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工商局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施办法
第一条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组通字〔1998〕33号)文件精神,为建立和形成选贤任能、能上能下的干部竞争机制,促使全市工商系统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推进和规范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特制定本意见。第二条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要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国家公务
员暂行条例》为依据,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促使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励工商干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努力建设高素质工商干部队伍。
第三条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市局、县市局和市直各分局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党管干部、实事求是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本意见中的竞争上岗适用于股级以上中层领导职位人员的选配。遇有下列情况,可通过公开竞争方式确定人选:
(一)职位出现人员空缺的;
(二)机构调整或现有人员超出职数限额,需要进行人员调整的;
(三)按规定进行职位轮换,有必要通过竞争确定人选的;
(四)其他需要实行竞争上岗的。
竞争上岗原则上在本单位实施。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经市局党委批准,也可面向全市工商系统组织竞争选拔。
涉及不宜公开竞争的职位,可不列为竞争上岗的范围。
实行竞争上岗职位的具体数量和范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有关单位党组织确定。
第五条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和资格:
(一)本单位在编在岗的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工作人员;
(二)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
(三)通过公开竞争晋升职务者,原则上还应具备党和国家规定的职务晋升的资格条件。为鼓励竞争,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必要时可以适当放宽参加竞争上岗的资格条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特别突出的,经党组织批准,可越一级参加公开竞争。
(四)具备竞争职位规定的其他任职资格条件。
第六条实施竞争上岗,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和方法进行:
(一)公布职位。通过一定形式宣传竞争上岗的目的和意义,公布竞争职位、任职条件以及竞争上岗的程序、办法等事项。
(二)公开报名。一般由符合条件的人员个人自愿报名,并填报竞争上岗申请表,也可采取个人报名、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报名。
(三)资格审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竞争上岗的条件,由人事教育部门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并报有关单位党组织研究确定后公布审查结果。
参加竞争每一职位的人数应在2人以上。对报名参加竞争某一职位人数较多的,由党委在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确定竞岗对象,最多不超过3人。如报名参加竞争某一职位的人数在报名最后截止时间只有1人,则按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组织决定的程序办理,其中民主测评所得票数应占投票人数的50以上。
(四)竞争演讲。组织召开竞争演讲会,与会人员一般为本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也可扩大到下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由参加竞争者进行演讲,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德才情况和做好竞争职位工作的设想。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在竞争演讲前先对资格审查合格者进行考试,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者,进入演讲程序。演讲后,还可就有关问题进行答辩。
(五)民主测评。由参加演讲会的人员对参与竞争者能否胜任所竞争的职位进行现场无记名投票,并将测评结果量化为得分。有投票资格的竞争演讲者,不参加其竞争职位的投票。综合评分为100分,由四部分组成:一把手推荐、其他班子成员推荐、群众推荐、年度考核。四部分所占比例之和为100%,其中班子成员所占比例不高于40%,群众推荐所占比例不低于50%,年度考核所占比例不低于10%。推荐投票分三种对象统计投票得分,计算公式为:某人推荐任职得分=(某种对象所得任职票数/某种对象的投票人数)×某种对象所占比例×100。年度考核分=年度考核所占比例×100-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中基本称职等次数。
(六)确定考察对象。根据对竞争人员民主测评结果,由党组织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七)组织考察。组成考察组,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形成书面考察材料报有关单位党组织。
(八)决定任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任用。
第七条一般工作人员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岗位的,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公布岗位。公布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的岗位。
(二)填报志愿。一般工作人员按自身的情况和特长选择工作岗位,填报双向选择志愿表,每名工作人员一般应填报2个岗位;
(三)双向选择。用人单位负责人综合选择者的志愿和岗位要求提出本单位工作人员配备的建议名单,由
第二篇:市工商局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施办法
第一条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组通字〔1998〕33号)文件精神,为建立和形成选贤任能、能上能下的干部竞争机制,促使全市工商系统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推进和规范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特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要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依据,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促使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励工商干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开拓进娶奋发向上,努力建设高素质工商干部队伍。
第三条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市局、县市局和市直各分局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党管干部、实事求是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本意见中的竞争上岗适用于股级以上中层领导职位人员的选配。遇有下列情况,可通过公开竞争方式确定人选:
(一)职位出现人员空缺的;
(二)机构调整或现有人员超出职数限额,需要进行人员调整的;
(三)按规定进行职位轮换,有必要通过竞争确定人选的;
(四)其他需要实行竞争上岗的。
竞争上岗原则上在本单位实施。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经市局党委批准,也可面向全市工商系统组织竞争选拔。
涉及不宜公开竞争的职位,可不列为竞争上岗的范围。
实行竞争上岗职位的具体数量和范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有关单位党组织确定。
第五条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和资格:
(一)本单位在编在岗的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工作人员;
(二)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
(三)通过公开竞争晋升职务者,原则上还应具备党和国家规定的职务晋升的资格条件。为鼓励竞争,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必要时可以适当放宽参加竞争上岗的资格条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特别突出的,经党组织批准,可越一级参加公开竞争。
(四)具备竞争职位规定的其他任职资格条件。
第六条实施竞争上岗,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和方法进行:
(一)公布职位。通过一定形式宣传竞争上岗的目的和意义,公布竞争职位、任职条件以及竞争上岗的程序、办法等事项。
(二)公开报名。一般由符合条件的人员个人自愿报名,并填报竞争上岗申请表,也可采取个人报名、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报名。
(三)资格审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竞争上岗的条件,由人事教育部门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并报有关单位党组织研究确定后公布审查结果。
参加竞争每一职位的人数应在2人以上。对报名参加竞争某一职位人数较多的,由党委在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确定竞岗对象,最多不超过3人。如报名参加竞争某一职位的人数在报名最后截止时间只有1人,则按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组织决定的程序办理,其中民主测评所得票数应占投票人数的50%以上。
(四)竞争演讲。组织召开竞争演讲会,与会人员一般为本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也可扩大到下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由参加竞争者进行演讲,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德才情况和做好竞争职位工作的设想。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在竞争演讲前先对资格审查合格者进行考试,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者,进入演讲程序。演讲后,还可就有关问题进行答辩。
(五)民主测评。由参加演讲会的人员对参与竞争者能否胜任所竞争的职位进行现场无记名投票,并将测评结果量化为得分。有投票资格的竞争演讲者,不参加其竞争职位的投票。综合评分为100分,由四部分组成:一把手推荐、其他班子成员推荐、群众推荐、考核。四部分所占比例之和为100%,其中班子成员所占比例不高于40%,群众推荐所占比例不低于50%,考核所占比例不低于10%。推荐投票分三种对象统计投票得分,计算公式为:某人推荐任职得分=(某种对象所得任职票数/某种对象的投票人数)×某种对象所占比例×100。考核分=考核所占比例×100-近3年考核结果中基本称职等次数。
(六)确定考察对象。根据对竞争人员民主测评结果,由党组织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七)组织考察。组成考察组,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形成书面考察材料报有关单位党组织。
(八)决定任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任用。
第七条一般工作人员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岗位的,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公布岗位。公布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的岗位。
(二)填报志愿。一般工作人员按自身的情况和特长选择工作岗位,填报双向选择志愿表,每名工作人员一般应填报2个岗位;
(三)双向选择。用人单位负责人综合选择者的志愿和岗位要求提出本单位工作人员配备的建议名单,由党组织根据各单位负责人的提名和工作人员的选择意愿,综合平衡后,确定定岗人员,并予以公布。
第八条对在上一级职位竞争上岗中落岗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下一级职位的竞争上岗,或直接参加一般工作人员的双向选择。对竞争上岗中落岗的干部,原担任中层干部的,可由组织再推荐一次上岗,若再次落岗,还可参加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对在双向选择中落岗的人员,以及既不参加竞争上岗又不参加双向选择的人员,可由组织推荐一次上岗,对不服从组织安排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组织开展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要符合有关干部轮岗交流、任职回避、职务提任等规定。
第十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切实加强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严格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和办事规则,对违反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和搞不正之风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市工商局负责解释,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人事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全体公务员。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勤人员和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篇:市工商局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施办法范文
市工商局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施办法
第一条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组通字〔1998〕33号)文件精神,为建立和形成选贤任能、能上能下的干部竞争机制,促使全市工商系统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推进和规范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特制定本意见。第二条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要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国家公务
员暂行条例》为依据,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促使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励工商干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努力建设高素质工商干部队伍。第三条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市局、县市局和市直各分局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党管干部、实事求是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第四条本意见中的竞争上岗适用于股级以上中层领导职位人员的选配。遇有下列情况,可通过公开竞争方式确定人选:
(一)职位出现人员空缺的;
(二)机构调整或现有人员超出职数限额,需要进行人员调整的;
(三)按规定进行职位轮换,有必要通过竞争确定人选的;
(四)其他需要实行竞争上岗的。
竞争上岗原则上在本单位实施。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经市局党委批准,也可面向全市工商系统组织竞争选拔。
涉及不宜公开竞争的职位,可不列为竞争上岗的范围。
实行竞争上岗职位的具体数量和范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有关单位党组织确定。第五条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和资格:
(一)本单位在编在岗的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工作人员;
(二)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
(三)通过公开竞争晋升职务者,原则上还应具备党和国家规定的职务晋升的资格条件。为鼓励竞争,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必要时可以适当放宽参加竞争上岗的资格条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特别突出的,经党组织批准,可越一级参加公开竞争。
(四)具备竞争职位规定的其他任职资格条件。
第六条实施竞争上岗,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和方法进行:
(一)公布职位。通过一定形式宣传竞争上岗的目的和意义,公布竞争职位、任职条件以及竞争上岗的程序、办法等事项。
(二)公开报名。一般由符合条件的人员个人自愿报名,并填报竞争上岗申请表,也可采取个人报名、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报名。
(三)资格审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竞争上岗的条件,由人事教育部门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并报有关单位党组织研究确定后公布审查结果。参加竞争每一职位的人数应在2人以上。对报名参加竞争某一职位人数较多的,由党委在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确定竞岗对象,最多不超过3人。如报名参加竞争某一职位的人数在报名最后截止时间只有1人,则按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组织决定的程序办理,其中民主测评所得票数应占投票人数的50以上。
(四)竞争演讲。组织召开竞争演讲会,与会人员一般为本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也可扩大到下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由参加竞争者进行演讲,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德才情况和做好竞争职位工作的设想。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在竞争演讲前先对资格审查合格者进行考试,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者,进入演讲程序。演讲后,还可就有关问题进行答辩。
(五)民主测评。由参加演讲会的人员对参与竞争者能否胜任所竞争的职位进行现场无记名投票,并将测评结果量化为得分。有投票资格的竞争演讲者,不参加其竞争职位的投票。综合评分为100分,由四部分组成:一把手推荐、其他班子成员推荐、群众推荐、考核。四部分所占比例之和为100%,其中班子成员所占比例不高于40%,群众推荐所占比例不低于50%,考核所占比例不低于10%。推荐投票分三种对象统计投票得分,计算公式为:某人推荐任职得分=(某种对象所得任职票数/某种对象的投票人数)×某种对象所占比例×100。考核分=考核所占比例×100-近3年考核结果中基本称职等次数。
(六)确定考察对象。根据对竞争人员民主测评结果,由党组织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七)组织考察。组成考察组,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形成书面考察材料报有关单位党组织。
(八)决定任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任用。第七条一般工作人员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岗位的,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公布岗位。公布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的岗位。
(二)填报志愿。一般工作人员按自身的情况和特长选择工作岗位,填报双向选择志愿表,每名工作人员一般应填报2个岗位;
(三)双向选择。用人单位负责人综合选择者的志愿和岗位要求提出本单位工作人员配备的建议名单,由12全文查看
第四篇:2011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施方案
皖计研[2011] 3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施方案》的通知
院属各部门:
《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施方案》已经院领导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特此通知
附:《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施方案》
二○一一年二月十八日
抄报:省局政治部。附件:
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施方案
为深化省计量院人事制度改革,按照“调整、整合、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安徽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和省局《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精神,决定开展全员竞聘上岗,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通过竞争上岗,把勤奋敬业、精明强干、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上来;通过竞争上岗,努力实现工作效率大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通过竞争上岗,建立起岗位凭竞争、报酬凭贡献、使用凭实绩的用人激励机制,形成奋进和谐的工作氛围,以适应新时期计量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的领导,成立以陈镇同志为组长,金美峰、冯进安同志为副组长,许钢、何纲健、陈修金同志为成员的省计量院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院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冯进安同志兼 任办公室主任,陈修金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对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顺利进行。
三、部门设置
管理部门设置:办公室(联盟办)、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室)、财务部、质量管理部、科研技术部、业务部、信息中心、事业发展部、工会共九个部门,其中办公室(联盟办)和信息中心合署办公,质量管理部和事业发展部合署办公。各部门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名(根据工作需要确定)。
检测中心设置:电磁检测研究中心、衡器检测研究中心、流量检测研究中心、力学检测研究中心、交通安全检测研究中心、能源计量和能效测试评价中心、热工检测研究中心、医化检测研究中心、几何量检测研究中心(汽车产品质检站)共九个中心。各检测中心设主任1名,可设首席计量师1名,副主任1~2名。设立首席计量师的中心,证书报告由首席计量师负责签发,并对证书质量负责,政治待遇和绩效待遇同部门正职。
四、工作职责
办公室 负责文秘、行政事务、档案、效能建设、办公设施、水电、环境、安全及后勤保障等,承办计量联盟有关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人力资源部 负责人事、劳资、干部人事档案、在职职工教育培训、人员考核、职称评定申报、人力资源的管理、调配和保障等工作;按照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要求,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对象贯彻落实有关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负责开展党风党纪和廉政勤政教育,受理对党的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违法违纪行 为的检举、控告,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做好党建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财务部 负责院财务管理、财务预决算、各类报表上报及汇总、财务状况分析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质量管理部 负责全院质量方针、目标、质量体系运行、质量档案管理、资质评审/认可、各类受控文件和程序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科研技术部 负责院科研规划、计量标准建标/复查、技改技措、学术研究、环境试验、恒温机组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业务部 负责业务市场开发、强检计划、检测合同、客户档案、检测印章、仪器收发和收费标准执行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信息中心 负责全院网站建设、规划和管理工作,做好服务器的维护、软件系统正常运行、更新,及时备份核心数据。做好网络化办公、网络安全防护和网络整体形象策划与宣传工作,及时更新网站内容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事业发展部 负责本院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做好业务发展的策划、拓展,及时捕获信息资源,为省计量院的发展服务,加速我院的快速发展;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工会 负责做好本院工会相关工作,抓好群团组织建设和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电磁检测研究中心 负责电磁类检测工作,对检测结果和出具的报告、证书质量负责,并做好本部门测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积极开展电磁类检测技术的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目标任务数:909万元。衡器检测研究中心 负责衡器类检测工作,具体包括衡器、和出租车计价器等项目,对检测结果和出具的报告、证书质量负责,并做好本部门测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积极开展衡器类检测技术的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目标任务数:1226万元。
流量检测研究中心 负责流量、容量类检测工作,具体包括流量(油、气、水)和容量(大、中、小)、加油机等项目,对检测结果和出具的报告、证书质量负责,并做好本部门测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积极开展流量、容量类检测技术的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目标任务数:724万元。
力学检测研究中心 负责力学类检测工作,具体包括质量、力值、声学、振动、粘度、密度等项目,对检测结果和出具的报告、证书质量负责,并做好本部门测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积极开展力学类检测技术的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目标任务数:640万元。
交通安全检测研究中心 负责交通安全类检测工作,具体包括汽车检测线设备、雷达测速仪等项目,对检测结果和出具的报告、证书质量负责,并做好本部门测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积极开展交通安全类检测技术的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目标任务数:350万元。
能源计量和能效测试评价中心 负责开展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监测工作,进行能源计量技术、能效测试、用能产品能效评价和能源计量评价,接受客户委托开展能源审计、能源平衡测试等工作,积极探索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有效途径,向社会提供能源计量技术服务,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保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热工检测研究中心 负责温度压力类检测工作,具体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项目,对检测结果和出具的报告、证书质量负责,并做好本部门测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积极开展温度压力类检测技术的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目标任务数:1305万元。
医化检测研究中心 负责医疗化学类检测工作,具体包括医疗、化学、气体等项目,对检测结果和出具的报告、证书质量负责,并做好本部门测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积极开展医疗化学类检测技术的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目标任务数:710万元。
几何量检测研究中心(汽车产品质检站)负责几何量类检测工作,具体包括几何量类、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等项目,对检测结果和出具的报告、证书质量负责,并做好本部门测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积极开展几何量类检测技术的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目标任务数:1188万元。
五、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热爱计量事业。
4、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竞聘各部门正职的资格条件
1、需在八级职员(副主任)岗位职位或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纪检监察岗位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2、应具有本岗位工作所需的政策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执行能力,能完成本院下达的各项岗位目标任务。
3、新聘任的各部门正职人员,截止于2010年12月31日,年龄未超过50周岁。
(三)竞聘各检测中心首席计量师的资格条件
1、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八年以上。
2、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解决部门检测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能积极主动配合主任完成本院下达的各项岗位工作任务。
3、中级职称,截止于2010年12月31日,年龄未超过50周岁;高级职称年龄可适当放宽。
(四)竞聘各部门副职的资格条件
1、竞聘管理岗位上的副主任职务,需在九级职员(科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竞聘检测中心副主任职务,在检测岗位上具有二年以上工作经历。
2、具有所需的政策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执行能力,能积极主动配合主任完成本院下达的各项岗位目标任务。
3、新聘任的各部门副职人员,截止于2010年12月31日年龄未超过40周岁。
(五)竞聘管理部门岗位工作人员资格条件
竞聘管理岗位工作人员一般需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专业对口、具有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对管理部门副职人选和新进管理部门人员,将由院领导班子在征求新任部门主任意见的 基础上,研究决定。
(六)竞聘各检测中心检测岗位人员的资格条件 竞聘检测中心检测岗位一般需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对口、具有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
(七)竞聘工勤岗位工作人员资格条件
竞聘工勤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工勤岗位专业资格。
六、竞聘程序
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坚持自愿原则,并结合岗位设置方案,采取个人报名、分步组织实施。工作程序为:
(一)制定方案。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有关要求,结合往年竞聘上岗经验和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实施方案(2月12日前完成)。
(二)宣传发动。实施方案确定后,召开动员会,公布实施方案,引导员工端正思想,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参与竞争。(2月18日前完成)。
(三)竞聘对象。全院在岗工作人员(含聘用人员、在外挂职人员)。
(四)各岗位的竞聘程序
1、竞聘各部门正职:
(1)填写申请表。符合部门正职报名条件者,到院人力资源部填写《部门正职竞聘申请表》(2月21日上午11时前完成)。
(2)资格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规定的资格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向院领导小组报告审查情况(2月21日完成)。
(3)竞聘演讲。根据资格审查的结果,由竞聘领导小组办 公室通知符合条件的竞聘人员,参加竞聘演讲(对不符合申报的人员,告知不能参加竞聘的原因);竞职演讲内容:本人对竞争上岗的认识;个人工作简历,近三年的工作实绩(以2010年工作实绩为主);本人竞聘该岗位的优势条件;完成目标任务工作设想等;竞聘演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2月22日前完成)。
(4)群众测评。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工会委员,对竞聘演讲者进行测评(2月22日前完成)。
(5)研究决定。院领导小组成员根据竞聘者的竞聘演讲及日常工作等综合情况,结合测评意见,进行票决;根据票决情况,院领导班子研究决定部门正职人选,并对拟定的人选进行任前公示。现任中层领导职务竞争落选者,按事业单位干部政策执行(2月22日前完成)。
(6)公布结果。院领导小组公布各部门正职人员名单,新提拔的部门正职,按干部任免权限履行申报手续。(2月22日前完成)。
2、竞聘各检测中心首席计量师:
(1)竞聘各检测中心首席计量师人员,到人力资源部领取《首席计量师竞聘申请表》,填写后交回人力资源部(2月21日上午11时前完成)。
(2)资格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规定的资格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向院领导小组报告审查情况(2月21日前完成)。
(3)院领导小组对申报人选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意见,进行研究决定,并公布首席计量师人员名单(2月22日前完成)。
3、竞聘各部门副职:
(1)竞聘各部门副职的人员,到各部门主任处申请领取《部 门副职竞聘申请表》,填写后并交所申请的部门主任(2月23日上午11时前完成)。
(2)各部门主任根据申请人员的具体情况,确认本部门副职的人选,并在申请表签署意见后,报送院领导小组办公室(2月23日下午2时前完成)。
(3)领导小组对各部门拟定的副职人选进行研究决定后,公布各部门副职人员名单(2月23日前完成)。
4、竞聘管理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
(1)竞聘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到各管理部门主任处申请领取《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竞聘申请表》,填写后并交所申请的部门主任(2月24日上午11时前完成)。
(2)各部门主任根据现有在岗人员和人员报名情况,确认本部门的人选,并在申请表签署意见后,报送院领导小组办公室(2月24日下午2时前完成)。
(3)院领导小组对各管理部门拟定的上岗人选进行研究决定后,公布管理部门岗位上岗人员名单(2月25日前完成)。
5、竞聘检测研究中心检测人员
(1)竞聘检测研究中心岗位人员,到各检测中心主任处申请领取《检测中心岗位人员竞聘申请表》,填写后并交所申请的部门主任(2月24日上午11时前完成)。
(2)各部门主任根据本院拟定的人员岗位设置数和报名人员情况,确认各部门的人员,并在申请表签署意见,统一报院领导小组办公室(2月24日下午2时前完成)。
(3)院领导小组对各检测中心拟定的上岗人员进行研究决定后,公布各检测研究中心上岗人员名单(2月25日前完成)。
七、需要说明的事项
(一)双向选择已上岗的人员,可由本人申请,经院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作适当调整。
(二)从管理部门分流到检测部门的同志,如落聘,由院统一培训后,向各检测中心推荐上岗一次。
(三)其他双向选择落聘人员,先按待岗处理。具体政策另行研究决定。事务所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设置。
(四)落聘人员可以申请自愿离岗,经批准同意的自愿离岗人员,执行以下离岗待遇:工龄满30年及以上的人员,全额发放原执行工资;工龄30年以下,25年及以上的,发放原执行工资的60%;工龄25年以下,15年及以上的,发放原执行工资的50%;工龄15年以下,5年及以上的,发放原执行工资30%(自愿离岗人员原执行工资中的通讯补贴、考勤费、误餐补贴扣除后计发,不享受其他任何福利待遇);工龄5年以下的不享受自愿离岗规定。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按政策规定缴纳,参与正常调资、连续计算工龄(仅计入本人档案,实际不增发工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政策办理退休手续。
八、本实施方案的解释权为院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领导小组。
第五篇:竞争上岗实施办法
竞聘上岗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根据行业改革要求及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深化企业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上岗机制,特制定本办法。
一、竞聘上岗的主要原则
为达到竞聘上岗的主要目的,保证员工竞聘上岗的顺利实施,竞聘上岗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愿原则,尊重员工对竞聘岗位的选择,体现员工的兴趣、能力与岗位工作的最佳配合,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由员工自主选择竞聘的岗位。
2.内部流动原则,倡导员工内部流动,引导员工承担更重要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实现员工的职业发展,经过竞聘上岗的评价和挑选,符合条件要求的员工,经顺利交接后,到新的岗位工作,按新岗位的薪酬标准支付薪酬。新的职位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满由直接上级进行绩效评价,评价合格后正式上岗。
3.公平和竞争原则,为保证竞聘上岗的公平性和竞争性,聘请咨询公司设计竞聘上岗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挑选评价方法。
4.保留关键岗位的核心员工,关键岗位工作的核心员工,在本次竞聘上岗后,保证有接替人选或经培养后有接替的人选到岗后,再到新的岗位工作。
5、双向选择原则,竞争上岗一般在部门内部进行,根据生产需要和个人意愿实行双向选择。
二、竞聘上岗的范围类型
岗位确定原则:
(1)空缺岗位及新增岗位;
(2)职责变化较大的岗位;
(3)因生产组织结构调整造成岗位合并,定员减少的岗位。
人员范围:
竞聘上岗人员范围为全厂各部门在岗员工(不含见习、继续教育期内的人员)。
三竞聘上岗组织结构
厂部成立竞争上岗领导小组。
组长:厂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厂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成员:厂属各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劳资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制定竞争上岗政策规定,组织政策宣传解释,指导、检查各部门竞争上岗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各部门是竞争上岗的责任主体,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建立正常的考试、考核制度和民主监督工作机制,组织好本部门的竞争上岗工作。
四、竞聘上岗基本条件
1.认真履行劳动合同、岗位合同所约定的条款。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敬业爱岗,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4.身体健康,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坚持正常工作。
5.符合岗位资格要求。
五、竞聘上岗基本程序
1.在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上,确定竞聘上岗的基本条件要求。
1.公布岗位数量。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岗位和定员。
2.公布上岗条件。结合岗位标准和生产实际,制定各岗位、工种必须具备的岗位技能素质,予以公布。
3.个人申请。个人根据自身条件,提出竞争岗位的书面申请。经单位领导小组审查后确定其竞争上岗资格。
4.考试考核。单位组织具备竞争上岗资格的工人进行考试(含理论和实作),并根据其日常工作表现,进行工作业绩考核(含民主测评),考试、考核的分值比例由各单位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5.公布结果。根据考试、考核结果,经单位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综合评定后择优确定上岗人员名单,并予以公布。
第十一条各单位要加强对职工的日常考核,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应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质量和日常表现等内容。
第三章管理
第十五条职工发生下列情形之一者,按内部下岗管理。
1.有吸毒行为,但达不到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
2.发生赌博、打架斗殴、盗窃等行为,但达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
3.连续旷工 3 个工作日以上或 1 年内累计旷工达到 6 个工作日以上,但达不到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
4.按《职工奖惩办法(暂行)规定,应予下岗的;
5.不服从指挥、管理,怠工滋事影响正常生产(工作)秩序,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6.符合单位职代会讨论决定的其他内部下岗条件的。
第十六条 内部下岗人员由单位组织培训或安排到非技术岗位工作。培训工作要明确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培训期满考试、考核合格者,推荐竞争上岗。
第十七条内部下岗期限原则上不超过 1 年,内部下岗经培训合格后,参加竞争上岗,连续两次不能竞争上岗的,纳入富余职工管理,仍执行内部下岗待遇。如果下岗期满,因单位没有岗位可供竞争,可纳入富余职工管理,执行富余职工待遇。
第十八条 富余职工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办理内部退养。富余职工和内部下岗人员,经双方协 商一致,可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九条省部级及以上劳模、在岗在聘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可免于参加竞争上岗;当年荣获厂级及以上单位授予的各类先进个人,可在当年内免于参加竞争上岗。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人事劳资科负责解释。
3.向公司所有员工公布竞聘的主要原则、竞聘的职位(包括职位名称、职位职数和职位说明书、职位的基本条件要求)和竞聘上岗的主要过程。
4.收集应聘者的应聘资料,对应聘者的资格和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审核,符合竞聘基本条件和绩效达到公司要求的参加竞聘。
5.依据职位说明书的基本任职条件要求和绩效评估的结果,对申请参加竞聘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核和评价。
7.对竞聘者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试,评价竞聘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