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税务风险内控制度
公司从领导到普通员工,人人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将明礼守信,依法纳税,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作为公司生存发展的一项基本前提。为了培养自觉的纳税意识以及应用法律法规规范涉税行为的能力,公司定期组织财会人员进行各类财会、税收知识培训,2008年还组织全体财会人员参加了上级单位的所得税和新税法的专项培训;此外,公司财会人员还利用税务机关税法宣传和管理员下户辅导的机会,主动请教,随时了解有关政策动态。
为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进一步统一企业领导和有关财务人员的思想意识,中国电信安康分公司在按照国资委的有关要求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企业税务内控制度作为了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明确涉税人员的岗位分工;二是将税务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激励涉税人员工作积极性;三是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把相关财务报表等有关生产经营数据和资料提供给税务机关,为税务机关的征管决策提供可靠的原始依据;四是针对涉税业务流程进行 规范,及时下发文件、规范制度,防范税收风险;五是建立内部税务培训机制和重大税务事项汇报制度。目前,企业税务内控制度建设已初见成效,该制度在有效降低税收风险的同时,也明显促进提升了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能力。
第二篇:税务风险制度
广州珠江实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税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
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税法文件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大企业税务
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等内部风险控制文件为依据。
第三条 遵守税收法规、依法诚信合理纳税是公司税务管理工作的宗旨。
第四条 除特别说明外,本制度所称“公司”的范围包括股份公司本级、各级控
股子公司以及纳入股份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的其他主体。控股子公司和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的其他主体统称“子公司”。
第五条 税务风险管理由企业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
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第二章 税务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第六条 公司税务管理机构设置
1.公司本级财务管理部门设立专职税务管理岗位和人员。
2.各子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财务部门相应设置专职或兼职税务管理岗
位和人员。
第七条 公司财务部门税务管理职责
1.负责公司日常税务事项的审核、核算、申报、缴纳(含代扣代缴)、协调与
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各种发票的购买、领用和保管工作;按照税法规定,真实、完整、准确地准备和保存有关涉税业务资料,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报备。
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税收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实施管理办法,并负责督促、指导、监督与落实。3.负责与税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接洽、协调和沟通应对工作,负责解决应
以公司名义统一协调、解决的相关税务问题。
4.参与公司日常的经济活动和合同会签,利用所掌握的税收政策,为公司的战
略制定、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等重大决策以及开发、采购、销售、投资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税务专业支持与管理建议。
5.负责所在地区最新税收政策的搜集和整理,及时了解和熟练掌握国家有关财
税政策的变化,将与公司有关的重要税务政策变化归类汇总后,提交公司领导和控股公司,必要时还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培训学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各项税务政策变化对公司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6.合理利用税收政策,加强公司经营活动的税务筹划,每月对纳税申报、税负
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地控制税收成本,发挥税务管理的效益。
第八条 公司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确保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
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税务管理的不相容职责包括:税务规划的起草与审批;税务资料的准备与审查;纳税申报表的填报与审批;税款缴纳划拨凭证的填报与审批;发票购买、保管与财务印章保管;税务风险事项的处置与事后检查;其他应分离的税务管理职责。
第九条 任何税务事项的计缴必须有书面原始凭证和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第十条 公司涉税业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资质、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
守,遵纪守法。
第十一条 公司应定期对涉税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三章 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
第十二条 公司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企业应结合自身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和实际经营情况,重点识别下列税务风险因素:
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税收遵从意识和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
涉税员工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组织机构、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
技术投入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情况;
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
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及行业惯例;
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其他有关风险因素。
第十三条 公司应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税务风险评估由企业税务管理岗位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实施,也可聘请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能力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第十四条 公司应对税务风险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识别和评估原有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新产生的税务风险。
第四章 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第十五条 公司应根据税务风险评估的结果,考虑风险管理的成本和效益,在整
体管理控制体系内,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合理设计税务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全面控制税务风险。
第十六条 公司应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从组织机构、职权分配、业务流程、信息沟通和检查监督等多方面建立税务风险控制点,根据风险的不同特征采取相应的人工控制机制或自动化控制机制,根据风险发生的规律和重大程度建立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机制。
第十七条 企业应针对重大税务风险所涉及的管理职责和业务流程,制定覆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八条 公司因内部组织架构、经营模式或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受行业惯例和监管的约束而产生的重大税务风险,可以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以寻求税务机关的辅导和帮助。
第十九条 公司应对于发生频率较高的税务风险建立监控机制,评估其累计影
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五章 信息与沟通
第二十条 公司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内部、企业税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企业税务管理部门与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沟通和反馈,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对措施。第二十一条 公司应与税务机关和其他相关单位保持有效的沟通,及时收集和反
馈相关信息。
1、建立和完善税法的收集和更新系统,及时汇编企业适用的税法并定期更新。
2、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和更新系统,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的设置和更改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步,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输出能够反映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
第二十二条 公司应根据业务特点和成本效益原则,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对具有重复性、规律性的涉税事项进行自动
控制;
2、将税务申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利用有关报表软件提高税务申报的准确
性;、建立税务日历,自动提醒相关责任人完成涉税业务,并跟踪和监控工
作完成情况;
4、建立税务文档管理数据库,采用合理的流程和可靠的技术对涉税信息资料
安全存储;
5、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法律法规的收集、处理及传递的效率和效果,动
态监控法律法规的执行。
第二十三条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记录、收集、处理、传递和保存应符合税法和税务风险控制的要求。
第六章 监督和改进
第二十四条 公司税务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公司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
评估审核,不断改进和优化税务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二十五条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应根据企业的整体控制目标,对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由计划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制度经股份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施行。
为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莱西国税局牢牢把握“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要求,在加强税收征管、规范税收执法的同时,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通过建立健全纳税服务四项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以“三个平台一个机制”为重点的专业化纳税服务体系,努力提升纳税服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了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
一、建立纳税服务监督员制度,拓展纳税服务监督渠道。该局下发了《莱西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纳税服务监督的通知》,聘任了特邀纳税服务监督员和兼职纳税服务监督员。特邀监督员由40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主要向国税机关反馈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意见、改进建议和相关业务需求;兼职监督员由23名税务干部兼任,主要监督各单位、岗位是否按规定落实纳税服务各项政策规定,措施是否到位,两者均可直接向局领导反映该单位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纳税服务定期问卷调查制度,广泛征集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该局下发了《莱西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纳税服务定期问卷调查的通知》,利用网络调查和书面调查两种形式,每季开展一次纳税服务问卷调查,征求纳税人对该局纳税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纳税人的需求,解决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发放各类调查问卷5000余份,征集纳税人意见和建议170余条。
三、建立税企邮箱使用制度,增强纳税服务的主动性。该局下发了《莱西市国家税务局关于税企邮箱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了税企邮箱推广应用,对税企邮箱的开通形式、开通方法、注意事项、应用及监督管理进行了明确,要求税收管理员月户均发送邮件数量不得少于1件,并及时准确回复纳税人邮件,进一步加强了税企交流,增强了纳税服务的主动性。
四、建立纳税服务研讨制度,深入开展纳税服务大讨论。在大讨论中,一方面,利用内网税收文化论坛平台,开设了纳税服务大讨论栏目,全系统干部踊跃投稿,刊发稿件80余篇。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两个一”活动,即每个部门确定一个纳税服务项目,每个税务干部做一件纳税服务工作的实事。全系统16个部门和单位以及208名干部全部参与,已完成189件纳税服务工作的实事,还有19件在进一步实施中。大讨论对全面提高纳税服务水平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这个网址很重要
第三篇:浅析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风险之我见
浅析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风险之我见
目前信用社内控制度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信用社的部分领导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对信用社内控机制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内控意识淡薄,对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重要作用认识肤浅,忽视了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少数员工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向,员工盗用客户资金、挪用库款、以贷谋私等违规违纪案件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信用社信誉和利益。
二、规章制度不健全。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各信用社应建立责任分明、平衡制约、制度健全、运作有序的内控机制。但实际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度不健全,制度建设滞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一些业务经营存在监控盲区;有些规章制度已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须重新修订,加以完善;在新业务开发推广或新的管理模式推行时,没有及时制订相应配套的规章制度,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内控制度建设中重此轻彼,各取所需,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影响了内控制度建设整体作用的发挥。制度未能覆盖所有的重要业务流程和风险点,出现无章可循。
三、制度执行不到位。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是长期以来人们在总结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起了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的作用,在业务运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执行监督不力,责任难落实,处罚力度不够。目前大部分农村信用社未执行事后监督制度,无监控设备,一人临柜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内控制度执行的监督流于形式。一些检查往往停留在对业务凭证的审查和账务核对上,并且存在着重录入轻审查、重凭证要素轻资金对转关系、重账表核对轻内部科目对应关系,不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对风险的评估,造成内控制度执行中的深层次问题难以发现。
四、检查监督不到位。虽然现在大多数联社都配备了专职稽核员,但还存在稽核检查力量薄弱、功能不全、监控检查不到位等问题,与业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随着电子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与之相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尚未建立,对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运行以及计算机数据流向过程没有有效监督;由于稽查人员业务知识不全面,致使对计算机、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方面失去有效监控;监察稽查以事后监督为主,往往是亡羊补牢,事后补救,缺少事前、事中的监督;职能部门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督促检查不力,无法达到内部制衡的目的。
五、缺乏内控激励机制。即使有些地方规章制度健全,执行力度到位,但管理监控性、强制性、约束性的多,缺乏激励性的内控机制。在出资者经营者关系中,要强化激励与约束,就必须对经营者实现责任(利益)的货币化和契约化(法律化),但现实中信用社主任及经营管理层的报酬非货币化和责任非契约化十分明显,出了事故、风险,可以按规定扣工资奖金和无限赔付,但做出业绩、做大规模却不能随之增加收入,没有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绩工资制,因而不能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篇:学校内控风险评估制度
学校风险评估制度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建立健全学校风险评估机制。把学校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措施等制定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对重大事项实施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充分尊重和运用预测评估结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学校稳定问题的发生。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有机统一,确保学校的稳定。
二、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风险评领导小组
三、主要内容
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以及重大改革等重大事项都要进行风险评。
每个重大事项实施或出台前,由学校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客观、准确、公正、实效的原则,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四、责任分工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制。事件对师生有重大影响的,由校长负责进行风险评估;凡涉及教学工作的决策由教务处、教科室负责进行风险评估;凡涉及师生参与的重大集体活动由团委负责进行风险评估;凡涉及建设、后勤管理和改革的决策由总务处负责进行评估。其他工作部门在本部门作出涉及全校性的重大决策前,应主动进行风险评估。
五、工作程序
(一)确定评估对象,全面掌握情况。对拟定的每个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查阅、收集相关文件、资料,调查专家、业主、相关领导,召开教职工及利益相关的人员代表座谈会,采取问卷调查、民意测验等方式,了解掌握所评估的对象的有关基本情况,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为预测评估提供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二)缜密分析预测,准确评估风险。根据了解掌握到的有关重大事项的第一手资料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逐项分析预测,科学、客观地作出评估。
(三)制定维稳预案,落实维稳措施。针对预测评估结果中的涉稳较大隐患,研究制定预防和处置工作预案,预案应充分体现周密、具体、清晰、可行的原则。
第五篇:风险管理、内控制度
风险管理、内控制度 在国企预防腐败中的作用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党的建设科学化首先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通过加强内控控制,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适合国有企业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方面,有效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和预防国企人员腐败,是当前务必切实抓紧抓好的战略任务。
一、国有企业腐败案件的基本情况分析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在监管方面客观存在的缺失,国有企业反腐败工作意义重大。根据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企人员违纪违法案件具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从腐败案件发生领域看,主要集中在招标采购、工程建设、土地转让等环节。二是从腐败案件的性质看,贪污受贿案件所占比例最大,且有从单人违纪违法作案向多人勾结共同作案,“窝案”、“串案”现象逐渐增多的趋势。三是从涉案人员的身份看,过去企业负责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案件
相对较多,而近年来有向低层级、低职级人员发展的趋势。四是从涉案人员的年龄看,国有企业曾有一段时间存在“59”现象,而近年来呈现出逐步向低龄化转移的趋势。这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主要对象应当是,具体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企业中直接从事经济工作、年富力强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
二、风险管理对深化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在有关中央企业调研时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体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把惩防体系植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之内、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之中,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对于如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风险管理在预防国企人员腐败中的运用
预防国企人员腐败的目标,就是使企业有关人员不以身试法,至少是要把腐败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经济学所说的风险管理,是指在一个肯定存在风险的环境里如何把风险减 2
至最低的管控过程,其中包括对风险的评估、量度、防范和应对。就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基本属性而言,积极探索在国有企业运用经济学的风险管理方法,来最大限度地预防腐败案件的发生,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通过全面收集和分析风险信息,最大限度查找腐败风险,提高企业人员风险意识、自律意识
按照风险管理要求,腐败风险收集应具有全面性、系统性、超前性,覆盖企业多层面、多领域、多环节,考虑企业当前存在和未来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避免腐败风险问题遗漏,为全面风险识别奠定基础。企业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收集补充企业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廉洁档案、重点业务流程执行状态和结果等方面的信息数据。还可依据企业信访举报中反映的情况,效能监察、巡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腐败风险与其他各类风险的具体表现和发生条件,为后续的系统治理提供重要依据。风险信息收集过程是提高企业全体人员风险意识、自律意识的过程,通过思想引导、行为规范和营造氛围,进一步形成企业领导人员廉洁经营、全体职工共担风险的企业风气和企业文化,夯实体系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通过定期开展风险识别,认真分析企业各层面、各职能部门、存在的腐败风险,明确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建立预测机制
既全面推进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又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大治理力度,是搞好预防国企人员腐败工作的关键,也是确保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方面。充分有效地利用风险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果,建立企业廉洁风险信息平台和分析机制,定期开展腐败风险识别,增加廉洁风险预测功能。在具体操作中,要尽可能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多方位、多角度分析确定高风险目标和监控节点,特别在企业各层面、各职能部门、各业务单位范围内,重点围绕投资决策、产权交易、资本运营、财务管理、经营采购、工程招投标、重要项目管理、劳务管理、用人管理以及资产经营项目监管等,然后通过定期审查关键业务的工作流程及其受监控状态,逐步骤、逐环节进行诊断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漏洞、缺陷,客观研判可能出现的廉洁风险并预测其风险等级。这就把治理腐败、风险防范和企业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体系建设根植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之中,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
(三)通过科学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腐败风险等级,限制权力运行,健全预防机制
市场经济对效率和应变的推崇,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和具体经办人员必须获得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而有效预防企业人员在自由裁量中可能出现的廉洁风险,就必须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对自由裁量权进行限制和制衡,最大限度地消除权力寻租的时机和空间,实现权力与责任挂钩、责任与利益脱钩,4
从而有效预防对权力的操纵、滥用和误用。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概率和程度,不断优化完善重点领域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监督机制,通过风险评估,把对重大腐败风险的治理作为体系建设重点任务,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依据风险评估标准,分析确定腐败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风险级别和治理规划,进而明确相应管理层次和工作力度,既有战略性思考,又提出具体要求,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体系建设。在企业内部着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预防机制。
(四)通过制定风险防范应对措施,推行风险提示,完善预警机制
依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充分发挥制度的保证作用,这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任务。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出现风险的迹象或苗头时,是否有一套可靠的预警机制,及时给出风险提示,让监管部门有机会采取措施阻止风险的出现或蔓延。而形成预警机制的关键,就是要在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监事会、审计机构和厂务公开等现有监督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借助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建立一套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有效协同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使权力的运行始终处在严密的监督控制之下。
(五)通过风险管理考核评价,构筑责任防线、组织防线和制度防线,及时制止风险,提高处臵能力
处臵风险的能力、水平和效果,是对企业风险预测、预防和预警机制的支撑、保障和检验,是能否有效制止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预防腐败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处臵的重点在于采取的措施是否具有及时性和威慑力。在具体操作中,要高度重视风险预警的快速反应,对于预警系统给出的风险提示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由上级监管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制止纠正,把企业的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作为抵御腐败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具体负责各自职能管理和业务范围内腐败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措施的制订落实。纪检监察部门为主、风险管理部门配合共同作为第二道防线,负责牵头组织开展预防腐败专项风险评估、督促各部门和业务单位制订落实预防腐败风险各项措施,并在有关具体工作上发挥沟通协调和技术支持的作用。审计部门作为第三道防线,对各部门和业务单位开展预防腐败风险专项管理工作的情况和效果,进行审计监督评价。通过上述工作,落实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领导体制和责任体系,形成党委(党组)统一领导、行政领导齐抓共管、纪检部门组织协调、其他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各级各方面共同参与的体制和机制。
四、开展风险管理,构建企业内部惩防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经验,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又需要积极创新的工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惩防体系为目标,遵循规律、大胆创造,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体系建设必须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相统一。惩防体系与风险防范体系有许多共通之处,比如根本目的和作用一致,两者都是服务于企业经营发展总体目标,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中心工作开展,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工作总体要求相同,两者都要求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发挥体系建设的综合效应,发挥体系建设各要素之间的有机互动效应;工作重点内容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强调加强制度建设等。同时,腐败风险管理作为惩防体系建设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共同的专项工作,需要与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同步部署、协同推进,这对统筹处理好两个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两个体系建设中,要注意两个体系建设的协同推进,避免互不衔接、各自推进,造成工作上的重复甚至矛盾,又要注意保持两个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兼顾各体系建设的特殊要求,避免以一个体系建设削弱甚至取代另一个体系建设,真正做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与惩防体系建设相统一。
第二,体系建设必须落实重点环节的防控责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应相互协调。要认真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紧紧抓住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落实责任搞好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和预防腐败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目标责任机制,明确各重点环节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落实责任的方式可以是签订责任书、承诺书或业绩目标考核评价。比如,可由国资监管部门与企业党政负责人,企业与所属单位、内设机构、关键岗位人员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企业各级领导人员再对自己管辖的部门、流程及人员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谁负责、谁检查、谁发现、谁报告,谁漏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自上而下的风险监控网络,使违规违纪违法苗头能够早发现、早预防、早处臵。
要达到运用风险管控手段预防国企腐败的目的,必须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视作一个整体系统,通过更新企业管理理念和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建立一套具备“评估、限制、提示、制止”功能的运行机制,加强风险和腐败的预测、预防、预警和处臵能力,实现国企人员廉洁从业风险的综合防控。
2010年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的一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一年,国企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反腐倡廉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把反腐倡廉建 8
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新的成效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0 9
财务管理部 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