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的思考(共5篇)

时间:2019-05-14 17:4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点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点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的思考》。

第一篇:重点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的思考

重点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的思考

摘 要: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活动的基础性工作,重点税源管理更是夯实税收基础工作的关键,借鉴经济学上的专业化分工理论,通过分析国外国家一些先进管理重点税源的经验,提出了设立专门的重点税源管理制度。我们应适应新形势,构建符合新税制要求的重点税源管理模式。

关键词: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新古典经济学

一、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的理论分析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亚当〃斯密首先确立了分工在经济学中的首要地位,在其所著的《国富论》第一篇中他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出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因此,在亚当〃斯密看来,导致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社会 分工的日益深化和不断演进。他还就以做扣针为例详细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兴古典经济学家阿林〃杨格、杨小凯、贝克尔和墨菲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强调分工和专业化的重要性,抛弃规模经济而改用专业化经济的概念[1]。阿林〃杨格的主要思想后被称为“杨格定理”(Young The orem),他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效益递增实现的机制,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一直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杨小凯是新兴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 发展 了亚当〃斯密和杨格的分工思想,提出了关于劳动分工水平的提高产生经济增长的思想。杨小凯认为分工是一种制度性与经济组织结构性安排,牵涉到个人与个人、组织与组织关系与协调。个人最重要的生产决策就是选择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一定程度的分工,将会产生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贝克尔和墨菲把从分工加深引致的协调成本与知识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 问题,在他们看来,分工能够获得专业化经济效果,那些从事专门化生产的工人,可以生产出比非专门化工人更多的产品。

(二)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的分析

按照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不难发现税务部门同样存在着专业化分工的问题,存在着组织结构的选择以及组织效率最大化的问题。将专业化分工理论运用到重点税源管理,假设存在两个税源管理人员(a=2)[2]。如果这两个税收管理人员选择不分工,即他们按照区域划分自己的管理范围,所有 企业 不区分大小规模统一进行管理(假定他们面对四个规模不同的企业),两个管理员在两个规模不同的企业各花费一半的时间,则他们各自对这两个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都知之不多,因而他们管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定义为La-1=1/2。由于这两个人从事同样的管理活动,各人的知识都不比另一人多,而整个社会掌握的知识也不比一个人掌握得多。

如果这两个税务管理人员选择完全分工(按照企业税收收入大小规模,区分重点税源和中小企业两种类型),其中第1人只管理其中税收收入相对大的2户企业,而第2人只管理2户小型企业,则第1人对重点税源管理的相关知识要绝对多于第2人,而且也多于不分工(自给自足)时一个人之所知。这是因为他把时间集中在重点税源的管理上,他能钻研这种活动的更精微的细节,并通过熟能生巧掌握更多的经验,于是他能掌握比第2人更多的管理重点税源的知识,而且远比不分工时一个人掌握得更多。知识更多就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更高,他的管理重点税源的劳动生产率为La-1=1,高于第2人的管理重点税源的劳动生产率,也高于自给自足时的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为1/2)。同样,第2人的管理中小型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肯定比第1人高,而且比不分工时一个人的高。由于这两个人税源管理完全分工时,一个人的知识与另一人的不同,该社会掌握的总知识便为这两个人的知识之和,这要比他们各自掌握得多,而各人关于其专业的知识又要比不进行分工时一个人掌握得多。

二、国外重点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的经验

(一)合理设置重点税源管理机构

随着大企业公司结构、业务经营、核算手段的愈益复杂,能否深入掌握重点企业、行业的状况已成为能否有效预测收入风险、实施有效税收管理的重要因素。针对重点税源、一般税源和零散税源差异,各国都普遍建立了税源管理机构,实行税源的分类层次化管理。荷兰把纳税人分为个人、中小公司、大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公司等四种类型,并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对重点税源进行管理[3]。乌拉圭成立了纳税人特别管理处,监督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总收入近70%的2 700个税源大户的申报和纳税情况。巴西全国共有纳税企业600万户,其中大户有16.5万,约占总户数的3%,而其交纳的税款却占全国税收总额的90%。为加强对税源大户的集中统一管理,联邦税务总局、大区税务局和小区税务局都分别设有大户管理处,其主要职责是对纳税大户尤其是烟草、汽车、金融 等行业的纳税大户实施跟踪监控[4]。澳大利亚按规模将公司分为大企业、中小企业、更小企业三类进行监控[5]。每年澳大利亚都将销售额达到1亿澳元以上的大公司列入重点监控范围,并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2006年由澳大利亚联邦税务局直接监控管理的大企业达到1 800多家,征收税款占全部税款比例的35%。针对大公司跨国经营活动较多的现状,澳大利亚不但监控其国内收入部分,还监控其海外收入部分;不但重视其每一笔交易的情况,还重视其在全球的资金和贸易安排情况,一旦发现有偷逃税或避税现象,就会采取严厉的措施加以惩罚。乌拉圭成立了纳税人特别管理处,监督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总收入近70%的2 700个税源大户的申报和纳税情况。美国国内收入署也设立了大中型企业局,大企业局按行业不同成立相应的分局,英国大企业局也成立了专门的行业组派驻各地[6]。

(二)实行强化重点税源管理的配套措施

为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监管,西方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国外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利用税收信息化建设促进税源管理。例如,澳大利亚1996年专门成立了税收特别工作组,对重点税源进行监控,每年编制重点税源排行榜。澳大利亚联邦成立的交易报告和 分析 中心,对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大额资金流动进行有效的监视。其次,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以政府预测为主、包括 金融 机构、大学、民间企业在内的重点税源预测体系。如美国在西弗吉尼亚设立的国家 计算 机中心根据其庞大的信息库与复杂的程序公式对每个大企业的税收进行预测。此外,西方国家还为重点税源企业纳税人提供广泛、周到、多元化的纳税服务,平缓大企业的抵触心理,促成纳税人主动纳税。

三、中国重点税源管理体系的构想

(一)成立专业化的重点税源管理机构

第一,从实际出发确定重点税源大户。对企业可以根据其规模合理分类,从注册资本、经营收入、应交税金三个方面考虑,将纳税人分为大、中、小型。也依照行业特点,对征管相对薄弱、容易出 问题 的行业,如房地产行业、建筑业等实施集中管理。重点税源企业确定后,可以根据企业特点将企业分为若干类型,并针对特殊企业和事项,实行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管理。这样管理的重点就可以突出,对薄弱环节管理可得以加强,从而带动整个税源管理的精细化和 科学 化 发展。重点税源的确定应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根据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合理确定数量[8]。

第二,设置适当的重点税源管理机构。税源管理机构的专业化是加强税源管理的组织保障[3]。基于专业化分工的 理论,有必要对重点税源在较高管理层面上实施相对集中的税务管理,组建重点税源税收管理机构。可以将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管理集中到国家税务总局或省级税务机关,在跨国公司总部较为集中的大城市,成立专门的分区税源管理机构。通过调整重点税源管理机构,一方面可以达到重点税源户数的集中管理,有利于提升管理层次,减少执法随意性,也利于促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向高层次、集约化发展[8];另一方面,把其中的中小企业下放县级税务机关实行属地管理,可以节约成本和方便纳税人。

第三,明确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目标。重点税源的专业化管理必须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明确目标,即实行个体化、综合式、深入型管理。首先,重点税源个体化差异的存在,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不断开辟管理领域,填补非常规性管理的空白。其次,重点税源往往是一个层次结构复杂、经营范围广泛、内部运作紧密的系统,必须有计划地实行综合性管理。可以仿效澳大利亚对大型企业集团税源管理的办法,将集团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了解集团公司内部每个公司所扮演的角色和它们所进行的内、外部交易。再次,对重点税源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常规管理,必须深入了解重点税源的各项有用信息,否则就会重蹈管理信息不对称的覆辙。要改变这一状态,应及时调整管理目标,健全制度,落实措施,逐步使税务管理由表层向内核发展。

(二)完善重点税源管理的配套制度

比较和借鉴重点税源管理的国际经验,税源管理必须走 科技 加管理的路子,充分运用信息 网络 技术,建立和完善以 现代 技术手段为支撑,以信息管理为主、事务管理为辅、科学严密的税源监控体系,实现信息化和专业化的税源管理。这是税源管理的基础工程,要形成内外统一、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税源管理信息网络,建立税源管理的信息共享机制。为加强重点税源的预测,根据中国实际征管情况,在宏观上应利用一般均衡理论与动态经济理论,建立大型宏观预测模型、逃脱组合模型等,对现有税源、潜在税源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另外,优化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服务。在重点税源管理过程中,在高度重视纳税人满意度、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的同时,要对纳税人进行细分,使纳税服务在普遍化的基础上兼顾个性化。欧美等国设立大企业机构后,在审计、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不同于小企业和非营利单位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如在审计上采取申报前的预审计、改不同税种的不同审计为“一揽子”进行的全面审计等。这些都值得中国在实践中加以借鉴。

参考 文献 :

[1] 苗长青.分工理论综述[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 研究,2008,(1):112.[2] 姜涛.专业化分工下的重点税源管理[J].理论前沿,2007,(12):31-32.[3] 郭蓓.借鉴税源管理的国际经验强化税源管理[J].经济与 社会 发展,2005:49-50.[4] 安体富,王海勇.中国税源管理问题研究:理论范畴与政策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2.[5] 吴洁蕙.澳大利亚税源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J].涉外税务,2007,(8):49.[6] 邱慈孙.美国税收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涉外税务,2006,(7):57.[7] 曾国祥.税收管 理学 [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8] 许正中,靳万军,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税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9] 闵丽男.国家税务总局机构改革进入操作阶段[N].中国税务报,2008-07-23(1

第二篇:加强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范文

加强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

来源:中经信息 2007-10-2

5纵观西方国家近十多年来的税收管理历程,其税收管理改革都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与重点税源企业的发展相呼应。在我国,重点税源企业自身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的挑战,都进行了极为深刻的业务重组、结构重建、手段更新。跨国公司各自的ERP软件就是这方面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企业的变化同样给税务管理的结构、重点和手段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根据我国经济状况和企业情况的具体特点,建立税收专业化管理,即建立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机制,就成为税收管理中日显重要的问题。

一、在小范围内设立审计型的大企业管理机构

在一些大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如部分大城市和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试行设立单一审计功能型的机构,对辖区内大企业实行统一、有效的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风险分析、审计抽样、内控测试和计算机审计等现代审计技术和手段,针对大型企业跨国、跨区域经营,经济业务往来复杂、关联交易较为普遍的特点,对大企业实施集中审计。这种方案涉及的范围小,不需要对现有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作较大调整,却能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能获得较好效果。发达国家数十年审计型大企业管理机构的实践也证明,集中审计是管理好大企业最为有效的手段。时至今日,法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的大企业专业化税收管理机构仍然采取集中审计方式,美国国内收入局在2001年成立综合功能型的“大中型企业部”之前的二十余年时间里,也一直坚持设立审计型机构.说明审计型机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对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

按照纳税人规模。将纳税人分为大、中、小型,或按照行业特点分为若干类型,实行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管理,有重点、有差别地实施税源分析、税源动态监控和纳税评估等工作。从考虑对大企业的纳税评估入手,以完善大企业的纳税评估为突破口,带动整个税收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发展。

目前我国实施的“一户式”税源管理为纳税评估创造了一个较好的条件。“一户式”管理要求将征管系统、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出口退税系统、涉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系统等数据进行整合,将分散在各个不同系统、不同业务模块中的功能按照“一户式”的要求进行整理、筛选、归并,实现对纳税人信息的“一户式”查询、管理和存储。这为分类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的“一户式”管理很容易只停留在孤立的信息存储、查询和管理上,以此为基础的纳税评估往往只能做到对单一纳税人财务指标和纳税指标的平面分析,无法在行业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间建立起立体分析。要充分发挥“一户式”管理的信息优势,应该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和现代风险分析模型,对集中起来的数据进一步加工,形成立体的信息库,建立纳税人分行业、分类型的纵向、横向分析指标体系和预警体系,变平面数据为立体数据,变静态信息为动态信息。由于此项工程涉及的信息量大、技术复杂,短期内很难全面铺开,最有效的办法是从大企业和重点税源行业着手,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只有进行分类管理,有区别、有重点地先行把大企业和重点税源行业的纳税评估深入细化,才能更好地将税源分析、税源动态监控、税务审计等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三、将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

一要把纳税服务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来认识,在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加以体现。分类管理的核心就是优化服务,重点税源管理机构的本质是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结构。服务意识是税务机关抓好大企业管理的灵魂。二要学习借鉴税收整体管理的理念,千方百计减轻纳税人办税的麻烦和负担,要充分认识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管理结构和税收整体管理理念与我们过去“征管查”一体、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三要尽早研究制定一整套与大企业服务和管理相配套、有别于其他类型纳税人的税收制度与方法。欧美等国设立大企业机构后,在审计、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不同于小企业和非营利单位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如在审计上采取申报前的预审计、改不同税种的不同审计为“一揽子”进行的全面审计等。

四、切实加强对重点纳税人情况和行业状况的了解与分析

随着大企业公司结构、业务经营、核算手段的愈益复杂,能否深入掌握重点企业、行业的状况已成为能否有效预测收入风险、实施有效税收管理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美国大企业局按主要行业成立分局,英国大企业局也成立了专门的行业组派驻各地,澳大利亚建立了行业研究组。就我国的情况来看,要进一步加强重点税源的预测,提高纳税评估的水平和稽查选案的有效性,推进反避税工作,必须借鉴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重点税源比较多的地方,即使未成立专门机构,也应明确由专门部门、专门人员从事此项工作。成立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机构的地方,应按照各行业的特点实现专业化管理。

五、从战略的高度抓好人才培养搞好重点税源税收征管,关键是人才,为此:一要有战略眼光.舍得必要的投入。二要扩大视野,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如行业分析专家、转让定价调查专家、计算机审计专家。三要广开渠道,解决对国外税收征管状况掌握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要建立国外税收信息资料点,有专人负责跟踪和研究。四要引进国外税收专家。目前,国内国际税收实务、跨国公司审计、国外税收征管的高水平师资极少,建议利用国家外国专家局智力引进的渠道,每年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重点项目,适当引进一批国外税务资深专家来我国讲学和现场指导。

第三篇:关于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探析

关于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探析

发布日期:2011-03-28 来源:浏览次数:82 作者:孙安剑字号:[ 大中小 ]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多,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呈现多样化,企业集团大量增加,经济主体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企业核算的电子化、团队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税源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不断加大,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等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粗放的税源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更新理念,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总体思路

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核查申报纳税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以规范税收征管程序和完善运行机制为保障,以建立和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为支撑,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优化服务,严格执法,不断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基本导向,以信息管税为基本支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本模式”的新型税收征管格局。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依法实施,稳步推进。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坚持依法征管原则,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注重在机构设置基本稳定的条件下,通过合理调整职能,优化资源配置等途径稳步推进。

(二)求实创新,积极探索。学习借鉴国际税收管理先进理念和经验,勇于创新税源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税源管理规律。建立体现与科学化、精细化要求相适应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格局,是破解人少户多、征管效率低下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三)坚持统一,兼顾差别。深化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管理层级、各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的各主要环节,因此,必须遵循统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立统一的岗责体系、运行机制和信息平台,上下协同,整体推进。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分布以及征管机构人员状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局部的职责分工安排、税源分类和人力资源配置上,要充分考虑地区间的差别和特点,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实践最佳的实现形式。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管理专业化运行机制。

税源管理专业化运行机制包括纵向互动机制、横向联动机制、外部协作机制和综合管理机制。

纵向互动机制指进一步明确省局、市局、县(市、区)局、基层分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职

责,细化各层级部门的工作分工,优化业务流程。以应对税收风险为重点,深化税收分析,建立健全税收风险分析排查工作机制,重点实施分地区、分行业、分类型风险特征的分类、归纳,切实加强对基层税务机关风险应对的指导。基层税源管理部门根据风险等级,优化征管资源配置,推动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变革,建立以风险为引擎,针对性、差别化、联动式的税收征管运行体系,从而在省局、市局、县(市、区)局、基层分局之间建立起闭环的税收风险管理大格局。

横向联动机制指完善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联动机制,落实工作例会、任务推送、定期通报等工作措施,建立“多个税种通盘考虑、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多个环节协调运作”的工作模式,统一监控分析税源变化,统一下达风险预警指标和纳税评估重点,统一督导、反馈和考核税源管理和征管状况,避免基层重复劳动和对纳税人重复评估、检查,切实减轻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不必要的负担。

内外部协作机制指以《江苏省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办法》为依托,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信息交换共享制度和内部信息管理利用制度,明确第三方信息采集的种类、内容、标准、方式和工作职责,做好第三方信息的采集、传递、加工、分析、利用,建立标准的信息交换平台。完善综合治税、协税护税、专业化市场管理等体制建设,最终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税源管理体系。

综合管理机制指各级税源管理联动机制建设的领导小组直接承担实施风险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税源联动管理联席会议直接承担各级风险管理的协调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和税源管理的各环节,在联席会议的框架内,按照风险管理的程序要求,统一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通过调整完善管理职责和运行流程,使联动机制迅速融入到风险管理的新格局中。

(二)确立税源管理目标,加强税收风险管理。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核心,要通过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手段审核申报纳税的真实性、合法性,促进纳税遵从,提高税收征收率。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税源管理全过程,把有限的征管资源优先用于风险大的纳税人,实现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税收风险管理战略规划,按照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绩效评估等设计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及风险特征库;根据不同类型纳税人的不同风险,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示、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风险应对措施,促进纳税遵从度提高。

(三)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根据税源结构及其风险特点,按照纳税人规模(大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行业,兼顾国际税收等特定业务,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根据税源科学分类和风险管理流程,将税源管理职责在不同层级、部门和岗位间进行科学分解、合理分工。探索提升跨区域经营纳税人的管理层级。调整内设部门税源管理职责,将税收风险规划、分析识别、等级排序、下达应对任务等职责整合到相应部门,归口履行上述职能。在坚持现行财税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将现有按照划片管户设立的税源管理机构,调整为按照规模、行业、特定业务等分类的税源管理机构,主要从事纳税评估。科学界定税收管理员职责,改变目前税收管理员“分户到人,各事统管”的管理办法,设置日常管理、纳税评估等岗位,实施专业化管理。

(四)培养专业化人才。

注重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技能的提高,当前,税收数据分析和评估人才是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所需的两大战略性资源,要针对岗位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通过能岗匹配和专业化管理团队的设立,提高了税收管理组织效率,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逐步健全专业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税源管理专业人才能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

第四篇: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当前,积极探索税收专业化分工的管理模式,寻找一条适应自身管理税收专业化之路,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的重要课题和实践任务,税收事业的科学发展,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税源专业化管理。近日,结合市地税直属分局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现状,对目前税收专业化管理做了一些肤浅思考,认识尚待进一步深化。

一、关于市地税直属分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状

市直属分局现设有两个税源管理科,有税管员10名,直接从事对所辖企业的税源及日常涉税事项的管理工作,这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符合专业化。其次,分局自2007末实现向重点税源管理职能转变以来,现有89个纳税户,在具体管理中,按照企业行业划分了石化卷烟、电信、交通运输、饮食住所、其他服务业等实行分类管理,这从管理方式上体现了专业化。对纳税人的分类管理和税源管理内部的分工管理,使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例如管理二科在对市级重大工程项目管理中,实行一条链控税,由专人负责,实现专业化管理,与有关部门建立了信息传递制度,共享重大项目有关信息,并将核查的相关信息数据录入一户式档案,实行一条链控税。通过重大项目管理的立项、登记等信息,及时掌握投资规模、建设工期等,对重大项目的各项税收实现全面监控,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得到了加强。

二、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应当准确把握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及深刻内涵,税收专业化管理,就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探索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

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从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及内涵来看,专业化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

(1)分行业管理,即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照行业系统和隶属关系,设立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

(2)分规模管理,即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纳税人的经营规模,设立税收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

除此还有其他一些方式,比如:

(1)分税种管理;(2)分涉税事务管理。

税收专业化管理有多种方式,但每种方式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应该相互结合,科学选用,尽量扬长避短。比如,把分行业管理与分规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再按各行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进行进一步细分,进一步提高税收专业化管理水平。

三、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今后工作思路

(一)要增强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首先,加强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其次,加强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强化各类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第三,加强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

(二)要积极探索适合本局实际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方式。

各地税源结构、人员配置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逐步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方式。

从延安市区调研情况分析来看,市区税源结构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户数

较多,大企业集中,基本集中了全市大型的工业和商业企业;二是行业齐全,每个行业都有几十户甚至上几百户纳税人,每个行业的税收管理方法、管理重点不尽相同;三是涉税事务比较繁杂,有时出现整体资产转让、债务重组、关联交易等重大涉税事项。针对这些特点,市区可以实行以分行业为主,分规模、分税种为辅的专业化管理方式。

(三)要增强税收专业化管理队伍素质。

这是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关键。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的税收专业管理岗位,结合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试点,对现有的税收管理人员进行重新组合,进一步把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好,把广大干部的潜能发挥好;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税收专业知识的培训,不仅要普及税收业务知识,更要掌握各行业、各类别专业管理技能,加强行业性税收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尽快提高干部的专业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数量精干、类别齐全的税收专业人才队伍。

(四)要建立健全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制度保障。

税收专业化管理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建立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适合于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新的岗位职责体系至关重要。岗责体系是由机构设立、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其与软件应用系统的对照关系等组成,它是税收征管机制得以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可以《税收征管业务规程》为基础,围绕秦税工程等税收管理信息结构及功能,按照“法治、分权、制约、规范、效率”的原则,制定《税收专业化管理岗位职责体系》形成了上下统一、分工合理、运作有序的税收征管工作新格局。

第五篇: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征管处发布于: 2010年11月24日访问次数:168

5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税收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促进税源管理,推动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有效方法,是新形势下税收征管工作的迫切需要。当前,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分工的管理模式,寻找一条适应自身管理税源专业化之路,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的重要课题和实践任务,税收事业的科学发展,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税源专业化管理。

一、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多,企业经济性质、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呈现多样化,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人少户多的矛盾日益突出,税源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不断加大,传统的单一由税收管理员管户的税源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只有通过税源管理专业化,落实信息管税要求,才能逐步解决上述问题,促进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实现。因此,大力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优化纳税服务,强化税源管理,提高征管质效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二、我省地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情况 西宁市城中区地税局、海东地区互助县地税局、海西州格尔木市地税局率先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了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和“信息管税”的征管思路,构建以纳税评估为抓手,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征管流程为导向,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的专业化税

源管理新模式。提出符合实际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方案,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

城中区地税局实行了外分离模式,设置了税源管理科、纳税评估科、办税服务厅和四个分局(一分局为重点税源管理,二、三分局为一般税源管理,四分局为个体零散税源管理)等税源管理机构。互助县地税局实行了内分离模式,设置了税源管理科、纳税评估科、办税服务厅和威远分局等税源管理机构,在威远分局内设置了三个专业化管理小组(重点税源管理组,一般税源管理组,个体零散税源管理组)。根据税源管理专业化的需要,合理设置纳税评估、综合管理、纳税服务等岗位,对现有的税源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分类、合理配置了人力资源,逐步形成了协调配合、相互监督、职责清晰、衔接顺畅的全方位税收征管新模式。试点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重点税源管理得到加强;税源管理的权力得到合理分解、相互制约,化解了执法风险;人力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发挥了每个人的作用;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普遍提高。

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此项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部分干部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还不够,思想上还不够重视,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不深、不细、不实;二是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的信息化支撑还跟不上,目前的征管系统还有许多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尚未解决;三是按税种实施专业化管理的难度较大。各税种计税依据和征管要求各异,税源结构的多重性、复杂性给实施全省范围内总体格局上的专业化税收征管带来麻烦,完全按税种实施专业化管理的难度较大;四是实施税源专业

化管理模式后对于税收管理员的工作岗责体系和执法责任考核都还不完善;五是税收管理力量不够强。税收管理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重点税源重点管理不突出,造成税源专业化管理上的空档。

三、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税源专业化管理理念。提高对专业化管理理念的认识,在推进专业化管理的过程中,充分融合其他先进理念,树立流程再造、风险管理、减负增效、还责于纳税人、全面优化纳税服务、全面绩效管理的理念,确立税源管理目标,通过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手段审核申报纳税的真实性、合法性,促进纳税遵从,提高税收征收率。

(二)完善分类管理与层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兼顾特定业务,根据“抓大、控中、规范小”的分类分层管理的原则,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重点税源,可根据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及规律,按户开展税源日常管理,根据风险预警开展纳税评估;对一般税源,可根据税收风险程度和征管环节,按税源管理事项实施专业化岗位分工管理。

(三)实施信息管税。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应用为主线,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大力推进信息管税。拓展数据采集渠道,及时、完整、准确地采集纳税人申报信息和第三方信息。严格数据录入审核,加强数据整理、存储、交换、校验等方面管理,提高数据管理质量。

(四)规范管理制度。适应专业化管理的新要求,重新规范管理工作制度,制定详细的行业税收管理办法、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发票管理办法、税务稽查管

理办法、纳税服务实施办法,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强化检查考核,明确内部分工和岗位职责,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完善考核办法,细化考核过程,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考核标准,完善自动化、人机、人工考核操作流程,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兑现奖惩,并将税收执法考核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点,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意识,规范执法行为,为专业化管理提供保障和动力。

(五)完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各级税务机关之间、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税务机关与外部门之间的纵横结合、内外协作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纵向互动机制,合理调整划分各层级间税源管理职责,强化纵向配合。完善横向联动机制,加强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环节以及国、地税之间的合作。建立外部协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沟通协作,推进信息共享、综合治税和协税护税。

(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源专业化管理队伍。要注重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技能的提高,针对岗位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逐步健全专业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税源管理专业人才能级管理制度,努力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

下载重点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的思考(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点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的思考(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王忠年03月22日 2012当前,积极探索税收专业化分工的管理模式,寻找一条适应自身管理税收专业化之路,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的重要课题和实践任务。更加......

    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几点思考

    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几点思考 税源是税收的基础,对我们基层税务机关而言,税源的基础就是我们每天与之打交道的千千万万的纳税人。税源管理是征管的基础和核心,是反映税收征管水平......

    重点税源税源专业化管理成效显著(全文5篇)

    重点税源税源专业化管理成效显著 ---赵建华晋中市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作为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试运行基层直属单位,负责晋中市内供电系统、金融业、大型机械业、铁路系统,证券业......

    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在税源管理上突破现有按属地、划片管户的单一方式,根据税源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对外按纳税人属地、规模、行业、管理风险等分类......

    税源专业化管理浅析

    税源专业化管理浅析 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跨世纪发展,对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要求税收征管必须严......

    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实践及探索来源: 日期:2011-12-31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企业数量的增多必然带来税源结构的变化和税收征管的改革。税源管......

    税源专业化管理

    关于印发《上饶市地方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饶地税发〔2011〕13号 2011-02-16 上饶市地方税务局 有效 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市局直属各单位、市局机关......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 (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探索税源管理新模式 二、我国税源管理模式的实践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四、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条件和指导思想 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