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税务稽查成果运用若干问题的思考(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17:4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税务稽查成果运用若干问题的思考(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税务稽查成果运用若干问题的思考(范文模版)》。

第一篇:加强税务稽查成果运用若干问题的思考(范文模版)

加强税务稽查成果运用的思考

内江市地方税务局董虹 陈宗胜

近年来,我市地税稽查部门通过税务稽查,不仅揭示了纳税人执行税收政策法规、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也反映了税务稽查及日常征管的工作质量。重视稽查成果运用,税务机关可以找准征、管、查弱点,有效提高税收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向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不断提高全社会纳税遵从度。本文拟通过对税务稽查成果的理解、运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思考,并提出了具体工作建议。

一、对税务稽查成果的理解

税务稽查成果是指通过稽查执法活动得出的结论、发现的问题、归纳的方法和提出的建议等能够反映执法工作绩效的结果,包括个案的结论、专项检查的结果、税务稽查工作统计报表的内容以及检查的方式、方法等。

税务稽查成果分为直接成果和间接成果。直接成果是指通过税务稽查查补税收收入和查处涉税违法行为。间接成果是指通过对稽查执法活动的分析总结,包括个案分析、税收专项检查分析和报表分析。

充分运用税务稽查成果能发挥如下作用:归纳税收违法案件的作案手段和税收违法行为的一般规律,总结检查处理

—1—

方法及其经验教训;发现税收征管及税收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查促查和以查促管的稽查工作建议;通过税务稽查成果的宣传展示,对外规范纳税秩序和对内促进税收征管。

二、我市地税稽查成果运用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地税稽查部门在省地税局稽查局、市地税局正确领导下,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税收工作大局,围绕税收检查这个中心,突出抓好税收专项检查和税收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涉税违法活动,有效发挥稽查部门以查促收、以查促管的职能作用,稽查成果明显,具体体现在:

(一)狠抓案件查处,查补收入快速增长

2008年,全市地税稽查部门共查结 337户,实现查补收入2076万元,比上年增长29.10%;2009年,全市地税稽查部门共查结252户,并组织119户企业开展自查,实现查补收入2602.6万元,比上年增长25%。

在查补收入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市地税稽查部门近年案件查处质量不断提高。去年,市地税局稽查局一举查处四起偷税案件,有效震慑了税收违法犯罪行为。

(二)加强征管查协作配合,行业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市地税稽查部门按照“解剖一批企业,探索一些规律,掌握一套方法,规范一个行业”的工作思路,认

—2—

真归纳专项检查、举报交办案件等案件查处中发现的行业性、区域性等具有共性的税收政策问题或征管问题,汇总企业的管理模式、违法事实、逃税手段等内容,及时整理并提交稽查建议,协助征管部门发现薄弱环节,对征收单位完善征管模式、改进征管手段、提高征管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9年,我市城区餐饮娱乐行业在市地税局稽查局向相关征收单位提交建议后,各征收单位通过采取加强发票巡查、调整税收定额等措施,税收增幅达30%以上。隆昌县和威远县地税局稽查局加强水泥和煤炭行业检查分析,及时调整企业征管方式,强化征管手段,企业所得税和资源税征收取得显著成效。

(三)抓好宣传展示,税务稽查成果潜在作用发挥日益明显

近年来,我市地税稽查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等媒介,借助税案公告、街头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稽查成果,特别是今年我市对公交广告公司偷税案等4起案件在《内江日报》上曝光,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起到了积极的震慑和教育作用。

三、税务稽查成果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务稽查成果运用机制尚未建立。税务稽查成果运用效果涉及方方面面,稽查部门主要是摆问题、提线索、出思路,大量具体而复杂的后续工作是由其他单位和各环节

—3—

来完成。目前,稽查成果运用尚未引起各级税务部门的足够重视,稽查成果运用的组织管理、方式、责任等未形成可行的工作办法或运行机制,这导致稽查成果运用流于形式、路径不畅、责任不明,效果难以充分发挥。

(二)税务稽查成果对提高税收精细管理水平促进作用发挥不够。由于征、管、查协作配合机制与稽查建议反馈落实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征管部门对稽查成果进行深度分析、挖掘不够,成果未得到很好开发运用,稽查屡查屡犯情况时有发生,稽查成果对提高税收管理水平促进作用不够。

(三)税务稽查成果运用内部交流不畅。稽查部门注重个案查处,各单位、各环节之间交流不够,对稽查执法活动总结分析不够,对检查技能的提升不够。

(四)税务稽查成果对外震慑作用效果不佳。税务稽查对外宣传展示不够,“查处一个、教育一批、整治一片”的震慑作用发挥不够。稽查部门对被查单位进行纳税辅导、提供稽查建议不多,对被查单位对稽查建议的整改督促不够。

四、建立四项机制确保税务稽查成果运用规范

为建立征收、管理、稽查部门间相互支持配合、运转高效的内部协调体系,实现税务稽查成果部门间共享,提高税收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全社会纳税遵从度,笔者建议在总结近年来稽查成果运用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切实可行的稽查成果运用机制。

—4—

(一)建立征管查定期联系协作机制

稽查与征管的共同目的是规范纳税人纳税行为,双方应该通过查前了解、查中沟通、查后反馈来加强协调,共同规范税收管理。在各级税务局组织下,各部门应定期开展案情通报和信息沟通,并重点围绕阶段性所反映出的“个案”与“普案”的案情特点,全面开展探讨,定期确立选案和管理的“预警”对象,共同寻求规范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1.稽查部门将稽查成果定期向税务机关内部转化。稽查部门要加强对专项检查、专案检查等综合性及典型性案件的专题分析,将在税务稽查中发现的税收政策缺陷、税收征管漏洞、对策及建议,定期以书面报告、稽查建议书和稽查情况通报等形式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向征管部门进行通报。征管部门对稽查建议书要限时落实反馈,切实解决税收政策和管理办法落实不到位及稽查屡查屡犯问题。

2.征管部门将税收征管成果定期向稽查部门转化。征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税收征管、税源分析、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工作中掌握的信息资料,定期将纳税人涉税征管信息提供给稽查部门,为稽查选案和查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建立稽查内部案例分析交流机制

1.实行案件定期交流。定期开展案件交流,解剖、分析典型案例中涉税违法行为的手段及成因,探讨检查方法、检查重点及建议采取的征管措施,为同类检查提供借鉴和指

—5—

导。

2.开展优秀稽查案卷评选。定期开展优秀稽查案卷评选,规范稽查执法行为,提高案件查处、案卷制作质量。

3.编写税务稽查指南。充分利用检查取得成果,编写行业性税务稽查指南,归纳揭示检查重点、方法和发案规律。

(三)建立稽查成果向纳税人及公众转化机制

1.加大宣传力度。税务稽查部门要对偷税等典型案例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有力展示税务稽查工作成果,对税收违法行为形成舆论压力,有效扩大税务稽查成果影响力,提高全社会纳税遵从度。

2.实施稽查建议。稽查部门把纳税人在纳税及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归纳总结,向纳税人直接提交稽查建议,将稽查处理结果转化为纳税服务的成果,帮助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和正确运用税法的能力。

3.开展稽查回访。稽查部门通过召开纳税人座谈会、下企业走访等形式,对稽查建议落实情况实行跟踪,督促纳税人进行整改。及时听取纳税人意见及建议,不断完善执法与服务工作。

(四)建立相关责任机制。各级税务在要将稽查成果运用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工作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运用工作中征、管、查各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实施目标奖惩考核,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执法责任追究。

—6—

第二篇:稽查成果运用

稽查成果运用的思考

稽查成果运用是实现稽查部门“以查促收、以查促管”职能作用的基本手段。乐至县地税稽查局2006-2009年四年完成稽查各类单位126户,查补入库税款、滞纳金和罚款达 元。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近年来,为了更紧密地实现稽查与征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根据稽查成果找出征管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明确的征管整改建议,达到优化稽查,强化征管的目的。乐至县地税稽查局在稽查运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就对现阶段乐至县地税稽查局对稽查成果运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如下探讨。

一、现阶段稽查成果运用现状

乐至县地税稽查局在稽查成果运用方面:首先,提倡稽查局内成果互享,以查促查。稽查局在内部的分工明确的前提下,也加强了各个检查组的协调,在任一检查组发现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将会同各检查组负责人对其发现的疑点和问题进行探讨和讨论,集思广益,从而选出最优的处理疑难问题的方法,使好的稽查方法和检查经验都得到推广。所以稽查成果的利用首先在稽查局内部,建立了有效机制,增强了协作意识,基本达到了以查促查的目的。其次,加强稽查在稽查成果在征管上的应用,以查促管。目前稽查局将税务处理、处罚决定书以书面形式送到主管税务机关,并在案卷完结后逐户与主管税务机关负责人和专管员进行沟通,通报案件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稽查建议。第三,将稽查成果向外部转化,以查促收。在完成稽查后,检查组人员会约谈企业负责人告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做专业的纳税辅导,督促企业调账,改进财务管理,特别是纳税申报管理,有效避免同一税收问题重复发生。

二、稽查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稽查成果的分析方法落后。传统的稽查成果分析方法,多是就案件说案件。分析的重点集中在查补税额、违法性质、作案手段和检查技巧、政策适用、案件定性等稽查业务方面,而没有从更深的层次分析案件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的稽查成果分析方法,使稽查成果分析限于典型案件分析的范畴,对提高稽查系统本身的工作效率有积极作用,对于税收征管、政策辅导、纳税监控等工作的参考价值则受到限制,甚至使成果转化流于形式。此外利用税负分析的成果指导稽查选案还存在一定差距,制约了稽查效率。稽查选案的对象一般是以纳税人一个的纳税期为期限,与税负分析不完全同步。加之,稽查部门的选案仍停留在举报线索、计算机筛选和领导交办的工作思路上,因此,还不能及时地利用税负分析的成果,对疑点较多的企业进行稽查,失去了及时打击偷税的时效性。

2.以查促管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以查促管是稽查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稽查工作的现状看,双方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机制不健全,致使以查促管职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有:(1)各职能部门都围绕各自的考核目的,缺乏大局意识和相互间的联系与协调;(2)征管建议缺乏考核;(3)没有行业性的适案?,不利于征管建议的形成和提出。

3.稽查成果的对外宣传效果不佳。稽查成果的对外宣传是税务机关肩负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税务机关普及税法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打击税收违法、维护诚信纳税的前沿阵地。稽查成果对外宣传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有:(1)在思想认识上对稽查成果对外宣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形式重于目的,本末倒臵。主要表现在不分受众泛泛而谈,无针对性;政策宣传过分专业,枯燥乏味,难于理解;而形式上,也比较单调,常用的形式是摆摊设点,散发宣传资料,进行现场咨询,邀请一些文艺宣传团体进行一些文艺演出,请新闻媒体单位介入,进行相关的报道,营造税收宣传氛围。这些形式常年使用,缺乏创意,已经难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作用并不明显。(3)重点和方法把握不准确。(4)宣传队伍很难适应工作需要。

三、对稽查成果运用的建议

1.建立科学的稽查成果分析方法。科学的稽查成果分析方法,必须把具体案件放到提高地税工作整体质量、规范税收秩序的前提下,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要分析案件违法性质和作案手段,更应深入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对一个具体的涉税违法问题,要根据案件特点,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因为日常管理粗疏,还是因为政策理解有偏差;是企业内部管理问题,还是因为税务监控力度不够;是企业主观偷逃税,还是因为与其他执法部门间业务衔接存在缺口。之后再归纳分析税收违法案件的作案手段,既对不同行业的偷税现象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又对当前形势下纳税人偷税特点、手段进行研究。既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数字分析比对,又对问题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作出全面、具体的分析。总结案件查处中好的检查方法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发现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建议报告,分别上报局领导、有关科室及主管税务机关,为领导决策、强化日常征管提供有统计、有分析、有比较、有建议的资料,为提高征管质量,强化税源监控提供有效依据。此外,还应注意对稽查成果分析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对建安、房地产等重点行业和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重点税分税种建立稽查成果分析档案,通过案件积累探索建立案件分析规范、数学分析模型,以不断拓展和丰富稽查成果分析方法,提高改进意见建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充分利用各环节稽查成果,发挥稽查成果“以查促管”。一是运用自查辅导成果,实施税源有效监控,自查辅导主要是解决税收政策了解不全面及时或政策理解有偏差造成企业纳税出现的差错。因此,要注重对自查辅导信息的分类比对。对通过自查辅导获取的纳税人信息,主要根据纳税人行业特点、分布区域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有重点的分类、对比,特别是将自查辅导发现应补税数额较大和自查自纠比较普遍的行业作为重点,一方面要纳入重点税源的范围,另一方面要归纳征纳双方一定时期内突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拟交征管部门,切实将查前辅导的成果体现到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上来,体现到税收征管质量的逐步提高上来,体现到税收秩序的根本好转上来。注重突出问题的反馈。对自查辅导中一些填报数据不实、自查自纠不认真、隐瞒真实纳税情况的纳税人要对其偷逃税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反映,并将其作为下一步加强征管和作为稽查选案重点对象,从而进一步提高税收征收管理和税务稽查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税收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二是运用专项检查成果,加强对重点税源监控。在专项检查中,要充分发挥稽查的职能作用,把着力点和主要力量放在查大案要案和重点大户上,为重点税源监控创造条件。进行各税统查,力求查深查透。对选案确定检查的重点大户,根据“一账多查”的检查办法并结合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有关规定,本着查深查透的原则,注重延伸检查、关联检查、账外调查等多重性检查,由表及里,挖掘深层次涉税问题,并依法进行处理;从源头上堵塞税收漏洞。通过对重点大户的重点检查,既能节约检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又能从中找出重点行业偷逃税的主要症结和规律,实现对重点税源的有效监控。加强系统内外的信息交换,强化重点税源动态监控。依托综合治税及征管部门的征管信息系统,获取大量与被查业户有关的数据,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被查对象的经营、销售及税款缴纳情况。利用这些信息,从源头上实现了对重点行业税源的有效监控,使检查重点更明了、更确切,保证了检查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三是运用稽查检查成果,提高税源监控质效。注重稽查成果向征管环节有效、及时转化。稽查部门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各相关部门和征收一线,不仅进一步拓宽了稽查的效能,而且能够推动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现阶段稽查只注重对征管部门建议,不注重对建议成果的转换和落实。所以,在案件结案后,稽查部门除制作建议书及时向征管部门送达外,还应督促征管部门接到建议后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转化和落实,并向稽查局反馈。注重稽查与征管良性互动。要进一步确立 “征管中的难点,就是稽查工作的重点”的思想,围绕税收征管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集中人力和时间,对问题比较突出、群众意见比较大、社会关注程度比较高的热点、难点行业,也是征收管理环节比较薄弱和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的行业进行强化稽查,以此来帮助、协助、服务于基层,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全面落实大框架税源管理,提高税源管理质效。

3.组织各方资源,大力宣传税务稽查成果。要达到大力宣传税务稽查成果的良好效果,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开展税法宣传教育,对普及公民税收法律知识,了解税法、运用税法和遵守税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通过宣传报道稽查局的依法行政活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展示稽查队伍良好的综合素质,将树立税务队伍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社会形象,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环境。其次,在宣传方法和宣传途径方面,可以利用利用税收宣传月等全国性的税收宣传活动契机,宣传重案要案,对税收违法活动起到震慑作用,也可以利用平面媒体和电视、网络等手段,发布正确的税收政策,根据工作实际,灵活又有针对性的开展。此外,加强稽查宣传队伍建设,邀请相关股室和专业的宣传人员加入到税务稽查成果宣传中来,着力提高宣传队伍的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造就与宣传协调发展相适应的稽查宣传人才队伍。

第三篇:税务稽查执行难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当前税务稽查执行的主要难点

(一)税收执法体系不够完善,执法手段相对弱化

健全完善的法律体制是有效依法行政的有力保证,依法治税的基础就是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但伴随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现行经济环境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做法,却往往在法律上没有相应的新规定和新对策。也正因如此,令执法手段相对弱化,使税收执法的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刚性受到影响,造成在办案过程中“法无明文”、“无法可依”的情况屡屡出现,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最难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税收执法权限制。税法赋予税务部门的治税手段有限,难免出现有税难收现象。根据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税务机关追缴欠税行使税收执法权的对象仅限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欠缴税款的纳税人的法定代表人等,而企业的“真实股东”和“实际经营者”就借此漏洞钻空子,往往找个不相干的人做股东和法定代表人,以预防和规避直接责任。对于这类问题,税法上一直没有明确的法规解释,更没有赋予相应的执法权限,造成问题复杂化,影响办案效率。

2、税收优先权的运用受到冲击。根据2001年颁布实施的《税收征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执行。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定期予以公告。”虽然《税收征管法》第四十五条做出了税收一般的优先性的规定,但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在缴纳所欠税款前优先清偿无担保债权或发生在后的抵押权、质权、留置权而致使所欠税款不能足额受偿时,税务机关应如何行使税收优先权,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同时不同部门对于税收优先权的理解和执行上,存在明显差异。税收优先权流于形式,难于付诸实践,常常把税案与一般民事债权放于同一天平上,执行中亦无从监管,从而直接影响执行效果。

3、纳税担保措施的限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但“责成”的权限和力度的设定存在一定漏洞,没有确立以税收的强制性确保纳税担保的实现的规定,如未授权税务机关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指定设置担保物,致使在许多案件的执行中,虽然查证到一些有利于执行的、有相当价值的资产,在受到欠税企业以各种理由推诿的情况下,碍于没有法规支持而陷入僵局。

4、相关操作程序的指引滞后。

——查封扣押程序:《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采取查封、扣押等税收保全措施,但却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指引,虽在相关的释义中提及了在查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但与实际操作有明显差异。如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对房地产的查封时,必须遵从有关房管部门“登记优先”的原则,即不论执法机关对实物加贴封条与否,只要先到该部门立项登记的,便被确认为拥有具法律效力的查封权。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征管法》规定,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起诉、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一些已穷尽执法手段,却仍无法执行的案件,必需借助人民法院更大更广的执法权予以协助,但《征管法》实施多年来,至今仍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予以指导工作。

(二)基础管理相对薄弱,征管、稽查沟通不畅

当前,无论是征管部门还是稽查部门,都根据各自的业务性质、主要职责、工作流程等,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的工作制度,并确定了落实工作制度的相关业绩考核制度,这无疑为依法治税、规范行政提供了保障。但在一些工作层面上往往存在着“本位主义”,只注重各自工作的完成,考核上能过关,而忽略了兄弟部门的工作需求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缺乏合作和大局观念,致使稽查工作难以为继。

(三)稽查部门协作仍相对欠缺

税务稽查根据深化改革的要求,实行了专业化运作,机构内部建立了分权制衡等工作机制,严格按“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环节分离运行,然而当前稽查检查环节往往过于注重查补税款数额及案件的检查取证,而忽略了对企业资产、权益状况的监控,更有甚者过于拘泥于政策条文的规定,采取措施不及时、不到位,导致企业在签收稽查税务处理文书前隐匿转移了资产,甚至逃匿失踪,增加了执法成本,加大了执行难度,极大地影响了执法时效性和执法成果的体现。

(四)协税护税网络不健全,削弱了执行力的运用

税收执法的外部环境不理想,协税护税网络和机构不够健全,这一提法似乎有些老生常谈,但在执法过程中,它也确实是一大难点和关键点。

(五)执行力量薄弱

目前税务机关稽查的执行力量相对薄弱,执行岗人员编制较少,往往忙于应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重生之官道

付案头等日常工作,对于处置疑难个案总得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和精力,但也总显得缺乏深度和力度,使执行工作显得被动,不能很好地体现税法的严肃性。另外,一些紧急或额度不大或没有达到移送标准的欠税案件,不能总依靠公安的力量,在一些具体实地办案过程中,由于纳税人法律意识不强,税务机关的执行力、震慑力相对薄弱,使执行人员感到人身风险较大,无安全保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障,从而增加了税收执法的难度。

二、解决税务稽查执行难问题探讨

(一)建立有效体制,健全税收法制

1、优化完善税制,建立社会信誉制度。稽查与执行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自觉地依法纳税,因而在稽查力量较单薄的今天,如何公平税负从而使纳税人的遵从度得到提升,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也是使执行力得以提高和发挥的作用及目的。笔者认为,在税制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国情对税制设计的制约,更多地着眼于能做什么,而不是应做什么,不能追求理想化的税制。如目前刑法的修订案中对偷税的认定作出了修改,更切合实际情况,体现人性化。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还有待提高,与之相适应,税制的设计也宜坚持从简和低税负的原则。切实地考虑对小规模、一般纳税人、核定户如何公平及信用机制的有序运行等问题。尤其是信用机制的运用,从长远来说,是一种征管成本、执行成本更低的维护交易秩序的机制,又可在长远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应考虑把税号与社会保障体系(应享受的社会福利)挂钩和社会信用体系结合、把企业所得税与社会信用体系结合,如对纳税信用高的纳税人贷款予以降低门槛等。

2、法律应创设规范,进一步完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如税收优先权司法保障制度、税收代位权、撤销权司法保障制度等,防止税务行政执法权流于形式,难于付诸实践。

——税收优先权司法保障制度。税收应以其强烈的公益性而致使税收优先权原则上优先于其他权利(力)的行使。建立税收优先权司法救济制度也就成了当务之急。税收优先权司法救济制度是税收优先权司法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核心的是税务机关通过人民法院请求行使撤销权,撤销欠缴税款的纳税人的清偿行为,以达税款优先受偿的目的,从而保障税收优先权的有效行使。

——税收代位权、撤销权司法保障制度。《税收征管法》第五十条赋予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但如果欠缴税款的纳税人的其他债权人先于税务机关行使代位权、撤销权而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行使或虽行使但不足以清偿纳税人所欠税款,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其他债权人是否非居于平等地位,应如何处理,法律应予以创设规范,加强可操性。《合同法》规定:“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这表明,根据现行法律,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方式是通过诉讼进行的,税收代位权从性质上说是税收代位诉讼权利。在税收代位诉讼中,税务机关是原告,纳税人的债务人是被告。税务机关行使代位权的方式是诉讼,而不是以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直接实现。但是这种诉讼是采取民事诉讼方式进行,税务机关与被告处于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笔者认为,它混淆了公益性的税收与普通的私利性质诉讼,带来了诸多方面问题。因此在具体诉讼程序上税收代位权应与普通代位诉讼有所区别,或者说,税务机关理应享有一定的“特权”。

3、法律规定税收行政执法权的授权,进一步增强税法行政执法的深度。对欠税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债务人的资产;如欠税企业由一个股东全资投资组建,对其股东的资产;如欠税人为自然人的,对其法定婚姻存续期内夫妻共有的资产等等,税务机关应有多大的执行力,其证据材料如何取证,程序怎样,如何监督规范等等,都是目前税收法律未能设定但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立提高执行力的工作制度

1、对欠税企业监控力度还需加强。首先,《征管法》规定: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那么如何报告,如何管理,则有必要对此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之规范化;其次,建立欠税企业“大宗财产状况汇报制度”,报告其资产、投资、债权等情况,对个人还需报告其及家庭成员的收入、消费等情况;对欠税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未缴清欠税前,还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限制其高消费活动。尽管《征管法》明确了被执行人应如实报告其财产状况,但是由于对被执行人不如实报告财产的处罚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致使被执行人特别是一些法人单位在这种报告义务面前没有任何实质性和紧迫性的压力,执行实践中被执行人不报告特别是不如实报告的情况十分突出。同时,在监控上,一方面在税收执法主客体正确的情况下,应多从有利于税款征收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简化程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条件限制,使税务机关能够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堵塞税收漏洞;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应根据现有法律来应对征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因不符合相关条件而不作为,应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及时了解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等情况,加大执行力度,从而有力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实现。

2、对企业账户、账号的管理仍需完善。《征管法》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将其全部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由于《征管法》自2001年5月1日实施,从而对该期限之前纳税人开设的账户账号,笔者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补全措施,并形成制度。

上述制度还应注意引入惩罚机制,应明确不如实报告的法律责任,如对不报告、不如实报告的,可以隐匿财产为由,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之规定进行处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以此增强执法刚性。

(三)继续加强社会协税护税组织的建设

走税收管理社会化的路子,实现房管、金融、工商、海关、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机构联合,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如: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制度、涉税刑事案件移送制度、阻止欠税企业或其法定代表人出境布控制度等等,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和管理机制间建立广泛的信息共享体系,形成广泛的协税护税网络,密切协调配合,力争全社会的综合管制,为准确掌握欠税人的经营、活动、财产等状况,更好地提高执行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完善相关的合作制衡机制,协调征管和稽查两大系列运作

征管和稽查是根据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结合税收征管活动的特点而进行的税收征管职能、职责、职权的分工,它们共同组成完整的税收征管体系,两个机构只有有效合作,才能保证整个税收征管体系的正常运转。因此,不能过于“本位主义”,只注重自身利益,必须本着共同的工作目标、共同的工作理念,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问题,才能提高税务工作的质效性。为此,应进一步理顺工作联系机制,建立更合理的、更灵活的、更完善的,既分离又统一,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促进的工作制度,如:欠税管理制度、罚款暂缓或延期管理制度等,这将是改善执行难“瓶颈性”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关键。

(五)加强稽查实施阶段调查取证工作,把握执法最佳切入点

加强稽查查案环节与执行环节的相互衔接,做到打击偷逃税行为和防止新的欠税两者并重,稽查人员在稽查的同时,应掌握纳税人的动态,并及时与执行人员沟通,尤其是对那些有逃避入库嫌疑、表现经营状况不佳、无固定住所、外地籍经营者的企业,更应提前在稽查取证阶段,对被查企业的隐藏了其真实清缴能力的背景资料进行调查,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从中突出重点,寻找突破口,避免错失时机,造成税款追缴入库被动局面。因此,稽查实施阶段的调查取证工作应从全盘考虑,将各种有利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国家税款入库刚性。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重生之官道

第四篇:税务稽查执行难问题的浅析与思考

税务稽查执行难问题的浅析与思考

〔摘要〕根据新的稽查模式运行要求,税务稽查实行了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税务稽查案件执行工作不仅成为税务稽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稽查查处成果组织入库的最后环节。由于企业发展层面不同、纳税意识强弱不等、企业法人素质高低不齐等原因,导致我们在执行工作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执行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难点问题正是困惑当前税务稽查工作落实的关键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制止和克服。〔关键词〕税务稽查 执行难问题 浅析与思考

税务稽查执行是税务稽查查处成果组织入库的最后环节,它是将审理环节做出的各种决定书送达被执行人,并督促或强制其依法履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执行效率的高低,执行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稽查质量的高低,影响到税务稽查的打击力度和社会形象。尽管《税收征收管理法》赋予了税务机关相应的权力,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们在执行工作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务稽查执法的刚性,又造成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

一、目前税务稽查执行面临的实际问题

须按程序操作,否则将违法。这些前置条件与时限在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约束了税务人员执法行为的实施,造成了事实上的一些想逃避法律义务与法律惩罚者的可逃空间与时间。

2、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1)对涉嫌犯罪案件证据标准的认定问题。实际工作中,由于在证据的时效性、合法性等问题上,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的认识不同、角度不同、手段不同,因而对案件的取证要求也不一样,造成税务机关的取证材料不符合公安机关的立案要求和标准从而影响了案件的移送。

(2)对涉税犯罪案件定性标准的认定问题。稽查执行环节主要移送涉嫌逃避追缴欠税罪案件。但目前法律法规对如何认定纳税人为了不缴纳欠缴的税款实施了转移或隐匿财产的行为,如何界定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没有进一步的司法解释,取证非常困难,从而直接影响案件的定性和移送。

(3)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数量问题。现行移送标准移送案件将是一个不少的数量,对公安机关经侦部门造成一定的工作压力,公安机关也表示,就目前公安机关的人力、物力是难以承受的,这将影响到办案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在执行中造成案件移送难、结案难的问题。

行。

(2)无资产企业难以执行。有些企业资不抵债,或所拍卖财产不足以抵缴税款。

(3)有的企业在产生查补欠税后,在破产清算期间不主动向税务机关报告,且清算机构也未能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征管法》中的税收优先原则不能得到很好体现,因而检查税款无法执行。

(4)一些疑难案件和大要案件,由于检查、审理的周期都较长,一般短的两三个月,长的有半年甚至一年,等到执行时,企业经营情况、资产情况都发生了改变,因而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5)转办案件难执行。一是内部转办案件。如一部分举报案件、纳税评估移送案件等,往往是经营不善、内部矛盾激化、难以为继的企业,由于执法责任,不查就是不作为,但查出来后执行又十分困难,有的甚至连送达都比较困难。二是由公、检、法、司等部门转办的案件。这些案件查处时间要求紧,绝大部分已经进入司法程序,有的案件的侦查已经进入倒计时。而稽查部门在查处这些案件时仍必须按规定程序逐步进行,等到程序走完,再去执行时,司法部门早已审判终结,并已判处相关罚金,法人已判刑,企业很可能因此而倒闭,税款执行更是十分困难。

(6)协查案件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有的案件时间跨度相

避配合的现象,使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3、某些执行规定滞后。(1)当前执行制度规定,对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不得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这一规定完全必要,但存在以下不足,即生活必需品的含义不明,执行中这一标准无从掌握。虽然目前国家相继制订了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但仅是从人均月收入的角度作了规定,未规定生活资料的最低拥有量,因而也无从作为掌握保留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生活必需品的依据。(2)当前执行制度规定,税务机关只能对与法律文书确定的被执行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和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而当被执行商品、货物和财产明显高于应纳税款时,执行会陷入两难境地,要达到执行必须对被执行人的商品、货物和财产整体强制拍卖、变卖,而这样做却于法不符。比如被执行人拥有一幢价值数十万元的豪宅,但其对缴纳数万元的税款置之不理,税务机关也只能对其豪宅徒叹奈何。(3)由于当前税务机关监控税务登记信息仅停留在表面,对法人代表和业主信息等无法实行联系式监控,导致纳税人换了税务登记证后执行客体就被更换,可以很容易地逃避执行,而且各地税务机关之间的税务登记信息是独立的,纳税人到外地继续经营以逃避执行就更加无从掌握。加上目前税收信用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健全,对纳税人逃避执行的控制力不够。

情况,使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了解税务案件执行工作的情况和实际遇到的困难,从而引起重视和支持,以减少和杜绝地方保护主义。

3、主动接受当地人大、政协的监督。建议人大、政协在监督税务机关依法治税的同时,也要为优化税务稽查执行工作环境行使监督权,督促有关部门配合、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

(二)健全税务稽查执行法规,提高执行质量

1、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对现有的执行规定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增强法律条文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防止规定滞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税务执行工作质量。如可以适当考虑赋予县级以下税务机关、各级税务稽查局一定的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决定权和实施权,就像赋予县级以下税务机关一定的行政处罚权一样;或者在税务部门内部成立自成体系的独立受理涉税案件的税务警察和税务法庭。同时,尽快降低法院对税款的执行费率,目前法院对税款的强制执行费率在2.5%左右,执行费在执行前要由税务部门代付,如果执行不到位的话,执行费就得有税务部门开支,这无形中加大了税收成本和税务机关的执行风险,客观上增加了税务稽查执行的困难。

2、加快税收执法信用体系建设,对未执行完毕的违法纳税人要记录信用档案,对其法定代表人和经营业户要进行信用跟踪,定期催办工作,由执行部门按要求具体落实执行排期,确保责任到人,责任到案,实现税务案件审理一件执行一件的目标。

3、建立执行工作事后督查制度。将查补税款入库率和税案执结率作为执行工作的考核指标,加大执行工作的责任和目标管理,使执行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促进执行工作健康开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讲究执行艺术,提高执行水平

1、严格按照执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对执行工作给予更足够的组织保障和硬件支持。

2、加强对执行队伍的科学管理,加强作风建设,严肃执行纪律,使执行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行使权力,坚决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3、抓紧执行业务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执行人员的业务素质,以便提高工作效率,着力提高协调能力及解释、宣传和疏通的本领,提高执行水平。

4、讲究执行艺术,正确处理好执行工作与其他工作、其他方面的关系,既要坚决,又要慎重;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坚持依法执行与文明执行的辩证统一,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税法威慑力的同时,要着重做好教育、联系、疏导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握适度,掌握时机,加强横向联系,促进执行工作深入开展。

第五篇:税务稽查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建议

税务稽查作为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体包含选案、实施、审理、执行、结案等工作环节,其中税务稽查审理是查处税务违法案件的必经程序。从税务稽查审理工作内容和性质上看,税务稽查审理可以理解为税务机关及其专门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照取得的稽查证据和相关法律依法判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他当事人是否有违法行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处以何种行政处罚或者作其他处理的审查判断过程。加强税务稽查审理工作,对于保证税收执法的合法性、正确处理税务违法案件、健全税务稽查机制及促进专业化分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助于形成自我约束机制,保证税务稽查职能充分发挥,还可以促进稽查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执法办案效率,从而逐步规范税务稽查具体行政行为,避免、减少行政复议、诉讼等情况发生。

一、税务稽查审理工作基本情况

2005年初,顺义地税局稽查局正式成立。为构建起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稽查办案管理模式,稽查局内部设立了四个职能科室,即立案科、审理科、检查一科、检查二科,使得税务稽查工作更加专业化。其中,审理科作为专业审理机构,主要负责税务稽查案件的审理和税务检查业务的培训辅导。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审理科认真落实“五重”“五做”的总体要求,以做强稽查为目标,认真梳理、完善各项业务流程,制定了岗位工作标准,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其次,在科内推行了层级负责制,成立三个审理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形成了组员、组长、科长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效提高了审理工作质量。再次,及时组织召开重大案件审理会议,对涉及偷税、抗税、罚款额度较大、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件进行集体审理。此外,还加强了对科内人员的培训,强化了对稽查办案人员的指导。通过采取上述举措,近一年来审理科共审结案件120件,发挥了税务稽查审理的作用,税务稽查审理质量逐步提升,为全面提高税务稽查工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税务稽查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税务稽查审理是一项对税务稽查材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案件进行定性处理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问题不利于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

1、审理方式多局限于书面审理,影响审理工作准确性。税务稽查审理大部分是对纸质报告进行审理,依据稽查实施环节取得的案件资料进行判断。由于缺乏与纳税人直接沟通,难于掌握稽查案件的全面情况,加之检查实施人员对案件的理解以及工作水平存在个体差异,因而对案情的描述、资料的取证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这就会造成审理案头材料的局限性,制约审理工作有效开展,从而影响审理定性工作的准确性。

2、审理报告程式化,不能反映审理往复过程中的内容。实际工作中,案件一般要经过“送审-退回补正-再送审-通过或退回”几个步骤,而审理报告格式固定,对于经过几次反复最终通过的案件,审理部门只能用“你单位能够严格按照《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实施检查,所查违法事实清楚,数据计算准确,引用法律法规准确,处理意见妥当”等格式化用语在审理报告中体现审理结果,而对于审理往复过程中的审理意见或建议却难以反映。

3、对法律边缘性的问题缺少探讨解决机制。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法律边缘性的问题,对于同一违法行为,各方认定所适用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不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法律、法规、规章效力等级不同、内容冲突。(2)立法的原则性与执法的复杂性之间存在差异。即各种税收法律、法规、规章都是权力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特点制定的,对于执法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新问题的不断出现,难以面面俱到的予以规范。(3)审理人员与税务稽查人员存在个体理解差异。随着经济形势的日益变化,各种经济现象错综复杂,人们的知识结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意见难于统一。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得审理过程中的争议时有发生,但是目前没有相应的问题探讨解决机制,掣肘了税务稽查审理工作。

4、新系统功能不能完全满足审理工作的需要。稽查系统分为案件登记、案件实施、案件审理、执行和结案等环节。目前,稽查案件资料需要纸制资料和电子资料并行使用,系统只具有文书上传和处理结果录入功能,缺少数据计算及文书制作功能,无法满足审理工作的需要。

5、对同类案件缺乏归纳、总结,规范指导作用不够。当前工作中,税务稽查审理对于税务稽查案件的把关意识较重,审理人员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个案审理上,对于某类案件缺乏归纳、总结、分析,未形成相应的指导意见,审理的规范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找文章到大 秘书-/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6、审

理力量相对薄弱,审理人员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我局审理工作为例,审理人员主要负责审理所有稽查案件并制作《处理决定》、《处罚决定》等法律文书。从审理工作量上看,每个干部平均都要负责3个以上检查组查处的稽查违法案件,还要完成执行环节各种文书的制作以及处理结果的录入,加之稽查人员和审理人员对于同一案件在理解上往往存有差异,致使一些案件难于一次通过审理,增加了审理工作的难度;从审理内容上看,具体包括审查整个稽查案件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审查取证的合法性、证据的针对性、充要性、相关性,审查案件定性处理的准确性和引用法律依据的正确性,审查稽查执法文书的规范性。这就要求审理人员具备法律、税收、财务等综合知识,但目前审理人员所具备的具体稽查工作和法制工作经验较少,也没有经过系统全面的稽查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以上工作要求。

三、提高税务稽查审理工作质量的几点建议

1、扩大税务稽查审理概念的外延,使“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税务稽查工作过程。狭义上的税务稽查审理可理解为税务机关及其专门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他当事人是否有违法行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处以何种行政处罚或者作其他处理的审查判断过程。而广义上的税务稽查审理可理解为是对税务稽查整个执法过程的合法性审查,把税务稽查执法过程看作是税务行政复议、诉讼的取证过程,并对其进行内部司法审查的一系列活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扩大税务稽查审理的外延,依据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相互把关,相互纠错,互相制约,互相完善。如,案件实施环节是对案源选取环节的把关,审理是对案源选取和实施环节的把关,以此类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审理过程,提高稽查工作质量。

2、将审理工作前伸和后延。审理工作前伸,就是对疑难案件的实施检查环节进行指导,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案情分析会,通过实施人员介绍情况,共同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使问题得以解决。审理工作后延,即审理工作对执行环节存在困难的案件实施跟踪指导,同时对已结案案件涉及到的各种法律文书的归档等进行检查。

3、严格落实《税务稽查调查取证管理办法》,做好查前、查中的证据分析。广泛详尽地占有案件资料是开展审理工作的前提,因此,稽查人员必须按照《税务稽查调查取证管理办法》严格取证,同时结合实际,归集整理出案件的基本证据,认真分析,才能更加有利于审理工作的开展。

4、提高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审理工作对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审理人员要精通税收业务、相关法律等知识。因此,从事审理工作的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及时将所学理论联系审理工作实际,善于总结经验和方法,同时牢固树立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素质。另外,稽查审理部门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围绕业务问题及政策问题进行探讨,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以提高办案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特别是对大案、要案或者疑难案件,审理人员应介入案件分析会,加深对案情的了解,提高审理工作的针对性。

5、强化审理的审查、监督、评价作用。工作中,税务稽查审理需要对实施稽查人员提供的案件事实、证据等进行审查,并判断稽查实施环节对案件的定性是否准确、公正,是否符合法律依据,对于出现事实不清、证据不全、定性不准确、法律依据不足等情况,有权要求稽查人员重新稽查或改变原有结论。基于审理的这一职能,要强化其具有的审查、监督、评价作用,促进稽查人员增强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提升执法办案质量。

6、建立和完善税务稽查审理工作底稿制度。针对目前审理报告程式化所带来的不足,应建立和完善审理工作底稿制度,对审理工作过程进行记录。这样既有利于案卷使用者了解案件的整个处理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又有利于明确各环节、各岗位的工作责任。

7、建立业务探讨机制。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邀请主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以及稽查实施人员参加讨论,明确案件查处工作重点,找出疑点、解决工作难点,提高稽查效能。

8、建立稽查局内部岗位轮换培训制度。为了使审理人员能够熟悉实际稽查工作程序,掌握稽查工作技能,提高审理工作水平,一方面,可将审理人员定期派到检查实施单位进行实践。另一方面,可抽调检查实施单位的业务骨干到审理部门,学习案件审理的方法、技巧、工作重点,进一步掌握取证、执法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审理与稽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稽查工作质量。

下载加强税务稽查成果运用若干问题的思考(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税务稽查成果运用若干问题的思考(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创新税务稽查工作思路的思考

    关于创新税务稽查工作思路的思考随着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的日益深化,传统的税务稽查工作理念与经济形势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和影响了税务稽查职能的充分发挥。如何发挥税务......

    提高税务稽查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

    文章标题:提高税务稽查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税务稽查的基本程序是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选案是税务稽查的第一道程序,即通过计算机、人工或者两者结合,对各类税务信息进行收集......

    提高税务稽查水平的思考

    提高税务稽查水平的思考稽查的基本程序是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选案是税务稽查的第一道程序,即通过计算机、人工或者两者结合,对各类税务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比对和......

    提高税务稽查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

    文章标题:提高税务稽查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税务稽查的基本程序是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选案是税务稽查的第一道程序,即通过计算机、人工或者两者结合,对各类税务信息进行收集......

    关于税务稽查执法环境的若干思考

    关于税务稽查执法环境的若干思考 税务稽查执法环境,是指与税收稽查工作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税收稽查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税务稽查执法与落实税务决定的难......

    关于制约税务稽查管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制约税务稽查管理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涉税违法行为也在不断翻新,这不仅对税务稽查部门和稽查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反映出目前在稽查管理中......

    关于强化税务稽查工作的思考

    关于强化税务稽查工作的思考一、现行税收稽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基层稽查部门检查不够全面,检查质量不够高,偏重稽查任务的完成,不能全面反映被稽查单位的实际纳税情况。稽查部......

    关于深化税务稽查改革的思考

    关于深化税务稽查改革的思考“一级稽查”体制的实施,促进了依法治税,对实现税收管理规范化、专业化,充分发挥税务稽查职能作用提供了保证,同时对解决多头进户、重复检查,减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