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17:4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第一篇: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为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收入征缴和支出行为,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政府非税收入的范围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依法或者凭借国有资产(资源)、政府投入、国家赋予的垄断职能、政府信誉,收取、提取、筹集(以下统称征收)的财政性资金。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的下列财政性资金收入: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政府性基金;

(三)罚没收入;

(四)政府部门所属单位上缴收入、下级政府对口业务部门上解分成收入;

(五)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六)彩票公益金和发行费;

(七)上述

(一)至

(六)项资金的利息收入;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非税收入;

上述收入中需要缴纳税款的,税后收入为政府非税收入。

二、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的立项与审批

对政府非税收入中以政府强制力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以及政府部门所属单位上缴收入、下级政府对口业务部门上解分成收入等资金,收入项目的立项和审批,依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程序报省级财政、计划(物价)部门批准;重要的收费项目,经省级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

(二)政府性基金,按规定程序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并经省政府同意,报财政部审批,重要的报国务院审批;

(三)罚没收入,依据相应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四)上解和分成收入,除国务院或财政部规定外,由省政府或者省级财政部门审批。

三、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与管理

(一)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财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政府非税收入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征收和稽查。物价、审计、监察、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分工,与财政部门共同做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

(二)政府非税收入应当直接全额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财政部门按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编制项目目录和代码,按照“收缴分离”的原则组织征收。财政部门和政府非税收入的具体征收部门(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努力做到应收尽收。政府非税收入的组织,可以采用财政部门直接征收和委托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征收两种方式。

(三)各执收、执罚单位不得越权或者擅自设立收费罚款项目、提高征收标准、扩大集中资金的范围。对政府非税收入的减、免、缓政策,按资金的归属权,由同级政府或财政部门批准制定。

(四)按照规定需要上解或者下拨的政府非税收入,必须通过财政部门逐级办理。下级部门、单位不得隐瞒、截留、挪用应上解的政府非税收入。

(五)财政部门委托部门(单位)征收的政府非税收入,统一归口部门(单位)财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

(六)政府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的,实行收支脱钩,其征收单位的支出,由财政按规定标准安排;政府非税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的,其征收单位支出按现行规定办理。

(七)财政部门应当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监督检查,对政府非税收入的项目、标准、票证及收支等情况实行年度稽查制度。被查部门、单位应当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反映情况,不得拒绝、阻碍检查。稽查工作所需经费,由本级财政部门从预算中予以安排,不得向被查部门或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八)部门、单位具体从事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工作人员,有违反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办法行为的,依照国务院《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给予行政处分。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之前有关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方面的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篇: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附件2:

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理顺政府收入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职能,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政府非税收入,是指由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包括下列各项: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政府性基金;

(三)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四)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五)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六)罚没收入;

(七)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八)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九)其他收入。

前款规定的收入属于依法纳税范围的,税后收入为政府非税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不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政府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应遵循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合理统筹安排政府非税收入,充分发挥政府非税收入宏观调控作用。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领导,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化、信息化建设,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监督机制,提高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效率。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情况,接受其审查监督。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主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规范,制定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规定,编制政府非税收入计划,统一管理政府非税收入资金;其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负责所属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 征收管理

第七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应当依据法律、法规以及国务

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设定和征收。

政府性基金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或者财政部的规定设定和征收。

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依据法律、法规、规范的规定设定和征收。

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按照国有资产、国有资本权属关系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定和征收。

罚没收入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规范征收。

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及其他收入,应当依据法律规范、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规定设定和征收。

任何部门、单位不得违反上述规定设定政府非税收入项目、范围和标准。

第八条 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征收部门、单位(以下简称执收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由法定执收单位征收;法定执收单位依法委托其他单位征收或者收取的,应当与受托单位签订委托协议书,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没有执收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征收,或由各级人民

政府财政部门依法委托相关单位征收,并与受托单位签订受托协议书。

委托其他单位征收政府非税收入的,委托单位应当对受托单位的征收行为实施监督,并承担该征收行为的法律责任;受委单位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单位的名义征收政府非税收入,不得转委托。

第九条 执收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征收政府非税收入,不得多征、少征或者擅自缓征、免征、减征和停征政府非税收入。

第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缴款义务人)应当履行政府非税收入缴纳义务,不得拒绝缴纳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政府非税收入。

缴款义务人确因特殊情况需要缓缴、减缴、免缴政府非税收入的,可以提出书面申请,由法律规范和国务院、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机关批准。

前款规定的缓缴、减缴、免缴,只适用于本级的政府非税收入。

第十一条 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缴分离、罚缴分离、票款分离”制度,采取“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方式。

缴款义务人应当按照执收单位规定的时间、数额,到执收单位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确定的收款银行将有关款项分不同情况缴入国库、财政专户或财政汇缴结算账户,不得

逃避缴纳义务。

禁止政府非税收入执收单位或者受委托单位当场收取现款,依照法律规范规定可以当场收取的除外。

执收单位或者受委托单位依法当场收取现款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财政部门确定的收款银行将所收款项分不同情况全额缴入国库、财政专户或财政汇缴结算账户。

第十二条 执收单位不得隐匿、转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征收的政府非税收入或者将所收款项存入财政部门确定以外的银行账户。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对执收单位收缴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和标准进行审核监督,保证政府非税收入的合法性。

第十四条 执收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向社会公布由本单位负责征收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范围、对象、标准、时限及其文件依据;

(二)按照规定的项目、范围、对象、标准、时限收缴政府非税收入;

(三)在规定时间内向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编报本部门、本单位政府非税收入计划草案;

(四)应就地就近将收缴的政府非税收入直接缴入相应级次的国库、财政专户或财政汇缴结算账户。

(五)记录、汇总、核对本单位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情况。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按照有利于及时足额征收、方便缴款、提高征收效率、降低征收成本的原则,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方式。

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应纳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统一安排。

第三章 资金管理

第十六条 政府非税收入通过国库、财政专户、财政汇缴结算账户构成的账户体系收缴、核算、存储、分成、退付、支付、清算。

执收单位不得开设政府非税收入过渡性账户。政府非税收入缴款采取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或者集中汇缴方式。除经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当场收款或者纳入财政汇缴结算账户的政府非税收入采取集中汇缴方式外,均应采取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的方式。

第十七条 国库接受缴款义务人直接缴入财政专户和财政汇缴结算账户划入的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国库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第十八条 财政专户由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的收缴、存储、退付和支付活动,并与财政汇缴结算账户、国库进行清算。财政专户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第十九条 财政汇缴结算账户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

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用于记录和反映政府非税收入的收缴、退付活动,并与国库、财政专户进行清算。

第二十条 财政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账户体系的持有和管理部门。未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设立、变更、撤销政府非税收入账户。

第二十一条 国库及财政专户和财政汇缴结算账户的开户银行,应当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供政府非税收入缴库信息,并向执收单位反馈缴库信息。

第二十二条 上下级分成的政府非税收入,按照就地缴款、分级划解、及时结算的原则,通过政府非税收入账户体系进行划解、结算,不得拖延、滞压、隐瞒、截留。

执收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政府非税收入资金自行缴付上级执收单位或者拨付下级执收单位。

第二十三条 缴入国库、财政专户或财政汇缴结算账户的政府非税收入,有下列情形的,可办理退付:

(一)发生技术性差错需要退付的;

(二)按规定确认为误缴、多缴需要退付的;

(三)依法收取的待结算收入,符合有关规定需要退付的;

(四)因政策调整需要退付的;

(五)经财政部门核准的其他退付款项。

第二十四条 政府非税收入的退付由缴款义务人或执收单位提出申请,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核确认后办理。

第二十五条 政府非税收入的资金拨付,应当按照国库管理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提高资金拨付效率。

第二十六条 政府非税收入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按审批权限确定的收入归属,纳入相应级次财政预算管理。

第二十七条 政府非税收入分成比例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按下列审批权限确定:

(一)涉及中央与地方分成的政府非税收入,分成比例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规定;

(二)涉及省与市、县分成的政府非税收入,分成比例由省人民政府或省级财政部门规定;

(三)涉及部门、单位之间分成的政府非税收入,分成比例按照隶属关系分别报财政部或省财政厅批准。

未经国务院或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批准,各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对政府非税收入实行分成,也不得集中下级部门和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

第二十八条 根据不同资金性质和特点,将政府非税收入分别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第二十九条 政府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支出与其征收的政府非税收入实行脱钩管理。

第三十条 使用政府非税收入的部门和单位按照预算编制的统一要求编制部门预算,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核。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政府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和决算编制范围,汇总编制本级政府非税收入预算和决算。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政府非税收入预算执行管理,监督政府非税收入使用情况,推行政府非税收入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章 票据管理

第三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的具体办法,统一印制(或监制)和管理非税收入票据。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非税收入票据的保管、发放、使用核销、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十四条 执收单位征收非税收入,应当向缴款义务人出具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或监制)的非税收入票据。

不出具前款规定票据的,缴款义务人有权拒绝缴款。政府非税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依法纳税的应按税务部门的规定使用税务发票。

第三十五条 除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确定的非税收入票据印制企业外,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承印非税收入票据。

非税收入票据承印企业应确保非税收入票据保密安全,不得向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提供非税收入票据。

第三十六条 执收单位使用的非税收入票据,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和用票计划向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领购。

执收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票据领购、登记、保管、使用、缴销等制度,确定专人负责,保证票据安全。并禁止下列行为:

转让、出借、代开非税收入票据;私自印制、买卖、涂改、伪造非税收入票据;使用非法票据,或者不按规定开具非税收入票据;

执收单位遗失非税收入票据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书面报告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并公告作废。

第三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通过加强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监督执收单位行为,保证政府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财政专户或财政汇缴结算账户。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对本级政府非税收入进行监督,行使法律赋予的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相关权利,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机关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接受质询,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都有义务提供必要的特定问题调

查材料。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各部门、单位和下级政府执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监督,依法处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监督稽查制度,开展政府非税收入定期不定期稽核检查。

第四十一条 政府非税收入的执收和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有关政府非税收入的内部财务审计制度,自觉接受财政、审计、价格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政府非税收入收支情况和资料。

第四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政府非税收入政策和征缴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监督和举报政府非税收入违法违规行为。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设立举报电话,接受对违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并对举报和投诉属实的问题及时予以答复和处理。

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审计部门依法对政府非税收入进行审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有关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规定,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补收应当收取的政府非税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违反规定设立或征收政府非税收入项目;

(二)违反规定擅自改变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和期限;

(三)对已明令取消、停止执行或者降低标准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仍然依照原定项目、标准征收或者变换名称征收;

(四)违反规定缓征、减征、免征、停征政府非税收入;

(五)擅自将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转为财政专户资金;

(六)其他违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第四十六条 违反有关政府非税收入上缴规定,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政府非税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坐支应当上缴的政府

非税收入;

(二)不依照规定的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

(三)违反规定退付政府非税收入库款或财政专户资金;

(四)其他违反政府非税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第四十七条 违反有关政府非税收入上解、下拨规定,财政部门、国库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延解、占压应当上解的政府非税收入;

(三)不依照预算或者用款计划核拨政府非税收入;

(二)违反规定收纳、划分、留解、退付政府非税收入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四)将应当纳入国库核算的政府非税收入放在财政专户核算;

(五)擅自动用政府非税收入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六)其他违反有关上解、下拨政府非税收入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有关规定使用、骗取政府非税收入资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政府非税收入;

(二)截留、挪用政府非税收入;

(三)滞留应当下拨的政府非税收入;

(四)违反规定扩大政府非税收入开支范围、提高支出标准;

(五)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政府非税收入的行为。第四十九条 违反有关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规定,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虚增、虚减政府非税收入;

(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政府非税收入预算或者决算;

(三)违反规定调整政府非税收入预算;

(四)违反规定调整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级次或者预算收支种类;

(五)其他违反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五十条 违反有关政府非税收入账户管理规定,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擅自在金融机构开立、使用账户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没收违法所得,依法撤销擅自开立的账户。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有关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规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销毁非法印制的票据,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违反规定印制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二)转借、串用、代开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三)伪造、变造、买卖、擅自销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四)伪造、使用伪造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监(印)制章;

(五)其他违反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第五十二条 违反非税收入票据管理规定收取非税收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除分;以收取非税收入名义收取钱物,不出具任何票据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五十三条 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对处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

(二)“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为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三)“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规定,设立和有偿出让土地、海域、矿产、水、森林、16

旅游、无线电频率以及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空间等国有有形或无形资源的开发权、使用权、勘查权、开采权、特许经营权、冠名权、广告权等取得的收入。

(四)“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是指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党团组织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其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处置等取得的收入,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对其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取得的收入。

(五)“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从国家出资企业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收益,包括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国有股股利、红利、股息,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出售、拍卖、转让收益和依法由国有资本享有的其他收益。

(六)“罚没收入”是指执法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处罚取得的罚款、没收款、没收非法财物的变价收入。

(七)“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是指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以政府名义接受的非定向捐赠货币收入。

(八)“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集中所属事业单位的收入。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执行。1996年 11月30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河南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三篇: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财政厅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的通知

(省财政厅 二OO三年十二月一日)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财政厅拟定的《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收入征缴和支出行为,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政府非税收入的范围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依法或者凭借国有资产(资源)、政府投入、国家赋予的垄断职能、政府信誉,收取、提取、筹集(以下统称征收)的财政性资金。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的下列财政性资金收入: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政府性基金;

(三)罚没收入;

(四)政府部门所属单位上缴收入、下级政府对口业务部门上解分成收入;

(五)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六)彩票公益金和发行费;

(七)上述

(一)至

(六)项资金的利息收入;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非税收入; 上述收入中需要缴纳税款的,税后收入为政府非税收入。

二、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的立项与审批

对政府非税收入中以政府强制力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以及政府部门所属单位上缴收入、下级政府对口业务部门上解分成收入等资金,收入项目的立项和审批,依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程序报省级财政、计划(物价)部门批准;重要的收费项目,经省级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

(二)政府性基金,按规定程序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并经省政府同意,报财政部门审批,重要的报国务院审批;

(三)罚没收入,依据相应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四)上解和分成收入,除国务院或财政部规定外,由省政府或者省级财政部门审批。

三、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与管理

(一)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财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政府非税收入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征收和稽查。物价、审计、监察、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分工,与财政部门共同做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

(二)政府非税收入应当直接全额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财政部门按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编制项目目录和代码,按照“收缴分离”的原则组织征收。财政部门和政府非税收入的具体征收部门(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努力做到应收尽收。政府非税收入的组织,可以采用财政部门直接征收和委托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征收两种方式。

(三)各执行、执罚单位不得越权或者擅自设立收费罚款项目、提高征收标准、扩大集中资金的范围。对政府非税收入的减、免、缓政策,按资金的归属权,由同级政府或财政部门批准制定。

(四)按照规定需要上解或者下拨的政府非税收入,必须通过财政部门逐级办理。下级部门、单位不得隐瞒、截留、挪用应上解的政府非税收入。

(五)财政部门委托部门(单位)征收的政府非税收入,统一归口部门(单位)财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

(六)政府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的,实行收支脱钩,其征收单位的支出,由财政按规定标准安排;政府非税收入纳入专户的,其征收单位支出按现行规定办理。

(七)财政部门应当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监督检查,对政府非税收入的项目、标准、票证及收支等情况实行稽查制度。被查部门、单位应当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反映情况,不得拒绝、阻碍检查。稽查工作所需经费,由本级财政部门从预算中予以安排,不得向被查部门或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八)部门、单位具体从事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工作人员,有违反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办法行为的,依照国务院《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给予行政处分。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之前有关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方面的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我校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建立规范化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实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6]15号)和《关于实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扬府发〔2006〕162号)等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政策执行

1、非税收入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2、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的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不纳入非税收入管理范围。

3、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按规定的范围、对象和时限征收

非税收入,按规定程序书面申请并提供依据到市财政局办理非税收入项目的增设、调整等事项。

二、收入收缴管理

1、严格执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管理”的征缴办法。非税收入实行收缴分离制度,禁止非税收入执收单位或者受委托单位当场收取现款,缴款义务人应当按照执收单位规定的缴款要求,到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代收网点将有关款项缴入非税收入财政专户,不得逃避缴纳义务。

2、执收单位收款时向缴款人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一式五联。第一联:回单联,由财政专户银行收款签章后退执收单位记账;第二联:由缴款人开户银行作借方凭证;第三联:由收款人开户银行收款后作贷方凭证;第四联:执收单位给缴款人的收据;第五联:执收单位存根留存。开具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要求要素齐全、内容规范正确。

3、缴款人缴款时,持《一般缴款书》第一联至第三联到财政专户银行缴款。缴款人缴款后,由缴款人或财政专户银行将加盖银行收讫印章后的第一联退执收单位,执收单位确认后在第四联加盖印章交缴款人作缴款收据,并办理相关业务。

4、非税收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后,需要办理退付的,必须在规定的退付项目范围内,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属于下列范围,可以办理收入退付:

(1)因政策调整,需要退付的;

(2)由于工作疏忽,发生技术性差错需要退付的;(3)由于多缴款、重复缴款需要退付的;(4)改变隶属关系办理财务结算需要退付的;(5)经核定的其他需要办理退付的。

5、发生待查收入(即票款不一致)后要及时与代收银行、财政部门进行联系、核对、衔接,并在3天内查明原因后补办相关手续。

三、资金管理

1、非税收入资金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分别纳入国库管理和财政专户管理。

2、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与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有机结合。在预算的编制方面,应包含非税收入的预算,按照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筹安排,实行全口径的综合预算;在资金拨付方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资金的使用直接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商或收款单位。

四、内部管理

1、建立健全非税收入征管内部工作制度和内部操作规程,适应发展要求。向社会公布由本执收单位负责征收或者收取的非税收入项目及其依据、范围、对象、时限、标准。

2、在规定时间内向财政部门编报本单位下非税收入征收计划,征收计划编报合理可靠。力求完成本单位非税收入征收计划

3、记录、汇总非税收入收缴情况,并与财政部门定期核对本单位非税收入收缴情况。

4、本单位非税收入管理第一责任人为校长,财务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各处(室)主任为具体负责人,严格按照本单位制定的上述办法执行。

第五篇:江西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江西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草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立项管理

第三章 执收管理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能力,保障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政府非税收入的立项、执收、资金管理及监督检查,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政府债务收入以外,本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以下统称执收单位),依法通过征收、收取、罚没或者募集、受赠等方式(以下统称执收)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者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

第四条 政府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具体包括: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

(二)根据特定需要收取的有专项用途的收入(以下简称专项收入);

(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五)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六)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入;

(七)罚没收入;

(八)彩票公益金、以政府名义接受的非定向货币捐赠收入;

(九)其他应当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资金。

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目录,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 政府非税收入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实行收缴分离、收支分离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安全、高效和便民的原则。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协调机制,研究和解决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保障政府非税收入资金安全和有效利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编制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统一管理政府非税收入资金,组织政府非税收入执收、核算、分配、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价格、监察等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政府非税收入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立项管理

第七条 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的设立,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八条 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彩票公益金项目的设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设立在本省范围内实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执收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重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一般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批准。

重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范围,由省人民政府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审定。

国家明确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按其规定执行。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审核批准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应当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听取相关部门、单位和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社会影响较大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本省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执收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和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时取消执行本省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负担。

第十二条 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项目的设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的设立,由执收单位向同级价格主管部门申请,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权限和具体适用范围审批。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每年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执行的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费等项目目录。

前款规定的目录应当载明项目名称、项目设立的依据、批准文号、执收单位、执收对象、执收标准、执收范围、执收期限、执收方式、执收票据等事项。

第三章执收管理

第十五条 政府非税收入由法律、法规、规章、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规定的单位负责执收,没有规定执收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由财政部门执收。

执收单位可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规定委托执收。受委托单位在委托范围内执收政府非税收入,不得转委托。

禁止委托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执收政府非税收入。

委托执收单位应当将委托执收协议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执收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部门监管的收缴分离制度。

禁止执收单位当场收取现款,依照法律、法规、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规定可以当场收取的除外。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公开、公平、科学和便民的原则在人民银行认定的具有代理国库集中收付业务资格的银行中,选定政府非税收入代收银行(以下简称代收银行),并向社会公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代收银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签订代收协议。

第十八条 执收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规定编制本单位政府非税收入预算草案,并报送本级财政部门;

(二)向社会公布由本单位负责执收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范围、对象、标准、期限、程序、依据、执收方式以及监督举报电话;

(三)按照规定的项目、范围、对象、标准、期限和程序及时、足额执收政府非税收入;

(四)及时将政府非税收入全额缴入国库或者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

(五)记录、汇总、核对执收情况,并定期报送本级财政部门;

(六)执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其他有关规定。有关单位、个人应当配合执收单位依法执收,不得阻挠。

第十九条 执收单位执收政府非税收入,应当向缴款人出具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政府非税收入由税务部门执收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是执收单位依法执收政府非税收入时向缴款人开具的收款凭证,执收单位未按规定出具票据的,缴款人有权拒绝缴款并向财政部门投诉。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按照管理权限做好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发放、审验、核销、稽查等工作。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违反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的行为:

(一)违反规定印制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二)跨级次领用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三)转让、出借、串用、代开、虚开、套打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四)伪造、变造、买卖、擅自销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五)使用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收取政府非税收入以外的其他款项;

(六)使用其他票据收取政府非税收入;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第二十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按照规定或者与执收单位约定的期限和缴款方式履行政府非税收入缴纳义务。

对违法设立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扩大执收范围、提高执收标准、改变执收期限以及违法使用票据执收政府非税收入的,缴款人有权拒绝缴纳并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第二十三条 执收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执收政府非税收入。缴款人确因特殊情况需要缓缴、减缴、免缴的,应当向执收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由执收单位按照规定报财政部门核准。

执收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申请缓收、减收、免收政府非税收入的依据、范围、方式、条件、时限和程序。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缓收、减收、免收政府非税收入。

第二十四条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无主财物、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以及违法所得的处理、处置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入,应当及时上缴国库。

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规范无主财物、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以及违法所得的移交、处理、处置、上缴方式和程序。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本省统一的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完善执收方式,实现财政部门、代收银行和执收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为执收单位、缴款人提供便利,保证政府非税收入及时、足额收缴入库。

第四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六条 政府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分类管理: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三)罚没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

(四)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其他政府非税收入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

教育收费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与执收单位支出挂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对执收单位的执收成本予以核定,通过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政府非税收入执收费用。

第二十八条 政府非税收入应当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政府非税收入汇缴零余额账户构成的政府非税收入账户体系收缴、核算、存储、分成、退付、支付、清算。

政府非税收入汇缴零余额账户应当每日清零。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收入级次和规定的预算科目及时将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内应缴国库的资金解缴国库,不得拖延和滞留。

代收银行应当按照规定收纳、清算政府非税收入,及时汇划政府非税收入,不得占压、延解政府非税收入资金或者发生拒收、压票行为。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应当真实、完整反映政府非税收入,不得隐瞒和虚增政府非税收入,不得改变政府非税收入资金类别性质,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将政府非税收入转作税收收入。

第三十一条 政府非税收入涉及省与市、县(区)分成的,按照就地缴款、分级划解、及时结算的原则,由财政部门通过国库或者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定期上解下拨和结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延、滞压、截留应当上解和下拨的政府非税收入。

第三十二条 执收单位不得集中下级部门和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不得将政府非税收入直接缴付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拨付下级单位,但国家财政部门和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 政府非税收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办理退付:

(一)违法执收的;

(二)发生技术性差错需要退付的;

(三)经财政部门核准的其他退付款项。

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制定政府非税收入退付的具体管理办法。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对有规定用途的政府非税收入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政府非税收入收支情况纳入预决算,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政府非税收入预算执行管理,监督检查执收单位的执收行为,督促政府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者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合理安排监督使用政府非税收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建立政府非税收入的日常监督、稽查和专项检查制度,及时检查、纠正和查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中的违规、违法行为。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部门应当依法对政府非税收入执收与支出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和资金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察部门应当加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人民银行应当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入库、退库、调库的监督,对代收银行清算、划转政府非税收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财政、价格、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账簿、报表等资料,如实反映政府非税收入缴交情况、财务执行情况和其他相关情况,不得拒绝、阻碍检查。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等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形成的罚没收入和收缴的政府非税收入,应当按规定的预算级次和预算科目,缴入国库或者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

第四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监督、举报和投诉政府非税收入执收、使用和监督管理中的违法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价格、监察等部门和人民银行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受理、调查、处理有关举报或者投诉,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举报人、投诉人,并为举报人、投诉人保密。受理举报或者投诉的部门和单位认为举报或者投诉事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执收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部门责令改正,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设立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或者擅自调整政府非税收入执收主体、范围、对象、标准和期限的;

(二)继续收取已明令取消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或者变更名称继续收取的;

(三)擅自缓收、减收、免收政府非税收入的;

(四)违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二条 执收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将政府非税收入款项存入政府非税收入账户体系以外的其他账户的;

(二)以罚没收入名义收缴应缴非罚没性政府非税收入和其他款项的;

(三)隐匿、截留、占压、坐支、挪用和私分应缴政府非税收入的;

(四)将政府非税收入直接缴付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拨付下级单位的;

(五)转借、串用、代开、虚开、套打、买卖或者擅自销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或者执收政府非税收入不按规定出具票据的;

(六)使用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收取政府非税收入以外的其他款项的;

(七)违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第四十三条 代收银行违反本条例规定,延解、占压政府非税收入资金或者发生拒收、压票行为,不及时汇划资金的,按照代收协议的约定承担责任;情节严重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解除代收协议,五年内不再委托其代收。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非法印制、伪造、买卖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收缴并销毁违法票据、没收作案工具和违法所得,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缴款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的期限、金额缴纳政府非税收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执收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其补缴应当缴交的款项,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加收滞纳金。加收的滞纳金并入政府非税收入。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及时将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内应缴国库的资金解缴国库的;

(二)隐瞒、虚增政府非税收入,改变政府非税收入资金类别性质,或者将政府非税收入转作税收收入的;

(三)违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价格、审计、监察等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包庇或者纵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违法行为的;

(二)对举报和投诉事项拖延、推诿或者不依法处理的;

(三)不履行政府非税收入监督管理法定职责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下载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62号 《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已于2010年12月16日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

    甘肃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甘肃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

    江西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江西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2014年7月25日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立项管理 第三章执收管理 第四章资金管理......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2016年《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一般公共预......

    厦门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厦门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8月3日市人民政府第13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刘可清二O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厦门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教育系统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教育系统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教育系统非税收入征缴和支出行为,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财政、财务管理,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厦门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厦门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厦门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第 145 号《厦门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8月3日市人民政府第13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市长......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5年6月10日省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王金山 二○○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第一章总则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