”不能读(choú)、“查(zhā)”不能读(chá)、“盖(gě)不能读(gài)”等,这些姓氏就极易弄错。
要避免犯此错误,就一定要作好先期准备,必要时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不当的行业称呼
学生喜欢互称为“同学”,军人经常互称“战友”,工人可以称为“师傅”,道士、和尚可以称为“出家人”,这无可厚非。但以此去称呼“界外”人士,并不表示亲近,反而产生被贬低的感觉。
第三篇:浅谈商务交往中的礼仪
浅谈商务交往中的礼仪
商务礼仪是商务人员与客户交往的行为规范。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由于地区和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对于礼仪的认识各有差异,但都是有共同的规律的。
商务人员形象礼仪规范
1.商务人员着装四原则:符合身份,区分场合,扬长避短,遵守惯例。
2.商务人员公务场合穿着讲究“庄重保守”,常见着装有制服、套装等。
3.商务人员交际场合穿着讲究“时尚个性”,常见着装有:时装、礼服、民族服装等。
4.商务人员职场穿着打扮六不准:不准过分杂乱,不准过分鲜艳,不准过分暴露,不准过分透视,不准过分短小,不准过分紧身。
5.商务人员职场中发型要求:不准染发(除白发染黑),女性发长不可过肩(过肩要盘发),男性发长不过七厘米,短不能为零,发质要整洁,避免有发屑。
6.商务人员职场中服装要求:
⑴西装三要素:色彩(深色、蓝灰黑为首选),款式(套装单排扣),面料(纯毛料);
⑵西装穿着五注意:可体整洁,内衣领子不要露在衬衣外部,拆掉西装袖口商标,领带尖在皮带上端,短袖衬衣和夹克衫一般不需配领带。
7.商务人员职场中腿部着装五不准:不准光腿,不准穿残破袜子,不穿易有异味的袜子,女性穿裙子时不能穿短袜,不准穿便鞋和凉鞋。
8.商务人员着装色彩原则:⑴全身上下的颜色限制在三色之内,⑵鞋子、腰带、公文包的颜色要一致(以黑色为佳),⑶鞋袜颜色尽量靠近(切忌黑皮鞋穿白色袜子)。
9.商务女士淡妆上岗四注意:⑴化妆要求“妆成有却无”;⑵化妆不要过分时尚前卫;⑶化妆要避人;⑷化妆要求各部位协调。
10.商务人员首饰佩带四原则:符合身份,不显财露富,以少为佳,尊重习俗。
商务交往中的沟通礼仪
1.商务交往三原则:接受对方,欣赏对方,赞美对方。
2.沟通四要素:准确定位自我,准确定位他人,善于把握时机,强调双向互动。
3.陌生交谈技巧:请教对方擅长话题,选择高雅轻松话题,控制谈话音量。
4.商务交谈四不准:不要随意打断别人,不要要轻易补充别人,不要任意更正别人,不要带墨镜和客人交谈。
5.商务人员表情三要求:自然,友善,互动(切忌当着客人面皱眉头)。
6.商务交往把握三种距离:⑴商务距离:保持半米至一米半之间;⑵尊长距离:保持一米至三米之间;⑶公共距离:和陌生人之间保持三米以外。
7.商务人员文明举止:访前预约,早到遵时,敲门后进,正襟坐立,记住对方,不当众整理服饰,不当众处理自身废物。
8.欣赏与赞美对方的技巧:实事求是,适应对方,符合场合,用词恰当。9.商务人员在职场中对客人称呼守则:
⑴规范称呼:行政职务,技术职称,行业称呼,时尚称呼;
⑵不规范称呼:无称呼,替代性称呼,简称,不适当的地方称呼。
商务交往的握手与问候礼仪 ⑴握手顺序:一般场合讲究“尊者为先”;拜访时,迎客时主人为先,送客时客人为先。
⑵握手六忌讳:伸出左手,带墨镜,带帽子,带手套,过分用力,敷衍造作。
⑶问候顺序:一般场合讲究“尊者为后”;拜访时,主先客后。
商务交往中的介绍礼仪
⑴自我介绍三要点:先递名片,简单自介;内容规范(单位、部门、姓名),初次会面避免自介用简称。
⑵介绍别人三要点:谁当介绍人:专职接待员、双方熟人;介绍顺序:一般场合讲究“尊者居后”,拜访时,主先客后;集体会面时,先介绍主方职务最高者,依次类推。
⑶业务介绍三要点:把握时机,区分对象,掌握要点。
商务交往的引导礼仪:
⑴当领导或客人认路时,则让领导或客人先行;
⑵当领导或客人不认路或路有障碍时,引导者在领导或客人左前方引导;
⑶当电梯无人驾驶时,引导者先进后出,或者领导或客人先进先出。
商务交往的电话礼仪
⑴商务通电话中,注意礼貌用语(你好,请问,谢谢,再见);
⑵挂机时按惯例,“尊者先挂”,在双方地位平等时,“主叫方先挂”;
⑶接听电话,当被找人不在时,接电话者首先应说“对不起,他不在”,然后说“请问我能帮您什么„„”;
⑷使用手机规则:⑴会见重要客人时,应当面关机;⑵参加重要会议时,至少不让手机干扰别人。
商务交往中的名片使用礼仪
⑴名片是商务交往中必备物品之一,其作用是介绍信和联谊卡。
⑵名片使用三不准:不得随意涂改,头衔提供不得多过两个,不提供私人联络方式。
⑶名片交换四注意:递自身名片,索取对方名片;递送名片时要站立,两手拿着名片上角,字体斜对客人,其顺序为先尊后卑;接过名片要看,并放在上衣兜或公文包中;接受名片后,如不想同对方交换或没有时,应先表示抱歉,解释忘带或用完了。
⑷名片使用三注意:没有名片的人,将被视为没有社会地位的人;不随身携带名片的人,是不尊重别人的人;名片一般放在专用名片包里或西装上衣口袋里。
⑸索取对方名片四方法:交易法,激将法,谦恭法,平等法。
商务交往的宴请礼仪
⑴宴请客人时,首先问客人有什么忌讳。
⑵宴请四要素:费用,环境氛围,菜肴,精选背景音乐。
⑶宴席待客规则:向客人征求意见时,要提封闭式问题;宴桌上讲究敬酒不劝酒,请菜不夹菜;进餐不要发出大声响,筷子不要“过河”;不能当众修饰自己;对待不熟悉的问题,采取紧跟与模仿。
⑷自助餐礼仪是“多次少取”。
商务交往接送礼品的礼仪:
⑴送礼品首先要了解对方喜欢什么,至少要知道对方不喜欢什么。
⑵所送的礼品要包装,以示尊重。
⑶送礼品时机:当客人向主人送礼品时,应在见面之初送;当主人向客人送礼品时,应在送客前送;
⑷送出礼品两注意:对待贵宾,要由职务最高者或特使亲送;简介礼品寓意、用途和特殊价值;
⑸接送礼品二须知:⑴接受礼品时,一定要当面打开,略加端详;⑵要表示喜欢和感谢之意。
⑹六种礼品不能送:违法犯禁的,带有明显广告宣传的,价格过高的,涉及国家和行业秘密的,药品营养品和不利于健康的,引起民族、宗教、个人忌讳的。
商务交往的座次礼仪
⑴主席台排座次三要点:前排高于后排,中央高于两侧,政务礼仪是左高右低,商务礼仪是右高左低。
⑵会客排座次:自由式:当难以排列时,采取随意而坐;相对式:进门方向以右内侧为上;并列式:坐好后,面门、右内侧居中为上。
⑶坐车排位:一般朋友驾车时,副驾驶座为上;专职司机驾车时,副驾驶座后方座为上;接待高级贵宾时,驾驶员后方座为上。
商务礼仪使用的目的
第一、提升个人的素养,比尔。盖茨 讲“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
第二、方便我们的个人交往应酬。我们在商业交往中会遇到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人如何进行交往这是要讲究艺术的,比如夸奖人也要讲究艺术,不然的话即使是夸人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第三、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代表整体,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个人的所作所为,就是本企业的典型活体广告。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此时无声胜有声。
柳海涛
学号20098312010
第四篇:商务交际中的称呼礼仪是什么?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
在商务交际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些慰问、会客、迎送等人们接触不多而时间又比较短暂的场合中,容易发生把称呼弄错的张冠李戴现象。这样不仅失礼、令人尴尬,而且还会影响交际效果。那么如何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
如何做到不失礼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张冠李戴的消极作用和不良影响。在一次经济技术开发洽谈会上,一方的负责人竟连续发生称呼张冠李戴的现象,引起了另一方的注意,觉得这样的合作者头脑不清晰,生产经营能力不可信赖,从而取消了合作的打算。可见,对张冠李戴的现象必须引起注意,因为它是交际活动的障碍。
第二,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
交际刚开始时,一般双方都要互相介绍,但比较简略,速度也快,印象难以深刻。因此事先要对会见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人物特征有个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经过介绍后,印象就比较深刻。必要时,在入室落座或会谈、就餐前,再做一次详细介绍。有条件的,交换名片则更理想。
第三,要注意观察对方的特征,掌握记忆方法
介绍,要留意观察被介绍者的服饰、体态、语调、动作等,特别注意突出特征或个性特征。对统一着装的人,要格外注意观察高、矮、胖、瘦、脸形、戴不戴眼镜等。
第四,注意掌握主要人物
商务交际场合,人员一般都较多,有时一下难以全部记住,那么这时你要首先注意了解和熟悉主要对象(带队的负责人)和与自己对等的对象(指单位、所从事的业务、职务、级别与自己相同者)。现在,一般都不太讲究主客、主从关系的礼节,单从行止、座位的位置上判断是不准确的。如有的人把来客中的司机当成了经理,弄得经理很难堪,那将会十分尴尬。
称呼的分类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它的总的要求,是要庄重、正式、规范:(1)职务性称呼: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
(2)职称性称呼:可只称职称、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在职称前加上姓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行业性称呼:如老师、医生、会计、律师等,也可以在职业前加上姓氏、姓名。
(4)性别性称呼:对于从事商界、服务性行业的人,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
(5)姓名性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
1、商务会面中的正式称呼
在商务会面中,正式的称呼有三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泛尊称
行政职务只称呼职务。如:“董事长”
职务前加姓氏。如:“王总经理”
职务前加姓名。如:“王海总经理”
仅称职称。如:“教授”
技术职
在职称前加姓氏。如:“李教授”
称
在职称前加姓名。如:“杨振宁教授”
男性称“先生”,女性未婚称“小姐”
女性已婚或不明确其婚否称“女士”
泛尊称
在公司、外企、宾馆、商店、餐馆、歌厅、酒吧等地方,这种称呼较通用
2、商务会面中不适当的称呼
不适当的称呼有四种:无称呼、不适当的俗称、不适当的简称、地方性称呼
无称呼在商务活动中不称呼对方,就直接开始谈话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不适当的俗有些称呼不适宜正式商务场合,切勿使用。如:“兄弟”、“哥
称 们儿”
不适当的简
如:“南航”
称
有些称呼,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
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但是
地方性称呼
在南方人看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就好像“打工仔”
第五篇:职场商务交往中谈话礼仪有哪些
职场商务交往中的谈话礼仪有哪些
在商务交往中,人与人进行交谈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谈话的内容,即必须面对说什么的问题。那么?看看我整理的职场商务交往中的谈话礼仪盘点吧。
忌选的话题
◆不得非议党和政府
不能非议国家、党和政府,在思想上、行动上应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爱国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职业规范,也是道德素养问题,这个问题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不可涉及国家秘密与行业秘密
我国有国家安全法、国家保密法,违法的内容及泄密的内容是不能谈论的。因此,在商务谈话中不能涉及国家秘密与行业秘密。
◆不得非议交往对象的内部事物
与外人打交道时,应该牢记客不责主的要求,即不能随便挑剔别人的不是。如果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能当面使对方出丑、尴尬、露怯,难以下台。
◆不得背后议论领导、同事与同行
我们主张批评和自我批评,但是家丑不可外扬,在外人面前议论领导、同行、同事的不是,会让别人对自己个人的人格、信誉产生怀疑。
◆不得涉及格调不高之事
格调不高的话题包括家长里短、小道消息、男女关系、黄色段子等。如果这些格调不高的话题从我们嘴里说出来,就会贻笑大方,会使对方觉得我方素质不高,有失教养。
◆不得涉及个人隐私之事
关心别人值得提倡,但是关心应有度。与外人交谈时,特别是与外国人交谈时,尤其应回避个人隐私,具体包括下列“五不问”:不问收入,不问年龄,不问婚否,不问健康,不问个人经历。
宜选的话题
◆拟谈的话题
拟谈的话题是指双方约定要谈论的话题,或者应和对方谈论的。例如双方约定今天谈论办公用品采购的问题,就不要谈论其他话题。
◆格调高雅的话题
作为一个现代人,特别是一个有见识有教养的商务人员,应在交谈之中体现自己的风格、教养和品位,所以应该选择格调高雅的话题。哲学、文学、历史这样一些有深度、有广度的话题,不妨一谈。
◆轻松愉快的话题
哲学、历史话题谈谈倒无妨,但是这样的话题往往会给人太沉重的感觉,所以那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如电影、电视、旅游、休闲、烹饪、小吃等都可以谈上一谈。
◆时尚流行的话题
时尚流行的话题也是适宜谈论的话题,可以针对对方的兴趣对时尚话题
进行选择,如某某明星的演唱会、热播的电视剧等。
◆对方擅长的话题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谈论交往对象所擅长的话题,让交往对象获得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商谈氛围,何乐而不为?
如何提升职场社交礼仪
1、强大的内心。
坦然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无论做什么事情和工作,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也要学会低头,不能够一味的咄咄逼人,甚至与他人争执到不可开交的地步。
2、多看书。
任何书都去尝试看看,让自己有更广的知识面,这样能够使自己在人际交往的时候,才不会让人尴尬,和更多的人有更多的话题可聊。
3、多锻炼。
让自己的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使自己的身心能够和工作有更良好的互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往往在人际交往和交谈中是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交活动。
4、学做一个倾听者。
多倾听他人的想法,从而在交际中了解他人的爱好和品味,能够在今后与他人的社交中避免一些他人所忌讳的话题。
5、小资和有品味的生活。
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品味,内在的文化气质修养也不断得到提
升,从而能影响到外在的穿着打扮,能够分清工作与非工作该如何搭配。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来源: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