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南大学景观设计任务书——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三年级景观设计练习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景观设计——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015121班
指导教师:杨冬辉 唐军 谭瑛
一、课程练习的目的与要求
1.学习从城市角度看待景观空间设计的思维方法
2.基于“场地”认知基础上的设计逻辑体系
3.探索景观与地形、周围建筑、道路交通、环境互动的设计
4.明确以空间体验为主线的设计态度
5.着重于城市空间与场地空间关系的训练,着重不同空间与限定空间的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研究。
6.学习在城市空间中的人的行为需求、交通组织、空间的过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7.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强通过手工模型进行设计研究的环节,强化分析草图与工作模型的互动。
二、设计中时刻向自己提出的问题
1.给定的场地在该城市区域中的定位是什么?
2.处在现存环境中的这块场地存在哪些问题,应该解决那些问题?
3.对于该场地的设计和改造如何能更好地融入到整个城市环境中?
4.场地本身特质的挖掘与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三、基地
南京鼓楼广场,详见基地平面总图。
四、项目任务书
设计课题为南京鼓楼广场,一块位于城市交叉路口的场地,设计要求是深入挖掘该场地的特点,从场地在城市中的空间区位、现有环境条件、场地周边交通状况、城市中该区块的整体空间出发来明确场地的特质,设定设计主题,并学习运用景观的手段来完成和表达设计主题,形成最适合该场地的景观设计。
五、六、参考文献
Design new landscape F·吉伯德,市镇设计
凯文·林奇,城市空间意象 诺曼·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第一阶段(2.25~3.14)
第一阶段的主要表达手段为草图与实物模型作业。
讲课
(一)(11.13 星期二)步骤一(2.25~2.28)
现场调研,基地模型(1/500),每个小组合作做一个。现场调研要求完成:
1.根据现场核对图纸,以完备信息(原始数据见提供的地形图)。
2.模型基地的大小应包括设计范围,并把周边的道路、绿化、自然环境、高差等要反
映到模型当中,模型的底板要坚固(可用图板),地面和周边建筑用统一用灰卡纸。3.记录和分析草图,收集各类分析符号的表示和绘制方法。4.根据分析提出设计概念。
步骤二(3.4~3.7):
概念构思,构思模型。
1.构思模型:1/500。材料不限。模型材料的运用表达景观的空间关系,如基本功能
空间与围合等,用相关材料表达景观空间的边界,开放或封闭等,考虑到空间的体验和连续性。上述材料的组织或配置要考虑场地环境问题。模型应有一个与基地一样大小的底板。
2.概念构思草图,表达出设计整体概念、空间组织结构、流线、实现等要素。
步骤三(3.11~3.14):
根据前段的概念构思,继续空间组织分布的研究
1.空间模型:1/500:加入围合空间的因素(上升、下沉、板、顶面、绿化等)体现
设计构思,对各部分空间的开放和围合的考虑要更加仔细,加强对景观空间语言的研究。
2.逐步清晰概念构思总平面,反映分析结果及空间组织。
评图(答辩)
内容:模型和快图(1/500),表达内容不做硬性要求,可以展示场地的图片,模型+快图A1图纸,每个人可以有一些草图(平、立、剖面,分析图解,透视等)。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第二阶段(3.18~4.11)
第二阶段的主要设计手段为SketchUp操作。
讲课
(二)(3.18 星期二)步骤一(3.18~3.21):
SketchUp建模。
1.建立一个与前一个阶段的成果相匹配的模型,包括基地在内,设计深化细节有所考
虑和表达。
2.相对抽象的电脑模型研究阶段,模型的抽象性主要表现为对于空间的限定和围合。
结合评图的反馈,思考如何进一步强化原先的构思,可以再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3.相对具体的模型研究阶段,在前一个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围合空间构件的高度、厚度、材料的不同等,不断深化调整方案。
4.利用电脑模型在空间体验方面的优势,要求不断地求透视,并把透视图截出来作为
设计的档案。注重在空间中的连续体验。
步骤二(3.25~3.28):
1.对景观设计空间的深化研究,对空间的边界围合方式、软景、硬景的空间形态做深
入设计。
2.对于景观构筑物、高差、铺地、绿化、水景等做深入设计。
步骤三(4.1~4.11)
1.根据SketchUp建模,绘制总平图、剖面图(1/300),以及透视等。可在AutoCAD
内调整线的等级。
2.A1三张,内容:基本景观图,透视,构思说明、各专项图(可以是分析图解)等,包含A3大小主要空间表现图,1:50节点构造做法表达图纸。过程中要求图纸打出来,讨论一次,研究版面构图。
3.掌握景观图纸表达方式和要求,构图版面的研究和透视的研究。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第三阶段(4.15~4.18)
图纸绘制
1.三张A1基本图:电脑出图后,根据需要进行手工调整,如分线条等级,涂黑等;
可进一步进行手工渲染,加强图面的表现性,如加阴影,加色彩等,最终图纸为全
手工绘制。平面图比例为1:300。要求图纸表达上一阶段要求所有设计内容。2.手工模型一个,比例为1:500。要求为表现模型,可以同色材质表达,但需要表现基
本材质,铺地的初步划分。植物部分,如乔木、灌木、草地等需要完整表达到位。3.图纸包含的重点透视表现图要完整表达出空间的体验,光影。
答辩评图(4.19 星期六)
要求:全手工绘制图纸,以及所有的模型。
第二篇: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
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契机,一直是景观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从“点”到“线”构成的空间体系来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整合,以期对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景观的大众化
1.1 景观
“景观”一词,约于16 世纪与17 世纪之交,由荷兰语Landschap 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 一词。该词被赋予了“自然风光的一景或一处景色”的新内涵,即由当初的对风景画的欣赏转为对现实风景的欣赏。19 世纪中叶,通过地理学家的使用,德语Landschaf t 在土地规划和区域规划领域获得了新的意义。后来,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Landscape Architect ure(景观学)逐渐形成。在景观学科中,景观设计师基于城市公园规划的实践经验,开始了公园、公园路、城市公园系统、城镇规划等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实践。
1.2 景观设计的社会改革———创造为大众共享的空间
西方景观学专业作为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出现于美国19 世纪中期。建于1858 年,由被称为“美国景观学之父”的Frederick Law Olmsted 和英国建筑师Calvert Vaux 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城市公园运动的开始。在这之前景观设计对象主要是乡村墓园和花园设计,这些项目工程倾向于小尺度的、主要为少数人服务的、更大部分关注美学的独立工作。随着现代工业主义的第一次爆发,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增加,美国的城市迅速繁衍和增长,而公园设计理念正适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公园形式要求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结合社会、政治、环境、技术和美学等设计更大规模的场所,服务更多的人。纽约中央公园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公园。
“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然而,它们还只是由建筑群密集包围着的一块块十分脆弱的沙漠绿洲。1876 年,Olmsted 提出了波士顿公园系统方案,得到高度评价,并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公园系统建设的景观师。1878 年,公园系统开始建设,其结合地形地貌,以线性空间连接城市公园,并形成不规则的图形,意欲向外延伸,深入城市生活。Olmsted 在美国发起的城市公园运动和公园系统的建立,倡导保障各个阶层、尤其是城市工人阶级和穷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经济利益和谐发展。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众而不是贵族。从形式上说,它是从贵族专享和特权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景观,为大众创造一种宁静的休闲场所,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交往,它反应了大众价值观。
自此,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景观应平等地呈现给所有的市民。景观作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空间而存在,景观场所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区域,符合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和一定的文化需求。其实践表现为景观设计,其契机主要是为市民创造公共的开放空间。现代景观设计趋向于创造人与环境的新关系,促成公共空间与交流空间的出现,在景观中倡导公共精神的建立。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 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系统,由各种类型的空间构成。按空间形式可分为: ①点状空间,即以点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中,如广场、公园、绿地等; ②线性空间,即沿某个轴向呈线性分布,如步行轴、绿化轴、滨水绿带等。
2.1 点状空间景观设计
点状空间是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布局形式中的一种空间形态,这里主要指诸如广场、公园、街头绿地、1社区绿地等具有向心形态的外部空间。
2.1.1重视空间的可达性
可达性强调的是无障碍设计,以及如何使活动更加便捷的设计。如今可达性设计的概念正在往外扩展为通用设计,不仅是残疾人和老年人,其他人群同样需要可达性设计;即设计以保障残疾人的行动功能为基本点的普通人都可以利用的公共空间。
对于景观环境设计来说,可达性反应了市民在空间中活动的难易程度,包括距离、时间、内容、费用等。活动场地、休息设施、服务设施等的可达性影响到人们尤其是残疾人、老人儿童的活动水平和质量。可达性设计反映在环境各个方面,如入口坡道、扶手、照明、铺地材料等。还应重视户外活动的安全性,如:采取防滑、防坠落等措防护施;植物的配置避免选用有毒、有刺的品种。
2.1.2 设置各种功能和不同层次的开放空间场所
在不同功能的区域内应结合各地段的环境特点,设置不同功能的开放空间,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和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
公共空间应对各种行为倾向提供支持,赋予空间多功能使用的可能性,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通过有效的设计方法使空间具有尽可能多样的空间体验。对于空间的划分可以有多种灵活的方式,如采用标志物,地面高差,铺装材料以及其他景观小品等方式对空间进行暗示。此外,空间环境设计要注意创造出具有多样视角、能够欣赏到各种风景的场所,并注意赋予它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功能,使利用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自由选择停留的场所和个人喜好的位置和设施。
2.1.3 注重与周边实体空间结合的连续性设计
在具体地段的点状空间设计中,要结合周边的环境特点,与整体环境相协调,进行连续性的空间环境设计,为人们提供连续性的空间体验;并结合实体建筑空间界面,丰富空间层次,使建筑空间与外部空间环境融为一体、内外部空间均成为有效积极的空间,避免点状开放空间成为建设后的残留空地这种消极失落的空间场所。
2.1.4 注重微观环境的生态设计
对于外部环境的布置更要结合地段的风向、土地植被、当地气候等生态环境进行设计,使开放空间成为人们户外活动的宜人场所。影响户外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有阳光、气温和风等。点状开放空间的选址和设计应尽量满足夏季阴凉和冬季日照;设计师应事先进行场地日照分析,帮助决定哪些方法来提高可接受日照量或缓解不利效应。类似于日照阴影的需求变化,人们对风的需求也是依气候和时间变化的;点状空间周边的建筑物布局、道路方向、以及植物的行列种植都能影响风的强度和方向。
2.1 5 结合人文景观环境,建立“场所精神”
富有人情味和人性化的空间是因为有文脉的积累和传承,因而赋予了这个场所具有存在感和精神内涵。人知道他身在何处,从而确立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认同则与文化有关,它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获得归属感。在点状空间设计中,通过结合城市人文景观布局,将城市历史人文景观纳入现代生活空间中,成为延续城市文脉、沉淀记忆和寄托精神的场所。
2.2 线性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线性空间,是具备线性关系、有着流通以及景观产生机制的城市综合系统。在国外,有关线性空间的研究主要有公园道、绿道、绿色廊道等。1866 年由Olmsted 与Vaux 规划设计的第一条公园道,其最显著特点是把道路两边原先已有的分散、独立的天然和人工绿地衔接起来,形成公园道。1959 年美国著名的环境作家威廉•H •怀特(Wil-liam H.White)在《保护美国城市的开放空间》中首次使用了“绿道”这个词。查理斯•莱托(CharlesLit tle,1990)在其著作《美国的绿道》中将“绿道”进一步定义延伸为线性空间: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从地方层次上讲,就是指某些被认为是公园路(parkway)或绿带(greenbelt)的条状或线型的公园。随着现代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许多学者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绿色通道”进行研究,并逐渐产生了“绿色廊道”的概念。
2.2.1 连通性
在线性空间规划建设中,连通性是关键。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的扩大,单个“点状”空间日渐被孤立或与自然区域隔离。线性空间将这些点状空间连接,能阻止这些生态岛的进一步孤立,创造与城市建成区域的缓冲带和更多的自然栖地。同时,线性空间将公园、居住区、学校、公共设施、历史文化资源等相连通,为人们提供了接近自然的通道大大提高了设施的可达性和利用度,以及社区的宜居性。
2.2.2 可达性
线性空间相对于人们住地的区位是决定着人们使用公共开放空间的方式、频度的重要因素。Gobster(1995)在对芝加哥大都市区13 条不同绿道近3 000 名使用者进行调查后发现,绿道与住所的距离直接影响其使用格局。他说明了绿道使用的距离衰减规律,使用者从居住地到绿道的平均距离为6.4 km,距离越远,使用者越少。因此,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到绿道规划的位置,尽量接近居住中心。还必须考虑到一些年老的群体等特殊群体。
2.2.3 与机动车道的交叉设计
线性空间作为一种可替代性交通廊道,给人们提供更多选择的交通方式。线性空间能够连接出行地和目的地,沿途具有美丽风景,使步行者和骑车人能够往返于其间。在城市内部的公园与绿色通道之间以及在绿色通道内部可建立连续的、与机动车道完全分离的非机动车道系统,为人们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健康的绿色通行网络。对于以休闲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小径,可以设置绿道与机动车道的交叉路口,并设置清晰的标志,还应设置禁止机动车进入绿道的障碍物。
2.2.4 设计的人文关怀
线性空间的规划应该遵从“人的需求”理论和“场所”精神并作为其设计的准则。在绿道设计中,应为步行者、自行车使用者、残疾人、滑板者等创造了安全、健康的通行环境和通行空间,促进其所连接的社区、市民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促进了市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应该在绿道的沿线附近配备服务设施,如停车场、休息椅、野餐区、健身设施、垃圾箱、商店和标志系统等。附属设施尽量集中配置在各个不同等级的出入口,以增加使用效率,减少建设成本,维护生态环境。
2.2.5 生态和文化景观特色保护
线性空间的设计应具有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景观保护的功能。从生态保护方面来说,供给动植物以及人类居住的栖地,并提供物种迁移的通道,并吸收和储存营养物,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改善气候等;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文化景观特色保护方面来说,线性空间作为一种低强度的开发,是城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一个缓冲带,能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城市更新; 另一方面,规划设计应避免更大范围内的均质性而导致失去文化景观特色。3 点状空间和线性空间的景观整合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要把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当成一个系统来研究。由此,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被看成是有诸多要素组成的统一体。研究城市__公共开放空间即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空间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整合被设定为手段。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整合的内涵,即是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在此意义上,整合就是对开放空间系统进行整理、组合,最终促进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过程,引导具有连续性的行为活动[13 ]。
点状空间以灵活的空间形态渗透到城市各功能空间内部,又保持空间的个体独立性;线状空间则连接重要节点和区域,是具备线性关系、有着流通以及景观产生机制的城市综合系统。例如,公园可以看作是城市点状空间;而滨水区则既可以当作是线性的城市开放空间。若沿河的开发空间是如公园般的空间形式,就可以称之为“滨河公园”;若是如人行道般的绿化空间,则是具有了线性空间的特征,也具有线性空间整合的功能,视具体形式而定。不管其体现的是什么样的形式,广场、公园、绿带、街道、滨水区等,它们构成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网络系统。
从“点”到“线”构成的空间体系来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整合具有重大意义。线性空间可以连接公园、城市广场、街头绿地等不同等级、类型的点状开放空间。“点状”空间的斑块破碎化往往对景观的空间格局和景观的美学价值产生负面影响,而各斑块的整合是排除破碎化影响的重要途径。通过线性空间的建设,破碎化的景观通过线性自然要素连接起来,能实现景观从破碎化走向综合化。同时,线性空间不仅可为动物迁移提供栖息地,还能促进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提高。当通过绿道网络体系将环境敏感
区相互连接时,可大大提高住区的生态、娱乐和文化价值。
而在长的线性空间中,在某个节点上融入城市广场等点状空间,可以解除线性空间的单调性。如音乐的节奏,在此有了一个小高潮。在景观节点和标志点处设置点状开放空间,为景观整体意象的塑造提供有效的衔接环节,使开放空间成为景观序列进程中的静态停顿点,增强景观序列的节奏感。并且,结合城市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布置,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日常行为场所融为一体,并使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纳入到现代生活空间中,成为延续城市文脉,沉淀记忆和寄托精神的场所。结语
现代景观承载的功能不断趋于多元化、多样化,景观的意义被进一步丰富,成为被大多数人共享的、朴素的地域景观。其真正考虑到对大众的人文关怀,考虑到有足够的场地和为大多数人所用的空间设施,使人类在聚居的场所空间里能够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阳光、空气、无污染的材料质地。
而公共开放空间正体现了景观的这个意义。公共开放空间中的绿地是新鲜空气的“发生器”和“容器”,是人和各种动植物赖以生存和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城市避灾、调节市区小气候、保持城市活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公有财产平等地对所有人开放———无论他们是贫是富、是主人还是过客;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开放空间”,是蕴含着城市历史脉络、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传播着城市中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
从“点”到“线”到“网”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进行研究,研究点状空间和线性空间的景观设计及其整合。通过点状空间与线性空间在功能与空间结构上的多样化叠加,从而构成空间紧凑与功能多样的公共开放空间体,展示和重构城市的景观。
第三篇:城市文化空间的景观设计
城市文化空间的景观设计
钱学森曾说过:“山水园林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在文化社会空间环境中,倡导文明建设,文化休闲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文化休闲空间在数量上得到迅速提升。城市文化空间的景观设计将现代休闲与历史文化精神相互融合,体现出我国城市景观设计中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一 城市文化空间内涵
城市文化是文化社会空间的延伸,具有文化娱乐休闲的性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城市文化休闲空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发展中将现代休闲与历史文化精神进行融合,既使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又展现包容了社会和谐风貌。现代城市通过各种休闲设施来缓解市民的工作压力,提升生活质量。一方面反映出城市生活浪漫和多姿多彩的情调、折射城市管理系统有序规范的精致生活的城市理念;另一方面使传统特色的景观、自然风貌折射出人文精神的人居环境。
城市文化空间是指人们感知和体验城市文化的各种场所,承载的是多种多样并不断变化的城市多元文化类别。从狭义上讲,城市文化空间是指能够承载城市传统文化的空间,包含有物质文化遗存、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等。也叫文化空间环境,这种环境一旦失去传统文化的活力,就会成为毫无生气的标本。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来说,文化空间环境的保护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首要内容。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历史性城市已经或者正在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划定了历史地段、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城市历史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有效的工作,但文化城市的建设更需要整体系统的文化空间的梳理和塑造。我们也还看到一些城市在改造和建设中破坏了历史文化环境,因此,挖掘城市历史信息、整理城市历史格局、并与城市当代空间叠合,是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前提。
二 城市文化空间的传承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空间环境中,偶尔瞥见的一墙、一砖、一瓦,都会勾起对于城市过去的遥想。城市承载着地域文化,通过城市特有的气质,展现地域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的文化内涵、人文风情、历史变迁。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看,城市环境的更新向来就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城市空间的拓展相伴随。一个城市在开辟新区的同时,也要保护老城区,逐步区拉开整个城市的布局,这也是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中国有许多城市也在鼓励划分出历史性区域,对历史性的旧建筑物进行
整修,改造为休闲和娱乐性的空间环境,使城市的历史风貌区重新变得更有活力。但是在上个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改造,一些极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遭到破坏。大众的城市记忆往往是通过城市中遗留下来的物质空间和历史遗迹来延续。城墙作为中国历史城市常见的格局构成要素曾经普遍存在,但如今大部分已经灭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马路和林立的高楼。承载市民传统生活的古街巷,在现代交通的压力下被加宽取直,失去了体现传统生活的空间尺度。历史悠久的城市一般都有丰富的地下文物埋藏,但在城市开发的热潮中,许多被发现的重要地下遗迹被隐瞒、破坏。人们的城市记忆发生断裂,传统文化空间被特定时期的城市建设侵吞,完整的文化空间被碎片化、甚至完全消失,现代生活的繁荣表象掩盖了城市历史文化的失落。随着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竞争力要素地位的提高,我国近年来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逐渐从文物个体的保护转向整体性、多层次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梳理。通过整合城市历史文化遗迹和城市公共空间,使得城市历史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得以传递。
三 景观设计中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空间在视觉上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上,是通过适当的景观整理措施,联系单个的遗产点而形成具有一定文化意义的通道。在城市文化景观设计中更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多赢,其作法就经常表现为把一些遗产通过建设绿色通道连接起来。借鉴遗产廊道理念,整合乡土文化景观资源,建立集生态和文化保护、休闲游憩、审美启智、教育等多方面功能于一体的区域与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以遗产休闲活动为出发点。基本理论服务于一种新型休闲方式的生态基础设施,这便是以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休闲活动为核心内容的休闲方式。把文化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一起被通过连续的廊道连接和保护起来,进行整体性的解说和展示,也就意味着游憩、生态和文化保护等多目标的结合。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这样一句话:“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城市的文化景观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这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也可以说是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也是设计者关心城市文化的动机所在。
城市文化空间的景观设计,空间设计,平面设计
第四篇:城市开放空间 考察报告
成 都 太 班级:姓名:何泉俊 古 里 调 查 报 告
2015级环艺4班 2015130186
杨卿诚2015130189
目 录
第一部分:考察概况一、二、三、四、考察目的1 考察内容 考察地点 考察时间
第二部分:考察分析
一、地理位置
二、空间极其相邻环境
三、空间区域
四、对该空间进行的评价
第三部分:考察总结
一、改进建议
第一部分:考察概况
一、考察目的:
1、从中学习场地研究的方法。
2、深刻理解人与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
3、提高设计能力。
4、为设计方案提供支撑依据。
5、丰富设计成果的内容,完善设计的逻辑体系。
二、考察内容: 这次考察,我们主要以外出采风的形式,进行实地考察,参观,调研,同时进行设计元素采集,其中有建筑空间、园林设计公共空间等方面。
三、考察地点
成都太古里
四、考察时间:
2018年5月18日
第二部分:考察分析
一、地理位置
成都远洋太古里(Sino-Ocean Taikoo Li Chengdu)坐落成都中心地带,是太古地产(Swire Properties)和远洋地产(Sino-Ocean Land)携手发展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
成都远洋太古里位于春熙路,尽享优越交通和人流优势,比邻的千年古刹大慈寺更为其增添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韵味。
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别具一格,纵横交织的里弄、开阔的广场空间,为呈现不同的都市脉搏,同时引进快里和慢里概念,树立国际大都会的潮流典范。值得把玩的生活趣味、大都会的休闲品位、林立的精致餐厅、历史文化及商业交融的独特氛围,让人于繁忙都市中心慢享美好时光。
成都远洋太古里于2014年起分阶段开业,汇聚一系列国际一线奢侈品牌、潮流服饰品牌、米其林星级餐厅以及国内外知名食府。
二、空间极其相邻环境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成都远洋太古里位于城市中心的成都远洋太古,交通便利,北临大慈寺路、西接纱帽街、南靠东大街,并与成都地铁2号线及3号线的春熙路交汇站直接连通。同时又与历史悠久的大慈寺相邻,接壤人潮涌动的春熙路商业区,成都远洋太古里是一座总楼面面积逾10万平方米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
三、空间区域
广场是太古里最吸引人的地方,这里就是项目的心脏,是时尚的舞台。好的街区绝不是只有一个广场,而是若干个广场的组合。每个广场,都是一批店铺的绝佳展示面。正如好的购物中心绝不会只有一个中庭一样。
不同于三里屯太古里,成都太古里还多出了地下空间,充分享有地铁带来的滚滚人流,使得项目可承载的品牌数量大幅增加,形成规模效应。相对地面的商业业态,地下一层的商业品牌影响力会稍差一点,但太古里巧妙的利用的两个主力店(IMAX电影院、方式)去把人流往地下一层拉动。地下一层由于电影院的设置,层高都做到6—8米,街道宽5—6米,空间舒适感相当好。
成都太古里从规划形态上看,是典型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提到此风格,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及上海新天地这两个项目早已被奉为业界经典。这种形态最大的好处是多元化的户外空间,结合广场和街道的尺度,特别容易形成宜人的商业氛围。只要气候适宜,户外广场绝对可以超越购物中心的中庭空间,成为天然的休闲、聚会场所。
:
四、考察评价
成都远洋太古里结构短窄密,符合人的尺度,令人熟悉,但又新鲜。空间与外围街区自然接壤渗透。“慢里”紧邻着寺庙,更多地讲求文化历史感、多层次景观、口袋空间、餐饮和外摆、暖色和暗下来的灯光,建筑挑檐和露台层层叠落,富有慢步调氛围,让人放松。“快里”,在对比下,更充满热闹、活力、悦动、时尚,建筑的格调也变得更加鲜亮、明快。商家的布局规划,依照这样的原则策略,不但各得其所,也在这样的叙事演绎下,各扬所长,用创意演绎和表情增添街区的多样性。
第三部分:考察总结
一、改进建议
太古里的每家店为了多摆座椅,都摆的太规则了,而且座椅太多都是线条比较硬朗的,没有温馨感受,与周边的绿植和小品都不融合。
第五篇: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题目:设计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与地下商业街(地下一层)相结合的两层地下建筑。
目的:
1、了解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和规划原则。
2、通过地下停车场及地下街的设计掌握这两种功能要求不同的地下建筑的建筑结构、功能形式以及防护等级的规划方法。
3、通过绘制地下停车场、地下街平面图以及相应剖面图等,巩固提高CAD绘图技能。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地下停车场平面图、地下街平面图、地面平面图、停车场出入口坡道剖面图,整体坡面图。
2、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平面布置构思以及相应说明。
3、说明查阅的资料及参考文献。
三、设计资料
本课程设计为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与地下商业街(地下一层)相结合的两层地下建筑。工程选址于两主道中间大型广场下部。地下停车场主要解决城市地面停车困难问题。地下商业街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购物,就餐,休闲娱乐等服务。耐火等级为1级,防水等级为1级,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框架结构。
地下停车场总建筑面积4000㎡,停车总数70-90辆,外墙采用3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并在外围设置防水结构。柱子一律采用600㎜×600㎜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部采用240mm厚的砖墙来隔断空间,其中男女卫生间用120㎜的卫生隔断。
地下商业街总建筑面积4000㎡(含下沉广场)。外墙采用3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并在外围设置防水结构。柱子一律采用600㎜×600㎜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部采用240mm厚的砖墙来隔断空间,其中男女卫生间用120㎜的卫生隔断。
地面为大型广场,广场内0.3m厚的覆土,覆土之上做绿化处理,并布置适量公共娱乐设施。地面广场靠下沉广场边缘设置1.5米高的护栏。地面广场东北和西南角处为地下停车场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