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公选课课程设计

时间:2019-05-14 18:3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与自然》公选课课程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与自然》公选课课程设计》。

第一篇:《人与自然》公选课课程设计

《人与自然》授课提纲

课时:2×18=36课时每周2学时共18周2个学分

第一章 对卡辛斯基与新卢德主义的反思

第一节 对反科学思潮的甄别

第二节 增长的极限

第三节 2012与低碳生活

第四节 卡辛斯基并不代表进步与正义

第二章 人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的第一节 自然界从大爆炸说起

第二节 生命的起源

第三节 敬畏生命

第四节 达尔文的生态学

第三章 伊甸园的歌声

第一节 辉煌的人类文明

第二节 田园诗般的生活

第三节 绿色生活方式

第四节 基因与觅母

第四章 理性的狂欢

第一节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喜悦

第二节 对自然疯狂的掠夺

第三节 苦涩的现代化

第四节 技术革命有头吗?

第五章 科学与地球的命运

第一节 寂静的春天

第二节 只有一个地球

第三节 令人不安的自然

第四节 回到原点与天人合一论

第六章 西方绿色和平运动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幽灵

第二节 世界绿色和平运动回眸

第三节 生态社会主义

第四节 绿色文化的价值观

第七章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第一节 对所谓“征服自然”的反思

第二节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第三节 多维视野的生态哲学

第四节 幸福指数与生活质量

第八章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节 坚持全面的发展观

第三节 坚持协调健康的发展观

第四节 坚持长远利益的可持续发展观

第九章 走向未来的和谐世界

第一节 立志建设中国的和谐社会

第二节 人类有终极目标吗?

第三节 拯救人类自己的理想

第四节 通往大同的康庄大道

第二篇:人与自然说课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说课案

三里畈初中盛燕芹

设计依据:语文课应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安排了此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课。本次课是将七至九年级整套新教材中设置的36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整合,归纳出人与自然这一专题而设计的复习课。

教材分析:本次课是复习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即七年级上册的《感受自然》、七年级下册的《黄河,母亲河》、八年级上册的《莲文化的魅力》、八年级下册的《寻觅春天的足迹》、九年级上册的《雨的诉说》。这些综合性学习活动都与自然紧密联系,学生在搜集材料中涉猎了大自然的许多方面,与大自然进行了沟通对话。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学情分析: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新生事物。本次课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复习课,这类试题的特点在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占有给定资料的前提下,进行探究发现,最终形成自己的体验。这也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解释: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它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因此,对这项内容的复习首先要学生认识这类问题的特点,把握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最后结合各种类型的练习题进行巩固训练。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课的组织、实施,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体验自然;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联系,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发展。通过对本块知识的集中复习,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给定的材料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通过典型示例、练写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应考。设计流程分为三步:技法指导——实例演练——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技法指导: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师引入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

2、从以下角度引导学生谈谈从《感受自然》、《黄河,母亲河》、《莲文化的魅力》、《寻觅春天的足迹》、《雨的诉说》这些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获得的对自然的感悟和体验。①你积累的跟大自然有关的诗词、成语、格言、精美语句。

②你为家乡风景名胜所写的宣传语或解说词。

③你从大自然中获得的启示、思考等。

3、师向学生解说综合性学习活动考查的方向及解答方法。

⑴积累篇:这一类习题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学生去积累相关素材,形成一定的文化积淀,搜集积累的内容主要包括与活动相关的作品、人物、作家、名句、成语、格言、故事等。

⑵研究篇:这一类习题旨在考查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步骤以及制订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解答这类题型时要明确计划、方案、报告这些应用文体的写作

格式,并能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内容、名称和主题。

⑶筛选篇:这一类习题旨在锻炼学生从材料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一般会设置图片或诗文信息,要求学生给图配文或给文配图。解答时要注意把握意境,筛选出最恰切的内容来搭配。

⑷综合篇:这类习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能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或示例进行综合探究,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解答时既要对资料或示例进行综合,还得尽力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

⑸发现篇:这类习题旨在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关注。解答时要注重体现个性,体现创新,表述要条理清楚,语言通顺,言之有理。

二、实例演练:

老师通过典型例题对学生的解答思路作引导,提高学生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

例题1: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美丽。来吧,同学们,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1、学校团支部组织“走进大自然”活动,请你设计这次活动的主要过程。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欣赏了美景,纷纷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名篇来抒发内心的感慨,那么你也会不甘人后吧?请你打开你的知识库,分别从四季的角度挑几句与大家分享,并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句加以品析。

春:(作者:)夏:(作者:)秋:(作者:)冬:(作者:)品析:

3、在这次活动中,还开展了“谁不说咱家乡美”的比赛。黄冈多美景,如东坡赤壁、罗田天堂寨、麻城龟山等。请以你最喜欢的家乡风景为对象,选择一个季节去尽情的描绘,写出你的感觉,并让它成为你的家乡对外宣传的明信片,让它走出家乡,名扬天下。要求60字左右。

例题2:

很多城市都有着自己的都市精灵,而昆明的小天使,就是每个冬季都如期而至的红嘴鸥。在泛蓝天幕上飞翔的洁白海鸥,就是这个温暖春城的美丽徽章。

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1红嘴鸥(俗称海鸥)主要在欧洲和亚洲北部繁殖,在亚洲中南部直到印度、菲律宾越冬。昆明正好位于红嘴鸥的迁徙路线上。自1 985年成群海鸥入昆以来,每年飞到昆明的海鸥,数量从最初的不足1万只,增加到2万至2万5千只左右,最多的2001年达到3万3千只。根据昆明鸟类协会进行的鸟类环志调查表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海鸥是两次以上返回昆明越冬。

材料21985年12月12日,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海鸥的通告。

2005年10月27日,在纪念海鸥入城2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都市时报》发出为“海鸥老人,塑像的倡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背景链接:海鸥老人——一位普通的老人。他把自己晚年的感情生活全部献给了海鸥。每天一大早,他就要步行十几公里去翠湖等待海鸥,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购买饲料喂海鸥。天天坚持,月月如此。直到海鸥飞离。后来,他去世了。人们把他的遗像放在湖边,纪念他。海鸥围绕他的遗像飞舞,久久不愿离去。)2005年11月,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批准,昆明被命名为“巾国红嘴鹇之乡”。

材料31985年12月12日,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海鸥的通告。

2005年11月,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批准,昆明被命名为“中国红嘴鸥之乡”。

1、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与鸟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成语里都含有“鸟”字。请你写出两个来。

例:鸟尽弓藏①②

2、请分析以上材料,说说昆明市获得“中国红嘴鸥之乡”称呼的原因有哪些。至少说出两点。

3、假如你此刻正面对着“海鸥老人”,你会对他说点什么呢?

4、请你为纪念海鸥入城21周年策划一项庆祝活动,并说明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活动名称: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从这两道典型例题中寻找答题规律,这样学生才有清晰的思路答题。

三、练习巩固:

1、积累篇习题:

⑴大自然的美景往往会触动人们的种种情思,他们或忧或喜,或顿悟或思索,你积累的描写大自然的诗句中有这样的情感吗?请你任意写出其中三种来。

书写热爱之情:

书写乡愁之思:

书写哲理意蕴:

书写志趣节操:

⑵大自然的事物会给人许多生活的感悟和启示,人们因此创造了与之相关的俗语、成语、格言等,请你写出与下列事物有关的俗语、成语或格言。

黄河:莲:雨:

2、研究篇习题: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无不向我们展示生命的伟大,结合你对大自然的理解,选取你最熟悉的事物,以“大自然生命的伟大”为题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3、筛选篇习题:出示几幅自然风光的图片和一些语句,分别将图片和语句配合恰切。

4、综合篇习题:

⑴通过开展《雨的诉说》语文综合活动,你对“雨”一定有较全面的认识,请你仿照划线的句子,从“雨”的角度来向人类诉说你的心声。

“人类朋友,请你听听我的诉说,我可以是一场及时雨、一场酸雨、一场暴雨,给人类带来福祉或灾难,请你听听我的是非功过:‘我是一场及时雨,用我甘甜的乳汁哺育久旱干燥的大地;。’”

⑵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换绿”、“柳树萌芽”,你有什么感受?任选其中一处景物,完成下面的填空。

示例: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

我看

5、发现篇习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闲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默契,然而我们却经常听到这样的词语:沙尘暴、酸雨、荒漠化„„由此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书写一下你的发现吧!

第三篇:人与自然 说课

《人与自然》说课

说教材:

设计依据:语文课应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安排了此次英特尔未来教育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学习目标:

一、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根据单元计划内容,收集、整理有关人与自然的资料,让学生自己感悟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相互依存,知道只有保护大自然,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表达交流能力。学习目标:、二、社会学科的学习目标:

感受祖国的河流山川的美丽,教育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三、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目标:

学生学会上网查找资料,使用PowerPoint来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使用 Frontpage来制作专题网站,运用E-mail来发送信息和接受信息。提高学生运用多种媒体学习的能力

这些综合性学习活动都与自然紧密联系,学生在搜集材料中涉猎了大自然的许多方面,与大自然进行了沟通对话。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说教法: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新生事物。本次综合课是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这类课的特点在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占有给定资料的前提下,进行探究发现,最终形成自己的体验。这也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解释: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它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为了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我把本单元课文的设计意图渗透给学生,使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悟自然的美丽,领略祖国的雄伟壮丽山河大川,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说学法: 这节交流汇报课时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所以教会学生有目的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是课前准备的关键,这也是合作意识的具体体现,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另外学生要学习简单的对媒体制作方法,比如: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使用 Frontpage来制作专题网站等。说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交流的兴趣)

二、各小组汇报交流

1、第一小组

交流主题:欣赏自然

主持人:自然赋予了我们一切,自然中的天地万物都是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的美景数不胜收,当我们欣赏大自然中的美景时,既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又可以美化我们的心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吧!主持人:从古到今,许多诗人游遍了我们祖国的名山大川,留下了不少千古名句。主持人:我们组的袁子昂也用手中的笔描绘了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他带来的小诗。

主持人:我们小组不仅诗写得好,还有一位同学用手中的笔画出了美丽的大自然。主持人:作家笔下的美文给大自然赋予了生命,人间万物都有它的美丽之处,我们不但要去发现它,我们更应该学会去欣赏它。下面请谢晨宇给我们带来的美文欣赏:(略)

主持人:欣赏完美丽的大自然,我们组的几位同学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想谈谈自己的感想。

主持人:自然的美景是永无止境的,大自然是一位能工巧匠,将所有的美逐一展现给我们,只是等待我们去欣赏,去领会、去品位。

(第一小组通过观看自然风光的视频、朗诵描写自然的古诗、绘画等形式,从视觉上、感官上刺激学生,从情感上唤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沟通文本和自然的联系,引导他们去感知、去发现、去体悟。)

2、第二小组

交流主题:感悟自然

主持人:自然孕育了人类,大自然是人类的摇篮,是一切生命的摇篮。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下面就听听我们小组的两位同学对大自然的感悟吧!(交流内容略)主持人:是啊!大自然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它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彩,我们小组的同学把对自然地感悟还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快来欣赏一下吧!侯晓钰:他们俩的手抄报办的真不错,不过我们的电子小报更漂亮。

主持人: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诗歌《大自然的语言》吗?大自然的语言是多么的神奇呀!让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吧。配乐诗朗诵:大自然的语言

主持人:大自然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只有我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留心感悟,我们就会被他的神奇力量所感动。让我们一起学会感悟自然吧!我们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小组交流的主题是感悟自然。这一小组的同学主要的交流形式是手抄报、电子小报,同学们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小报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喜爱之情,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多种媒体学习的能力。)

3、第三小组

交流主题:和谐自然

主持人: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与大自然相处呢?下面我们组带来的两个故事也许对你有所启发。

小记者:同学们,听了这两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吗?(现场采访)小记者:大自然赋予我们诗情画意般的美景:茂密的树林,清清的河水,绿茵茵的草地,盛开的花朵,自由飞翔的鸟儿„„同学们,让我们以人类的良知,人类的灵魂之“爱”去亲近大自然,保持大自然吧!

主持人:为了激发同学们保护自然的热情,我们小组的同学还自己编写了三句半,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吧!

主持人:保护大自然使我们人类共同的主题,下面请欣赏张家旭制作的网页。主持人: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她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下面就请听听卢狄含同学为大家带来的倡议吧。

(这一小组以人类改造自然、与动物和谐共处为主题,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入手,激发小伙伴的保护自然、亲近自然的热情。并倡议大家在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交朋友。而且几个同学以保护自然为内容自编了“三句半”,活跃了课堂气氛。小记者的互动环节也很精彩。)

4、第四小组

交流主题:畅想自然

主持人:大自然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在大自然里自由地唱歌、跳舞。我们小组交流的主题是:畅想自然

主持人:美丽的大自然为我们的提供了许多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写作素材,节假日中我们总是要到大自然中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领略家乡的山山水水。让我们一起跟他们去游览一下吧。(优秀作文展示)

主持人:未来的大自然将没有污染,因为我们学会了保护自然。我们组的茹雪同学描绘了她心目中的大自然。(展示绘画作品并介绍)

主持人:春天,万物复苏,花开,草绿,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让我们一起寻找春天,畅想自然吧!齐唱:《春天在哪里》

(这一小组汇报交流的形式主要是作文展示,把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写到自己的文章中,和小伙伴们共同欣赏、共同感悟自然自然的伟大。在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师小结:大自然的美应该是永恒的,大家在欣赏之余,也应该从我做起,去关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为维护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献出一份力量。(本次活动的准备工作是关键。因为每位同学都是尽己所能,而且各小组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所以这节生动丰富的语文实践课上得很成功。各组主持人的主持也很精彩。)

四、评选出优秀小组

下面针对这次活动,我们来做一次评价吧。

(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是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每一小组的展示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人与自然》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人与自然,本单元的课文以不同的文体,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向我们展示出了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根据这一组课文的特点和单元学习目标我设计并安排了这节语文综合实践课,并以英特尔未来教育的课型方式展示出来。这节课设计的依据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整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明确目标、合理分工——准备阶段——展示交流。为了让学生有重点、有目标的围绕主题设计自己的交流方式,我帮助学生设计了四个交流主题,即欣赏自然、感悟自然、和谐自然、畅想自然,交流的形式不能重复,还要新颖、有创意。经过两个星期的精心准备,一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示交流课呈现出来了。课堂上每一小组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己的特长,以不同的交流、展示形式把美丽的大自然展示出来。

第一小组通过观看自然风光的视频、朗诵描写自然的古诗、绘画等形式,从视觉上、感官上刺激学生,从情感上唤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沟通文本和自然的联系,引导他们去感知、去发现、去体悟。第二小组交流的主要形式是手抄报、电子小报、配乐诗朗诵等,同学们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小报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喜爱之情,同时提高了学生多种媒体的应用能力。第三小组以人类改造自然、与动物和谐共处为主题,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入手,激发小伙伴的保护自然、亲近自然的热情。并倡议大家在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交朋友。而且几个同学以保护自然为内容自编了“三句半”,活跃了课堂气氛。第四小组汇报交流的形式主要是作文展示,把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写到自己的文章中,和小伙伴们共同欣赏、共同感悟自然自然的伟大。在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首《春天在哪里》使课堂达到了高潮,学生在歌曲中领略春天的美好,感受自然的美丽,去发现大自然中一事一物的神奇。

另外,从这节课的准备上,我发现班里一部分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很强,而且对于这种新型的展示课兴趣极高,每组同学制作的课件都有很多特点。尤其是第二小组的同学,他们设计的电子小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色彩绚丽。这是我在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热情高,班里90%的同学都参与了交流、汇报,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每个组交流的内容有重复现象;有的同学准备不够充分,表达时语言不流畅;交流的内容创新意识不够强等。不过这是同学们第一次上这样的课,学生们能准备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我觉得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

第四篇: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

谁是生命的主宰?人,还是大自然?

有人说:“世界上如果存在神,那么神便是天上的主宰,而人类则是地球的上帝。”自然。世上不存在神,那些神明论也都是人们虚构出来的,那么人类就是世上的主宰吗?

人类是最高等的动物,人有思想,感情,有着低等动物所没有的智慧,人类能发明制造出几乎他们想要的一切。人有感知与判断能力,能够分析世间的美,万物的理,事物发展的规律。人在其它低等动物眼中真的是至高无上的,对人类,它们既羡慕,又畏惧。

人类的科学技术也是不断进步的,也试图凭着自己的智慧改变本不能也不可能改变的大自然。人类的野心太大,想要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在他们眼中,他们本该是无所不能的,以致能决定一切。他们也在为主宰自然,主宰地球作准备,肆无忌惮地破坏阻碍他们的事物。大自然也曾一次次地警告,人类还是执迷不悟。大自然的怒火是无情的,足以焚毁一切。让你在痛苦中煎熬,让你第一次感到恐惧,也开始后悔人类的无知与可笑。

人类抵抗不了大自然给予他们的惩罚,这是一种屈服。最高等动物也只能跪伏在大自然面前,生命的主宰,地球的主宰,便是大自然。

人类总认为自己与自然是并列关系,其实不然,人类还不够资格。人与大自然只是包含关系,而且是自然包括人类。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又或者更少。所以,假设哪一天出现了比人类更高等的生物,我也不会感到奇怪。

另一方面来说,人类是产生于大自然的,是由森林中的古猿进化而来的,只是人类总将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人类在大自然的各个区域里生存下来,依靠着大自然存活并发展。等到一个人渐渐年迈,直到死去。人们总希望他的灵魂还在世间飘荡,自古祭祖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但从本质上讲,人死后无非是成为泥土或其它植物的养料。总的来说,人生于大自然,最后也会归于大自然,这只是生物循环的一个过程。除了生前遗留的精神财富,或是造福于人类的各种技术,总之,除了生前的贡献还留在世上,便没有其它超出实际的意义了。

别把自己当做上帝,人最多是上帝的臣民罢了。我们没有资格掌控自己的生死,一切都是按照事物的正常发展规律进行的,每种生物或非生物都是充当循环链的一部分,人类也的确有很多智慧结晶,但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大自然的产物呢?

第五篇:人与自然

物竞天择or和谐相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曾是亘古不变的生物进化的真理,然而今天,很多人却把它用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将整个自然关系的链条变成了“弱肉强食,强者生存”。人类以“地球上最聪明的灵长动物”自居,因为强大,因为聪明,所以可以对自然中的一切资源随意的使用,甚至是没有节制的蚕食。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越演越烈,看似作为强者的我们在征服着其余的生物,实则平静之下,暗流涌动。就像下面这幅图一样,我们仔细一看,换一个角度,就会有惊人的发现。

这幅图,根据我们的惯性思维,我们第一眼可以看见的是,在一个平静的湖上,有一块长着草、树的陆地,一个人坐在一条小船上,张着双手,旁边游着一条大鱼。看着这样的画面,我们可能把它理解为:渔夫捕鱼。但是,这幅漫画的寓意绝不仅于此。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要用的是创新思维而不是常规思维,那我们思考的角度就应该有所变化。于是我们将漫画颠倒,我们就可以发现一副不一样的场景。也是一片平静的湖上,远处天空飞着几只鸟,我们也不去猜想那是什么鸟了,近处一只巨大的鸟,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嘴里衔着一个东西,我们再仔细一看,鸟嘴里的“东西”不是别的,是一个人,是我们刚刚从正面角度观察出来可能是渔夫的人。整幅画面很明显的表达出一个意思:大鸟吃人。从这两幅画面中,我们可以得到截然相反的寓意。如果将第一幅渔夫打鱼的画面寓意理解为人对于自然生物的征服,那第二幅大鸟吃人的画面寓意就变成了自然生物对人的“征服”,简单一点说就是报复。如果第一幅画面展现的是现在人与自然生物的关系,那第二幅画面就是不久的将来,或者是一百年,或者是几百年之后人与自然生物的关系。从来逻辑角度,如果第一幅画面是因的话,那第二幅就会成为果,而这其中的条件就是:人类的不加节制。在对这幅漫画的解读中,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文学中讲求的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仅用惯常思维,那问题的答案可能就是唯一的,而如果从多角度,逆向创新思维出发,答案却是丰富多彩的。众所周知,在漫画中,深刻的寓意来自拟不同角度解答出来的内容,而这幅漫画像传达给我们的也是如此。角度的变化带来了画面内容的变化,从人捕鱼变成了鸟吃人,从字面上看是主语的变化,但从生物的角度来看,就是主宰者的变化。如果不加重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如这幅漫画所寓意的那样。

当今社会,工业文明的推进,物质的丰富,伴随着的是人欲望的不断膨胀。人对自然资源的掠取,不再是满足简单的生存要求,更多的变成了一种求新、求异欲望的满足。人们变的空前的“大无畏”,无畏吃任何东西,无畏吃任何动物,如此这般,人们吃果子狸、生吃猴脑以及活取熊胆等,人们不断地残害着自然中的生物,而这每次对动物的蚕食,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回应”,从以前的非典到后来的禽流感等。这样发展变化,不禁让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将如何演变,如果不加控制,是否真的会出现漫画中鸟吃人的那一幕?答案可想而知。

无论是人与社会环境还是人与自然环境,每一个整体得以存在并发展,都是因为内部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平衡的力量。“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这些成语都深刻的揭示了,每一种存在都应该坚持适度原则。人如果欲望不止,变需要为一种掠取,那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势必被打破,当这种失衡达到一种极致的时候,另一种生存方式势必应运而生,就如第二幅漫画那样。这样的结局肯定是每一个作为“人”的我们,不想看到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抛弃那自以为是的“最聪明灵长动物主宰者”的优越感,停止对资源的掠取式开采,停止对动物的残忍吃食,跟自然,跟动物和谐相处,物竞天择只是一种物种发展的规律,而和谐相处才是物种生存的规律。

下载《人与自然》公选课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与自然》公选课课程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 ——读《大象的主人》有感 八(3)班刁家慧 辅导老师:贾殿石 从一本书中读出一份精彩;从一个书中读出一个人生,我从《大象的主人》中读出一片新世界。 跟随着主人公让·吕......

    人与自然

    人是属于自然的。人类应该保持远古时期那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于大自然我们只是了解了很少的一部分也没有掌控自然的权利。打开心去欣赏自然领悟自然,体会那种在自然中......

    人与自然(范文)

    1.人类社会…逆天行道,其妄自招。 ----道家学说. 老子 2.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维护好本土上的各种生物资源,也就不能维护好国民的生存质量。 ---- 汤姆.洛弗祖 3. 地球是万物之母......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物种在减少及原因。 2、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 3、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教学重点: 理解自然物种在......

    人与自然

    人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与自然建筑工程系 建管4班 陈 蕃 2011年11月19日人与自然 之尊重生命先尊重自然 摘要: 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 一座冷清衰落的古园,一个被生活抛弃的人,意外却又注定般地走到一起,没有丝毫的言语交流,却隐隐间有着高山流水般的默契,共同叩开我的心灵。 当你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忽......

    人与自然[精选]

    自由是人的本质追求,是人的生存应有的状态。自由既是人的认识能力,更是人的实践能力。由于自由与自然具有内在的相关性,自然是自由的基石,亦是自由展现的舞台,决定了对自由的研究......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 位于滇西横断山脉纵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条大江,在东西150公里内紧密地排列依偎,构成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理奇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我国这一“三江并流”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