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原因剖析与对策

时间:2019-05-14 17:5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十年来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原因剖析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十年来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原因剖析与对策》。

第一篇:近十年来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原因剖析与对策

近十年来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原因剖析与对策

黎茵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103

【摘要】目的:近十年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频发,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卫生应急管理和决策的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增加。分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建议性对策。方法: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分析讨论。结果:提出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应急体制、加强交流和宣传,做好各部门协调沟通及乡(镇)卫生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等观点。结论: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制存在完善的空间。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卫生部门管理制度 应急机制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暴发SARS以来,我国卫生突发事件频发,仅以2008年为例雪灾引发大量人群冻伤损害、汉川大地震引起的巨大伤亡、手足口病、三鹿奶粉事件等事件的发生,使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本文意在探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制度和应对机制,提高应对能力,保障人民健康,保障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提出建议性对策。

1.浅析近十年来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相关原因

1.1世界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环境污染和生物界自然平衡紊乱,生物界中储备的病原体通过宿主转换过渡到人类,导致新传染病暴发;全球平均每年出现一种新传染病,一些传染病如猴痘、埃博拉、西尼罗和疯牛病等病毒尚未传入我国。随着国际交和增加,传染病传入机会增加。旧传染病如结核病、艾滋病患病率近年明显增加,血吸虫、鼠疫、霍乱暴发的危险依然存在,流感大流行的威胁始终存在;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和经济发展小平衡,导致人口分布严重失衡,中心城市人口密度过大,公共卫生基础落后,传染病暴发后果严重;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化导致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增长,生物恐怖危险增加,自然灾害的频发以及转型期中国以分配差异加大为基础的社会矛后使发生危机的危险性增加,社会危机和自然灾害必然伴随公共卫生问题[1]。因此,我国正进入公共卫生危机高发期,可预见的后果日渐严重。

1.2我国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2007年11月1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正式实施,表明我国致力于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但近年来频发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表明,目前的应急体制并不乐观,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2]。虽然我国已建立了比较系统地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体系, 在突发的非典疫性面前出现了难以支撑控制和防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缺乏一部《紧急状态法》。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不统一,势必造成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难以形成政府多部门联动的紧急状态下的指挥机制[3]。

1.3卫生行政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各种不足

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卫生突发事件的主管部门,首先面对的是如何应对和处理。其处理占果直接影响突发事件造成的后果。2003年的SARS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特别是卫生应急工作中存在的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准、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等问题[4]。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改进、完善和提高的地方。首先,卫生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和应急指挥决策体系还不适应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其次,不少地区还没有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部门,职能定位还不明确。第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方面作了一定努力,但与实际工作需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其可行性、科学性有待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提高。第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应急储备和快速调运能力不足,特别是基层,有关经费得不到保证,应急物资更新和调运机制不完善,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特别是在事件发生初期,很容易出现储备不足,仓促应对的局面。第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还有待提高,包括疾病诊断、现场控制、现场调查、实验室支持、信息管理能力等。

1.4乡(镇)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乡(镇)卫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差,管理人员对乡(镇)卫生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在人员培训、配备、资金投入、职业防护等方面措施不力,缺乏主动性。其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设备落后,物资储备不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基本依赖上级配发[5]。农村疾病控制体系非常薄弱。占我国85%以上人口的农民缺乏医疗保障,着小起病的现象普遍存在,预防工作普遍落后[6]。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策建议

2.1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

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必须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撑,真正实现依法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建立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应急准备计划、应急处置预案、预警机制,有关业务机构的实施方案和专业计划、颁布技术指南、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等技术性法规在内的系统性、规范性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法律体系[7]。要确立一部《紧急状态法》,从法律上保证国家各项卫生政策的落实。从静态上看,需要修改完善和确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及与此相应的制度;从动态上看,需要加化有关突发性事件的立法,执法和守法及与此相应的监督。在法律、法规一时难以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政策具有原则性、规制性、灵活性、适应性的诸多特点常被广泛作为准法律工具。立法遵循政策的制定—实施—修订—完善的基本流程,进而实现稳妥的法律确定,发布和执行,使其保持长效运转。

2.2完善应急机制

2.2.1 构建切介实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构建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介的应急体系,以更好地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保证社会的稳定,而各级政府应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参与建设的各组成部门应明确其将进行预防的任务和职责,各部门间并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突出依法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起一套以法律法规为支撑体系的管理系统[8]。

2.2.2建立完善的卫生信息网络监测系统

通过采用计算机互联网、视频图像传输技术、有线或无线通信及GIS等技术手段,把国家、省、市、县级现有的疾控信息系统进行链接,初步建立起能覆盖全国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基本实现国内疾控系统可管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资源整介及资源共享,并与卫生监督部门、卫生许可部门等进行信息连接,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平台,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响应。此外,还要建立一套运行良好的卫生信息监测系统,除可进行日常常规监测、进行科学分析并能综介评价监测数据结果外,更重要的是能对一些重大传染病的动态演化趋势和社会公共卫生的总体变化状态进行监测[9]。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主动监测并及时预警,第一时间确定突发事件的苗头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尽早发现隐患并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程度,以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真正来

临时,能提出介理的应对方案,并迅速制定、采取应对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2.2.3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常规储备

前事小忘,后事之师。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到来之前“未内绸缪”是从容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的前提。平时对应急反应要素进行准备,可以保证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有条小紊。这些要素包括应急药品准备、非医药应急物品及其生产能力的储备;能主导现场调查的流行病学家储备;公共卫生实验室配置、相互之问的协调机制和研究水平等。应急反应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的各种物质、人员、结构和能力的储备。优化人才梯队建设,促进并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为优秀应急管理和处置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同时,还要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鼓励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和再教育,充实、积累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技能。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引进或聘请本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时掌握国际、国内应对突发事件领域的发展动态,从而建立起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处置队伍,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力量[10]。

2.3加强交流和宣传,做好各部门协调沟通

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需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构等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协作,真正做到防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要加强临床医务人员与公共卫生工作者及教育系统的联系与信息交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向基层医疗单位提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信息;县卫生局要定期召开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会议,随时交流工作情况,加强二者的合作,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卫生防病意识,加强对工厂和工地的卫生监督管理督工作。

2.4发挥乡(镇)卫生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乡(镇)卫生院是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力量 乡(镇)卫生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职责包括疫情监测、医疗救治、协助流行病学调查等,切实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措施,协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传染源隔离,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对发生疫情地区进行消毒技术指导。乡(镇)卫生院组织医护人员、乡村医生,对接触者及时开展疫苗应急接种,快速建立免疫屏障,阻断疫情的传播,能使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11]。

中国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中国人自古就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进入21世纪,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又频频发生,三聚氰胺、非典、手足口病等让人防不胜防,因此,只有积极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当灾难突然降临时,我们才能做到处变不惊、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曹广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基础建设[J].公共管理学报, 2004, 1(2): 68-70

[2] 马汉维.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和措施[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4, 19(6): 373-374

[3] 韩振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挂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 2011, 1(634): 19-22

[4] 董仕林.浅析卫生行政部门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问题与建议[C].安徽省:中华医学会, 2009.87-88 [5] 张斗琴.乡镇卫生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作用和存在的问题[EB/OL]..[6] 杨一风,范晨芳,曹广文.危机管理及其在中国公共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中的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 25:268-271.[7] 张维平.关于完善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律制度体系的构想[[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l 1(3):25-27.[8] 张鑫培;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对策研究.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 20(3): 207-209

[9] 贺玉清.关于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规划及措施研究口(J〕.中国卫生产业,2011,8

(3):112.[10] 郝蕾.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J].口岸卫生控制, 2010, 15(3): 11-12

[11] 郝清华: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8):1488一1489

第二篇:造船业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及对策

造船业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及对策——基于江都市造船

企业案例

目前,江都市共有大小造船企业82家,从业人员人员40000余人,销售超亿元的企业12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船舶航运业逐年升温,给船舶制造业发展带来空前商机,企业数量也呈上升势头,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作出积极贡献。但由于政策不到位、竞争不正当、管理不规范等诸多因素,江都市的造船企业从规模、管理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50%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或作坊式、家族式管理生产企业。造船企业“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呈高发趋势。近两年连续发生了4起人员伤亡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对此,笔者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事故频发原因及对策作肤浅的论述。

一、企业现状

造船修造既有高空作业、闷舱室作业、起重作业、电焊气割作业、交叉作业等方式,同时又使用油漆、乙炔、液化气等有毒、易燃易爆危险品,属于高风险的行业。由于其特殊性,概括起来存在着“低、快、多、少、乱”五大特点。

一是科技含量低。造船企业不仅建造周期长,而且工种多、工艺复杂,生产手段主要以手工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高新技术运用少。

二是人员流动快。船舶的放样、焊接、组装、合拢、下水等工种绝大部分都是外来施工队承包完成,外包队伍中的特殊工种绝大多数都是由农民工组成,由于利益驱动,加之船东的变化,加快了人员的流动。

三是电气设备多。造船企业在修造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是设备和气体,使用设备主要有交直流焊机、埋弧焊机、风机、空压机,便携式打磨机、门吊等用电设备。使用气体主要有氧气、乙炔气、液化气、氮气等有毒、易燃、易爆气体。设备使用不当,维护检测不到位,气体疏于管理,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设备伤害,触电、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

四是安全投入少。不少企业法人重效益、轻安全现象普遍存在,在安全投入上往往是能减则减,能少则少,能不投入就不投入,安全设施,整改措施落实不及时、不到位,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和正常培训工作得不到保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设备陈旧,超期“服役”、“带病”运行,为事故的高发埋下了隐患。

五是现场管理乱。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作业现场无专职安全员监管;职工劳动防护用品配戴不齐,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证书过期现象屡见不鲜,电器设备直接裸露在场地上,电线乱拉乱接,线路老化和破损、无漏电保护装置、有的甚至无配电箱和开关箱,船舱油污不清洗,明火动用不测爆的现象还有存在。

二、原因分析

船舶是一个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修造过程既复杂又多变。安全隐患多,事故频发,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从目前情况看,其主要原因有:

1、政策和法律上的原因。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对船舶修造行业的市场准入和源头管理的规定不够明确,准入门槛太低,造成船舶修造行业良莠不齐,竞争无序,缺乏行之有效、相互配合的监管措施和行政手段,致使日常管理针对性不强,管理不到位。

2、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长期以来,船舶修造业大多数是由所属地挂靠管理,而县级以下政府无专门主管机构,综合监督和专项监管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完善,监管职责不清,责权不一致。加之,缺乏统一的船舶修造业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恶性竞争有愈演愈烈,也是造成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3、责任落实和管理上的原因。

(1)两个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政府部门往往是只看到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规模壮大,总量提高,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和监督不到位。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薄,责任主体不明确,职责不落实,尤其是租用场地生产的企业通过层层发包或挂靠,安全生产存在短期行为,一些外包工程队对安全设施、安全生产管理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在配备上互相推诿,导致管理环节脱节。

(2)资金投入不到位。一些企业以及外包工程队由于资金匮乏,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生产经营中,致使安全生产资金不落实,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安全生产资金专户,更没有按照规定提取足额的安全生产保证金,企业用于安全生产的技改投入、隐患排查与整改、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等只是流于形式,导致抗风险和抗御事故发生能力差,为事故高发埋下了祸根。

(3)电器设备防护不到位。焊机及配电箱直接裸露在场地上,防护措施不到位,长期的日晒雨淋,焊机的防护罩、桩头、龙头线老化、破损,漏电、短路时有发生,还有部分设备“带病”运行,不少特种设备和压力容器等没有实行严格的检测、保养,安全阀、压力表、消防栓设备配备不齐全、不配套,设备安全性能和能力均不能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抵御事故发生。

(4)安全距离控制不到位。根据有关规定,在没有遮栏或其他防范措施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在作业中与带电设备应保持必需的安全距离。电压在10KV及以下,应保持0.35m安全距离;电压在20—35KV,应保持0.60 m安全距离;电压在44KV, 应保持0.90m安全距离;电压

在60—110KV,应保持1.50 m安全距离;电压在154KV, 应保持2.00 m安全距离;电压在220KV, 应保持3.00 m安全距离;电压在330KV, 应保持4.00 m安全距离,电压在500KV, 应保持5.00 m安全距离。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作业现场既没有明显的标识,也没有严格执行规定,触电事故居发生事故之首。

(5)环境保护不到位。船体拼装后,船体除锈打磨、职工不带口罩和防毒面具,到处可见。后续动火都是闷舱作业,由于各段空间狭小,通风不够,作业环境差,救护措施不落实,进舱作业没有严格执行的制度和动火制度,特别是油漆工和焊工作业,极易发生重大恶性事故。

(6)培训教育不到位。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外来承包队伍中的电焊工、冷作工、吊车工、铲车工、电工等人员无证上岗,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不了解操作规程,给企业埋下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三、对策措施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和重视。针对船舶修造业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对造船行业政策调整的契机,研究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地方产业政策。调整目前的产业结构,适当提高门槛,依照市场经济的法则,规范市场准入,实行优胜劣汰,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律的支撑,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避免不良竞争,使造船企业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逐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

二要加大行业领导力度。一是政府要强化领导,目前,船舶修造业地(市)级以上由同防科工委主管,而县级以下政府没有专门的船舶管理部门,大部分在经发委内设或带管,并且没有专门行政主管机构。特别是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后,不少企业由内河向沿江迁移,企业管理权仍由原乡镇管理,出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空白地”。对此。县级以下政府应设立专门主管部门。二是实行行业管理,通过政府牵头组建行业管理协会实施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督。三是实行注册安全主任代理制度,帮助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台帐,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三要加大资质审查力度。目前我国船舶修造企业的准入门槛还很低,很多船舶修造项目采用挂靠或使用外包队伍,按照《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对使用的外包企业及外包工程队的法定代表人、安全员和特种作业持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安

全管理台帐以及过去安全生产等情况进行安全资格和资质审查,抓好源头管理和监控。

四要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各造船企业要确保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及使用。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政策精神由地方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制度,单独列帐,企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保障安全生产重大设施、设备、人员培训、隐患整改的资金。一是要建立全市船舶修造业安全生产档案库,把船舶修造业的“四证一照”、业主基本情况干渠设施配备、注册安全主任等情况作为存档内容,促使船舶安全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针对船舶修造业曾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爆燃等安全隐患,要从发展的眼光,投入一定的资金,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加强对安全生产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三是要加大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的投入。对日常检查、集中检查、重点检查、全面检查中排查出的重大隐患,督促企业及时纠正安全问题,使“零违章”的关口前移,把“事后惩戒”转变为“事前疏导”,将被动防范转变为主动预防,把“要我安全”真正变成“我要安全”四要加大安全技术的投入,积极采用“四新”技术以先进的科技手段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五要加大监管监察力度。作为高危行业,在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同时,政府层面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安全检查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该罚的要罚,该关的要关,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提升企业的安全本质度;企业层面要切实

加强管理,严格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确保生产安全的重要一环。企业应制定出具体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制度建立好检查台帐,同时要建立安全生产组织网络,把安全生产各项目标落实到车间、班组。船舶修造发包工程都必须有施工作业安全方案,同时要建立安全监管信息联席制度,采取部门检查、企业自查、事故调查分析,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共研究确定安全监督检查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船舶修造业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其他高危行业一样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不能就事故抓安全,作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督力度,与时俱进、创新思路,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步好转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浅析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原因及对策

浅析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原因及对策

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从2008年1月1日至11月16日,全国发生重大事故75起,死亡和失踪1144人,同比增加6起、111人。特别重大事故全国发生10起,死亡662人,同比增加6起、500人。近日发生的河北张家口市蔚县李家洼煤矿7.14炸药燃烧事故、山西太原钢铁公司尖铁矿8.1排土场垮塌事故、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9.8尾矿库垮坝事故、陕西渭南市澄城县尧头斜井“10.29”瓦斯爆炸事故、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11.14地面塌陷事故等,一件件触目惊心,令人心痛,面对血与泪的教训,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为什么安全生产月月讲、日日提还屡屡发生?为什么总是在国家、集体蒙受巨大损失、家庭失去亲人和幸福时,再进行全面排查、停工整顿、配备安全设施?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面对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态势,人们不得不想起追查“真凶”,特大安全事故缘何频繁发生?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到位,心存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这在一些生产经营企业尤其突出,注重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安全责任观念、意识较淡薄,纵观近年来发生的种种安全生产事故,无不与思想麻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因素有关;

二是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监管力量弱化、管理缺乏针对性,常存在掩盖或瞒报现象,追查不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轻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气焰;

三是责任不到位,重生产,轻安全。一些部门单位、企事业经营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差,规章制度松弛,责任主体不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严,放松了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四是排查不到位,流于形式,走过场。抓安全时紧时松,时冷时热,应付性强,上级不要求时,主动排查少,经常性排查少,安全不好时抓安全,安全好了就忘安全,安全隐患难以发现,为事故发生埋下伏笔。

五是惩处不到位,处罚太轻,查处不力。虽然有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但力度没有达到要求。特别是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经济上的处罚远比安全生产的投入支出更低,即使出了事故成本也很低,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宁可以身试法。更有甚者有极少数人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搞权钱交易,对事故责任者追究查处不严厉、不彻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使事故责任人却逍遥法外。

六是措施不到位,欠帐太多,设备老化。许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落后,甚至带病运转,工艺技术达不到要求,安全防御能力下降等。更有一些私企老板为了追求暴利,见利忘义,要钱不要命,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甚至没有投入,对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能省则省、能简则简,导致事故频频发生。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从源头上治理,狠抓安全生产,杜绝事故发生。

1、从教育入手,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要从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安全法律法规的普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针对不同层次、从事不同岗位的人员选择适当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以增强提高安全培训效果。如对本行业部门的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对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注重加强基本安全技术方面的培训,而对一般员工则需加强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个人防护的培训,使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使所有职工牢固树立“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和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观念,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从而在工作中确实做到主动防范、积极防范,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2、从思想着手,克服侥幸心理。

笔者在与一些职工聊天时,发现有不少的生产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他们地认为,不论从事任何工作,发生事故是难免的,认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再小心也会出问题。这些人不做主观努力,只讲客观原因,认为事故不是可控、在控,而是难控、未控。在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着“事故难免论”、“听天由命论”、“运气论”等等。笔者认为,这是十分危险的,应坚决刹住这种风气。须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的控制预防关键在人,事故通过努力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有这样一例事故:电厂职工刁某在拆除380V直流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相线的过程中意外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刁某已参加工作10余年,一直从事电气作业并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只因在本次作业中安全意识淡薄,在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时,未检查确认电焊机电源是否已断开,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导致触电。刁某低级违章作业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主观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只要稍加注意就能避免,而据资料表明:由于生产组织者、操作者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态、单纯凭经验盲干及操作不当等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率约占60%以上。彻底改变忽视安全生产以及违章蛮干、侥幸、撞大运的思想行为。树立防微杜渐的思想,克服“只要不发生大问题,有点小差错无所谓”的错误思想,对任何问题或差错都不能轻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3、从小处着眼,不忽视任何细节。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纵观所有事故,分析其中原因可见安全事故多数为“小失误诱发大事故”,许多事故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上的疏忽而导致的,都是由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最终酿成大事故。

吉林市中百商厦的大火事件真实地说明了这放大效应。2004年2月15日9时许,吉林市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的雇员于红新不慎将吸剩的烟头掉落在仓库地上,在并未确认烟头是否被踩灭的情况下就离开了仓库。烟头引燃仓库内的可燃物后,引发了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的严重后果。事故主要责任者于红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后悔自己的防火意识太差,一个小烟头,竟惹了这么大的祸。” 是的,一开始就只是一个未被碾灭的烟头,在值班人员擅自离岗,应急灯失灵等各种细节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造成了生命死亡和财产损失的重大火灾事故。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安全生产中各种“小问题”、“小疏忽”、“小事情”就是一个个蚁穴,往往就象一根导火索,引发了众多家破人亡,无法弥补的事故发生,只因为1%的错误,却导致了100%的失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大量的工作又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重复性很强的事务,也正因为它“小”,才容易被忽视,因为它“细”,才更容易出纰漏。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每位职工都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和操作规程,增强安全责任心,做到一丝不苟按章操作,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养成谨小慎微,耐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真正把自己岗位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成其高。”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坚持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认真排除“小隐患”,严格堵塞“小漏洞”,自觉防止“小过失”,防患于未为然,众志成城,定会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从排查着手,强化隐患治理。

排查是安全生产预防工作一个重要手段,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排查相结合,定期开展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排查登记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从事后查处转变到事前防范,对安全生产大检查中排查出的重点隐患,必须落实责任人,明确时限要求,彻底整改到位,对敷衍塞责、失职渎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必须依法依规查处到位。安全检查要切忌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和形式主义。必须严肃认真,要把检查与整改、检查与责任追究结合起来。在检查中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新特点、新问题,抓薄弱环节、抓要害部位、抓事故多发点,提高检查质量及效果;要提高隐患整改的质量和效率,对排查出的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落实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时间和安全监控措施,确保限期整改到位。

5、从领导着手,狠抓责任制落实。

大量的事故表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关键在领导,领导手握决策大权,领导责任制的落实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单位的安全与否。因此,作为领导首先在思想上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天”字号头等大事来认识,严肃认真地履行自己对国家、对单位、对职工所负的安全责任。要认识到领导安全意识的淡薄,领导责任的不到位,才是单位最大的事故隐患。作为单位领导带头抓落实,逐级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将安全生产与职工年终工资挂钩,与领导考核、任免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能够恪尽职守,严把关隘,使每一个职工坚决做到不违章、不冒险,遵章守纪,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从监督着力,严把监管环节。

从所周知,三鹿奶粉事件,据财经网披露的消息说,“四年前,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发不久,有关媒体公布阜阳市45家不合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黑名单中,三鹿奶粉赫然在列。可事后三鹿依然在生产。直到9月6日、9日有消费者向国家质检总局反映有婴儿因长期服食奶粉而患肾结石。该消费者还表示:“强烈希望你们能检验此品牌奶粉的质量,以免更多的孩子再受其害!”当时,国家质检总局回复称,该局正在严重关注此事,并联合有关部门积极调查处理。同时,该局还建议消费者,“请你也将详细信息向卫生部门反映”。为什么各监管部门来回踢皮球?700吨婴幼儿奶粉有“毒”,结石患儿涉及十个省份,700吨后涉及到多少家庭?为什么等到近万名儿童生病住院才下令停产?进而查出多家奶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试问:此前那些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干什么去了?为什么牺牲患儿生命做代价唤起监管部门的良知?

又如河北省蔚县李家洼煤矿新井“7.14”特别重大炸药燃烧瞒报事故中,对63名相关责任人采取了措施,其中25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蔚县县委书李宏兴、县长祁建华已被免职并立案调查,张家口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志新、蔚县副县长王凤忠等已被移送检察机关处理。

为什么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为什么要瞒报矿难?其根本原因是要逃避责任、骗取政绩。而他们逃避责任、骗取政绩又必然要以牺牲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为代价。上级对下级的监管是权力监管权力,是政府部门封闭的、自我的管理形式,比如煤矿安全事故,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监管的就够多了,但近于近年来在巨额利润诱惑下,个别地方官员蜂涌而上,以手中的权力保护着不具备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疯狂开采,置矿工安危于不顾。由于监督不力等因素的存在,为权力的弄虚作假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这是事故瞒报屡屡得逞的原因所在。要从根本上杜绝矿难的瞒报现象,就要求监督管理部门要有针对性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可能危及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重大隐患要责令停工停产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严厉打击建筑施工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确保建设工程施工的进度合理、质量可靠和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7、从问责着力,加大惩处力度。

在每一起事故的调查处理中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特别是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严厉查处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描淡写。特别是加大对事故发生后瞒报、逃匿行为的惩治力度,坚决杜绝迟报、谎报、漏报和瞒报违法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频频的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是十分惨重的。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真正做到安全防范,从小处着手,从细处着眼,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加大监管和安全设施投入力度,注重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探讨如何做好对安全工作的监管,通过研究探索揭示科学的、规律性的东西,坚持不懈的去实践、总结和创新,尝试运用新的、科学的管理方式来不断的提高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发展完善、在发展完善中不断提高进步。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全社会的和谐奠定良好的稳定环境。

(安全文化网)

第四篇:《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测试卷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测试卷

姓名: 程葛霞成绩:

一、单选题(每小题2.5分,共计15分)

1、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报告的时限为:(C)

A、城市2小时内,农村4小时内B、城市4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

C、城市2小时内,农村2小时内D、城市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

2、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内、农村在(C)内报告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3、31、疟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B)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其它

4、当发现中毒情况已构成事件时,应当在(B)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A 1hB2hC3hD4h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B)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D、其他

6、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B)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A.1B.2C.6D.2

4二、多选题(每小题2.5分,共计105分)

7、传染病报告的责任报告单位是:(ABCD)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采血机构C、乡村卫生所D、个体医疗诊所E、供血机构

8、属甲类传染病有:(AD)

A、鼠疫B、艾滋病C、黑热病D、霍乱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9、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ACDE)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艾滋病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肺炭疽E、脊髓灰质炎

10、传染病责任报告人:(BCD)

A、公民B、医务人员C、社区及乡村医生D、个体开业医生

11、以下对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描述正确的是(AD)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B.甲类、乙类及丙类传染病属于报告范围;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不属于报告范围。

C.《传染病报告卡》使用钢笔、圆珠笔或铅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D.甲类传染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12、下列哪项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BCD)

A.重大传染病疫情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E.慢性肺部疾患

1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目的(ABCD)

A、为规范乡村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B、提高传染病报告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漏报和迟报;

C、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的有效运行;

D、为科学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

14、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服务对象(ABCD)

A、辖区内法定传染病病人B、疑似病人C、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群

D、辖区内出现群体性不明原因性疾病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哪些工作?(ABCD)

A、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B、人员的分散隔离

C、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D、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16、属乙类传染病的是:(ACD)

A、狂犬病B、麻风病C、梅毒D、肺结核

17、关于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履行的职责是(ABC)

A、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

B、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

C、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D、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措施;

18.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理包括(ABCD)

A、病人处置B、消毒处理C、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D、密切接触者管理 E、查找传染源

19、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按照哪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工作(AB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20、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工作相关服务记录,对什么应至少保留3年(BC)

A、传染病患者的资料B、传染病报告卡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D、传染病患者的病历

2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工作的考核指标有哪些(ABC)

A、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

B、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先关信息数×100%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先关信息数/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包括下列哪些(ABCD)

A、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B、突然发生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D、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哪些特征(ABC)

A、突发性B、公共属性C、危害的严重D、难处理性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可分为哪几级(ABCD)

A、特别重大(Ⅰ)B、重大(Ⅱ)C、较大(Ⅲ)D、一般(Ⅳ)

25、下列哪些情形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BCD)

A、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B、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C、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D、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

E、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26、下列哪些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BCE)

A、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B、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C、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五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D、发生烈性病菌珠、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E、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27、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ADE)

A、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B、预防接种或全体预防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C、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D、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或出现死亡病例

E、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

28、下列哪些是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BCDE)

A、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B、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

C、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周内发病9例以下

D、一次食物中毒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E、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

29、下列哪些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程序中的内容(ABCD)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启动预案

B、应急协调中心(卫生行政部门)C、疾病控制中心,医疗救助机构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人员疏散、医学防护、隔离观察

E、上报国际组织

30、下列不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紧急救援分级的项(ACD)

.A.较大B.一般较大C重大D 特别重大E特大

31、下列哪些是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紧急救援分级Ⅱ级的项(ABD)

A 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B一次伤亡事件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

共事件。

C 跨市(地)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D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E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的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2、下列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现形式分类的是(ABCD)

A传染病B生物 化学核辐射事件C职业中毒D新发传染疾病E预防接种反应

33、下列是卫生应急工作特点的是(ABCDE)

A卫生应急工作的首要目标是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尽可能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初期。

B必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能及时调动卫生资源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动员全社会参与及时有效的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

C卫生应急机制和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D依法开张卫生应急工作。

E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34、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核事故和放射事故,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自然灾害等事件中卫生部门主要负责事件中的那些(ACD)

A医疗救援 B心理辅导 C事件对健康影响的评价D卫生处理E行政讨论决议

35、下列对卫生应急的基本概念解释正确的是(ABCD)

A只在突发公共卫生发生前或出现后B采取相应的监测预警,储备等应急准备。

C及时对产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因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控制。

D对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施紧急的医疗卫生救援,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

E实施疾病预防措施,出现免疫接种放映的人群

36、卫生应急处理的原则(ABCDE)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B全面响应,保障健康C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E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37、卫生应急制定预案的原则(BD)

A现场处理B分类指导C专业队伍D快速反应E快速有效

38、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A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B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知制度

C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方案

D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等的储备要求

E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3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报告应遵循的原则(ABCDE

A统一规范B依法报告C属地管理D准确及时E分级分类

40、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的时限(BD)

A突发事件监测机构,有关单位应当在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突发事件监测机构,有关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C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机构,个人发现突发事件应当在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D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机构,个人发现突发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1、传染病报告处理中,对于散发传染病疫情处理,下列正确的是:(ABCD)A:抵达现场不超过24小时,甲类传染病不超过2小时;

B:核实诊断,查明疫情,追溯传染源;

C:确定和登记接触者,采取控制措施;

D:采样送检,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报告;

E:疫点内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后,连续观察一周无新病例发生,可解除疫点;

42、划定疫区疫点范围后,采取针对性的卫生措施,下列正确的是:(ABCD)

A:墙、地面,家具生活用品等用3%漂白粉上清液或200稀释的84消毒液喷雾或擦拭湿润,作用30后清水擦洗;

B:一份呕吐、排泄物加1/5份漂白粉搅匀,作用2小时;

C:食具餐具煮沸消毒10-20分钟;

D:病家周围灭蝇蚊用0.3%的敌敌畏喷洒;

E:生活污水,5%漂白粉作用2小时;

43、暴发和重大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阶段可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ABCDE)A:初步调查;B:采取控制措施;C:系统调查;D:验证假设;E:总结;

44、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ABCDE)

A: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相继出现多名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患者; B:呈现一定的聚集性;C:病例不断增加;D:范围不断扩大:E:暂时不能确诊的疾病;

45、以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分级中正确的是:(ABCE)

A: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涉及多个省份,并有扩散趋势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B: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C: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内发现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D:小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发生在乡(镇)行政区范围内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E: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46、下列属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基本技能范畴的是:(ABCDE)

A:凡接到事件报告后,应详细做好登记,并向本单位领导、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在2小时内派出应急队伍。

B:对事件的真实性进一步核实,全面了解事件情况,确定统一疾病诊断标准、核实诊断,对所有患者进行个案调查;

C:按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确定采样范围和检测项目以进行标本采集与送检; D:根据初步假设,提出控制对策并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实施;

E: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应用推理方法形成初步的病因假设;

47、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基本技能的是:(ABCD)

A:填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B:事件管理的信息报告;

C:向政府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D:报告内容核心强调及时,不求全面;

E:以上全是;

4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步报告的内容是:(ABCD)

A:事件名称、初步断定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时间、地点;

B: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临床症状、可能原因;

C:已采取的措施;

D:报告单位、报告人员的联系方式;

E:立即将可疑人群转移;

第五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参考答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事发地的县级、市(地)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正确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正确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正确

4.各市(地)级、要指定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没有此权力。错误

5.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正确

6.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正确

7.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正确

8.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信息、技术平台,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传递等工作,采取统一负责的方式进行实施。错误

9.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3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错误

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正确

二、单选题

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B.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2.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由()决定。

D.国务院

3.下列属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选项是()

D.生命安全

4.()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5.()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6.以下不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D.大范围流感

7.从矛盾交织时期进入到平稳发展时期中国需要()

B.15年

8.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的原则。①统一领导②分级负责③反应及时④措施果断⑤依靠科学⑥加强合作

D.①②③④⑤⑥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设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A.国务院

10.()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A.任何单位和个人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报告。B.国务院 ■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不变 ■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A.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

C.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联合国定义发展的五个基本支柱包括()①卫生②教育③环境④管理⑤就业⑥安全D.①②③④⑤⑥ ■国家对()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给予财政支持。C.边远贫困地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A.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采取控制措施。B.食物和水源■()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地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A.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

三、多选题

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

A.特别重大(Ⅰ级)

B.重大(Ⅱ级)

C.较大(Ⅲ级)

D.一般(Ⅳ级)四级

2.以下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A.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B.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C.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卫生应急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包括()

A.群灾害的避险能力

B.知识的知晓能力

D.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4.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

A.授权发布

B.组织报道

C.接受记者采访

D.举行新闻发布会

5.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03年,是我国系统加强应急管理的起步之年

B.2005年,进一步提出了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全面推进应急管理的工作

C.2006年,在紧紧围绕“一案三制”这个重点的基础上,全面地加强了应急能力的建设

D.2007年,我国的应急管理逐步走向依法科学、常态管理的规范

6.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做到()

A.及时

B.准确

C.客观

D.全面

7.以下属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的是()

B.社会安全

C.生命安全

D.金融安全

8.公共突发事件分为()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9.处理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的工作原则有()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10.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

A.统一规划、分类实施

B.分级负责

C.突出重点

D.适应需求

下载近十年来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原因剖析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十年来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原因剖析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为加强明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特制定明山区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学校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与传染病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我园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

    学校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与传染病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我校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2017鲁沟塘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与传染病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我校对各类突发事......

    农村地区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及其处理对策[推荐]

    农村地区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及其处理对策 一、当前农村地区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 (一)农村地区坐车难的问题没有解决。农村公交车的发展速度缓慢,覆盖区域有限,许多农村地区仍然坐......

    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及对策(共5则)

    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袁贵仁部长在今年两会上说,校园暴力等威胁当前校园里2亿学生的安全问题,是教育部面临的压力最大的问题。同时,一份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

    浅论群死群伤火灾频发原因及对策

    经济在增长,社会在进步,国家在强大,奈何火灾事故越来越多?群死群伤的场面屡次重现呢!这些火灾事故的责任要归结在谁的头上呢!是个人,是集体,还是国家?我说都有责任:个人的消防意识太薄......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技术要点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技术要点(县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传染病报告管理 规范》和《贵州省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为进一步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