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观察记录一份

时间:2019-05-14 18:4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儿童观察记录一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儿童观察记录一份》。

第一篇:学前儿童观察记录一份

备注:这是我提交的学前观察记录的期末作业。供大家分享。

观察主题:莉莉是如何学习使用筷子夹珠子的?

观察目的:通过观察莉莉学习使用筷子夹珠子的过程,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幼儿是如何在自我尝试中进行认知建构的。

观察对象:莉莉

观察时间:2014年4月14日,15:10---15:20

观察者角色:静态观察

取样:夹珠子游戏

儿童基本信息:莉莉,6岁,福利院儿童。在莉莉成长的过程中,小时候由保育员阿姨喂饭,到五六岁的时候,学习使用勺子吃饭。但吃饭还不会使用过筷子。她是一个健康儿童,随着要进入小学以及需要学习更多生活自理的能力,老师们安排了孩子们玩筷子以及学习使用筷子夹珠子的游戏,以便进一步巩固使用筷子的熟悉程度。材料:一盒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水晶珠。一个空杯子,一双筷子

莉莉听完老师今天活动的介绍,开始握起筷子,她的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稳稳的捏住筷子。基于前几次的用筷子游戏,她已经学会了正确握筷子的姿式。

她用筷子开始试了几下,夹起一个白色圆形的珠子,她紧绷的神情微微笑了一下。可当她举起准备放到空杯子中时,突然手一抖动,珠子滑落掉了。她猛的惊了一下,收紧了眉头。接着,她开始再次尝试。她用筷子一个一个试,又尝试了两次圆形的,结果都和第一次一样,在运送到另一个杯子的过程中滑落下来。

她开始停下筷子,转过头看向左右的小朋友,当她发现坐在左边的阿初用筷子夹着一个方形的珠子时,重新坐下低下头尝试。

这一次,她用筷子拨动着盒子里的珠子,终于发现一颗绿色的长方形珠子,她慢慢地用力夹住,试了一下,又把手握筷子的位置向下移动,眼睛盯着珠子,手指用力握紧,用力的再次夹住,缓缓地抬高手臂,移到到空杯前,松手,准确地把珠子放入。她嘴巴上扬,自豪地笑了起来。接着,她再次在盒子里拨动着,寻找长方形的珠子,这一次她的左手开始在盒子里一颗一颗挑选,选择出长方形的珠子,放在筷子的最下方,开始尝试。她再次试着夹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她把筷子放在桌面上,用力的顿了一顿,让筷子的两头对齐,手握的位置向下移动,从原来的握的顶端移到靠近下面

二分之一位置,这一次她成功的夹起一颗蓝色的圆形蓝色珠子,她兴奋的站起来,对着在指导其他小朋友的黄老师惊喜地大叫:“黄老师,看,我夹起来珠子了”。

第二篇:学前儿童观察报告

摘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主要的问题行为之一。本文从不同年龄段幼儿攻击性行为分布的特征及原因、不同年龄段攻击行为与性别关系的变化、不同年龄段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的变化三个角度浅析分析学前儿童在园内的攻击性行为。并提出几点教育建议以便幼儿教师参考。

关键词:幼儿 攻击行为 不同年龄段 建议 问题提出

幼儿的攻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类型和后天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人内在存在的攻击心理在未来生活中的指向。如教养适当,这种内在的攻击心理可能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如征服外部环境并在驾驭外部环境中取得成功,目标就会变成人们心理中的积极成分,如坚韧性、毅力等意志品质;若未受到适当教育指向一些不被社会赞许的目标,如伤害别人、危害集体和社会利益等,则这种攻击就是有害的,是一种反社会行为。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养者应尤其注意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及时给予适当教育,以便为幼儿未来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及界定

攻击性行为一般是指任何形式的有目的伤害另一生物体,而为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它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与心理伤害的行为活动【1】。因此,儿童身上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定义为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包括打、踢、推、掐等身体攻击行为和哄起外号、造谣中伤等口头攻击行为。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过程

1、研究对象

××幼儿园,小中大班六个班级。

2、采用事件取样法 即以选定的行为或时间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所需的条件是在自然情境中等待所需要观察行为的出现,当行为出现后立即将行为记录下来。

3、步骤

1)确定攻击行为的操作定义及观察的行为范围。我们把攻击行为定义为:任何运用踢、抓、拍、拧、掐、推以及运用工具等有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动作,或者是出现骂人等有意伤害他人的言语攻击行为。

2)确定观察记录的维度,在本次观察报告中,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即:攻击者与被攻击对象的性别关系;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即身体攻击、言语攻击。

3)编制观察记录表。观察记录表包括攻击者与被攻击者性别、班级以及针对攻击行为的操作定义所列出来的具体攻击方式。4)正式观察。正式观察以幼儿园的班级为单位,每个年龄班观察两次,每次观察的时间是从上午的8点到10点钟,包括儿童用餐时间、上课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

三、分析及结果

1、攻击行为样本的分布情况

观察记录收集起来以后,最后得到攻击行为事件33件,这33件攻击行为的发起者年龄和性别的次数分布见表1 表1 攻击者年龄和性别的次数分布与百分数

年龄 小班 中班 大班 合计

男 11 9 2 22

百分数 78.5% 69.3% 33.3% 66.6%

女 3 4 4 11

百分数 21.5% 30.7% 66.7% 33.4%

合计 14 13 6 33

百分数 42.4% 39.4% 18.2% 100% 由表1可知,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此次观察中所占比例最高,是因为在该阶段幼儿尚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且小班幼儿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因此攻击与冲突主要是由物品或争夺空间引起的。如在小(1)班观察的过程中,在盥洗后回到座位开始游戏活动之前,就有两例因争抢座位而引起的攻击行为。而中大班攻击性行为则成递减趋势,一方面是因为争夺空间物品的现象减少、,因此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几率较低。就本次观察中所得数据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攻击性行为的整体趋势是下降的。

2、攻击者与攻击对象性别关系的年龄变化(见图1)

90%80%70%60%50%40%30%20%10%0%同性攻击异性攻击小班中班大班

图1 不同年龄段攻击性行为性别关系的变化

就观察到的现象而言,小班幼儿对自身的性别概念基本上模糊的,一直被教师强化自身性别角色的意识,所以在活动中幼儿的分组总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来的,即教师基本上以性别概念来对幼儿进行分组。因此无论是在集体活动中还是在自由活动中,同性幼儿待在一起的概率相对来说较高。小班幼儿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在与同性伙伴交往中抢夺地盘、玩具、食物的现象较普遍,因此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几率较高。根据现有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幼儿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成分: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2】。性别稳定性大致在4-5岁即中班阶段,幼儿已有了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基本稳定,或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与同性幼儿交往,但与此同时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需求变强烈,因此在这一时期,同性攻击与异性攻击的差异不太大。到了大班阶段,幼儿对自己、他人的角色有了清晰、稳定的认识。幼儿开始更多的以同性别的同伴为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对象,而幼儿在园的攻击行为主要起源于同伴间的互动,自然,其攻击行为的对象也多以同性别儿童为主。

3、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见图2)

80%70%60%50%40%30%20%10%0%小班中班大班100%90%80%70%60%50%40%30%20%10%0%言语攻击身体攻击

图2不同年龄阶段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的变化图

据史慧中的研究:3-4岁幼儿能掌握1000个左右的词汇且以动词、名词、语气词为主【3】。所说的句子较短,口语表达能力较弱,幼儿的情绪特点是“有感于内,必形于外”,该特点在小班幼儿身上更为明显。因此,小班幼儿一旦与同伴发生争执,身体攻击是他们采取的首要解决问题的方法。4-5岁是学前儿童词汇丰富的活跃期【3】。在该阶段,中班幼儿句子结构发展较为明显且初步学会根据情况确定言语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在中班阶段言语攻击现象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5岁以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且已经具备能根据所处的具体情境来调节自己的言语。同时,因父母和教师对大年龄孩子出现的身体攻击比较重视,会给予坚决制止。而对他们的言语攻击相对容易忽视。

因此,小班阶段,幼儿较多使用身体攻击;中大班阶段,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的比例逐渐增加。

四、教育建议

1、由表1可知小班阶段的攻击性行为在33件攻击性事件中所占比例是最高的,由此前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角色游戏和活动中有意给幼儿提供充足的空间和同一类玩具和活动器械;对于中大班幼儿而言,教师应在活动前有意与幼儿讨论活动规则、角色担当、场地安排、玩具分配等问题,提高儿童同伴间合作和友爱的技能。一旦发生攻击性行为,教师应用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游戏权利剥夺等方式进行干预。

2、就图1所表明的现象来说,小班阶段同性攻击行为较多的原因是教师的不合理安排分组所致,当然并非是取消这样的不合理分组就会使攻击性行为下降,而是教师应该把更多的主动性交给儿童让他们自行决定分组,与不同性别幼儿开展更多的同伴交往。教师如若强化幼儿的性别角色意识可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运用游戏等方式来帮助幼儿获得角色认知。当然在面对攻击性行为时,无论是针对同性幼儿还是针对异性幼儿,教师都应当给与适当干预和预防,具体措施如上。

3、图2实际反映出的是一个教师及家长容易忽视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言语攻击行为逐渐增多。在园所时,教师应细心观察言语攻击倾向较重的幼儿,及时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转变一些不当教育观念和方法、配合教师在园内的教育工作等。此外,教给家长一些切合实际的小技巧如缩短游戏时间、减少外出游玩机会等负惩罚的手段来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当幼儿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行为时都要给予及时表扬进行强化。

参考文献:

【1】管红云,王声湧,刘治民,等.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11):903

【2】张文新 儿童社会性发展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7

【3】张明红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 【4】李季、徐燕明 童心解读——早期情绪健康与情意智能培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3

【5】张明红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李红 幼儿心理学 [M].人民教育出版社

致谢

在本次观察中非常感谢××老师帮我们联系、安排幼儿园;在下园观察前帮我们审阅、修正观察记录表,并在观察结束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以便完成后期分析总结的工作。感谢××幼儿园的园长及各个班教师的支持和配合,为我们提供了宽松、自然的观察情景。

由于本次观察分析是首次,很多环节难免有纰漏、对观察结果的分析较浅显且带有个人观点,不免有不科学之处。且对儿童的部分行为没有找到充分的理论支撑,这是本次观察分析过程中暴露出的自身的不足之处,恳请老师予以批评指正。

第三篇:攻击性儿童观察记录

关于顾一凡小朋友个别教育计划

大四班

瞿佳

幼儿姓名:顾一凡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6.10 家庭住址:金杨路685弄6号401室 联系电话:50719440 家庭成员及工作单位: 父亲:顾

伟 待业

母亲:金 备 京瓷电子有限公司

一、情况分析:

(一)性格方面

顾一凡小朋友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好动、爱动脑筋的孩子。在自由活动时间,时常会看见他满教室地奔跑,打闹,也时常听到小朋友来告诉:“老师,顾一凡又在扔玩具了”;“顾一凡又在打架了”。而他总可以说出一大堆的理由,他从来不会自己先承认错误的。于是,在每次做了错事以后,我总是要问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给他分析道理,让他学会承认错误。

顾一凡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在集体活动时,只要活动前先鼓励一下他,“你们看,顾一凡学本领的时候多认真!”接下来的活动,顾一凡就会做得很好。要是批评他,他就会很不服气。

(二)能力方面:

在学习活动中,顾一凡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他思维活跃,反应灵敏,知识面较广,喜欢做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和活动。在体育活动中,顾一凡的动作发展比较好。但顾一凡的动手能力比较弱。

(三)家庭方面:

除了妈妈对他的管束,顾一凡在家多由奶奶带,而奶奶对他宠爱有加,百依百顺,因此也造成了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能吃一点亏,而且还有那么点小心眼。

二、学期培养目标:

1、活动中能与同伴和睦相处,能学着用轮流、结伴、请求、商量等方式,有友好交往相互合作的习惯。

2、能主动地学着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辨别是非,鼓励其继续学着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常规。

3、在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注意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

4、学着谅解别人的过错,做个大方的男孩子。

5、密切联系家长,互相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达到教育一致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阶段目标:

(一)二、三月目标:

1、加强自控能力,不影响他人,遵守集体规则。

2、在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注意倾听他们说话的习惯。

时间:2004、2、24 情况记录:

在上午的数学活动中,顾一凡在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在思索数的加减法,仔细观察图片中物体的具体特征。一旁的赵文彬在插嘴到,2+4=6,4+2=6。顾一凡听见他的讲话声,就对赵文彬说,你举手讲呀!你使按照什么来排题目的?我听了他的话以后,向他望望,赵文彬就顺着他的思路,说出这些加减题是按照形状来列式的。活动结束后,我将顾一凡叫道跟前,告诉他上课不要随意插嘴,要学着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倾听同伴的讲话,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孩子。分析:

顾一凡今天的插嘴行为,从遵守纪律上看,是一个不良的行为。但从孩子的平时表现,与今天的表现进行比较,是有了一个明显的进步。他今天在认真听讲了,所以才会出现插嘴的现象,如果不认真听讲,才不会去理解别人在说些什么呢!孩子需要鼓励,因为在活动前,我表扬了他带来了资料,还带了一些动脑筋的玩具来幼儿园。看来,正面引导这一教育手法还是适合顾一凡小朋友的。

时间:2004年3月1日

情况记录:

顾一凡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自由活动时,只要老师不提醒,他不是满教室的奔跑,就是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看,又是满地毯的雪花片。我不禁皱了皱眉,旁边的小朋友马上告诉我:“是顾一凡扔的。”我把他叫了过来,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也不说为什么,只是强调:“不是我一个人扔的。”我让他把玩具整理好,显然他很不情愿,但是扔玩具的事实摆在面前,他不得不捡。分析:

扔玩具是顾一凡的老毛病了,可以说是“只知错不知改”,原因在于顾一凡的对幼儿园玩具的不爱护,他觉得这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懂得珍惜!如今,对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幼儿,普遍存在着一问题。为了顾一凡改掉这一坏习惯,我决定运用集体的力量去转变他。对于他的这一行为,我们开展了讨论:幼儿园的玩具该不该珍惜?如果有人不珍惜幼儿园的玩具,那该怎么办?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对付不爱护幼儿园玩具的人的办法,最后,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如果说谁不爱护幼儿园的玩具,就不让他玩幼儿园的玩具,或者就请他把自己家中最好的玩具拿来,送给幼儿园。

通过这次讨论以后,顾一凡在爱护玩具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同时,也对全班幼儿进行了爱护玩具的教育,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时间:2004年3月16日

情况记录:

顾一凡上课爱动脑经,思维活跃,可是他总是坚持不到最后。前半段时间举手积极,听讲认真,可往往过了一半时间,他就坐不住了,影响旁边的小朋友不算,还要随便离开椅子。跟他谈话,他也知道自己的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晚上,离园时,他的奶奶来接他,我告诉他顾一凡上课的情况,和她一起找找原因。奶奶说他这段时间天天一回家就看他妈妈给他买的动画片,晚上很晚都不愿睡觉。分析:

顾一凡的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就在于他的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就会使大脑产生疲劳,给大脑加压,从而分散注意力。由于顾一凡晚上很晚才睡觉,所以,第二天就影响了学习活动的开展。刚上课时有兴趣,就积极参与,后来觉得累了就无法认真听讲了。

于是,我与家长及时联系,控制孩子观看动画片的时间,按时睡觉,让孩子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参与活动。

时间:2004年3月26日

情况记录: 顾一凡这孩子虽然很调皮,但是,他是一个讲道理的孩子,而且喜欢受到表扬,得到表扬后他就会表现得特别好。午睡时,顾一凡十分兴奋,睡不着觉。一会儿和旁边的张鸣说话,一会儿用脚踢上铺的徐顺。我提醒了他,他对着我眨眨眼睛。于是,我对他说:“顾一凡这几天的表现都很好的,前两天睡觉也睡得很好,老师还表扬过了呢,今天怎么回事啊,不想睡觉吗?”顾一凡说:“不是的,我要睡觉的。”“那你就做个乖孩子,马上睡觉,好吗?我相信你,一会会就能睡着的。”顾一凡点点头,一会儿的工夫,顾一凡就进入了甜蜜的梦想。分析:

孩子的心灵是无暇的,他们所做的一切事都是没有恶意的。只是由孩子的天性所造成的。有时,孩子犯了错,批评可能会让他变本加厉,反之,给孩子爱,在他做错事的时候与他讲道理,而不是训斥,他就会听信于你,信赖你,这样,教育工作也就容易开展了,顾一凡就属于这样类型的孩子。其实,这也是成功教育的关键。

(二)四月目标:

1、提高自制力,学着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2、活动中能学着用请求、商量等方式和同伴进行交流。

时间:2004年4月5日

情况记录:

早锻炼时,我请跳绳已经达到30个的幼儿可以选择其他的玩具玩,顾一凡还没有达到,可是他为了能玩其他的玩具,就坚持不懈地努力,在他每天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顾一凡能跳满30个了。我同意他去玩跳跳球,可是此时,跳跳球已经被先玩的小朋友拿走了。只见他来到平日里较内向的陈天俊面前,强行地让陈天俊离开,没想到陈天俊没有让他,顾一凡就要挤他走,并吵了起来。我走过去,问他:“你刚才为什么和陈天俊吵架?”“他玩了好长一段时间了,不肯让给我。”“那你是怎么和陈天俊说的?”顾一凡不语。“你想想,用什么方法陈天俊让你玩。”一会儿,顾一凡骑着跳跳球来了,他说:“瞿老师,我跟陈天俊说:‘请你给我玩一会儿,等会我再还给你。’他就给我玩了。”

分析:

每一个都会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有的孩子多,有的孩子少,这与他们的不同生活经历造成的。顾一凡在平时,对待一些较弱的孩子用强制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一些个性强的幼儿则不会让他,这样,顾一凡就会出现你不给我玩,我就抢的行为。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老实”“懦弱”将会被社会所淘汰。但是,孩子的进取性应该是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以他人可以接受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发生矛盾时,应该通过商量、说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时间:2004年4月16日

情况记录: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顾一凡再一个人玩的时候挺好的,一旦有同伴与他一起玩时,总会发生一些小矛盾。不是和别人吵架了,就是满教室乱蹦。归根结底,还是自控力差在作祟。我想找些机会让他静静心。

今天有公文课,做得快的幼儿都下来了,我正在整理玩具,有的孩子就来帮我一块儿整理。顾一凡也跑来凑热闹,我就请他帮我整理。可是他却说:“我想玩。”我说:“我觉得你能干才请你帮忙的,顾一凡听我夸奖他,就高高兴兴地整理起来,不再到处跑。

分析:

顾一凡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他有许多优点,如:学习很认真、努力,懂道理,对老师有礼貌等。顽皮,是孩子的天性,毕竟是孩子,所以,时常会犯些错。但是,只要你和他讲道理,他就会信服于你,他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如果你要强迫他做什么事,他绝不干。如果你冤枉了他,他会感到十分的委屈,而且还会生你的气。所以说,在当孩子不能自制时,老师要运用适宜的方法去制止他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增强了他的自控能力。

时间:2004年4月28日

情况记录:

自由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安静地看着书,只听庞正煜大叫:“顾一凡,你讨厌,走开,我不要你和我在一起。”我闻声望去,只见从动口已经发展到了动手,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互不相让。我制止了他们,并请他们俩说说事情的经过。顾一凡说:“是他不好,不让我看陈天俊的书。”“你老是和我吵架,我就是不让你看。”庞正煜争辩着。

“我们互相之间都应该是好朋友,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都可以解决的。今天的事确实是庞正煜先不好,为什么要排斥他呢?顾一凡也有不对的地方,碰到不满意的是就动手,这样当然不能解决了。换个方法解决不好吗?”听我这么说,庞正煜不再坚持,答应让顾一凡一块儿看书,顾一凡马上眉开眼笑了。两个人很友好的看起了同一本书。

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争吵司空见惯,他们所运用的解决方法也是极为简单的。毕竟,他们是孩子,没有成人良好的控制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为他们指点迷津,指明正确的方向,学着明辨是非,让他们从小学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懂得爱憎分明,从而适应社会,融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五月目标:

1、学着谅解别人的过错,做个大方的男孩子。

2、活动中能与同伴和睦相处。

时间:2004年5月10日

情况记录: 在教学活动时,金佳莉正在回答问题,当她答完题坐下时,顾一凡一下子抽掉了金佳莉的椅子,金佳莉坐了个空,引起哄堂大笑,金佳莉哭了,顾一凡却在那里幸灾乐祸。我一边安慰金佳莉,一边问顾一凡:“你刚才做了什么事?这样做对吗?”“不对!”“不对,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又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吗?”“会骨折!”“会不好走路”……我又问顾一凡:“如果你在回答问题,小朋友把你的小椅子拉掉,你坐空在地上,你有什么感受?”此时的顾一凡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分析:

在幼儿期,孩子的自制力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往往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出现种种“越轨”的行为。这与他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健全有关。对于顾一凡,必须坚持用说理的方法,让他知道“要这样做,要那样做“,而且还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为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持之以恒的行为准则,作为他评价、判断自己行为的依据,以次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让他理解这样做所产生的后果,他才会自觉地抑制自己的行为。

时间:2004年5月24日

情况记录:

近几天,顾一凡在行为习惯方面又有反复了,时常听见有孩子们告他的状。与他讲了道理以后,没几分钟,又忘了。这不,吃午饭了,同桌吃饭的张鸣又告起状来:“瞿老师,顾一凡把啃下来的骨头扔在我碗里。”我走过去一看,果不其然!我说:“顾一凡,你真的这样做了吗?”“谁让她说我吃饭比她慢的!”“那好,你的碗和张鸣的碗换一下。”听我这么一说,顾一凡急了,说什么也不愿意。“那你说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对?”“这样做很脏的。”“如果换了别的小朋友把骨头扔在你的碗里,你愿意吗?”顾一凡摇摇头。“那你这样做了,该怎么办?”顾一凡低下头,说:“对不起,我以后不这样做了。”

分析: 其实,顾一凡的这种行为的养成,与他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他奶奶特别宠他,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无原则地迁就他、顺从他,就逐渐养成了他为所欲为的习惯,越发地失去自控能力。

在幼儿园中,每当发生这样的事,我们就及时地制止他,要求他在集体中遵守集体的规则和纪律,不能随心所欲地侵犯他人的利益。如果长期坚持一贯的教育,相信顾一凡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六月目标:

在活动中,能够大方地与同伴交往,做个小小男子汉。

时间:2004年6月3日

情况记录:

“居然敢嘲笑我,小心我打你!”听到顾一凡大声嚷嚷着,我急忙跑过去。原来他的衣服不知怎的,胳肢窝里破了个洞,手往上一举那洞洞又裂开了几分,周围的孩子看见了都觉得好笑,就笑了起来。可是他们的笑声令顾一凡觉得受到了羞辱,于是便气势汹汹准备揍人了。我问周围的孩子:“你们这样笑他,他心里觉得很不好受的,就像诗你自己碰到困难的时候,别人不但不帮你,还要笑话你,你一定会觉得很难受的。”孩子们听了,都点点头,并在我的引导下向顾一凡道歉。没想到顾一凡不肯原谅他们:“哼,我不原谅你们。”听得我又好气又好笑,劝说道:“你是个男子汉,要大方一点啊,再说人家都已经道歉了,就原谅他们这一次吧!”最后他终于肯点头原谅他们了。

分析:

顾一凡就是这样一个只能他对不起别人,不能别人对不起他的孩子,平时以自我为中心,之所以养成这样的性格,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所导致的。在家他最大,爷爷奶奶都是围着他转的,可以说他就是所有大人的中心。他平时也很少外出找其他同龄伙伴玩耍,所以在合作和交往方面是有一定缺陷的。

第四篇:儿童观察活动记录分析

儿童观察活动记录分析

户外活动,天气炎热,我带几个孩子在沙水区玩沙,孩子们在沙堆里挖小坑,把杂草当小树和菜种在坑里。

迪迪挖到一个带着黄色点点的小白石头,兴奋的跑到我身边说:“黄老师,看我挖到了一个宝石!”“还挺漂亮的!这是一颗什么宝石啊?”他想了想:“我觉得像珍珠石。我想留着它可以吗?”“当然可以了!”他高兴地跑回去,和别人介绍他的“宝石”。

不一会儿,小恒和亦展也拿着雪白的、深紫的、黑白相间的石头跑过来和我介绍他们的“宝石”。

又过了一会儿,迪迪又来了,哭丧着小脸说:“老师,他们说我这个根本就不是宝石,您看看是吗?”我看了看这颗被比下去的小石头,笑着问他:“那你觉得这是宝石吗?”他有点腼腆的笑了笑,说:“我觉得是。”“那就行了!只要你觉得它是,你喜欢他,他不就是你的宝石吗?你喜欢它吗?”他笑逐颜开:“我喜欢它!”于是跑开了,可是刚跑了几步,又返回来:“老师,它真的是宝石吗?”我斩钉截铁的说:“如果你觉得它是,它就是!”迪迪拿着他的“宝石”,小心的握在手心,晚上还带回了家。

观察分析:

迪迪是一个心思细腻的男孩子,他比较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如果这件事换做别人,可能就和对方争个面红耳赤,或者干脆把石头一扔了事。可迪迪不一样,很在意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容易产生不确信感。在对待小石头这件事上,他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于是来向我求证,其实他自己是知道的,这只是一颗普普通通的石头,但他很喜欢,看做宝石一样,也容不得别人对小石头,进而对他的决定做出的否定,其实这种坚持是最可贵的,这才是孩子所拥有的真正的“宝石”。

第五篇:学生观察记录--难教儿童

“难教儿童”小豆

巴福中学校长 谭富

小豆的基本情况:

2012年9月,我校接收了一个来自重庆某重点中学2014级的学生小豆。是个男孩,14岁,中等个,身体很结实,外表看比较聪明,思维敏捷,特别好动。他父母在我镇打工,为照顾子女方便,其父母将孩子送到了我校就读。

对学生的观察:

来到我校一个月,孩子有如下表现:不按时到校,特别好动,从开学的头几天起就给任课教师添了许多麻烦。经常上第一节课时打瞌睡,不睡觉就影响其他同学。上课精神不集中,没有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作业完成困难(有抄作业行为),表现出学习基础较差。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对孩子进行了引导、教育和帮助,也与家长沟通了情况,费了很大的劲,但效果不佳,让班主任感到“头痛”。

第一月后,他早上仍然迟到10~20分钟,下课后开始与其他班级学生(表现不佳的学生)开始交往,经常邀约一起上厕所,到厕所门前总是东张西望,让我感到诧异。放学回家,从来不带书包,也不带任何书籍。有一天下课,我又发现小豆和几个同学行为诡秘的去厕所方向,就安排德育处的老师对小豆等人进行一次跟踪调查。刚进厕所,烟雾缭绕,几个学生正在吸烟。看见老师到了,立马扔掉手上的烟头。随后,班主任、德育处分别对这几个学生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学生承认了错误,也写下了保证书。

没有管两天,小豆又多次犯了同样错误:迟到、上课睡觉、吸烟、不完成作业……

这引起我对孩子的关注。看来这个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不好,而且行为习惯极差,典型的“难教生”。

学校收了这个难教的学生,班级风气、校风都受到影响,老师怨言极大,班主任多次给学校建议,强烈要求处分小豆或劝其转学。

与学生谈话交流:

我把小豆请到办公室,开始他很紧张,为消除他的不安情绪,我叫他坐在我旁边,并告诉他今天谈话目的:“今天我不是叫你来接受批评的,而是想了解你过去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以便解决你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你如实地回顾从小学到现在的思想、学习的变化情况。”他心情平静下来后,讲诉了他的学习经历:

他家住南坪,小学就读珊瑚小学,1~4年级,对学习特别有兴趣,曾经在班上成绩位居前10名。5年级后,爸妈到巴福一企业打工去了,他由婆婆照顾。爸妈不在家,没有父母的关心和督促,他回家就喜欢上了游戏、电视等,开始放松了学习,与班上其他同学经常讨论游戏过级的事情,并与成绩不好的同学一起玩。上课就不用心了,经常违纪,招致老师长期打骂。老师经常在班上说他无药可救,所以小豆就失去学习的信心,开始学会了抽烟,成绩慢慢下降了,各科考试及格困难。

父母看到小豆的成绩下降,爸爸就打他,妈妈会讲一点道理,但小豆还是听不进他们的话。

到了初中,小豆就读某重点中学。学校要求很严格,老师很负责,他很不适应。上课听不进去,就找同学讲话,多次上课违纪。下课喜欢玩,经常几个同学一起抽烟,被老师发现了,受到学校处分,并受到回家“反省”两周的处理。

小豆的爸妈知道后十分着急,把他“帮助教育”了一番,并把家里的电脑、电视给锁了起来,不给他多余的钱,同时请数学老师每周一、三、五放学后给他补课。

小豆很反感数学老师,他动不动就打人,小豆每次去补课都胆战心惊,后来坚决不去补课了。父母从此放弃了他的学习,只希望他不惹事就行了,但小豆并没有改掉坏习惯,经常编各种理由要钱,用来玩游戏,买烟,出去玩。父母知道后,就不放心他了,所以今年就把小豆转学过来,每天与他们在一起。小豆的爸妈说,等他“混”毕业就把他送去当兵。

小豆成为难教学生的主要原因:

1.家长监管、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离不开家长的关心、爱护、帮助,隔代管问题多。

2.“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出现偏差时,教师没有早发现,早根治,因势利导。

3.学生行为习惯不好,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无兴趣。4.学校、社会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

我对学困生的教育思考:

近年来,在我国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学生思想素质下降、学业成绩不良有加重的趋势,不仅影响学生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甚至诱发青少年犯罪,产生社会问题,因此,对问题少年的教育、转化及预防迫在眉睫。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其中关于难教儿童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难教儿童,是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在智力发展上有偏差的孩子,除了在智力发展上有问题的难教儿童外,还有一类就是在道德修养上有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一贯主张“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其原因都在于他们在童年早期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如果一个孩子成了难教儿童……这就意味着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人那里得到对他发展来说是应当得到的东西。”

我们的一些教师不正确的做法让孩子感觉到他没有希望,要实现这些儿童的转变,首先,要让孩子相信自己的力量,让孩子们并不感到自己低人一等,而要使孩子感受到人间崇高的快乐——掌握知识的快乐,脑力劳动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其次,教师必须使“难教的”儿童成为能接受教育的人,使学习成为他确立高度自尊感的领域。对于我校典型的难教学生,我采取了一些办法给予帮助,具体措施如下:

1.教师协作,同学帮助,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为了督促小豆不断进步,我与其他科任教师进行协作,在课堂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于课堂,并及时对其进步给予表扬,使他对学习逐渐有了兴趣,自信心进一步增强。教育同学们以真诚的态度帮助他,如在分座位时,让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做他的同桌,督促其进步。老师和集体的关爱就像一把火,温暖小豆了的心。两个多月后,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也进步了。与同学的关系融洽了,心情愉快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2.孩子信心与兴趣的恢复和培养。

“难教的”儿童的教育,就是“要使周围世界的食物和现象,通过思维和情感的折射,成为一种刺激,使处在昏睡状态中的儿童大脑苏醒过来。”这首先是“难教的”儿童信心与兴趣的培养。教师应当对“难教的”儿童特别关心,特别有耐心。教师不要用任何一个手势,任何一句话,让这些儿童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前途丧失信心。在每一节课上,都应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前进一步。这将成为一种强烈的情感动力。在学习中,不要让“难教的”儿童为低人一等而痛苦,而要设法让他们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使他们每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发现自己的长处,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来。不管学生的学习有多么困难,也不能在他们心中留下痛苦的痕迹。一定要在他们的心中培植起对书终生的尊重,对智力生活的兴趣。

3.放大优点,培养责任心,让孩子实现自我的价值。

那些好动、常犯错误的学生往往表现欲强,渴望受到别人的关注和尊重,只不过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是得到赏识。小豆身体素质好,擅长各种运动。为了让他真正融入班集体,热爱集体,有主人翁意识,遵守纪律,针对他的优点,我说服班委会选举他担任体育委员,培养他的责任心,用责任约束他,同时给他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让他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5.家校联合,共同关注,让他健康成长。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为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特别重视家长会。家长会前我精心准备材料,打印并装订成册发到每一位家长手中。家长会上,平等、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家长,不向家长告孩子的状,不抱怨家长的教育方法,而是指导家长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让自己的孩子展翅翱翔。

正确对学生全面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使后进生转化等,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基本相符。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对我们当前的素质教育深层次认识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下载学前儿童观察记录一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儿童观察记录一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儿童游戏

    1、 游戏是儿童的一种自主的愉快的假想性活动。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循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 2、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1)游戏是儿童自主......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试卷代号:2507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2014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制作系统 2.音色 3.主副歌结构 4......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1.第4题 学习型家庭的概念是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史隆管理学院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系统思想、__________”管理科学新技术中迁移过来的。( ) A.学习型组织 B.优化型组织 C.发......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范文模版]

    一、选择(20%) 1.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P39-45:(1游戏性(内容中的游戏性、形式中的游戏性、方法中的游戏性)(2综合性(形式上的综合性、过程上的综合性、目的上的综合性)(3整体性(学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1、 家庭:是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领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关系,是人累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广义: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合集]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 第一章 导论 一.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1、四类对象 学前儿童:0-6岁儿童;学前儿童的家长:0-6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第一章:音乐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第一节:音乐与儿童 一、儿童音乐 (一)儿童音乐的特点: 1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2是儿童进行情感交流的工具 3是儿童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4是充满......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历史传统,在家庭教育方面拥有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许多教育家对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都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富有真理性的家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