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试题答题技巧(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18:4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历史试题答题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历史试题答题技巧》。

第一篇:高中历史试题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试题答题技巧

一 选择题

1分类:1)材料型选择题:题型特点:在材料中

1答题技巧:1)注意首尾两句话,其中一句往往是中心论点2)注意细节找出试题中的条件限制语3)注意转折词省略号

二 材料解析题

1分类:1)文字型材料题a典籍碑刻类b文学作品类

2)表格型材料题

3)图片型材料题

2答题技巧 :(1)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及出处。(2)注意人名地名和时间

3)关注设问的方式。如根据……概括…….4)弄清设问中关键词的含义.如:说明评析简述简析等

5)原因影响背景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等角度

6)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方式:多角度答案合理即给分

第二篇:高中历史试题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罗马在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罗马法律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了解罗马重要法律制度的内容及影响,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从中西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比较罗马法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罗马在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罗马法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研习教材重难点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概念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罗马法是指通行于罗马统治地区的全部法律制度,狭义的则仅是指罗马公民法。

2、罗马法的演变发展过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于十二块铜表上,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成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演变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深化•拓展】

1、《十二铜表法》代表平民的利益么?为什么说这是平民的胜利? 提示:这部法典内容广泛,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等,它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贵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来损害平民的利益了。2.万民法产生的原因

提示: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罗马公民,后者是罗马的一切自由民。转变的原因是:罗马在长期的扩张过程中,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版图的不断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使原有的法律无法解决。这一变化过程是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而进行的。【思考•提示】

学思之窗1 从这些法律条文中你发现了什么历史信息?

提示:罗马《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白虎了平民的利益,但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主要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奴隶不享有同等权利。

【典例•展示】

例1下列对于罗马公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罗马法律体系的统称 B.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C.是一部具体的经济方面的法律 D.对于维护罗马社会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解]:解答本题时对每一个题肢进行分析,同时知道罗马法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本题就迎刃而解了。[答]:C [评]:本题是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考察,难度不大。【应用•体验】

1.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末的是

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B.罗马帝国的建立 C.《霍阿腾西法》的制定 D.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2.《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是()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B.长期对外扩张的结果 C.罗马共和国建立的结果 D.法学家积极立法的结果 3.对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起了直接作用的国君是()A.屋大维 B.哈德良 C.狄奥多西二世 D.查士丁尼

4、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了实际意义是在

A、1世纪初 B、2世纪初 C、三世纪初 D、四世纪初

5、罗马《民法大全》指出;“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你对这个条文怎么看?当时为什么会规定这一条文?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知识点2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知识•梳理】

1、罗马法的分类: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

2.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债权做了规定和解释,遵循的原则是自然理性。

3、罗马法的现实意义

(1)积极方面

政治上:维护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实际上是维护奴隶制度,理论上承认公民的平等权利,巩固帝国的统治基础; 经济上: 保护私有财产;对各种契约均有较详细的规定,稳固了帝国的经济基础。

(2)局限性: 罗马法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奴隶被当作私人的财产,没有任何权利,不能体现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现代的法制有明显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4、罗马法对现代法律的影响

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它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深化•拓展】

关于公民法和万民法

1.公民法:它主要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还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例如《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的广泛,涉及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还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2.万民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可以买卖和出租,是财产的一部分。同时罗马法保护自由民的权利,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充分保护个人权利。它还保障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制约或消除父权、家长权、夫权,保障婚姻中妇女的平等地位等。【思考•提示】

历史纵横: 西塞罗与自然法

[提示] 在政治思想上,西塞罗把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罗马法相结合,他认为法源于自然。他还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类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它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典例•展示】

例1下列哪些属于对万民法的表述

①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②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机动灵活的实用性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①、②项不符合对万民法的评价,故选D。[答]:D [评]:本题是对万民法的考察,角度多样,难度较大。例2下列文件不是源自罗马法自然法思想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苏联1936年宪法

[解]:苏联1936年宪法是按社会主义原则立法的. [答]:D [评]:本题是对自然法原则影响力的考察,难度有点大 【应用•体验】

1、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

A.罗马公民之间

B.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 C.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

D.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

2、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刻在十二块铜表之上的法律条文

B.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C.摈弃了以往法律中原始的、落后的古***俗 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3、下列对自然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法律观念 B.涉及大自然的一些法律规定

C.由著名的法学家、政治家西塞罗创制 D.是由公民法和万民法演化而来的

4、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

A.罗马法学家不断努力

B.罗马平民的强烈要求和不断斗争 C.罗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D.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

5、罗马共和国之所以能焕发出勃勃生机,主要原因是

A.罗马人富于创造性

B.罗马民主政治空前发展

C.罗马法调动了平民的积极性 D.对外战争使罗马人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6、罗马法对后世的最深远影响是

A.罗马法的历史学价值 B.解决疑难案件的案例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

D.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法律文献

7.下列未受到罗马法影响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 B.《法国民法典》

C英国《权利法案》 D.美国《独立宣言》

8.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罗马没有法律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9、阅读下列材料:

《十二铜表法》规定的诉讼制度是法律诉讼,即罗马公民向行政长官郑重宣告自己的权利,并严格遵守诉讼语言和诉讼动作的有关规定。

这种法律诉讼的特点是,整个诉讼过程全用言词。不作记录;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例如,某人因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

请回答:

早期罗马法的这种诉讼制度是否合适?为什么?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再者,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和统治者,这就是上帝,因为他是这一法律的制定者、颁布者和执行者。” ——古罗马政治家和法律思想家西塞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马法的什么核心内容?为什么会成为核心内容?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法律精神?它对近代西方法律的制定有什么影响? ] Ž 开拓学习新视野 ▲ 教材知识拓展 【史料选萃】

罗马法(节选)

第一条 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皆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

第五条 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和他的奴隶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假如一个人死后没有遗嘱,也没有继承人,就该在父系亲族中找一位最亲近的亲属作为继承人,如果没有任何亲属,遗产应交给他那一族的人。精神不正常的人,其财产由亲戚或族人代为管理。

──《光复彩色百科大典》 【历史长廊】

屋大维:公元前27~公元14年在位。恺撒的养子,曾与恺撒部将安东尼、骑兵队长雷必达结成罗马史的第二次“三头同盟”。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授予屋大维“元首”称号。此外,他还陆续获得了最高法官、大元帅、奥古斯都等称号。“奥古斯都”一词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意思。、终身执政官、祭司长、祖国之父等各种头衔和称号,集军事、行政、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屋大维实际的“元首政治”,实际上是君主专制。▲ 综合能力探究 【高考链接•典题】

题1: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 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D.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察万民法的的实质。

解题思路: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中关于奴隶的规定反映了罗马法维护奴隶 制度的本质。规范解答:C 题2下列各项不能说明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目的的是 A.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罗马法维护奴隶制度,巩固了帝国的社会 基础 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了上层阶级 D.罗马法影响深远,成为欧洲法律的基础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罗马法实质的深刻认识。

解题思路: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目的是维系和巩固帝国统治,影响后世不是其目的所在。规范答案:D 【走进历史•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它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材料是否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有关奴隶的规定说明了什么?(2)你认为材料的规定是否维护了平民的利益?结合材料的内容说明理由。(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十二铜表法》的历史意义。

提示:(1)不能体现“人人平等”,因为贵族、平民和奴隶处于不同的地位。残酷的债务奴隶制和不平等的权利说明法典维护奴隶制度,体现的是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

(2)材料并不维护平民的利益;残酷的债务奴隶制对平民非常不利,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的规定体现了贵族的特权和对平民阶层的限制和压迫。(3)《十二铜表法》内容广泛,它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贵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来损害平民的利益了。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虽经多次修订,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思维能力延伸

【前沿•视点】

第十届中东欧国家和亚洲国家罗马法学者研讨会即将于2005 年 10 月 19 日- 21 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召开,此次会议在一个穆斯林国家举行,表明了主办者亲伊斯兰法系和罗马法系、加强亚洲和欧洲的团结的愿望。会议的主题仍然不变:主题一:罗马法系中的人;主题二:对债务人的保护;主题三:罗马法的研究与教学。[透视]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对世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地方的法律都沿袭了罗马法的传统。恩格斯对罗马法予以高度评价,称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部世界性法律”。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甚至欧洲以外的日本以及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制定,都明显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即使是独立于罗马法之外的英国法律和英美法系,在一些法律规定方面也参照了罗马法的某些规定。

▲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罗马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提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2.简要分析罗马法的作用和局限性。提示:

作用: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参考阅读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二章有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的部分规定明显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2.阅读与思考

评价:法律条文充分体现了罗马妇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与男子是不平等的。原因:在古代罗马,妇女的地位比较低下。

说明问题:罗马法律维护夫权和父权,即使拥有自由公民权的妇女也不能被保证视为平等。由此可见,罗马法所倡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应用体验参考答案] 知识点1

1、D 本题是对教材知识识记能力的考察,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是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末,由此可推断本题只能选D项。

2、A《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由贵族组成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故选A项。

3、D本题是对教材基本知识的考查。

4、C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了实际意义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而失去的,故选C项。

5、这一法律规定首先就未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妇女不能参加公务;这是对妇女的歧视,是不可取的。这与当时妇女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变化有关系,我们知道,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妇女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因而她们的社会地位非常高。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后,男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因而妇女的地位相应的发生了变化,退居到从属地位。

知识点2

1、A 公民法主要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还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由上述可知B、C、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2、C 本题是对《十二铜表法》多角度的考察,解题的关键是对《十二铜表法》能多角度的掌握。如罗马法的目的、内容、作用等。

3、A 自然法只是一种法律观念,是把自然界中很多法则体现在法律中,B、C、D项的说法是把自然法当作一部法律文献了。

4、D法律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这是决定性因素。

5、B 本题是对罗马法积极作用的考察,罗马法维护了奴隶制度,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 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6、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最深远”,从法律内容来看,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从法律思想来看,西方资产阶级都依据自然法思想,制定了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

7、A 从时间上看,雅典民主政治早于罗马法,故本题选A项。

8、A 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法就已经诞生。罗马皇帝哈德良生活在公元2世纪故选A项。

9、不合适。只用语言不做记录,很可能会出现诉讼过程的前后矛盾,不利于客观公正;不用法律术语就会败诉,就会使一部分人因表述原因败诉,尽管他是受害者,另外也向一部分不识字的人关闭了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大门。

10、(1)核心内容: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原因: 一是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二是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加。

(2)自然法精神。西方资产阶级都依据自然法思想,制定了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反映出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要求,这些都属于自然法的原则。

第三篇:高中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 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 记叙文六要素是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4.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5.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6. 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7.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8. 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 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富于变化、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12. 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3. 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 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15. 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16.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作铺垫 17.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18.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1.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2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第四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散文的含义很广,凡是独立于小说,戏剧,诗歌等几大体裁之外的,都能归入散文范畴。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形式精粹亲切。表达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散文与记叙文的最大区别在于,散文中所写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是从自身感悟出发,是作者对事物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体现着作者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而记叙文是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不从作者的感悟出发。

记叙文是在教学中为了区别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抒情、记叙、说明、描写)而约定俗成的一种文体。与之对应的还有议论文,说明文,抒情散文。议论文,说明文,抒情散文,记叙文都属于散文范畴。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等又属于另外一种分类方式了,这其中有这分类交错的现象。譬如说,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都可以以散文的方式写,也可以以其他的体裁来写。记叙文以事件记叙为主,散文以叙事抒情为主。

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人间万象、宇宙万物、各色人等、宏观微观无不涉及,而这些材料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悟,代表着作者的人生? 散文的写法较其他文体更活泼自由,不拘一格。常见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记叙,也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散文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夹叙夹议。表现手法上能出奇制胜,让读者产生新鲜独特的阅读感受。散文的结构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在材料选取上,一般运用联想手法。

4、.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5.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针对一节中的主题句应在这一节中找议论、抒情的语句,特别是结尾处最重要。

6.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叙述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7.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8.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9.叙述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10.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那个词或短语。

11、叙述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动作和感情,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如冰心的《谈生命〉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如:《皇帝的新装》

(4)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如《卖蟹》

(5)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白杨礼赞》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times;times;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下文作铺垫

16、一句(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1)结构作用:在开头: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在中间,承上启下(过渡);在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2)在内容上的作用(结合具体内容)

17、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1)句子的特点(修辞、手法)

(2)位置结构上的作用;

(3)结合关键词语,指出其语境义。

18.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9、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0、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21、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22、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23、描写(或抒情)方式:直接、间接(间接抒情显得含蓄委婉深沉等)

24、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氛围,烘托心境;社会环境点示背景,衬托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题。

25、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第五篇:高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一)、记叙文考点分析与对策

1、基础知识考查:3500个常用汉字。

2、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叙文是通过记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来表达一定的中心思想,一篇文章读下来必须抓住并理清楚两点:

a、人物(特别是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

b、文章的中心主旨。

(1)、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格式:

1、内容上,写出了。。突出了。。,表达了作者。。情感。

[三步答题法:怎么写(如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了什么(如用了比喻写就本体、喻体的相似点),为什么这样写(一般写人物思想感情、提示全文中心)]

2、结构上,总起/突出/承上启下/作铺垫/点题/突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2)记叙文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人物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动作和语言描写最重要)。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的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2:环境描写:常具有渲染气氛、交代背景、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突出文章中心等作用。关注“景”对“情”的衬托作用及如何情景交融。环境的荒凉衰败总是衬托出人物的悲凉心情。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景物等。

------社会环境描写:人物所处的人际关系和时代特点,展现社会背景。

3:议论: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点明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的作用。

(3)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所写内容的特点),表现了。。

排比:加强语势的效果,强调了。。(使文章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短语排比:使(描写或说明或议论的。。)内容丰富;

句子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强调(描写或说明或议论的。。)的内容;

段落排比:使文章结构层次清晰有条理,(概括了各自然段落的内容)。

夸张:突出事物。。的特点。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内容。

反问(只问不答):强调了。。的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

对比:鲜明地衬托了。。

对偶:结构整齐,韵律和谐,富有节奏感。

引用:引用现成语(成语、诗句、格言、典故),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4)叙述方法及作用

1、顺叙:按。。过程写下来,使脉络清晰,层层深入地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助于读者依次深入了解。

2、倒叙:先交待结果,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插叙:补充交待了。。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为下文作铺垫。

(5)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行文的线索,如:以。。(标题)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达了。。(文章主题思想)。

2、引出话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如问句形式的标题。

3、承载着作者或文中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提示全文中心,如有表层、深层含义的运用了双关、象征手法的标题及运用了比喻的标题,都要提示出本义、比喻义及多层含义、本义及象征义。

(6)、考查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

通过材料分析人物的品行,感情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并用精炼的词、句表达出来。

(7)、考查原因(原因题。如“她心里高兴、欣慰”的原因)

1、直接原因,从文中找。

2、间接原因,联系标题或中心或抒情议论句。

(8)、主观开放题------整体把握、审析题干、准确表述

1、提练感点(中心),用论点句式。

2、分析,围绕论点(感点)说理

分为感悟类和评价赏析类。感悟类要紧扣原文中心,发表感想和见解。

评价赏析类要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表达了什么观点,有什么感受、启迪、教育。。缩写类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体裁,不能写成读后感。长句化短句,对话化直接转述,几句概括成一句。

(二)、议论文阅读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结构:

1、层进式——不但。。而且。。;教某种方法。

2、并列式——排比句、结构相类似但有时需据内容判定。

3、总分式。

4、对照式。

(2)、论点:

1、题目

2、开头、引出下文句、总结句、结尾。

(3)、找出或概括局部论点(分论点)

段首——段尾——段中,抓中心句,抓标志性词语、过渡句,从结构上把握。

(4)、区分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并分析其作用

事实论据(例证):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道理论据: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描述性的话即使是领袖和名人说的也不是道理论据。

一般论据都直接出现在相应论点的前面或后面。运用事实(道理)论据,证明了。。观点。要分清论证的是局部论点还是中心论点。

(5)、概括事实论据人+事+结果

(6)、文章用故事开头(或引用名言开头)好处。

——文章用故事开头可以:

1、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引出文章中心论点;

3、充当论据证明论点。

——引用名言开头的好处:

1、引出文章中心论点;

2、充当论据证明论点。

(7)、补充论据人物+事例+短评,名人事例更好

(8)、辨析论证的方法及作用

1-a、举例认证(例证法):举了。。的例子,论证了。。观点,使所论述道理具体可感、真实可信,说服力强。

1-b、用举例子的方法证明了。。观点,增强了。。说服力;(用。。证明了分论点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2-a、道理论证(引证法):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述的道理更严密、更精辟。

2-b、用引用名人名言的方法证明。。观点,增强。。说服力。

3、比喻论证(喻证法):把。。比作。。,论证了。。观点,使所论述的道理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4、对比论证:把。。和。。作对比,突出了。。的观点,使所论述的道理更充分、更深刻。

(9)、能否互换论据段落?

a、判断是否;b、概括文章内容;

c、从文中找体现顺序的句子。d、找出内在逻辑关系。

(10)、第一段的作用:

a、交待了。。;

b、引论点、论题;

c、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了。。观点。

(11)能否删事实论据。

1、判断;

2、概括;

3、紧扣前文。。词。

三、说明文的阅读

(1)、文体主要特点:内容的科学性、结构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2)、文体分类:说明事物、阐明事理

(3)、文章结构:总分式、承接式、递进式、并列式

(4)、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

2、空间顺序(由表及里、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整体到部分)

3、逻辑顺序(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熟悉到陌生)

(5)能否互换。

1、判断能否;

2、概括;

3、上文有原句可确定关系的;

4、分析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人们认识事物规律。

(6)、说明方法及作用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有说服力。

举例子:用具体实例,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具体、通俗。

列图表:用图表方式清晰明了地说明了。。

(7)、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1、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有说服力。

2、举例子:用具体实例,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3、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说明了。。的特点,具体、通俗。

4、列图表:用图表方式清晰明了地说明了。。

(8)、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个特点。

格式:“。。字词”,准确/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9)、能否替换为另一词语,说明理由。

1、判断是否能替换。

2、解释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解释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指出替换后意思是否改变,是否影响准确性,比如不符合实际等等。

(10)、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1、判断能否删除。

2、限制性词语的性质。如表示程度——比较、几乎、相当、大多

表示估计——大约、可能、左右、据统计、据报道

表示数量——多、有余、3、理由讲述。如: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将发生改变,不符合实际,或太过绝对。。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下载高中历史试题答题技巧(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试题答题技巧(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现代文阅读散文答题技巧

    1 高中现代文阅读散文答题技巧 教学目标: 掌握现代文文阅读散文答题技巧 表达技巧分类: 1.表达方式①叙述的技巧: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部分答题技巧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部分答题技巧 同学们对高考政治中哲学部分常感到棘手,拿不定主意该用什么原理,以致答非所问,离题万里。有人总结出如下规律:1.世界是物质的,凡是题中出现思想、......

    高中旅游地理答题技巧(共5则范文)

    答旅游地理有没有什么技巧?有没有什么套话,怎么答题能得满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旅游地理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旅游地理答题技巧1一、旅游业对区域发展......

    高中现代文阅读散文答题技巧

    高中现代文阅读散文答题技巧表达技巧分类: 1.表达方式 ①叙述的技巧: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

    答题技巧

    第二节 复习 复习的过程可以分为这样三个主要的阶段c整理、精读、泛读。一、整理 这里所谈的整理主要是指对前一阶段听课内容的整理。这个阶段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只需......

    议论文答题技巧

    议论文答题技巧(语文版九年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议论文答题技巧(语文版九年级) 2009-06-14 1、 分清论点和论题。 ① 论点:观点、主张。如反对自由主义。......

    现代文答题技巧

    最全、最实用的阅读理解答题公式 说明文 1.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问: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本文使用了xx的说明顺序对xx(说明对象)加以说明,使文章更具条理性。......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答题模式及答题思路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 “三看三思”的方法。 审题干“三看”: 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