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循程序与司法公正5篇

时间:2019-05-14 17:3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依循程序与司法公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依循程序与司法公正》。

第一篇:依循程序与司法公正

我国历来具有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尽管近二十年来,随着三大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制订和修改,一套较为公正的程序制度已经建立,但在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程序可有可无”的思想依然流行,在极少数办案人员的观念甚至仍然保留着“程序虚无主义”思想。导致在审判实践中,规定的程序未能严格遵守甚至被公然违反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在某些地方法院的审判活动中严重存在,这不得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违反程序的现象表现在,一是明显违反程序规定办案,如相反争夺管辖权而无视管辖的规定;违法案件受理程序对本应受理的案件不受理,或者对是否受理案件问题迟迟不作答复;违反取证程序而私自会见一方当事人及其律师,甚至与当事人实行“三同”;违反司法机关分工负责和互相制约的原则而实行“联合办案”;违反上、下审级相互监督的规定而实行上、下审级之间的“事先沟通”;违反调解程序而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违反公开审判程序而不实行公开审判、故意拖延办案而违法案件审结时限[41]。二是不严格执行法定程序。如先定后审、庭审形式化;陪审员陪而不审,合仪形式化;不给当事人及其律师足够的准备答辩的时间;在判决书中不公开判决理由[42]。三是司法实践不适当地改变了程序规定。如庭长、院长层层审批案件而使合仪庭不能享有法定的应有权限,疑难案件进行裁判的“请示制度”使法定的审级制度未能遵守,等等。四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各种程序权利,如聘请辩护人和代理人、要求公开审理和公开宣判、要求有合理的时间准备答辩、要求与法官有利害关系的法官回避、要求实行调解并自主自愿地达成调解协议、要求法官在庭审中认真听取其意见、要求法官公开其判决理由等等,未能获得应有的尊重甚至被剥夺。

违反程序和不严格依循程序的现象还可以列举出很多,这些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法院严格依法办案和司法公正。诚然,现行的程序法因在一定程序上体现了超职权主义的模式的要求,某些程序和规则的设计并不合理,但他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审判的规律和经验,是保障裁判公正、实现法的正义的基础,既然程序是司法活动的经验和规律的总结,是司法的“游戏规则”,则程序必须受到严格遵守。程序一旦设定,除非法律作出改变,则不受任何形势的影响,例如不能因为“严打”而随意放弃基本程序(如两审终审、审检分离和相互制衡等)的要求。正如凯尔逊所指出的,在适用程序法过程中执法者没有任何理由依据“正义”或其他道德论理准则而超越实在法的规定去处理和解决法律问题,因此严格依程序法办事才能够产生一定意义上的程序公平[43]严格依程序法办案,才能体现法院严格依法办案和实现司法公正。

为了保证在审判活动中严格依循程序法,首先应看到,要求程序的公正是任何诉讼当事人参与诉讼后所应享有的权利,而严格依循法定的程序办案,则是司法审判人员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和义务。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司法活动才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任何违背法定程序的行为都是一种恣意、甚至是滥用司法权的行为。整个司法活动在操作过程和运行机制上完全受到程序的规范,司法的公正才能实现。否则,不可能真正体现依法审判和保障裁判公正,由于违反程序的做法已经给司法公正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要探讨造成违反程序现象的原因,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程序法中并没有对违反规定的程序所产生的后果而设定具体的规定,而违反诉讼程序的实体处理结果仍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也很难获得补救措施,从而使程序的遵守与否变得无关紧要[44]。不过,在审判实践中对既定的程序违反,首先来自于观念上的不正当的认识,这需要澄清一些观念上的模糊认识,努力消除轻程序的现象。

一、严格遵循程序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实践中,许多人认为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程序的公正可以被忽略,某些人甚至以“实事求是”作为不考虑程序的借口。应当看到,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在诉讼中的体现就是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什么是以事实为依据?在诉讼中就要以诉讼证据所证明的事实为根据,而这与严格遵循程序是不矛盾的。一方面,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在公正的程序中具体体现,我国程序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和程序都是为了发现真实,遵守这些程序就是作到实事求是,如认真搞好公开审判、庭审、陪审、合仪、尊重当事人所应享有的各项程序权利,只有尊重程序才能真正做到以事实为根据[45]。然要获得必要的证据从而努力了解事实的真相,就必须要依循程序,另一方面诉讼中的事实都要靠证据来证明,因此诉讼中认定的事实并不一定是客观上存在的事实。因为诉讼中争议的事实都是过去发生的,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一去不复返,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于法庭,而法官并没有参与事件的过程和亲眼目睹发生的事实,人们也不可能预知未来将要发生诉讼,而将客观事实情况录制下来,恢复事情发生的真实过程,这就使证据可能是支离破碎的,法官只能根据现有的证据凭借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努力认识事情的真相,而不可能在任何案件中完全恢复事实的真相。由于在特定的案件中,法官因为受证据的不完整性以及缺乏证明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法官自身不具有足够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生活经验,这就导致了法官基于一定的证据所认定的事实不一定完全是事实的真相。即使法官意识到诉讼中认定的事实,与客观的事实不完全相符,为保护民事诉讼中的受害人的利益,只要其举证所证明的事实的真实性达到可以合理相信的程度,便应当对该证据证明的事实予以认定。

还要看到,实事求是必须符合公正的程序的要求,程序的公正性还表现在,程序应当及时终结,案件的审理也有法定的期限和审级规定,不可以“以事实为依据”为由,而将一个案件永远无止无休地审理下去。迟来的正义等于不正义。司法本身是一种有时间和资源限制的工作,他必须遵循法律的正当程序,而不允许当事人无期限限制地收集和提交证据给法院,并一遍又一遍地要求法院进行审理,司法的判决必须具有终局性和权威性,不能为了强调实事求是而允许违反法律的程序而因某个人的指示和意见可以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随意推翻,所以片面强调实事求是而不考虑法定的程序是错误的,也是违反审判规律的。尤其是片面强调实事求是而不考虑法定的程序要求可能会损害法的秩序。例如,采用刑讯逼供和其他违法的手段所获取的证据,也会证明案件的事实,这些证据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的事实,足以证明被告是有罪的,而认定被告有罪被证明是公正的。而严格依循程序却可能使案件拖延,甚至因为找不到足够的证据而被迫宣告被告无罪。然而,这是否能够证明只要实体正确,程序是可有可无的呢?我认为,这根本不能证明程序是不重要的,却只能获得相反的结论。因为当一个人仅仅只是被怀疑有罪时,任何司法人员没有任何理由和权利对其采取刑讯逼供的方式。野蛮的、及不人道的刑讯逼供方式虽然可能会获得真实的口供,但却破坏了整个制度的文明、公正和社会秩序。这就是说,如果容忍某个司法人员可以对某个犯罪嫌疑人进行刑讯逼供,也就会容忍他对其他的犯罪嫌疑人采用同样手段,也就会容忍其他的司法人员对嫌疑人采用更为残酷的刑讯逼供方式,且不说刑讯逼供导致被逼供者乱攀乱供、前供后翻及由此形成的冤错假案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仅仅从容忍刑讯逼供将会使司法人员滥用权力、残害无辜的方面来看,其对整个制度的公正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司法人员的暴行难免会为一般民众所效仿,造成非法的暴行流行。所以,我认为,以刑讯逼供方式换取个案的裁判公正是以牺牲整个制度的文明、公正为代价的,这个代价实在是过于昂贵和沉重了。更何况,刑讯逼供的方式侵害了被告的人权,对其本身而言也是不公正的。所以从一个个案来看,为了强调实事求是而损害正当程序,表面上看似乎是合理的,但从全社会范围来看,其对法治的破坏后果将是难以估计的。

二、依据程序办案与实体公正

在审判实践中,有不少人认为“只要实体正确,程序可以忽略”,这种观念也是导致轻程序的一个原因。诚然,程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约束性和保守性,这是实现程序公正所必不可少的,但由此也极易使人认为程序是繁琐的、束缚手脚的工具,程序是可有可无的。这些观点和认识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已经证明了公正的程序与公正的裁判是不可分割的,程序的基本价值在于保障裁判的公正,发现案件的真实、准确适用法律、公正的作出裁判都必须依循严格的程序才能实现。然而,要追求司法的公正,必须要有一套周密的、具体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繁琐的程序。美国著名法学家庞德在论述中国法律传统时指出:“程序的简化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循环呈现的问题。中国已经有了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程序制度,但有些人强烈要求简化之。首先必须注意,在经济组织化的复杂社会中,让当事人和法官来个简单的碰头会、随机应变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一种外行人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过分简单从事是危险的。为了保证决定的合理化,必须要求在认定事实的陈述和适用法律的主张之中系统阐述其理由,此外没有更有效的办法”[46]。庞德强调程序简化是“危险的”,这就是说,过于简单的程序不能使当事人相信整个司法审判活动是公正的,不能使当事人的意见和主张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尊重,尤其是程序的简化只能导致法官的恣意,裁判中的随意性甚至不负责任,冤错假案的发生便难以避免。这就是程序的简化的危险所在。诚然,在革命根据地时期特别是建国初期,我们曾运用简单的程序交好地解决了许多纠纷,“马锡五审判方式”也深受民众的欢迎,但这种状况是与当时法律简单化,主要依据政平作出裁判,且民众的权利意识较为淡薄,诉讼案件也比较简单的状况相适应的,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律不断完善,诉讼纠纷也日益复杂,在此情况下,简单的程序不仅不能再用于大量案件的处理,而且继续采用这种做法根本不能实现裁判的公正。诚然,采取先定后审等简单的违反程序的做法也可能会作成一项公正的裁判结果。但这种违反程序的做法将从根本上损害合法的秩序,从客观上纵容某些司法审判人员违反法定的程序办案,使法定的程序形同虚设,从根本上损害了实体的正义。尤其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先定后审”等做法完全剥夺了诉讼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公开审判、回避、辩护、辩论等各项程序权利,也不可能保证个案的裁判的公正。

三、遵循程序与效率

在审判实践中,一种对司法效率的庸俗的理解认为,所谓效率就是及时迅速、在个案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凡是在个案中能作到及时迅速或减少投入就是有效率的,而为了追求效率可以不考虑程序的要求,例如为了节省庭审时间,或减少对庭审的投入可以不考虑程序的要求而实行先定后审,为了节省在案件上诉以后二审在审理过程中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采取了所谓在一审期间由二审提前介入,上下提前沟通的做法,有人甚至错误的认为公检法联合办案是很有效率的。我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将司法的效率完全做了简单化的庸俗性的理解。事实上司法的效率并不完全同于经济学的含义。它首先强调的是司法的社会效益,也就是说从全社会来看,通过司法机关的严格执法和裁判公正从而有效的解决冲突和纠纷,减少和防止各种社会冲突给社会造成的各种损失和浪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公正的司法才是最有效率的。而不公的裁判甚至枉法的裁判不仅不能及时解决冲突和纠纷,而且会诱发反社会的情绪和行为,导致社会的无序和混乱状态的加剧。因此它是最没有效率的。

即使从一个个案来看,也决不能认为,为了更快的处理案件、减少司法机关的投入,可以减少程序的环节甚至不按程序办案。由于每一项程序的设计,都是为了使当事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程序过程、平等对话或做出防御,都旨在限制和防止法官的恣意,这些程序对公正裁判的作出是必不可少的,减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增加司法的不公、专横甚至腐败的危险,从实质上看,它是完全低效率的,如果一个裁判结果是不公正的,尽管可能会使法院的投入和支出减少,但给当事人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不仅将增加当事人的诉讼费用、代理费用等等,甚至当事人因不公正的裁判所造成的名誉损失、精神痛苦和烦恼的损失是根本无法计算的,所以完全从减少法院的投入来考虑诉讼效率,是十分荒唐的。

为实现程序的公正,改革现有的司法体制,减少和淡化现有的司法行政化现象,防止行政程序的运作对司法程序的损害,是十分必要的。从法律上看,诉讼程序的设计完全是围绕着诉讼和审判活动的基本要求和规律而设计的,因此程序所体现的精神和原则与行政的运作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公正的司法程序注重法官的独立中立和不受干预,要求法官在办案中始终保持独立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不得超出法定权限而进行干预,本级法院的院长、庭长不得随意干预合议庭办案,从而确保法官在办案中的独立和中立。然而,行政程序采取的是命令和指挥的方式,以及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这与公正的司法程序的要求是不符合的。从实践来看,司法中轻程序甚至违反程序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司法的行政化有关。因为我国多年来司法从属于行政,司法体制基本上按行政的模式建立,因此整个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尤其是司法审判活动也借用了下级服从上级的行政模式,从而与法定的诉讼程序形成了明显的冲突。例如程序法明确规定合议庭享有审判的权利,但按照行政的运作方式合议庭由必须服从法院中的行政领导的指示,所以合议庭在就案件的裁判形成合意以后,还必须要报请庭长院长批准。再如一审和二审之间只是一种审判监督关系,一审法院在审理案件中不应受到二审的任何干预,但因为按照行政方式的运作,二审法院的领导也可以对一审法院的审判发出指示,甚至作出命令。多年来我们一直不能在法院内部实行法官的审判独立,从而导致司法独立这一公正的程序在法院内部也难以实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司法内部并不是完全按照法定的程序在运作,而在很多方面是按照行政的方式进行操作的,从而使法定的程序难以真正实行。所以,保障程序的真正执行,还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法院的体制,促使行政权与司法权分离,减少和淡化司法的行政色彩。

最后需要指出,努力提高司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对实现程序的公正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对程序价值的理解是与对法律的整体价值的理解、法律意识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目前法官的整体素质不高,某些司法审判人员因法律业务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不强或因对程序了解不够而习惯于依社会一般经验办案,从而导致对程序的不重视甚至违反。其次加强法官的职业道德和廉正建设,促使法官始终保持独立、中立的地位,这是公正的程序得以进行、裁判公正得以实现的基本要求。为此,法官绝不应该在办案中私自与当事人接触,或与当事人一方一同下酒馆、上歌厅,更不应该与一方当事人同吃住、同出差、同办案,否则违反了法官中立的正当程序要求。

总之,司法作为严格适用法律、公正裁判案件的活动,比其他任何活动都更为注重操作程序。要保证司法审判人员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避免司法人员的恣意和随意性,必须要严格依循固定的司法程序,绝不可在任何一个诉讼环节中违背和忽视诉讼程序。遵循程序是司法审判人员严格执法的表现,也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41] 参见刘乔发:“民事审判中轻程序的现象、原因及其纠正”。

[42] 同注34。

[43] 参见(英)彼得 斯坦:《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第10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中文版。

[44] 同注34。

[45] 参见王敏远:“轻程序的现象、原因及其纠正”,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5期。

[46] 原载于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1 版,第二章第四节。

第二篇: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

内容提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地揭示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司法机关依法办事,实现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方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治国的动态表现,是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现。坚持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灵魂。而推进司法改革则是维护司法公正的根本。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又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司法改革在赋予司法机关独立权的同时也须加强和改进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以保证司法公正,在司法活动中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关键词:依法治国 司法公正 司法改革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重大发展,也是党的十五大对全民族的杰出贡献。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深刻地揭示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作为一个规模宏大的法治系统工程,其内涵十分丰富。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依法行政,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等,都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各级司法机关依法办事,实现司法公正,则是依法治国方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动态表现,是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现。

一、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坚持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灵魂。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严肃执法,秉公办案,实现法律所追求的社会正义。“法不仅仅是思想,而且是活的力量。正义女神一手持有衡量权利的天平,另一只手握有为权利而准备的宝剑。无天平的宝剑是赤裸裸的暴力,无宝剑的天平则意味着法的软弱可欺。”①天平与宝剑共同构筑了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理想和信仰,也是法治社会的崇高目标。公正是司法的最高价值,司法公正是实现法治的保证,也是司法独立的基础和原因。②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执行,只有司法公正,才能树立法律的权威,才能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只有司法公正,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而不公正的司法,则是对法治的否定和背叛,是司法权滥用的结果,它不仅混淆了是非,而且会造成人们对法律权威性的怀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邓小平同志科学地借鉴了各种经验与教训,特别是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和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惨痛教训,科学地提出并论证了树立法律权威的极端重要性,并为在中国实现和树立法律权威做出了贡献。早在1978年,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首次提出:“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新党章总纲中也再次重申:“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以后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又反复指出:“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有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这就是说,邓小平一贯不主张“个人至上”,而强调法律权威,并在讲话中多次使用“法律权威”一词。因此可以说,树立法律权威是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核心。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在题词和讲话中强调法治和法律权威问题。现在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权威无疑是个核心问题。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这不仅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性所决定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树立法的权威性有赖于完善的制度,通过制度保障法的尊严,发挥法的作用,实现法的价值,通过制度来限制人的随心所欲,规范人的行为,避免“人治”对法的权威性的损害。

司法执法制度是法的权威性能否树立的关键,司法公正与法的权威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说一次犯罪是污染了水流的话,那么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则是污染了水源。西方哲人的这一比喻是形象的,更是发人深思的,它告诉人们:司法不公会带来怎样的恶果。

二、推进司法改革是维护司法公正的根本。

当前司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司法没能提供应当提供的救济;公民的法律信仰阙如;司法公正未能达到必要的程度;司法未能有效遏制腐败,司法部门本身亦受到腐败的侵蚀;执行难往往使司法判决成为一纸空文。这些不良司法现象的产生,除了各种社会外部原因以外,主要产生于司法制度本身。因此,笔者建议应主要围绕信仰、专业、独立、公正、统一这五大目标,对有关司法制度作相应的改革。但颇令人遗憾的是,“在缺乏理论和知识准备的情况下,许多改革所起到的常常是负面的作用。”“我们与法制发达地区之间在司法制度上最大的差异乃是,在中国,建立在法律知识专业化和司法人员职业化基础上的司法独立还是一个正在争取的目标,维护这种独立的相关制度还远未建立,学术界与司法实务界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③“司法的良窳关系着民心的向背,司法能获得人民的信赖与尊重,是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因此,“只有将每一项改革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之上,今天的改革才不至于成为明天的改革对象。”⑤在司法改革的方式上笔者建议采取以下

人员是能够做到公正执法、秉公办案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少数法院和少数工作人员中确实存在着执法不公甚至枉法裁判的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从外部执法环境看,社会上种种不正之风对人民法院执法活动的干扰和影响是非常普遍的。当事人通过各方面的关系托人说情,请吃送礼;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也给法院执法造成了很大障碍。从内部因素看,主要是一些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人情的拉拢,导致枉法裁判;此外,有的法官审判业务素质不过关,运用法律有偏差和失误,也容易造成执法不公。为此,“要使每一位审判员都成为具有深厚的法律功底、灵活的思维方式、丰富的司法经验、广博的社会阅历、高尚的人格和职业操守的优秀法官。”⑨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每一名职业法官的追求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方针正在进一步落实。法律作为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日益对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保证司法公正,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建设至关重要。

四、加强监督制约,保证司法公正,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要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严惩执法犯法,贪赃枉法”。使监督充分发挥作用,既要切实使监督机构能行使监督职能,更要在制度上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当前在加强监督制约,防止司法权力滥用上,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全面理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二是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的监督制度有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明确提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监督的思想也批判地继承了西方理论家提出的权力制约学说的合理因素。即,国家权力机关同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关系,不是几权鼎立的关系,而是决定和执行的关系,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制约和被制约的关系,同时又是分工合作的关系。江泽民同志说:“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这种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又是支持和促进。”实践已经证明,人大监督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行之有效的国家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来说,它是最高层次、最有权威的监督;同样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同其他地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监督相比较,在本地区也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它们的监督机构,都必须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当然,对司法权的监督也应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对于非法干预法院独立办案的,人大应予以制止,支持法院实现司法公正。关于公民的监督应当看到,公民是最广泛的监督主体,在不危害国家的安全和不侵犯国家秘密及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应当逐步扩大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权利范围,增强国家机关活动的透明度、公开性,使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享有较充分的知情权。鉴于国家机关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应当建立完善的权利救济制度,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对权利及时、公正、有效的救济来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实现司法公正,同样离不开公民的监督。人民法院一方面要通过公开审判增加审判活动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建立、健全一些必要的制度,如法官违法违纪举报制度、当事人评议法官制度等以确保公民监督权的实施。

总之,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不仅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作为公民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更重要的是,法治的存在以其本身的价值取向为支柱,它蕴含着人类对公平、文明、秩序、和平等理想的追求,要求法从制定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对任何社会主体都是公正的。司法作为使法治从“应然”走向“实然”的关键环节,是实行法治的保障,要求其公正是必定无疑的。因而,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有力保障。(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

注释:

①梁慧星编:《为权利而斗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2页。

②刘晓军:《改革中的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以审判委员会为考察对象》,载 中国民商法律网—首页>>程序法学>>青年学术2002年 9月26日。

③贺卫方:《改革司法改革》,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月4日,第3版。

④翁岳生:《迎接新世纪从尊重人性尊严出发,建立温暖公正全民信赖的司法》,载《法令月刊》2000年第1期。

⑤贺卫方:《改革司法改革》,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月4日,第3版。

⑥张志铭:《当代中国的司法独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6月7日第三版。

⑦邓科:《司法改革:现实与可能》,载《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5日第7版。

⑧胡玉鸿:《马克思恩格斯论司法独立》,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第3页。

⑨崔积明:《提高审判员个体素质之我见》,载《人民法院报》理论专版2003-02-08。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司法公正

浅谈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实现途径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1-03-06 16:08:00 ]作者:许蕊编辑:studa090420

论文提要: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现,是审判工作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司法公正是指对案件进行公平的审理和作出正确的裁判,意味着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受到平等充分的保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得到实现。它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广义的司法公正指的是公安、法院、检查院等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严格、公正执法。狭义的司法公正仅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的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的要求。人民法院是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要求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不但要遵循平等和正当的原则,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公正和正义的精神。不公正的裁判会损害民众对司法制度的期待和司法诉求的热情,加剧社会的无序和混乱状态,影响社会稳定;而公正的司法,会增加人们对国家法津,对法院、法官的信任和期待,,消除人们对案件审判公正性的疑虑及对判决的抵触心理,使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司法权威的树立。

全文共6958字。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的提出,司法公正已经成为社会民众和司法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法律调整的领域、层面也在不断拓展,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各阶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期盼公平正义。司法公正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是人类在迈向法制社会的进程中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类纠纷而追求的一个永恒的价值目标。

一、司法公正的内涵

司法公正,或公正司法,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在这里,司法活动主要指法院的审判活动。公正的含义包括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等。司法公正既要求审判过程遵循平等和正当的原则,也要求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的精神,更要求参与审判的法官要以正直无私的态度,以尊重事实和遵守法律为准则,努力实现案件处理结果的公正。笔者认为司法公正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宪法和法律至上。司法公正的首要内容便是要求一切司法活动、司法行为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法律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党派、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受法律的约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不能超越其外,更不能凌驾其上。

(二)平等对待。平等对待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实施和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前提,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平等对待则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没有平等对待司法公正便成了空谈。要做到真正的平等对待,就必须禁止歧视,反对特权,不允许对弱势群体的歧视,不允许任何人拥有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法外特权”。

(三)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衡量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实现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实现司法公正,人民法院必须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这是司法权运行规律的总结。如果不能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可以任意干涉司法,司法公正就无从谈起,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也就难以实现。所以说独立的司

法权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先决条件,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终保障。

(四)严格执法。严格执法就是严格按照实体法和程序法办案,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公正司法就是要切实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坚持实体、程序并重的理念,着力在执法的方式、方法、步骤、顺序和时限等方面实现执法、司法的公正。

(五)司法中立。司法中立分为三个层面:司法权中立;司法组织中立;法官中立。司法权是居中裁判性权力。司法权中立,只能居中裁判,不应偏袒任何一方,应当在官民之间保持中立;司法权和行政权应保持中立;在司法活动中,法院和法官的审判态度必须保持中立,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排除不利于进行准确、公正判断的因素,以法律为准,严格依法办事。司法权是独立性权力,在其之上的只有法律。

(六)及时高效。公正和效率是司法活动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公正离不开效率,因为迟到的公正就可能丧失公正的应有含义;而离开公正的效率是盲目的效率,这种效率产生的后果是对社会有害而无益的。“迟到的公正是非公正”这一法律谚语恰当地表明了司法效率对于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

二、司法公正的构成要素

司法公正的构成要素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所谓实体公正,是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案件的准确认定和对实体法的正确适用。实体公正的标准是对事实的真实发现和对法律的正确适用,它是结果的公正,是司法活动的终极目标。

所谓程序公正,是指在处理案件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按照诉讼程序的规定审理,以确保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权利能够得到有效实现。程序公正体现了民主、法治、人权与平等的精神,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如果没有实体公正,即使程序上公正,司法公正也无从谈起;如果没有程序公正,实体公正也就不能实现,司法公正同样无从谈起。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价值追求,是司法活动追求的最终结果;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措施和保障,没有程序公正就难以保障实体公正。

在我国,过去重视实体公正,忽视程序公正。这些年来,这种状态有了明显的改观,司法越来越追求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统一。但是,现阶段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即重程序不重实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倾向呢?其内在的动因就是要逃避责任。因为,程序不公正必然要受到监督和追究,而实体的公正与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时难以判断,即使实体不公正,只要程序公正也容易推卸责任。这种倾向是要不得的。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都是司法公正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各自具有独立的价值。程序公正是前提,程序不公正就有可能导致实体不公正。但是实体公正是司法活动所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不少困难群众自救能力弱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程序公正、忽视实体公正就不可能真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有可能加剧社会不公平状况,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

三,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

人民法院是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矛盾凸显期,法院一直是矛盾映射和舆论关注的焦点。造成司法权威下降,人民法院的公信度下降,司法不公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影响司法公正有其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因素。具体来说,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院管理地方化、行政化,无法真正实现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许多国家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和宪法精神。它来源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

立”。在我国虽不实行“三权分立”制度,但在司法活动中吸纳了司法独立原则的一些精神。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的干涉。由此可知,我国的司法权、审判权是在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下运行的,西方国家的司法不但独立于行政,也独立于立法。

实际上,在我国,人民法院及人事的管理与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采取一种模式,这使得审判权的独立行使难于落实。法院管理的地方化、行政化,使法院不能专司审判,这必然会导致案件的审判不公。首先法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部门,但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地方财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足额划拨经费,致使法院的审判活动受到一定影响,甚至不能展开正常的业务。其次由于在经济上、人事上依赖和受制于地方,法院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每年,法院都要完成地方政府分派的各种非业务性工作,常年被政府抽调的人员也不在少数。这不仅使法官的办案时间得不到保证,而且还侵占了有限的办案经费。一方面是审判人员少,审判任务重,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审判人员不能从事真正的审判业务,形成法官“种了政府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局面。

(二)法院机构设置和法院审判组织设置不够合理

从法院内部的审判管理来看,也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长期以来,实行“层层审批,层层把关”的审判管理机制,审与判分离。在我国采取审判委员会制和合议制,合议制所形成的判决是以法院名义作出的,与法官个人没有多大关系,法官个人的责任感无法体现。合议庭即使有不同意见而发生争议,也被当成疑难案件上报审判委员会加以解决。“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这样导致在庭上听取当事人全力陈述意见的法官对案件没有决断权,而有决断权的却不在庭上参与审理,法官的个人能力和作用被削弱。必须坚持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这种独立不仅指不受外部的干涉,同时也应指不受内部的干涉。当把一个法官放在决断者的位置上并实行审判公开,才有可能引发法官的公正追求。决断人摆在明处,监督就会变得切实有力,对自己的人格负责心理也会更加强烈。从上下级法院关系来看,人民法院上下级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事实上,下级法院往往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一样,有问题会主动请示上级,上级法院也会主动地对下级法院的审理活动进行具体的指导。所有这些,必然使司法权产生扭曲、变形,导致其偏离中立性、终极性的本质要求,从而丧失其应有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法官素质高低是影响司法公正的决定因素

法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法官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上,司法人员只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精湛的业务素质,才能公正司法,二者必须同时具备,不可偏废。有的法官尽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但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依然不能保证审判结果的公正。还有少数法官虽然业务水平很高,但职业道德不强,对自己要求不严,办“人情案”、“关系案”,甚至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搞权钱交易,破坏了司法公正,这种情况尽管为数甚少,但严重败坏了法官形象,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声誉,这是目前司法不公的最主要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法院案件数量和难度的不断上升与法官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有的法官疏于学习,不注重了解和接受先进文化和司法理念,凭老经验、老方法办案;有的法官思维空间狭窄,工作方法简单,难以应付复杂案件;有的法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民事轻刑事、重实体轻程序、重审判轻执行的思想。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序上影响着司法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三、实现司法公正的途径

新上任的最高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分化和整合在一定程序上会造成利益格局的变动。如何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如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是中国各级审判机关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一)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用科学理念指导司法活动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进一步改进司法理念,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的需要,是新时期加强司法队伍革命化、职业化、正规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着力点,是破解司法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关键,是深化“司法公正、一心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充分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司法活动中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是司法机关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高标准;恪尽职守,公正司法,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是司法机关职能作用的具体体现。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以司法公信赢得司法权威。要牢固树立对法律负责、自觉接受监督的理念,把司法活动和履行职责行为置于有效监督之下,以公正的司法活动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存在于部分法官身上的滥用职权、徇私枉法、重实体轻程序,重管理轻服务,漠视群众利益,冷、横、硬、推等问题必须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干警牢固树立司为民、保障人权、服务大局的理念,实体与程序并重,罪刑法定等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好为谁服务,为谁执法,如何执法、守法、护法、用法的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会

(二)增强司法透明度,以司法公开促司法公正

“阳光审判”是防止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的一剂良药。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审判制度,做到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依法将司法过程和环节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保障群众对司法工作知情权和监督权。司法工作的依法、及时、全面的的公开,最直观的好处就是缩短了司法与群众的距离,便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实现知情权,另一方面提高了司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抵御了不当干预,保证了司法活动的独立性、公正性,增强了审判工作的透明度。英国大法官丹宁勋爵曾经说过:“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道出了司法透明的不可或缺。http://.cn/article/default,于2008年4月26日访问;

3、陈杰人著:《让人民陪审制度真正发挥作用》,载南方日报,2005年2月18日;

4、马丽平著:《营造司法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载改革与开放2007年第8期,第18页。

第四篇:司法公正范文

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在二十一世纪的工作主题。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是新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法官,应当把锲而不舍地追求司法的公正与效率作为最崇高、最光荣的职责。如何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不仅是各级人民法院着重考虑的,也是每位法官应当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思想上必须对司法公正与效率引起高度重视

最高法院肖扬院长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提出人民法院在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就是公正与效率。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永恒的追求。提高司法效率是适应新世纪形势发展的要求。维护司法公正,是每一位法官的神圣职责,它体现在每一位法官审理的每一个案件之中,体现在每一次裁判之中,体现在每一项诉讼活动中。它要求人民法院始终把审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之中,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可靠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全面发挥各项审判职能作用,在确保公正裁判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司法效率,追求审判工作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每位法官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牢固树立公正意识、效率意识。要始终把政治合格放在首位,明确政治方向,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牢记服务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确保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自觉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审判工作,使审判工作服务和服从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每位法官都应忠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确保司法公正,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要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和“爱党、爱国、爱院、爱岗”为基本要求,在思想上划清正确与错误的界线,增强抵御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要以李增亮、陈印田、蒋庆等先进模范为榜样,想事业甘于奉献,为人民不计功利,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切实为群众做好排扰解纷工作。

二、必须努力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

法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司法的公正性和诉讼效率。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审判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类型案件,一个业务素质不高的法官是很难适应的,更别说体现司法公正与效率。因此,每位法官都应熟悉和掌握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还要掌握与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其他知识,认真钻研审判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提高业务素质,首先应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有系统的规划、完整的学习内容和明确的要求,通过培训,可以使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迅速提高,同时还可加强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次,还可通过不断自学,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最新司法解释都必须通过自学来弄懂、弄通,并在审判实践中熟练运用。对一些常用的重要法律,通过自学,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在审判实践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通过自学来了解相关知识。再次,有意识、有选择地参加庭审观摩,也有利于提高业务水平。法官作为一名旁听人员观摩庭审,不仅可以学习优秀法官的庭审技巧和对法律的运用,还可以从中发现不足,提出完善的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庭审能力。另外,多向有经验的老法官请教,平时注意积累、总结,也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三、要积极推行审判方式改革

审判方式改革,要求办案活动必须依法公开、民主、透明,以公开促公正,从而改变过去诉权与审判权不分,由法官大包大揽为诉审分离,法官居中裁判;由先定后审转变为先审后定,从过去的“暗箱操作”、“不透明”,开庭走过场,走向“公开审理查真相,法官当众断是非”,从过去审的不判,判的不审,逐步转变为又审又判,尽最大可能体现司法公正。当前各类社会主体利益冲突日益增多,案件种类和数量每年都在剧增,法院面临的客观现状是案多人少,工作量很大。因此,提高办案效率,实现快速、高效、优质的办案要求是摆在法院面前的迫切课题,我们必须着眼于从改革审判方式上做文章,尽量减少诉讼中重复、繁琐的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官重复、无效的劳动,以最短时间办出最优质的案件来。审判方式改革,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因此,改革不仅体现在庭审方式上,而且从立案到最后的执行都应当进行改革。在立案上,要完善机制,实行立审分离。过去案件由各审判庭或法官自行立案、收费和审理,由此产生诸多弊端。如自办“关系案”、收受“无管辖案”、争揽“经济案”、推拖“棘手案”等,致使诉讼一开始就偏离公平、公正的轨道,极易造成审判秩序和收费管理的混乱。推行审判方式改革,实行统一立案、统一收费的制度,使立案的不审案,审案的不立案,保证了立案质量,避免了“人情案”、“关系案”的发生,维护了法院的公正形象,同时加强收费统一管理后,避免了审判庭乱收费和收费管理混乱的状况,有利于法院的廉政建设。在庭审方式上,要强化开庭审理,建立规范庭审机制。确立公正高效的审判运行机制,必须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开庭审理的各个环节上,探索最佳的科学的审判方式。改革中要坚持二个不能变:法律规定的制度、原则不能变,开庭的程序规程不能变。要着重改革的是过去存在的三个弱化现象:即改革当事人举证责任弱化,庭审功能弱化,审判机制弱化而导致的办案效率低、效果差的状况。大力推行开庭审理中的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完善举证制度。确立“当事人举证为主、法院查证为辅”的举证制度,是审判方式改革中提高庭审功能的首要环节。鉴于当事人举证的意识和能力的局限性,要明确告知各类案件当事人的举证要点和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依法指导当事人举证。同时,要发挥律师的作用,提高举证质量。决定受理的案件要告知当事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对接受委托的律师通知其到庭与法官交换意见,提出举证要求,便于及时为当事人举证。二是强化庭审功能,实行一步到庭和诉辩式开庭方式。实行“一步到庭”就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主审法官可以直接传唤当事人开庭审理,当庭调解,当庭判决。对于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合议庭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必要的审查,编写好庭审提纲后直接开庭,在庭审中完成举证、质证、认证工作。一次开庭能够确认事实、分清是非责任的可以当庭调解或判决,不能确认事实和证据的,可以告知当事人补充证据后再次开庭。实行诉辩式开庭方式就是变过去常用的纠问式为诉辩式。法官是庭审的主导者,同时突出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法官指导当事人在庭审中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保障其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法官在庭审中的职责主要是“审”和“判”二个任务,审查、认定事实和证据,裁判当事人的是非责任。这样在法官主持下,由诉讼双方当事人面对面,有话讲在法庭,有理争辩在法庭,有证举在法庭,是非责任分清在法庭,法律和道理讲在法庭,调解和裁判也在法庭。法官通过主持庭审,公开裁判,使胜诉者高高兴兴,败诉者无话可说,旁听者点头称是。而且将庭审过程全公开,不仅有利于公正处理案件,提高诉讼效率,而且还能达到宣传国家法律的效果,增强公民对国家法律制度的信赖和信心,使老百姓在自愿、自觉的前提下,认识法律、信服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三是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庭的职能。审判委员会要向合议庭和独任庭放权,提高独任庭、合议庭的责任心,强化其职能。同时,要严格执行错案责任追究制,谁办错案谁负责。在执行方面,要实行审执分立,理顺执行机制。执行工作的好坏影响整个审判工作的效果。因此,在观念上要纠正重审判轻执行的倾向,树立执行与审判并重的思想,建立起审判与执行既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要改进执行方式,坚持公正、文明执法,做到“三个结合”即集中执行与常规执行相结合、集体执行与独任执行相结合;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在执行中坚持以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为目的,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强制措施促使被执行人履行已经生效的裁判。通过积极推行审判方式改革,做到快立案、快审案、快执行,最终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

四、要健全制度,加强监督

要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还必须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内外监督。法官手中握有神圣的审判权,但权力失去监督必须会导致腐败。党的十五大提出,反对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制度建设对提高队伍素质,防腐倡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公正司法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集体、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的队伍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司法公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在个别案件上不严格依法办案;有的受利益驱动,争管辖,抢案办,乱扣押、冻结,乱收费、乱拉赞助;一些案件长期积压,超审限;少数干警为了个人利益,以案谋私,办“关系案”、“人情案”,接受当事人的吃请或钱物,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虽然这些现象只是极少数,但它对法制建设的破坏极大,正如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在其《论法律》一文中所讲:“我们应当懂得,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了法律——好比弄赃了水源。”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八次全会讲话中也深刻地指出:“史治上的腐败,司法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根源。”为此,我们既要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又要全力开通外部监督渠道,但功夫要下在内部监督机制的自我完善上,要健立、健全严格的内部制约制度和行为规范。在制度建设上,主要应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改革法院人事制度,按照公开、择优、竞争的原则,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二是严格依照法律的要求规范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完善审判监督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进一步依法规范审判组织之间,以及审判组织与院长、庭长之间的职责、权限,努力改进审判作风,提高办案效率。四是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对立案、庭审、执行等工作加以规范,确保诉讼活动的公开化和公正性。五是建立、健全立审分立、审执分立、审监分立的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对审判权的制约,这对保证裁判的公正和法院队伍的廉洁具有积极的作用。六是严格规范审判人员与当事人、律师之间的关系,禁止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吃请,禁止向当事人乱收费、乱拉赞助,禁止私下或单独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禁止为当事人介绍律师和为律师介绍案件。七是推行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八是建立严格的诉讼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制度,落实中央关于“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制订解决乱收费、乱拉赞助和办案“三同”等问题的办法。此外,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建立和健全法官礼品登记和收入申报制度等等。就外监督而言,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主动接受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制度。党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和政协委员的意见是实现司法公正和效率的重要保障。各级法院应开门纳谏,主动上门征求党委、人大、政协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检查、评议法院工作,旁听案件的审理;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批评意见,要进行认真负责的调查处理,并应及时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馈,绝不能敷衍塞责。二是要建立法官违法违纪的投诉制度。各级法院要设立法官违法违纪投诉中心,设立专门投诉电话、投诉信箱和投诉接待室。任何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可以对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电话、信函和当面投诉;投诉中心应在纪检、人大工作部门的监督下,定期将投诉情况公布,分别调查处理。我们提倡署名投诉,以便对违法违纪和品行不好的审判人员进行调查处理。人民法院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保护投诉人的人身安全和民主权利。当然,任何机关、团体和公民都应当以对法律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从维护法律权威和正常的审判活动出发,以自负其责的精神进行投诉。三是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要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开审判制度落到实处。各类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公民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法律另有规定不予公开审理外,一律实行公开审判制度,都不许实行“暗箱操作”。公开审理,除允许公民自由旁听外,还可实行电视和广播对审判活动的现场直播,允许新闻机构以对法律负责的态度如实报道。实行现场直播,能增加透明度,使审判活动处于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直接监督之下,有利于审判人员严格依法办事和廉洁自律。

添加评论

第五篇:审判作风与司法公正

审判作风与司法公正

滕一龙发布时间: 2002-03-04 08:07:44 内容提示:

审判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法院的公正形象。审判作风作为法官在审判工作和司法实践中一贯表现的态度和行为,涉及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本文试就审判作风的基本涵义及在思想、态度、工作和形象等表现层面并就改进和加强作些探讨。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是指导党的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为我们加强审判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人民法院要深入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落实到审判工作中,就要紧密联系法院实际,培育优良审判作风,全力维护司法公正。

一、充分认识加强审判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1.审判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任,同时,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也只有始终坚持和接受党的领导,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审判工作中的正确贯彻执行。因此,审判作风是党的作风在审判工作中的

具体反映和体现。人民法院审判作风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的作风的好坏,加强和改进审判作风建设,是人民法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站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高度,正确认识审判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培育良好审判作风的自觉性,才能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神圣职责。

2.审判作风关系到法院的公正形象。审判作风是反映法院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衡量审判质量和效率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也是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作出客观评价的最直接的衡量标准。法官的基本职责是裁判案件、惩罚犯罪、定纷止争。在这个过程中,法官的公正独立与人格公信,直接关系到司法职能的发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一个法官作风拖拉,工作粗糙,庭审中心不在焉,即使案件的最终裁判结果实体和程序上都无可非议,但当事人仍然会因为法官在审判作风上存在问题而认为不公正,这就说明一个法官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案件的实体公正和形象公正。因此,审判作风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制权威的信心,关系到公正与效率。从法院自身来讲,除个别案件的实体、程序确有瑕疵外,审判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客观上已成为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反应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确的审判工作指导思想的贯彻,妨碍了审判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这

充分说明,审判作风并不是法官个人的行为,它代表的是法院的司法形象,审判作风有问题,足以使人民群众对法院的裁判是否公正产生合理怀疑。所以,我们要从确保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审判作风的紧迫性,通过狠抓审判作风,使广大法官在审判工作中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转变审判作风的自觉性,自觉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形象公正确保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使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落到各项审判工作之中。

二、正确把握审判作风的基本涵义

作风是指人们在工作或生活上一贯表现的态度、行为。由此可知,审判作风是指法官在审判工作和司法实践中一贯表现的态度、行为。审判作风涉及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审判流程来说,它反映在立案、排期、庭审、执行、信访、接待等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之中;从工作范围来说,它反映在法院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从工作时间来说,它不仅体现在8小时之内,同时也体现在8小时之外。法院工作人员8小时以外发生的问题,人民群众仍然把它与法院的审判作风联系在一起。因此,加强审判作风建设是一个涵盖法院全部工作的庞大系统工程。切实改进和转变审判作风,首先必须正确把握审判作风的基

本涵义。

1.审判作风的内在属性。审判作风取决于审判人员的内在素质,它是审判工作主体即法官对审判工作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反映,是法官内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和形象素质在审判工作这一特殊领域的外在表现。认知是指对审判工作本质特征的认识,包括审判工作的性质、宗旨、功能、职责、范围等。情感是指从事审判工作的态度,包括从事审判工作的动机、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行为是指在审判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评价体系等。法官只有深刻认识审判工作的本质特征,崇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自觉自愿地献身于审判事业,并通过良好的审判作风表现出来。政治素质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理论素养、大局意识、宗旨意识等。业务素质包括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良好的法律意识、高超的司法技能等。道德素质包括良好的品行、社会良知、谦虚严谨等。形象素质包括庄重的仪表、文明的举止、恰当的语言、严守司法纪律、遵守法庭规则、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格尊严等。上述四种素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并通过审判作风表现出来。只有高素质的法官,才能有优良的审判作风。任何素质的缺失,都必然给审判作风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2.审判作风的表现层面。审判作风涵盖法院工作的方

方面面,主要通过思想、态度、工作和形象等四个层面来反映。思想层面上,主要表现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高不高,对审判工作的本质认识深刻不深刻,审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否端正。态度层面上,主要表现在是否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否真正解决了“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对党和人民是否忠心,对法律是否忠诚,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和岗位是否热爱,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良知和公正意识,是否把通过公正高效的审判实践,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生价值的追求目标。工作层面上,主要是指对审判工作的投入程度,精力是否集中,做事是否认真,是否具有吃苦精神,是否追求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在依照程序、确认证据、查明事实、适用法律、作出裁判、制作文书、执行裁判等方面是否严格把关,是否尽力防止和杜绝各类差错,是否具有主动协调和积极配合的意识。形象层面上,主要是审判作风的外在表现,具体体现在着装仪表、言行举止、法庭秩序、文明素养等方面。形象层面是法官职业的特殊要求,也是审判作风外在表现的具体形式。

就上述四个层面来说,思想层面的问题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思想层面的问题不真正解决好,审判作风的根本转变就无从谈起,即使某段时间能有所改观,但必然难以长久。

态度层面是思想层面通过内化而形成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情绪,又在工作层面时时处处体现出来,并由此而形成自身的工作特点和行为方式。态度层面的问题解决不好,在审判作风上就可能形成患得患失、起伏不定的状态。工作层面比较有形和直观,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通过定量方式进行考核评价,群众感受也最直接。审判作风反映在工作层面的问题解决不好,人民法院的公信度就难以提高。形象层面的问题解决了,有助于提升法官的职业魅力,增强亲和力、信赖感以及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如果形象层面的问题解决不好,人民群众就容易产生合理怀疑,审判机关的公信力就无从保证。司法实践中,人民群众反映法院审判作风比较集中的就是形象层面的问题。

3.审判作风的本质要求。审判作风的表现形式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审判作风建设的核心。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担负着依法独立审判、确保司法公正、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历史重任。因此,在审判工作中,增强群众观念,转变审判作风,严肃执法、热情服务既是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也是由人民法院的根本性质决定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公民法制意识的日益增

强,大量的民事经济案件诉讼到法院,人民法院被历史地推上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第一线,对法院每个工作人员特别是法官的审判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法院在审判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践行“三个代表”,自觉加强和改进审判作风,尽全力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坚持不懈地在实践中改进和加强审判作风

加强审判作风建设,重在实践中培育,实践中改进。就目前来讲,加强和改进审判作风,既是一项现实和紧迫的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系统工程,需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突出重点,循序推进。

——在审判工作中体现。审判作风并不是独立的,它渗透在各项审判工作中,通过法官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因此,审判作风建设要始终贯穿于审判工作全程,从有形抓起,虚事实做,通过公正的审判,使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人民法院审判作风的转变。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公正意识,始终做到严格依法审判案件,不仅实体公正,而且程序公正、形象公正。严格执行审限制度,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提高审判效率,把未结案件降低到最低限度。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司法观念,努力提高审判质量。从转变和优化审判作风 的高度,继续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审判方式和审判管理改革,实行立案、送达一条龙服务,减少环节,简化程序,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诉讼提供便利。切实加大执行力度,规范执行行为,对执行积案进一步排摸清查,落实责任,限期结案。对部分法院实施的执行案件中的“债权凭证制”加以总结推广,充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继续提高法律文书质量,以高质量的法律文书体现裁判公正,达到维护正义、宣传法制的目的。继续落实司法救助制度,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依法实行缓、减、免,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善于倾听人民群众呼声,自觉接受各界监督,重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反映、意见和建议,继续坚持院长接待日制度,强化信访工作,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继续加强基层建设,让人民群众从基层法院良好的审判作风中感受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总之,加强审判作风建设要立足于审判工作,抓住立案到执行的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个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写好每一份裁判文书,接待好每一件群众来访,从而使我们的审判工作取信于民,使人民群众和当事人在我们的审判工作中切实感受到人民法院审判作风的转变。

——在道德建设中培育。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工作实践中

形成的行为规范,法官职业道德主要靠法官内心的自觉遵守。因而,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培育良好审判作风。最高法院在总结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准则》),适应了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要求,也体现了人民法院在改进审判作风方面的不懈努力。《准则》从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洁、遵守司法礼仪、约束业外活动等方面对法官职业道德作出了具体规定,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对法官职业的根本要求。这与最高法院先前制定的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审判纪律处分办法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等相比,反映了我国法官职业的不断成熟,也反映了我国法官职业道德标准的不断提高。如果将上述的“两个办法”和“回避规定”视为法官的道德底线,那么《准则》就属于上线或中线。因为作为一个法官,不颠倒黑白、不徇私枉法,这是起码的行为底线,是每一个法官都应自觉遵守的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如果一个法官连这些基本要求都做不到,那他也就丧失了作为法官的基本条件。《准则》的规定,使对法官行为的规范,从“不准……”的层面上升到“应当……”的层面,属于一种更高的道德追求,有助于造就道德高尚、作风优良的法官队伍。这样,对法官的某些既不违法、也不违纪的审判作风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职业道德规范来加以约束。从根本上来说加强审判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我们将以《准则》的学习、贯彻为抓手,通过加强对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育良好的审判作风。通过集中学习培训、法官现身说法、适时讲评交流等形式,组织广大法官认真学习,并对照准则的学习,找出差距,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同时建立健全法官职业道德考核机制、通报讲评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把职业道德监督纳入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督之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欢迎社会各界对法官遵守职业道德进行监督,对法官违反职业道德的投诉,将区别不同情况,依照有关规定认真处理。通过多种形式,形成气氛,强调自律,在教育与司法实践中,使广大法官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树立“独立、平等、中立、透明、公正、高效、文明”的现代司法观念,体现良好的职业形象,杜绝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效率低下和对待当事人态度粗暴、“冷、硬、横、推”等问题,促使审判作风的根本好转。

——在制度管理中养成。良好的审判作风虽然主要靠点滴培养,但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却是加强审判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如果把职业道德建设比做审判作风的软制约,那么制度和管理则是审判作风的硬制约,在强调软制约的同时,要强化制度管理,赏罚分明,坚持用制度管理队伍,用制度约束队伍。要把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的导向性体现在科学

有效的法院经常性管理之中,把基本的道德要求贯穿于法院制定的工作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之中,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加强对广大法官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着眼长远发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将审判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处理提升到“制度层面”,不限于一人一事一时,而要对任何人、任何事,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章办理,注重形成审判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促使审判作风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要狠抓制度的落实,防止形式主义。在审判作风建设中,要经常检查、经常讲评、经常通报,通过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树立典型。坚决贯彻从严治院的方针,认真执行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审判纪律处分办法和回避规定,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持用法官法管理队伍,规范行为。认真执行地方法院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少数法官的腐败行为。建立党组统揽、院长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在审判作风建设中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要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别人努力去做的自己首先要努力做,靠自己的党性、人格修养和实际行动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和影响,从而使审判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作者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下载依循程序与司法公正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依循程序与司法公正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官素质与司法公正[范文]

    论文摘要 在法制不健全的过去几十年间,司法公正 问题 并不为 社会 所关注。而随着社会的 发展 ,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司法公正成了当前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仅就法官素......

    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精选5篇]

    高原【关键词】新闻自由 藐视法庭 媒体审判 陪审一、 引论 新闻报道对于人民了解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自由是新闻媒体......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论文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党的十五大对全民族的杰出贡献。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

    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

    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 摘要:公平正义是一个善良的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好愿望。无论是男女老幼,是贫困还是富有,每一个国度、每一个阶层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实质上得到公正的对待。......

    浅析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

    浅析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摘要: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现在已经成为众多专家学者探讨的问题,并且在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指出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不利于司法公正,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

    浅论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

    公正司法与维护稳定这个课题一直是当今时代最为重大和普遍关注的一项课题,浅论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所以很值得人们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 是执政的一个重......

    浅谈如何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

    浅谈如何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 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在二十一世纪的工作主题。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是新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作为......

    浅论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

    公正司法与维护稳定这个课题一直是当今时代最为重大和普遍关注的一项课题。所以很值得人们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 是执政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