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本科毕业生答辩须知
答辩须知
一、答辩时间、地点:
2012年6月11日——2012年6月12日,地点和顺序具体见《毕业答辩顺序》。
二、答辩形式:
多媒体答辩(答辩学生提前将自己的文件上传入多媒体电脑)。
三、答辩要求:
答辩学生须提前做好答辩准备,每人15分钟=5分钟内容介绍+10分钟回答问题,每位同学尽量控制在15分钟之内。老师提出问题后,请先将问题记录下来,回答时声音洪亮,口齿清晰,个人答辩完成后将老师所提问题和答案进行整理,统一在答辩结束后上交答辩组组长。
四、答辩具体过程:
1)首先介绍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课题名称;
2)简要介绍课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3)客观地对自己所做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自我评价;
4)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五、答辩注意事项
1)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对自己充满信心;
2)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3)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答非所问的现象;
4)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不应自暴自弃;
5)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要过快或过慢;
6)不论是自述,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强调重点,略述枝节;
7)答辩同学的答题时间一般会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非答辩教师特别强调要求展开论述,都不必要展开过细。直接回答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去掉旁枝细节,简单干脆,切中要害;
8)参加答辩的同学在答辩过程中,其它同学务必保持安静,不得指点评论。
第二篇:本科毕业生登记表填写须知
本科毕业生登记表填写须知
毕业生必须实事求是地填写毕业生登记表,本表一式一份,填写时一律使用蓝色或黑色水笔或钢笔,字
迹要求工整、清楚。
毕业生登记表内所列项目,要求全部填写,不留空白。如有情况不明无法填写时,应写“不清”、“不详”
及其原因;如无该项情况,亦应写“无”。
1、封面:学校:浙江理工大学
系科:服装学院
专业:根据自己情况填写,如:服装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表演与营销)
姓名:自行填写
填表日期:2015年6月10日(所有学生统一日期)
2、翻开第一页:姓名:自行填写
性别:男/女
曾用名:有就写曾用名,没有写无
出生年月:自行填写 籍贯:什么省什么市什么县 民族:自行填写
现在家庭住址:具体的详细的家庭地址
联系电话:真实有效的本人手机号码
是否华侨侨居何处:没有就填否,有的话写是,并写明地址
何时何地何人介绍参加共产党或青年团:**年**月某人介绍
入党(团),入团推荐人实在记不得就写
初中班主任,再记不起班主任就写一位你记得的老师姓名
本人健康情况:主要填写有无疾病和体质强弱状况,没问题的就写健康
照片:统一粘贴一寸正面本身脱帽照(照片背后写上姓名班
级)
婚否:没有结婚同学填否,已婚同学填是,且写上对方姓名,政治面貌及工作单位及职务
家庭经济情况及主要来源:如,“家庭经济条件良好,主要来源于父母工作收入。”如果是家庭经济困难或者只靠父母一方收入维持家计的根据实际情况简单说明即可。
何时何地因何原因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如“2011年4月,浙江理工大学,一等奖学金”。受过处分的也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原因。
3、第二页
本人学历及社会经历:起止日期从小学开始到本科,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填
写,年月要衔接。中途间断学习和工作时间也要填写,并加说明(2+2和3+2的同学如实填写即可)
学习和工作单位写上什么省什么市什么学校 有当过班干部的写上班干部名称,没有的忽略不写
证明人尽量填写对你情况比较了解的人,姓名+现工作单位。
3、第三页
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是指直系亲属(父母和爱人、子女),“主要社
会关系”是指对本人影响较大、关系密切的亲友,建议写班主任或主要任课老师
年龄,在何、何单位任何职,政治面貌:自行填写
现在与本人关系如何:父子、母子、师生或父女、母女、师生,关系良好
4、第四页
自我鉴定:应客观、简练,由学生本人认真填写,内容为简要总结本人大学生活中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习情况、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特长爱好、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在校期间的收获,同时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成绩,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300-400字左右)。
自我鉴定日期统一:2015年5月16日
5、第五页
班组鉴定: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德、智、体及平时表现做出鉴定,鉴定评语要恰如其人
班组鉴定日期填写:根据具体时间填写 学校组织意见:空着别写
6、第六页
毕业实习单位和主要内容:完整的工作单位名称,职务,工作内容。没有
实习过的填无
毕业论文题目或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主题+论文题目,论文题目还没有最
终敲定的就写现在拟定的题目即可
有何特长:自行填写,如绘画、某乐器、某一门外语特长等,没有的写无 懂何种外语:根据自身情况填写如英语、日语等,如已经过级同学则填写,英语,四级、英语,六级、或日语,二级等等,没过级的同学只填写语种,程度掌握程度自填
本人就业意向:愿意从事什么什么样的工作,自行填写
表格4月13日(周一)统一交到班长处,大家抓紧填写,仔细阅读以上须知,不要在表格中涂改,弄污,有问题及时联系解决,这个材料要放进大家档案里跟你一辈子的,认真对待,谢谢!
辅导员:朱老师 办公电话:86843488
第三篇:答辩须知
2011年下半年高师、教育硕士、同等学力答辩通知
发布时间:11-09-02 点击率 501
我院2011年11月将组织高师硕士、教育硕士、同等学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答辩对象
符合答辩条件的05、06、07、08级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高师硕士、教育硕士、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人员,2006级调剂西华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2006级西北师范大学调剂教育硕士答辩由西北师范大学组织,2006级重庆师范大学调剂教育硕士答辩由重庆师范大学组织。
2005级教育硕士、2005级高师硕士、2006级所有调剂教育硕士,按培养管理规定已超过学习年限,本次答辩是最后一次答辩机会,请相互转告。2004级及以前教育硕士、高师硕士学校已进行学籍清理。
二、学位申请操作流程和时间安排 1.同等学历学员:
(1)答辩条件:修完同等学历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完清学费;开题并通过。
(2)答辩申请:9月25日以前将答辨资格审查表(见附件)电子版发送至jkyyxl@swu.edu.cn
(3)论文检测:9月25日至9月30日将学位论文电子版发送至jkyyxl@swu.edu.cn进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不能超过30%,超过的不能参加答辩和申请学位。(学院规定文字复制比在30%——40%之间的可以有第二次检测机会,第二次检测将收取检测费用)
电子版学位论文必须是word文档,包含论文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文件名命名规范:学生类别+姓名+检测次数,如:同等学历陈健一.doc,不符合命名规范的电子论文不进行检测。
(4)论文送审:10月10日前将纸质学位论文一式14份交送至田家炳教育书院0319办公室(纸质学位论文排版规范请参照:http://pgs.swu.edu.cn/new/xuewei/article.php?articleid=111,可委托学校各打印部制作)
(5)提交学位申请表格:10月20日前将以下表格(见附件)交到田家炳教育书院0319办公室
授位信息表一份
论文选题申请书和选题报告各一份 成绩单二份
科研成果登记表一份
科研成果的封面、封底、目录、文章的笫一页复印件一份
学位申请书二份
(6)论文答辩:11月底至12月初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7)授予学位:学校授予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的学员硕士学位,学位证书领取时间另行通知。
2.高师硕士、教育硕士学员:
(1)答辩条件:完清学费,MIS(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中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已经开题并在MIS系统中提交开题报告,导师审核通过;完成MIS其它环节。
(2)答辩申请:9月25日以前在MIS系统中提交答辨资格申请(不符合答辩条件的不能提交答辩资格申请),然后请导师审核通过。9月25日后将关闭MIS系统。
(3)论文检测:9月25日至9月30日将学位论文电子版发送至jkyyxl@swu.edu.cn进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不能超过30%,超过的不能参加答辩和申请学位。(学院规定文字复制比在30%——40%之间的可以有第二次检测机会,第二次检测将收取检测费用)
电子版学位论文必须是word文档,包含论文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文件名命名规范:学生类别+姓名+学号+检测次数,如:教育硕士陈健***一.doc,不符合命名规范的电子论文不进行检测。
(4)论文送审:10月10日前将纸质学位论文(高师硕士一式13份,教育硕士一式12份)交送至田家炳教育书院0319办公室(纸质学位论文排版规范请参照:
http://pgs.swu.edu.cn/new/xuewei/article.php?articleid=111,可委托学校各打印部制作)
(5)提交学位申请表格:10月20日前将以下表格(见附件)交到田家炳教育书院0319办公室
授位信息表一份
论文选题申请书一份
个人教学计划一份(从MIS系统打印)
开题报告一份(从MIS系统打印)
科研成果登记表一份
科研成果的封面、封底、目录、文章的笫一页复印件一份
学位申请书二份(6)论文答辩:11月底至12月初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7)授予学位:学校授予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的学员硕士学位,学位证书领取时间另行通知。3、2006级调剂教育硕士:
(1)答辩条件: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完清学费;开题并通过。
(2)答辩申请:9月25日前符合条件的学员通过电话(023-68254172)报名申请,校外教学点由教学点统一报名申请。
(3)论文检测:9月25日至9月30日将学位论文电子版发送至jkyyxl@swu.edu.cn进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不能超过30%,超过的不能参加答辩和申请学位。(学院规定文字复制比在30%——40%之间的可以有第二次检测机会,调剂教育硕士都将收取检测费用)
电子版学位论文必须是word文档,包含论文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文件名命名规范:调剂学校+姓名+检测次数,如:青海师范大学陈健一.doc,不符合命名规范的电子论文不进行检测。
(4)论文送审:10月10日前将纸质学位论文一式14份交送至田家炳教育书院0319办公室(纸质学位论文排版规范请参照各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可委托学院推荐的打印部制作)
(5)提交学位申请表格:各学校所需填写的表格请参见附件相应文件夹,也可从各学校研究生部网页下载。10月20日前交到田家炳教育书院0319办公室。
(6)论文答辩:11月底至12月初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7)授予学位:各学校授予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的学员硕士学位,学位证书领取时间另行通知。由于调剂学校答辩材料需通过邮寄的方式给各学校,学位授予可能会推迟,敬请谅解。
友情提醒:为了减少你们的一些工作,我们联系的打印部供你们参考(晓雨打印部 李晓霞 电话023--68253622门市*** 邮箱地址:Xiaoyu.2007123@163.com)价钱你们自已谈,我只是给你们担保,希大家诚信。他们做好直接送到院上。
下载附件:1314945630学位申请用表格.rar
第四篇:答辩须知
“经天纬地”答辩须知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
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天纬地”主题,同学们报名踊跃,为了更加公正、公平地挑选十支“经天纬地”队伍,保证队伍高质量、高水平,特举办此次“经天纬地”答辩活动。
二、活动具体安排
1、材料收集:
各实践队于6月6日晚10:00前将所有纸质资料交至9栋219室陈长海处,电子档发至shijianbu_no4@126.com。6月7日上午我部将把材料送至辅导员办公室给老师审阅。上交纸质材料清单:
(1)《武汉大学2011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书》
(2)所有已签字的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
(3)团队队员保险办理所需材料(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
(4)应急预案
(5)活动策划书
2、答辩时间地点:
6月7日晚6:30测绘楼2楼报告厅
3、评委
应志豪老师、徐晖老师、彭蛟老师、周洪亮学长(现任测绘学院研究生会主席,08年队伍成果《赴云南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获校优秀成果类一等奖)
4、答辩流程
4分钟各队代表自我展示,2分钟评委提问。
三、答辩细则
1、各队伍出一名队伍代表和两名观众。
2、队伍代表须6点到场考ppt和抽签
3、答辩顺序采取队伍代表两轮抽签方式。第一轮实践地顺序抽签,第二轮实践地各队伍顺序抽签。
4、自我展示,每个队伍代表要用ppt列出要点。
5、答辩采取评委打分制,取平均。
实践目的意义20分
预期成果科学性20分
策划创新点20分
日程安排合理性10分
活动必要性10分
活动可行性10分
应急预案及分工等10分
6、注意:因为报名“经天纬地“队伍有24支,而时间有限,所以,各队伍在答辩前必须做好排练,保证自我展示在4分钟内,超过4分钟工作人员将现场打断。
第五篇:答辩须知
远程答辩须知
远程答辩的流程主要包括学生简介、论文陈述、应答应辩等环节。
1.自我介绍
答辩开始首先要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目的是对答辩者进行身份确认,只要说明个人所属学习中心、姓名、学号、论文题目即可。切忌介绍与答辩无关的事。
2.论文陈述
论文的陈述不是照本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而是对论文内容的详细阐述,要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论文陈述时间一般为5分钟,应重视时间的分配,把握住哪些内容要重点阐述,哪些内容只需简单带过。
远程答辩以口语为主,所以答辩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音量、语调和语速。发音要清晰,语调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特别要注意考虑声音延迟的因素,语速一定要放慢。另外借助白板操作展现图表,使陈述既形象又直观,使答辩老师更易接受论述的内容。
陈述结束要注意提示老师“陈述完毕”,避免出现老师学生都不说话的场面,浪费答辩时间。
3.应答应辩
在答辩过程中,答辩老师都是本着培养学生的目的进行科学严谨的提问和善意的指导的。提问一般是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面、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答能力。
第一要冷静沉着。先要集中精力听取并简单记录老师的问题,老师的提问一般为2-3个,老师提问完毕再回答,切忌老师没有说完就抢着回答。第二注意正面回答问题。对有把握的问题要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从容地回答;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保持谦虚的态度,可以实事求是地表示,这个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还未搞清楚,今后一定认真研究。第三认真记录老师的点评。答辩老师一般是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经验丰富或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专家,学生应利用好这一交流信息, 增长知识好机会。
4.答辩结束
老师提示答辩结束即表示答辩完毕,学生向老师示意感谢或有礼貌的离开即可,不要询问答辩结果及与答辩无关的事情,浪费其他学生答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