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记录
东峤赤岐小学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记录
地点:赤岐小学操场
主持人:林明华
参加人员:全校师生,家长代表
主题:安全知识讲座
目的: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提高安全意识、学会防范方法、培养自救自护能力
过程:
林明华:各位老师、同学们 “安全无小事”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和学生的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全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十分严重,火灾、溺水、中毒、交通事故、校园暴力时有发生。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意识,没有进行安全教育。
1.行路安全:靠右边走、不并排多人行走。莫在公路上闲逛、踢足球、打闹。
2.骑车安全:不并排、不带人、不逞英雄追汽车、不大撒把、不强行穿越公路。
3.下坑洗澡:不私自下坑、下坑应有大人监护。
4.伏天中暑:烈日当空下活动时间不宜太长、运动量应有所限制、多喝开水。
5.玩火安全:不带火种、鞭炮等易燃物品进校园。点燃垃圾等物品应在老师监督下进行,老师应在火完全熄灭的情况下离开。
6.校园内禁止带弹弓、玩具枪、刀剑等危险物品。
7.严防病从口入,严禁吃食不干净的食品,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
8.不吸烟、不喝酒、不偷吃校外果园的果子。
总结:树立了师生“安全第一”思想、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学会了防范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同时也为家长敲响了警钟,提高了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
第二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的基本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拓展教育影响的广阔空间,走开放办学之路,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求学校必须进行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创新。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工作目标
营造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育人氛围;
建设校外育人基地,即办好学校观察社会的窗口;
组建一支校外德育队伍,建立自己的校外辅导员网络;
培养一批优秀家长,并以此建立优秀育人家
二、方法步骤
⑴以学校德育处为主阵地,协调学校教育网络,家庭育人网络,社会育人网络三网合理运行。
⑵建设阶段性和开放性网络,在实施中不断拓展网络,随时吸纳鲜活的校内外德育源泉。
⑶建立学校网络。
⑷建立各班优秀家长辅导站,培养优秀家长,建设优秀育人家庭网,宣传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及典型事迹,请优秀家长到班开主题班会。
⑸建立校外育人基地,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锻炼,感受来自社会的积极教育因素,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把校外辅导员请进校园,让他们给校园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清新诱人的时代气息,感受时代发展的铿锵脚步。
⑹创造性地开展三结合教育工作,不断总结得失,把三结合教育这个开放性网络不断引向深入。
三、工作重点
⒈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我国优良传统为专题。学校通过教学途径进行;家庭依靠家长及亲友的言传身教;社会借助德育基地和广播宣传等媒体来影响。
⒉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以“三个一起抓”为工作方针,即“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⒊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宣传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之间的关系。家长配合,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出其闪光点,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发展某一方面的技能。
⒋把班级作为三结合教育的基本点和生长点,深化班级的管理改革,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结合”教育活动。
⒌注重德育基地和社区活动。让学生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⒍开发家教资源,密切家校联系。
⒎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四、工作内容:
1、积极开展爱党爱国爱军爱家乡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开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2、加大法制、安全教育力度。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知识竞赛、故事会、法制展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将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学生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远离违法和犯罪;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学习和讨论、开展学生法律知识测试、“与法同行”中学生演讲比赛和小学生讲故事比赛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同学们“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
3、发挥“素质教育乐园”作用。建立素质教育乐园和假日小队,设立了德育园、科技园、读书园、文学园、体育园、网络园、手工园等,使之真正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增长才干、展示自我的天空。体现益德、助智、健体、促美等特点,丰富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积极参加创建文明活动。一是动员中小学生寻找纠正社会不规范用字,为创建规范语言文字做贡献;二是继续深化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
第三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的基本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拓展教育影响的广阔空间,走开放办学之路,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求学校必须进行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创新。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工作机构 组 长:校长 成 员: 全体教师
二、工作目标
(1)营造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育人氛围;
(2)建设校外育人基地,即办好学校观察社会的窗口;
三、方法步骤
⑴以学校德育处为主阵地,协调学校教育网络,家庭育人网络,社会育人网络三网合理运行。
⑵建设阶段性和开放性网络,在实施中不断拓展网络,随时吸纳鲜活的校内外德育源泉。⑶建立学校网络。
⑷建立各班优秀家长辅导站,培养优秀家长,建设优秀育人家庭网,宣传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及典型事迹,请优秀家长到班开主题班会。
⑸建立校外育人基地,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锻炼,感受来自社会的积极教育因素,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⑹创造性地开展三结合教育工作,不断总结得失,把三结合教育这个开放性网络不断引向深入。
四、工作重点
⒈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我国优良传统为专题。学校通过教学途径进行;家庭依靠家长及亲友的言传身教;社会借助德育基地和广播宣传等媒体来影响。
⒉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 以“三个一起抓”为工作方针,即“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⒊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宣传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之间的关系。
⒋把班级作为三结合教育的基本点和生长点,深化班级的管理改革,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结合”教育活动。
⒌注重德育基地和社区活动。让学生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⒍开发家教资源,密切家校联系。⒎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五、工作内容:
1、积极开展爱党爱国爱军爱家乡教育活动。
2、加大法制、安全教育力度。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是暑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关注特殊群体子女的暑期生活。近年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城市留守少年儿童成为特殊教育群体,工作中尤为关注他们的教育状况,在各项活动中鼓励和推荐他们参加,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融入集体生活,做城市的新主人。
4、发挥“素质教育乐园”和“社区假日小队”作用。建立素质教育乐园和假日小队,设立了德育园、科技园、读书园、文学园、体育园、网络园、手工园等,使之真正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增长才干、展示自我的天空。体现益德、助智、健体、促美等特点,丰富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一是动员中小学生寻找纠正社会不规范用字,为创建规范语言文字城镇做贡献;二是积极动员中小学生参加市十大文明(不文明)行为评比活动;三是通过“小手拉大手”开展“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劝导活动;四是继续深化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
第四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的基本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拓展教育影响的广阔空间,走开放办学之路,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求学校必须进行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创新。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工作目标
(1)营造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育人氛围;(2)建设校外育人基地,即办好学校观察社会的窗口;(3)组建一支校外德育队伍,建立自己的校外辅导员网络;(4)培养一批优秀家长,并以此建立优秀育人家
二、方法步骤
⑴以学校德育处为主阵地,协调学校教育网络,家庭育人网络,社会育人网络三网合理运行。
⑵建设阶段性和开放性网络,在实施中不断拓展网络,随时吸纳鲜活的校内外德育源泉。⑶建立学校网络。
⑷建立各班优秀家长辅导站,培养优秀家长,建设优秀育人家庭网,宣传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及典型事迹,请优秀家长到班开主题班会。⑸建立校外育人基地,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锻炼,感受来自社会的积极教育因素,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把校外辅导员请进校园,让他们给校园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清新诱人的时代气息,感受时代发展的铿锵脚步。⑹创造性地开展三结合教育工作,不断总结得失,把三结合教育这个开放性网络不断引向深入。
三、工作重点
⒈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我国优良传统为专题。学校通过教学途径进行;家庭依靠家长及亲友的言传身教;社会借助德育基地和广播宣传等媒体来影响。
⒉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 以“三个一起抓”为工作方针,即“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⒊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宣传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之间的关系。家长配合,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出其闪光点,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发展某一方面的技能。
⒋把班级作为三结合教育的基本点和生长点,深化班级的管理改革,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结合”教育活动。
⒌注重德育基地和社区活动。让学生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⒍开发家教资源,密切家校联系。⒎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四、工作内容:
1、积极开展爱党爱国爱军爱家乡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开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2、加大法制、安全教育力度。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知识竞赛、故事会、法制展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将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学生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远离违法和犯罪;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学习和讨论、开展学生法律知识测试、“与法同行”中学生演讲比赛和小学生讲故事比赛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同学们“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
3、发挥“素质教育乐园”作用。建立素质教育乐园和假日小队,设立了德育园、科技园、读书园、文学园、体育园、网络园、手工园等,使之真正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增长才干、展示自我的天空。体现益德、助智、健体、促美等特点,丰富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积极参加创建文明活动。一是动员中小学生寻找纠正社会不规范用字,为创建规范语言文字做贡献;二是继续深化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米峪镇联校
第五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制度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探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1.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探索一种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搞好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合作模式,共同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深入了解家庭、社区、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使家长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了解孩子,使社会了解学校、了解教师,理解并支持学校和教师工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正向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推动家庭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3.通过“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促进校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三、具体要求 1.学校教育
在学校思想工作委员会统筹下,按本学期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1)积极努力,加强联系,创造条件,成立由社区、家长、学校共同参加的“三结合教育工作委员会。”
(2)在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家长座谈会效果的基础上,办好“家长学校”。
(3)逐步有计划地聘请不同类型的校外辅导员。2.家庭教育
(1)每学期,班级要召开家长座谈会,介绍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听取家长意见,有针对性地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2)家长意见在班主任手册各年级组织会议记录中要认真记载,已备查考。
(3)班主任每学期对学生至少家访一次,并做好家访记录。
(4)家长定期参加家长学校。3.社会教育
(1)学校性大型活动,由领导小组负责外出聘请联系安排,班级或年级组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联系或安排。(2)邀请有关部门不定期来校作主题报告或宣传。(3)有计划地发动和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