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地证审核常见错误类型
产地证审核常见错误类型
0101 第一栏不能留空或显示“ROC”等字样
0102 第一栏未打国名或国名拼写有误
0103 第一栏未打公司名称或地址
0104 第一栏未打地址或地址不够详细或拼写有误
0106 第一栏未打城市名称或拼写有误,请核查
0109 第一栏公司地址中不应出现中国以外国家或地区城市名称
0201 第二栏不能留空或显示“ROC”等字样
0202 第二栏进口商如无法确定,可打TO ORDER
0203 第二栏未打进口商国名或国名拼写有误
0204 第二栏进口商如无法确定,可打TO ORDER
0207 第二栏为何出现两个以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名称,请核查
0300 第三栏如有出运日期,应与申请书出运日期一致
0301 第三栏不能留空或显示“ROC”等字样
0302 第三栏运输细节描述与申请书或发票、提单不一致
0303 第三栏运输方式未打或拼写有误
0304 第三栏到货目的地与第四栏进口国不符
0305 第三栏港口名称、国名或其它单词拼写有误
0306 第三栏去除与栏目无关的内容
0307 第三栏如需显示出运日期等内容,应在申请书中备注原因(并提供相关依据)0308 第三栏打法(“FROM...TO...”)不规范或拼写有误
0309 第三栏运输路线中始发港应为中国最后一道离境地,是否拼写有误,请核查0310 申请书中转国与第三栏中转港(地)是否一致,请核查
0311 申请书目的国与第三栏目的港(地)是否一致或拼写有误,请核查0312 第三栏运输路线打法不规范,请核查
0313 第三栏运输路线有违常理,请在申请书备注栏加以说明
0401 第四栏不能留空或显示“ROC”等字样
0402 第四栏目的国应与第三栏目的港所在国一致
0403 第四栏目的国拼写有误或与申请书不一致
0404 第四栏应打目的国的国家全称
0600 第六、七、八、九栏内容应一一对应
0601 第六栏不能留空,若运输包装上无唛头请打“N/M”或“NO MARK”0602 第六栏唛头与发票不符
0603 第六栏唛头不得出现R.O.C.等字样
0604 第六栏唛头不得出现其它国家、地区生产等字样
0605 第六栏多个唛头,每个唛头之间请空行
0606 第六栏唛头是否有误?请核查
0607 在无唛头情况下,对于多种商品第六栏只需打一个“N/M”或“NO MARK”0608 第六栏唛头格式是否有误?请核查
0609 第六栏如有图形等特殊情况,应标注SEE ATTACHMENT,并提交附件。0610 第六栏唛头不得出现HONGKONG或R.O.C.等字样
0701 第七栏不能留空或显示“ROC”等字样
0702 第七包装栏数量不准确。
0703 第七栏数字英文拼写有误,注意格式:英文大写(阿拉伯数字)
0704 第七栏未打运输包装种类或包装种类拼写不正确
0705 产品如为裸装的请在申请书中说明情况
0706 第七栏包装种类的单、复数拼写是否有误,请核查
0707 第七栏包装数量或种类与发票、申请书不一致
0708 第七栏包装数量或种类重复
0709 第七栏包装种类后漏打OF
0711 第七栏品名漏打或格式不规范
0712 第七栏品名拼写有误
0713 第七栏品名应以英文或法文表示(请加注英文品名)
0714 第七栏品名不正确或与发票、申请书不一致
0715 第七栏品名出现其它国家(或地区),请去除
0716 第七栏品名不能太笼统,应具体到能与4位HS编码对应。
0717 第七栏品名笼统,请加注材料(针对按原材料进行HS编码归类的商品)
0718 第七栏品名应打具体,请勿打‘etc’等
0719 第七栏请去除与品名无关的内容
071A 第七栏请去除与品名无关的备注内容
0720 第七栏请去除与品名无关的内容,如必需,应打在备注栏里。
0721 第七栏截止线下(证书特殊条款中)加打内容前应打上‘REMARKS:’
0722 第七栏品名重复
0723 第七栏不同种类的商品分列,应分别列出包装数量
0724 第七栏品名或备注中有否不真实内容?请核查
0726 第七栏格式不规范
0727 第七栏内容换行位置不合适,请核查
0728 第七栏备注内容太多需提供续页,应在最后一行打上“(TO BE CONTINUED)”
0729 请检查第七栏品名格式:总品名后应加“:”,分品名之间应用“,”间隔
0731 第七栏中出现与产地无关的证词,请去除
0732 第七栏中出现与产地无关的证词,请在申请书中备注原因并提供相关依据
0734 第七栏多种商品若对应的HS编码不同,应分项列明,与8栏HS编码一一对应
0741 第七栏截止线由系统自动产生,请勿重复录入
0801 第八栏不能留空
0802 第八栏格式错误
0803 第八栏漏打HS税目号或与申请书不一致
0804 第八栏HS税目号应为HS编码的前四位,填写格式为:XXXX
0805 第八栏HS税目号与七栏对应的品名不符
0901 第九栏不能留空
0902 第九栏漏打数量或数量与发票、提单、申请书、第七栏不符
0903 第九栏漏打计量单位或计量单位不正确
0904 第九栏如为一件,不用加复数
0905 第九栏CO证书显示重量应注明“G.W.”或“N.W.”
0906 第九栏数量重复
0907 第九栏请勿打重复填打第七栏运输包装数量
0908 第九栏格式有误,请核查
0909 第九栏单位是否有误(若单位为米的,请打成“METER”或“M”),请核查
0910 第九栏单位不应打运输包装种类,请核查
0911 第九栏注明“G.W.”或“N.W.”,但单位名称不匹配
1003 第十栏发票日期不能迟于出运日期
1004 第十栏发票日期不能迟于申报日期
1005 第十栏发票号是否有误,请核查
1006 第十栏发票号后不得加点
1007 第十一栏申请日期与实际申报日期不符合1101 第十一栏不能留空
1102 第十一栏未打进口国名称
1103 第十一栏进口国名称拼写有误或不规范
1104 第十一栏申请日期不能早于发票日期
1105 第十一栏申请日期请勿打法定休息日
1106 第十一栏申请日期不能迟于出运日期
1107 第十一栏申请日期与实际申报日期不符合1110 第十一栏更改证书日期应与原证书相同
1111 第十一栏重发证书的申请日期应打当前日期
2201 申请书中FOB总值是否有误?请核查
2202 生产单位应填写“生产单位全称/联系人电话
2203 请在企业端默认信息中完整填写申请人及电话等信息
2204 申请书上预定出口日期是否有误?请核查
2205 申请书的预定出口日期与证书三栏所列不一致
2206 申请书中的中文品名不正确、不齐全
2207 申请书商品名称栏目空间不够,可续到备注栏
2208 若有多种商品,申请书中第一个中文品名应填写总价值最高的那种商品
2209 申请书HS编码有误或与申请书中第一个商品名称不符
220A 申请书中的企业性质是否有误,请核查
220B 申请书中生产企业不全或漏打,请核查
220C 申请书中生产企业请注明所在省市、联系电话区号
2210 申请书中的贸易方式是否有误?
2211 申请书中的进口国代码有误或与证书不一致或未填写具体国家
2212 申请书中转口国代码未填或有误(应与证书第三栏运输路线相符)
2213 申请书中填报的生产企业是否真实、齐全?请核查
2214 申请书中的数量是否有误?请核查
2215 企业端“维护”--“设置默认数据”中的企业名称一栏只需要输入企业名称,不需要输入地址等内容2216 申请书中的包装种类有误或数量与证书不符
2217 该产品是完全国产吗?
2218 非完全原产商品产品进口成分不应为0%
2219 申请书中更改原因不够明确
2220 证书内容没有按照更改申请书作相应变更
2221 更改证书的内容不应与原证一致,请检查
2222 申请书中更改内容不全或格式有误(请注明更改栏目)
2223 重发证,除申请日期改为当前日期外,其它内容均不变
2224 请核实是否后发,申请后发证书应在申请书备注栏注明“申请后发”。
2225 申请书备注信息是否有误,请核查
2226 申请书备注信息中缺少有关“成本明细单”的说明或说明不规范
2227 申请书备注信息缺少有关异地调查结果单的说明或说明不规范
2228 申请书备注信息中请列明异地调查结果单的编号
2229 请勿重复发送错误单证!!
2233 完全国产商品申请CO证书不需要异地调查结果单,申请书中无需说明!
2234 申请书备注栏提及的书面依据无需提供,请修改申请书的备注内容!
2237 申请书备注栏有关异地调查结果单的说明是否真实,请核查!
2281 申请书中转口国代码不应与目的国代码重复,请核查
88K2 应申请人要求退回
第二篇:练习病句常见错误类型
病句常见错误类型:
(一)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种情况:句子成分顺序不当、定语状语词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1.定语、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这个国家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2.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热烈地”应放在“讨论”之前。)
例: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两千年前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进行了研究。定语用作了状语,“两千年前”是修饰“文物”的定语,所以应该将其放在“文物”之前,而用作状语则表示两千年前已经出土,显然是错误的。例:我们的代表团刚一到达,就热烈地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
定语用作了状语,“热烈”是修饰“欢迎”的定语,所以应该将其放在“欢迎”之前。3.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将“充分”调至“激发”前,并删掉一个“的”)。例:我们的报纸、电视、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状语用作了定语,“规范”是修饰“使用”的,而不是修饰“意识”的,所以应将其提前至“使用”之前.应该是“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此外该句还有句子成分多余的语病,“报纸、电视、杂志和一切出版物”中“一切出版物”包含了前三个概念。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为: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②表示名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通过背诵以下例句可以更牢固地记忆上述知识点:
他是家乡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数学(名词)男(名词)老师。
例:北京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的这件金缕玉衣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将“新出土 的”移至“展出了”之后,并在“文物”前加“的”。)
例:千姿百态、精美绝伦的各种服饰是各民族人民互相学习和共同创造的结果。例属于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应该是“各种千姿百态、精美绝伦的服饰”。其中“各种”表示范围,应该置前确定表述对象的范围,“千姿百态、精美绝伦”表示性质应该置后,靠近所修饰的主体。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其正确的顺序应为:①表示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示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示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示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示情态的形容词或动词;⑥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通过背诵以下例句可以帮助考生更牢固地记忆上述知识点:
那位失主为了表达谢意(表目的)昨天(时间)在电视台(表地点)又(副词)诚挚地(形容词)为
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代表昨天都与他热情的交谈。(应改为“热情的与他交谈”)例:每一个立志成才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状语顺序不当,应该将“将来”放在“成为一个对祖国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之前。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用关联词的格式是:(1)关联词+主语..., 关联词+主语....[两个主语是不一样的](2)主语+关联词..., 关联词.......[后面的关联词前实际上有主语,就是前面单句的主语,在这里是省略不写]
例: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即使”应移到“能力”的前面)7.主客颠倒:
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应改为:“许多日本企业家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不陌生的”。)
例: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有些陌生”的主体应该是“青年人”而不是“焦裕禄”,所以应该改成“青年人可能对焦裕禄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却很熟悉”。考生要分清“对”和“对于”之间 的关系,“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年青人”一“年青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
例: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环境科学”不是“引起”的客体而是主体,“人们”才是“引起”的客体,所以要去掉“对”字,改为“环境科学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8.分句位置不当:句子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句序不当就会造成表达混乱。存在先后顺序、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关系,如果不能呈现这样的顺序,就会使人理解时产生偏差,不知想表达的重点意义是什么,也就产生了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例①由于国文刚的罪行,致使部分群众不敢搭乘地铁列车,引起他们的恐慌。
例②由于使用了新的结算办法,取消了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大力推广使用,促进了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例③她不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解析】①属于分句中心语语序不当,“恐慌”应在“不敢搭乘”之前,应改为“由于国文刚的罪行,引起部分群众的恐慌,致使他们不敢搭乘地铁列车。”②属于分句中心语语序不当,其中“取消”应该在“推行”之前,句子可以修改为“由于取消了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使用了新的结算办法,大力推广使用,促进了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③属于分句中心语语序不当.“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按照正常逻辑应该是先领会精神实质,再指导实际工作,因此句子应该改成“她不但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一般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以及前后照应错误。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例: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答复”和“调查处理”并不是态度,这属于主谓搭配不当,可把“是”改做“表现出”。)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动词“塑造"”与宾语中心语“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①他例:①多么渴望一个学习机会呀!(“渴望”后缺少动词“有”。)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③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④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3.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班干部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对班委工作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严肃”作状语,不能修饰限制“研究”,可改为“认真”、“慎重”等。)例: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例: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这是典型的主宾搭配不当。)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①学习态度的正确与否是成绩优良的先决条件之一。(“正确与否”是两方面,而“优良”只是一方面,前后搭配错误。)②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③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罗嗦。
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残缺:缺主、谓、宾语;缺必要的修饰成分、附加成分。
②赘余:主、谓、宾语多余;修饰成分,附加成分多余。
1、缺少主语
①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③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④经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主语残缺。这是1992年全国高考题第4题的D项,因为多用了一个介词“经过”,使得原句主语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
2、缺少谓语
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在“建立”前少了个谓语“完成”。)
③南堡人民经过苦战,一道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该句缺谓语,句中主语“南堡人民”和状语“经过”,而没有谓语,若把“经过”一词前置句首,“经过南堡人民”便成为状语,“一道大坝”便成为主语,“屹立”成为谓语,这样的句子成分就不残缺。)
3、缺少宾语
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③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宾语残缺,句中“推广”的宾语应该是“经验”,而不应是“喂猪”;在“喂猪”后面加上“的经验”句子就通了。)
4、缺少修饰成分
① 要想作出杰出的成就,就必须付出劳动。
5、关联词语残缺
①他虽然没有上过学,爱学习,现在已经 能写文章了。
②只有我们的干部自身思想作风过硬,群众团结在周围。
6、介词残缺
介宾短语在句中做状语,由于忽视或句子长,往往会出现介词缺失的问题,尤其是需要两个介词连用的时候,以及介词与连词连用,该介词与连词又同形时。
例
1、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
诚合作。(浙江卷)
(“和”字后存在两个宾语,本需要两个介词,一个介进比较对象,一个介进对待的对象,可是由于连用又可同形而被遗漏了一个,造成缺少介词结构中的介词的问题,应在“和”前加介词“对”,与“同行”构成介宾短语。)
例
2、他今天特别高兴,和自己一同出国学习的好朋友见了面。
• “和”字后再加一个“与”字。
例
3、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2007年高考四川卷)
• 此句缺失介词“对”,“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应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另外,此句还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应去掉“为了”。
7、缺助词“的”
例
1、一位海洋生物学家说,大量泄漏石油步步逼近墨西哥湾海岸线,会对当地渔业产生巨大影响
步步逼近”和“产生”的主语本来应该是“石油”,但从前边句子看“石油”作了“泄漏”的宾语,造成了后面两句的主语不明,所以在“泄漏”后加上助词“的”,让“石油”作主语,句子的语意才会明确。
例
2、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一个高耸的土山,这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墓。
“范增”后缺少助词“的”
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
1、堆砌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2、重复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③全运会结束后,运动健儿们凯旋而归。
(谓语重复。“旋”就是“归”的意思,可改为“胜利归来”。)④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应去掉“的原因”或“因为”。)3、可有可无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4、应删去“的”字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②由于历代**和气候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中间也中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也就不必加“的”。)
5.介词多余
例:经过广泛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新的奖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
(介词多余。“诸”在这里本来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上介词“于”,就重复了。)
长期教学中整理的常见累赘词语,对此考点作简要分析。
1.报刊杂志。刊意即杂志,删去杂志两字。
2.互相厮打。厮已含有互相的意思,删去互相。3.这其中.这其间。其即这,删去这。
4.见诸于.付诸于。诸是文言中的一个兼词,是之于的合音,应删去于字。5.否则不这样。否则就有不这样之意,删去不这样。6.大好良机。良即很好,故应删去大好。
7.十分万恶。万恶就是极端恶毒,删去十分。8.亲眼目睹。目睹即亲眼看到,故应删去亲眼。
9.共同协商。协意思是共同合作,因此,应删去共同。10.非常嗜好。嗜好即极度爱好,故删去非常。
11.十分炎热。炎热指天气十分热,再用十分修饰,纯属蛇足。
12.过度酗酒。酗已包含无节制之意,删去过度。
13.一致公认。公即共同的,一致意思为相同无分歧,两者重复,删一致。
14.前来光顾。顾就是到来的意思,删去前来。
15.到此光临。临也是到来。故删到此。
16.开始启动。启动指(仪器仪表等)开始工作,所以不必再用开始修饰。
17.十分优异。优异就是不一般.很好,故删去十分。
18.十分罕见。罕意为十分,故直说罕见即可。
19.无故旷课。旷课即无故缺课,再以无故限制,实属多余。
20.热切渴望。渴望就是迫切地希望,删去热切。21.悬殊很大。悬殊即相差很大,故删去很大。
22.国际间。际就是彼此之间,因此,应删去间或将际改为家。
23.多余的废话。废就是无用多余的,删去多余。
24.多年的夙愿。夙的意思是一向有的,旧有的,删多年。
25.初开先河。先河已包含了初开的意思,再用初开修饰,纯属蛇足。
26.过高的奢望。奢即过分的,与过高的意思一样,语意重复。
27.无数莘莘学子。莘莘即众多,用无数修饰多余。
28.葱绿的大葱。葱绿就是像葱那样绿,与大葱重复,应将葱绿改为碧绿。
29.值得可歌可泣,值得可歌可泣。可在此词中的意思为值得,故值得一词就是多余。
30.胜利凯旋归来。凯即胜利;旋即归来,胜利凯旋归来岂不是叠床架屋?只保留凯旋即可。
31.可堪称。堪已有可以,能够之意,删去可。
32.致信给。致 已有给之意,删去给。
33.更加至关重要。更加与至关重复,保留其中一个即可。
34.使人民生灵涂炭。生灵涂炭的意思是使百姓陷入泥沼。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已含使人民的意思,故删去使人民。
35.留下的遗毒。遗毒中的遗已有留下之意,连用累赘。
36.至少„„以上。至少含有最底的意思,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无须再用以上。
37.万一若。万一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与若重复。
38.切忌不要贪睡。切忌不要均表示否定,修饰贪睡不当,删去其中一个。
39.迷人的魅力。魅力就是迷人的,此词在课文《米洛斯的维纳斯》中出现过,亦当是累赘。
40.涉及到。涉及中的及就是到的意思,删去及。41.被„„所接受。文言句式为„„所'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被。句中用了被字后,再用所字,多余。
42.年轻的小伙子。小伙子岂不是年轻人?用年轻修饰小伙子,纯属多此一举。
43.并非是。非是文言色彩较浓的一个词,不是的意思,因此,其后不必再加是。
44.从心里由衷感谢。由衷就是从心里,故该词累赘。
45.您的令尊。令尊是敬辞,用于称别人的父亲。因此,您的一词多余。
46.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不虞 就是 没有想到,与没想到重复。
47.全身被打的遍体鳞伤。遍体与全身重复。
48.将近40‟以上。将近与以上两个模糊量词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49.卫生洁具。洁就是卫生,只说洁具即可。
50.酒水和饮料。酒水包含饮料,删去饮料
51、邂逅相遇。邂逅里已包含相遇,故该句赘余。
52、囊括全部。囊括已含全部的意思。
53、先进楷模。楷模本身就是先进的。删去先进。
54、俩个。俩就是两个的意思。删去个。
55.突然恍然大悟。恍然指突然清醒的样子,故应删去突然。
56.第一次破天荒。破天荒这个熟语是指从来未曾有过或者是第一次,故该句赘余。
57.相互分手。分手岂能是一方的行为?故相互多余。
58.这个中原因。个中的意思是这其中的意思,已含这,故应删去这。
59.许许多多的群众。群众是集体名词,前面不必再加许许多多。
60.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已包含难忘之意,应删去难忘。
总之,通过以上60个典型例句可以看出,句子成分赘余无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修饰语叠床架屋;二是词语的同义反复;三是结构上出现不该有的成分;四是修饰语与中心词重复。因此,学生只有经常注意整理一些典型例句,多积累一些感性材料,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才是做好此类题的有效方法巩固训练。
(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主要有以下类型:
1、举棋不定
2、藕断丝连
3、中途易辙
4、反客为主
5、结构含混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1.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典型的句式杂糅。这是将“著作的作者是两位年轻教授”和“著作是由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两句杂糅而成,可删去“的作者”或“写成的”。)
例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句式杂糅,可去掉“在作怪”。)
例3.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从”改为“以”。)例4.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例5.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本着……为原则—— 本着……原则; 以……为原则 以……即可—— 以……为宜; ……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 是为了……; 以……为目的的; 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 在……问题上 由于……下—— 由于……; 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 是由……造成的 经过……下—— 经过……; 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 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 借口……为名—— 借口……; 以……为名 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 ……是原因 有……组成—— 有……; 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 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在于……; ……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 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 大多是……; 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 由……配置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 是……的结果
2、藕断丝连 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①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3、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②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4、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意思。
①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
(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要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②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这句的错误是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糅在一起,修改只留一种说法。)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的类型主要有语意不明、指代不明、歧义等。1、语意不明
① 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②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③会上,对如何疏通产品销售渠道的问题,大家谈了各自的看法,但是,建议很不成熟。(“看法”和“建议”没有必然的联系,造成语意不明。)
④地对于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黄土对于原始社会极其落后的初级农业尤为重要。(“黄土”究竟是什么,句子并未说清,语意不明。)
2、歧义
词义两可
修饰两可
停顿两可
模棱两可等
例
1、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03全国卷)例
2、我看我们单位保管就很好。
——词义两可 例
3、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04全国卷Ⅰ)
例
4、李幼斌扮演的马超的弟弟马良为了能与未婚妻张苇琴过上宽裕的生活,铤而走险,贪污了10万元公款。
——修饰两可 例
5、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05天津卷)
例
6、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04全国卷Ⅱ)
——停顿两可
例
7、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
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04全国)
例
8、据全国打假办对假冒严重的60家企业进行发函调查,其共耗费年打假费用1.57亿元 „„
——模棱两可
---------------------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①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②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各解释都可能。
例1.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例2.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 一种权威著作”。)
例3.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歧义。“几个”放在“学校”之前,既可理解为是几个学校的领导,又可理解为一个学校的领导。)例4.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歧义。大家“气愤”的是什么?是护林员揭发问题这件事还是护林员揭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在“揭发”后面加上一个“的”字,歧义就消除了。)
例5.县里通知他10月5日前去报到。(歧义。由于“前”在此处界定模糊,以致产生误解,是10月5日前的任意一天,还是10月5日这一天去报到?)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①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②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 万多人口。
----------------
3、指代不明
例1.学习写作是否一定要多读多写呢?从前人的写作经验来看,这是一条必由之路。(“这”指代的内容未说明。)
例2.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这样”指代不明。)
(六)不合逻辑
所谓不合逻辑,指的是由于概念使用、分类、判断失误造成的语病。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有前后矛盾、分类列举不当、否定失当、不符合常理等。1、前后矛盾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③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④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
例5.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既然“放眼大海” ,后面所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可将“大海”改为“辽阔的大地”等。)
2、范围不清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②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③今天下午,我们班的任务是扫地、拔草、垫道和搞校园卫生。
(分类列举不当。扫地、拔草、垫道都是“搞校园卫生”的具体内容,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和”来连接。)3、强加因素
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4、主客倒置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5、否定失当
例1.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
(“防止”和“不再”不合逻辑。)例2.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人人恩怨有关。(双重否定失当,句意正好相反。可删去“不是”。)
6、不符常理
例:两三百人,上千只眼睛,盯着落水者,居然没人下河救人!
(两三百人怎么会有上千只眼睛呢?不合事理。)(七、)用词不当 1.实词用词不当
(1)成语用词不当
例1.他意识到,在这个年轻人身上迸发的火花,终将有一天会如燃烧的烈火,一泻千里。
例2.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武的海军战士,右边是一位莘莘学子。
【解析】“一泻千里”是形容水势的凶猛,不能用来形容火势.在这里可以改为“火焰冲天”。“莘莘学子”指的是众多的学生,是一个集体性名词,不能与“一位”搭配。
例3.现在,我们的城市到处可见摩天大楼,从远处看和国外的大都市没什么两样,但近看就差强人意了,在许多细节设计和创意上差距非常大。
例4.去年冬天,市场上的保暖内衣销售火爆,但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元旦期间组织的一次抽检结果显示:西安市场保暖内衣质量良莠不齐。(2)其他用词不当
其他用词不当包括:名词用词不当、动词用词不当、形容词用诃不当.、代词用词不当、数量词用词不当等。这些实诃产生误用通常都是由于不能精确地把握词语的意义造成的,因此考生平时要多多积累词汇表达的准确含义,避免模样两可,从而在考试中应用自如,-迅速判别。真题点击
例
1、第五条,„„生了一个孩子,保证不再生两个孩子的,由区、县计划生育办公室发给《独生子女证》。
例
2、明天我会专程拜访你,请你在家恭候。
例
3、精装本与普及本的定价悬殊一半多。
【解析】例1中“两个”是一个基数词,表示一共两个的意义,那么生三个或者四个是不在此列的。因此在这里应该使用的是序数词“第二个”。
例2中的“恭候”是一个谦辞,只能用于自己对别人的等候,而不能表示别人等候自己。
例3中“悬殊”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相差很远,不能带“一半多”做宾语,而应该改成“相差”。
2.虚词用词不当
(1)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关联词语是病句中经常考查的内容,题量一直较多,因此考生需要作为重点学习。关联词语
使用不当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联词语的选择和使用错误,包括错误选择了关联词和关
联词的搭配不当;第二类是关联词语使用的位置不当,有时不能将所统摄的对象全部置于关联词后。
例
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我们国家就会富强起来。
例
2、如果说他们已真正学好了理论,可以在培训班毕业了,不如说他们只学会了搞形象工程的空头理论而已。
例
3、我不仅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例
4、他们不光保质超额完成了任务,我们也没有落后很出色地完成了预定目标。例
5、前几年他尽管遇到了许多挫折,但他一点也不灰心。【解析】例1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只有„„才”和“只要„„就”是两组关联词的固定搭配,此句中使用的“只有„„就”明显是错误混用了两组词语。例2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如果„„那么”和“与其„„不如”是两组关联词的固定搭配,此句中使用的“如果„„不如”明显混用了两组词语。例3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我”只是第一个分句的主语,第二个分句有自己的主语“以前反对过他的人”,因此,不仅”应该放在“我”之前。例4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他们”只是第一个分句的主语,第二个分句有自己的主语“我们”,因此“他们”应该放在“不光”之后。例5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尽管”放在“他”之后,表示“他”是“尽管„„但”这一组关联词连接的两个分句的共同主语,其中第二个分句不再需要主语。因此要么将“第二个“他”删除,要么将“尽管”放在第一个“他”前面。(2)其他虚词用词不当
其他虚词用词不当包括:介词用词不当、连词用词不当等。出现错误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是
选词错误,不能表达句子所需要表达的意义;二是位置不当,不能将所统摄的内容全部置于其后。
例
1、我们应该把马列主义的理论来武装自己。
例
2、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中美合资项目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于6月12日在上海召开了成立大会的暨奠基仪式。
【解析】例1中存在其他虚词用词不当的语病。“把”字使用错误,应该改为“用”,“用„„来”才能够搭配。例2中“暨”字表示“和、与”的意思,“召开”不能同时搭配“大会”和“仪式”,因此“暨”字在句中没有自己的位置,应删去。
第三篇:产地证类型小知识
产地证类型小知识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FORME)优惠原产地证书可以享受关税优惠待遇。可以签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的国家有:(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老挝、菲律宾、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
备注:括号内为已完成新版FORME国内法律程序的的新八国,3天之内证书第13栏不用打钩,超过3天第13栏第1项须打钩;柬、印两个老的国家,第12栏显示ISSUED RETROACTIVE;
2、普惠制产地证FORM A
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我国出口产品在给惠国税率基础上进一步减免进口关税的官方凭证。
世界给予普惠制优惠的国家有40个(除美国外,都给予中国普惠制),其中欧洲联盟27个成员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典、芬兰、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塞浦路斯、马耳他、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瑞士、列支敦士登、挪威、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土耳其、美国
3、《亚太贸易协定》前身为《曼谷协定》 FORM B 可以签发《亚太贸易协议》优惠原产地证书的国家有:孟加拉国、中国、印度、韩国、老挝和斯里兰卡
4、自贸区证书:中国-巴基斯坦(FORM P)、中国-智利(FORM F)、中国-新西兰(FORM N)、中国-新加坡(FORM X)、中国-秘鲁(FORM R)、中国-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原产地证书(ECFA)、中国-哥斯达黎加(FORM L)。
5、一般原产地证(CO)所有国家均可签发,享受最惠国待遇。
温馨提示:请选择适合自己公司产品的原产地证
人工计费提示
人工计费一般需要1个工作日,即最终放单时间点+1个工作日,为公平起见,工作人员将会按照电脑放单时间顺序,逐单计费,期间请勿电话催促计费,以免耽误计费时间,超过1个工作日未成功计费者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可携报检档案材料到现场计费咨询!乐清产地证窗口(605008157)15:25:14
小提示
FORM B :出运前或出运后3个工作日内签发,逾期不予补发
FORM N: 出运前申请签发,逾期不予以补发
其它产地证一般超过1个月后,逾期不予补发
另:申请签证日期需与实际日期相符,否则不予签证 乐清产地证窗口(605008157)15:32:46
小提示
FORM B :出运前或出运后3个工作日内签发,逾期不予补发
FORM N: 出运前申请签发,逾期不予以补发 其它产地证一般逾期1个月后,不予补发
另:申请签证日期需与实际日期相符,否则不予签证
审核通过后,请尽快前来签证
第四篇:高中语文病句常见的错误类型
高中语文病句常见的错误类型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如:(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
如:(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1> 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2>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如:(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闪烁”的应该是“光芒”。)(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
如:(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
(“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应改为“很多”。)(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
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如:(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三、成绩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 缺主语。
如:
(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2> 缺谓语。
如:(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3> 缺宾语。
如:(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
(“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主语多余。)(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宾语后有多余成分。)(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定语多余)(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
(状语堆砌,任删一个。)(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
(补语多余。)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例如:(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
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
例如:(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
例如:(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强起了强烈的反应。
(“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
例如:(39)这部影片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
(“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
举例:
1、费解。例如:(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
理解产生歧义。)(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
(可以理解为“小个人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
例如:(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
(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
(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
例如:(46)他是众多死难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47)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
(“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
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
例如:(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49)游泳券分为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
(“参观券”不属“游泳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加因果。
例如:(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4、主客颠倒。
例如:(52)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53)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5、否定不当。
例如:(54)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55)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
(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6、不合事理。
例如:(56)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第五篇: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中考)
语基茶话会
(一):成语识别与运用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
1.词义理解不准型
这种错误是指对成语的意义理解不准确导致使用错误,这种情况或是因为对成语中的重要语素理解不准,或是由于望文生义造成的。
典型示例:
a.别人都已经被感动了,小刚的心里面却无动于衷。
b.我要张华八点半到我家做客,他却九点才来,真是个不速之客。示例详解:
a.衷:内心。无动于衷:心里面没有触动。此句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b.速:邀请。不速之客:没有受到邀请自己而来的客人。本类型常见成语:
⑴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⑵不屑置辩:屑,值得;置辩,辩论,申辩。不值得辩论。
⑶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现意指某人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得非常透彻,对问题阐述清楚到位。⑷骇人听闻: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产生的风气令人感到害怕。⑸耸人听闻:耸,惊动。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⑹记忆犹新:犹,还。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
⑺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褒义词。(不能形容市场)
⑻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⑼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⑽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显著。
2.褒贬色彩不分型
对成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或谦敬等理解不准造成的使用不当。
典型示例:我们要努力培养在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示例详解:随波逐流是一个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适应社会的能力”。它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本类型常见成语:
⑴变本加厉: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⑵得陇望蜀: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地,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⑶各行其是: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⑷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⑸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⑹异想天开: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⑺轩然大波: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⑻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⑼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⑽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3.使用范围不当型
对成语的使用范围或搭配对象不清楚而导致的滥用。典型示例:“五一”小长假的北海公园,每天都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示例详解:“车水马龙”可以形容城市或者街道,而不能形容公园,这里属于使用范围不清而造成的误用。
本类型常见成语:
⑴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⑵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⑶鬼斧神工: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⑷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⑸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股,大腿。
⑹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⑺贻笑大方:让内行人见笑。
⑻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形容虚心请教。⑼今非昔比:现在不是从前所能比得上的。(一定是现在比过去好)
⑽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4.两用成语把握不全
有些成语具有两种以上的用法,有一些成语还具有截然相反的意义,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容易导致判断失误。
典型示例:
a.你就不要在这里班门弄斧啦!b.小弟班门弄斧,见笑了!示例详解: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狂妄无知。
贬义|谦辞
本类型常见成语:
⑴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
a.指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b.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⑵亡羊补牢:
a.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
b.也指出了问题才想办法补救,已经太晚了。
课堂精讲
例1:成语接龙
八面来风→风调雨顺→
→
→
→
例题分析:
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成语的掌握更是如此。这一道成语考题看似简单,却新颖别致,不死板地考某一个成语,考查的就是平时的积累,体现的是过程与方法。解题思路:
根据平时的成语积累填空,注意选择自己储备量较大的成语或简单易书写的成语。参考答案:
示例:顺藤摸瓜一瓜熟蒂落一落花流水一水落石出。例2:《胸无成竹的快乐》(节选)
/冯骥才
①友人见我伏案作画,便说凡事不能两全,你不如“弃文从画”算了。我问何故“弃文从画”而不“弃画从文”? ②友人说:看你――白纸铺案,信笔挥洒,水墨淋漓,浓淡相渍,变化万千,妙不可言;情趣多为偶然,意味也就无穷。绘画充满这样的偶然,作画时便充溢着快感,无怪乎画家大多高龄长寿,白首童颜,不知老之将至;而写作却是刻意为之,搜索枯肠,绞尽脑汁,常年笔耕,劳损形容,竭尽心血,早衰早病,往往掷笔之日也正是撒手人寰之....时了!
1.揣摩第②段中加点的“撒手人寰”一词,在不影响句子表达的前提下,请你试用另一个成语来替换它。例题分析:
本题的特点是将成语知识和现代文阅读结合起来考查,让学生体会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这一特点。解题思路:
既要求理解文段的意思,可将替换的成语放到具体语境中去检验,又要求理解句中成语的意义,并尽可能多掌握一些同义成语。
参考答案:寿终正寝,呜呼哀哉,一命呜呼 例3:根据内容填空
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成语:___________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 成语:__ __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 例题分析:
这一题将成语的考查和名著阅读结合起来,从出题角度看,兼顾了知识点的覆盖,既考名著阅读,又让学生对成语的来源有所了解,明白典故性的成语需要探索成语的来源和出处,才能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解题思路:
许多典故性的成语都来自于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和古代作品,平时要注意积累,可以运用联想记忆法,即利用典故来识记成语的意思。参考答案:
1.赤壁之战 2.三顾茅庐,刘备三请诸葛亮;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例4:选择符合题意的一组成语。
啄木鸟要想吃虫子,就应该飞到树上去,而它却飞到刚刚架好的电线杆上,其结果是永远吃不到虫子的,这正是()
A.粗心大意 见异思迁 B.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C.碌碌无为 痴心妄想 D.并行不悖 徒劳心力 例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语境中成语的意义以及同义成语的辨识。解题思路:
答这道题,首先要读通句子的意思,了解到啄木鸟吃不到虫子的关键在于方向错误,其次要准确理解选项中成语的意义和各项之间的区别,然后两相对照。很明显,只有“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这两个成语的比喻义均是行动方向同目的相反之意。参考答案:B
例5:根据下面各句的内容或提示,概括出相应的成语。
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扁鹊的悲剧是由于 造成的。
D.由《木兰诗》的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出一个成语,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例题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及其出处的了解。解题思路:
答题时,一要读懂各项提示语,包括相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二要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字眼确定恰当的成语。如A项中的“三顾”“草庐”,C项中的“无问津者”,D项中的“扑朔”“迷离”“辨”等。参考答案:
A.三顾茅庐 B.讳疾忌医 C.无人问津 D.扑朔迷离
C.《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 例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因此,气象学家们总是忧心忡忡,深感内疚和不安。(形容心事重重、忧愁不安的样子)B.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一开一合的意思)
C.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或发生)D.我们跟大家讨论××厂下岗职下如何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事迹。(形容性格坚强,做事果断)例题分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解题思路:
理解成语的意思,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关键。这道题将成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再让学生来判断释义的正误,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又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正确理解。D项中的“自强不息”正确释义应为:自觉地努力向上,永远不松劲。只有这样解释才能与“克服困难”并用,放到句子中也才讲得通。参考答案:D 例7:单项选择题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3年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C.随着21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爱莫能助了。....D.张建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身体力行地投进了好几个球。....2.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艺术节办得栩栩如生,全校师生交口称赞。....B.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C.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也回来了。....例题分析:
这两道考题的题型是最常见的,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中经常出现。考题的特点在于要求直接辨析成语在句中运用恰当与否,没有提供可作比较的两者。解题思路:
此题对考生了解成语词义、掌握辨析方法、理解和把握语境的要求更高。所考成语是我们平时常用而又容易用错或用得不恰当的成语,这提示我们平时复习不要将精力放在冷僻的成语上。参考答案:1.D 2.C
学以致用 1.下列句子中加重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当巨大灾难来临时,全国人民总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C.某旅游景点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与“水立方”虽出自不同设计师之手,却又异曲同工之妙。2.下列句子中加重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老师是个公正的人,他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厚此薄彼。B.做数学题马虎不得,一定要认真审题,精打细算。
C.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对班级的事情漠不关心,因此大家都不同意选他当三好学生。D.晏婴虽然其貌不扬,却是春秋时代一位难得的良将。
3.下列句子中加重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海尔电器已经远销欧美,用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可谓源远流长。B.这场飓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城市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上万灾民流离失所。C.虽然是已经听过多遍的故事,但是只要是他讲的,我们就总能听得津津有味。
D.对于小说家来讲故事情节的整体设计必不可少,而细节上的精雕细刻也是很必要的。4.下列句子中加重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而不能总是居高临下,发号施令。B.我困惑了好久,却因为他的一句点拨而茅塞顿开。
C.陈老师深入研究先锋诗歌多年,掌握着许多第一手资料,又有多年的创作经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专家。D.雁荡山巧夺天工,真可谓是天下奇景!
5.下列句子中加重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着眼前的场面,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B.如果想要成为受欢迎的人就要学会身临其境地为他人着想。C.相近的生活虽然清贫,但是却如一支乡间小唱一般充满诗情画意。D.虽然迷雾重重,但是我们一定要深入调查,查个水落石出。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乒坛小将邱贻可在47届世乒赛上一鸣惊人,以4:2淘汰了男子单打头号种子选手波尔。....B.初三(2)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同学间相互不耻下问,形成了良好的学风。....C.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严重。....D.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题22.对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脱胎换骨:此处的意思是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B.留连湖边,细细品味,这才发现白马湖的夏天竟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超凡脱俗:此处指超越凡人,不落俗套)....C.修建工程浩繁复杂、修建方式难以想象的小三峡古栈道,谜语般的在大宁河上留候了千年。(谜语:此处指至今尚..未破译的古栈道的修建之谜)D.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题2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B.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C.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D.“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及时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题2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B.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舍本逐末的说法。....C.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D.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题2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B.因为临时有事,我未能去黄浦码头为他们送行,第一次也是恨一的一次对朋友失约,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C.“神来”、“顿悟”,不是自然的水到渠成,而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必然会产生的瓜熟蒂落。....D.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题2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我们开始看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长此以往,我们的成绩都开始退步。.... B.金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C.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D.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参考答案:
21.A 22.B 23.D(A“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B.“评头论足”应改为“越俎代庖”;C.“良莠不齐”改为“参差不齐”)24.D(A“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舍本逐末”应为“本末倒置”,C.“生机勃勃”指物,应改为“生气勃勃”)25.A(B“耿耿于怀”应改为“悔恨不已”,C.“瓜熟蒂落”改为“柳暗花明”,D.“见异思迁”应改为“左右不定”)
26、D(A“长此以往”不能用于追述过去的事情,B.“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C.“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不能形容人的关系)
课后作业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老百姓对脍炙人口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感到震惊。B.禅城区设置路边停车场应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C.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传销集团锐不可当地被捣毁。D.我和老王单枪匹马参加市运动会,夺得跳远冠军。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B.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值得一读。
C.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D.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B.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艺术节办得栩栩如生,全校师生交口称赞。
B.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
C.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D.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也回来了。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病入膏肓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B.老师诲人不倦的嘱托,一直鞭策着我不停地前进。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答案:B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