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税收管理员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税收管理,夯实税收征管工作基础,明确管理职责,防止“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现象,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促进纳税人及时如实申报纳税,结合市本级实际,制定税收管理员制度。
第二条 税收管理员是分片(类)管理税源的工作人员,基本职责是按片(类)负责对纳税户的税源管理工作。包括对纳税户的案头管理和实地了解纳税户情况、提供纳税服务和进行必要的核查。
第三条 按照“贴近管理、贴近服务”的要求,依据现有的人员和机构配置,税收管理实行分片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总体上企业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其他纳税人以及各类纳税人的分属行业实行分类管理,个体户按相应的街道乡镇实行分片管理。每一纳税户的税收管理责任均有具体的税收管理员,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户,谁管理谁负责。
第四条 根据税务管理的工作职责和纳税户分片(类)管理原则,税收管理岗位分为企业(一般纳税人)管理员、企业(非一般纳税人)管理员、个体管理员。
第五条 责任区管理范围大小或者户数多少要与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相匹配。
第二章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
第六条 税收管理员的基本职责:
(一)税收政策宣传送达、纳税咨询辅导;
(二)掌握所辖税源户籍变动情况;
(三)调查核实管户生产经营、财务核算情况;
(四)核实管户申报纳税情况;
(五)进行税款催报催缴;
(六)开展纳税评估及其税务约谈;
(七)提出一般性涉税违章行为纠正处理意见;
(八)协助进行发票管理;
(九)其他相关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 税收管理员税源管理的具体工作职责:
(一)税收管理员要严格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制度,全面掌握所辖纳税人税务登记的各项登记事项,加强登记环节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与户籍管理相关的各类动态情况,通过掌握的户籍管理信息对管户进行实地核查,核实登记事项的真实性。包括:纳税人生产经营及其财务核算情况;各税种的核定及其有关资格认定、各类征收方式核定、多元化申报和缴款方式的核准情况;各税种的申报纳税、税款滞纳及其补缴情况;税务检查及其处理、享受减免税政策及其执行情况;纳税人发票领购资格、品种、数量情况;纳税户关、停、并、转、歇业、失踪情况;纳税人委托税务代理情况以及纳税人的银行开户、关联企业等情况。
(二)税收管理员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依法实施税源管理措施。及时掌握纳税人与纳税直接相关的情况,定期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实地了解其产品、原料、库存、能耗、物耗、销售、成本、价格、增加值利润以及企业人员组成及变动、资金往来、财务状况、企业前景等与纳税间接相关的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方面的基本情况。并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进行核对及逻辑判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税收管理员要做好纳税户的税源分析监控和税源管理业务的具体实施,着重做好支柱产业、重点行业税收的关键指标及其增减变化的分析监控。对重点税源企业根据其申报纳税的情况,包括销售收入、当期申报税额与上年同期数的对比分析、与同行业的税负率对比分析,通过下户询问、实地查看、纳税评估等方式,分析税源变化情况,掌握税源变化动态,做好税源监控与预测。加强对块状经济、重点行业税收调研分析,对行业税收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建议,为分局做好税源分析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堵塞管理漏洞提供依据和保障。
第三章 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要求
第一节 纳税人分类管理
第八条 税收管理员要对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合理安排工作重点和管理力量,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不同类别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具体分成以下几类:
(一)重点监控类。包括年纳税额超过10万元的重点税源企业;欠税企业;有使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或废旧物资收购发票抵扣税额及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两头在外”的商贸企业;月定额超过30000元的,或者月均发票使用量达到或超过其税收定额的个体户。
(二)强化管理类。税负异常或申报销售收入明显偏低企业;其他商贸企业;应建帐但未建帐或者建帐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有使用发票的个体定额户;新登记成立不满一年的企业或者处在暂认定期、整改期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经营起伏大或者生产经营不正常,随时会发生关、停、并、转的纳税户?/p>
(三)一般管理类。重点监控和强化管理类以外的纳税户。
对纳税人的分类工作一般每年的1月
[4][5]下一页
确定一次,中途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可以个别调整。第九条 根据纳税人的分类情况,确定不同的管理要求。
重点监控类纳税户:税收管理员要实时跟踪、及时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趋势,税收变动情况,执行税收政策和税收警戒指标、税源变化等情况,根据各种信息,加强纳税辅导,第一时间处理一般性问题,及时解决普遍性问题,强化细化管理。对定期定额户在时机成熟时要求健全帐册,实行查帐征收。
强化管理类纳税户:税收管理员每月根据各种掌握的情况,分析企业在执行税收政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税收监控和对建帐建证的辅导和监督,重点实行税负率警戒线和销售额警戒线管理,发现疑问及时警示,监督纠正,控制
第二篇: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税收管理员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税收管理,夯实税收征管工作基础,明确管理职责,防止“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现象,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促进纳税人及时如实申报纳税,结合市本级实际,制定税收管理员制度,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税收管理员制度。
第二条 税收管理员是分片(类)管理税源的工作人员,基本职责是按片(类)负责对纳税户的税源管理工作。包括对纳税户的案头管理和实地了解纳税户情况、提供纳税服务和进行必要的核查。
第三条 按照“贴近管理、贴近服务”的要求,依据现有的人员和机构配置,税收管理实行分片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总体上企业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其他纳税人以及各类纳税人的分属行业实行分类管理,个体户按相应的街道乡镇实行分片管理。每一纳税户的税收管理责任均有具体的税收管理员,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户,谁管理谁负责。
第四条 根据税务管理的工作职责和纳税户分片(类)管理原则,税收管理岗位分为企业(一般纳税人)管理员、企业(非一般纳税人)管理员、个体管理员。
第五条 责任区管理范围大小或者户数多少要与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相匹配。
第二章 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
第六条 税收管理员的基本职责:
(一)税收政策宣传送达、纳税咨询辅导;
(二)掌握所辖税源户籍变动情况;
(三)调查核实管户生产经营、财务核算情况;
(四)核实管户申报纳税情况;
(五)进行税款催报催缴;
(六)开展纳税评估及其税务约谈;
(七)提出一般性涉税违章行为纠正处理意见;
(八)协助进行发票管理;
(九)其他相关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 税收管理员税源管理的具体工作职责:
(一)税收管理员要严格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制度,全面掌握所辖纳税人税务登记的各项登记事项,加强登记环节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与户籍管理相关的各类动态情况,通过掌握的户籍管理信息对管户进行实地核查,核实登记事项的真实性。包括:纳税人生产经营及其财务核算情况;各税种的核定及其有关资格认定、各类征收方式核定、多元化申报和缴款方式的核准情况;各税种的申报纳税、税款滞纳及其补缴情况;税务检查及其处理、享受减免税政策及其执行情况;纳税人发票领购资格、品种、数量情况;纳税户关、停、并、转、歇业、失踪情况;纳税人委托税务代理情况以及纳税人的银行开户、关联企业等情况。
(二)税收管理员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依法实施税源管理措施。及时掌握纳税人与纳税直接相关的情况,定期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实地了解其产品、原料、库存、能耗、物耗、销售、成本、价格、增加值利润以及企业人员组成及变动、资金往来、财务状况、企业前景等与纳税间接相关的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方面的基本情况。并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进行核对及逻辑判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税收管理员要做好纳税户的税源分析监控和税源管理业务的具体实施,着重做好支柱产业、重点行业税收的关键指标及其增减变化的分析监控。对重点税源企业根据其申报纳税的情况,包括销售收入、当期申报税额与上年同期数的对比分析、与同行业的税负率对比分析,通过下户询问、实地查看、纳税评估等方式,分析税源变化情况,掌握税源变化动态,做好税源监控与预测。加强对块状经济、重点行业税收调研分析,对行业税收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建议,为分局做好税源分析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堵塞管理漏洞提供依据和保障。
第三章 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要求
第一节 纳税人分类管理
第八条 税收管理员要对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合理安排工作重点和管理力量,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不同类别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具体分成以下几类:
(一)重点监控类。包括年纳税额超过10万元的重点税源企业;欠税企业;有使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或废旧物资收购发票抵扣税额及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两头在外”的商贸企业;月定额超过30000元的,或者月均发票使用量达到或超过其税收定额的个体户。
(二)强化管理类。税负异常或申报销售收入明显偏低企业;其他商贸企业;应建帐但未建帐或者建帐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有使用发票的个体定额户;新登记成立不满一年的企业或者处在暂认定期、整改期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经营起伏大或者生产经营不正常,随时会发生关、停、并、转的纳税户?/p>
(三)一般管理类。重点监控和强化管理类以外的纳税户。
对纳税人的分类工作一般每年的1月份确定一次,中途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可以个别调整。
第九条 根据纳税人的分类情况,确定不同的管理要求。
重点监控类纳税户:税收管理员要实时跟踪、及时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趋势,税收变动情况,执行税收政策和税收警戒指标、税源变化等情况,根据各种信息,加强纳税辅导,第一时间处理一般性问题,及时解决普遍性问题,强化细化管理。对定期定额户在时机成熟时要求健全帐册,实行查帐征收。
强化管理类纳税户:税收管理员每月根据各种掌握的情况,分析企业在执行税收政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税收监控和对建帐建证的辅导和监督,重点实行税负率警戒线和销售额警戒线管理,发现疑问及时警示,监督纠正,控制发票用量。对不正常的纳税人要严密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变动情况,严格控制发票使用,必要时停止使用发票,实行代开监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税收管理死角的形成。对使用发票的定额户应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到实地调查发票使用保管情况,宣传解释相关的法律法规,辅导其正确保管使用发票。
一般管理类纳税户:税收管理员要在保证上述两类纳税人的管理的同时,按照税源管理的基本要求不少于每季或半年巡查掌握纳税户的生产经营变动情况,做好正常的税务管理。
第二节 具体管理要求
第十条 在保证纳税人得到税务机关统一服务的同时,税收管理员要做好服务上门和税法宣传工作。
对新登记的企业,要在5~7个工作日内下户向纳税人宣传相关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进行申报方法、办税程序的辅导,及时准确解答纳税人关心的各项涉税问题。
对重大政策调整和紧急事项要及时逐户通知到位,确保使纳税人尽快掌握相关政策。
第十一条 税收管理员要在收到登记部门传递过来的税务登记资料后5~7个工作日内通过所掌握的户籍管理信息对管户进行实地核查,核实登记事项的真实性,并对税务登记部门的初步税种核定情况进行复核,有差错的及时改正。
依据工商登记信息,及时通知和督促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依法进行处理。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及时通知其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手续。要督促纳税人依法亮证经营。
税收管理员要根据管理的需要及时开展对辖区的日常巡察,并安排开展全面巡察,全面巡察每年不少于2次,及时发现未办税务登记户,防止漏征漏管。按照省局考核口径的税务登记率要达到100%。
税收管理员要及时归纳、整理和分析户籍管理的各类信息,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和细化管理。要健全户籍管理档案,并通过信息化实现纳税人户籍资料的“一户式”存储管理。
第十二条 税收管理员对列入总局重点监控税源企业的分户税源调查报告每年不少于2篇;对列入省局、市局重点监控税源企业的分户税源调查报告每年不少于1篇。对行业税源调研分析或者对行业税收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建议每年不得少于1篇。
第十三条 税收管理员要加强纳税申报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纳税户纳税申报的质量。首先做好催报催缴工作。在申报期内做好提醒申报,确保准期纳税申报率达到预定的考核目标;征期结束后对未申报纳税人发出责令限期申报通知书,并依法做好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对未及时入库税款的催缴工作,杜绝新欠,积极清理陈欠。
对已经办理的纳税申报,税收管理员要根据纳税人的户籍资料、基础信息以及各类相关警戒指标,按次对纳税申报真实性做进一步审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堵塞管理漏洞,不断提高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审核时要认真比对防伪税控开票系统报税销售额与申报的专用发票销售额、防伪认证数与申报专用发票抵扣数,比对“四小票”(运输发票、废旧物资发票、农副产品收购票以及海关代征凭证抵扣清单汇总额)与申报表对应抵扣额,其他发票填开额与申报销售额等。对辅导期的商贸企业,要认真核对其申报抵扣税额是否已经通过稽核。同时要重点关注纳税人一定期间的总体增值税税负率。对上述相关数据间存在逻辑问题或者税负率明显偏低的纳税人填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疑问核查表》(附表1)作进一步核实处理,管理制度《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税收管理员制度》。
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审核时要注意比对其日常普通发票开具金额与纳税申报的金额、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与其纳税申报的金额等方面的合理性。认真核定、修正其申报警戒线。对相关数据间存在逻辑问题或者申报的销售额低于申报警戒线的纳税人填写《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疑问核查表》(附表2)作进一步核实处理。
对所得税纳税申报,要比对主表与附表相关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同行业或者类似行业的利润水平。对增值税企业,还要注意及时比对其增值税申报销售金额与所得税申报的全部销售收入;对营业税企业,要及时掌握其营业税申报计税金额与所得税申报收入比对。对相关指标异常或者相关数据间有逻辑疑问的纳税人填写《纳税人所得税申报疑问核查表》(附表3)作进一步核实处理。
各项申报疑问,在听取纳税户的解释和进行必要的核查后,得出核查结论。纳税人理由充足,核查相符的,得出无问题结论;纳税人存在问题,但问题是由于纳税人非主观故意的失误造成的,税收管理员协助纳税人改正;纳税人涉嫌故意偷逃税款的,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条款和其他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加强普通发票使用的管理,做好发票使用户的日常辅导和管理工作。对初次领购发票的纳税人,10个工作日内到实地了解纳税人发票的保管、开具情况,辅导其正确开具发票,告知发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具体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还应不定期进行辅导和核查。对一次领购使用时间超过3个月的,要进一步了解纳税人的相关生产经营情况和发票的保管使用情况,消除发票使用隐患。
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做好防伪税控普通发票、有奖发票以及税控收款机的推广应用工作。
第十五条 要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税源宏观数据、税负变化信息和纳税人户籍资料,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行业指标的横向分析和历史指标的纵向分析,利用信息化数据集中和“一户式”信息管理的优势,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判断。对主要指标异常的,要及时移交评估检查部门进行全面系统的纳税评估。
第十六条 在税源管理中发现纳税人有需要进行核实的问题,以普通下户调查方式难以取得准确、有效的数据资料,需要向纳税人调取查阅帐簿、实地盘货对帐的,要及时移交评估检查部门进行日常检查。
第三节 工作规范
第十七条 年初各科室要分别制订税收管理员下户的工作计划,税收管理员下户调查辅导或者核查有关事项等各项税源管理事务时要按照计划执行,下户前要填写《税源管理下户报告表》(附表4)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各科室要按季报告计划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计划。
第十八条 税收管理员下户时必须着装,核查要有详细记录,根据税源管理的基本要求填写《税源管理下户调查工作底稿》(附表5)。对需要核对项目已有相关表格的,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转正、年审,纳税人申报疑问的核查等,可以以审批表或者审核表代替工作底稿。所获税源信息要记录归档,实行共享,条件成熟时有关信息要全部录入计算机,实现“一户式”存储管理。
第十九条 税收管理员下户执行各项税源管理事务时,发现纳税人存在可能涉及达到立案标准的“偷逃抗骗”税、现行税收政策和涉税指标、标准有疑问或漏洞等重大情况和重大问题时必须及时报告,填写《重大情况和重大问题报告单》(附表6),根据性质和处理权限由科室或分局集体研究决定处理方案,对不能解决的税收管理疑难问题逐级上报。对已确定的重大情况或重大问题,税收管理员要定期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税收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及相关动向。
第二十条 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税收管理中发生依法需要回避的情形,应及时向单位报告申请回避。
第四章 税收管理员的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税收管理员必须严格遵守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准接受纳税户的宴请和擅自参加纳税户邀请的各种庆典以及外出考察、参观等活动;不准接受纳税户的礼金、礼品和有价证券;不准到纳税户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不准利用职权向纳税户压价购买商品或者赊欠货款;不准利用职权向纳税户借钱借物或者无偿占用其财物;不准在纳税户中入股分红等。
实行税收管理员廉政反馈制度,分局每年年底组织全部或者部分纳税人对其税收管理员执行廉政制度以及提供纳税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调查反馈。由纳税人填写《税收管理员__廉政及服务情况反馈表》(附表7),对纳税评估下户核查及涉及向纳税人调取帐簿、实地盘货对帐的日常检查,应由纳税人按次填写反馈。反馈的方式应主要以邮寄或者网络等形式回复。
第二十二条 科室每月组织税收管理员业务学习不少于2次,学习要有详细记录,作为科室考核的依据之一。分局每年对税收管理员组织1~2次综合业务培训,并定于每年的11~12月份组织岗位业务考试。以切实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税收业务水平、财务会计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使之成为税源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
第二十三条 税收管理员实行定期轮换制度。税收管理岗位每年年初组织轮换一次,轮换面50%。每一税收管理员2年应轮换一次。
第五章 税收管理员的考核
第二十四条 根据工作业绩、业务水平、社会评价等因素对税收管理员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实行“平时计分,按年评价”的方法,每年年初给予起评分100分,根据当年的考核情况给予加分或者减分,年终汇总得分确定考核的成绩。考核的成绩作为岗位轮换、公务员考核等工作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五条 税收管理员有下列情况的酌情加分:
(一)认真开展税源调研,税源调查分析报告或者加强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受到肯定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
(二)积极帮助纳税人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提出促进企业发展的良好建议得到采纳,收到良好的社会评价,相关事迹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上报导的;
(三)参加分局岗位业务考试,成绩在前三名,或者参加市级以上考试,成绩在前十名的;
(四)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显著,或者在管理中发现重大案源线索,查获大要案,受到省局嘉奖以上表彰的;
(五)其它在管理工作中树立国税形象的行为,经分局讨论确实可以加分的。
第二十六条 税收管理员的管户中有下列情况的每户(次)扣考核分1分:
(一)未按分类管理的标准对全部管户进行分类或者调整类别;
(二)对新登记户未按规定做好上门服务及税法宣传工作;
(三)重大政策调整或者紧急事项未及时通知相关纳税人;
(四)税种核定有误,未及时发现或者未及时改正;
(五)未按规定开展日常巡查,管片内发生漏征漏管情况的;
(六)纳税人户籍管理档案不完整或者未按要求将纳税人的户籍资料实行“一户式”存储的;
(七)未按要求对发票使用户进行辅导或者核查的;
(八)未按规定要求纳税人反馈廉政及服务情况的。
第二十七条 税收管理员发生下列情况每次扣考核分1分:
(一)单月登记率未达到100%的;
(二)单月准期申报率未达到预定考核目标的;
(三)未按要求掌握一般管理类纳税户户籍情况及生产经营变动情况;
(四)未按规定完成分户税源调查报告或者行业税源分析的;
(五)未按要求对发票使用户进行辅导或者核查的;
(六)下户前未按要求报告,擅自下户的;
(七)下户时未按要求记录核查情况或者未将记录归档及纳入“一户式”管理的;
(八)无正当理由未参加科室业务学习的。
第二十八条 税收管理员发生下列情况每次扣考核分2分:
(一)未按规定次数进行全面巡查的;
(二)下户时发现重大情况和重大问题未及时报告的;
(三)未按要求掌握强化管理类纳税户户籍情况及生产经营变动情况;
(四)日常管理中未依法申请回避的;
(五)纳税人纳税申报存在疑问未按规定制作疑点表并进行调查核实的;
(六)无正当理由未参加综合业务培训的。
第二十九条 税收管理员发生下列情况每次扣考核分5分:
(一)纳税人纳税申报存在疑问未按规定制作疑点表并进行调查核实,导致税款流失的;
(二)未按要求对发票使用户进行辅导或者核查,导致发票流失或者发生涉票违章案件的;
(三)未按要求掌握重点监控类纳税户户籍情况及生产经营变动情况;
(四)发生违反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的;
(五)参加岗位业务考试,成绩不合格的。
第三十条 专管户有下列情况的,调离管理员工作岗位:
(一)管理责任不落实,不具体了解管户的真实情况,管户中发生偷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重大偷税行为或者少缴税款100万元以上,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用于抵扣的发票,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情况,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采用相同违法手段延续时间超过1年的(以上情况由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管理中自行发现案源线索,并移送稽查部门查出的除外);
(二)管片中存在漏征漏管户,占其总管户的10%以上的;
(三)故意刁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
(四)帮助企业弄虚作假偷逃税款的;
(五)未按规定为纳税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密,造成纳税人损失的;
(六)岗位业务考试不及格,经补考仍未通过的;
(七)因各种原因失去执法资格的;
(八)征管工作严重失误或者违反廉政建设规定,给国税形象造成严重损害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制度实施前的操作方法或者操作惯例与本制度不符的,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十二条 本制度中的“以上”、“以下”、“日内”,均含本数。
第三十三条 本制度从二○○四年十月一日起实行。
第三篇: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税收管理员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税收管理,夯实税收征管工作基础,明确管理职责,防止“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现象,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促进纳税人及时如实申报纳税,结合市本级实际,制定税收管理员制度。
第二条 税收管理员是分片(类)管理税源的工作人员,基本职责是按片(类)负责对纳税户的税源管理工作。包括对纳税户的案头管理和实地了解纳税户情况、提供纳税服务和进行必要的核查。
第三条 按照“贴近管理、贴近服务”的要求,依据现有的人员和机构配置,税收管理实行分片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总体上企业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其他纳税人以及各类纳税人的分属行业实行分类管理,个体户按相应的街道乡镇实行分片管理。每一纳税户的税收管理责任均有具体的税收管理员,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户,谁管理谁负责。
第四条 根据税务管理的工作职责和纳税户分片(类)管理原则,税收管理岗位分为企业
(一般纳税人)管理员、企业(非一般纳税人)管理员、个体管理员。
第五条 责任区管理范围大小或者户数多少要与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相匹配。
第二章
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
第六条 税收管理员的基本职责:
(一)税收政策宣传送达、纳税咨询辅导;
(二)掌握所辖税源户籍变动情况;
(三)调查核实管户生产经营、财务核算情况;
(四)核实管户申报纳税情况;
(五)进行税款催报催缴;
(六)开展纳税评估及其税务约谈;
(七)提出一般性涉税违章行为纠正处理意见;
(八)协助进行发票管理;
(九)其他相关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 税收管理员税源管理的具体工作职责:
(一)税收管理员要严格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制度,全面掌握所辖纳税人税务登记的各项登记事项,加强登记环节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与户籍管理相关的各类动态情况,通过掌握的户籍管理信息对管户进行实地核查,核实登记事项的真实性。包括:纳税人生产经营及其财务核算情况;各税种的核定及其有关资格认定、各类征收方式核定、多元化申报和缴款方式的核准情况;各税种的申报纳税、税款滞纳及其补缴情况;税务检查及其处理、享受减免税政策及其执行情况;纳税人发票领购资格、品种、数量情况;纳税户关、停、并、转、歇业、失踪情况;纳税人委托税务代理情况以及纳税人的银行开户、关联企业等情况。
(二)税收管理员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依法实施税源管理措施。及时掌握纳税人与纳税直接相关的情况,定期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实地了解其产品、原料、库存、能耗、物耗、销售、成本、价格、增加值利润以及企业人员组成及变动、资金往来、财务状况、企业前景等与纳税间接相关的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方面的基本情况。并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进行核对及逻辑判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税收管理员要做好纳税户的税源分析监控和税源管理业务的具体实施,着重做好支柱产业、重点行业税收的关键指标及其增减变化的分析监控。对重点税源企业根据其申报纳税的情况,包括销售收入、当期申报税额与上年同期数的对比分析、与同行业的税负率对比分析,通过下户询问、实地查看、纳税评估等方式,分析税源变化情况,掌握税源变化动态,做好税源监控与预测。加强对块状经济、重点行业税收调研分析,对行业税收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建议,为分局做好税源分析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堵塞管理漏洞提供依据和保障。
第四篇:绍兴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2003年工作总结
绍兴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2003年工作总结
二○○三年,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 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大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发扬“务实、创新、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克服上半年“非典”带来的工作影响,严格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坚持规范执法,优质服务,不断加强税收管理,大力夯实征管基础,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认真贯彻执行税收政策、措施
(一)我局新税收政策执行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工作模式,体现为:上级下达新的税收政策后,首先由综合科分析政策落实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具体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具体的落实意见,提出重点、难点和要求,确定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相关科室按分局的安排严格组织实施,提高了政策执行的操作性,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如在一般纳税年检工作、一般纳税人扩面、防伪税控和网上认证全覆盖,“一窗式”管理模式的推行等税收政策和工作措施贯彻执行情况均为良好,无出现政策偏差,保障了各项税收政策执行到位。
(二)高质量地完成三项突击性工作。
1、积极推进“金税工程”防仿税控系统“全覆盖”。全面推广应用防伪税控系统是进一步加强增值税管理的重要措施,在“全覆盖”工作中我们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克服工作中的重重困难,按照市局领导“打硬仗,千万不能出反复”的指示精神,采取“分片把守,一户不漏,按时保质,打赢硬仗”的工作要求,做到“宣传到位、培训到位、程序到位、考核到位”,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行,按时保质实现全覆盖。
为确保金税工程的平稳运行,注重做好防伪税控“全覆盖”的后续管理。首先认真做好增值税防伪税控报税催报工作,努力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和完整性,严格杜绝因工作失误影响金税工程的运行质量,报税质量连续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其次根据省局关于加强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管理的要求,及时对已进入防伪税控系统的企业进行最高限额审批的报批工作。
2、及时进行一般纳税人申报办法修订工作,顺利推行“一窗式”管理模式。为执行总局重新修订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和推行“一窗式”管理模式,分局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培训前期、中期和后期工作。一是专门出刊了一期《办税员之友》宣传刊、一期税收宣传窗及印制大量的其他宣传资料,进行培训前期的宣传。二是抽调分局10名业务骨干分两期28场次对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了培训(含外资3场)。第一批是在七月份分10场次对所有代理申报的一般纳税人进行了新申报办法的培训。在8月份“征期”成功推行一般纳税人“一窗式”管理1932户,全部实行新的申报办法,实现了票表自动稽核,申报成功率达到100%,推行“一窗式”管理一般纳税人占全部一般纳税人60%。第二批是在八月份分18场次对自行申报的一般纳税人进行新申报办法、申报软件升级及操作的培训。9月份“征期”全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新申报办法,纳入“一窗式”管理。“一窗式”管理模式全部落实到位。申报成功率达到100%。三是在培训的基础上,专门组织干部进行走访,分析存在问题,逐户解决实际困难,为全面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些突击性的工作中,由于涉及面广,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最难的是纳税人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怪我们别出心裁,帮他人挣钱,侵犯纳税人利益等等。因此,管理员都能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服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敢打敢拼,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圆满完成交给的各项任务。
3、按省局和市局部署,全面推行网上认证。网上认证作为进一步推动增值税管理工作的电子化和现代化,提高增值税发票认证质量、优化为纳税人服务的重要举措,分局做好各项具体落实工作。第一步是搞好与中介机构的沟通,1月份代理网上认证稳步推行。第二步是自行网上认证推行工作在7、8月份相继开展。首先是7月份选择了100户企业进行网上认证操作培训,在8月份征期先期进行网上自行认证。然后是结合“一窗式”管理模式的推行,对选择自行网上认证的其他企业进行操作培训。自9月份起,网上认证也实现了全覆盖。
(三)认真落实税收优惠工作。在涉税事权未调整前共办理废旧物资企业资格认定 户、免税饲料企业资格认定 户、软件企业资格认定
户、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资格认定 户。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报批 户减免税款
万元;税前扣除项目
户,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确保企业有关税收政策的享受到位。我们还认真落实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起征点调整工作,做好调查,分户落实,均按上级要求全面落实到位,有3878户个体工商户从5月份起未达起征点,每月影响税款38万元。
(四)组织做好2002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2002企业所得税清缴是由国税管理后的第一个,清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的管理质量,我们克服经验不足、业务不熟的种种不利因素,一方面根据所得税处的意见认真草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文件,做好了干部和企业二个方面的培训,及时做好与“网上申报”、CTAIS相衔接工作,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清缴工作业务座谈会,解决清缴工作中反映的业务问题,有条不紊开展工作。2002汇算清缴内资企业694户,其中:中央企业49户,包括就地纳税的中央企业32户和有就地预交的汇总纳税中央企业17户。所有参加汇算清缴的内资企业中有盈利企业326户,亏损企业368户,总收入额153亿元,利润总额17455万元。清缴调整计税所得额的企业共计118户,调整增加计税所得额90余万元。
(五)一般纳税人管理水平提高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工作进一步规范,为提高一般纳税认定效率,对与一般纳税人审批相关的项目如“防伪税控审批”、“网上认证”等采取一条龙审批,先审批后发文,提高了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做好2002年一般纳税人的税源调查。根据市局布置对2002130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源组织调查工作,从企业结构、经营情况、纳税情况等几个方面,经过布置、调查、数据录入、审核、修改等一系列环节,如期完成了工作,掌握了详细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资料,调查数据全面完整,受到市局的好评。
3、组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年检年审工作,年检工作效率和质量均较上年提高,整项年检工作于2003年5月上旬全部结束,比规定时间提前完成。年检应参加户数2105户,实际参加年检2096户,未参加年检9户,全部为标准以下;年审后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70户,无一户一般纳税人实行限期整改。
4、做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扩面工作,严格执行省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和市局的扩面标准,做好宣传及时将相关政策传达至每个小规模纳税人,经纳税人申请,152户小规模纳税人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并纳入了防伪税控系统。
二、切实加强征管基础,不断提升管理质量
至2003年12月底,辖区内管户共
户,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户,小规模企业
户,个体工商户
户(户未上起征点),其他纳税人
户。2003年新办认定一般纳税人
户,到期认定一般纳税人
户,降为小规模企业
户,新办小规模企业
户,新办个体工商户
户,其他纳税人
户,办理注销企业
户。为加强征管基础,提升管理质量,积极采取各项办法和措施:
(一)抓好税收征管质量。税收征管质量“七率”体现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如何时提高征管质量上我们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加强日常催报催缴工作,把申报率和入库率列入对管理科室工作目标的考核,明确指标,落实职责。从4月份起进一步加大对“两率”的考核力度,采取了征管质量“两率”单项考核办法,将“两率”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分片管理员,每月对各责任区的“两率”指标进行书面公布,结果作为对工作人员的月度考核依据。我们对管理员提出,申报率企业要求100%,个体工商户99%,入库率要求100%;达不到申报率要求的即未准期申报的每户扣10元,月末仍未申报的每户20元扣奖;月末未入库率的企业按未入库税款1%个体按3%扣奖。已有XX人次被扣奖,扣奖金额
元。从而增强干部的责任性,全面提高“两率”。今年以来,两率稳步提高,全年平均申报率达到
%;平均入库率
%。在全市各县市两率考核中已处于中上水平。在抓好两率的同时,积极压缩陈欠杜绝新欠,至年末已压缩陈欠
万元,且年末新欠为
万元,比去年27万元增(减)
万元。
(二)以评促管,纳税评估成效显著
自四月份单设纳税评估科以来,纳税评估工作有了明显的起色。全年完成纳税评估纳税户
户,其中增值税
户,内资企业所得税
户。做到了纳税评估全覆盖,评估自查补缴税款
万元。
1、增值税防伪税控十万元版以上商贸企业,2003年全年共评估
户次,共计补缴增值税税款
元,移送选案办 户。
2、为熟悉评估流程,促进评估技能,对较小规模的几个行业进行试点性评估①煤气液化气销售行业评估9户,5户企业进行了约谈,约谈有问题的企业为4户,约谈有问题率为80%,补报销售收入61万元,补缴税款8万元,加收滞纳金1万元,移送选案处理的1户。②电动自行车制造销售行业评估9户,约谈举证6户,约谈有问题率为100%,补报销售收入86万元,补缴税款10万元,加收滞纳金0.5元。③汽车销售行业(含修理业)评估37户,经过行业分析、典型调查,掌握行业基本情况后,问题较集中,涉及政策性问题的正在处理中。④医药批发零售行业评估22户(其中一般纳税人8户)。
3、根据省局和市局的部署,完成对46户纳税大户和12户重点稽查监控企业的纳税评估。能过评估,共有28户企业共计补报增值税销售收入2884.44万元,补报缴增值税456.07万元,其中自行开票申报销售收入1070.81万元,申报缴纳税款181.85万元;评估自查补报销售1766.40收入万元,补报缴纳增值税274.21万元。共有3户企业补申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69.86万元,其中核减亏损1.26万元,补报缴纳企业所得税88.64万元。共计加收滞纳金27.19万元。对12户仍存在疑点的企业,提出稽查建议。
4、根据安排按时完成了33户金融企业、上市公司的专项纳税评估工作。经对上述33户企业2002的纳税情况进行审核,发现有问题企业17户,其中对3户企业进行了约谈,约谈有问题率100%。通过评估,共有17户企业自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40.60万元,核减亏损43.65万元,自查补报缴纳所得税98万元,共计加收滞纳金7.35万元,并对7户企业提出移送选案建议。
5、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做好内资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根据市局所得税处下发的内资所得税纳税评估名单,本级共有451户企业需进行内资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到11月已全部完成评估任务。通过约谈举证
户企业,合计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其中核减亏损 万元,所得税
万元,共计加收滞纳金
元。
6、完成其他评估工作。通过对内部科室移送的一家新办塑料加工企业的评估,促使企业自查补报销售8万余元,补缴增值税1.37万元,加收滞纳金585元,补报缴纳税款为企业已申报缴纳税寺的5倍多。
(三)抓好纳税监控,为加强纳税监控,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制订了“梯度监控工作制度”,建立了管理员、管理科、直属分局三层管理监控体系,各司其职,形成纳税人户籍管理监控、征税对象全过程(即税务登记开始至注销管理为止)的监控和对税法掌握及执行情况全方位监控的机制。明确各自监控的工作目标,户藉监控信息修改户数
户,修改数据
条,重点监控纳税人的辅导
户,通过重点辅导纳税人自行纠正会计处理、纳税计算错误等
余户次,调整补缴税款
余万元。纳税监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四)完成岗职体系全面修订工作,我局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范本修订工作,成立了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分块负责,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对照总局范本,共修订完成岗职体系32只,按期保持完成了修改工作任务。修订完成后我们还组织试运行,边运行边修改。为达到ISO岗职体系全覆盖的要求在11月份又组织干部对20只体系文件分别进行了修订。通过岗职体系的修订,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规程,使实际操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由于各地机构设臵不一而造成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规程难以统一的矛盾。工作规程及工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执法的刚性,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规范执法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个体税收管理
1、严格执行三等九级定额核定制度。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我们认真做好三等九级分类定额核定的修订工作,开展典型户调查400余户,调整行业定额核定标准,在方案上报市局前组织召开了由协护税网络成员、个体协会成员、市场主管部门参加的会议,广泛征求意见,使定额方案更具科学性。2003年定额方案市局批准后,将定额方案下发至每个协税护税成员小组长,做好宣传工作,在定额核定中严格执行“零弹性”工作制,严格按方案执行,定额核定后及时将定额通过挂号信通知个体工商户,并在国税网页上公布。保证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的“公开、公正、公平”。
2、开展定额核定复查工作。针结定额核定存在的个别问题,我们举一反三。2003年10月份局组织由20余人参加的定额复查工作,每片随机抽个体工商户2户,从经营范围、营业面积、经营地段逐项组织抽查,共复查个体工商户40户。通过对基础信息,定额核定准确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基础信息准确率为
%;定额核定基本规范,但也存在纳税人经营过程中定额核定指标发生变化而未申报和管理员巡查力度不足的情况。
3、加强漏征漏管户和停歇业的检查。管理员、管理科、分局三级稽核考核制度,保证了漏征漏管户清查和停歇业户检查的质量,全年共检查停歇业户
户次,清查出漏征漏管户 户。
(六)强化废旧物资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为加强废旧物资企业的税收征管。经过多次调查,针对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经营中存在的虚开收购发票、废旧物资销售发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税收管理的意见》,从资格认定、废旧物资收购以票的保管、使用,减免税的申请审批,销售货款的结算等等加以规范。主要有:一是规定纳税人必须取得资格后方可申请减免税和购领废旧物资销售发票;二是发票必须企业自行保管并按规定填开,不得委托市场主管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代开;三是凡废旧物资交易超过5000元,必须通过银行结算;四是按月填报废旧物资进销明细表,从制度上有效防止虚开、代开的发生。
(七)全面应用民政福利企业管理系统,提升管理质量。通过应用该系统,一是规范了福利企业四表一册数据的采集,有效地杜绝了企业虚报残疾人员人数,或残疾人员多头挂名的情况发生,从而得到真实的企业残疾人员安臵比例。二是规范了福利企业退税流程,对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提高了退税效率,有效地防止骗税现象的发生。
(八)取得稳定的网上申报率。我们鼓励推荐新办纳税人应用快捷方便的网上申报,经常与中介机构沟通,对经营困难或趋于停产清算的纳税人能给予免费代理申报,实行电子申报纳税人始终保持了99%以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九)顺利完成齐贤十五村的两次交接工作。对齐贤15村100户企业,399户个体工商户,顺利进行了两次交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了税务登记变更、纳税鉴定、发票核定、纳税申报软件转换等工作,纳入正常管理。
(十)做好了加油站税控装臵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加油站税收征管办法,做好加油站税控装臵的日常管理,及时对出现故障的税控装臵进行重新初始化,保证了税控装臵稳定运行。
(十一)抓好办税员队伍建设。2003年共组织
期新办办税员资格培训
人参加了考试,人成绩合格取得了证书。强化对办税员的日常考核,根据办税员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办税员的违规情况进行考核,共对
人次实行了警告,对
人实行注销办税员证资格处理。年末按规定对2002年12月31日前领取的办税员证进行了验审,共有
名办税人员参加了验审,合格
名,名被取消了办税资格。
三、优化为纳税人服务
我们积极在为纳税人提供信息性、程序性、权益性服务上下功夫,在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手段创新等方面做深入探索,积极掌握加强涉税管理与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内在规律,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载体、规范服务程序、深化服务层次,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以税企例会为主线,积极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税收宣传和政策咨询辅导。多渠道开展税收宣传是提高纳税人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对税企例会的形式作了进一步深化,确保例会质量,努力提高到会率,积极做好会前、会中、会后工作,会前精心准备和编印讲课材料,管理员做好备课工作,会中认真讲课,及时解答纳税人的提问,会后对未参加例会的办税员进行个别辅导,有力地提高了例会的效果,得到了纳税人的充分肯定,共组织召开办税员例会
场次,参加人员
余人次,每次到会率都在%以上。分局还根据工作需要有的放矢组织专题税法辅导,如金融企业辅导会、福利企业政策辅导会、开采石料行业辅导会、制订行业辅导会等共
期。此外还举办新办纳税人纳税辅导培训班 期;制作税收宣传窗 期;编辑《办税员之友》
期,发放
余本;在一般纳税人和部分小规模企业中推广使用短信息、E-mail等电子数据宣传方式,现已对3300多户纳税人实行这个办法。全年共发手机短信
余条,其中提示性催报信息
万余条、通知通告
余条,政策宣传
余条。还积极开展上门为纳税人辅导税收知识,举办专题税收政策培训,个别辅导
余户,不断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税收外部环境。
(二)全面推进全程服务,优质服务跨上新台阶。为使全程服务真正体现优质服务,打造好纳税办理涉税事项的“绿色通道”,我们坚持全程服务台领导“征期”值班制度,将全程服务工作纳入岗职体系,修订相关表单,完善全程服务考核,保证全程服务工作的开展。受理咨询、指引纳税人
余人次,受理各类涉税事项
件,按期办结率达
%。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纳税人的普遍好评,真正成为了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的“绿色通道”,维护了全程服务作为绍兴国税的优质服务品牌。
(三)全方位监督,运用考核机制确保服务到位。为保证纳税服务的到位我局全方位进行监督和考核:一是日常监督,接受服务工作投诉、反映的处理,并根据相关工作规程的要求,对优化服务工作(包括全程服务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内审,提出改进意见;二是全程服务台对承办工作限期办理的监督,主要通过对限期承办事项的办结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填写《全程服务台受理涉税事项办结情况表》和《未按期办结涉税事项责任单位情况表》上报,各单位对承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定期对纳税服务进行讲评。实行干部日常工作记录、汇报制度。每位干部将平时所做的工作及其完成情况,用统一的表式进行记录,每周一以科为单位进行工作讲评,每季度全局干部大会讲评,从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四、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一)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按照学习计划,坚持每周一的学习制度,做到人员到位、时间保证、内容保证。重点学习了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了郑培民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端正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学习了总局关于大力宏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制止公务活动中奢侈浪费行为的文件精神和省局关于“两权”监督制约的七个实施办法,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勤政廉洁意识和艰苦奋斗作风。
(二)开展“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促国税事业更快发展”和“廉政建设教育月”二项专题活动。分局在市局总体工作安排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结合实际提出更高要求。首先成立了二项活动领导小组。其次分三个晚上组织了“二看”大讨论。三次讨论结束后,分局综合各科的情况汇报归纳出了干部个人及分局存在的不足。个人不足主要集中在:
1、以高标准、严要求对照,纳税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2、工作主动性不足,创新意识不够;
3、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全面。分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薄弱环节体现在:
1、必须进一步加强三性服务;
2、对纳税人的后续管理还必须下功夫;
3、“三等九级”定额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4、纳税评估工作处于起始阶段,还不成熟、完善。同时针对分局工作中的弱点、难点和不足确定七个课题,由相关科室分别负责实施调研。最后根据存在的不足,分局相应提出了改进意见,落实整改。通过二项专题活动,进一步发挥了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激发了干部为推动国税事业更快发展献计献策的热情;提高了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及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三)组织税收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组织干部开展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学习,提高干部规范执法的能力;组织开展企业端涉税软件等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开展最新税收政策(如货物运输发票增值 税抵扣管理)的学习讨论,及时掌握业务工作的新动向。
(四)严格贯彻各项规章制度,树好队伍形象。首先是认真组织干部学习有关内部管理制度,从干部的思想上敲好警钟;其次对干部的苗头问题,及时谈话指出,帮助干部及时纠正,确保全局不发生一起因违反规章制度被处分的案由。
(五)抓好廉政建设。从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入手,加强教育,认真组织廉政专题分析会,组织观看反腐倡廉专题录像片,做到警钟长鸣。同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对吃饭问题、借车问题、“小搞搞”问题等细小、易疏忽的环节予以进一步明确,切实抓好干部管理。
(六)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根据业务性质和工作范围,将执法责任分解到各科室和各岗位,明确执法主体、执法范围、执法标准、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执法责任,认真贯彻两权监督办法,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按期上报过错责任追究情况统计表,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积极开展税收执法自查自纠,对内部制定的涉税文件严格把关,确保文件内容符合政策规定;对日常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展开自查,有效地保证了规范执法。
二○○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五篇: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2009年税收工作要点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2009年税收工作要点
2009年,分局要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服务首都科学发展,构建首善和谐税收”的主题,在税收工作中做到法治公平、规范高效、文明和谐、勤政廉洁。面对组收工作中诸多客观不利因素,树立大局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好2009年各项税收工作任务。分局今年税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全国、市局税务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化依法行政,强化税收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加强队伍建设。”为工作思路,全面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
现根据市局要求,结合分局实际,提出2009年税收工作要点:
一、大力组织收入,确保全年税收收入任务完成(一)全面落实2009年税收计划。今年市局下达我局的税收计划为174.6亿元,比上年实收增长5.5%。面对组织收入工作中诸多客观不利因素,应加强税收分析预测,正确把握税收收入形势,通过对2008年各组收责任单位收入格局的全面分析,将2009年税收任务全额分解,全面落实,确保税收收入的完成。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落实好国家鼓励投资、鼓励出口、刺激消费、促进资源节约利用的税收政策和改革措施;做好相关税制改革与新旧政策调整的培训、宣传、辅导与衔接工作,制定具体的落实方案,确保中央实行结构性减税的决策落实到位。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状况,做好相关税收政策的专题调研与测算分析,及因政策效应引起收入变化的季度分析。及时提供依据,服务大局,确保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突出重点税源、大企业税源的分析与报告。对总局重点企业和市局重点企业加强监控,将影响收入的经济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研究透、分析透,掌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确保各项税收足额入库。同时做好部分重点行业(投资公司、房地产、代表机构等)的税收监控工作。坚持季度重点税源收入分析报告制度,分析当期税款实现情况,研究管理工作重点,对疑点问题深入调查,提出建议,防范征纳风险。
(四)强化日常监管,坚持纳税人重大事项报告和跟踪服务走访制度。重点税源企业发生的重大事项应及时报告;对重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定期业务培训和辅导;定期走访重点企业,关注企业动态。
(五)加强税收收入质量考核,逐步实现组织收入工作由计划管理向质量管理转变,保持税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六)提高税收收入预测的准确率。重点做好税收收入合计预测及增值税预测的准确率,并做出预测差异说明。
二、提高质量与效率,全面推进各项基础工作深化
(一)做好各项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完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账簿凭证管理、税务档案、涉税信息管理等制度规定;做好发票审批的监控管理、发票降版限量、税控收款机的宣传辅导和发放、发票售卖查询机的宣传与使用等工作;完善税负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根据目前征管需求,修订分局档案管理办法;继续做好分局全部有税企业的财税库银联网系统推行工作;注重申报率、有税率、当期申报应纳税款入库率、非正常率、欠税增减率等指标的分析利用,加强征管质量考核。
(二)深化税收管理员制度。明确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重新梳理各岗位工作内容与规范;管理所要突出重点,兼顾行业、产业特点、税源规模和税种管理重点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实行对纳税人有效的分类管理;通过研究各行业不同管理方式与侧重点,加大税源管理的深度,有重点的开展纳税评估工作。
(三)完善依法治税制度。以日常执法检查和执法检查为路径,以政策法规建议和过错追究为手段,督促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保证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最终提高分局整体依法治税的意识和水平。
(四)加大督察督办力度。以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全面清理各部门遗留的未办结事项,加强日常涉税申请监控工作;规范涉税事项办理时限,加大考核力度,提出改善作风、重视结果的工作思路;严格程序、政策的执行,细化分局目标考核制度。
(五)提高税收执法质量。充分利用执法考核系统的监控预警功能,针对系统提示的过错指标,做到“及时监控,及时纠错”,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监督依法治税行为。
三、实现精细化管理,推进各项税收管理的深化
(一)深化流转税管理。认真做好2009年增值税、消费税新条例及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继续深化“一窗式”管理,加强“四小票” 凭证审核比对工作;强化对稽核异常的增值税抵扣凭证的审核检查;对分局管辖的小规模纳税人的户数、分布、税源结构等情况进行落实,逐步完成“企业类型”的审核确定工作;做好网上抄报税,专用发票、货运发票的网上认证推广工作;深入开展流转税定向评估工作,了解不同行业的销售收入、应纳税额、税负情况,通过评估分析掌握企业税负增减变化形成的原因,多角度、多层面深入剖析定向评估户的纳税状况。
(二)深化所得税管理。认真落实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陆续出台的各项税收政策,及时进行政策调整的宣传辅导;根据总局、市局政策文件精神,适时调整分局所得税管理制度;加强汇总(合并)纳税企业政策的落实,全力以赴做好新法实施第一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提前介入了解企业大额汇算退税情况,严格退税审批进度;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特点,根据总局、市局文件精神进行科学分类,提出征管资源配置的建议和分类管理方法,实现专业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络和基层部门的沟通工作,明确政策依据,提高工作效率,查找管理上的漏洞及薄弱环节,制定措施,推动所得税工作向深层次进展。
(三)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将以专项检查和查处大案要案为主,大力清理积案,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充分发挥稽查的震慑作用;深入推进税务稽查案头审计工作和审查工作的计划性,包括稽查整体工作的计划与对每个案件的时间计划和检查重点计划的把握;加强依法稽查、按程序稽查工作制度的进一步落实,严把“取证材料、数据来源、法律依据、审理和执行”五关,保证工作的准确性;推进稽查信息化;采用实地检查和调帐稽查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检查;继续做好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税收环境。
(四)提升反避税工作水平。加强反避税基础工作,满足新法和新规程需要;优化反避税调查案例库和关联交易分析库,为选案和后期监控打下基础;科学确定调查监控企业名单,积极开展预约定价工作,加强调查与管理;对关联交易申报资料严格审核,将关联申报、特别纳税调整条款宣传到位,提高企业关联交易申报的申报率和申报质量;借鉴国际上反避税工作成果,加强总结和调研,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优势,保证反避税工作的深入,力争出精品。
(五)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加强出口退免税的计划管理,分不同阶段制定出分局出口退(免)税的计划需求,力求精准制定,同时严格执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出口退税政策,完善征管退衔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充分利用征管系统和出口退免税系统,实现征税管理与退税管理的衔接与联动,提高税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六)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做好CTAIS 2.0、税收执法管理考核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等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丰富综合数据应用平台的功能项目,配合市局完善综合数据应用平台的三期建设;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应用系统的等级保护工作,对内网进行防火墙加固建设;构建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完善各系统间的衔接和系统记录日志的管理。
(七)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调研工作,根据工作实际确定调研课题,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调研,挖掘调研深度,扩大成果应用,将管理工作推向深入;进一步规范制度、加强沟通、科学选题、多部门合作、加强培训,促进税收科研队伍建设。
(八)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建立税款征收、日常管理、纳税服务、税务稽查的有效沟通。坚持“谁负责,谁牵头”,有布置、有落实、有反馈,全面提高分局的征管质量,四、强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税企关系
(一)创新纳税服务内容和手段。利用智能语音服务系统、网上申报通知系统,将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厅应注意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纳税人。通过提醒服务,将宣传工作做在前面,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分局外网网站建设,丰富栏目、充实信息,开展网上调查,逐步形成互动性强的全方位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国地税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拓宽合作领域,加强纳税信息交换;简化涉税申请需报送的资料,减轻纳税人负担。
(二)进一步发挥税务咨询的作用。办税服务厅与各业务科室配合,利用税务咨询岗对纳税人常见问题的搜集,将纳税人关心的问题、最新的政策解读汇集成册,为纳税人提供较高水平的咨询服务。
(三)增强税收宣传实效。认真做好第18个税法宣传月活动与第3个发票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做好“五五”普法工作;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为纳税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制度与机制保障。
(四)强化服务理念。充分认识纳税服务的涵义和本质属性,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强化管理中提高服务水平,在优化服务中加强管理。
五、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推进干部管理深化
(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继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后续阶段工作,紧密围绕“服务首都科学发展,构建首善和谐税收”的主题,确保扎扎实实完成各阶段任务目标,为分局科学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开展税务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和谐工作氛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群众生活,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干部队伍凝聚力;积极应对系统机构改革带来的部门重新定位和人员调整,要树立服务大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给征管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开展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抓好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规范信访及案件管理工作,认真查办税务人员违法违纪案件;加强对各项廉政、监督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一案双查”韧度,加强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征收管理和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两权”运作全过程的监督。
(三)强化干部管理。加强中层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分局中层领导干部的凝聚力、领导力、执行力,以中层领导干部的廉洁奉公、恪尽职守带动分局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稳妥开展全局及部门内部的干部轮岗工作;在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方面、多动脑筋,加大力量,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队伍建设新机制,为税收工作保驾护航。
(四)强化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人才兴税战略,以“基础业务知识和职业操守培养”为核心做好教育培训计划,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将短期收效的业务培训与长期收效的综合培训相结合,增加经济类、法律类、心理类、文化类等课程;加强教育培训的层次化,精细化,根据干部的不同专长,在综合基础素质培训的基础上着力对骨干队伍开展深层次的精细化系统培训,在保证培训质量与时间的基础上,加强对干部参训效果的检验,在日常税收工作中注重提供其发挥培训成果的空间,使培训成果转化到工作中去。
(五)强化基层建设。加强预算管理,面对预算批复细化到会计核算科目的要求,要科学编制预算,严谨执行预算,做好预算科目执行进度的掌控,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财务网络版核算软件功能,提高核算、管理水平;完善、落实后勤保障制度;不断改善办公环境;进一步规范车辆使用管理,加强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加强办公用品购置、大宗物品采购、领用管理及固定资产管理;加强食堂管理,保证干部膳食营养;做好信息、信访工作,搞好物业管理,加强安全保卫,切实解决影响干部身心健康的实际问题;加强党、团、工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政工团作用;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好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丰富机关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做好分局干部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工作。
2009年税收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明确方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首都税收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