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史推荐书目
中国部分
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或《中国哲学简史》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费孝通,《乡土中国》
蔡尚思,《中国礼教思想史》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萧公权著,《中国政治思想史》
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9月第一版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外国部分
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希克斯:《经济史理论》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彭幕兰:《大分流》
弗兰克:《白银资本》
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
罗素,《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著,《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2月 詹姆斯•多尔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美]理查德•韦斯特、林恩•H•特纳著,刘海龙译,《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美]W•兰斯•班尼特著,杨晓红、王家全译,《新闻:政治的幻象》,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郑日昌等译,《社会性动物》,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美]鲁思•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著,刘少杰等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对古典理论的扩展》(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美]乔治•瑞泽尔著,谢立中等译,《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三联书店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刘训练等译,《大众的反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柏拉图,《理想国》
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
郑也夫,《信任论》
第二篇:武汉大学中国经济史书目
经济社会史
前人著述经济史
钱穆:《简明中国经济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周自强、方行等:《中国经济通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赵德馨、陈锋、张建民:《中国经济通史》,湖南人民出版社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 郑学蒙:《中国赋役制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 傅衣凌:《明清时期商业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与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吴量恺:《清代经济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 吴承明:《经济史理论与实证》,浙江大学出版社
李文治:《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今人著述(社会经济)
赵冈:《中国经济制度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的得失》,浙江大学出版社
牛贯杰:《多元视野:17—19世纪中国的市场与经济发展》,黄山书社 赵红军:《小农经济、惯性治理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刘石吉:《中国民生的开拓》,黄山书社
范金民:《国计民生—请代经济史研究》、《赋税甲天下》,南京大学出版社叶显恩:《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 乔志强、行龙:《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98 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秦晖:《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从翰香:《近代冀鲁豫的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余新忠:《瘟疫与江南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高王凌:《十八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政府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与今天》,中信出版社 陈争平:《近代经济史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孝悌:《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孝悌:《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与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伟保等:《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朱正业:《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科学出版社 叶振鹏:《20世纪中国财政史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何平:《清代赋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倪玉平:《清朝嘉道财政与社会》,商务印书馆
郭松义、李中清:《婚姻家庭与人口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 史志宏: 《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福建人民出版社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年 王先明:《走进乡村》,山西人民出版社 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的社会生活》,中华书局
外国著作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 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
安格斯·麦迪逊:《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960-2030》,上海人民出版社 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黄宗智:《华北地区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的小农家庭与 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3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三联书店,1992 岸本美绪:《清代中国的物价与市场波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三联书店 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 罗威廉:《汉口:一个城市的冲突与社区》,社会科学出版社 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科版,1989 亚当斯密:《国富论》,商务印书馆 戴维·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
濮德培:《尽地用力:清代湖南的国家与农民》,社会科学出版社
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社会科学出版社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罗友枝:《清代宫廷社会史》,社会科学出版社
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三联书店
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朱荫贵、欧阳菲、虞和平译,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滨下武志:《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高淑娟、孙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全汉升:《中国经济史论丛》,三联书店
崔瑞德、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近代社会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0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5》,人民出版社 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 刘克详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6》,人民出版社 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一、二、三),江苏人民出版社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 黄兴涛主编:《新史学》第3卷,中华书局2009年
杜赞奇:《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张仲礼,李荣昌译:《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商务印书馆,2013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明清史
箫一山:《清代通史》,商务印书馆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画报出版社 严耕望:《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
欧立德:《乾隆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周佳荣:《苏报及苏报案——1903年上海新闻事件》,上海社会科学院2005年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三联书店,2011 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中华书局1986年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周佳荣:《苏报及苏报案——1903年上海新闻事件》,上海社会科学院2005年。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江苏人民出版社 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史景迁:《曹寅与康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路康乐:《满与汉:清末民初的族群关系与政治权力(1861-1928)》,人大社 刘凤云、刘文鹏编:《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人大学社,2010 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中华书局,2013年 张勉治:《从内亚到江南:马背上的王朝》,社会科学出版社 汪荣祖:《清帝国性质再商榷—回应新清史》,台北远流出版社 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念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三联书店
近现代史
易劳逸:《1927-1937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版2008。
沈志华:《无奈的选择: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思想与文化史
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东方出版社中心2000年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罗志田:《再造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中华书局2006年
罗志田,《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北京大学出版社,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海天出版社1992年
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潘光旦,《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上海新月书店,1929年
杨奎松:《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思:《潜规则》、《血酬定律》
文献:
《清史稿》 《清實錄》
《大清歷朝東華錄》 《大清會典》 《清三通》 《大清一統志》 《清代筆記史料叢刊》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武漢大學文庫
任放:《明清長江中游市鎮經濟研究》、《中國市鎮的歷史研究與方法》
楊國安:《明清兩湖地區基層組織與鄉村社會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
《國家權力與民間秩序:多元視野下的明清兩湖鄉村社會史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張建民:《明清長江流域農業水利研究》(彭雨新,張建民)武漢大學出版社
《災害歷史學》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明清長江流域山區資源開發與環境演變》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明清長江中游農村社會經濟研究》商務印書館2010年
陳鋒:《清代鹽政與鹽稅》,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清代軍費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清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中國俸祿制度史》,武漢大學出版社
《中國財政經濟史論》,武漢大學出版社
徐斌: 《明清鄂東宗族與地方社會》,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三篇:经济史专题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经济的变化
一、农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与技术
(1)元谋人、北京入主要靠采集和狩猎。随着对自然认识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到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牛坡、河姆渡)原始农业出现,并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这时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有骨器、木器等。
(2)夏商周时期农具多为木、石、骨、蚌所制,很少有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绿肥等,夏朝人开始懂得原始灌溉技术。
(3)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开始出现并推广,前者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后者是我国农业技术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4)两汉时期农具改进,牛耕推广。铁农具安装了犁壁,比西方早1000多年;赵过发明耧车。这时期铁农具传至西域和珠江流域。二牛抬杠式牛耕传至珠江流域;出现一牛挽犁牛耕法。耕作、管理技术进步快。西汉代田法;及时收割,优选种子;水稻育秧移植技术。东汉时出现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法。
(5)隋唐时期圩田普遍,放火烧山,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两年三熟耕作方式推广。发明了筒车,曲辕犁。2.水利兴修
(1)夏朝人开始懂得原始灌溉技术。
(2)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发展:中原——普遍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时楚国——孙叔敖修芍陂。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天府之国”;水工郑国修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成沃野。
(3)两汉时期水利事业发展。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六辅渠、白渠。江淮、江汉地区修治天然陂池。
东南地区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西南地区利用雪水、地下水,修坎儿井。
(4)隋唐时期农田灌溉发展,发明了筒车;开凿大运河,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
3.农作物种植及引进、推广与商品化
(1)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半坡、河姆渡)原始农业出现,并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
《2)夏商周时期农作物品种有较大发展,“五谷”(稻、黍、稷、麦、豆)都已种植。
(3)汉朝稻麦种植推广。稻麦推广,并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4)隋唐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
(5)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粮食产量大量增加,对养活众多人口、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有重要意义。清代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4.经验积累
(1)汉朝时《汜胜之书》记载了关于作物栽培的论述。《四民月令》记载了农事活动安排、农业生产技术内容。(2)北朝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3)元朝颁发《农桑辑要》。
(4)明清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记有农业生产技术的内容。5.政府的重视与政策
(1)战国商鞅变法措施之一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2)西汉时,汉高祖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士兵归乡复田宅,免自卖奴婢者为庶人,抑制商人,减轻田租),文帝景帝重视农业生产,多次减免田租赋役。
(3)东汉光武帝多次颁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禁令;恢复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鼓励流民返乡垦种;裁减官吏和军队,让其回乡务农。
(4)曹操推行屯田制(后来魏蜀吴三国都实行过);北魏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5)东晋政府实行休养生息,安抚南迁流民;南朝宋赋轻役稀,使江南民殷国富。北周武帝改革时释放奴婢,严禁隐瞒田地、户口,强制僧尼还俗务农。
(6)隋唐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两税法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7)北宋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等。(8)清朝实行“更名田”。(明一条鞭法、清摊丁入亩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1.矿冶业
(1)商周是青铜铸造的繁盛时期。西周时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
(2)春秋战国时期冶铸业有划时代的发展:掌握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早于欧洲两千年以上);青铜铸造工艺有所创新(金银错新技术);雕铸艺术。(莲鹤方壶)。
(3)西汉冶铁以煤作燃料,发明淬火技术;东汉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发明并推广低温炼钢技术。宛、巩是冶铁中心,广汉、蜀郡的冶铜场和铸铜作坊很有名。(4)唐朝铁的产地有一百多处。冶铸业融人外来风格,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5)明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一日可产铁六七千斤。2.纺织业
(1)半坡人会织麻,大汶口中晚期已能养蚕缫丝。
(2)商周时纺织出现斜纹提花和刺绣技术。
(3)纺织业也取得新进展,长沙楚墓出土的麻布纤维相当细密。
(4)两汉时丝织业水平很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品种;长安、临淄等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陈宝光妻是西汉民间最优秀的纺织家;马王堆汉墓素纱禅衣是精品。新疆种植棉花,有了棉纺织业;羊毛成为纺织原料;会稽葛布(是著名的越布)很名贵。
(5)唐代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品种繁多,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许多品种。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6)明代丝织工具有重大革新,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分工细密,出现地区或行业的分工,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萌芽。3.陶瓷业
(1)原始社会我国居民就掌握了制陶技术:半坡人制作彩陶,大汶口中晚期能制黑陶、白陶。(2)商周时出现原始瓷器。
(3)南北朝制瓷技术日臻成熟。南方盛产青瓷,器皿形制美观。北方创制出白瓷。
(4)唐代瓷窑遍布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青瓷中的秘色瓷也出现。
(5)北宋制瓷业大大超过前代。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是当时著名的五大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南宋、元时,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4.造船业
(1)秦汉造船业发展迅速,汉代发明橹、舵、布帆,还使用锚。
(2)唐代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并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3)北宋的造船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区。南宋的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业中心,能制造大型远洋海船。5.漆器业
(1)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河姆渡时期就出现红漆碗。商周时漆器制造已达较高水平,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
(2)春秋战国时期漆工艺有新成就,采用夹纻技术。(3)两汉制漆业迅速发展,工艺水平高,漆器质地轻巧,造型美观,色泽光洁,纹饰精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漆器是当时的精品。6.其它
(1)春秋战国时期煮盐与酿酒业有较大发展,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四川井盐都已开发;可用曲造酒。(2)煮盐是秦汉重要的手工业;盐铁专卖制度反映了盐的地位。
(3)明清时使用双色套印技术,并出现了多种颜色的彩色印刷品。7.经验积累
(1)战国时期出现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2)明清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有明代手工业生产技术,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三、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1.先秦商业
(1)夏商周时期的商业:商民善于经商,以贝作货币,都城是繁荣的商业都市。
(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
许多城市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如临淄、邯郸、郢)2.秦汉商业的繁荣(1)商业通道四通八达。
(2)城市设有专共贸易的“市”,市内商肆按行业排列,整齐有序。
(3)与周边少数民族贸易频繁,(以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的对外贸易频繁)
(4)以黄金、铜钱为主币,统一全国货币,秦用半两钱,汉武帝后改用五铢钱。
(5)出现大批商业都会,如长安、五都(洛阳、成都、邯郸、宛临淄)等。3.隋唐商业的繁荣
(1)开元通宝钱在唐代取代了五铢钱成为通用货币。(2)市场更发达:设固定交易场所——市,政府设官进行管理。市内设邸店、柜坊,店面不能任意扩大,买卖有时间限定。唐后期,大城市出现城市;农村、偏远地区出现草市。
(3)商人多,商人足迹遍及全国,并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
(4)城市兴旺:长安,洛阳,扬州,成都。4.明清商业
(1)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品种达两百余种。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北京、南京)(3)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4)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5)闭关政策。
四、土地制度的演化
1.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它开始于商,兴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国有土地制度的典型特征。
2.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民主革命后的土改才被消灭。
(2)封建土地国有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主要形式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①王田制:王莽改制时实行王田制,是井田制外衣掩饰下的封建土地国有制。
②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度,它始创于北魏,隋、唐两朝相继沿袭,而且还被日本借鉴、吸取。均田制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其基本特点是不触动地主阶
级的利益,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
认识:①土地所有制是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形式;②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决定着封建制度的发展方向;③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根源;④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五、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1.“相地而衰征”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2.初税亩
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是用法律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按田亩收税,其实质也是承认土地私有。3.编户齐民
两汉管理百姓实行编户制度,被编平民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征收赋税、徭役、兵役。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4.租调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实行,受田农民纳租、凋,服徭役、兵役。
5.租庸调制
隋、唐初期实行。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6.两税法
唐朝于780年开始实行,它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7.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其中“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实质上是纳钱代役和按亩纳税。8.一条鞭法
明后期实行,把田税、丁税和杂税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银两。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9.地丁银
清初雍正帝实行摊丁人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它的实行,废除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一方面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六、思维能力拓展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经济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繁荣时期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地方,货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下列一些主要的因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
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2.中国古代推行的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
中国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主要有:(1)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2)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3)官营工商业政策。(4)对外贸易政策。(5)救荒政策。(6)平抑物价政策。
(7)增殖人口和扩大劳动力生产政策。(8)推广科学技术政策。
(9)重农抑商政策。上述各项政策在内容上多有交错,又各有其相对独立的内涵。在其实施的时间上,有的延续时间较长,有的则主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存在。3.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统治者为什么重视农业?
因为农业的发展:
(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立民之欲——安定民生——稳固统治。
(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出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故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在封建前期,它的实行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而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清统治都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家落后,也就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4.经济重心的转移(1)经济重心转移的三个阶段
远古到西晋,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经济发展重心在北方。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逐渐南移。
经济发展从北方和南方基本平衡到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成为不可逆转之势。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阶段。这一时期,北方经济继续凋弊,而南方经济迅速增长,终于赶上和超过了北方,致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由北方到南方的转移,并不断得到巩固。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规律
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魏晋南北朝,终结于两宋时期。从南宋开始直至现在,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南方。史学家认为,先秦时代的经济重心还有个东移问题,即从西周时期的关中地区向黄河中下游一带移动的趋势。南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3)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自然环境与整个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北方连续战乱,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大量南迁的北方农民,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与江南人民一道辛勤劳作;统治阶级为保证国用,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都城南迁,政治重心南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南方自然环境、海外贸易优于北方。(4)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认识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比较突出。
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从地理角度认识重心南移: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米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人,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气候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得好。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从政治角度认识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5.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和内容特征分类(1)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①封建统治者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收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为主转变,这一转变以唐朝两税法为主要标志。
②随着封建经济发展,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由实物为主逐步向货币为主转变,这一转变以明朝的一条鞭法为标志。
③赋税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如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制,都是把各种杂税合并起来,统一征收。上述三个转变表明:赋税制度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状况。赋税征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保证劳动者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如果统治者破坏了这个原则,进行超经济的掠夺剥削,只能适得其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和自身灭亡。
(2)赋税制度的内容特征分类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人亩。
6.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到清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这期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发展十分缓慢。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
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和西欧几乎是同时出现的。然而,它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强有力地推动着自己的国家冲破封建牢笼,步人近代社会的门槛。
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终究难以冲破自然经济的藩篱。原因何在?
资本主义能在西欧腾飞,得力于重商主义的推行,而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不断遭受摧残,要归罪于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两代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明清两代屡次颁布禁海令,严禁人民私自出海贸易。明神宗派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在工矿业发达地区,广设关卡,处处征税。清朝在全国城镇、交通要道,遍设税局,征税范围几乎包括全部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明政府还建立岁办和采办制度来盘剥商人。由于从事工商业必须承担风险,封建地租、高利贷就有更大吸引力。在明清两代,那些徽商、晋商发财以后,都广置田地,开办当铺,认为田地是最可靠的产业,放高利贷可以安坐获益。这就大大阻碍着社会财富向产业资本转化,因而限制了资本主义的成长。概括的讲,阻碍资本主义成长的原因主要包括:①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②封建地租很重,地主、商人剥削的钱财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③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控制外贸;国内关卡林立,对商品征收重税。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第四篇:经济史论文
中国古代经济史文明的研究
关键词:古代 经济
经济史
摘要:本文通过对古代经济史的学习,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从而对中国古代经济史文明有了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一.古代的农业经济
农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来考虑。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古代农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唐朝时期茶叶已成为普遍的饮料,茶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是农产品商品化之典型。元朝时,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明代已推向江北。明清时期,棉花、蚕桑、茶叶、烟草、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②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要重视农业,自秦汉至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西汉时,江南、西域和西南的土地都得到一定的开发。隋唐时,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利用,适于种植高产稻的圩田很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明清时,连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沙洼地也被利用起来。
③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种植;明代引进了玉米番薯;清代前期种植经济作物已很普遍。从秦汉到隋唐,农业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不断发展。钢刃铁农具在隋唐时期已普遍使用。隋唐出现筒车和曲辕梨。农业生产工具在宋代以后无大改进,加之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不断加强,这预示着封建生产力已经走到尽头,商品经济的发展必将促进新生产关系的出现。
④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从战国的商鞅变法到清朝统治者,都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它的实行,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国家安定、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过一定积极作用,应该给予肯定。但压制工商业的发展,其结果必然是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停止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发展的层面上。其弊端在明清时期更加严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⑤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一是纳税物品由实物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货币地租,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二.古代的手工业经济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主要有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等。每一部门的发展包括产地、规模、技术水平、产品数量与质量、产品销路等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奴隶社会就有了冶铜工业,(即青铜工业),封建社会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中国冶铁工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
②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任何一个工业部门,不论其创立的早晚,一旦创立以后,它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冶铸技术的发展为例:商朝时有了青铜铸造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唐朝的铸造业已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③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从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到了封建社会,工业生产的规模有所扩大,劳动分工也渐趋细致。尤其是明代中叶以后,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牙,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④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超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迁移。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很发达,在世界上曾经居于领先地位,但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手工业始终为农业文明经济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虽然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产生并有了缓慢发展,但又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始终没有进入手工工场时代。
三.古代的商业经济:商业贸易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方面,与工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历史上的商业贸易现象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等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古代商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城市逐步增多,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明朝时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②从北宋起,我国的小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朝时,商品经济出现了空间活跃的局面。大量农产品、手工业品投入市场,品种达到两百多种。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很快。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时朝中后期的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明前期以前对外贸易兴盛,此后衰落。对外贸易是在农业、手工业、城市商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受到交通运输状况的制约,同时与统治阶级的对外政策有关。汉朝以丝绸之路为主要路线的陆路贸易开始发展起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中亚,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纪元。唐朝陆路边境贸易和水路贸易都得到发展。唐朝和亚洲各国都有直接贸易往来,同朝鲜、日本、印度等国水路贸易相当频繁。中西贸易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远销中亚、非洲和欧洲国家。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从明朝中后期起,由于倭寇入侵,我国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多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口与外国通商,阻碍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妨碍了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拉大了我国经济、科技与西方科技、经济的差距。
中国古代经济史博大精深,我们所认知的只是凤毛麟角,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可以对中国古代经济史更加的了解。
第五篇:经济史问题
经济史问题
1.总结清前期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3~5个方面)。
2.19世纪西方对华鸦片贸易是如何泛滥的?它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3.近代不平等条约制度对中国经济有哪些重要影响?
4.论述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发展概况、经营管理特点及历史意义。 5.比较近代钱庄业与票号业各自的经营特点。
6.论述近代中国金融业新旧更替的历史过程,试析新旧更替的主要原因。
7.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化“国家资本启动30年----民营化30年----逆转为国家资本垄断”走向的主要原因及历史经验。
8.中国近代三次经济立法高潮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9.请结合某一行业具体史实分析国家资本及民间资本在近代经济发展中各自作用及局限性。
10.论述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11.没有农业改革相配合的“工业化”评析。
12.您认为张謇、陈光甫、范旭东、卢作孚等企业家在与强大的外国资本竞争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学习?
13.为何“儒商”在近代企业家群体中成就更大、影响更广 ?
14.试析近代工商社团在经济发展史中的作用。
15.谈谈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1945年间在我国东北的主要产业政策。
16.论述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抓捕和奴役中国劳工的史实及其对沦陷区经济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17.抗战时期中国西部经济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作用。
18.论述抗日根据地经济斗争的主要特点及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 19.分析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很快出现经济崩溃的主要原因。
20.论述土地改革的伟大历史意义。
21.试述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胜利的必然性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22.试述中国经济近代化过程中的地区差别。
23.总结建国初期陈云等人治理恶性通胀的主要经验。
24.结合经济史实论述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什么不能跨越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5.论述建国初期“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经济方针的历史意义。
26.试评建国初期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27.“一五”期间我们通过计划体制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现在我们却对计划体制进行很多否定,试结合经济史实谈谈您对计划体制的认识。 28.“三大改造”的提前完成对其后20年中国历史有何重要影响? 29.结合有关大跃进运动的经济史实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
30.在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全会均把“三农”问题作为研究主题,请谈谈您在这方面的认识。
31.结合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实试论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变化。
32.与苏联东欧相比,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3.请谈谈您对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认识。
34.试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及现阶段应采取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