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审限[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7:3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计算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审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计算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审限》。

第一篇:如何计算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审限

如何计算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审限

作者:朱凌琳发布时间:2005-01-17 09:41:11

审限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遵守的期限。无论是法院直接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还是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一律从法院正式立案的次日起算。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上述期限不能延长,若在3个月内不能审结,则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下列事项耽误的期间不计入审限:

公告期间,即从法院在报纸上正式发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满的时间。鉴定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鉴定申请至鉴定机构出具正式的鉴定结论之间的时间。

处理管辖问题的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管辖异议至二审法院就管辖问题作出终审裁定书的时间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第二篇:民事案件审理操作规程

民事案件开庭操作规程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九条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要明确写明具体的代理事项和权限。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或“特殊授权”、“特别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应告知其作具体、详细、规范的表述。如代为诉讼、代为承认、变更,放弃诉讼请求、代为和解、调解,代受诉讼文书等。没有具体内容,经告知后仍不作具体表述的,按一般代理人对待。

第三节法庭调查

第十七条当事人不申请回避的,审判长宣布本法庭依法正式成立,并宣布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照当事人陈述及答辩,法庭归纳争议焦点,当事人举证、质证、法庭认证的顺序进行。

第十八条当事人陈述及答辩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由原告陈述起诉的请求及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或者宣读起诉状);

2.由被告陈述案件事实及答辩的理由(或宣读答辩状);

第十九条指导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证、说明与辩驳。

举证、质证按下列顺序进行:

(1)原告出示证据,并说明证据名称、来源及证明对象。被告、第三人进行质证;

(2)被告出示证据,并说明证据名称、来源及证明对象。原告、第三人进行质证;

(3)第三人出示证据,并说明证据名称、来源及证明对象。原告、被告进行质证;

第二十条质证时,根据案件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由一方逐份提交证据,另一方逐个质证;

(2)一方将全部证据一次提交由另一方质证;

(3)一方按照争议焦点举证,另一方进行质证;

(4)一方按证明事实类别举证,另一方进行质证。

案件有两个以上独立的诉讼请求的,当事人可以逐个出示证据进行质证。

第二十一条法庭依照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应由一方当事人交另一方质证。法庭依照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出示,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可就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监控录像是法院依职权调取的。)

第二十二条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但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视听资料。

第二十三条对出庭作证的证人,应首先查明其身份,告知其权利义务以及作伪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然后由合议庭向证人调查。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可依次向证人发问、质询。

(法庭调查的最后,可以向当事人发问。。)

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合议庭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第二十四条鉴定人、勘验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原告、被告及第三人依次对鉴定结论和勘验结果发表意见。

鉴定人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经法庭准许,可以书面答复当事人的质询。第二十五条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询问证人、鉴定人、勘验人不得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引导证人的言语和方式。第二十六条公开审理的案件,庭审中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公开质证,但可以在旁听人员不在场、且不致泄密的情况下组织双方当事人质证。

不予公正质证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第二十七条对经过当事人质证的证据可以进行当庭认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举证、质证、认证可同时进行,也可以就一个焦点当事人举证、质证后分阶段认证,或在当事人举证、质证全部结束后进行综合认证。认证时,应讲清认证的依据和理由。对不能当庭认证的证据,必须在合议庭评议时进行评议,并在裁判文书中写明认证与否的理由。

第二十八条对单一证据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审核认定:

(1)证据是否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2)证据与本案事实是否相关;

(3)证据的形式、来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4)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

(5)证人或者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

第二十九条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

(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2)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正、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4)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

(5)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第三十条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经合议庭许可,对合议庭主持调查未涉及但可能对查清事实有影响的事实部分予以补充,可以依次互相发问。

第三十二条合议庭成员可以就有关的重要问题和当事人没有提及或没有讲清的关键问题,向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提问。

第三十三条对于在庭审中一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的,应首先交对方当事人发表意见。如对方当事人提出该证据不属于新的证据且不同意质证的,合议庭应该当庭审查确定该证据是否属于《证据规定》第四十一条

(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如属新的证据,应明确宣布审查结果,并告知当事人进行质证和拒绝质证的法律后果。对方当事人对该证据进行反驳,要求重新举证的,法庭应当休庭,给予其合理期限提出意见或者举证,并在新的举证期限届满后重新开庭。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虽不属于“新的证据”,但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且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未提供该证据有正当理由的除外。

第四节法庭辩论

第三十四条法庭辩论要围绕争议的焦点进行,对双方意见一致的问题不再辩论;辩论主要是针对争议问题如何分清是非责任、正确适用法律发表各自的意见,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不应重复。

第三十五条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原告及其代理人就法庭调查的事实和证据、应当适用的法律发表辩论意见;

(2)被告及其代理人就法庭调查的事实和证据、应当适用的法律发表辩论意见;

(3)第三人及其代理人就法庭调查的事实和证据、应当适用的法律发表辩论意见;

(4)互相辩论。

第三十六条第一轮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应归纳本案争议焦点,并征求当事人意见。对合议庭归纳的争议焦点,各方无异议的记入笔录;有异议的经合议庭合议后予以补充、修改;对不属于争议焦点的,合议庭应予以解释、说明。

第三十七条第二轮辩论,审判长组织当事人围绕法庭确认的争议焦点进行辩论 争议焦点以外的问题不作为法庭辩论的内容,与争议焦点有密切联系的除外。争议焦点:1.流浪猫是否属于饲养的动物。2.被告是否是饲养人或管理人。3.原告是否用脚踢流浪猫。4.本案是适用侵权法第7条、78条还是第6条?

第三十八条复杂案件可以限时、分轮次进行辩论。第二轮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应征求双方当事人是否还有新的辩论意见,如果有新的辩论意见,应允许其发表,并可对第二轮以后的辩论限时;如果没有新的辩论意见,应允许其发表,并可对第二轮以后的辩论限时;如果没有新的意见审判长应宣布法庭辩论结束。

第三十九条合议庭在法庭辩论时发现有尚未查清的事实可以中止法庭辩论,恢复法庭调查。法庭重新调查结束,应继续法庭辩论。

第四十条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陈述意见。

第五节 法庭调解

第四十一条经过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当庭进行调解。(鉴于双方分歧较大,不同意调解。)

第四十二条 为保证模拟审判过程的完整性,在审判长征询各方是否同意当庭进行调解时,原、被告双方应均回答不同意调解。

第三篇:案件的审理期限、审限的计算和不计入审限的期间

案件的审理期限、审限的计算和不计入审限的期间

案件的审理期限

一、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1、公诉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一款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二款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关联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2、自诉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第二款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九条第一款 审理公诉案件的期限,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被告人被羁押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原一百二十六条修正为一百五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九条第三款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宣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3、简易程序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4、审判监督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二、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1、普通程序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由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简易程序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3、特别程序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由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

4、审判监督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13条 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的审限。审限自决定在审的次日起计算。

5、涉外民事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的限制。

三、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一条第一款 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适用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的审理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

案件审限的计算和不计入期限的期间

一、刑事案件

1、刑事案件审限的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二款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三款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三条第一款 期间以时、日、月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以内;计算法定期间时,应当将路途上的时间扣除;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日期。但对于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间届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在押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三条第三款 以月计算的期限,自本月某日至下月某日为一个月,如本月一日收案至下一个月一日、本月最后一日至下一个月最后一日为一个月的审理期限;本月一律按十五日计算期限。

2、刑事案件不计入审理期限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条 审理期间,对被告人作出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五十六条 当事人和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应当提供证人的姓名、证据的存放地点,说明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要求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理由。审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可能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应当同意该申请,并宣布延期审理;不同意的,应当告知理由并继续审理。

依照前款规定延期审理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延期审理的时间不计入审限。

二、民事案件

1、民事案件“期间”及审限的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 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期间届满前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9条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民事诉讼中以日计算的各种期间均从次日起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4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审限,是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0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不得延长。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可以转为普通程序,由合议庭进行审理,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审理期限从立案的次日起计算。

2、民事案件不计入审理期限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4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审限,是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

三、审理期限计算的其他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八条 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

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期限,从决定转为普通程序次日起计算;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连续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九条

下列期间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期间;

(三)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后,合议庭同意延期审理的期间;

(四)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七日后的时间;

(五)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

(六)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

(七)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八)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九)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期间;

(十)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或者提供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

(十一)上级人民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

(十二)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

第四篇:民事案件申请延期审理

案例一:

延期审理申请书

申请人: 请求事项: 事实与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2012年

延期审理申请书

申请人:A,男,××岁,×族,××省××县人,××省××市××厂职工,现住××市××区××街××号。

请求事项:

关于××区人民法院(1999)民初字第125号“申请人A诉B债务纠纷”一案,现因申请人无法按期出庭,请求人民法院延期审理。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A诉B债务纠纷一案,××区人民法院定于××年××月××日××时开庭审理。申请人于××年××月××日在工作时被机器压伤,右腿骨折,现住院治疗,故无法按期参加开庭审理。为保障申请人出庭参加诉讼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2条第1款之规定,特请求人民法院推延本案开庭审理日期。

此致

××市××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A

××年××月××日

第五篇:基层法院怎样正确审理矛盾易激化民事案件

基层法院怎样正确审理矛盾易激化民事案件

近年来,各类民事案件持续大幅度上升,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诉讼中矛盾易激化案件也随之增多,给社会稳定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因此,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正确审理矛盾易激化案件,努力减少和避免矛盾激化,是人民法院维护稳定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就如何正确审理矛盾易激化案件,发表如下意见。

一、要明确激化民事案件的起因和特点

研究矛盾易激化民事案件的成因和特点,有助于我们在案件审理中找准当事人争执的焦点和纠纷症结,以便于对症下药,化解矛盾,平息纠纷。这类案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起因简单型。当事人常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引起纠纷,互不相让,由争吵、谩骂到殴斗,导致矛盾恶化,进而引起人身损害赔偿等纠纷。这类纠纷起因虽小,但当事人双方为了“争口气”而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

2、怨恨较深型。当事人双方矛盾由来已久,有的是因家族、宗派矛盾而引起,有的是因所谓“世仇”而发生,由于当事人之间怨恨越积越深,一旦涉诉,矛盾极易激化。

3、宣泄报复型。有些当事人在发生纠纷过程中,自认为吃了亏,便产生一种强烈的报复心理。如合伙经营中亏了本,恋爱关系的解体等等。这些人往往心胸狭窄,性情暴躁,思想简单,诉讼中存在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念头。

4、逞强显胜型。一些当事人在诉讼中自恃财大气粗,或人多势众,往往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自认为如果作出让步,就是丢了面子,掉了身价,诉讼过程中稍有不顺,便剑拔驽张。

二、要做好诉讼全过程的预防工作。

矛盾易激化民事案件的“激化”可能存在于诉讼中的各个阶段,即审前、审中、审后都可能发生“激化”。因此,要把防“激化”工作贯串诉讼始终。

一是要做好立案受理阶段的预防,即审前预防。由于大部分民事纠纷是在当事人之间矛盾积聚较深,多次调解无望,忍无可忍时才提起诉讼的。因此,有些民事纠纷在起诉时就已潜伏着矛盾激化的可能。这就要求审判人员在接受起诉、审查立案时,注意发现矛盾激化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及时疏导教育,防止矛盾激化。

二是要做好审理联阶段的预防,即审中预防。案件审理阶段是矛盾充分暴露、发展变化的阶段,当事人或因互不相让而使纠纷升级,或因预感案件审理的结果于己不利而企图铤而走险,甚至迁怒于法院。在这期间,审判人员一定要及时,全面地掌握当事人的动向和心态,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是要做好案件宣判时的预防,即审后预防。案件宣判阶段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裁决,也是矛盾易激化的时候,审判人员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采取应急措施。为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宣判时要尽量有法警维持秩序,以控制事态的发展,避免自杀、凶杀事件的发生。

三、要急案急办,及时审理。

民事案件起诉到法院后,若得不到及时、公正的解决,则容易使一方当事人产生绝望心态,拖得越久越容易造成矛盾激化。因此,加快办案速度,缩短诉讼周期,对于处理好矛盾易激化案件具有重要意义。审判人员要把提高办案效率作为防止矛盾激化的有效手段,对易激化案件做到及时立案,优先审理,急案急办,快速审结,使当事人很快处于稳定状态。当然,这种“热处理”的办法不是对所有易激化案件都适用的,譬如有些离婚案件,诉讼之初当事人往往闹得很凶,实质上是因“斗气”而引起,在这种情况下就可采取“冷处理”的办法,让双方消气,撤撤火,在依法查明事实真相,分清是非责任的基础上,为双方找个台阶,便可和解息诉。所以,案件是“热处理”还是“冷处理”,要因案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四、要因势利导,审教结合。

审理民事案件要做到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是远远不够的,审判人员在工作中还应注意把审理案件与法制宣传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不能就案办案。对矛盾易激化的当事人,要通过区分不同性格、不同文化层次及不同生活阅历,寻找矛盾焦点,因势利导地化解矛盾。对忌讳打官司,怕当被告的当事人,要帮助他们端正态度,避免矛盾加深。认识到民事诉讼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正常途径,不是和谁过不去,找难堪。对因法制观念淡薄,对诉讼活动有抵触情绪的当事人,审判人员要把法讲透,把理讲清,帮助当事人全面,透彻地理解法律,明辩事非,自觉守法,促使他们在各种情况下注意保持冷静的头脑。需要特别指出的事,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要善于“察言观色”,注意把握一个“细”字,找准“切入点”,把矛盾化角在萌芽状态。反之,如果对当事人的情绪漫不经心,甚至语言粗鲁,态度生硬,将很可能使本来激化的矛盾更趋激化。

五、要依靠社会力量,形成防范合力。

民事防激化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难度高,许多矛盾趋于激化的纠纷既有法律问题,也有社会问题,要使纠纷得以尽快解决,还必须做好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善于借助社会力量,依靠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使裁判结果为公众所接受,获得好的社会评价,这样更有助于矛盾的化解和钝化。诸如一些宅基地纠纷案件等,即使法院依法判决结案,往往不一定能取得好的社会效果,还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做好善后工作,方能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因此,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要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主动加强与基层公案派出所、法律服务所及民调组织的联系,必要时,还要做好当事人周围群众的思想工作,共同配合,协同预防,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形成防范合力,保证当事人在脱离法院的防控后,在其他各个环节上的主观心态不向恶性方面转化。

六、要秉公办案,严肃执法。

在审理矛盾易激化民事案件中,必须以严格依法办案为前提,切不可为了“防激化”而敷衍了事,草率办案,处理偏颇,那样只会给原本复杂的矛盾“雪上加霜”。因此,审判人员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要釜底抽薪,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依法裁决。对个别当事人一意孤行,肆意采取偏激行为。严重妨害民事诉讼的,不能一味姑息迁就,听之任之,要坚持原则,敢于依法处理,维护法律的尊严,努力把“防激化”工作引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下载如何计算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审限[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计算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审限[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审理普通民事案件审判程序

    学习民事案件开庭审理普通程序操作规程 一、开庭前的准备1.书记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入庭,将传票和出庭通知书交回附卷;已报到的证人到指定地点等候传唤,证人不得参加旁听,证......

    法院审理报告

    原告**诉被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的审理报告 一、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 (2011)*民初字第*号 原告**诉被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庭审提纲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庭审提纲书记员:(书记员开庭前应依次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查明原告人、被告人、诉讼代理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到庭情况。2、入庭宣布法庭规则。书记员(站......

    一审民事案件法院操作流程

    一审民事案件法院操作流程 2009-11-05 00:02:21|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审民事案件法院操作流程 一、立案及分案 1、立案: 立案时需要提交诉状、当事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法院审理延期申请书

    法院审理延期申请书 法院审理延期申请书1 申请人: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住所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申请请求:请求依法......

    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流程

    模拟法庭民庭组成成员1、 审判组:审判长(1人)王晓鹏、 审判员(陪审员)(2人)刘娟 张小惠2、起诉组:原告(1人)梁敬峰 及其代理人 (1-2人)罗芳 赵梅梅3、辩护组:被告(2人)吴友盟苗欣辩护律师(2-......

    法院案件审理工作总结

    法院案件审理工作总结在法院工作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事人往往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向法院起诉。因而每一个案件都有难解的结。××区法院的法官们却凭着一股坚忍不拔......

    浅谈民事案件审理期限存在的问题

    浅谈民事案件审理期限存在的问题记者: 李志辉 稿源: 中国法制新闻网2010-05-27 11:42审限问题一直是人民法院坚持“公正、高效”主题及时审判各类案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