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接触后的感想
接触后的感想
《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一本小说的名字,作者痞子蔡,小说的故事情节是通过网络来延序的。记得初读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相信网络爱情的人已经很少有了,因为在网络上有太多骗财骗色的人,他们让原本纯洁的关系变得复杂,变得丑恶。可是当我读完之后,让我又重新相信,在混乱复杂的网络中,还是会有一份真实的爱情的。
书中,轻舞飞扬和痞子蔡本没有亲密接触,没有接吻,没有拥抱,甚至都没有牵手。有的只是,第一次发邮件,第一次在线聊天(半夜三点一刻),第一次在麦当劳见面,第一次坐车的时候靠的很近,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一起“淋”了一场香水雨。这很多很多看似平常的而普通的事情,在轻舞飞扬和痞子蔡的眼中,就是一次次的亲密接触,而且是一次次刻骨铭心的记忆。平凡的对白、随时都会出现在现实生活的小细节,这些都比比词语华丽轰轰烈烈的情节更惧震撼力!这就是吸引我的地方,谁不曾想在“茫茫人海”中遇见自己的“轻舞飞扬”呢,可爱、好斗却又善解人意,虽然不是很真实,但幸运的是,很多人并不像她那样,身患重病,即使爱情来了,也没有机会去抓住。是的,故事的女主人公,身患重病,而且最后死于这场重病。
记得在一本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人只有在适时的死去方
可永生,爱情只有在巅峰方可永恒。没错,在轻舞飞扬在台北住院的时候,痞子蔡找到了她,陪她一起走到了生命的最后。痞子蔡和轻舞飞扬甚至没有亲口说过一次,我爱你。可是我们能读得出来,他们深爱彼此,当爱情到达了巅峰,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同时也变成了永恒,但是这种永恒,让人感伤。
剧中的那只咖啡色蝴蝶最终飞向了天堂,而属于痞子蔡的生活还要继续……
第二篇:关于早期接触临床过程的一些感触和感想
关于早期接触临床过程的一些感触和感想
五天在胸科医院的早期接触临床过程让我收获颇多,虽然没有学习到大量的专业知识,但是在福尔马林的气氛中,我感受到了医生所承担的职责,体会到了患者的急切与无奈,以及种种我无法从课堂中获得却真真切切存在的“只可意会”的事。五天的时间,我分别在放射科,护理部,内科病房,门诊,预检进行实习。或许我们的实习解释为学习和感悟更为准确,尚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的我们身着白大褂进入离我们似乎还很遥远的医院,近距离接触医生系统,开始时我们无疑是迷茫的,甚至不知道应该提出怎样的问题,而医生同样不知道从哪方面向一无所知的我们解释病人的种种病症。但是经过一天的学习,我们渐渐明白我们并不是来学习专业知识的,而是来提前感触医院的氛围和医生真实的工作环境的。而事实也是如此,当端正了心态后,我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许多,而这些都是从前以病患身份进入医院时所不曾感受到的。
首先是白衣的职责。病人对医生的情感是尊敬而依赖的,大部分的病人在医生面前是小心翼翼并且惟命是从的,因为病人信赖并且只能信赖医生,而大部分的医生是谨慎而严肃的,因为他们掌握的是比任何更为珍贵的生命。以医学生的身份进入医院,我第一次感觉到白大褂的分量,振奋的同时也有些许的胆怯,害怕病人的提问,害怕自己的一无所知,害怕病人失望的神情,更害怕因为错误的引导对病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或许医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也会是这样的心情,这种心情比遇到任何一个工科难题都更为复杂和恐慌,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允许我们做“大胆”的尝试。
在放射科的学习中,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医生的细致。在为我们讲解如何分析CT影像片的时候,指导老师圈出了一个与周围颜色几乎没有差别的圆形阴影,他告诉我们这样的阴影可能是肺炎或者其他病症的预示,在医学上,每一个细节都可能预示着病症的形成与发展,如果能够及时地发现,病人的病情就可以尽早得到控制,治愈的机会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在内科病房时,一位医生同样提到医生应该胆大心细,有快速做出诊断采取治疗方案的魄力,同时需要细致地观察病人病情微小的变化。一个细小的发现可能牵出整座冰山,这是我们一直明白的道理,只是当它联系到生命时,有一份莫名的沉重。
内科病房是我感触最多的地方,与重症患者的直接接触让我不得不思考诸如生命,死亡的沉重话题。午间。偶然听到患者父亲和医生的对话。患者是26岁,男性,癌症晚期,骨瘦如柴,对使用过的一切药物都没有反应,于是医生决定向美国某研究室申请一种药物,却巧遇美国国庆,快递延误,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医生对我们说这是你见过一次就再也不会忘记的病人,好像仅仅是在骷髅的外面包了一层皮,他的肉体和精神都被病症一点一点的吞噬了。我清楚地记得,医生在家属谈话时对他的父亲说,药仍然没有到,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采取新的治疗方案,但效果是没有办法保证的,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让他更痛苦甚至送他一程,你儿子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一刻了,如果你们想要回家,也可以出院,你需要做一个选择。我不能想象一个父亲听到这样的话会是怎样的心情,他年轻的儿子,哺育了26年的儿子,被病魔折磨得只剩下皮囊却仍然没有治愈的希望。我看到父亲的背一点点地弯下去,迟迟没有回答医生的问题,走错一步都会夺去他儿子的生命,这样的抉择他要怎么做呢?此时此刻,我想,与这个病患相比,与这个父亲相比,即使我们有小小的不幸,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而让我更为感慨的是,这名医生经历了这场谈话后,继续工作,继续查房,继续说笑,继续常规的一切事务。或许医生经历了太多这样的关于死亡的谈话,已经麻木了,我这样想,但事实不是这样,在之后与医生谈话时,当她提及这名病患时显得很沉重很痛心。我开始理解她在生死谈判后的谈笑风生,这或许是医生应有的品质。首先,医生需要负责的不只是这一个病患,他不能将这种负面的情绪带到治疗下一个病患的过程中;其次,医生需要表现出应有的坚定和果敢,在病患家属不知所措的时候,如果医生也因为悲伤而无法理性判断,那么对于病患而言,这将是一场悲剧;再者,医生有他的个人和家庭生活,如果这种负面情绪持续很久,那么医生又如何营造他自己的幸福生活呢。因此,医生在工作时既要保持对病人的同情心又要很快的整理好每一份心情,正如一个外科医生告诉我们的,一名好的医生需要IQ,更需要EQ。
在内科病房,我们还遇见了另一位癌症病人。来自农村,除了可能死亡对癌症一无所知,难以承担巨额的医药费用。家属在医生办公室踌躇许久,不知道如何是好,同样的问题问了一遍又一遍,也许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去了解这个只是听说过却没想过会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的病。医药费让他们犯难,本不富裕的家庭如何承担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我曾经在杂志上了解到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必因为经济而放弃治疗,是民生改善的重要一步。许多的慈善机构致力于医疗救助,在胸科医院我同样发现了赠药项目,但是救助一个病人是暂时的,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更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这样,一些本该生活下去的人才不会为此而死去,一些生病无助的人才会得到救治,患者才能在面对病痛时对治疗有更为坚定的信心。
早接过程中与病人的接触让我对生活产生了新的理解,而与医生的接触则让我对将来的生活有了粗框架的勾勒。
采访一名外科医生的时候,他所提到的最多的词是快乐,他说现实中很多事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每个职业都有它的艰辛,所以我们应该生活地快乐一点,随性一点。外科医生的忙碌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这位医生的心态却让我得到了心理上的指示。选择医学作为终身的职业需要很大的勇气,即使仅仅作为一年级的医学生,我也从前辈,学长,老师的口中听到了太多太多医学生与医生的艰辛,或许多半的医学生都迟疑过是否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或许多半的医生都埋怨过选择这个“有上班时间无下班时间”的职业。这位外科医生的快乐的心态,爽朗的笑容给予我很大的鼓励,的确,每个职业都是一样的,成绩的背后必定是辛勤的付出。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下不了改变的决心,就坚定的走下去。
另外,在早期接触临床的过程中,一位老奶奶对我们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坚定了我们继续医学道路的决心。跟随住院医生查房时,一位实习医生教导我们如何测量血压,要测量的奶奶曾患高血压,对如何测量了如指掌,在过程中一直十分配合,在适当的时候甚至会进行补充。示范结束后,我们打算回办公室各自练习,奶奶叫住我们,表示很乐意当我们的“试验品”,并且对我们过程所犯的错误均报以微笑并鼓励我们慢慢来。她表示对医学事业很支持希望我们都能“上进”。医患关系并不总是紧张的,在个别的纠纷背后,我们拥有的是绝大多数患者的尊重和支持。仍有许多的人在关注医学生的成长,一些人甚至将遗体交给刚进入医学殿堂的我们,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成长为优秀的医生。
与学姐学长的描述相似,早期接触临床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对所见的一切好奇的同时也迷茫,才明白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很多,我们任重而道远。对于医生而言,时间就像沙漏,看似还很多,却总是流逝得太快,医学事业飞速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接受新的信息和知识,国内医生的缺乏需要我们为超额的病人做出负责的判断,医学科研的进行需要我们做出相应的努力,或许作为医生,“无所事事”是一种可怖的状态,忙碌才能心安理得的生活着。医学生亦是如此。
第三篇:超时空接触(推荐)
超时空接触
这是一部相对来说很早的关于人类探索外星智能生物体的电影。似乎人,很多现实中像主人公爱丽一样的人,对这浩瀚的宇宙是否有除人以外的其他的智能生命体充满了好奇。该部电影主要旨在讲述由于科学探索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与宗教信仰产生冲突,其中主要代表分别是科学家爱丽,神学家乔斯以及介于之间的杜姆林三者之间的思想碰撞。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神迹”被完美解释,从而引发了科学与人类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而电影留下的疑问似乎是一直困扰着我们。
女主角爱丽她是否信仰上帝,如果不,那她信仰什么呢?电影以爱丽小时开始讲述,爱丽渴望与周围远方的人接触,甚至与月亮、土星讲话,而更渴望与未曾谋面的妈妈联系,表现了她幼小的心灵渴望母爱却得不到的孤独,即使有父亲相陪。她九岁时父亲的死更令她感到孤独,从而心里上感觉宇宙中的人类并不孤独。
随着长大她表现出科学的天赋并致力于寻找外星生物,她曾和乔斯说:仅银河系就有。四千亿星体,如果每百万颗中有一颗行星,每百万颗行星中有一颗有生物,如果每一百万颗有生物的星体有一颗有智能生物,那么,太空中将有数百万个文明世界。而她也坚信:宇宙如果没有的话,那也太浪费空间了。是的,她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她一直在寻找外星智能生命体存在的证据,并视之为生命。她认为这些被认为是“边缘科学”的研究对人类、对历史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对于爱丽的信仰,我想她是不信仰上帝的。这从她回答乔斯的问题可以看出,她说:“作为一个科学家,我只相信证据。”是的她信仰真理,信仰科学。正如她所说: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由我们自己创造。
另一个疑问是乔斯他担心的是什么呢?有刚开始的他希望采访大科学家杜姆林,到与女主角相遇相爱,以及到最后的反对爱丽的与外星人接触,似乎他担心着什么发生。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乔斯他本是是一名神学博士,后来成为宫廷神学顾问。那他是信仰上帝的,他希望世界确实由上帝所造。正如他所说:我是致力于讨伐科技邪恶的人,并且反对那些牺牲真理来神化科技的人,但却不是科学本身。可以看出乔斯他是一个理智有学问的人,信仰上帝,但不反对科学。他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渴望追求的‘意义’,科学恰恰没有提供给他们,甚至可以说是科学杀死了上帝。”所以他担心的是科学证明上帝不存在,担心自己的信仰是错的,成为一个丧失信仰的人,这是让他无法面对的——“我不能想象生活在上帝不存在的世界”。另一方面他也担心爱丽出事,失去所爱的人。
至于杜姆林伟大的名科学家,他有自己的地位名誉。作为一个科学家他一方面进行研究探索真理另一方面希望以此获得他所追求的名利。可以说他正是乔斯口中的那些“牺牲真理来神化科技的人”的代表,他认为有能力就要用在能得到名利的地方上,这也是他的信条。
电影留给我们的疑问得到了解决,我们也留下了思考,电影中的科学代表爱丽最终竟与神学代表乔斯结合,这是美丽的结局需要呢,还是现实中的美好愿望呢?这似乎又是一个疑问了,但是想信你我心中已有了答案。
第四篇:超时空接触影评
我们缺少的科幻精神
引用自豆瓣
Evarnold 5 2008-07-28 18:16:49
如果遥望浩瀚星空的时候,内心不再有丝毫触动,那会不会太可悲了?
《超时空接触》,不可多得的好片!如果我早7年看它,可能就不会报考文科了。相较《阿甘正传》之讨巧,罗伯特·赞米斯基奉献了更诚挚的精品。
乍看之下很奇怪,这部题材不逊《2001:太空漫游》之宏大,故事不逊《阿波罗13》之跌宕,特效不逊《阿甘正传》之精妙,表演不逊《沉默的羔羊》之销魂的电影,却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大的反响,而只是在小规模的人群中获得极佳的口碑。
不过如果喜欢这部电影的话,也很容易理解它被忽略的原因。这是我看到的最契合科学精神的电影之一,也是我看到的最完美融合科幻、科学、宗教、信仰的精神与哲学的电影。但就是因为对科幻精神有着这样的执念,本片才把能与之对话的观众范围大大限定在小众之中。夸张点说,如果对这个客观世界没有过深 入的思考的话,怕是无法与本片产生强烈共鸣的。
很难判断本片的主题到底是讲科幻、科学、宗教还是信仰,虽然有时这四个概念无法相互独立分割开来。
本片的视角以及隐藏在视角内的主题,基本按照这样的阶段进行:科幻-科学-宗教-科幻-信仰-科幻。其中,科幻视角只有开头以及中间穿越虫洞 的桥段,可以说,除了这加起来也不过短短不到半小时的三部分会让我们认识到这是一部科幻片之外,其它时候都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片子纪录片风格之中。这活生生就是关于知识分子和智库精英的心理写照。
中国有个很棒的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写过一篇很震撼的短篇小说《朝闻道》,盖取“朝闻道,夕可死矣”之意,讲的是地球一批最顶级的科学家在更 高级存在到来之际,为了能获得宇宙至真之学而欣然赴死的故事。科学家是一群什么人?当然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科学家都有相同的价值观,但是我听说真正的科学 家苦心钻研的核心动力,并不是什么“造福人类”,更不会是“光宗耀祖”,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无法抑制的好奇心。科学家群体中当然也会产生很多技匠和政 客,但满足好奇心其实才是“真正纯粹”的科学家的状态——虽然这会让很多人失望。
很明显,《超时空接触》持的是相同的观点。通过对女主角朱迪福斯特父女情的描写,影片给了这位女科学家无与伦比的动力:好奇心,这导致了她多 多少少与神学家和政客甚至同行们相比显得古怪而另类。她不在乎男女之情,她不在乎研究成果有否实际意义,她不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获得了足够的名声和
地 位,她只在乎有没有人给她资金,让她去毫无顾忌地追逐自己所渴望的真相。本片首先以科幻的视角,通过定义理想的科学家,来定义科学精神:“求真”。逻辑很 简单,基于好奇心所求得的“真”,其可信度绝对比基于经济和政治考虑求得的“真”要高得多。
然后本片主题开始向宗教倾斜,虽然宗教是以戏剧障碍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就以下两点可见,本片对宗教的思考并非是否定的:一,朱迪福斯特无法证 明自己“爱父亲”;二,不信上帝的朱迪福斯特没有资格代表全人类进行时空旅行。而当朱迪福斯特阴差阳错地成功进行了一次无法被现有科学所证明的“超时空接 触”后,朱迪福斯特自身的信仰也动摇了,她懂得了坚持纯粹科学的缺憾,她悟到了世上有科学能力所不及的东西。
于是本片转入到下一个主题:信仰。被传授的信仰被称作宗教,被证实的信仰被称作科学,而信仰自身是人类一种更宏大的精神,彻底地贯穿人类生命 始终。当朱迪福斯特领悟至此时,本片又回到了纯粹的科幻视角,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审查,并最终让朱迪福斯特说了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肺腑之言:
“我有这样的经历,我无法证实它,也无法解释它,但是作为人类的一员,我全身心地感受到这是真实的。我曾被赋予了那样美妙的东西,它永远改变 了我的一切。那是一个预见,一个关于宇宙的预见,肯定地告诉我们,我们是何等地渺小和微不足道,然而我们又是何等地稀罕和珍贵;那是一个预见,告诉我们我 们属于这样的一个事物,它比我们更伟大,它使我们每个人不再感到孤单。我希望我能与他人分享,我希望,每个人,即使短暂地一瞬可以感觉到那种畏惧、卑微以 及希望。”
在此可能有人提出异议,为何我会认为科幻是超越宗教、科学和信仰的一个更高级形式的思考方式。那我尝试着这样回答:科幻精神其实无关乎科学的 局限。它不仅可以对科学本身进行怀疑和反思,它还可以对宗教、艺术、整个人类文明甚至是宇宙终极真理进行挑战。在这里,我认为科幻精神是哲学精神最完美的 一种表达,它的目标其实就是只有一个: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它的姿态,同时是骄傲而卑微;它的终点,同时是希望与绝望。
而这个,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失去的精神。“朝闻道,夕死可矣”,谁能做到?你吗?
第五篇:语言接触1
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是一个语言学研究的现象,发生在不同的语言系统相互互动或影响之时。此种研究又称接触语言学。当不同语言的说话者密切的接触时,这种接触会影响至少一种语言,并带来语音、句法、语意或等等社会语言学形式的变化。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
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语言接触大致有以下几种大的情况:1.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2.语言的融合。而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又可以分为借词和语言规则的借用两种情况。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的形式,如:洋泾浜,混合语(例子:克里奥尔语),国际辅助语。
汉族自古和其他民族交往,从外族语借入词语。有些词一直流传下来,使用年代久远,人们已经不觉察到它们是借词了。例如“葡萄”“石榴”“苜蓿”“菠萝”“狮子”“玻璃”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词;
借词在汉语的词汇中比重不大,而在英语中却占很大的数量,大约占词语总数的一半,其中借自法语的词又占大多数。公元1066年,法国诺曼王威廉在海斯汀之役中击溃了英吉利军队,在英国建立了王朝,法语成了国家、宫廷、教会的语言。在这一时期,法语对英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语从法语中借用了大量的词语,一直沿用到现在。例如,state(国家),people(人民)。
有时候,在吸收外来成分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采用音译加意译的办法。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这种类型的借词。例如: 这些词里的“酒”“车”“片”“绒”“机”“狗”等成分,其实是有关事物所属的类名,给前面的成分作了注解
在词的借用过程中还可能有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象,一出一进之间,音、义等方面都会有一些变化。汉语的“百姓”借入蒙古语后成为[paii],意思是“土房子”,后来变成“店铺”的意义。汉语后来又把这个词从蒙古语中借回来,叫做“板生”,简称“板”,现在呼和浩特市的一些地名如“麻花板”“库库板”等之中的“板”,就是汉语的“百姓”借入蒙古语后再借回来的一个词。词语的这种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日语和汉语之间。
二、结构规则的借用
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语音、语法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如果碰到本族语言中没有的音,就用相近的音去代替。例如汉语借自俄语的“喀秋莎”中的“莎”,是俄语катюша的ша的对音,“ш”的音值是[∫],汉语中没有这个音,于是就用相近的[s]去代替。汉语的“茶”“菽”两个词自从借入俄语以后,到现在已变成чай,соя,它们不但在语音上有了俄罗斯风味,语法上也归人一定的性,并且像别的名词一样有格的变化。但是,如果词语的借用数量很大,它们的语音、语法特点也可能渗入借入语言的系统而出现音位、音节构造、构词规则乃至句法规则的借用。
语言的融合
一、语言系统的排挤和替代
语言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斯大林指出:“在融合的时候,通常是其中某一种语言成为胜利者,保留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并且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发展,另一种语言则逐渐 失去自己的本质而逐渐死亡。”
二、融合的原因
两个或几个民族融合为一个民族,当然需要一种共同的交际工具。究竟哪一种语言能够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这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阶级社会,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先进与落后、发达与不发达之分。当两个民族的关系日益密切而逐步发生融合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学习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高、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显然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地位,并不是决定的因素。
三、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
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汉语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有些民族为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汉语,实现语言的融合。我们把前一种情况叫做自愿融合,把后一种情况叫做被迫融合。在我国的历史中,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都有不少的例子。就总的趋势看,隋唐以前,以自愿融合占优势,而在隋唐以后,被迫融合的比重大一些。
第三节 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
一、“洋泾浜”
在旧中国,人们往往用“洋泾浜”这种说法来指非正规学会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外语,特别是英语。洋泾浜是上海外滩的一段,位于叫做洋泾浜的河流(早已填没)和黄浦江的会合处。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辟为商埠,洋泾浜一带成了外国商人聚集的地方。他们和当地的平民接触,就用这种支离破碎的外语通话(官方的通译使用标准语),于是“洋泾浜”成了破碎外语的中国名称。来自洋泾浜英语的词像“康白渡”(comprador,买办),“拉司卡”(last car,末班车,转 指最后一个),“何洛山姆”(all same,全部),“温淘箩”(onedollar,一块大洋)等等,曾经在解放前流行于上海,现在上了年纪的“老上海”大概还有印象。
“洋泾浜”是出现在世界好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不是中国所特有。可是国外语言学界对中国的“洋泾浜”发生了兴趣,根据中国人发英语business这个词的讹音,给这种语言现象起了一个学名,叫pidgin。
“洋泾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这种变形首先起因于外来者:他们为了使当地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常常在语言上作出让步,简化自己的语言,夹入一些当地语言的成分,于是这种变了形的外语就成了当地人模仿的榜样。另一方面,当地人在掌握这种语言的时候,会受到自己语言中语音、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的干扰,又对它进行相应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又被外来者所接受。最后,双方仿佛在语言上达成一种协议,产生了一种大家能够接受的交际工具。所以“洋泾浜”是当地人没有学好的外语,是外语在当地语言的影响下出现的变种。“洋泾浜”的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洋泾浜”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中国的洋泾浜英语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就有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中外交往都用标准语进行,洋泾浜英语失去交际工具的作用,不再被人们使用。在过去,这种语言是在中外人民的交往中随处形成的,没有统一的形式和规范,变体很多。我们根据前人的零散记载介绍它的一些特点。
语音方面,往往用I代替r,比方room说成loom,all right说成all light。以辅音收尾的词被加上元音,如make变成makee,much变成muchee。汉语不少方言没有/r/,只有/ I /,汉语的音节很少用辅音收尾,这些发音特点反映 了汉语音系的影响。词汇成分基本来自英语。Chin-chin(招呼,邀请,请求,尊重)和chow chow(吃,食物)是两个常用的中国来源的词。
“洋泾浜”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与十七世纪以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有联系,是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发展的前途不外两个:一个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亡,像我国的“洋泾浜”在解放后便停止通行;一个是发展为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用的交际工具。
二、混合语
洋泾浜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叫克里奥耳语(Creole,是混血儿的意思)。
洋泾浜和克里奥耳都是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它们之间有共同的特点:一种语言远渡重洋,立足异域,或者作为特殊语言使用于有限的范围,或者在那里落户生根。在这个过程中,它必定和当地语言发生密切的关系,吸收对方的一些成分,放弃自身的一些特点,结果在基本保持原有素质的条件下使自己增加一种变体。
克雷奥耳的特点是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使用。
我国从宁夏经陇东、青海、川西到云南、贵州,是汉语和各少数民族语言相互接触的一个集中地区,人们称之为“语言走廊”。在这条走廊中有不少土汉语式的混合语。川西北的阿坝藏族自治州是汉、藏、嘉戎、羌、回等民族的杂居地区,各族人民为了相互往来而采用汉语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各族人民由于自己母语的干扰,他们所掌握的汉语与汉语的实际状况有很大的区别,形成一种“似汉非汉”的土汉语;而汉族的干部、工人、教师等为了让兄弟民族居民听懂自己的话,也跟着学习这种土汉语,自编自创,推波助澜,促进了这种土汉语的发展。据调查,阿坝地区的土汉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各个方面都有“似汉非汉”的混合语特点。汉语的声调由于受到当地没有声调的藏、嘉戎等语言的干扰而在土汉语中消失了。例如,“老师”可以说成“老四”。
三、国际辅助语
随着航海事业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族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为了打破语言的隔阂,人们自然地产生一种理想,希望能有一种大家都接受的国际辅助语,作为各族人民友好往来的工具。为了实现这种理想,从十七世纪起,不断有人设计国际辅助语的方案。这样的方案出现过几百种,由于深奥难学,或者矫揉造作,都没有获得成功,多数方案甚至只是设计者抽屉里的东西。
比较成功的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L.L.Zamenhof)在1887年创造的“世界语”(Esperanto)。这种语言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有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十六条,没有例外。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一母一音,多音节词的重音一律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词根可以自由地复合成词;派生词的构成可利用一套丰富的前后缀,方便灵活。实词有划一的形态:名词收-O,动词(不定式)收-i,形容词收-a,副词收-e。名词有单/复数和主/宾格的变化,复数的标志是-i,宾格的标志是-n;形容词必须和所修饰的名词同数同格,保持一致。动词有时的变化(现在时-as过去时-is,未来时-os)和主动、被动的变化。整个方案备有词典、语法和范文。
世界语兼采欧洲各种语言的词汇材料和语法格局,加以简化划一,可以说是欧洲各大语言的一个合理化的公分母,也可以说是一种人造的洋泾浜。它模拟自然语言,没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它简单易学,懂得欧洲语言的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比方下面两个句于,大家不难猜测是什么意思:Ni(我们)estas studentoj de la Pekina universitato.Ni lernas Esperanton.世界语正因为有这些优点,所以问世以后受到广泛的欢迎,各国都有爱好者用它来互相交往,举行国际大会,翻译出版各种译著。现在,各国的爱好者有几百万人。我国也有世界语爱好者的组织,并出版了 刊物和读物。
不过,世界语毕竟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它不能代替自然语言作为人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前面谈过,语言一进入使用就会发生演变,演变的结果就会出现分歧而形成方言。世界语作为一种国际辅助语,更需要不时进行规范,统一口径,才能保持其通用性。就语言的基础来讲,世界语的国际性其实只限于印欧系语言区,对其他地区的人来说,它仍然是一种陌生的不易掌握的工具。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局限。