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时间:2019-05-14 17:0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第一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XX-2011-2020年)》,结合我校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全面推动中学生科学素质建设,加快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使我校学生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落实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任务和要求,推动我校科学素质教育的发展,逐步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分阶段逐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技能;使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他们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行为习惯;

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我校学生的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树立科学教育观,切实把科学教育摆在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连贯性,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我校科学教育质量,通过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广泛开展课外科学教育活动,促进课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实践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以及交流合作、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科技传播行动”,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3、积极整合各种校外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专项教育活动场所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吸引力。

4、组织好每年一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继续开展车模、空模、海模、电子小制作、科学小论文和幻想画等活动,组织好三年一度的全区科技节活动。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科技辅导员队伍。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学校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

(四)组织学生参加田间劳作、采摘水果,通过亲身参与感受科技的力量,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

(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我校“家长学校”的学习,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普遍提高学生家长的科学素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科普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加强学习,全面提升科学教育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整合社会力量,依法推进科普。建立有效机制和相应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离退休科技、教育工作者、大学生等人士参加我校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兼职人才队伍。

(三)教育教学结合,普及素质教育。要结合学科的特点,保证一定的教学时间,注重课堂教学的渗透。

第二篇: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12

西乡县第五中学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2012年工作计划

为全面落实《西乡县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西政发[2007]93号)和《西乡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2012年工作要点》(西全科组办发[2012]1号)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我校科学素质行动2012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目标,落实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任务和要求,大力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科普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力求我校学生科学素质水平与全省目标同步,努力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新一代西乡人。

二、主要工作任务

以弘扬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为切入口,大力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把科学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念,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理化生、政史地、体音美教研组组长为成员,加强对学校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要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情况,研究工作,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推进科学课程全面实施,把科技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1、开齐上足科学课程。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上足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课程,加强理化生科学实验教学,能按有关规定上好所有科学实验课并分组安排实验,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科学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融合到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2、落实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低碳生活等的宣传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中设计安排科学教育专题,组织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3、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学习,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科学观察、科技制作、小设计、小种植、小养殖、电脑制作等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真正做到“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

(三)、坚持活动育人,大力开展各类科技教育实践活动。

1、大力开展中小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县上举办的“中小学生科技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青少年科幻绘画竞赛”、“中小学生智力七巧板竞赛”、“中小学生自制教具、学具比赛”、“暑期科技实践营”、“四驱车比赛”等系列科普竞赛活动,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加强科学知识教育,利用班、团、队活动,广泛开展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知识和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各种科普知识。积极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组织好科技专家、科技辅导员进校园(科普基地),办好第三届校园科技节和师生书画展评活动,在学生中普遍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3、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普知识大赛活动,通过网络答题、网络查询等方式推动科学素质行动步伐。

4、加强对学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组织和指导。除现有的几个兴趣小组外,再因地制宜、因教制宜,科学选择或设立课外兴趣活动的类型。农村学生可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开展一些种子培育、植物种植、标本采集等方面的实验活动;城区学生可开展环境监测与保护、天气预报、机器人、航模制作等方面的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实践,增加科技知识;积极开展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创办电子报刊、制作网页、制作动画、进行程序设计等信息技术创新活动。要在认真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举办一些经常性专题讲座、计算机技能比赛等,提高青少年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西乡县第五中学

二○一二年三月六日

第三篇:2010年贯彻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总结

奇台县教育局贯彻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实 施 总 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精神及《奇台县教育系统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安排,奇台县教育局紧紧围绕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这一目标,落实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任务和要求,以提升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增强未成年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兴趣小组活动及科学课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内外科学教育活动,有力的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我县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奇台县教育局2010年贯彻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奇台县教育基本情况

2010年奇台县现有中小学教育机构合计34所。其中小学20所,学点6个,初级中学1所,九年制学校3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2所,成人职业学校1所。全县在校学生25943人,其中小学生12498人,初中生8005人,高中生5440人。在编中小学教师2586人,特岗教师39人,天水师范学院顶岗实习支教大学生84人,“三支一扶”项目支教大学生33人。

二、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奇台县教育局始终把加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围绕“高效、务实、廉洁”这个目标来建设领导班子。同时加大了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师生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责任意识。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及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力度。

三、以课程实施为保障,深入推进中小学科学素质教育 2010年,为大力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奇台县教育局将科普教育纳入全县的整体教学计划,各中小学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强化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进一步探索新科学课程的教育方法,全面深入地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开齐上足各类科学课程,并以课程的实施保障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升。学校充分利用课间广泛开展各类科学兴趣小组活动,用齐用足学校各类实验器材,开放电脑房、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等。科技兴趣小组和社团积极参与校内外科技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在校学生的科技活动兴趣。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科学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通过综合实践课,进行科学主题探究学习,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和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通过学校科学课程的学习,重点引导在校学生了解掌握解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生理心理健康、毒品危害、健康上网、各类科学现象及原理应用、各类科技制作和发明创造。通过课程的开设和规范,有效保证了在校学生能够真正实现科学素质的提升。

四、以竞赛活动为激励,大力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2010年,在县科协和县知识产权局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们举办了奇台县第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展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幻画、科技辅导员教育方案等竞赛活动,全县中小学共有1000余件作品参赛,共评选出12项中小学优秀科技创作奖、18个中小学优秀科幻画个作品、18个优秀科技活动辅导员教育方案和7项优秀科技作品、科幻画指导奖。

一年来,我县中小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有1926人次分别获国家、自治区、州级以上一、二、三等奖。其中国家级奖314人,自治区奖1575人次,州级36人次。其中2010年自治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县4项学生作品获青少年科幻画竞赛一等奖、12项学生作品获二等奖,1项学生作品获青少年科技成果三等奖,一名教师获优秀指导奖,两名教师的科学课教育方案获奖。同时,各学校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定期举办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校园科技节”等科学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科技创新活动也成为了学校的日常工作,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的行动中。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1、各学校科技辅导员多为兼职,专业培训较少,辅导员指导能力有限。

2、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开展的覆盖面不够,影响力有限。

3、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自主动手能力不强,作品的创新度不高。

(二)努力方向

1、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多方面想办法,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科技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辅导员专业素养,增强指导科技活动的能力。

2、健全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长效机制。重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多种方法促进家庭教育全面开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3、主动配合州县科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参与科技创造,培养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

第四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定稿)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49行动计划)简介

[2005-01-07 ]

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一般指公民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了解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尊重客观规律,具备基本的应用科学技术成果的能力。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个人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

>“ 2049行动计划”提出的背景

1999年,一批科技专家在中国科协常委会上提出,为了顺利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应制订一个超长期的国家计划,采取各种措施,从整体上促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同年,根据专家的建议,中国科协 向中国政府提出制订和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以下简称2049行动计划)的建议。

200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复函,对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中国科协会同有关部门,在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国民科技素质标准以及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实施方案。2003年,中国科协会同中组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科学院、社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 和 全国妇联 等正式启动2049行动计划制订工作。

>“ 2049行动计划”的含义 “ 2049行动计划”是根据中国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目标对国民科学素质的要求,着眼于未来40?50年,立足中国国情,发挥从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社区的全社会作用,具有明确的目标,分阶段、有步骤、滚动式推进,到2049年 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00周年时实现中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目标的国家长远计划

>对“ 2049行动计划”的基本认识

☆ 制定和实施“ 2049行动计划”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方面目标之一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49行动计划”正是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规划,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将会成为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公民全面发展完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 2049行动计划”是一个目标长远,分阶段、滚动式推进的国家计划。

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周期很长的工作。“ 2049行动计划”着眼于在未来40?50年持续实施,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这种时间跨度的行动计划在我国尚无先例,是一个长期的计划,需要明确方向和目标,分阶段、有步骤、滚动式推进。“2049行动计划”面向全体公民,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其实施不是一个或几个系统、部门所能主导,需要上升到国家行为。

☆“ 2049行动计划”必须面向全体公民,并且需要充分调动公民的学习积极性。

“ 2049行动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到2049年使我国国民人人具备科学素质。因此,行动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必须着眼于全体公民,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年龄段和全国所有地区的所有公民。行动计划的内容和实施的方式必须适用于所有公民,要为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 接受科技教育、提高科学素质的机会和渠道。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最终必须通过公民积极主动地学习实践来实现。公民不仅仅是行动计划的受益者,更应当是参与者。因此,制订和实施“ 2049行动计划”,一方面要为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环境和足够资源;另一方面要 充分调动公民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支持公民自主学习,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 实施“ 2049行动计划”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 2049行动计划”关键在于“实施”。实施需要正规的学校教育、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社会化的科技普及与传播和鼓励公民自我学习同步并举,因此,实施的主体绝不仅仅是一两个相关的部门,而是全社会。党政机关、武装力量、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以及各行各业都有责任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这一内容渗透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以推进。☆ 公民的科学素质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衡量。

公民的科学素质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进行科学的量化和衡量。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研究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制订标准既可以衡量人的科学素质高低,也是对计划实施进行监测和评估的依据。

☆ “ 2049行动计划”的制订需要学习国际上的成功经验。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目前很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关注的问题,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和一些国家分别制订了相应的计划,有的已经付诸实践。与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相比,国际社会在对科学素质的认识方面共性更多,可供借鉴的经验也较多,如科学素质标准、推动措施等。因此,在制订和实施“ 2049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吸取国际上的一些成功经验,邀请国外相关机构、专家学者参与,使“2049行动计划”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

☆ 实施“ 2049行动计划”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 2049行动计划”从制订、实施到最终目标的实现,需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城乡差异状况、公众对科学素质的需求等外在因素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计划的实施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需要对计划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于准确掌握情况,及时修正,保证“2049行动计划”顺利和可持续地实施,不断向最终目标迈进。

>“ 2049行动计划”的总体框架 ☆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实施纲要》: 行动计划的总纲,是整个行动计划的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主要提出实施“ 2049行动计划”的意义、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目标和任务、工作重点、总体进程和方法、主要保障条件等

☆ 《公民科学素质标准》 :中国成年公民应达到的科学素质标准,是行动计划的基础性文件。主要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应用科学技术成果的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指标

☆ 具体实施计划 : 在《纲要》的指导下,依据《标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领域、不同阶段(拟根据国家到 2010年完成“十一五”计划、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49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分为相应的三个阶段)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

☆ 监测与促进体系 : 在计划实施的同时,建立监测 与促进 体系,对计划实施的情况、成果进行全程监测和定期评估、分析,并根据监测和评估的结果对计划实施进行及时修正,以促进和保证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 2049行动计划”的制订工作

工作任务

☆ 研究制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拟报请中央审定和发布实施。

☆ 研究制订《公民科学素质标准》。《标准》的制订在《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标准》拟由“2049行动计划”制订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颁布。

☆ 研究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建立监测与促进体系。在《纲要》和《标准》确定并发布实施后,由各有关方面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领域、不同阶段,在《纲要》和《标准》的指导下,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包括实施的目标、阶段、内容、方法和保障措施等,以实现《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同时建立监测与促进体系,以对行动计划实施的情况、成果进行全程监测和定时的评估、分析,并根据监测的结果对行动计划实施进行及时修正。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放在突出位置,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主参与,完成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关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健康素质等多面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发展的个体性与差异性,重视开发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受应试教育长期影响,在实行课改进程中,要逐步消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摩擦,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中国的教育更人性化,培育素质人才,更好的服务社会。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各地用的课本是不完全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中考”改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了;高中录取不是只看分数了。一、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所谓知识就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主要是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一般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知识与技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知识的升华;没有知识就谈不上技能,没有技能,知识也无用武之地。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又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两者不能偏颇。知识与技能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要达到的结果,即学生在知识方面要获取多少,在技能上要提高到何种程度,要取得何种结果,这是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都具有的共性特征,所以,把知识与技能合在一起又叫结果性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所谓过程,就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方法是指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这里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方法相对应的就是结论,所谓结论就是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结合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过程与方法目标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亲历体验。体验是知识的升华,体验的信息可以成为日后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所以学生在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识与技能并最终内化为个性化特征。传统教学也重视过程与方法,但是传统教学仅仅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服务于结论的手段,学习的目的还是掌握结论。虽然理解并掌握正确的结论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但如果学生没有经过一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结论很难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基于此,新课程改革把过程与方法本身作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经历过程和探索方法,给学生带来的是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这些都比那些具体的结论更重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态度行为习惯。其中,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它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态度是社会心理学基本概念之一,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价值观就是对某一知识、事物的价值判断,就是对某一知识、事物有用无用,有多大用处等认识的价值取向。其中情感决定并形成态度,而态度体现情感,往往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消极的情感形成错误的态度。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指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战胜消极的情感,用科学的态度去克服消极的态度,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情感和态度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没有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就不会有科学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情感和态度的升华,并决定了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都有一种共同的功能,就是对师生教学过程与方法的优劣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制约作用,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有巨大的调控作用。因此,把三者放在一起,称之为体验性目标。二、三维目标的联系

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基础,是学生经历、体验学习过程,形成学习方法的前提;也是提高能力,酝养情感、形成态度和价值观的载体。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是学生发展的基本条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从学习具体的知识与技能开始,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各方面能力,领悟其中的过程与方法,培育和发展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过程与方法是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中介机制,也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关键。它贯穿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既可以着眼于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又可以学会掌握这种知识与技能的方法,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过程中,既能牢固掌握知识与技能,又可孕育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离开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就成为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死知识,学生就变成被动装载知识的容器,当然也谈不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逐步形成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的动力,它对前两个目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即依赖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又为他们提供支持。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又反作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五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XX县环境保护局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11-2015)工作规划

为全面推进我县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07-2010-2012)》《、XX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11-2015)工作规划》,结合我局实际,制度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技兴县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继续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坚持环境科学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培训相结合,坚持学习法律知识、解决环境法律问题与维护环境权益相结合,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全面增强环境保护执法监督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和公众的环境守法意识与环境法律素养,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法治条件。

(二)主要目标

通过环境科学宣传教育,到2015年,进一步提高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法治理念、宪法意识、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环境事务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和公民的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法律素质,逐渐增强其环境守法与环境维权意识,推进公众依法参与环境管理公共事务。

二、科学素质行动对象

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局领导干部和环境行政执法人员;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特别是从事对环境有重大影响活动的企事业单位;

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和农民。

三、主要行动

(一)学习宣传《宪法》,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公务员法》及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

(二)学习宣传《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系列文件等;

(三)学习宣传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主要学习宣传《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学习宣传《森林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资源开发利用法律;学习宣传《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等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规章等;

(四)学习宣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以及其他有关行政执法程序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学习宣传刑法、民法、经济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特别规定;学习宣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等;

(五)学习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六)学习宣传环境标准、环境规划等其他方面的环境政策和法规性文件。

四、工作方法

(一)围绕全县环境保护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坚持以环境科学宣传教育为契机,促进环境监督管理服务。

(二)普法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对不同的普法对象应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既要兼顾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防止形式主义。

(三)环境科学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根据工作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科学宣传教育和培训要求,切实做到宣传到位、培训到位。

(四)坚持学用结合,在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努力适应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务实创新,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使广大公民受到形象生动、潜移默化的环境科学教育。

(五)条块结合,整体推进。组织开展环保法律知识进学校、企业、社区与乡村等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六)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注意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各类环境案件的典型教育和法制宣传作用,给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了解、学习、参与环境事务的平台和机制。

五、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各项日常工作。各部门要加强日常联系和协调,形成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合力,为全民科学素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经费安排

环境科学宣传教育所需经费,要按照有关要求列入部门预算,专款专用,保障科普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队伍建设

加强环境科普人才的业务培训,完善制度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环境科学宣传教育队伍。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学校、社区等公共平台开展环境科学宣传教育活动。

(四)监督检查

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要创新监督与激励机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改进。局绩效考核办公室要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对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全局表彰。

2011年6月10日

下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工作简报 第四期 椒江区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2010年8月30日 椒江区召开《纲要》实施情况汇报会 8月12日,椒江区召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工作简报 第2期 (总第2期)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2008年5月21日《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机制确立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实施工作会议纪要 (二○○八年五月十三日) 4月24日上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亮点解读http://news.QQ.com2006年03月21日19:10新华网突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瓶颈制约”——《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亮点解读新华网北......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定稿)

    附件2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韩 晔 段玉龙 马 红 李 彤 郝合奎 王 军 张宇晶 陆一帆 支修益 范志红 饶 毅 马冠生 王万江 刘 梅 杨 杙 王芝学 五”实施 工作......

    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文件 青全科组发„2007‟4 号 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青岛市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实施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区、市......

    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工 作 简 报 第10期(总第28期) 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9月26日 2008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拉开帷幕 9月20日上午,2......

    徐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徐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07-2010-2020年)的通知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07-2010-2020年)》 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