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写好读书笔记经典法则
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书读多了,时间一长印象就不深了,模糊了,甚至遗忘了。这是因为人的记忆力有限,而要读的书是无穷的。要想以有限的记忆力读无穷的书籍而不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可以弥补脑力的不足,是记忆的贮存器。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那么怎样写读书笔记呢?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摘要式
摘要式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
索引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
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1992年5月31日,第3版。
林建法管宁编选:《文学艺术家知能结构》,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2)抄录原文
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例如:
读书方法
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慢咽,慢慢消化。也就是说,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浏览,有的书却必须全部精读。有些书不必读原本,读读它们的节本就够了。但这仅限于内容不大重要的二流书籍,否则,删节过的书,往往就像蒸溜水一样,淡而无味。
培根:《谈读书》,林衡哲、廖运范译,见《读书的情趣与艺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年版。
(3)摘要
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扼要地把书中的观点、结论摘抄下来。
2、评注式
评注式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4)评注
评注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
清严无照《蕙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
案:严嵩篇和岳飞词,有如是作为,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严先生以为可笔而又许其惩奸,有如是两可。寥寥六十字,写尽三态。
(鲁迅《集外集拾遗·书苑折枝
(二)》)
(5)补充原文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3、心得式笔记
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也叫劄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综合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总之,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
第二篇:《侵权行为法》读书笔记
《侵权行为法》读书笔记
《侵权行为法》一书是由王泽鉴所写,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书由七章组成。
第一章是基本理论、第二章是侵权行为在比较法上的观察、第三章是侵权行为的意义、类型及侵权责任的限制与抛弃、第四章是第184条结构分析、第五章是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权利、第六章是故意以背于善良风俗之方法加损害于他人、第七章是违反保护他人法律。全书以提问的方式开始编写,书的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台湾地区每年因工业灾害、交通事故和公害等而造成死亡、伤害的人数究竟有多少,同时造成了多少损失,消耗多少了社会资源?被害人获得赔偿或者补偿的来源是什么?以及为了获得这些救济必须支付多少成本?如何高效的减少危害事故,建立合理的政府补偿制度?我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解释后作者提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防止或者减少危害事故的发生?第二,如何合理填补损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这本书以侵权责任法为研究对象,其最直接的目的在于深入、比较系统的说明在何种情况下以及加害人应对被害人所受的损害负赔偿责任,同时探究其填补损害以及预防危害事故的功能。一般情况而言在一些英美普通法国家,侵权行为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教科书以及专门著作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很多。德、法和日本等一些大陆法系国家,侵权行为是民法债之发生的一种主要的原因。台湾地区虽然也有关于侵权行为的一定量的论文,但缺少体系的论著,所以还尚有补充的余地。就其内容而言,一般认为有三册。即:
1、基本理论、一般侵权行为
2、特殊侵权行为
3、损害赔偿、补偿体系的再构成本书的作者认为学习侵权行为法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建立和扩大发展无过失补偿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许多学者对侵权行为法的未来都表示关切,比如说有因新西兰“事故补偿法”的施行而为侵权行为法唱起的挽歌。但是也有一些专家预测侵权行为法的衰微。比如有人说,侵权行为目前正处于交叉以及正陷入危机的境地,所以这些专家主张因该果断的废弃侵权行为法。对于提议废除侵权行为法这些观察或者语言含有若干理由,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以过失责任原则为基础的侵权行为法具有许多需要修改的方面确实不可否认,但是无过失补偿以及社会安全保障在若干方面存在的高效率也应该值得我们大家的肯定。我认为侵权行为法不应该作为填补损害的唯一或者主要的制度,而是应该与其他制度共同结合和发展,在处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担任不同的职责和任务。最后侵权行为法为我们大家一个平台。比如说当我们的个人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据侵权行为法来保障我们的自身合法权益。即可以使得被害人能够依司法规定寻求法律救济,并最终使加害人就其侵权行为负责。因此侵权行为法就其所维护者来说,都是个人的主张和个人的尊严,从这方面来说它确实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价值。
在全球的侵权行为法中以台湾侵权行为法为例,台湾侵权行为法是受外国法以及法学著述谈论的判例学说,具有浓厚的比较法性格。比较法研究可以认识不同的规范模式,同时不受限有的固有体系,从中这方面来说判例学说对于法律规定之解释、成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同时比较法在横的方面是把各国现行的法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纵的方面则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侵权行为法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三个阶段。例如18世纪以前的农业社会,当时的危害事故比较少,损害也较轻,所以在当时侵权行为的功能尚属有限。而大陆法系,很多情况下仍受lex Aguilia法的影响,一般采取列举主义,当然英美法也采取个别侵权行为(Torts)的规范模式。19世纪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器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自然法理念的洗礼,欧洲各国的民法法典很多都创设概括性的侵权行为原则,并采取过失责任主义,在英美法国家neligence侵权行为的登场,使得侵权行为法的发展达到顶峰时期。但是20世纪以来,尤其是50年代以后,以过失责任为基础的侵权行为法机能
深受探讨,从而发生了重大变迁。引进或者增设危险责任促成了侵权行为法制体系内的改革。然而更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的问题是,伴随着福利国家理念的发展,许多具有替代性或者辅助性制度的掀起,使得侵权行为本身的存在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侵权行为法的前途备受大家的认真关切,进而并引起了学者对其所具有的公平性与效率性的争论,这一项变迁涉及到了侵权行为法的机能、归责原则、赔偿制度以及方法论的思考。确实有值得我们深刻研究、检讨反省的必要。
同时这本书书以对话式的方式来进行编写。内容简洁易懂、详实、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王泽鉴先生的《侵权行为法》是关于民事领域方面的重要著作,台湾地区民法典关于侵权理论的条款仅有了了的数条,与我国《侵权行为法》那样形式上的完整的规范体系相比相差很远。但是通过数次对民法典条文的修正,同时再加上“司法院”大法官的解释以及“最高法院”的判例,台湾地区有关侵权行为法的条款这一块已经慢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王先生把《侵权行为法》的编写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者两大类。这种分类方法在立法体例上基本上也是按照大陆法系的“先一般,后特殊”的抽象思维模式来分类的。王先生从德国民法学家卡尔.拉伦茨的角度出发,认为从清末以来,德国刑民一直是在政府以及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目标。因此从总体来说,对于各国侵权行为法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侵权行为法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在这本书的第一篇里,他首先对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比如说损害赔偿、侵权行为法的规则原则以及发展历史,并对欧陆和英美侵权行为的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以及详细的论述了侵权行为的类型、机能、过错、免责事由。而重点分析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84条的规定,这条规定的内容是“因故意或者过失,不法侵害他人权利者,负损害赔偿责任。”同时故意违背善良风俗的方法加害于他人的也不相同。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导致他人受到损害的,必须负赔偿责任,但是能证明其行为无过失的人不在此行列。这些规定与我国《侵权行为法》前几章的一般规定非常相似。虽然仅仅有一个条款,了了数语,但是却涵盖了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责任承担方式等主要内容。在第七章中简单论述了纯粹经济损失与侵权行为法的发展,同时又在附录的位置附加了欧洲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的典型案件,这些案件大概有20几件。虽然这些案例比较简短,但对于我们理解侵权行为理论的分析至关重要。在这本书的第二篇的特殊侵权行为中,他分析了共同侵权行为、无行为能力人以及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行为与法定代理人责任,同时还对雇佣人侵权责任,承揽人责任、定作人责任、动物占有人责任、工作物所有人责任、动力车辆驾驶人责任与强制汽车责任保险制度、危险工作或活动责任、体系以及发展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这些内容又台湾民法第184条到198条之规定以及民法最新的修订内容、大法官解释、最高法院的判例相吻合。
简而言之,王泽鉴先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充分发挥了其师卡尔.拉伦茨的请求权分析方法的特色,通过分析图表和结构,对每一个法律问题都分析的彻头彻尾。这部《侵权行为法》是关于侵权法理论的重要的专著。我从寒假读这本书到现在对侵权行为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整体框架,但是截止到目前到了一个真正的案例分析的号时候我还是无从下手。或者依照教材中侵权行为结构所作的模仿一下,总是感觉感觉自己缺乏独立的体系构建能力。对于这本书的具体理论问题,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仍然不知道意思所指。但是合上这本书有一种满足感,如此一本名家之作被我看完了。但更多的感觉还是在博大精深的侵权行为法领域里,不明白部分理论的规范意旨到底是什么。因此我看完了这本书让我对法律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第三篇:《法哲学原理》读书笔记
关于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与内在矛盾
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己为目的,将他人是为手段,通过个体之间的普遍交往来构建自己的现实生活世界。总的来说,市民社会有两个基本原则,即“特殊性”原则和“普遍中介”原则。
所谓“特殊性”原则,指市民社会中的个体作为特殊的以自己为目的主体,拥有对自己需要的自觉意识,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与其它个体交往。黑格尔在书中说:“市民社会是个人私利的战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这句话表明了,在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一个人会不择手段、不顾一切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哪怕别人会因为他的行为会导致利益受损,因为别人在他眼中都是他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同时他也清楚地认识到其他的人一定也抱着跟他相同的想法。
所谓的“普遍中介”原则,则是指市民社会中的个体通过互相之间普遍的交往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表现为一种形式的普遍性。
这两个原则对于市民社会来说,是不可或缺、互为补充的。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的私利的主观愿望,但这种愿望仅靠自己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通过某种手段或者说中介,而这种中介就是市民社会中的其他人。每个人都希望以他人为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但事实上他人也明白这一点,你与他人交往的唯一原因就是通过这种交往能增加自身的利益,而他人与你的交往也一定是出于同一原因,换句话说,每个人都互为对方实现私利的手段,个体想要获取私利必须互相交往。而这种交往必然也必须是平等的,这是黑格尔法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在自由的最初阶段抽象法权中就已经得到承认。因此,普遍性、至少是形式上的普遍性,在市民社会中是必须的,这种普遍性即每个人都承认别人有和自己同等的追逐私利的权利。
市民社会的两个原则使特殊性与普遍性获得了统一,但这种统一仅仅是形式上的,两者在实质上还是分离的,这就表明了市民社会依旧有其内在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我看来,可具体表述为个人与社会、利己与利他之间的矛盾。
所谓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指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与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由于市民社会中的个体对其私利的追求是不遗余力、不择手段的,任何对自己有利的事他都回去做,哪怕代价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失。
所谓的利己与利他的矛盾,则需要进一步的阐释,根据市民社会的两个基本原则,我们知道,个体拥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获得自身利益的平等权利,按理说不应有矛盾的存在,但事实上,这种平等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由于个体先天后天因素的差别,具体来说,由于拥有的资本(后天因素)的不同,以及才智能力(先天因素)的高低,不同个体实际获得的利益有巨大的差异。
个人与社会、利己与利他之间的矛盾,在黑格尔看来,都可以概括为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矛盾,黑格尔在书中从否定特殊性的普遍性与脱离普遍性的特殊性两方面对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进行批判,指出市民社会会由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实际分离而有解体的危险,而想要维持市民社会的健康存在,必须依靠更高层次的伦理实体——现代国家。
黑格尔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认为具有内在矛盾的市民社会只是自由精神现实化最终展开为现代国家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现代国家的前提,其本身是抽象的,而现代国家则是现实的自由。但事实上,从黑格尔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以普遍性为原则的现代国家是以市民社会中的特殊性为目的的,从这种意义上上说,现代国家其实是属于市民社会的,也就是说,市民社会是现实的,而现代国家则是虚幻的。这其实也表明了一种悖谬性,市民社会一方面是现代国家的前提,却又在现代国家实现后成为了它的目的。这其实是黑格尔法哲学在逻辑上的漏洞,后世的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均就其关于市民社会与现代国家的观点进行
了深刻而精辟的分析和批判,主要针对的也就是这一问题。
撇开其逻辑上的悖谬不谈,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本身在当代也是被批判的。但即使这样,其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依然有其积极意义,这一理论为市场经济中个体的自由进行了辩护,即论证了社会中人的自由何以可能,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确实有其深刻的现实性。
第四篇:课堂读书笔记法
课 堂 读 书 笔 记 法
----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一点尝试
当前有不少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往往考试成绩相当高,但在其能力方面却比较薄弱,这就造成不少初中生在升入高中后无法及时地适应高中以能力为主的学习方式,或在预习和温书中无法保证一定的自学速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是关系到学生素质和保证今后顺利完成更高一级学习的一个比较关键问题。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多学科、多方位的系统工程,各个学科虽然有一定的学科特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共性,如在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方面,一个学生的能力在各学科都会有相同的反映。
对于历史学科来说,传统教学法一般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这种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合理性和普及性。但是如果长期单一地使用讲述法,则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仅仅满足于“记”下教师“讲”的,而没有动脑筋去想为什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上课“听”、考前“背”的学习习惯。
事实上,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除了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有一大任务是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独立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包括观察、想象、记忆、思维和自觉等能力。思维能力是核心,自觉能力是基本。二是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高层能力。从这两大能力培养的任务来看单靠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和“背”是无法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把握历史知识和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在分析问题和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笔者在传统历史教学的基础上采用“课堂读书笔记法”,进行一些尝试,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使学生在阅读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课堂读书笔记法”并非可以随时随班地开始使用的。在采用之前,必须先使学生先具备一定的素质,掌握一定的技巧。因此,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在平时教学中经常选出一些有一定阅读量、层次丰富且能从中提出更深一层问题的段落指导学生阅读。如初中《世界历史》(全一册)《美国独立战
争和南北战争》中关于南北战争原因的那一段文字,单从其“这样„„”、“另外„„”和“但是„„”等用辞中就能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层次感,除了可以说明战争原因外,还能引导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再如高中《世界近现代史》(上册)中《英国工业革命》一课关于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一目十分适合学生阅读和归纳,培养其归纳能力。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可逐渐增加自学内容,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同时能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从课文中寻求答案,使学生逐渐掌握其要领。
然后,教师可在认真研究教材之后,选出一些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或头绪较多的课文,从易到难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当前中学历史课本的章节结构一般是与课时相统一的,这就保证了各课堂内容的完整性,比较便于指导学生的课堂阅读。在学生进行阅读归纳以前,教师应先就课文的大致内容、框架结构以及前后章节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讲述,也就是先导入新课,不可一上课就让学生去看书,这样会造成学生盲目阅读。在没有形成一定条理之前就匆匆动笔或只满足于“看”完书就行了,这样的自学非但没能提高能力,反而连最起码的课堂内容都不能掌握。
导入新课以后,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堂阅读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应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对课文内容至少要有一总体概念,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列出其知识结构,以知识结构的框架来串联课文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系统概念,把原先比较繁杂或头绪较多的知识章节梳理清楚。例如可以对学生形象地把课文比作一棵“大树”,从课文的主线索(常在章节大标题直接出现)为“树干”,分析说明的要点(常体现在段头黑体字标题上)为“树枝”,细节的知识点为“树叶”的方法,把整节的内容理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才是有意义的“读书笔记”,一方面可培养学生阅读和归纳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更容易掌握历史知识。
其次,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一定得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即作为读书笔记,不可拘于一格一体,更无标准答案,切忌以自己的模式强加给学生,只要能做到内容完整,条理清晰和重点突出这三个要求就应算是优秀的读书笔记了。对于一些思想较活跃、达到上述三项要求,在笔记中有所创新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笔者在几年的历史教学中,对初
二、高一和高三这三个不同年龄段都做了尝试,结论是无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年级,知识面和知识深度有何不同,只要正确指导,均能在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和建立知识结构的能力上有所进展。
如初二《世界历史》(全一册)、《沙皇俄国的改革和扩张》一课中课文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其黑体字标题为: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改革
沙俄的侵略扩张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的学生按这三个标题为序,并突出重点的就算是个合格的读书笔记。但有一些学生在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把其内容打乱,重分为两大部分,其笔记略为:
一、俄国的改革
1.沙俄的形成和农奴制的实行
2.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内容
① 军事
② 经济
③ 教育
④ 生活习俗
意义
3.1861年改革
背景
内容
① 政治
② 经济
意义
二、沙俄的侵略扩张
作为一名初二的学生,能够在通读课文之后跳出课本的框架,以俄国的历史进展为线索,把课文的知识点组织成一个较为完整且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其阅读、理解和归纳能力的提高,已初步掌握了“课堂读书笔记法”。再如高一学生在做《世界历史》(下册)《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一课读书笔记时,有一学生根据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提示他们注意的这两个国家在统一过程中有诸多相似之处和部分不同,把读书笔记列为一张比较表,从统一的背景、代表人物、过程、手段、主力军和结果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既达到了内容完整、条理清晰和重点突出的要求,而且一目了然,便于记忆。也不失为一份十分优秀的读书笔记。
“课堂读书笔记法”尤其适合于高三历史科的复习。高三历史复习课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且有相当的深度。笔者在高三教学中做了尝试,并以此法开设公开教学课,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高三关于中国古代史的《三国两晋》的复习课采用此法,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之后讲评,从学生完成的笔记中发现两种不同类型的读书笔记做为范例,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讲评。
例一:
三国两晋一、三国鼎立
1.220年 曹魏建立
2.221年 蜀汉建立
3.222年 吴国建立
二、西晋短期统一(265年—316年)
1.西晋建立和统一
2.八王之乱
3.五族内迁和流民起义
4.西晋灭亡
三、东晋和十六国
1.317年,东晋的建立
2.十六国
3.祖逖北伐
四、淝水之战
苻坚
从一般意义上说,这种方式基本上是模仿老师平时授课的正板书,也算是一份比较好的读书笔记,但学有一名学生采用线索发展的方法,也做了一份形式上完全不同的读书笔记。
例二:
220年 曹魏建立
221年 蜀汉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 西晋短期统一(265年)
八王之乱
五族内迁 →
流民起义
→西晋灭亡→
十六国
↑(祖逖北伐)
东晋(316年)淝水之战
(317年-------------------→420年)
这样的例子很多,对于这些勇于在完成上述三个要求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学生,教师应予充分的肯定,以鼓励学生开拓思维,不拘一格,活跃思想。学生做完课堂笔记之后,教师应在每节课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内容的串讲。因为学生能力毕竟有限,一般只注意课文的表面文章,而教师可在他们大多已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详略得当地就本课的重点予以强调,加强学生的记忆,对于难点和一些学生不易发现的问题、事件的前后联系以及一些理论问题等还需要
进行讲述,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也把握了历史基础知识和受到了思想教育,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再者,对于学生的读书笔记,教师应及时地认真批阅,并及时进行讲评。肯定其长处,同时也指出其不足之处,指导学生在下一次的课堂读书笔记中不断进步。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对于“课堂读书笔记法”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即把原先以老师讲述为主的授课方式改为以学生阅读理解、归纳为读书笔记的活动为主,教师从中起一个引导和总结的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更系统、更完整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第二,并非每一章节的课文均能采用此法。对于结构简单、列举式的章节则因没有难度而收效甚微,对于结构较大,头绪较繁杂、且线索明朗的课文则较合适。这个问题在前文已有举例和阐述,不再赘言。
第三,通过在各年段的实施,发现学生的能力明显增强,阅读速度加快,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进步尤为明显,学生反应良好,基本上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尝试。
第四,对于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从原来的“听”老师讲课的一次性学习发展成为先阅读、做读书笔记,在熟悉内容之后再听老师总结和讲评的多次重复学习,对于历史知识的巩固率必然大大提高,也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
第五,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又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量,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亦有一定的作用。
当前,改革浪潮席卷全国,也同样波及教育体制及传统教育模式,笔者只是想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上做些尝试,逐渐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形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同时 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适应当前教育水平的发展,为将来的社会培养出高分高能的建设者。
第五篇:《共产党好》读书笔记
顾盼往昔,岁月如歌。九十年前泛舟湖上,依稀难忘。岁月何曾割断我们真挚的向往;岁月何曾消融我们深沉的感怀;岁月又何曾泼灭我们心中的熊熊的向往,追求崇高信仰的烈火.把信仰扛在肩上,循着历史坎坷的来路,我们寻找那永恒的时间。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共产党好》。在这本书中,我处处都看得到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他们的事迹和为国奉献的精神使我感动不已。
这本书中出现了许多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比如,领导国家走向光明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和蔼可亲的邓小平爷爷;虽然年纪小但机智勇敢的王二小;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等等,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邓小平爷爷,香港能回归祖国邓小平爷爷的功劳最大哩。1982年9月24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和邓小平会谈。
会谈开始了,邓小平靠在沙发上,轻松自如地坐着。而撒切尔夫人却坐得直挺挺的,他们要谈的话题太严肃了。收回香港关系着中华民族尊严的大事。而交出香港这块“寸土千金”的宝地,对英国来说实在太不甘心了。
然而在会谈刚开始不久,邓小平就斩钉截铁地说:“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一定要收回来!”这十七个字,字字千斤,大义凛然,决不妥协,决不退让。他表达了全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坚定立场。之后邓小平说明了中国的原则立场:香港本来就是我们的地方,主权不能讨论。但是从现实情况出发,香港问题怎么解决,可以坐下来好好谈。
在接下来的会谈中,撒切尔夫人的话锋芒全露在外面。而邓小平却绵里藏针,态度和蔼,但立场鲜明,从而使英国政府知道,中国政府的正义立场是不可能动摇的。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经过一次次谈判,终于签订了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多年来,我们的祖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加快了我们向发达的国家靠近的步伐,是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神七升空,XX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这一桩桩一件件惊人的成绩,怎能不让全世界龙的传人感到自豪呢?这是谁的功劳呢?是共产党,是党的正确领导。
看着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就想:若不是革命先辈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走斗争的话,哪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呀,所以我要好好学习。
党,在您伟大光辉的沐浴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得意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你们,将来,我一定要加入共产党,报效共产党,为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