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经济建设交流会发言材料
根据这次研讨会的安排要我就如何建设经济强镇发言。我认为建设经济强镇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实现的多种途径,也有许多的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制约,作为一个乡镇主要负责人我们也一直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在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上狠下功夫。江浙经济发展为什么走在全国前列,罗田近两年发展速度为什么如此之快,我体会是思想大解放的结果。我镇经济发展为什么步子迈得不快,思想观念落后是问题的根源,解放思想提了近三十年,为什么我们的思想总是解放不了呢?主要是存在三怕。一怕承担风险不敢解放思想;二怕有损既得利益不大愿解放思想;三怕行为失当不会解放思想。三怕的直接后果,就是在思想上始终找不到存在的差距,没有忧患意识。落实到抓经济的过程中,就存在着五个有余,五个不够:一是理性有余,冲劲不够;二是谨慎有余,闯劲不够;三是精明有余,开明不够;四是自主有余,压力不够;五是管理有余,服务不够。因此,我认为看不到差距就是最大的差距,看不到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学习罗田经验,并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两个大讨论,即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和优化环境的大讨论,首先把干部群众的思想闹通;其次在全镇上下弘扬三种精神:一是弘扬首创精神。要敢为人先,对抓经济工作的任何方式方法都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摒弃只说不干,光说不练,坐而论道的习惯,摒弃观望、怕犯错误和怕承担责任的思想;二是弘扬探索精神。要有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地谋划经济工作,推动经济大发展,敢于在经济工作的实践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三是弘扬真抓实干的精神。通过集思广益,把好的思路、好的举措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干字上,多干少说,干好再说。在此基础上,充分认清形势,掌握发展方向,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找到发展差距,从而树立信心,创新思路和方法,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在加快xxxx创业园的建设上狠下功夫。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产业聚集的平台。要根据合理布局、功能分区、产业扎堆、集群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xxxx创业园。这是实现xxxx项目建设和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乡镇招引2000万以上项目有,但较少,而且必须进县园区才能享受有关政策,而一些有市场、有技术,投资不足2000万元的项目,甚至有些是与大项目配套的项目根本没有资格进县办园区,乡镇又没有地方能安置这些项目,至使有些项目外流。如我镇上年洽谈的智雄铸造项目和鑫源钢构,一个已经走了,一个准备在团风落户。这就在客观上提出了建设乡镇工业园的要求,而且刻不容缓。加快乡镇园区建设,一要立足现实、科学选址,区位不优、交通不便,企业不愿落户,三通一平投资过大,乡镇难以承担。二是要坚持两个结合办园区。也就是争取县政策和资金支持与镇内挖潜力相结合,政府投入与争取社会力量投入相结合。当然县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更重要。如用地和税收政策,用地多少钱一亩、有没有优惠、交县办手续多少、税收地方留成有没有优惠等,如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是否享受县办园区政策,必须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等。三是要加强领导,成立专班。主要领导要亲自谋划、亲自参与、亲自招商,确保有项目进园区,进园区项目能落户,力争通过2-3年努力,使园区发展初具规模。
三、在培植优势产业上狠下功夫。产业兴、百业兴,经济强镇必须靠产业来支撑,我们必须着力扶持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我镇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培植了一些初具规模的产业。与自己比,有所发展,但放在全省、全市中比,差距就很大。既有总量不大的问题,又有人均不高的问题;既有规模小的问题,又有层次低的问题;既有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又有发展要素瓶颈制约的问题。看到这些不足和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工商方面,要集中力量主攻窑炉机械、装帧材料、饲料加工、物流配送等四大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装帧材料要围绕扩规上档来盘强盘大,形成装帧纸业龙头;饲料加工要依托四方饲料、鑫一饲料、富康饲料、正方饲料等企业。做好精深加工和扩大规模,创立品牌的文章,形成饲料工业集群;物流配送要围绕俊达、新兴、爱明等仓储运销企业,扩大仓储规模,搞好优质服务,促其延伸壮大,形成流通产业集群;特别是窑炉机械,要以劲马陶瓷、中鑫窑炉、华杰窑炉等企业为龙头,通过内引外联不断做强做大,形成制造工业集群。劲马陶瓷现在已经达到了年产1000座窑炉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中鑫窑炉已经进军高端窑炉市场--冶金窑炉机械领域;华杰窑炉承接的订单中20%来自海外市场。到目前为止,全镇已经发展了30多家中小窑炉设备制造企业,窑炉行业总产值达到5个亿。随着窑炉机械制造企业的陆续落户,包括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玻璃陶瓷以及冶金陶瓷在内的各类陶瓷制造企业,正在形成窑炉机械产业集群,占领了国内三分之二的窑炉市场和部分国际市场,为我们打造窑炉机械制造业强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步我们要在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创标准,继续扩大规模延伸链条上下工夫。
现代农业方面,结合xxxx实际,通过规划引导、抓点示范、政策推动,培育壮大优质粮油、畜禽养殖、名优水产和设施蔬菜四大优势产业,特别是畜禽养殖,全镇已发展生猪养殖专业户102个,蛋鸡养殖专业户357个,生猪存栏6.2万头,年出栏5.4万头;蛋鸡存笼317万只,年产鲜蛋10亿枚,成为鄂东乃至全省名副其实的蛋鸡养殖第一镇。一批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以生猪养殖和种猪繁育为主的华盖牧业,年出栏生猪8000多头,每年为社会提供优质种猪2800多头,提供优质仔猪2万多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以蛋鸡养殖和种苗繁育为主的华联禽业,蛋鸡存笼达8万只,每年为社会提供罗曼鸡种苗100多万只,成为县级龙头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的洪都1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正在建设之中,高标准的基础设施、高效益的养殖模式,将成为全县养殖业的示范基地。随着蛋鸡产业迅速发展,全镇已先后组建了五个专业禽业合作社,其中东门河养鸡专业合作社注册的东门河牌商标的鸡蛋远销武汉、合肥、上海、北京等地超市。
第二篇: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发言材料
真抓实干
全域整治
干出美丽图影新篇章
今年6月以来,太湖图影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美丽宜居城市的部署,坚持党建引领、真抓实干、全域整治,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奋力书写践行“两山”理念的图影新篇章。
一、思想认识真统一,全民发动。
百日攻坚不仅是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更是图影发展的切实需要。一是转变思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召开两次党政联席扩大会议,层层统一思想,凝聚广泛共识,在百日攻坚行动中率先示范,彻底整、整彻底,以优美的人居环境迎来大项目的顺利开业。二是全民动员,变“政府干”为“大家干”。坚持支部为引领、干部当先锋、党员作表率,全民发动、全员参与,累计超过20000人次参与攻坚行动,清理了9860个点位,涌现出一批敢担当、有作为、讲奉献的先进典型。比如大荡漾村支部书记陈菊锋同志白天在一线攻坚、晚上在医院挂盐水,连续一周带病攻坚,还有我们横山桥村老党员沈金仙同志,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85岁高龄了还主动坚持在一线攻坚了三个月;还有很多老百姓自发为党员干部送清凉、送慰问。此次行动,干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也干出了更紧密更融洽的干群关系。二、重点难点不回避,全力攻坚。
一是破解“乱堆乱放清理”的难题。针对乱堆乱放的顽疾,通过“天上飞(无人机)、地上查”的方式,进行地毯式的排查,不漏一户、不留死角,图影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破解“残垣断壁拆除”的难题。针对存量违章建筑和建新未拆旧的残垣断壁,坚决拆除到位;针对老旧房屋和存量辅房,按照“不赔钱、确产权、作承诺”的原则,引导群众自行拆除老旧房屋,双管齐下,累计拆除残垣断壁277处8292平方。三是破解“工地扬尘整治”的难题。龙之梦项目工地占地近8平方公里,战线长、体量大、情况复杂,管理难度非常大,借“百日攻坚”之势,按照7个100%的要求,会同业主单位、施工单位,清理建筑垃圾、整理建筑材料、整治工地车辆、完善临时设施,并专门安排洒水车、雾炮车全天候作业,工地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三、长效管理真落实,助推发展。
一是坚持边整边管,确保整治成效不反弹。坚持及早谋划、及时跟进,坚持整治一处、管好一处。同时,将长效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和党员积分制管理内容,尤其是结合“诚信户”建设,将群众落实“门前三包”的情况纳入诚信指数评比,在每个自然村设置曝光台,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美丽兴业,助推美丽经济更兴旺。人居环境的提升吸引了更多的客商来图影投资兴业,民宿和农家乐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第三篇:(5.28)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发言材料
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发言材料
今年以来,东林镇紧紧围绕市委“一四六十”工作体系和全区“十大专项行动”工作任务,坚持铺好“基础网”、搭好“经济梯”,不断推进“转型升级示范镇”打造。截至8月底,全镇实现规上工业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规模工业增加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财政税收XX亿元,同比增长XX%。
一、破解制约,找准区域发展“钥匙”。
当前,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最大瓶颈。我们多方探索,积极寻求破解新路径。一是化零为整。年初正式启动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生态环境修复为主要内容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年内可实现新增土地复垦240亩、土地开发3100亩。二是盘活低效。开展“低效用地盘活”专项行动,大力度推进“四无”企业集中清理和“低散乱”块状行业整治,突出喷水织机、木皮加工等几个重点行业,组建专班集中攻坚,累计关停企业144家,切实整治了一批高耗低效的小微企业,腾出建设用地指标75亩。三是集中入园。通过合理选用线位资源,尽可能减少土地资源分割,通过项目的集约建设来实现有效投资扩大。启建吴兴小微企业创业园(东林片区)一期,引导符合升规、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搬迁入园,技术转型、设备升级、污水纳管等软硬件配套全部到位。目前,13幢单体已结顶9幢,年底可实现主体竣工。二、明确重点,调准产业结构“体态”。
高精尖项目的引进、落地,以及相关产业链条的合理配置及动态调整,是我镇经济实现大幅增长并保持稳定的关键。一是项目引进重“精”。结合我镇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着重围绕高端纺织、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三个主导产业下功夫,今年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94.5亿元;评定市、区级“大好高”项目各3个。二是项目落地重“快”。始终以“全程代理”的服务态度,做好项目落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企业升级重“稳”。坚持“抓龙头、促骨干”两不误,结合省市区“亩均论英雄”要求,以亩均提效倒逼企业升级,持续抓好骨干企业的育优培强。三、精准发力,点准核心竞争“穴位”。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极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才能占领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一是加大政策支撑。继续服务好新凤鸣“金象”企业,建立“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机制,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加强人才引进。聚力党管人才政治责任,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实施“人才兴镇”行动。三是加快企业创新。深化实施企业技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力度,规上企业绿色工厂建设覆盖率达80%。第四篇:乡镇经济建设的调研
坚持科学发展振兴xx经济
——关于建设“经济强镇”的调研
为实现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将创先争优活动推向深入,我镇通过对所辖村进行走访调研,召开生活会,在广泛征求村“两委”干部、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找准症结,科学谋划,认真查找出了制约经济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镇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镇地处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0公里,属半山区乡镇,面积72.3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全镇18个行政村分布于一个“c”形的环山地带,其中7个村位于一面靠山,一面临漕河的狭长地带,11个村位于两面夹山的狭长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制约了工业项目的落地与发展。由于区域位置的特殊性,村民收入只能主要依靠林果业、养殖业、建材加工及外出务工等。其中107国道以西主要以特色农业—磨盘柿、红岗山桃种植为主导产业,其他区域多以建材加工、纸制品加工、外出务工为主。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XX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实现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镇发展形势良好,农民生活富裕,经济社会稳定。但对照建设经济强镇的发展目标,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我镇相继建设了一批民营企业。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多数企业面临规模小,效益差困难;多数民营企业者多为农民出身,文化层次低,综合素质差,普遍存在着“小富即满,小进则足”的思想,缺乏将企业做大做强的雄心和魄力,缺乏敢为人先的激情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地方经济的带动力不足。
根据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的规划要求,我镇高耗能、高污染的小企业被关停,其他生产企业也对技术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与平原乡镇相比,除建材之外,我镇造纸、化工行业的发展在资源、交通等条件上并不占优势。现有建材企业按照资源分布在各村,因资源纠纷及后备资源匮乏,导致各企业无法将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缺乏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后劲。
(二)传统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我镇人多地少,以林果种植业占主导地位。受自然灾害、市场供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靠天收、靠天吃饭的问题,传统农业发展不稳定、效益不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十分有限,不能凸显镇域经济发展的亮点行业。
近几年,我镇林果种植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因缺乏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不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导致产业效益不高。我镇 “磨盘柿”、“红岗山”桃主要由外地客商(散商)收购销往外地,未经过加工包装,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XX村作为“红岗山”桃的全国唯一产地,所产出的水果大部分由农户自产自销,“红岗山”品牌注册后缺乏科学统一的后续应用,始终局限在第一产业的范围内,经济效益得不到进一步提升。
(三)农民致富途径单一,收入偏低。
通过调研发现,我镇农民增收门路狭窄,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吃饭”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致富”问题;外出务工虽然收入较高,但受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就业门路限制,农民外出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实现稳定就业。
(四)柿子沟旅游开发和经营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柿子沟景区部分农户开办了农家院饭店,但分布比较分散,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经营者市场意识淡薄、接待能力有限。我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宣传景区,但未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收益,究其原因主要为景区内除了农家院饭店、水果采摘并没有其他旅游消费项目,游客到柿子沟游玩,供其消费的项目非常有限。
三、建设经济强镇的几点思考
根据县委、县政府“东接电谷、南联汽车、西抓生态、城兴三产”的发展思路,结合镇党委、政府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立足镇村实际,为实现“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经济强镇、文化名镇、旅游大镇”的发展目标,主要宜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加大林果业的改良和深加工,实现果品附加值
立足“柿柿红”柿醋深加工项目的投产和XX村柿子树改良技术推广,针对目前我镇林果业面积广,树多品杂,初级产品多,加工转化率低,效益不突出等问题。首先是改变林果业由扩张种植规模向提高品质和效益转变,保持林果面积、产量与产品品质、效益的协调发展,形成既有明显的特色和品质优
势,又具备较强的规模和效益优势的产业。其次是改变林果业由生产初级产品向深加工方向转变,延伸果品深加工产业链,使林果业向高起点、高产出、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实现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业,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目的。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结合“柿柿红”醋业加工项目落户投产,规划出一定区域用于项目建设,加大跑项目的力度,积极争取大项目甚至省市重点项目落户我镇,为辖区及周边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结合镇党委、政府认真谋划梳理汇总的30个项目建设为基础,在马连川村规划建设农产品观光采摘园,在该村北山规划出大红袍石榴种植基地、磨盘柿基地、山灵枣种植基地各100亩,打造绿色无公害产品观光采摘园;以神星镇医院自筹资金为主,积极吸引开发商的介入和争取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医院后侧西北部规划占地300亩,依托地势地形穿插建设集休闲、疗养、餐饮、教育、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大型疗养中心。
(三)深度开发“柿子沟”资源,进一步打响生态旅游牌 一是科学规划景区内景点优势,将XX村上庄进行合理规划,在保持上庄原有村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依托其紧邻“百年柿林”、“千年柿树王”等景点,打造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原生态影视基地;二是结合东峪村新民居工程建设,以东峪村三个自然庄为试点,继而整合中峪村四个自然庄,借助政策扶持,建设与柿子沟景区整体环境协调一致的民间别墅,同时在解决村民自住基础上,兼顾旅游接待能力,留有游客住宿空间,使游客与村民一起,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家生活。三是在景区原有娱乐项目基础上,增设自助烧烤、户外露营、狩猎、野外
登山、自行车比赛等活动,增加游客的消费范围和趣味,延长游客在柿子沟的停留时间;四是利用“柿子沟”良好的生态资源,谋划建设三条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专用公路:打通县城西北外环至柿子沟旅游专用公路,拉近县城乃至保定市与柿子沟之间的距离;有效串联东峪“千年柿树王”、“百年柿林”等品牌景点,在“柿子沟”山脚修建环山景观大道;在适宜地段,间隔性的加宽进出柿子沟道路作为车辆“候行区”,有效缓解堵车、会车问题。
(四)加强管理,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由镇工会组织牵头,与县总工会、人才市场、企业等中介和用工单位加强信息沟通交流,随时向各村发布招工信息,有效解决农村就业难问题;结合XX村在北京种菜的部分村民、马连川村在在天津塘沽搞蔬菜批发的部分村民,利用他们信息灵通、就业经验丰富的优势,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同时,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帮助其在致富的同时更好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五)强化引导,加快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
以XX纸厂等纸制品加工企业技改升级为契机,积极引进高效节能产业项目和绿色环保型项目;发挥技改升级作用,引导和实施现有传统工业企业的改造升级,对重点企业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不断壮大工业实力。
2011年1月10日
第五篇:乡镇经济建设表彰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镇XX总结表彰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表彰奖励在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精心描绘未来发展蓝图,激励全镇上下士气,进一步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再鼓干劲,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把我镇建设成为全县人均收入最高,幸福指数最高,居住环境最优的幸福小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简要回顾
刚刚过去的XX年,是我镇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镇、村两级换届之年,更是我们建设幸福小镇取得突出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全镇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三晋十强县”的宏伟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郑村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谱写了建设全县人均收入最高,幸福指数最高、居住环境最优的幸福小镇的新篇章。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幸福小镇》专题片,大家一定能够切身体会到,在短短的几年中,郑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到XX年底,全镇社会生产总值完成xxxx万元,同比增长27.5%;财政总收入完成xxx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x万元,同比增长89.2%,增幅位居全县第一;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87元,人均增收1609元,增幅为26.5%,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镇上的移民搬迁工程、大象农牧集团肉鸡产业化项目、湘峪三都古城旅游开发以及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多项工作接受省、市、县巡视检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特色城镇化规划还被确定为全市的试点。郑村镇今年跨入省级文明乡镇行列,镇党委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在刚刚结束的全县XX总结表彰大会上,我镇荣获了全县最高奖——党建红旗金杯。我镇的其它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一)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1、寄宿制中心小学建设工程:总投资35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2540万元,完成6栋楼主体工程建设和楼体外墙保温工作,室内外装修正在进行。
2、煤矿采空塌陷区移民安置工程:总投资2.2亿元,肖庄移民点完成投资1.05亿元,一期工程(17栋楼71925m2)主体完工,外墙保温完成50%;二期工程(9栋楼37339m2)主体已完成80%;湘峪、半峪、常店移民点已完成招标,相继开工建设。
3、河道治理工程:总投资xxx万元,现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加固堤坝2700m,建成上游600m的河槽方格网、5条翻板坝坝基,坝体正在建设中,跨河一号大桥桥墩已完成混凝土浇筑,即将完成桥梁吊装。
4、集中供水工程:总投资560万元,可解决中后片9个村以及肖庄移民区、寄宿制小学在内共4000余户,近1万口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该工程目前已完工,正在进行试供水。
5、绿化工程:完成通镇路绿化21公里,通村路绿化12公里,村庄绿化9个;完成半峪、后河核桃树连片种植780亩,湘武路两旁荒山连翘连片种植1500亩;完成南山森林公园树株补植、公园主要道路的基础开拓等工作。
6、湘峪“三都古城”旅游开发工程:投资600万元,完成旅游综合办公大楼的修建和入口街道的绿化、亮化工程,“3a级”景区投入试营运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就绪。
(二)招商引资工作成效突出
1、大象农牧集团肉鸡产业化项目在郑村落地。总投资3.5亿元,于XX年9月20日召开了盛大的奠基仪式,省农业厅、市、县主要领导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该项目为“十二五”期间实现农民收入翻番打下扎实基础。我们印制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先后组织了三场专题讲座,分四批组织全镇农村干部、养殖大户赴大象总部进行参观考察。目前,部分标准化养鸡场已动工兴建,各村的养殖基地规划有序进行,力争两年内建成年出栏800万只肉鸡的养殖基地。
2、引进润宏新能源发电基建项目。总投资1.35亿元,已完成投资1亿元,建起了主厂房、高低压配电室、4个余热回收装置和冷却循环等配套设施,20台机组全部到位,管道连接已完工,准备正式运行。
(三)集镇建设规模初步形成
1、以肖庄、半峪、湘峪、常店为主的四个移民点正在加紧建设,肖庄移民点今年年底前建成使用;湘峪、半峪、常店移民点已完成招标,并相继开工。
2、与移民工程相配套的水、电、气等配套实施相继完备,幼儿园、小学、森林公园等基础设施正加紧规划建设中,绿化、亮化、硬化等工程一如既往地加快开展。
3、以大象肉鸡产业化项目和“一村一品”为依托的农牧业,以半峪煤矸石烧结砖、亿豪铸业等为主的新型产业,以湘峪“三都古城”为代表的三产服务业等逐渐发展壮大。
4、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郑村被确定为全市三化协同推进的试点,意义深远。我们正聘请国内顶级的规划部门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我镇进行三规合一的规划,做大城镇规模,做强城镇品牌。
(四)安全稳定保持平稳态势。我们始终把安全和维稳工作放在第一位来抓。一是严格进行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并分别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二是开展了“严打整治”斗争和分色预警工作。投资200多万元安装视频监控探头78个,对湘峪、半峪、侯村等11个村进行了分色预警挂牌;三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四是扎实开展民爆物品、校园安全、企业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全镇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五)产业转型发展迈开新步。一是以湘峪“三都古城”景区为主的旅游开发,即将投入运营;二是以半峪、侯村、夏荷、肖庄、赵庄、后河等村为主的矿区服务业方兴未艾;三是半峪煤矸石烧结砖厂、忆豪铸业、奇锐工贸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逐渐发展壮大;四是肉鸡养殖业呈蓬勃发展势头;五是郑村占股份40%的鑫海公司郑庄煤矿建设稳步推进。
(六)“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顺利推进。今年我镇的农村街巷硬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农家书屋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五个全覆盖工程取得了实效。硬化街巷67.732公里;新建便民连锁店5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8280人;便民连锁店、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设施、村级文化活动场所都实现了全覆盖。
(七)精神文明创建成效显著。郑村镇跨入省级文明镇行列,侯村村由市级文明标兵村跨入了省级文明村,夏荷村首次跨入市级文明村行列,镇上建起了综合文化站,村村建起了文体活动场所、农民书屋。在元宵节“三八”、“七一”、“十一”等传统节日里,各类文艺宣传活动精彩纷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繁荣。在近几年的元宵节、农民运动会上,郑村的节目和表演多次受奖。
(八)党的建设再创佳绩。一是加强镇、村两级班子建设,把镇、村两级换届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顺利完成了换届任务。二是强化了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提升,通过聘请专家授课、外出参观、集中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增长了本领。严格按照“三推五审四公示”程序,发展新党员16名,四是全面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大对后进村的整顿和建设。后进村全部得到转化。五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开展了“六治六促”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促进了镇、村两级干部作风的好转。便民服务、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小型工程招投标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四个中心”规范运行。述职述廉、询问质询、民主生活会、诫免谈话等党内监督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以加强群众监督为重点,以阳光农廉网、政府信息网、公开栏、电子显示屏、触摸屏为主要平台的“三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镇党委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是目前我镇党建工作获得的最高荣誉。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全镇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广大群众团结奋斗,克难攻坚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在座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模范带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一年来为郑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界人士以及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镇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村级“两委”换届工作刚刚结束,许多重要工作、重要项目还需要加快节奏,加大力度,少数村党支部软弱涣散,驾驭全局能力不强,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仍然存在。干部思想不解放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较慢;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炭资源整合带来的社会矛盾和资金压力依然是制约转型跨越发展的桎梏;煤矿采空区治理任重道远。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是xx建设“三晋十强县”的迈大步之年,更是我们建设全县人均收入最高、幸福指数最高、居住环境最优的幸福小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我们所处的发展环境,充分认识到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充分认识到干部群众中蕴藏的能量和动力,切实增强建设幸福小镇的信心,勇于担当,力争有新作为、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