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09学期社会保障学作业2
201209学期社会保障学作业
2多项选择题
第1题 关于社保体系各内容筹资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有()
A、社会救济资金来源于一般税收
B、社会保险资金来源于收缴保费
C、社会福利财源仅仅是一般税收
D、社会优抚财源仅仅是一般税收
答案:A|B|D
第2题 关于我国1997年企业统一职工养老保险规定的叙述,正确的有()
A、按本人缴费工资的11%计入个人账户
B、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退休后按月发放
C、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5%
D、个人缴费部分最终须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
答案:A|D
第3题 现代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是()
A、收入补偿功能
B、促进社会安定功能
C、保障劳动力再生产功能
D、促进社会公平
答案:A|B|C|D
第4题 以保障过去生活水准为指导思想,有较高的保障水平的养老金形式是(A、一律给付型
B、所得比例型
C、二阶层型
D、混合型
答案:C
第5题 决定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准的因素包括()
A、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B、国际标准
C、历史传统
D、失业者本身状况
答案:A|B|C|D
第6题 1973年以后西方各国社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A、消减给付水准
B、严格给付条件
C、提高缴纳保险费率
D、消减给付项目
答案:A|B|C|D)
第7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二阶层型养老金中基本养老金的对象是全体国民
B、二阶层型养老金中基本养老金的对象是全体劳动者
C、二阶层型养老金中基本养老金实行一律给付
D、二阶层型养老金中基本养老金按所得比例给付
答案:A|C
第8题 下列关于失业保险资格条件中属突出条件的是()
A、收入终止
B、就业期
C、是劳动者
D、筹资期
答案:B|D
第9题 科学的养老金筹措方式是()
A、现收现付
B、完全基金
C、部分基金
D、完全积累
答案:C
第10题 医疗社会保险的特点包括()
A、保障对象的广泛性
B、与其它保险项目的关联性
C、保险待遇具有差异性
D、保险目的的非生活性
答案:A|B|C|D
判断题
第11题 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兴衰同步,体现经济发展的一种辅助需要。答案:正确
第12题 现代社会救助既有扶贫功能又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一种手段。
答案:正确
第13题 一般来说,如失业者失业期间临时收入高于给付水准的20%,给付将扣除一部分。答案:正确
第14题 社会救济财源可由财政、公共团体负责。
答案:错误
第15题 社会化发放养老金改革,首先应改全额征收为差额缴拨结算方式。
答案:正确
问答题
第16题 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及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答案:
1、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是市场经济的需求:
1、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大规模经济
2、是竞争经济
3、其发展呈周期性
4、是以应用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
第17题 简述养老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
答案:
(一)享受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的原则
1、与劳动义务对等的原则:规定劳动年龄上下限。
2、与投保对等的原则:与缴费同比增长。
3、与工作贡献相联系的原则:工资、职位、特殊行业和工种、离优于退、政府津贴获得者。
4、国籍、居住条件。
(二)保证基本生活水平:随物价变动调整
(三)分享当代人创造的劳动成果:随在职工资水平变动调整
第18题 简述社会救助的概念、目标、对象及特征
答案:
(一)概念:社会救助是国家及各种社会群体,运用掌握的资金、实物、服务手段,通过一定机构和专门人员,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向无收入、无生活来源、也无家庭依靠并失去工作能力者及向生活在“贫困线”或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个人和家庭,向一切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不幸事故的人实施的使其继续生存下去的一种社会保障。
(二)目标:保障被救助者的最低生活需要。
(三)对象:失去生活能力者,遭到不幸者和贫困者
(四)基本特征:扶贫
(五)财源:国家、社会团体及国际捐赠等
(六)条件:资格审查
(七)地位:属于最低层次,实现其最低纲领,规模有减少的趋向。
第19题 论述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
答案:
(一)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
1、直接影响
(1)现收现付制下,储蓄总量下降;
(2)预筹积累制下,储蓄总量不变,结构有变化,私人部门储蓄减少,公共部门储蓄增加。
2、间接影响社会保险制度对个人的储蓄动机产生影响:储蓄总量下降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从劳动供给方面分析
(1)积极影响: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增加劳动力供给;
(2)消极影响
第一,养老保险基金的现收现付制使得劳动力供给减少。
第二,过度福利,劳动力自愿失业或过多休闲,劳动力供给减少。
2、从劳动需求方面分析
(1)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税)作为人工成本的构成部分,直接影响单位产品成本。如果社会保障纳费过高,人工成本增加过快,就会使产品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甚至失去市场,影响劳动需求;
(2)劳动力成本超过企业承受能力,也可能导致机器替代劳动,影响劳动需求。
3.从劳动力流动方面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地区间、行业间、所有制间的不平衡既是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之一,也是劳动力流动的壁垒。
(三)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配的影响
1、目标:实现社会公平
2、实现手段
(1)对劳动者个人不同时期的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险基金在现收现付制下,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力度大。预筹积累制下,个人收入再分配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力度小。
(2)对同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再分配。表现为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成员之间和不同地区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办法:不同收入水平的劳动者权利、义务不等。
(四)社会保障制度对积累与消费的影响
“内在稳定器”功能发挥机理:
1、当经济萧条时,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即预算中消费基金部分增加,积累投资部分减少。
2、经济繁荣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对减少,社会保障收大于支,形成部分积累,即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基金,可对过旺的消费需求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经济过热。
第20题 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答案:
(一)稳定功能
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社会保障的直接政治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减少社会冲突,保证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具有稳定作用的“安全阀”与 “稳定器”,它通过劫富济贫,实现收入均等化,缓解社会矛盾的对抗性发展。
(二)保障功能
1、通过给付,满足受保者基本生活需要。
2、仅提供较低层次的生活保障
(三)调节功能
1.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2.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调节劳动力再生产。
3.调节社会需求、经济增长速度
第二篇:社会保障学作业
论述题:
一、结合实践试述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
答: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广泛领域。在政治上,社会保障既是各种利益集团权力较量的结果,同时也是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群体或社会阶层利益的必要手段,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表现不同的政治功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保障具有一般的政治调节功能外,还特别促进了社会成员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的地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保障亦强化了国民对现存制度的依赖意识,同时对调节不同社会阶层的政治冲突和促进政治秩序的长期稳定并维持其整体正常运营,发挥着特别重要的政治作用。现代社会保障在工业化国家之所以成为党派斗争和政党政治、民主竞选中的重要议题,正是社会保障具有不容忽略的巨大政治功能的体现。
在经济领域,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尤其显著。在第一层次上,社会保障有效地调节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社会保障水平愈高、规模愈大,意味着国家在公平方面的强制力愈强;反之,若社会保障水平愈低、规模愈小,则意味着国家在公平方面的强制力愈弱;而社会保障对公平与效率的合理调节,则是保持水平的适度与可持续发展。在第二层次上,社会保障调节着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它通过资金的征集与待遇的给付,在不同的受保障对象之间横向调节着收入分配,在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则实现着纵向调节收入分配。在第三层次上,社会保障调节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发展领域,社会保障亦有效地调节着社会成员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社会保障构成了调节“社会成员中高收入阶层(富人)与低收入阶层(穷人)、劳动者与退休者、就业者与失业者、健康者与疾患者、幸运者与不幸者、有子女家庭与家庭负担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基本杠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因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功能的发挥而得到了有效缓和,社会因收入分配差距等导致的非公正性、非公平性在一定的程序上得到了调节。
二、结合实践试述社会保障的刚性发展特征
答:绝大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实践,都揭示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刚性发展的特征。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的这一特征,既是国民对社会保障需求不断增长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的结果。例如,在慈善事业时代与济贫制度阶段,各国只有非常简单的救灾济贫保障项目,这些保障且并非是制度化的保障,它基本上取决于统治者和实施者的意志;进入工业社会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保障的对象群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劳动者的年老、疾病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事件作为一种群体性社会风险,使建立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制度成为必然,虽然这些项目不一定同时出现,但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却是缺一不可。
社会保障的刚性发展特征,是指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保障项目只能增加而不会减少、覆盖范围只会扩大而不会缩小、待遇水平只会提高而不会降低的趋势,这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进程中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在西方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运行实践印证了社会保障刚性发展特征的存在。
如果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实践作进一步考察,还可以看出其在刚性增长的总体趋势下,还呈现出阶梯式持续发展的规律。即社会保障的项目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成员社会性保障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体系会不断地膨胀。其中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属于保障项目有限、保障水平普遍很低的时期,社会保障亦处于第一阶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具备了越来越强的社会保障能力,从而使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第二阶梯式膨胀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社会保障的发展确实具有刚性增长和阶梯式持续发展的特征,即它的项目发展不是一个一个的增加,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采取急剧膨胀型发展的方式。
三、根据各国的发展实践,分析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因素
答:从总体上说考察,社会保障的发展史,呆以发现进程及状态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外乎是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因素、政治因素等。
1、经济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首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
2、社会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包括社会结构变迁、社会成员分化、社会矛盾激
化等,都直接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与发展。
3、道德伦理因素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社会保障实践的起源阶段尤其重要。道德因素
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在最初几乎是起决定作用的,后来虽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其影响似乎日渐式微,但时至今日,爱人如已、推己及人、同情弱者、互助互惠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不仅依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而且上升到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理念。
4、政治因素的影响在西方是随着16世纪的宗教改革开始。政治因素是现代社会需要引起关注的因素。
5、历史文化亦对社会保障制定产生影响,来自国外的实践经验教训亦会对一国社会保障制度生产影响。
四、试评价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新加坡1955年开始实施中央公积金制度,同年,成立了中央公积金局,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运行。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开始只是一个简单的养老储蓄制度。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包括养老、住房、医疗的制度;同时,还根据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些规定或补充办法逐步完善扩大的公积金的使用范围,以适应当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公积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国家对公积金不征税,并为公积金的支付提供担保。在新加坡,收缴公积金有一定的保证措施。《公积金法》规定,所有雇主在雇佣人员时必须到公积金局注册。公积金局通过
计算机对各单位进行控制,当计算机反映出其雇主未按时交款时,先由公积金局催缴,如超过7天宽限期仍不交者,即采取法律行动。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与一般的公积金制度不同之处表现在:(1)会员的公积金存款,除了在到达退休年龄时才能领取养老金之外,退休前,还可以在特准范围内,用于购买住房、股票、黄金以及支付医疗、教育费用等;(2)养老、医疗计划,由于引进了保险机制,逐渐趋于完善。如养老计划实施后,补充了最低存款计划,弥补了原规定的一次性支付的不足;
公积金制度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通过购买政府债券,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2)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
五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区别:
1。资金来源不同。
社会保险基金采取三方负担原则,由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国家负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负有法定的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所需资金来源于国家和社会,由国家拨款,或由社会各界捐赠,社会成员没有缴纳义务。
2。实施依据和条件不同。
社会保险根据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的具体情况实施,还需劳动者履行劳动和缴费义务,特定主体也需履行缴费义务,才能享受社会保险的各项待遇。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实施,一般是根据公民的收入水平、家庭成员的负担等状况确定。
3。实施对象不同。
社会保险以靠工资收入维持生活的劳动者为保险对象,只有作为或者曾经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的劳动者才能享受社会保险权利,社会保险与劳动密切联系。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则以全体公民为帮助对象,并不以是否以工资收入为主,是否参加劳动法律关系为享受条件。
4。保障程度不同。
我国社会保险的保障程度高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待遇在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略低于或不低于劳动者原有生活水平,属于经常性的物质帮助。我国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仅限于维持受救济人的最低生活需求,属于临时性物质帮助。
试述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有哪些?
表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领域。在政治上,社会保障既是各种利益集团权力较量的结果,同时也是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群体或社会阶层利益的必要手段,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功能。在经济领域:第一层次,社会保障有效地调节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社会保障调节着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第三层次,社会保障调节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社会保障事实上还对市场体系起调节作用。在社会发展领域,社会保障也有效的调节着社会成员的协调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制度首要的影响因素是A)A.经济因素
2.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是(B)B.社会因素
3.在人类之初,对社会保障实践活动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C)C.道德因素4.在产生与形成阶段,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D)D.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5.19世纪80年代,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B)B.德国
6.“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颁布的(D)中D.《社会保障法》
7.西方福利国家的代表是(D)D.英国
8.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依据是(D)D.贝弗里奇《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报告》
9.首创完全积累型公积金制度的国家是(C)C.新加坡
10.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C)C.社会公平
11.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是(A)A.基本保障型
12.1883年,德国颁布的B)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B《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法》
13.社会保障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是(D)D.社会福利的普及化与高水平化
14.社会保障法立法的首要原则是(A)A.人权保障原则
15.社会保险待遇给付方式是(A)A.现金给付
16.社会保障领域选择基金制的根本目的是(D)D.应付人口老龄化
17.与资本市场结合的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是(C)C.养老保险基金
18.在各种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式中,属于平稳型投资的是(C)C.委托投资
19.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诞生的标志是(C)C.德国《老年、残疾和遗属保险法》
20.养老保险最直接、最根本的目标是使劳动者(A)A.老有所养
21.在医疗保险制度上,推行储蓄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国家是(C)C.新加坡
22.在医疗保险制度上,推行国家保险模式的典型国家是A)A.英国
23.从各国实践看,失业保险制度最明显的改革趋势是C)C.突出就业导向
24.慈善事业的发展基础是(D)D.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
25.惟一实行全国统筹,现收现付的强制性企业年金计划的国家是(B)B.法国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的公平性特征包括(ABC)A.保障范围的公平性B.保障待遇的公平性C.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2.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特征主要体现在(ABCD)。
3.社会保障的多样性特征主要表现在(ABC)A.模式的多样化B.项目结构的多样化C.水平结构的多样化
4.以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内容为依据,可以把社会保障划分为哪几个阶段ABC)A.社会救助型B.社会保险型C.社会福利型
5.传统社会的社会保障主要是ABC)A.政府保障B.教会保障C.互助保障
6.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社会保障的大背景是(ABCD)。
7.从制度结构的角度,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基本框架由哪几板块组成(ABC)A.国家保障B.城镇单位保障 C.农村集体保障
8.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包括的业务内容看,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ABC)。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9.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包括(BCD)B.完整性 C.协调性 D.层次性
10.作为一种社会化保障体制,社区服务的特点包括(ACD)。A.自主性 C.社会性D.多样化
11.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安排出发,可以将各国的社会保障模式分为(ABCD)。
12.社会保障法制化的价值包括(CD)C.内在价值D.外在价值
13.英国《济贫法》中的救济经费的来源包括(ABC)A.济贫税 B.志愿捐款C.罚金
14.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角度,社会保障所对应的特定税收来源有(ABCD)。
15.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原则包括(ABCD)。
16.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的方式有(ABCD)。
17.根据现行制度,中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需具备的条件有(AB)。A.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B.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并参保缴费满15年
18.我国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ABCD)
19.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包括(ABCD)
20.在我国,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ABC)A.“三无”人员 B.遭受天灾人祸而生活一时陷入困境者
C.生活水平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公民
四、名词解释
(一)现收现付式
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是根据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即本期养老保障收入仅用来满足本期的支出需要。
(二)完全积累式
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是以养老者在退休养老前自我积累养老基金,根据长时期收支总平衡的原则确定收费率,即在预测未来时期养老保障支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养老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收费率进行先期积累的一种方式。
3.企业年金计划DB制
答:待遇确定制(DB),也叫固定受益额退休金计划,是按照预先确定的养老金替代率来确定支付养老金的标准和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比例。以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的需要。这种分配方式是根据所要给付的养老金水平来确定养老基金的缴费率,通常被表述为“以支定收”。雇主承诺在雇员退休后可以得到一笔固定退休金额,每期缴纳金额的大小根据雇员的年龄、收入和为企业服务的年数以及资本动作的实际情况等确定。在DB计划中,通常由雇主单方面缴费。有些国家也要求雇员向企业年金计划缴纳其工资的一定百分比,由雇主弥补剩余的部分。雇员在退休后所能拿到的养老金数额的多少主要取决与雇员的薪金情况和雇员在公司服务年限的长短。过去的情形是,如果雇员在获得年金前离开企业,他就将失去获得年金的权利。现在许多国家作了一些改进,只要雇员在公司工作了一定的年限(5年或10年),他就具备了转移职业年金的权利。在DB计划中,雇主通常用精算技术来估计年金的负债。养老基金投资的损益也主要由雇主来承担,不过基金投资的部分损益可由养老金白日担保公司来担保。目前各国政府提供的公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一般都属于DB制。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雇主提供的养老金计划大多也是DB制。
阶层贫困: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部分社会成员收入过低或无收入而难以维持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的贫困现象。
一、案例分析:煤矿行业工伤事件频发意味着什么?
1、你认为工伤保险制度对于避免上述类似事件的发生有什么作用?
答: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管理是息息相关的,安全生产工作搞好了,伤亡事故就能有效防止或减少,有利于减少工伤补偿的支出,提高工伤社会保险的保障性作用。反之,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搞好,工伤事故、死亡事故等发生率就会增高,那么工伤保险费付出就会增多。只有将安全生产与工伤社会保险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效地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促进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减少工伤保险费用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企业和社会的负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一旦发生工伤,职工可以得到及时救治、医疗康复和必要的经济得到补偿。及时将事故原因反馈给企业,敲响警钟,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促进安全生产。
2、有人提出应当明确企业的主要责任,发生事故后重罚责任人,你认为这种建议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明确企业的主要责任,发生事故后重罚责任人”,我认为属于合理建议。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投入、加强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着力加强段队、班组建设,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减少职业危害,把北京市国有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小煤矿必须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煤矿的实际控制人,主要责任人,下同)、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辅助单位、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小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负责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落实管理人员下井跟班制度;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保障职工安全生产的合法权益,落实职工安全培训;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治理和消除事故隐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报告和组织事故抢救;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建立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诚信。
二、案例分析:未来中国农民应该靠谁养老?
1、请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未来中国农民应该靠谁养老?
答:在农村,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农民养老以家庭赡养为主,倡导赡养人之间签订“家庭赡养协议”;鼓励低龄健康老人提高自养能力;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或者赡养人和抚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抚养能力的老人继续完善以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为内容的“五保”供养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对老年人的集体福利制度;根据情况逐步建立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的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注意探索和解决城镇化过程中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按照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结合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老人救助体系,对特殊困难的老人实行临时性救助。
在医疗保健上,要完善和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规定,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健康保障办法;逐步探索和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改善特困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逐步把老年人的基本健康问题大部分解决在社区;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改善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条件;在老年人中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为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创造条件,为高龄老人和残疾老人就医享受优先服务。
2、根据案例所提供的资料及平常的阅读积累,你认为影响农村养老保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解决?
答:即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区域不同,农村居民选择的养老模式也不同。此外,农村老年人家庭地位、养老观念等因素也影响着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民养老问题是影响农村人口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欠发达,手工劳动、体力劳动仍是这些地区主要的劳动方式,家庭缺乏男劳动力或没有劳动力,直接影响到群众的脱贫致富以及养老问题。根本解决养老和增加劳动力问题,是现实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反映。我国农村地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以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为基础,辅之以必要的社会救济。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土地养老,归根到底还是靠子女养老。
农村养老问题,全社会有义务、有责任让他们过上安康的晚年生活。如果现在还不考虑解决这些家庭的养老问题,不仅将对年轻一代实行计划生育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产生冲击,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
共中央、国务院明确的要求:“在农村,坚持政府支持和农民自愿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的养老保障制度”。调研组认为,这不仅有利于稳定我国的低生育水平、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而且对解决整个农村养老问题、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案例分析:“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思考
结合社会救助相关知识阐述如何看待“孙志刚”事件
答: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作为社会问题出现的贫困问题,其产生的因素复杂多样的,总体来说,有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政治的,文件的,个人的等多重综合。
目前我国旅行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的社会保障制度。当然,和西方社会的项目全,目标高的“福利模式”相比,我们的确有所差距,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根本上说是适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但从目前运行实施的状况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有所欠缺的。“孙志刚事件”使国人再一次把眼光聚焦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上面。在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同时,社保制度却异常缓慢,社会总是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卓越,难道生活在低层的人的利益疾苦一定要用鲜血甚至命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吗?所以,当务之急,政府应该尽快改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积极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最终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为目标。同时,要消除社会排斥,致力与社会整合。建立高信度的社会救助机构,关心,支持贫困人口。只有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正和公平。要关于倾听社会弱势的声音,通过各种途径使救助者逐步赶走向自立、自强和自尊。再者,应当尊重和保障贫困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利。加强法律援助体系,确保贫困者也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从长远看,要努力完善贫困者的文化,增加他们与主流文化接触的机会,培养他们被主流文化接纳的技能,关键要依靠教育,切实保证城乡教育机会的平等。总之,通过一切途径改善贫困状况。
当然,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我们国家本质所在;目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当前的目标所在,所以以最大的能力和信心来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全国人民工作的重中之重。贫困不单是政府的事,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案例分析题
某市的一家企业招用了几十名农民合同制工人,2007年8月,其中5名农民合同制工人合同到期后没能与该企业续订劳动合同,处于失业状态。
试根据上述案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法院的法官,如何裁判?请说出理由。
(2)失业保险的目标与功能是什么?
(3)简述失业保险待遇的领取条件是什么?
1、法院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定,判决企业应当将支付给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工资纳入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即为农民合同制工人缴纳失业保险费。
2、根本目的:通过保障尽可能多的失业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来维持社会安定、缩小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保护劳动力资源,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以实现供需平衡、稳定经济的目标。功能:失业保险的功能;保障功能;合理配置功能;促进就业功能;稳定功能;其他功能。
3、客观条件:失业者必须处于法定劳动者年龄范围以内并具有劳动能力。中国(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失业者还必须在失业前履行了缴费义务,并且达到规定的期限。主观条件:失业者必须是非自愿放弃工作岗位,有就业的愿望。我国规定: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第三篇:201209学期社会保障学作业3
201209学期社会保障学作业
3多项选择题
第1题 下列社保体系中能体现社保收入补偿功能的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济
D、社会优抚
答案:A|C
第2题 养老保险的受益条件包括()
A、法定年龄
B、交费年限
C、就业年限
D、退出劳动领域
答案:A|B|C|D
第3题 影响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的因素包括()
A、当前失业率
B、国际标准
C、失业者投保期
D、失业者年龄
答案:A|C|D
第4题 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包括()
A、医疗给付
B、工伤津贴
C、残疾年金或补助金
D、遗属津贴
答案:A|B|C|D
第5题 依据救助种类,社会救助包括()
A、资金救助
B、实物救助
C、服务救助
D、精神救助
答案:A|B|C
第6题 有关社会福利制度的表述如下,其中正确的包括(A、社会福利制度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对象
B、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保措施
C、社会福利制度的绝大部分项目都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
D、社会福利制度福利享有者和基金提供者是分离的答案:A|B|C|D)
第7题 关于医疗社会保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效率优先
B、机会均分
C、给付平等
D、负担公平
答案:B|C|D
第8题 社会保障的功能有()
A、补偿功能
B、稳定功能
C、调节功能
D、平衡功能
答案:A|B|C
第9题 社会救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最低保障性
B、按需分配
C、权利义务单向性
D、救助对象全民性
答案:A|B|C|D
第10题 对灾民的救助包括()等主要内容
A、救助灾民的生命
B、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C、安抚灾民的情绪
D、帮助确立自行生存的能力
答案:A|B|C|D
判断题
第11题 完全积累式养老保险金筹集方式最大缺点是无法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答案:错误
第12题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关于最低社会保障标准的公约指明:一个人缴费30年,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相当于缴费工资的50%。
答案:错误
第13题 现代社会保障以保险机制的引入为标志,即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疾病保险法》的颁布与实施。
答案:正确
第14题 社保基金筹集的原则包括讲究效率和倡导公平。
答案:错误
第15题 国际上规定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平发达国家为在职时60%。
答案:正确
问答题
第16题 医疗社会保险(名词解释)
答案:
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证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第17题 社会保险基金(名词解释)
答案:
是用于防范受保者个人遭遇未来风险的基金,它是社会保障基金的主体。
第18题 遗属社会保险(名词解释)
答案:
是在劳动者死亡后国家或者社会为其提供丧葬费用及遗属生活补助费的社会保险制度。
第19题 失业社会保险(名词解释)
答案:
是国家通过立法实施的,当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失业而丧失收入来源时,为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项目。
第20题 福利基金(名词解释)
答案:
是专门用于满足提高全民福利水平的资金,包括维持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方面的日常开支和专项开支。
第四篇:社会保障学第四次作业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总分20.00)
1.退伍义务兵安置的基本方针是()。(1.00分)
A.妥善安置、各得其所
B.公开考试招聘
C.自由择业
D.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2.社会优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时期就曾提出。(1.00分)
A.西周
B.明清
C.隋唐
D.西汉
3.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是一种()的模式。(1.00分)
A.社会保障
B.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C.集体保障
D.家庭保障 4.在我国,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的业务管理主要由()以下民政局、民政科和民政助理负责。(1.00分)
A.地区
B.市级
C.县级
D.省级
5.采用政府与私人企业共同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是((1.00分)
A.美国
B.英国
C.智利
D.德国
6.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架构,社会救助事务主要由((1.00分)
A.财政部
B.公安部
C.农业部)。)部门主管。
D.民政部
7.专门针对军人和人民警察及其家属的社会保障制度是()。(1.00分)
A.社会福利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
8.在农村社会保障的下列方式中,传统的救助方式是((1.00分)
A.现金保障
B.服务保障
C.养老保障
D.实物保障
9.实行政府直接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是()。(1.00分)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补助标准和分级负担比例由()确定。(1.00分)
A.县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乡(镇)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11.在我国,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1.00分)
A.2年
B.5年
C.3年
D.1年
12.世界上大多数国象实行的都是()社会保障管理模式。(1.00分)
A.政府和公法机构共同管理模式
B.政府与私人企业共同管理模式
C.政府和工会共同管理模式 D.政府直接管理模式
13.退伍义务兵回到原征集地()内,持退伍证和部队介绍信到县、市、市辖区兵役机关办理预备役登记。(1.00分)
A.45天
B.30天
C.60天
D.90天
14.自1988年以来,全国各地先后建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名称统一为()。(1.00分)
A.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B.太平洋人寿
C.中国大地保险有限公司
D.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
15.对于贫困的农村居民而言,最后一条保障线是()。(1.00分)
A.农村“五保”制度
B.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C.农村扶贫开发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6.()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主体,其管理也是最为规范的。(1.00分)
A.老年救助
B.专项社会救助制度
C.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妇幼救助
17.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一般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1.00分)
A.市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
C.县人民政府
D.村民委员会
18.现阶段我国现役军人优待的主要方式是()。(1.00分)
A.住房优待
B.安置优待)提出申请。
C.发放优待金
D.医疗优待
19.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工作。(1.00分)
A.社会福利
B.社会救助
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
20.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主管部门是()。(1.00分)
A.财政部
B.农业部
C.公安部
D.民政部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总分30.00)
1.我国的社会保障监督体系由()组成。(2.00分)
A.国外监督
B.社会监督 C.行政监督
D.审计监督
2.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实行基金动态监管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00分)
A.合规性
B.基金投资组合
C.基金管理人监管
D.收益率
3.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监管制度包括((2.00分)
A.基金盈利制度
B.建立基金准入制度
C.建立基金退出程序
D.实行基金动态监管
4.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2.00分)
A.西南大石山区
B.西北黄土高原区)。)几类地区。C.青藏高寒区
D.秦巴贫困山区
5.我国伤残人员证分为()。(2.00分)
A.“残疾军人证”
B.、“伤残民兵民工证”
C.“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证”
D.“伤残人民警察证”
6.自1949年10月至今,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大体上经历了((2.00分)
A.新体制创立阶段
B.改革探索阶段
C.单位保险阶段
D.劳动保险阶段
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2.00分)
A.有弹性
B.可持续)阶段。
C.保基本
D.广覆盖
8.社会优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具体构成包括()项目。(2.00分)
A.优待
B.招聘
C.抚恤
D.安置
9.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措施包括()。(2.00分)
A.小额信贷政策
B.自愿移民扶贫开发
C.组织农村劳务输出
D.科技教育扶贫
10.各地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2.00分)
A.当地物价水平
B.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C.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费用
D.当地人口数量
11.社会优抚涉及()两个方面。(2.00分)
A.安置优待
B.优抚待遇项目和标准的确定
C.现役军人家庭优待
D.优抚对象的认定
12.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已形成((2.00分)
A.国家保障
B.个人缴费
C.集体补助
D.群众互助
13.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管理有如下内在的缺陷()。(2.00分)
A.政府的公信力
B.垄断问题)相结合的体制。
C.效率问题
D.有效性问题
14.退出现役的士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作转业安置()。(2.00分)
A.服现役期间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
B.服现役满5年的
C.服现役未满10年,国家建设需要调出部队的
D.服现役满10年的
15.下列情况不属于农村临时救助范围的是()。(2.00分)
A.有其他违法乱纪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的
B.因打架、斗殴等造成不良影响的
C.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的
D.不能提供有效原始证明材料的
1.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必须贯彻“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原则和“从哪里来、回判断题(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总分30.00)
哪里去”的方针。(2.00分)
错误
正确
2.在我国,社会保险业务管理是由社会福利的经办机构承担的。(2.00分)错误
正确
3.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政策的立法模式是中央制定基本政策,各地制定具体政策和实施细则。(2.00分)
错误
正确
4.抚恤是指国家对伤残人员和牺牲、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物质抚慰形式,分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两类。(2.00分)
错误
正确
5.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管理涉及民政部、县级及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等主体的职责。(2.00分)
错误
正确
6.所谓移民扶贫,是指通过搬迁的手段,将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贫困农户迁移至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从而达到脱贫的目的。(2.00分)
错误
正确
7.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致残的残疾军人因旧伤复发死亡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因公牺牲军人的抚恤金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2.00分)
错误
正确
8.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表现出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国家扶助相结合的特征。(2.00分)
错误
正确
9.政府履行社会保障管理职能是必要的,但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是有边界的。(2.00分)
错误
正确
10.政府和工会共同管理模式就是政府负责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私人企业则负责社会保障的业务运作。(2.00分)
错误
正确
11.伤残抚恤是国家保障革命伤残人员基本生活的优抚制度,应严格按伤残人员的对象和条件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并享受残疾抚恤金。(2.00分)
错误
正确
12.对于贫困的农村居民而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后一条保障线。(2.00分)
错误
正确
13.军人社会保障的外延包括军人社会保险、军人退役安置、军人社会福利、军人社会优抚和军人社会救助。(2.00分)
错误
正确
14.在实行社会保障政府直接管理的国家,通常实行垂直管理。(2.00分)错误
正确
15.任何一项社会保障项目的目标、原则、制度模式以及具体的覆盖范围、资金来源、待遇支付条件与标准等都离不开法律规范。(2.00分)
错误
正确
1.社会保障管理的内涵是什么?
社会保障管理是指社会保障责任机构和人员通过规划、组织、领导、人事和控制等活动经济有效地完成社会保障任务的过程。这一定义包括以下要点。
第一,社会保障管理的主体是社会保障责任机构和人员,第二,社会保障管理的客体是社会保障事业,第三,社会保障管理的目标是经济有效地完成社会保障任务。2.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1)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2)立法滞后;(3)责任模糊;
(4)新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第五篇:社会保障学作业一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我国,它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补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或行政规定,面向劳动者建立起来的,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帮助,保障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救助是指社会和国家依据法律规定,对社会成员及特别贫困的弱势群体因减少收入而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给予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采取提供资金、举办事业、优价服务等方式,改善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泛指国家和社会团体举办的文化、教育卫生以及市政设施、服务网点等福利事业。专指政府或社会为鳏寡孤独、盲聋哑残等社会生活困难者提供各种物质帮助和特殊服务。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
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包括其各个子系统及其具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其功能主要包括:(1)稳定功能;(2)调节功能;(3)促进发展功能;(4)互助功能;(5)其他功能:预防风险的功能和及时控制风险的功能。
2、社会保障的目标有哪些?
一是让所有的从业人员都要参加到社会保险的计划当中来,按照现在城镇两亿五千万人,农村是四亿五千万人,加起来有七亿才能达到我们的奋斗目标;
另外一个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享有社会保障,十三亿人口都要程度不同地享受到社会保障,包括农村。他进一步指出,在过去执行的“五保”政策,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没有家庭收入的,没有子女的人员得到了保障。在城市中,除了基本保险,还有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救济,低于基本生活保障线的还有2200多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3、社会保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建立这一制度应当奉得的基本准则。它通常包括:(1)公平原则;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3)责任分担原则;(4)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5)基本原则:即互济性原则、法制性等原则。
4、社会保障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①以政府介入的程度或制度化作为依据,则社会保障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发展实践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大的阶段:一是慈善事业时代或前社会保障阶段;二是济贫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三是现代社会保障阶段,它又可以划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阶段、发展阶段与成熟阶段。②以社会保障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内容为依据,又可以划分为以下三大发展阶段:一是社会救助型发展阶段;二是社会保险型发展阶段;三是社会福利型发展阶段。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共性的规律,这些规律在实践中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主要体现在:(1)立法先行;(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3)协调发展;(4)多样化发展。
6、简述社会保险有什么特点?
答:①社会保险在性质上是权利义务结合型;②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③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④保障过程是强制化、规范化。
三、辨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商业保险不同于社会保险保险?
答:对。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技术基础,没有商业保险,就不可能有社会保险的产生,但二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①属性不同,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行政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商业保险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②作用和对象不同,社会保险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对象,在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时按规定给予物质帮助;商业保险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一般险种实行任意投保的办法,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均有自由选择的权力。③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不同,社会保险强调劳动者必须履行为社会贡献劳动的义务,并由此获得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权利与义务对等;商业保险强调投保人的所缴纳的保险费的多少决定保险金的多少,其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表现为一种“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的等价交换关系。
2、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答:错。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保险,因为,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而劳动者人口中最多、最重要的部分;而且社会保险所承担的风险最多,包含劳动者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社会保险是所用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基金中的最大部分。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象是社会成员中的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
3、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唯一来源?
答:错。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从形式来看,有三种渠道:企业缴纳、劳动者个人缴纳、国家财政资助;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险仅仅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不是唯一来源。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评价早期的社会保障。
答:对早期社会保障的发展,做出如下评价:①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②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③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型。④保障水平是极端低下型。⑤保障效果是不良型。
2、试比较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异同。
答: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的对象主要是指过去或现在是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者。而社会救济的对象是指那些没有固定收入,或失去生活来源或无法维持最低生活者。社会福利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②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社会保险强调受保的劳动者个人缴纳部分保险费,并以此作为其享受待遇的前提条件。而社会救助不需要受保障者履行缴费义务;在社会福利中,各种福利设施是部分免费,部分实行低收费,福利生产则需要受益者付出劳动代价,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减免税待遇。③保险水平不同。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保障水平不仅仅是对劳动者本人基本生活的保障问题,而且要考虑到其家庭成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及劳动者本人的生活水平。社会救济水平是最低的,社会福利只能照顾到受益者本人。④管理与实施方式不同。社会保险制度是为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满足市场经济对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因此,社会保险必须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从而必须由政府统一管理并按统一标准加以实施,以统一,强制性为基本特征;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虽然也要政府统一管理,但更多的是采取官民结合的方式加以实施。⑤保障的目标和手段不同。社会救助的目标是保障最低生活,社会保险的目标是保障基本生活,社会福利的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