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作更能促进企业发展 攻辩小结
攻辩小结:
无论对方辩友的辞藻多么华丽,都掩饰不了避重就轻、以偏概全的实质,貌似严谨的论点实则存在漏洞,所以我要代表我方提出几点质疑,并请对方辩友在自由攻辩环节给予回答:
1、对方辩友一直强调说竞争有助于优胜劣汰,但我们要明白,优胜劣汰只是自然法则,而不适应于现代社会!合作所带来的共同进步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情、人理、人性。企业是社会产物,人最根本的属性是社会属性,身而为人,就应该懂得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这就要求我们互相合作,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进步。孙中山先生说:“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以合作为原则,人类顺此原则则昌,不顺此原则则亡”也就是这个道理。
2、对方辩友错误的将企业竞争力直接等同于竞争,这明显是移花接木,以偏概全。企业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能力的产生及运作都需要企业内外部的通力合作。如果把企业比作汽车,竞争力只是衡量汽车的性能一个指标,但汽车启动和行驶依靠的确是齿轮、轴承、燃料、驾驶员等要素的通力合作,请问对方辩友,如果没有这种合作,企业如何行驶,如何到达目的地?
(核心竞争力是竞争行为的能力表现、衡量标准,企业在争取市场、获得利润过程中需要让我们的顾客相信我们有这样的能力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但是顾客更看中是企业为满足顾客需求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产品和服务的实现是靠企业各组成单元、全体职工合作完成的。)
最后我想说,对方辩友其实是很重视合作的,不论他们谁是最佳辩手,别的辩手都不会心生嫉妒,而是衷心祝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合作的最好诠释啊!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队友,不论赛事结果如何,我都十分珍惜这些相处的日子,因为我们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已经得到了最好的表达!谢谢大家!
3、对方辩友一直强调,现代社会要求量才使用,竞争上岗,人才需要依靠竞争做出选择。我方并不反对人才竞争上岗,但我相信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宁愿选择一个技能不是十分优秀但是懂得团队精神的人,也不会选择一个技能优越却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人。可见合作精神
在人才选择中的重要性。其次,企业乃至社会发展是一个过程,对方不能静止的看问题,人才选择到合适的岗位,更是需要合作才能为企业产出产品,产生利益。竞争的结果只是一个机会,后续靠得还是合作。就如对方二辩有个心爱女生,但同时好几个男孩子追求她,这是你就需要竞争,竞争赢了只是短暂,后续就需要你和你心爱的女生通力合作,共创美好的生活。
4、对方辩友可能说人们合作是为了竞争胜利这一最终目的,合作是取得竞争胜利的一个途径,是竞争意识呼唤他们要有合作意识。战争时期合作的目的也是为了竞争的胜利。
竞争确实是为了胜利,却并不为了进步。今天的辩题是谁能促进企业进步,企业在于对手争夺资源的过程中,以牺牲社会公众利益为代价获胜,那请问这个企业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
5、“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赢”。
对方辩友已经明显做出了偷换概念的举动,将竞争套上现代的光环,就堂而皇之的说竞争是合作,是为了双赢和多赢,我方要说竞争和合作有明显区别,只有合作才能促进双赢。并且对方借由将竞争与合作等同来说明竞争能促进企业发展,那不就是站在我方立场,认为合作更能促进企业发展了么?
6、任何的激励机制都是以团队建设为前提的,企业鼓励人才也就是通俗的员工竞争,是在团队建设的大前提下进行了,如果缺少了团队建设的激励将会失控,危害企业进步。
7、在NBA的赛场上,竞争成为选拔球队的唯一方法,球员们筋疲力尽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与对手争个输赢,分个高下.
第二篇:合作比竞争更能促进企业发展,一辩立论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
(对方辩友刚才提到,今天的辩论就是一场竞争,我方并不认同,我们)很荣幸能够与对方辩友合作为敬爱的主席,评委以及在座的各位奉献一场语言盛宴,这种合作正是企业凝聚力的光芒闪现。由此,引出我方今天的观点——合作比竞争更能促进企业进步。
名不正则言不顺,我方想明确几个定义,进步是指人或者事物向前发展,企业进步顾名思义就是企业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解释,合作是指个人或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而竞争指为共同需要的资源展开争夺,促使某种有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首先,我方承认竞争与合作是促使企业进步的两股力量,若失去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讨论即失去了意义。但从定义上即可看出,合作追求多赢,为共同目标,一同进步,竞争为了输赢,打败对手,独享资源。企业进步是一种长远要求,竞争带来的短暂输赢并不算是退步或进步,合作却能为股东、员工、顾客等利益相关方提供资源和利益的合理分配,带来长足发展,更深一步分析,企业是社会产物,只有与社会合作,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与社会一同和谐长远发展。
第二,从企业本质来看,企业是什么,当代产权理论的两位代表人物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认为,企业是通过内部合作进行生产的经济组织。企业本身即是团队合作的产物,无疑是合作更能促进企业发展。
第三,从企业的外部关系看,在这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时代,企业身处产业链中,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资源共享、互补有无,长足发展。就如华润大东的发展需要股东、银行、供应商、顾客、劳务工程队、技术服务商等利益相关方。
第四,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是企业保持高效率运作的保障,ERP之所以被企业管理重视,大力引进,就是因为资源的高度共享,这就是合作的表现。
第五,企业员工之间更需要合作,只有全体员工为了同一个目标,心朝一处想,力朝一处使,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合力,从而得到长效的发展。孙子兵法曰:上下同欲者胜,就是这个道理。
第六,企业利润的最直接表现——产品,是各部门各员工合作的产物。就如华润大东的船舶修理和改装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更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
总而言之,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只有善于合作,才能更好的发挥整体力量,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在行业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就更需要华润大东人坚定信心,齐心合力,充分发挥合作精神,并用行动来证明,华润大东:众志成城!
谢谢大家!
第三篇:攻辩小结
辩论赛中的经典辩句收集
1.请对方辩友不要给我们今天的辩题加上一个定语,今天的辩题是。。。而不是。。
2.2.对方辩友请不要将概念混淆
3.3.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
4.4.世界入戏奇妙,您却如此烦躁,不好。不好
5.5.面对这样的真知灼见,对方辩友至今未能幡然醒悟,正好比雨过天晴却仍静坐茅庐听雨,不愿接受真理的光芒
6.6.对方辩友不要回避问题,您所说的。。。与我们所讨论的题目离了不止万里
7.7.对方辩友以偏概全,用。。。例子来论证。。。实在是一叶障目,盲人摸象,没有意识到还有。。。
8.8.我对对方边摇头所提出的观点表示无法接受。。。这样荒谬的逻辑我们能接受吗? 9.9.为什么对方辩友一直不敢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闪闪烁烁是在犹豫么?还是你们的乱点根本无法面对如此之多的现实
10.10.总是拿着A情况下的B结果来跟我们C情况下的B结果来衔接,对方辩友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
11.11.我们从刚才就一再强调,今天我们讨论的A情况下会如何,而对方辩友总是举B情况下的例子,是不是“纸糊的月亮当太阳,偷天换日呢?”
12.12.再华丽的语言也掩饰不了错误的言论,再动情的解释也遮蔽不了真理的光辉
13.13.对方辩友不要再逃避问题了,回到眼前的问题中
14.14.对方辩友搞错了。。。恰恰是反映了。。。
15.15.既然对方辩友不喜欢谈。。。那我们谈谈。。。
16.16.对方辩友一直回避这样的问题,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17.17.对方讲的是。。。这一点我们并非反对,可问题是。。。1 18.8.对方辩友既然说。。。就是。。。那么我就请问。。。你们怎么解释呢?
19.19.暂且不说。。。本身。。。再退一步。。。
20.20.请对方辩友不要跳出讨论的论题之外
21.21.世界上不是缺少实践,只是缺少发现实践的眼睛
22.22.对方辩友一直是“坐飞机扔炸弹——空对空”讲来讲去,我方问了那么多遍,他们也没有给我们举出一个例子来。2 23.3.对方辩友回答我方问题,向来不是“小巷里面抬竹竿——直来直去”,而是拐弯抹角
24.24.对方辩友总是人太懒,大学的全面教育要靠理论来抗,相爱总是太简单,实践可是太难,不懂理论的家庭可千万不要勉强哦
25.25.理论教我一首歌,可是只有实践告诉我,为什么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
26.26.麻子上台——群众观点
27.27.猪八戒戴花——自觉其美
28.28.拽着胡子过马路——谦虚
29.29.老鼠跳到钢琴上——乱弹
30.30.正如对方辩友所说的,你们的论点只有在。。。情况下才能成立,而我们要看好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在。。。情况下的论点,对方辩友是不是有点含糊其辞?强词夺理呢?
31.31.按对方的逻辑是不是海马也是马,蜗牛也是牛呢?
32.32.请问对方辩友,一个苹果什么味道?去想还是去尝啊?
33.33.非常感谢对方辩友的“抛砖引玉”现在我们陈述我方观点
34.34.谢谢对方辩友对我方观点的支持,有你们的支持,相信我方陈述的观点会更容易让人了 攻辩小结篇
攻辩小结,顾名思义就是对攻辩环节的总结,这部分可以使用的时间,没有开篇陈词和总结陈词那么充裕,但是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攻辩小结置于攻辩之后,除了对攻辩环节部分内容的解释、补充、回答之外,还要适当地抛出问题,指出对方在攻辩中,提问和回答的漏洞所在,为后面的自由辩论环节提供理论依据,所以其地位不容小视。
这个环节很短,估计是为了在自由辩论之前让大伙先喘口气。由于时间原因,在这个环节要出彩是很有难度的。至今为止,只有两个人能在这个环节大放异彩,一个是一板一眼的郭于宽,另一个是不拘一格的黄执中。这和二人的个性有关,一个是钢铁理论之下的章法,另一个是形散神不散的潇洒。至于该怎么演化,基于以上的重要性以及其特点,大家不妨借鉴一下这样一个步骤:指出漏洞、回答问题、抛出问题。
指出漏洞,在攻辩过程中,即使对方抛出的问题再无懈可击,总是有存在瑕疵的地方,这是一个细微的漏洞点,是需要辩手注意记录的,最好是回答攻辩问题的辩手记录。同时自身作为攻辩方时,对方不可能事先就知道你的问题,如果对方在回答时陷入你的圈套中,且其回答承认了我方观点,那么我们最好将其指出,但为不给评委留下太过纠缠的印象,尽量不过多地去重复它,继续提出其他问题。如果对方并未陷入设定的陷阱,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捕捉他回答时出现的口误或者明显的漏洞,并且可以适时地增加一些由于含糊回答造成的错误理解,使对方自乱阵脚。
回答问题(或称“圆满观点”),这一环节主要是回答攻辩中存在一定规避性质的问题,同时将己方的回答加以圆满。需要注意的是,回答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度,因为很多问题攻辩中由于思维停顿,或者难于回答而导致的规避问题,需要量力而行。在小结中回答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一辩经过了足够的思考,可以提出比二三辩更加完善与完美的驳论,彻底掀翻对手的观点,挽回攻辩环节由于规避造成的影响。在这一部分中,需要短小精悍的语言,以免因为大段的发言,导致后面的部分内容无法讲述出来。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才能更好地稳固己方立场的基础,同时提供素材来补充攻辩中的回答。
抛出问题,漏洞得到了指出,一些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回答,剩下的就是含蓄的进攻了,小结中这一部分就是就是很好的机会,为自由辩论的第一轮进攻做个铺垫。根据先前的漏洞,把握好问题的数量和深度,多采取反问的方式抛问题。因为合理适时的抛一些反问句,有助于增加自身的气势,同时也会对对方的心理产生影响,所以这个时候反问内容,主要是肯定己方观点,而不是单纯否定对方观点,这是我要强调的,因为这里面的问题通常是难以得到回答的,都是过眼云烟一样,所以单方面否定对方观点,如果否定不当,很可能在自由辩论中处于被动,失去先机,提问应当适时适量适当。
把握好这三个部分,对自由辩论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发挥了,因为三个部分互相结合,突出气势的同时,有效的将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整合到了一起,这样有理有据的指出了对方的漏洞,同时为自己后面的环节作好了铺垫。
另外,有时候一辩稿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漏洞,而修补这些漏洞又需要较长的篇幅,加上这些内容会使得一辩稿过长。这时就可以仅仅对于攻辩部分作一个简单的评述,把修补漏洞的部分放在一辩小结中进行论述,这样前后呼应,会给评委一种随机应变的印象,也是一个较好的做法。
每个辩手都有自己的风格,也许大家在参加辩论之前,就已经对辩论有了较深的理解。如果大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言风格,我们建议大家继续保持,因为每一种发言风格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只有大家觉得毫无头绪时,我们才建议大家采用以上介绍的方式来完成小结稿。
第四篇:攻辩小结
攻辩小结
总结对方一辩回答的问题状态
对方辩友也是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矛盾中的一员,他的回答恰好为我方观点提供论证。刚刚的传统文化知识,早在我们小学初中的课本都有学过。我们可以试想下,N年后,任凭其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强大,某天,我们的后人一觉醒来,穿越到东汉,看到蔡伦,一定都认识他,绝不会问他如何做出精致的纸张,而是来一句,伦哥,你这纸打那个淘宝店买的?纸质太糙,差评,必须差评。难道到那个时候传统文化
就会想远古时代的霸主恐龙那般一夕消失殆尽。这是多么可怕的啊,何况现在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现代化的威胁。非要等到消亡时,你在发现传统文化已经受到威胁,怕是亡羊补牢。难不成一定要我们的先辈们,走出坟墓,提醒世人,在众人面前说一句 My name is cailun.再来说下二辩的问题,总结下。近年来流行的以青年人为主的不看春晚思想愈演愈烈,春晚已然成了各种抢红包的秀场。
所以,我方在此呼吁,请大家看到更加现实存在的一面,不要把传统文化的现状理想化,因为早在西方的现代化传入中国开始,现代化就在一点一点破坏着传统文化特定的社会结构。所以我方观点认为...
第五篇:攻辩小结
从我方二辩与三辩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知道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统一实行高考选拔大学生以来,大学生就具备着国家干部身份,而公务员同样作为国家干部,那么,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是国家培养的储备干部,所以其报考国家公务员无可厚非,甚至按照知识化、年轻化等国家党政干部的要求,大学生们还应当是公务员中的“领导干部”,干出应有的政绩,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不难看出“考公务员热”实属正常现象。
现代的公务员考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网络平台和新媒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来关注公务员,以此来响应国家的号召,关注国家大事,那么,关注度高的公务员热 也是正常现象啊!
而对方辩友所提出的3
因此,不过的。我方坚持认为公务员的“考试热”、“关注热”现象,都是合情合理的,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