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育的核心

时间:2019-05-14 17:0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理教育的核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理教育的核心》。

第一篇:物理教育的核心

三、物理教育的责任

1、物理教育的核心是科学素质教育 •《第一推动丛书》序言:“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工作和生活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 •

•由于物理学本身的特性,它对学生自然观、世界观、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形成具有直接而重要的作用。所以,物理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传授、定律应用这个层面,而是通过它义不容辞地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任。• 物理教育的核心是科学素质教育 • 在当前,这个重任的重要表现就是“救救这些只为考试而学而且只会考试的孩子们”,着意引导学生超越应试的迷雾。费恩曼曾对学生们说:“我讲授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你们参加考试做准备,甚至不是为你们服务于工业和军事做准备。我最想做的是向你们给出对这个奇妙世界的一些欣赏,以及物理

学家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相信,这是现今时代里真正文化的主要部分。”

2、物理学的特性与科学素质的培养物理学的科学精神——永不停息地探索与创新 •

——爱因斯坦:“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我想知道她的思想”——法布尔:“不管我们科学的照明灯能把光线投射到多远,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围挡着黑暗。我们四周都是未知事物的深渊黑洞……但我们都是求索之人,求知欲牵着我们的神魂,就让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移动我们的照明灯吧。随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面目被认识清楚,人们最终也许能将整体画面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以人类心智与大自然对话,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寻求对未知世界的理解,是物理学永恒的课题,也是激励一代代青年不断探索和追求的思想源泉和行动目标物理学的科学观念——追求更高层次的美 ——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多次科学观念的演进。从托勒密的地心理论到哥白尼的日心理论,再到宇宙无中心的观念;从牛顿统一天上、地面的机械运动规律到麦克斯韦统一电、磁、光现象的规律,再到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时空观,再到时空几何化的广义相对论时空观;从经典物理学的机械决定

论和因果论到量子力学的概率描述和统计因果率……贯穿所有这些物理学观念革新的一条主线是追求物理理论更高层次的美。

——物理学中的“美”是什么? 简单、和谐、统一、对称。能够用一种简洁的公式或语言描述或解释很复杂的自然现象就是美。以简驭繁是一种很美的感觉。——真与美的层次:小真小美,大真大美。比较mg和GMm

r2

物理学的科学方法——用模型描述自然,用数学表达模型,用实验检验模型(1)

——长期以来,由于物理学在对自然的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中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倾向于相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是自然本身的实在性质。其实物理学能够描述并认识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关键在于采用了建立模型这一方法。模型方法就是在所讨论的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摒弃次要因素,奖研究对象简化和纯化,即进行科学抽象。质点、刚体、理想气体、点电荷、光线、事件……都是模型。所以,从其本质上看,物理世界就是一个模型世界。物理学描述的是理想模型,而不是自然本身。——作为一门精确定量的科学,物理模型的性质只有用数学表达出来,才是真正可知和成熟的。伽利略引领了这一划时代的进步,牛顿为物理学的严格数学化做出不

可磨灭的贡献。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狄拉克、薛定谔、杨振宁、格林、威腾等人都是把物理学数学化的大家。——任何模型都必须接受实验检验。在实验检验中,扬弃、修正、改造旧模型,创建新模型,是物理学向深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物理学的科学品格——崇敬自然,崇尚真理(1)——许多大物理学家常常提到“上帝”,他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上帝”,其实就是大自然,就是宇宙的秩序。爱因斯坦说:“我信仰……那个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普朗克:将他的物理学研究称为“向上帝走去!”戴维斯:“与宗教相比,科学为寻找上帝提供了一条更为切实的途径。” ——科学在本质上是不断进步和变化的。所以,科学的基本态度,或者说科学的基本品格是允许和鼓励批判和质疑。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默顿:“人类的大多数制度都要求人们绝对信仰,而科学的制度则是使怀疑成为一种美德。”——事实上,每一代后继者都在审视和发展着前人的成果,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在于科学允许和鼓励质疑。玻恩说:相信世界上只有一条真理,而这条真理就在自己手中,是世界上一切错误的根源。培养学生崇敬自然,崇尚真理的自然观和科学品格,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

第二篇:物理课程核心素养

物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十二个关键词:认识与理解、分析与综合、实验操作、数理应用、观察与探索、质疑与批判、创新与拓展、寻美求真、学术能力、自主发展、合作与交流、社会责任。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

1、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这些观念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2、科学思维

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运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实验探究

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实验探究意识,能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与假设;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在进行物理研究和物理成果应用时,能遵循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物理学科还应教给学生什么

——结合实例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达成

任用镭

物理教学究竟应该给学生什么?众所周知,知识只是载体。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获取终生受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才是物理教学应有之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理念和实际操作却有很大的距离。究其原因:一是功利性的教学,为考试单一目标服务,二是教师不知道什么才是让学生终生受用的东西。

传授物理思想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基

我们知道,物理学家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物理学思想方法,不仅能影响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推动社会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伽利略去世300多年,他所发现的自由落体规律,在物理学知识的长河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但是,他研究问题所创造的思想方法,为后人继承和发扬,创造了比自由落体规律价值高出千百万倍的财富。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评论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科学史家朱克曼曾走访4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其“科学鉴赏力”和“高超能力”主要得益于从名师那里“学到一种发现科学真理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不是“从导师那里获得的实际知识”。事实也表明,绝大多数学生中学毕业以后,一辈子不会去用F=ma公式计算力的大小,也不会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研究电动势,三五年后大部分物理知识也渐渐地模糊、淡忘,但是,在中学所接触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

然而,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只是依照学科知识为中心的逻辑结构编写的,原本作为物理认识活动的中介、连接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的纽带、在物理知识形成与发展中起着桥梁作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比如“时空观”“平均思想”“系统思想”“假设实验推理法”“逆向法”,等等,这些影响人生品质的物理思想方法在现行教材中只是知识的附庸,或是淹没在知识的海洋中,或是冰山一角若隐若现。要让这些有价值的物理思想方法“浮出水面”,唯一的途径就是教师将教材中隐性的物理思想方法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明朗化、显性化、条理化地提出来,有机融入知识传授过程中。

比如用“比值定义法”概念在高中物理课本多达十余处,不论人教版还是粤教版都是以知识点出现。笔者在速度一节就把“比值定义法”作为思想方法显性化,其教学设计过程为:师问:物体匀速运动有否快慢之别?如何比较快慢?生讨论答:用同一位移比较时间长短或用同一时间比较位移多少。师问:能否用简洁的数学语言表达?生讨论答:s/t或t/s。师问:同一匀速直线运动s/t有什么特点,不同匀速直线运动s/t又有什么特点?生讨论答:同一匀速直线运动s/t的值恒定,不同匀速直线运动s/t的值不同。师问:这个比值体现了什么?生讨论答:体现了物体运动快慢。师总结:我们把这个能体现物体运动快慢的比值称为速度,用v表示,有v= ?师继续问:s大或t小v一定大吗?学生因思维定势影响回答出错。师引导问:汽车1小时走了60公里,自行车10小时走了100公里,能说汽车比自行车慢吗?学生恍然大悟,运动快慢必须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或在相等位移时所用时间多少的情况下进行比较,即应视为一个整体,v与整体相关,即s∝t。师顺势点拨:这种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定义第三个物理量的方法我们称为“比值定义法”。并告诉学生在高中物理中,有相当多的物理量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随后的物理教学中,每遇到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都显性化,前后呼应,不断强化,学生渐渐认识到“比值定义法”为我们提供了利用外界因素来表示其属性或特征的间接测量方法。

营造合作学习氛围,为学生未来生涯搭桥铺路

“合作共赢”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词语。有研究资料表明,从1901年设立至1972年,某自然科学奖获奖者286人,其中185人是因与别人合作取得成就的,占64.9%。从时间段上来看,合作者获奖人数在第一个25年占41%,在第二个25年是65%,在1951年至1972年则占7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文献中更是指出:“人口的迅速增长、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世界多数人的长期贫困以及千百万人依然忍受的压迫、不公正待遇和暴力行为,均要求开展大规模的矫正行动。只有注入了新思想和强化了手段的国际合作才有助于这些行动的实施”。进入21世纪,科学研究越来越复杂,这不仅需要政治家的智慧以及科学家的合作,也需要大量能满足科学研究的不同层次人才的辛勤工作,合作将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

物理实验课在营造合作性探究学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分组实验正好是学生体验合作性探究的最好时机,因此每次分组实验我首先强调合作要求,甲同学应做什么,乙同学应做什么,如何相互配合。同时改变过去一人一份实验报告的方式,要求实验分析报告必须二人合作完成,共同讨论,再写出研究报告。此外,在我的教学班,有一个独特的合作学习群体——让物理思维水平接近的学生组成讨论小组,遇到问题相互讨论。分层划组,有话可说,学生在小组内学业水平相当,也就大胆地发表意见,积极交流。采取这些举措,其目的不只是促使学生相互合作,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提高交流、合作、共事的心理品质,为学生未来生涯搭桥铺路。

在“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人说,中国青年不缺批判精神,缺少的是独立思考能力。粗听起来似乎悖谬,细想却有几分道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历来就有对权威和权力的膜拜。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所言“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对我们也应是一种警示。

问题导入可以成为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建立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提出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途径。当然,课堂问题的提出应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能力解决问题,渐进深入。以高一“加速度”一节为例,我这样问题导入:①有了速度概念,为什么还要引入加速度?②怎样定义加速度?采用了什么方法?③加速度大小由谁决定?④加速度是标量还是矢量?方向与速度相同吗?由谁决定?⑤加速度的单位与速度单位相同吗?单位表示是什么?怎么读?⑥V、ΔV有什么区别?⑦什么是匀变速运动?有何特征?⑧当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时,v与a同方向,叫什么运动?v与a反方向又叫什么运动?加速、减速的实质是什么?在此过程中开展问题讨论,研究交流,发表不同意见,延迟评价,让学生在反复的思想交锋碰撞中作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渐进训练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遇事不再人云亦云,会用独立的思维和判断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

第三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2.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逻辑关系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

3.物理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

内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描述:

①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并且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②初步具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能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2)科学思维

内涵:“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 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 提出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描述:

①具有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②能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③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使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④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科学探究

内涵:“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实验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七个要素的重新概括)“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描述:

①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②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③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④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和能力,能准确表达、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4)科学态度与责任

内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描述:

①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②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③在进行物理研究和物理成果应用时,能遵守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④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从四大类,14条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核心素养的建构,尽管落脚点是学生“身心发生积极、健康的变化”,但却是建立在物理学科的基础上或以物理学科为载体来实现的。

第四篇:物理教育 学

江苏教育学院编(高纲号 0796)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物理教育学》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理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物理教育学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物理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物理教育教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刻认识物理教育教学理论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物理教育学属于学科教育的范畴,它不仅仅要研究物理学科教学的理论问题,而且要从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从培养人的高度来讨论物理教育中的问题,其核心内容为物理教学理论。鉴于现在物理教育学还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学科,其理论体系还在不断的丰富过程中,所以本课程考试内容以物理教学论为主。本课程共分为十一章(包括绪论),侧重介绍物理教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在对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物理学习理论,物理教学理论,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以及物理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物理教育教学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物理教育教学各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2、理解并掌握物理教育教学各个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

3、掌握物理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基本方法、操作步骤和应用。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物理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物理教育教学系统及其过程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它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系统科学、教学论、科学方法等学科的一般原理、观点和理论基础,探索或发展物理教育教学理论,用于指导实际的物理教学。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物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物理教学论课程的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物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认识物理教学论课程的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物理教学论课程的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2、掌握:物理课程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第1章

物理课程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物理课程的价值,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的地位,并对中外物理课程和教材改革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物理课程的价值,掌握物理课程目标,物理课程的内容和地位,了解中外物理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历程,理解并掌握物理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教育的目标;学校课程的各种类型;物理课程目标;物理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原则。

2、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物理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物理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3、熟练掌握:物理课程的价值;物理课程的地位;物理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和基本理念。

第2章

物理学习心理与学习策略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点、对物理学习的思维障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物理学习的类型与原理、物理学习的策略。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掌握物理学习的不同类型和各种原理,以及物理学习的策略。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物理学习的各种类型与原理。

2、掌握: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记忆特点、兴趣特点、思维特点和注意特点;物理学习的原理;物理概念、规律、实验学习的策略。

3、熟练掌握:物理学习的思维障碍以及克服方法;国外影响较大的几种学习理论。

第3章

物理教学过程、方法和模式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物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物理教学的基本过程,基本方法和教学模式。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教学过程、物理教学过程的定义及特点;物理学的特点。

2、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原则;教学模式以及中学教学模式的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发展趋势。

3、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依据;各种物理教学方法(包括改革后的新教学方法)及其特点。

第4章

物理教材分析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材分析的意义、依据和一般分析的步骤,在此基础上对物理教材的知识、方法和学习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材选择的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教材分析的意义、依据和一般分析步骤,掌握对物理教材的知识、方法和学习心理分析以及选择合适教材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教材分析的意义。

2、掌握:教材分析的依据;教材分析的一般步骤;物理教材的选择原则。

3、熟练掌握:物理教材的知识、方法、学习心理分析的主要项目。

第5章

物理教学的典型课型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物理教学中几类典型的课型的教学,包括:物理概念课教学、物理规律课教学、物理实验教学、物理习题课教学以及物理复习课教学。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物理教学中几类典型课型的特点、教学要求、教学程序、注意事项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物理教学的内容;物理概念的特点;物理规律的特点、物理复习课的类型,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形式和基本要求。

2、掌握:物理概念课的教学程序;物理概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物理规律课的教学程序、应注意的问题;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自制教具进行实验的意义与要求;物理习题课教学的目标、基本要求以及选题原则、注意事项;物理复习课教学目标、基本要求、注意问题;物理复习常用的方法。

3、熟练掌握:物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学物理实验的主要内容和成功的关键。

第6章

物理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教学设计的示例。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以及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教学设计的原则,教学设计的概念;

2、掌握:教学设计与备课的比较;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3、熟练掌握:教学设计常用的策略。

第7章

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等方面的内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技术对物理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含义、整合的优势以及整合遵循的主要的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整合的概念与含义,国际信息技术教育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教学的整合。

2、掌握:信息素养的含义;信息技术对物理教学的影响;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整合的层面。

3、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第8章

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相关概念,学生物理学业成就评价的相关内容,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测量与评价的有关内容,以及对物理教师进行评价的指标和内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物理教学测量的概念、特点和方法;了解教育统计的相关概念;掌握教学评价的定义、功能、内容和评价类型;物理学业成就评价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业成就测量的质量分析与评价。了解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测量与评价的意义与特点,评价的指标体系内容;掌握对物理教师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形式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物理教学测量的定义、特点及方法;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物理教学评价的定义、功能、内容和类型;学业成就评价测量的质量分析与评价指标。

2、掌握:课堂教学质量测量与评价特点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对物理教师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形式和方法。

3、熟练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原则;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内容和方法。

第9章

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学技能、听课和说课技能,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技能。对物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物理微格教学也进行了简单介绍。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认识到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及主要内容。理解和掌握物理教师应具有的教学技能及各技能的基本要求,掌握说课技能,了解听课与评课技能。理解并掌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技能。了解物理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和途径,以及如何进行微格教学。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物理教师所要具备的几项基本素养;课程资源的涵义;物理教师听课与评课的技能及其要求;物理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途径和方法。

2、掌握:物理教师所要具备的教学技能、基本要求以及要注意的问题;说课的概念、意义与内容,说课与备课的异同点;微格教学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技能技巧;微格教学的感知等。

3、熟练掌握:物理教师选择课程资源的策略。

第10章

物理教学研究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进行物理教学研究的意义、基本方法、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撰写,以及物理教学研究的发展前景等内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到物理教学研究的意义,物理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物理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了解物理教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物理教学研究的意义和一般过程;物理教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2、掌握:物理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程序。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2、掌握: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相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结合教学实际加以分析和阐述。

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并能够归纳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说明、分析和阐述。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物理教学论》,李新乡、张德启等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广、综合性强,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教材的每一章节前,应先仔细阅读大纲中该章节的考核知识点和学习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能力层次要求的不同,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对于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理念和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对于一些与教学实践结合较紧密的理论,希望应考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加以理解并掌握。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课后思考题,以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来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2、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

3、辅导时应注重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应考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理论进行消化吸收,并启发应考者主动提出问题。

4、物理教育学是一门与物理教育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要引导应考者关注物理教育教学发展的最新动向,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5、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比例大致为:“领会”20%,“掌握”40%,“熟练程度”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问答、论述等类型。

5、考试为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如:一般说来,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注意发展的规律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二、名词解释

如:课程资源

三、简答题

如:物理知识的记忆特点有哪些?

四、论述题

如:中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有什么思维障碍?如何克服(举一实例说明)。

第五篇: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方法的教育与实施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方法的教育与实施

摘 要:课程改革中,科学方法是新课标中的核心目标,科学方法教育已势在必行。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方法教育?笔者认为科学方法教育应遵循适时性、渐进性、融合性等原则,应在不同类型的课中贯彻实施,使科学方法的教育渗透于物理教学。

关键词:科学方法;教育原则;实施方法;注意点

一、问题的提出

自然科学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基本的科学方法。什么是物理科学方法?物理科学方法就是研究物理现象、描述物理现象、实施物理实验、总结物理规律、检验物理规律时所应用的各种手段与方法。常用的科学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图象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w纳法等多种方法。

许多基层初中物理教师,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重理论而轻实验,重结论而轻过程,重习题操练而轻方法教育。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初中学生不仅应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应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说知识的学习给学生提供的是“鱼”,那么科学方法的学习就是给学生提供“渔”的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就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实施进行一些初探。

二、课堂教学中开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原则

1.渐进性原则

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逐步形成,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充分发展,他们对方法也不太感兴趣,因此初中阶段应着重进行观察、实验方法的教育;对于科学思维方法,只能隐性渗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的训练。

有的章节只隐含一些科学方法,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对科学方法就只需点到即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而有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联系较少,就不必硬要进行方法教育,特别是脱离教材而空谈方法,那只会使学生感到茫然,结果是适得其反。

2.融合性原则

所谓融合性就是要把科学方法的教育和物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将三者有机融为一体,使科学方法的学习促进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一堂物理课不但必须包含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还应有科学方法教育目标,使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物理教学教程中,各种科学方法交叉在一起,不可能在一种科学方法的教育完成以后再进行另一种科学方法的教育。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物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把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育。

三、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方法

如何实施科学方法教育?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隐性和显性的原则,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展开。

利用物理学史渗透科学方法:初二物理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介绍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教师应在教学中尽量将这些认识的程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它的思维和方法,使学生对研究物理学的“实验事实――提出假说――授受检验”这一基本方法有初步的了解,通过大量的个例分析,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物理学的发展是观察、实验为基础,提出假说,经过科学抽象,运用数学工具,概括总结出规律,形成理论,再经过实验的检验,循环往复,使之不断丰富、深入和完善。这不仅是物理学发展中用到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物理知识时必须掌握的方法。

四、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注意点

1.贯彻的长期性

科学方法学习比物理知识学习要难,它不是一次教学就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初中物理科学方法大多是隐性的,只有在长期的熏陶下学生才能潜移默化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学到一些科学方法。

2.不能离开物理知识的传授

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获取知识,教学应突出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轻视知识的传授。方法是获得知识的桥梁,离开了物理知识传授,方法教育是空泛的。物理教学加强科学方法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交给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终身受益。反之,不谈方法教育而侈谈能力的培养,不论愿望多么良好,仍不免是一纸空谈。

3.学生发展才是根本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是教的主人,学生的学的主人,教师在制订科学方法教学目标和方案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严格遵循感知、认识、理解这样一条认知规律,使科学方法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总之,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科学这驾马车的两只轮子,前人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产生了许多有用的科学方法,而科学方法的应用和推广也大大推进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掌握打开科学知识之门的钥匙比对某些具体知识的占有更有意义。在课堂上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学生对方法的重要性的认识明显提高,激发他们对知识和科学的探求欲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素质也有很大提高。现代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变化迅猛,现在学生学习的有的知识或许终身都用不到,甚至很快被遗忘,但科学方法则可以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积极的迁移效应。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今后解决其它领域内的问题有着启迪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邢洪明.科学方法教育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7):4-6.[2]曹祝基.物理核心素养对中学教学方式的思考[J].新课程?下旬,2017(9).

下载物理教育的核心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理教育的核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我见

    核心素养之我见 陕西省西安中学余欢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我见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详细阐释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揭晓了以全面发......

    基于核心素养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基于核心素养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基于核心素养物理教学心得体会1 20xx年9月28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济南市小学英语践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研讨培训会》。这是一次精彩纷呈的试听......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

    物理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调查报告 我于2011年10月9日,被分到XXXX中学进行为期五个星期的教育教学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

    物理教育[五篇]

    通过新课改培训要迫切改变提高的能力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物理,过去只是明确地告......

    物理教育叙事

    要注意学生的吸收能力 应城二中 褚峰松进入高三,我发现物理课堂气氛越来越凝重,学生个个眉头紧锁,提问无人答,作业拖拖拉拉,特别是经过几次理科综合考试后,班上弥漫着一股失败情绪......

    立足核心素养优化物理实验

    立足核心素养优化物理实验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促使初中物理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开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

    立足核心素养 反观物理教学

    立足核心素养 反观物理教学 张天禄 董友军 比照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笔者发现,目前某些学校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一些偏离核心素养要求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新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