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推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加增收致富的能力,引导农民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普及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以及适应现代科学文明生活的能力。
——提高农村妇女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措施:
——建立农村科学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村成人文化教育机构、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普通高校、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面向农民大力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农民创业培
训、绿色证书培训、星火科技培训、双学双比、技能竞赛、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百万新型女农民教育培训等活动,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创业、创新和创造能力。
——继续实施农业从业人员培训。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实际要求,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订单式培训或定岗培训,使其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或达到上岗要求。鼓励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参加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组织有技术、资金和创业意愿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加强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农村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
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下乡、科教兴村、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三农”网络书屋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
工作者“常下乡,常在乡”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千万乡村环保科普行动,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等宣传,开展反对封建迷信等科普活动。——加强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农村清洁工程、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等惠农工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和科普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工作队等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科普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等创建活动,推广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先进经验。
——健全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乡镇企业等发展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对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骨干农民、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以及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开展科普工作培训,重点加强对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构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发挥乡镇科协、村科普小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构在农机服务中的作用,发挥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服务作用,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
——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的科普工作。探索开展科普富民兴边行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农牧民的科学素质。落实国家民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普宣传品的翻译出版,加强双语科普工作。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开展面向少数民族群众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组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支持其发挥作用。结合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
分工:由农业部、中国科协牵头,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卫生部、广电总局、安全监管总局、林业局、中科院、工程院、气象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参加。
第二篇: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
关于转发《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
工作方案》的通知 全科组办发〔2006〕6号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的要求,农业部、中国科协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二○○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的要求,特制定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
一、主要任务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紧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科学素质的提高仍然是国家大政方针的附属品,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任务,大力开展农民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努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主要任务是:
1.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意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管理意识;树立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反对愚昧的新风气;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
2.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生产和生活能力。提高农村公众了解科学文化常识、(提出了农民科学素质的基线,但没有讲明什么是农民应该了解的科学文化常识)适应现代文明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的能力;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和城镇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
3.建立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要求,符合我国“三农”实际、具有时代特点的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体系和机制;搭建农民教育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整合、开发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并实现共享利用。
二、组织实施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的安排,农业部、中国科协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牵头部门;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工程院等部门为责任单位。
为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成立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和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任组长,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陈凤秀和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为副组长,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的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任协调小组成员,各司局确定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任协调小组联络员。协调小组每年召开1~2次碰头会议,研究协调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会议纪要,由相关部门落实。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负责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日常联系,处理日常工作。
三、2006年工作安排
2006年,由协调小组统一组织、各部门共同开展以下工作:
1.6月初,提交各部门讨论、修改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推进工作实施,并于今年底完成各自工作任务。
2.“七一”前后,配合“节约能源”主题,举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启动仪式及相关科普活动。3.下半年,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依靠广大专家,开展工作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写《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
4.10月份,举办农民科学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论坛,交流经验,探讨思路,提出下一步推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意见。
5.总结地方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成功做法,向社会推荐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农民科学生产和文明生活的有效模式。
四、2006年各部门工作要点
2006年,各部门在共同组织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体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农业部
1.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通过科技下乡、技术服务、科技直通车、农民科技书屋、农业广播电视等方式,向农民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全年培训农民争取达到
第三篇:滁州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
滁州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及《安徽省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根据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和《滁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要求,特制定滁州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科学普及工作,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素质,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通过教育培训和科学普及,使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明显提高,在广大农村形成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学法守法、勤劳致富的新风尚;着力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能力,提高农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家园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民经营管理和创业发展的能力,提高农民学习科学知识、适应现代文明、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力争到2020年,全市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能够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95%以上的乡村能够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学普及活动,农民科学素质能够基本适 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上述目标任务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6年至2010年,启动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力争全市3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30%以上的乡村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学普及活动。
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5年,深入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力争全市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70%以上的乡村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学普及活动。
第三阶段:2016年至2020年,全面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力争全市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95%以上的乡村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学普及活动。
三、主要内容
2006年至2020年,农民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学法知法守法,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民主选举和农村社区事务。
3、树立科学文明的新观念,积极参与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反对封建迷信,不信邪教,远离“黄赌毒”。
4、树立自强、自立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5、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崇尚生态文明,治理农村脏乱差,改善居住条件,建设生态家园。
6、了解党的“三农”政策,运用惠农政策加快家庭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
7、学习科学种养技术,提高务农技能,积极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
8、了解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等投入品,掌握动植物重大疫病和常见病虫害的基本防治技术。
9、树立节约资源意识,掌握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等技术,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
10、了解农业的多种功能知识,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发展旅游、观光、休闲等农业新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1、了解农村生产生活安全常识,掌握农机操作技术,科学使用农药,安全应用家用电器,遵守交通法规。
12、学习外出务工职业技能、掌握城市生活常识和安全生产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预防职业病和传染病。
13、学习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电话、互联网等现代工具,获取有效生产生活知识和信息。
14、掌握经营管理基本知识,科学配置家庭土地、人力、资金等农业生产资源,增强自主创业能力。
15、了解农村金融和财税基本政策,合法运用农村信贷发展生产,反对高利贷,抵制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等非法行为。
16、了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法规知识,树立互助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17、了解农村社会保障基本知识,积极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养老等社会保险,掌握灾害防范基本常识,增强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
18、掌握生活卫生和健康知识,预防生理和心理疾病,提倡合 理膳食,坚持锻炼身体,有病及时就医。
19、掌握文明礼仪基本常识,诚信待人,处理好家庭和邻里关系,建设和谐农村。
20、树立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好习惯,积极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增强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十一五”工作要点
“十一五”期间,各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努力,全面启动“九大工程、五项计划、六项行动”。
(一)九大工程
1、组织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程。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通过科技下乡、技术服务、科技赶集、科技培训活动月、农民科技书屋和远程教育等培训等方式,向农民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力争每年培训农民80万人次以上。(市委组织部、市农委、市科技局、市科协、有关成员单位)
——组织协调各级各类新闻单位,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面向农村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推广介绍农村适用技术。(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
——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及“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利用各级农广校力量,发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普通中小学以及其他培训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积极开展对农村成人的文化生活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依托农村妇女学校,开展农村妇女生产技能培训。(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农委、市妇联)——大力宣传各级各类培训和技术服务机构、培训教师、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的典型;大力宣传各地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模式、规范项目实施、提高培训质量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市广电局、市农委)
2、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阳光工程为载体,对农村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民开展转岗就业培训。通过中央和市财政扶持,争取每年对2.5万左右农民开展短期职业技能示范培训,并对广大农民开展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增强农民遵守法纪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市农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成员单位)
——继续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争取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有所增长;动员组织城市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面向已进城农民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帮助农民工提高转移就业的质量和收益。(市教育局、市农委)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和相关信息,推广培训、服务、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推动供求信息的沟通和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组织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并为其提供就业指导、权益维护等服务,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妇联、有关成员单位)
——抓好农民工的科普工作,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阵地和新空间;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宣传工作,搞好“培训-就业-增收”的典型报道。(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农委、市劳 动和社会保障局)
3、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每年选择在部分县(市、区),实施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培训内容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充分依托各级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广校、科研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职业院校等单位,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培训专业农民。“十一五”末,全市计划培训专业农民2万人。(市农委、市教育局、有关成员单位)
——继续开展“科技培训”。开展以农民企业家、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重点的科技培训,开展青年星火带头人培训、农村技术“二传手”培训等。(市科技局)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采取有力措施,扩大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优化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和职业学校)实验实习设施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培养培训能力;广泛开展城乡合作办学,扩大农村学生接受优质职教资源的规模和比例;加大对农村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使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调研,并研究制定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农委)
——开展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带头人等妇女骨干的培训。推动发展一批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广的“妇”字号龙头企业和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妇”字号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更多的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市妇联、市农委)
——提高农村青年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青年基层组织建设,以项目建设、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为重点,强势推进农村青年中心 全面建设,促进农村各类青年协会社团蓬勃发展;在农村青年中心成立青年科普协会,培育发展农村基层各类青年专业技术协会、市场中介组织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村青年协会社团的蓬勃发展,提高农村青年组织化程度及当地农村青年科学素质提升的互助能力。(团市委)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大力宣传各地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工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市广电局、市农委)
4、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培养为核心,每年在1-2个县培养1-2千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4万户。(市农委)
——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农技110为重点,推广一批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机制和新模式;以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为重点,培育一批农村科技服务中介,引导支持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健康发展,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利益共享、多种形式并存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市科技局、有关成员单位)
5、组织实施农民创业带头人培育工程。每年对评选产生的各级农民创业带头人开展能力提升培训,重点培训新理念、新观念、新技术等。(市农委、有关成员单位)
——提升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开展技能培养、政策宣讲等活动;召开现场观摩会,命名表彰一批优秀农村青年培训基地、中介组织和就业创业带头人;启动“农村青年发展基金”项目,成立“农村青年创业导师团”和“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库”,以小额贷款、项目援助、技术指导等方式,为创业青年提供切实帮助。(团市委)——开展创业服务,支持农村妇女发展二、三产业,兴办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领办合作经济组织,创办个体、民营企业。命名一批农村妇女创业示范基地,宣传表彰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市妇联)
6、组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每年对新增沼气用户开展沼气池管理维护、沼气使用和综合利用知识培训。(市农委)
7、组织实施农民科技书屋建设工程。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结合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争取每个培训示范村建立一个农民科技书屋,为书屋配备农业科技图书、光盘及有关法律法规书籍等,并依托书屋开展图书借阅、科技培训、发布农业信息等服务,建立农民培训长效机制。(市农委、有关成员单位)
8、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到2010年,全市每村有1-2名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利用“电视上网”工程、“先锋在线讲堂”、党校、“双培双带”示范基地等,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大规模、专业化、“菜单式”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双技”能力和“双带”本领,每五年把农村党员普遍轮训一遍。(市委组织部、有关成员单位)
——大力开展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全面完成全市村级“电视上网”站点建设任务,为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经常性教育培训创造条件;积极调动并整合市委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力量,大力加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努力增强农村远程教育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切实加强基层站点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加强骨干队伍建设,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建、管、学、用”新途径,为我市全面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 作积累经验。(市委组织部、有关成员单位)
——积极参与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依托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利用广播、电视、卫星、互联网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扩大广播电视教育“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试点工作。(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
9、组织实施“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开展青年星火带头人培训,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评选表彰滁州市杰出青年农民和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举办论坛等交流活动,服务农村青年成才发展。(团市委、市科技局)
(二)五项计划
1、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组织落实《滁州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实施方案》,每年培养一批具有中专学历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加大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力度,引导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市农委)
2、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十一五”期间,资助扶持2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名农村科普带头人,引导、鼓励和帮助他们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市科协)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和科普志愿者,通过开展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广泛宣传农业科普知识,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激发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市科协)
——推进实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根据中国科协修订的《科普示范县(市、区)标准》,深入开展创建活动,优化科普工作社会环境,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县域农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水平。(市科协)——推动农村科普设施建设。通过示范引导、经验交流等方式,指导基层开展“一站(科普活动站)一栏(科普宣传栏)一员(乡村科普员)” 建设,并依托“一站、一栏、一员”常年普及政策法规、实用技术、致富信息、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市科协)
——加强农村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充分集成市内外科普资源,建设面向农村的科普信息资源库;组织专家编创农村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培训书籍、资料,并免费发放;建立有效机制,扩大农村科普资源的共享范围。(市科协)
——加强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建设。推动乡镇科普协会、村科普小组等科普组织发展,加强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科技、教育、新闻工作者、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科技特派员、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参加农村科普工作。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长效机制。(市科协)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和队伍建设,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创造良好条件。(市委宣传部)
——组织开展好“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发展好一批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市科技局、有关成员单位)
3、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市委宣传部)
4、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年培训4万人,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鼓励和组织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对广大农民开展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遵守法纪和维护自 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5、实施“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面向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市教育局)
(三)六项行动
1、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知识送到农村去。(市委宣传部、有关成员单位)
2、开展“春风行动”,进一步优化进城务工环境。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宣传,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维权能力和城市生存发展能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3、积极开展“为农民工送文化行动”。成立流动电影放映队,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积极开展为农民工“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送健康、送温暖”等活动,为农民工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市总工会)
4、启动“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在全市创建10个村作为“巾帼示范村”。(市妇联、有关成员单位)
5、开展“两牵手一扶持”活动。即:“科技牵手、项目牵手、资金扶持”行动。重点开展“科技牵手”,推动科技志愿者与女能人、女能人与普通妇女牵手,促进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着力培养一批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户,从而带动广大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市妇联、有关成员单位)
6、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依托,以家庭文化建设、家庭美德建设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科普知识进农家活动,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市妇联、有关成员单位)
五、组织实施
根据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市农委、市科协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广电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为责任单位。
为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建立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工作小组,市农委分管领导和市科协一位副主席任组长,市农委科教科负责人和市科协科普部负责人任副组长,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的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任成员,并确定有关人员任联络员。协调工作小组每年召开一至二次会议,研究协调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会议纪要,由相关部门落实。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科教科,负责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日常性联系工作,处理日常事务等。
六、保障措施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为使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1、深化认识,积极参与。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积极参与实施工作,切实将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各负其责,积极做好本部门职能工作;要密切联系,加强工作交流,经常沟通 工作进展情况,相互之间积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有序推进。
3、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做好农民素质行动的宣传、监督、评价工作,并为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监督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良好局面。
4、以人为本,上下联动。在加强政府推动的同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农民的参与意识,自觉参加到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中,发挥农民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上下联通互动的局面,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5、检查总结、确保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动态协调机制。协调小组负责对各部门和各地的实施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做好工作总结;协调小组办公室每年协调各部门,结合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工作要点。
第四篇: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结(精选)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规定,以及《XX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了初期制定的目标任务。今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
高度重视,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
1、为了把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落到实处,且有强力的组织保障,XX市农业局成立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时任局长邓英华任组长,副局长刘勇、安跃斌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市农广校,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和组织协调。
2、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使得工作得以有序有效进行。
二、动员宣传,深入调研,切实了解农村农民农业的需求。
3、在行动初期,主要工作就是全面展开动员宣传,并深入到各镇、村、社进行细致的访问、调查和研究。切实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了解农村、农业发展工程中的具体问题。
4、在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在十一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三、积极组织行动的落实和实施。
在《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指导下,以实现 “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注重技术创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农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农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为基本目标,全面组织落实,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下,各部门通力合作,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
在十一五期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紧紧围绕XX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项目建设,以重点发展优质粮油、晒烟、食用菌、蔬菜、中药材、茶叶、猕猴桃七大优势种植业为主导,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
具体培训内容主要有: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包括食用菌、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 ;沃土工程、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培训基本口粮田建设培训;粮油高产创建培训;优质水果栽培技术培训;优质茶叶栽培技术培训;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人员和制种农户培训;优质水稻、优质小麦及优质油菜的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以及贮藏、加工、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要领培训,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的制种及引种技术培训;晒烟栽培技术培训。
2、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包括返乡农民工培训。如:农村能源建设人员培训等。
3、专业农民培训。如,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员、基本口粮田建设施工员、农业标准化建设技术员、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员、农村基层专业会计和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农村经纪人等的培训。
4、绿色证书培训。农业“绿色证书”教育和致富新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有一定规摸的,以种、养殖为主业的农村养殖专业户(专业农民)而开展的旨在普及推广种养殖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进行从业资格认证的教育培训。
5、大中专学历教育(涉农专业)培训。在国家新形势、新政策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强涉农专业的学历教育培训工作。以及培养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热爱农村农业工作的农村基层干部。
6、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各类教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全市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比如,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对“386199人员”更多一些关注,进一步为构建和谐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文化培训和文明教育则根据农村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整体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开展各类文化进修、科普讲座、普法宣传、道德实践活动、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等。全面提升农民的思想修养,道德规范,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四、搞好后期总结和未来规划。
“十一五”农
民科学素质行动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将在全面总结过去成果的基础上,更好的谋划未来,为科学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总体来说,值得肯定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培训模式,保证了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不断创新农民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采取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技术示范户-带动户一条线的培训服务形式和“一场专家讲座、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的培训模式,组织广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教育培训手段和巡回课堂、农业科技热线12316、科技赶场、科技直通车等形式,开展面广量大的实用技术培训,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要鼓励农村中的各类科技户、示范户和经营大户积极参加培训,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就地、就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坚持培训与市场挂钩,鼓励和支持“定单”培养,根据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和劳务市场反馈的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培训。
2、培训工作人员深入农村社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根据社区需要,适时实地开展培训,并对培训内容和形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改。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3、切合实际的、强有力的工措施也是行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局农民培训工作。由农广校牵头负责培训的日常工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统筹规划培训工作。
⑵各联镇人员充分发挥技术纽带作用,搞好调研,对所联系的镇、街道办农民对培训各阶段的要求和希望,及时汇总反馈。
⑶农民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农民培训的具体材料,协调安排培训计划,上报培训结果,制定相应激励机制,年末由局领导小组进行检查评估。
⑷行动办提出培训教师建议名单,具体授课教师由联镇人员负责联系。
⑸由培训相关部门和培训教师负责培训教材、资料的编写,加强教材的实效性、时效性,增加乡土教材比重。培训教材经农业局专家小组审定后,由培训办统一编辑发行。
⑹加强农民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后,还要加强和农民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反复征求意见并随时修改完善。
⑺农民培训工作纳入部门及个人季度和考核。
4、紧紧围绕“三农”这个核心,密切关注“三农”问题发展的新形势,新动向,新现象,切实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制定新措施新方案,调整策略。总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不断更新我们的行动内容,加快我们的行动步伐。比如,对新出现的留守儿童及家庭的关注、对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的关注等。
(二)、关于“十二五”期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计划如下:
1、中专学历招生1000人(涉农专业)
2、农民实用技术短期培训300000人次。
3、培训骨干农民2000人。
4、培养新型农民3000人。
5、绿色证书培训1000人。
6、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000人。
7、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培训10000人次。
第五篇:科学素质行动实施计划
科学素质行动实施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文件,充分发挥科普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进一步开拓科技工作新局面,推动全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在科素质行动的工作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坚持与时俱进,倡导科学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本校科学素质行动活动中的实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以国家新课程改革为抓手,整体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活动为平台,大力普及科普知识,精心组织以学校为基地富有创新意义的科学素质活动,为促使我校科学素质工作能上一个新台阶,努力争创 “科技特色学校”。
二、目标任务
1.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领导。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是基础建设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把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领导,制订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长远规划和计划,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纳入到学校目标管理责任考核范围。成立有主要领导挂帅的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和科技辅导员机构,研究推动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措施,解决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遇到的重要问题;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要牵头负责制定计划,部署工作,督办检查落实情况,实行政策引导,并及时协调解决科学素质行动工作中的问题,使学校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在教育局统一领导下,形成由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牵头,师生广泛参与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良好局面。
2.加强科学素质行动基础条件建设。在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在广播和电子屏广泛向公众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让校园广播站开辟展示学生科学作品的平台;学校图书室供学生阅览科普书籍;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建设标准齐全,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手段现 代化。
3.广泛开展科学素质行动活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重点,积极开展面向各年龄段学生的现代化科技知识讲座,每学期不少于2次;抓好每年科技周活动;组织举办或参观科技展览;科技竞赛等易被接受和灵活多样的科学素质行动形式,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和科技知识。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和途径,营造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科学素质行动领导机构,组长 1 名,副组长 1 名,班主任兼职科技辅导员9名,积极开展科学素质行动活动。对师生进行科技教育培训,使师生的科技意识得到发展。
四、实施步骤与主要措施 1.实施步骤。
学校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即从 2012 年3月开始至2012 年4月创建结束。科学素质行动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3、4月为起始阶段,主要任务是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制订工作计划,各项工作开始启动;5月为科学素质行动活动创建阶段,按照科学素质行动活动标准,全面开展工作,做好工作总结。
2.主要措施。一是开展舆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充分发挥少先队舆论主渠道作用,大力宣传我校 在科学素质行动活动工作中的作用和目标,宣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宣传科学素质行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先进事迹,为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 围。二是加强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质量,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三是建设好特色项目: 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充分应用好《走进科学》、《探索》光盘和教材开展科学素质行动讲座。四是加强检查监督,抓好表彰奖励。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科学素质行 动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对在科学素质行动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师生给予表彰,对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或影响全校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追究相关责任。制定奖惩制度,对科学素质行动活动制定具体的奖惩制度。
科学素质行动实施计划
中心学校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